《空气调节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调节机.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6861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36861A21申请号201380011326822申请日20130702201214881520120702JPF24F13/22200601F25B39/0220060171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大阪府72发明人西村达男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90代理人鹿屹李雪春54发明名称空气调节机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利用排出水的冷量降低蒸发器周围的温度。在制冷运转时成为蒸发器的室内机的热交换器的周围设有冷却部。冷却部为在输送体上形成有热交换部的结构。输送体配置在排水盘内并。
2、浸泡在排出水中。热交换部在热交换器的上风侧与热交换器相对配置。排水盘中存储的排出水的冷量通过输送体输送到热交换部。从室内吸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部的周围并被冷量冷却。温度降低后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能进一步降低空气的温度。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827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6812620130702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4/007244JA20140109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6861ACN1。
3、04136861A1/1页2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与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排水盘,接收蒸发器产生的排出水,在蒸发器的周围设置有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利用排出水降低蒸发器周围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冷却部配置在与通过蒸发器的空气接触的位置上,通过蒸发器的空气经由冷却部与排出水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冷却部传递排出水的冷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冷却部的一部分浸泡在排水盘内的排出水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冷却部为在输送体上形成有热交换部的结构,输送体配置在。
4、排水盘内,热交换部与蒸发器相对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冷却部具有与蒸发器对置的热交换部,并设有把来自排水盘的排出水向热交换部引导的输送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输送部从排水盘抽取排出水,并将排出水向热交换部引导。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冷却部的热交换部设在蒸发器的上风侧。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蒸发器为内置于室内机的热交换器。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多个蒸发器设置成从前侧至后侧包围用于吸入空气的风扇,冷却部与前侧的蒸发器和后侧的蒸发器相对设置。。
5、权利要求书CN104136861A1/7页3空气调节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具有排水盘的空气调节机,所述排水盘承接空调运转时由蒸发器产生的排出水。背景技术0002在分离式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外壳内置有风扇和热交换器。当制冷运转时,室内机的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动作。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在蒸发器处被冷却,向室内吹出冷风。吸入的空气通过蒸发器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冷凝而产生排出水。排出水滴落并存储到蒸发器的下方配置的排水盘中。存储的排出水通过排水管向室外排出。0003通常,排出水直接排出。为了利用所述排出水,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机中,供给到室内的室外空气与向室外排出的排出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
6、在专利文献2的空气调节机中,排出水供给到覆盖室外机内的冷凝器外表面的湿润层,将冷凝器冷却。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78246号0005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115402号0006在上述的空气调节机中,在将排出水排出的中途,室外空气和冷凝器被冷却。此时,在远离排出水的产生场所的部位上,利用了排出水的冷量。在排出水的移动距离较长的情况下,排出水有时会吸热而导致温度上升。因此,不能有效利用排出水的冷量。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下的空气调节机,能在产生排出水的蒸发器的周围有效地利用排出水的冷量。0008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蒸发器,与吸。
7、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排水盘,接收蒸发器产生的排出水,在蒸发器的周围设置有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利用排出水降低蒸发器周围的温度。0009利用制冷运转而由蒸发器产生的排出水存储在排水盘中。冷却部将排水盘存储的排出水直接输送到蒸发器的周围,或者将排出水的冷量输送到蒸发器的周围。利用输送来的排出水的冷量,使蒸发器周围的温度下降。吸入的空气被冷却部冷却,并且也被蒸发器冷却,可以高效生成冷风。0010冷却部配置在与通过蒸发器的空气接触的位置上。由此,蒸发器周围的空气通过冷却部与排出水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另外,排水盘配置在蒸发器的下方。因此,冷却部直接将排出水输送到与通过蒸发器的空气接触的位置上。此时,吸入。
8、的空气与排出水直接接触。或者,冷却部将排出水的冷量输送到上述位置。此时,吸入的空气与排出水间接地接触。0011冷却部的一部分浸泡在排水盘内的排出水中。排出水经由冷却部而到达与通过蒸发器的空气接触的位置上。或者,排出水的冷量由冷却部传递到上述位置。0012冷却部为在输送体上形成有热交换部的结构,输送体配置在排水盘内,热交换部与蒸发器相对配置。即,热交换部配置在与通过蒸发器的空气接触的位置上。由于输送体说明书CN104136861A2/7页4浸泡在排出水中,所以排出水直接通过输送体输送到热交换部。或者,排出水的冷量通过输送体输送到热交换部。热交换部通过与蒸发器周围的空气接触,使温暖的空气与排出水的。
9、冷量进行热交换,将蒸发器周围的空气冷却。0013冷却部具有与蒸发器对置的热交换部,并设有把来自排水盘的排出水向热交换部引导的输送部。热交换部配置在与通过蒸发器的空气接触的位置上。输送部将排水盘中存储的排出水直接向热交换部引导。排出水被输送到热交换部,吸入的空气直接与排出水接触。0014输送部从排水盘抽取排出水,并将排出水向热交换部引导。输送部为了抽水而利用毛细管现象或虹吸作用。或者还可以使用泵。0015冷却部的热交换部设在蒸发器的上风侧。可以冷却通过蒸发器之前的空气,使温度下降的空气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因此,蒸发器能使被预先冷却的空气的温度下降,通过吹出更低温的空气,可以短时间达到设定温度。。
10、0016空气调节机为分离式空气调节机时,蒸发器为内置于室内机的热交换器。并且,多个蒸发器设置成从前侧至后侧包围用于吸入空气的风扇,冷却部与前侧的蒸发器和后侧的蒸发器相对设置。由此,能有效利用前后的蒸发器产生的排出水。0017按照本发明,可以利用蒸发器产生的排出水的冷量,使蒸发器周围的温度下降,从而使通过蒸发器的空气成为更低温的空气。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室温成为设定温度,可以高效地进行制冷运转。附图说明0018图1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0019图2是室内机的剖视图。0020图3是拆下前面板后的室内机的立体图。0021图4是表示配置在热交换器的上风侧的冷却部的图。0022图5是表。
11、示拆下热交换器和风扇时的冷却部的图。0023图6是前面侧的冷却部的立体图。0024图7是背面侧的冷却部的立体图。0025图8是表示利用毛细管现象的冷却部的图。0026图9是表示抽水式的冷却部的图。0027图10是表示具有管状的热交换部的抽水式的冷却部的图。0028图11是表示具有管状的热交换部的抽水式的冷却部的图。0029附图标记说明00301热交换器00311A前面热交换器00321B背面热交换器00332风扇00343外壳00354吸入口00365吹出口说明书CN104136861A3/7页5003710背面板003811前面板003913前面排水盘004014背面排水盘004119前部空。
12、间004230冷却部004331冷却部004432输送体004533热交换部004635后部空间004740热交换部004842热交换部004943输送部005044抽取管005145托盘005246供水口005347热交换管005448热交换管具体实施方式0055图1、2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分离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室内机具有热交换器1、风扇2和外壳3,所述热交换器1、风扇2内置于外壳3。在左右方向加长形成的外壳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吸入口4。从外壳3的前表面下部至底面的弯曲面上形成有吹出口5。另外,从正面观察外壳3时,设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纵深方向为前后方向、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0056未图示。
13、的室外机内置有压缩机、热交换器、四通阀、节流装置和风扇。室内机和室外机由制冷剂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空气调节机进行制冷、制热、除湿等空调运转。0057外壳3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口4至吹出口5的送风通道6,热交换器1和风扇2配置于送风通道6。过滤器面向吸入口4且能装拆地设置在外壳3内。左右一对过滤器配置在热交换器1的上方。热交换器1的前方上部设有过滤器清扫单元7。过滤器清扫单元7使过滤器移动,对过滤器进行清扫。0058外壳3由背面板10和前面板11构成。热交换器1和风扇2安装于背面板10。前面板11能装拆地安装于背面板10。前面板11的上表面开口,所述开口为吸入口4。前面板11的前表面设有能开关的。
14、前罩12。当前罩12打开时,过滤器清扫单元7露出,可以装拆过滤器。0059热交换器1包围风扇2的前侧、上侧和后侧。热交换器1被划分为前面热交换器1A和背面热交换器1B。前面热交换器1A配置在前面板11侧,形成上级和下级这两级。背面热交换器1B配置在背面板10侧。0060在此,当制冷运转时,室内机的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室外机的热交换说明书CN104136861A4/7页6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利用制冷运转,蒸发器即室内机的热交换器1产生排出水。针对热交换器1分别在前后设有接收排出水的排水盘13、14。前面热交换器1A的下方设有前面排水盘13,背面热交换器1B的下方设有背面排水盘14。各。
15、排水盘13、14对应于热交换器1在左右方向加长形成。0061前面排水盘13一体地形成在形成有吹出口5的排水盘单元15上。排水盘单元15能装拆地安装于背面板10。排水盘单元15上设有能开关的横百叶板16,并且设有能摆动的纵百叶板17,所述横百叶板16用于开关吹出口5。0062前面排水盘13的前壁18向斜上方倾斜形成,前壁18的上端处在略低于前面热交换器1A的上级的位置。前面排水盘13的前壁18与前面热交换器1A之间形成有前部空间19,以使从上方的吸入口4吸入的空气通过前面热交换器1A的下级并向后侧流动。前面排水盘13的后壁20位于前面热交换器1A的下级与风扇2之间。前面排水盘13的底壁21与前面。
16、热交换器1A的下级相对,所述底壁21连接前壁18和后壁20。0063背面排水盘14与背面板10一体形成。背面排水盘14的前壁22位于风扇2和背面热交换器1B之间,作为形成送风通道6的壁构件的一部分。背面排水盘14的后壁23利用了背面板10的后壁,并朝向吸入口4直立。背面排水盘14的底壁24与背面热交换器1B相对,所述底壁24连接前壁22和后壁23。0064背面排水盘14处在高于前面排水盘13的位置。而且,设有连接背面排水盘14和前面排水盘13的导水通道。导水通道形成在排水盘13、14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将背面排水盘14的排出水向前面排水盘13引导。在前面排水盘13上形成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连接有排。
17、水管,从而将排出水向室内机的外部排出。0065当制冷运转时,在室内机的热交换器1即蒸发器上,吸入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而生成的水滴落,排出水存储在排水盘13、14中。如图3、4所示,室内机设有冷却部30、31,所述冷却部30、31利用所述排出水的冷量,降低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1周围的温度。针对前后的热交换器1分别配置有冷却部30、31。0066前面侧的冷却部30设置在前面热交换器1A的上风侧,与前面热交换器1A的下级相对配置。如图5、6所示,冷却部30为在输送体32上形成有热交换部33的结构。输送体32具有将排出水的冷量输送到成为冷却对象的场所的功能。热交换部33具有在热交换器1周围的空。
18、气与排出水的冷量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功能。0067输送体32和热交换部33由热传导率高的铜和银等金属板或者热传导率高的树脂板形成。输送体32配合从前面排水盘13的前壁18至底壁21的形状而折曲。输送体32与前面排水盘13的前壁18紧密接触,将输送体32的下部折曲而形成的底部34与前面排水盘13的底壁21紧密接触。即,作为冷却部30的一部分的底部34浸泡在前面排水盘13内的排出水中。0068热交换部33为翅片,利用钎焊、焊接等安装在输送体32上。热交换部33位于前面排水盘13的前壁18与前面热交换器1A的下级之间的前部空间19中。多个热交换部33从吸入口4的前侧部分朝向下方,与经过前部空间19并通过。
19、前面热交换器1A的空气流平行地配置,各热交换部33沿左右方向等间隔排列。0069背面侧的冷却部31设在背面热交换器1B的上风侧。冷却部31与前面侧的冷却部30结构相同,由输送体32和热交换部33构成。如图5、7所示,背面侧的冷却部31的输说明书CN104136861A5/7页7送体32配合从背面排水盘14的后壁23至底壁24的形状而折曲。输送体32与背面排水盘14的后壁23紧密接触,输送体32的底部34与背面排水盘14的底壁24紧密接触。安装在输送体32上的翅片状的热交换部33,位于背面排水盘14的后壁23与背面热交换器1B之间形成的后部空间35中。和前侧的热交换部33同样,后侧的多个热交换部。
20、33与从吸入口4的后侧部分经过后部空间35并通过背面热交换器1B的空气流平行地配置。0070如上所述,热交换部33被设置在作为冷却对象的热交换器1周围空气所处的热交换器1的上风侧。而且,设置输送体32用于朝向热交换部33输送排出水的冷量。0071在室内机中,当制冷运转时,从室内吸入的空气通过前后的热交换器1并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的空气从吹出口向室内吹出。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而产生排出水时,排出水从前后的热交换器1滴落,并存储在前后的排水盘13、14中。输送体32设置成与排水盘13、14的底壁21、24紧密接触。即,冷却部30、31的一部分浸泡在排水盘13、14内的排出水中。排出水的冷量通过输送体3。
21、2向热交换部33传递。0072另外,前面排水盘13中存储的排出水向排水口流动。由于排出水在与输送体32的底部34接触的状态下流动,所以在此期间冷量传递到输送体32。在此,可以将排水口的高度位置设定在高于输送体32的底部34的位置。排出水能够在排水盘13中积存到输送体32的底部34被完全浸泡为止,可以有效地利用排出水的冷量。0073从室内吸入的温暖的空气经过前部空间19或者后部空间35并通过热交换器1。通过前部空间19、后部空间35的空气沿利用排出水的冷量冷却后的热交换部33流动。吸入的空气经过热交换部33之间时,通过与热交换部33接触或与利用热交换部33冷却后的周围空气混合,从而温度下降。此时。
22、,吸入的空气与排出水间接地接触,在通过热交换器1之前与排出水的冷量进行热交换,通过热交换器1的空气的温度下降。0074这样,由于被预先冷却的来自室内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1,所以通过热交换器1后的空气成为更低温的空气。因此,相比于没有冷却部30、31的情况,能够吹出温度更低的冷风,能在短时间内使室温成为设定温度。由此,能够缩短运转时间并降低耗电。0075如图8所示,作为冷却部30、31的其他方式,也可以具有与前后的热交换器1相对的热交换部40,并具备将排出水向热交换部40引导的输送部。热交换部40由起毛纤维、无纺布、多孔材料等具有浸透性的材料形成为板状,多个热交换部40一体地设置在底板41上,底板。
23、41设置在前后的排水盘13、14的底壁21、24上。各热交换部40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平行排列。另外,热交换部40形成平板状、波板状、波纹状。所述热交换部40的一部分浸泡在排出水中,热交换部40利用毛细管现象,从排水盘13、14抽取排出水并朝向上方输送。即,热交换部40具有从排水盘13、14抽取排出水的功能,热交换部40也兼用作输送部。0076另外,冷却部30、31利用热传导率高的金属板或者树脂板形成热交换部40,并将热交换部40直立设置在排水盘13、14内。也可以在热交换部40的表面上通过粘接等一体地设置具有浸透性的材料,以作为输送部。此时,排出水的冷量被热交换部40向上方输送,并且利用毛细管。
24、现象,排出水在输送部的表面被直接向上方输送。由此,一体地设置在热交换部40上的输送部直接输送排出水。换句话说,由于输送部输送排出水的冷量,所以是输送体之一。0077热交换部40的下部浸泡在排水盘13、14中存储的排出水内,排出水利用毛细管现说明书CN104136861A6/7页8象沿热交换部40上升。因此,排出水被热交换部40直接输送。包含吸入的空气的周围空气与热交换部40所含的排出水直接接触。对通过的空气进行冷却,并且在排出水蒸发时从周围的空气夺取热量,因而热交换部40周围的温度下降。0078此外,如图9所示,作为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将翅片状的金属制热交换部42与前面热交换器1A相对设置,并与。
25、热交换部42独立地设置输送部43。输送部43抽取排出水,并将排出水引导到热交换部42的上部。输送部43具有细的抽取管44和托盘45。抽取管44从排水盘13延伸到设置在上下级的前面热交换器1A之间的托盘45内,在抽取管44内利用毛细管现象使排出水上升,从而排出水到达托盘45。在托盘45上,与各热交换部42对应地形成有供水口46。供水口46上连接有热交换部42,通过将排出水从供水口46传递到热交换部42的上部并使排出水落下,将排出水输送到热交换部42。排出水在热交换部42的外表面上滴落,包含吸入的空气的周围空气与排出水直接接触。另外,可以采用抽水泵作为输送部43的抽水装置,将排出水供给到托盘45。。
26、此外,也可以利用排出水充满抽取管44的虹吸作用,来抽取排出水。另外,针对背面热交换器1B也可以设置和上述同样的、由热交换部42和输送部43构成的冷却部。0079如图10所示,可以取代翅片状的热交换部42,而是采用铜、银等金属制的热交换管47作为热交换部。多个热交换管47在上下方向平行配置,热交换管47的上端连接至托盘45的供水口46,热交换管47的下端配置在排水盘13内。或者可以如图11所示,将一根热交换管48配置成从上侧到下侧在左右方向蛇形弯曲。由上述的输送部43抽取的排出水落入热交换管47、48内。包含吸入的空气的周围空气通过热交换管47、48的外表面间接地接触排出水,从而温度下降。另外,。
27、不仅可以向热交换管47、48内流通排出水,还可以在热交换管47、48的外表面流通排出水。此外,针对背面热交换器1B,也可以设置与上述同样的、由热交换管47、48和输送部43构成的冷却部。0080可以将上述的抽取管44和热交换管47、48一体地设置,使抽取的排出水直接滴落。在具有多根热交换管48的情况下,抽取管44的上部分路为多个,成为多根热交换管48。在一根热交换管48的情况下,冷却部整体可以用一根管形成。0081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正和变更。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在制热运转时成为蒸发器。因此,可以针对室外机的热交换器设置上述的冷却部。此外。
28、,也可以针对一体型的空气调节机的热交换器设置冷却部。0082冷却部的热交换部不仅可以设在前后的热交换器的上风侧,还可以设在下风侧。被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与热交换部接触,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可以向室内吹出除湿后的空气。0083此外,可以仅仅在前面热交换器上设置冷却部。背面热交换器产生的排出水通过导水通道,从背面排水盘流到前面排水盘,使前面热交换器周围的温度下降。0084还可以不将排水盘中存储的排出水排出,而是保持储存。通过向冷却部供给排出水,可以使排出水循环。由于排出水与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排出水的一部分蒸发,所以排出水不会从排水盘溢出。0085可以在制冷运转时的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侧或者制冷剂。
29、出口侧,配置冷却部的热交换部。而且,还可以在制冷剂入口侧和制冷剂出口侧配置冷却部的热交换部。通过将所说明书CN104136861A7/7页9述热交换部配置在制冷剂入口侧,由于被预先冷却的空气在蒸发器处进行热交换,所以能减少所述部分处的热交换量,可以降低低温的制冷剂承受的负载。此外,通过将所述热交换部配置在制冷剂出口侧,即使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降低,也可以弥补所述降低,使空气的温度下降。说明书CN104136861A1/7页10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36861A102/7页11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36861A113/7页12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36861A124/7页13图8说明书附图CN104136861A135/7页14图9说明书附图CN104136861A146/7页15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136861A157/7页16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136861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