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容器的包装件.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337910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3144.5

申请日:

2011.12.02

公开号:

CN104724389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B65D 71/4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印刷包装国际公司变更后:印刷包装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美国佐治亚变更后:美国佐治亚|||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71/40申请日:20111202|||公开

IPC分类号:

B65D71/40; B65D5/50; B65D71/16

主分类号:

B65D71/40

申请人:

印刷包装国际公司

发明人:

小J·M·霍利

地址:

美国佐治亚

优先权:

61/458,931 2010.12.03 US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代理人:

刘志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承载件包括顶板、可折叠地连接到顶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地连接到顶板的第二侧板、由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由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可以包括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第一保持部件或第二保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中。容器可以由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容器和顶板之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包括至少部分容纳至少一个容器的承载件的包装件,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包括缘边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承载件包括:
顶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由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由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
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其沿着第一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其沿着第二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中的每个至少部分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容器;以及
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其包括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由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保持;
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顶部和所述顶板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至少部分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限定,至少一个第二内开口至少部分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限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延伸,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开口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主体部分和缘边部分至少部分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开口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至少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主体部分面对面接触以及与所述缘边部分接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至少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主体部分面对面接触以及与所述缘边部分接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折叠线和至少一个第二折叠线中的每个是弯曲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至少部分弯曲的主体部分,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相应部分每个至少部分与所述弯曲的主体部分接触并且是至少部分弯曲的以大体对应于所述弯曲的主体部分。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底板限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开口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底板限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包括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延伸的至少一个锁定突舌,并且所述第二底板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孔,所述至少一个锁定突舌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孔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折叠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折叠线中的每个是弯曲的以至少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主体部分相一致。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中的每个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缘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接合的延伸边缘。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一内撑件,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内撑件;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包括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外撑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外延伸折板和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撑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内延伸折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包括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外撑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外延伸折板和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撑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内延伸折板。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外延 伸折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延伸折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外延伸折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延伸折板中的每个至少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主体部分面对面接触以及与所述缘边部分接合。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件,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内延伸折板包括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撑件的至少两个第一内延伸折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延伸折板包括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撑件的至少两个第二内延伸折板。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一侧板中的第一保持边缘,所述第二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二侧板中的第二保持边缘,所述第一保持边缘和所述第二保持边缘中的每个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缘边部分相邻。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从所述第一保持部件的第一保持边缘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切口,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从所述第二保持部件的第二保持边缘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切口,所述第一保持边缘和所述第二保持边缘的至少一部分是弯曲的以大体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主体部分的相邻部分。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件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侧板中的第一开口和在所述第二侧板中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包括第一保持边缘,并且所述第二开口包括第二保持边缘。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沿着第一横向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并且沿着第二横向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底板;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沿着第三横向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并且沿着第四横向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板;
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每个包括两个大体横向边缘;以及
所述第二横向折叠线和所述第四横向折叠线的每个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每个的所述两个大体横向边缘间隔开。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接收 部分包括大体成排排列的至少两个容器接收部分。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包括第一排的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和第二排的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包括至少部分地保持在所述第一排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容器和至少部分地保持在所述第二排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容器。

19.  一种形成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至少一个容器的承载件的坯件,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包括缘边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坯件包括:
顶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由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由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
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其沿着第一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其沿着第二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中的每个至少部分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容器;以及
接收部件,其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形成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包括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布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至少部分地保持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顶部之间。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坯件,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至少部分限定,至少一个第二内开口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至少部分限定。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 述主体部分和所述缘边部分能够当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至少部分接收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开口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的每个能够当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至少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主体部分面对面接触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接合。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由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底板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开口由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底板至少部分地限定。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包括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延伸的至少一个锁定突舌,并且所述第二底板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孔,所述至少一个锁定突舌用于在所述坯件形成所述承载件时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孔中。

24.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折叠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折叠线中的每个是弯曲的以当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主体部分至少部分相一致。

25.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中的每个包括延伸边缘,用于当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26.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坯件,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一内撑件,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内撑件;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包括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外撑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外延伸折板和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撑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内延伸折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包括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外撑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外延伸折板和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撑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内延伸折板。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坯件,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内延伸折板 包括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撑件的至少两个第一内延伸折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延伸折板包括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撑件的至少两个第二内延伸折板。

28.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接收部件包括在至少所述第一侧板中的第一切割线和在至少所述第二侧板中的第二切割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切割线用于当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形成所述第一保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一侧板中的第一保持边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切割线用于在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形成所述第二保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二侧板中的第二保持边缘,并且所述第一保持边缘和所述第二保持边缘中的每个用于在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布置得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缘边部分。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从所述第一切割线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切口,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从所述第二切割线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切口,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弯曲的以在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大体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主体部分的相邻部分。

30.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切割线用于在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在至少所述第一侧板中至少形成第一开口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切割线用于在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在至少所述第二侧板中至少形成第二开口的一部分,所述第一保持边缘和所述第二保持边缘在当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邻近于相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延伸。

3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坯件,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沿着第一横向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沿着第二横向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底板;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沿着第三横向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以及沿着第四横向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板;
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每个包括两个大体横向边缘;以 及
所述第二横向折叠线和所述第四横向折叠线的每个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每个的所述两个大体横向边缘间隔开。

32.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包括大体成排排列的至少两个容器接收部分。

33.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包括第一排的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和第二排的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包括在当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用于至少部分地保持在所述第一排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容器和用于至少部分地保持在所述第二排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容器。

34.  一种形成包装件的方法,包括:
获得坯件,所述坯件包括顶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由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由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沿着第一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以及沿着第二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
将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定位成与所述顶板至少部分地重叠;
将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定位成使得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顶部之间;以及
通过向内折叠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并且形成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由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保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中的每个至少部分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容器。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
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至少部分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限定,至少一个第二内开口至少部分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限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延伸折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邻近于相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内开口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开口延伸;
形成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开口中至少部分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主体部分和缘边部分,以及将所述第一延伸折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延伸折板布置成至少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主体部分面对面接触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接合。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弯曲的主体部分;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折叠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折叠线中的每个是弯曲的;以及
向内折叠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布置成与所述弯曲的主体部分至少部分接触,使得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相应部分是弯曲的以大体对应于所述弯曲的主体部分。

37.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
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限定;
所述第一底板包括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开口延伸的至少一个锁定突舌,所述第二底板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孔;以及
布置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锁定突舌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插入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孔。

38.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坯件包括在至少所述第一侧板中的第一切割线和在至少所述第二侧板中的第二切割线;以及
将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至少一个向内折叠的步骤包 括在所述第一侧板中由所述第一切割线形成的第一保持边缘、在所述第二侧板中由所述第二切割线形成的第二保持边缘、以及将所述第一保持边缘和所述第二保持边缘布置成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缘边部分。

39.  一种包装件,包括至少部分容纳多个容器的承载件,所述多个容器的每个容器包括缘边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承载件包括:
顶板、可折叠连接到顶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以及
第一排的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和第二排的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多个容器包括由第一排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至少部分保持的至少一个第一容器和由第二排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至少部分保持的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中的每个包括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分,所述第一保持部分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者所述第二侧板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中的每个的缘边部分由相应的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应的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保持;
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顶部和所述顶板之间。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包装件,还包括第一底部结构和第二底部结构,所述第一底部结构包括至少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部结构包括至少第二底板。

41.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一底部结构还包括第一分隔板和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底部结构还包括第二分隔板和第二端板。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端部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分隔板至少部分重 叠,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底板至少部分重叠。

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二底板包括至少一个锁定突舌,所述第一分隔板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孔,所述至少一个锁定突舌与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孔至少部分接合。

44.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二分隔板包括至少一个分隔开口,所述至少一个锁定突舌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分隔开口。

45.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保持部件包括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的保持边缘,所述保持边缘邻近于在所述分隔板中的锁定孔。

46.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一端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三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端板通过至少一个第四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分隔板。

47.  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端板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分隔板至少部分重叠,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撑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撑件大体重叠,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底板至少部分重叠。

48.  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包装件,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撑件和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撑件中的每个相对于所述顶板是倾斜的;
至少所述第二分隔板相对于所述底板是倾斜的;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撑件沿着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一分隔板,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撑件沿着至少一个第二分隔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二分隔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折叠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分隔折叠线与所述顶板间隔开并且大体沿着横向在所述第一排和所述第二排之间延伸。

49.  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包装件,其中:
所述第二底部结构包括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二分隔板的至少一个 分隔折板,所述至少一个分隔折板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得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撑件;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中的相应的第一保持部件包括相应的第一外保持部件和第二外保持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的相应的第二保持部件包括相应的第一内保持部件和第二内保持部件;以及
所述第一内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分隔折板中的第一内保持边缘,所述第一外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一侧板中的第一外保持边缘,所述第一内保持边缘和所述第一外保持边缘中的每个至少部分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的相应部分。

50.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二内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中的第二内保持边缘,所述第二外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二侧板中的第二外保持边缘,所述第二内保持边缘和所述第二外保持边缘中的每个至少部分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的相应部分。

51.  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撑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撑件包括至少两个第四撑件。

52.  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撑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三撑件和所述至少两个第四撑件中的每个包括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的倾斜边缘。

53.  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撑件中的每个包括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的倾斜边缘,所述第二分隔板包括至少一个弧形边缘,所述弧形边缘大体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保持部件对准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相邻。

54.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包装件,其中:
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每个包括两个横向边缘;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沿着第一横向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一底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沿着第二横向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一横向折叠线和所述第二横向折叠线中的每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中的每个的两个横向边缘间隔开。

55.  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二分隔板沿着至少两个第三横向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板,所述至少两个第三横向折叠线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个横向边缘间隔开。

56.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的相应的第一保持部件包括相应的第一外保持部件和第二外保持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保持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保持部件的相应的第二保持部件包括相应的第一内保持部件和第二内保持部件。

57.  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一内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底部结构中的第一内保持边缘,所述第二内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二底部结构中的第二内保持边缘。

58.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包装件,其中所述第一外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一侧板中的第一外保持边缘,所述第二外保持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二侧板中的第二外保持边缘,所述第一外保持边缘与所述第一内保持边缘对准,所述第二外保持边缘与所述第二内保持边缘对准。

59.  一种用于形成承载件的坯件,该承载件用于至少部分保持多个容器,所述多个容器中的每个容器包括缘边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坯件包括:
顶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以及
接收部件,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形成第一排的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和第二排的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所述多个容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容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所述 至少一个第一容器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由第一排的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至少部分保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至少部分保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中的每个包括在所述坯件形成的承载件中的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布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至少部分保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的相应缘边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当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顶部和所述顶板之间。

60.  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坯件,还包括第一底部结构和第二底部结构,所述第一底部结构包括至少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部结构包括至少所述第二底板。

61.  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底部结构还包括第一分隔板和第一端板,所述第二底部结构还包括第二分隔板和第二端板。

62.  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所述第一底板用于与所述第二端板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分隔板用于与所述第二分隔板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端板用于与所述第二端板至少部分重叠。

63.  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二底板包括至少一个锁定突舌,所述第一分隔板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孔,所述至少一个锁定突舌用于当所述承载件由所述坯件形成时与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孔至少部分接合。

64.  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二分隔板包括至少一个分隔开口,所述至少一个锁定突舌与所述至少一个分隔开口相邻。

65.  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板包括与所述锁定孔相邻的保持边缘,所述保持边缘布置成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缘边部分相邻。

66.  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端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三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端板通过至少一个第四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分隔板。

67.  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撑件沿着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一底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撑件沿着至少第二分隔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一分隔板,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撑件沿着至少一个第三分隔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第二底板,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撑件沿着至少一个第四分隔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二分隔板。

68.  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坯件,其中:
所述第二底部结构包括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二分隔板的至少一个分隔折板,所述至少一个分隔折板的至少一部分布置成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撑件;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分隔折板包括第一保持边缘,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承载件中形成第二保持边缘,所述接收部件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由所述第一保持边缘和所述第二保持边缘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69.  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板包括第三保持边缘,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承载件中形成第四保持边缘的至少一个第二切割线,所述接收部件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由所述第三保持边缘和所述第四保持边缘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70.  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坯件,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撑件包括至少两个 第三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撑件包括至少两个第四撑件;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撑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三撑件、所述至少两个第四撑件中的每个包括布置成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的倾斜边缘;以及
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撑件中的每个包括布置成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的倾斜边缘。

71.  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二分隔板包括布置成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的至少一个弧形边缘。

72.  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坯件,其中:
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每个包括两个横向边缘;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撑件沿着第一横向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一底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撑件沿着第二横向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一横向折叠线和所述第二横向折叠线中的每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每个的两个横向边缘间隔开。

73.  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二分隔板沿着至少两个第三横向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板,所述至少两个第三横向折叠线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个横向边缘间隔开。

74.  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底部结构包括第一内保持边缘,所述第二底部结构包括第二内保持边缘,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外保持边缘,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外保持边缘,所述第一外保持边缘与所述第一内保持边缘对准,所述第二外保持边缘与所述第二内保持边缘对准。

75.  一种形成包装件的方法,包括:
获得坯件,该坯件包括顶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
将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布置成被所述顶板至少部分覆 盖;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布置成使得至少所述第一底板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的顶部和所述顶板之间,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布置成使得至少所述第二底板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的顶部和所述顶板之间;以及
通过向内折叠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第一排的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和第二排的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并且形成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的每个的所述缘边部分由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保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中。

76.  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坯件还包括第一底部结构和第二底部结构,所述第一底部结构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一端板,所述第二底部结构包括所述第二底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二端板;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形成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包括所述第一底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底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分隔件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排和所述第二排之间。

77.  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其中:
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的相应第一保持部件的步骤包括形成在至少所述第一侧板中的相应的第一外保持部件和在至少所述第二侧板中的相应的第二外保持部件;以及
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器接收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接收部分的相应的第二保持部件的步骤包括形成在所述分隔件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相应的第一内保持部件和在所述分隔件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相应的第二内保持部件。

78.  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端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三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端板通过至少一个第四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沿着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撑件,所述第二分隔板沿着至少第二分隔折叠线可折叠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撑件;以及
形成所述分隔件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分隔板布置成从所述第一端板向下延伸到所述第一分隔折叠线,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撑件布置成从所述第一底板向下倾斜延伸到所述第一分隔折叠线,将所述第二分隔板布置成从所述第二底板向下倾斜延伸到所述第二分隔折叠线,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撑件布置成从所述第二端板向下倾斜延伸到所述第二分隔折叠线。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容器的包装件
本申请为国际申请号PCT/US2011/063029、国际申请日2011年2 月12日、中国申请号201180058088.7、发明名称“用于容器的包装件” 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12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 61/458,931号的权益。
参考引入
2010年12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458,931号的公 开内容为了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被合并于此,如同完整地在本文中提出。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用于容纳和分配饮料容器、罐或其它类型的物 品的纸箱。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夹到一个或多个容器的凸缘上的纸 箱。
发明内容
一般而言,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大体上涉及一种包括容纳至少一个 容器的承载件的包装件。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可以包括缘边部分和主体 部分。所述承载件包括顶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一侧板、 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由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所 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由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 的第二底板。所述承载件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所述至 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包括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所述 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 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 可以由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 地保持。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至 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顶部分和所述顶板之间。
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大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用于至少部分地 容纳至少一个容器的承载件的坯件。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可以包括缘边 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坯件包括顶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 一侧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由至少一个第一撑件 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由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所述 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所述坯件还可以包括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 所述承载件中形成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的接收部件,所述至少一个 容器接收部分包括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所述第一保 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在由所述坯件 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布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中。所述第 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 的所述承载件中至少部分地保持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 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用于至少部 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顶部分和所述顶板之间。
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大体上涉及一种组装承载件的方法。所述 方法可以包括获得坯件,所述坯件包括顶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 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由至少一个第 一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由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 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底板和 所述第二底板定位成由所述顶板至少部分地重叠,并且将所述至少一 个容器定位成使得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 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顶部分和所述顶板之 间。所述方法也可以包括通过向内折叠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并且形成第一保持部件和 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由所述第 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保持。所述 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 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中。
通过参考结合附图进行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并且从附 带的权利要求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的其它方面、特征和细节。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参考下列附图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 述将领会各附加实施例的上述优点和其它优点以及益处。此外,下面 所述的附图的各特征不必按照比例绘制。附图中的各特征和元件的尺 寸可以放大或缩小以更清楚地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包装件的坯件的平面 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形成的包装件的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竖立包装件的仰视图。
图4是图3的包装件的仰视透视图。
图5是图3的包装件的俯视透视图。
图6是图3的包装件的端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包装件的坯件的平面 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形成的包装件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竖立包装件的仰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竖立包装件的俯视透视图。
图11是图10的包装件的端视图。
图12是图10的包装件的端部的透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包装件的坯件的平 面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包装件的坯件的平 面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形成的包装件的平面图。
图16是具有布置在其上的容器的图15的部分形成的包装件的仰 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竖立包装件的仰视透视图。
图18和19是省略两个容器的图17的包装件的仰视透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竖立包装件的俯视透视图。
图21是图20的包装件的端视图。
在附图中相应的部分始终由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用于容纳和显示诸如杯、罐、瓶、罐头等的容 器的承载件、结构件、套筒状件、纸箱或类似物以及包装件。容器例 如可以用于包装食品和饮料产品。容器可以由在组分上适合于包装特 定食品或饮料产品的材料制造,并且所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 例如PET、LDPE、LLDPE、HDPE、PP、PS、PVC、EVOH和尼龙; 以及类似物;铝和/或其它金属;玻璃;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在所示实施例中,容器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缘边部分,该缘边部分 可以处于或靠近相应容器的顶端。缘边部分可以包括缘边,例如从一 次性杯子(例如,图4-6中的容器C1)延伸的凸缘或罐头(例如,图 10-12中的容器C2)上的凸边。容器的缘边部分可以以另外方式配置 或省略而不脱离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的承载件可以容纳许多不同形状的容器。为了举例说 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以下详细说明描述至少部分布置在 承载件实施例内的食品容器(例如塑料容器或铝制罐头)。在该说明书 中,术语“下”、“底”、“上”和“顶”指示相对于完全竖立承载件或包装 件确定的取向。
本实施例涉及用于附连到和容纳容器的承载件或包装件。在图3-6 中示出处于其竖立状态的纸箱或承载件150,其中它附连到容器C1, 形成包装件160。在所示实施例中,容器C1示出为一次性塑料杯,其 具有大体上包括凸缘部分F和底部分或主体B;然而,其它容器可以 保持在包装件160中而不脱离本公开。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形成纸箱或承载件150的坯件 8的外侧3的平面图。坯件8具有纵轴线L1和横轴线L2。如图1中 所示,坯件8可以关于纵轴线L1和横轴线L2完全或部分对称。所以, 附图中的某些元件共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便反映完全和/或部分对称。
参考图1,坯件8包括在第一横向折叠线2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 一侧板20的顶板10、在第二横向折叠线3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侧 板20的第一底板30、在第三横向折叠线4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顶板10 的第二侧板40以及在第四横向折叠线5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侧板 40的第二底板50。
一个或多个切口可以包括横向折叠线21、31、41、51的每一个中 以便于沿着折叠线折叠。任何数量的切口可以形成于任何折叠线中, 并且可以根据例如用于形成坯件8的材料的规格和/或硬度选择切口的 数量和长度。折叠线21、31、41、51可以由其它方法(例如,没有切 口的折线)形成而不脱离本公开。
在所示实施例中,坯件8包括形成布置在单排中的相应容器接收 部分12的两个接收部件。每个容器接收部分12成形为并且尺寸确定 成接收将保持在竖立承载件150内的容器C1的上部分。在示例性实 施例中,两个容器C1容纳在竖立承载件150中,形成1×2包装件160。 其它包装件配置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1×3、1×4或2×2等。每 个容器接收部分12的接收部件包括在第一横向折叠线21上延伸的第 一突舌16和在第三横向折叠线41上延伸且与第一突舌16相对的第二 突舌18。第一突舌16均由在顶板10中延伸并且进入侧板20中的撕 裂线或切割线17限定。类似地,第二突舌18均由在顶板10中延伸并 且进入侧板40中的撕裂线或切割线19限定。在竖立承载件中,突舌 16、18在相应的切割线17、19处与相应的侧板20、40分离以在相应 的侧板20、40中分别形成呈具有相应的底部或保持边缘25、45的相 对侧开口22、42形式的保持部件(图4-6)。每个容器接收部分12的 侧开口22、42用于接合容器C1的相对侧上的凸缘F。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底板30由两个第一外撑件32和第一内撑 件34连接到第一侧板20。开口36限定于每个第一外撑件32和第一 内撑件34之间。开口36还可以限定于第一底板30的内缘33和第一 侧板20的内缘23之间。每个开口36与相应的容器接收部分12大体 对准,使得第一外撑件32和第一内撑件34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相应 的容器接收部分的两侧。第一外、内撑件32、34均在横向折叠线31 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侧板20并且在横向折叠线35处可折叠地连接 到第一底板30。如图1中所示,横向折叠线35在第一底板30中延伸, 与第一底板的横向内缘33和横向外缘37间隔开。第一撑件32、34 沿着倾斜切割线39可从第一底板30分离。在备选实施例中,切割线 39可以是撕裂线或另一种弱化形式。第一撑件可以具有大体梯形,其 中折叠线35比在折叠线31处连接到侧板20的相应撑件的部分要短。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底板50由两个第二外撑件52和第二内撑 件54连接到第二侧板40。开口56限定于每个第二外撑件52和第二 内撑件54之间。开口56还可以限定于第二底板50的内缘53和第二 侧板40的内缘43之间。每个开口56与相应的容器接收部分12大体 对准,使得第二外撑件52和第二内撑件54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相应 的容器接收部分的两侧。第二外撑件52的每一个还与相应的第一外撑 件32大体对准,并且第二内撑件54与第一内撑件34大体对准。第二 撑件52、54均在横向折叠线5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侧板40并且在 横向折叠线55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底板50。如图1中所示,横向 折叠线55在第二底板50中延伸,与第二底板的横向内缘53和横向外 缘57间隔开。第二撑件52、54沿着倾斜切割线59可与第二底板50 分离。在备选实施例中,切割线59可以是撕裂线或另一种弱化形式。 第二撑件可以具有大体梯形,其中折叠线55比在折叠线51处连接到 侧板40的相应撑件的部分要短。
在备选实施例中,多于一个的内撑件34、54可以包括在内、外撑 件的每个组中。例如,具有在单排中的四个容器接收部分的备选承载 件可以包括布置在外撑件的每个组之间的三个内撑件。在另外的备选 示例中,承载件可以包括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并且没有内撑件。
下面参考图2-4说明竖立承载件150以形成包装件160的示例性 方法。如图2中所示,该图是坯件8的仰视图,底板30、50和撑件 32、34、52、54沿着相应的折叠线31、51在箭头A1的方向折叠,使 得底板30、50与顶板10和相应的侧板20、40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面对面接触。容器C1可以在底板30、50上在容器接收部分12的每 一个之上布置在外撑件32、52和相应的内撑件34、54之间。侧板20、 40可以沿着相应的折叠线21、41向内折叠,导致底板30、50在容器 C1的凸缘F和顶板10之间向内滑动直到侧板20、40大体垂直于顶 板10(图6)。当侧板20、40向内折叠时,当撑件32、34和52、54 沿着相应的折叠线31、35和51、55折叠以从相应的底板30、50向上 并且倾斜地延伸到相应相邻侧板20、40时,撑件32、34、52、54在 切割线39、59处与相应的底板30、50分离以形成倾斜边缘61。内撑 件34、54在容器C1之间部分地延伸,并且边缘61接近或邻近容器 的主体B的内侧延伸。外撑件32、52接近或邻近容器的主体B的外 侧延伸。
此外,当侧板20、40向内折叠时,保持部件(例如,侧开口22、 42)形成于相应的侧板20、40中且邻近从顶板10延伸的相应突舌16、 18。如图3-6中所示,每个容器C1的凸缘F延伸通过相应的容器接 收部分12的侧开口22、42,这有助于将容器C1保持在承载件150 内以形成包装件160。根据一个实施例,侧开口22、42布置成使得侧 开口的相应保持边缘25、45向上推动每个容器的凸缘F以推动底板 30、50抵靠顶板10。因此,撑件32、34、52、54随着底板30、50 被向上牵引,由此向内牵引侧板20、40抵靠容器C1的主体B(图3 和4)。
因此,在所示实施例中,容器C1可以保持在承载件150中而不 需要粘合剂或其它紧固件。相反地,容器C1在凸缘F处由相应的侧 开口22、42的保持边缘25、45支撑并且在主体B处由侧板20、40 保持,所述侧板可以在其间挤压主体B。用于牵引容器C1中的一个 或多个远离承载件150的任何力可以由接合凸缘F的保持边缘25、45 抵抗。用于牵引侧板20、40中的一个或两者远离容器C1的任何力可 以由相应的底板30、50经由相应的撑件32、34和52、54抵抗,底板 保持在凸缘F和顶板10之间。在备选实施例中,承载件150可以以 另外方式布置或竖立而不脱离本公开。例如,底板中的一个或两者可 以粘结到顶板。
在图3-6中显示了竖立包装件160。在所示实施例中,承载件150 是敞口的,并且侧板20、40从顶板10大体向下延伸。侧板20、40 也可以至少部分地符合容器C1的形状(例如,侧板20、40可以包括 邻近容器C1的弯曲部分)。用户可以在侧板20、40的底边缘或在敞 开端部处容易地抓住承载件150以便搬运包装件160。在备选实施例 中,一个或多个端部板可以可折叠地连接到顶板10、侧板20、40、底 板30、50和外撑件32、52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形成纸箱或承载件350 的坯件208的外侧203。除了所述的变化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 易见的变化以外,第二实施例大体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坯件208具有 纵轴线L1和横轴线L2。在图9-12中示出处于其竖立状态的承载件 350,其中它附连到容器C2的上部分,形成包装件360。在所示实施 例中容器C2示出为铝制罐头,具有大体上包括呈脊或凸边R(图11 和12)形式的缘边的顶部分和底部分或主体B;然而,其它容器可以 保持在包装件360中而不脱离本公开。
参考图7,坯件208包括在第一横向折叠线221处可折叠地连接 到第一侧板220的顶板210、在第二横向折叠线231处可折叠地连接 到第一侧板220的第一底板230、在第三横向折叠线241处可折叠地 连接到顶板210的第二侧板240以及在第四横向折叠线251处可折叠 地连接到第二侧板240的第二底板250。
一个或多个切口可以包括横向折叠线221、231、241、251的每一 个中以便于沿着折叠线折叠。任何数量的切口可以形成于任何折叠线 中,并且可以根据例如用于形成坯件208的材料的规格和/或硬度选择 切口的数量和长度。折叠线221、231、241、251可以由其它方法(例 如,没有切口的折线)形成而不脱离本公开。
在所示实施例中,坯件208包括用于形成布置在单排中的两个容 器接收部分212的接收部件。每个容器接收部分212成形且尺寸确定 成接收将保持在竖立承载件350内的容器C2的上部分。在示例性实 施例中,两个容器C2容纳在竖立承载件350中,形成1×2包装件360。 其它包装件配置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1×3、1×4或2×2等。每 个容器接收部分212的接收部件包括在第一横向折叠线221上延伸的 第一突舌216和在第三横向折叠线241上延伸且与第一突舌216相对 的第二突舌218。第一突舌216均由在顶板210中延伸并且进入侧板 220中的撕裂线或切割线217限定。类似地,第二突舌218均由在顶 板210中延伸并且进入侧板240中的撕裂线或切割线219限定。在竖 立承载件350中,突舌216、218在相应的切割线217、219处与相应 的侧板220、240分离以在相应的侧板220、240中分别形成呈具有相 应的底部或保持边缘225、245的相对侧开口222、242形式的保持部 件(图9、10和12)。每个容器接收部分212的侧开口222、242用于 接合容器C2的相对侧上的凸边R。
如图7中所示,两个倾斜切口227可以从第一侧板220中的切割 线217的每一个延伸,并且两个倾斜切口247从第二侧板240中的切 割线219的每一个延伸。切口227、247允许相应的侧板220、240更 好地符合邻近相应的开口222、242的容器C2的形状以最大化接合容 器的凸边R的相应开口的保持边缘225、245的量。切口227、247可 以其他方式配置或省略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底板230由两个第一外撑件232和第一内 撑件234连接到第一侧板220。开口236限定于每个第一外撑件232 和第一内撑件234之间。开口236还可以限定于第一底板230的内缘 233和第一侧板220的内缘223之间。每个开口236与相应的容器接 收部分212大体对准,使得第一外撑件232和第一内撑件234的至少 一部分布置在相应的容器接收部分的两侧。第一撑件232、234均在横 向折叠线23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侧板220并且在横向折叠线235 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底板230。如图7中所示,横向折叠线235在 第一底板230中延伸,与第一底板的横向内缘233和横向外缘237间 隔开。
如图7中所示,第一外撑件232均包括延伸部238,所述延伸部 在弯曲折叠线239a处连接到相应的外撑件并且沿着切割线239b可从 第一底板230分离。类似地,第一内撑件234可以包括两个延伸部238, 所述延伸部在弯曲折叠线239a处连接到内撑件的两侧并且沿着切割 线239b可从第一底板230分离。在备选实施例中,切割线239b可以 是撕裂线或另一种弱化形式。此外,撑件232、234和延伸部238可以 其他方式配置或省略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第二底板250由两个第二外撑件252和第二内撑件254连接到第 二侧板240。开口256限定于每个第二外撑件252和第二内撑件254 之间。开口256还可以限定于第二底板250的内缘253和第二侧板240 的内缘243之间。每个开口256与相应的容器接收部分212大体对准, 使得第二外撑件252和第二内撑件254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相应的容 器接收部分的两侧。第二外撑件252的每一个还与相应的第一外撑件 232大体对准,并且第二内撑件254与第一内撑件234大体对准。第 二撑件252、254均在横向折叠线25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侧板240 并且在横向折叠线255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底板250。如图7中所 示,横向折叠线255在第二底板250中延伸,与第一底板的横向内缘 253和横向外缘257间隔开。
如图7中所示,第二外撑件252均包括延伸部258,所述延伸部 在弯曲折叠线259a处连接到相应的外撑件并且沿着切割线259b可与 第一底板250分离。类似地,第二内撑件254可以包括两个延伸部258, 所述延伸部在弯曲折叠线259a处连接到内撑件的两侧并且沿着切割 线259b可与第一底板250分离。在备选实施例中,切割线259b可以 是撕裂线或另一种弱化形式。此外,撑件252、254和延伸部258可以 其他方式配置或省略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根据如图7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底板250在纵向L1上从 折叠线255延伸到边缘257的距离D1比第一底板230在纵向L1上在 折叠线235和边缘237之间延伸的距离D2要长。因此,包括第一底 板的锁定部件可以包括邻近每一个开口236的锁定折板262,并且第 二底板可以包括与相应的锁定折板262大体对准的两个相应的锁定孔 264。因此,第一底板230可以与第二底板250重叠,并且锁定折板 262可以接合相应的锁定孔264(图8)以将底板锁定在一起。
下面参考图8-12说明竖立承载件350以形成包装件360的示例性 方法。如图8中所示,该图是坯件208的仰视图,底板230、250和撑 件232、234、252、254沿着相应的折叠线231、251折叠,使得第一 底板230由第二底板250至少部分地重叠。第一底板230的锁定突舌 262插入第二底板250的锁定孔264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锁定折 板262最初插入锁定孔264中时,第一底板230可以从第二底板250 向下延伸并且然后当插入锁定折板262时可以枢转到与第二底板250 面对面接触。容器C2可以在底板230、250上在容器接收部分212的 每一个之上布置在外撑件232、253和相应的内撑件234、254之间。 每个容器C2的凸边R可以覆盖弯曲折叠线239a内的延伸部238、258。 侧板220、240可以沿着相应的折叠线221、241向内折叠,同时朝着 顶板210推动容器C2以迫使底板230、250抵靠顶板210。当侧板220、 240向内折叠时,当撑件沿着相应的折叠线231、235和251、255折 叠以在底板和相邻侧板之间延伸时,撑件232、234、252、254在切割 线239b处与相应的底板230、250分离以形成倾斜边缘261。内撑件 234、254部分地在容器C2之间接近或邻近容器的主体B的内侧延伸。 外撑件232、252接近或邻近容器的主体B的外侧延伸。当朝着顶板 210推动容器时,延伸部238、258由主体B朝着相应的侧板220、240 推动(图11和12)。
此外,当侧板220、240向内折叠时,保持部件(例如,侧开口 222、242)形成于相应的侧板220、240中邻近从顶板210延伸的相应 的突舌216、218。当每个容器C2的凸边R接合开口222、242时, 相应的保持边缘225、245接合每个凸边R的下侧的外部分(图11和 12),并且延伸部238、258的边缘261还接合凸边R的下侧的内部分 (图11和12)。在图9-12中显示了具有固定到容器C2的顶部分的竖 立承载件350的包装件360。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侧开口222、242布 置成使得相应的保持边缘225、245向上推动每个容器的凸边R以推 动底板230、250抵靠顶板210。因此,撑件232、234、252、254随 着底板230、250被向上牵引,由此向内牵引侧板220、240抵靠容器 C2的主体B(图9和11)。
因此,在所示实施例中,容器C2可以保持在承载件350中而不 需要粘合剂或其它紧固件。相反地,容器C2在凸边R处由相应的侧 开口220、240的保持边缘225、245支撑并且在主体B处由侧板220、 240保持,所述侧板在其间挤压主体B。用于牵引容器C2中的一个或 多个远离承载件350的任何力由接合凸边R的保持边缘225、245和 延伸部238、258的边缘261抵抗。用于牵引侧板220、240中的一个 或两者远离容器C2的任何力由相应的底板230、250经由相应的撑件 232、234和252、254抵抗,底板保持在凸边R和顶板210之间。锁 定折板262和锁定孔264的接合有助于防止底板230、250彼此远离朝 着相应的侧板220、240移动。因此,锁定部件还可以阻止侧板220、 240远离容器C2的运动。
在图9-12中显示了竖立包装件360。在所示实施例中,承载件350 是敞口的,并且侧板220、240从顶板210大体向下延伸。侧板220、 240也可以至少部分地符合容器C2的形状,并且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 符合容器C2的主体B形状的弯曲部分。因此,与侧壁不符合主体相 比,侧板220、240接触主体B更多,并且保持边缘225、245可以更 多地接触凸边R以进一步保持容器C2。用户可以在侧板220、240的 底边缘或在敞开端部处容易地抓住承载件350以便搬运包装件360。 在备选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端部板可以可折叠地连接到顶板210、 侧板220、240、底板230、250和外撑件232、252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1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形成纸箱或承载件(未 显示)的坯件408的外侧403。除了所述的变化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将显而易见的变化以外,第三实施例大体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如图13 中所示,坯件408包括布置在单排中的三个容器接收部分212。因此, 坯件包括在第一外撑件232之间的两个第一内撑件234和在第二外撑 件252之间的两个第二内撑件254。另外,第一底板230可以包括邻 近三个开口236的三个锁定折板262,并且第二底板250可以包括与 锁定折板262对准的三个锁定孔264。已组装的承载件可以将三个容 器C2保持在相应的容器接收部分212中。坯件408可以另外地成形、 布置和/或配置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图1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形成纸箱或承载件750 的坯件608的外侧603。除了所述的变化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 易见的变化以外,第四实施例大体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坯件608具有 纵轴线L1和横轴线L2。在图17-21中示出处于其竖立状态的承载件 750,其中它附连到容器C1的上部分,形成包装件760。容器C1可 以与上面在第一实施例中显示和描述的容器C1相同或相似(例如, 参考图3-6);然而,其它容器可以保持在包装件760中而不脱离本公 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四个容器C1可以容纳在竖立包装件760中, 形成2×2包装件760。其它包装件配置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2×3、 2×4或2×1等。在图18和19中,仅仅两个容器C1容纳在四个容器 接收部分612中,以便显示竖立承载件750中的底部结构的相互作用。
参考图14,坯件608包括在第一横向折叠线621处可折叠地连接 到第一侧板620的顶板610、在第二横向折叠线631处可折叠地连接 到第一侧板620的第一底部结构670、在第三横向折叠线641处可折 叠地连接到顶板610的第二侧板640以及在第四横向折叠线651处可 折叠地连接到第二侧板640的第二底部结构672。
一个或多个切口可以包括横向折叠线621、631、641、651的每一 个中以便于沿着折叠线折叠。任何数量的切口可以形成于任何折叠线 中,并且可以根据例如用于形成坯件608的材料的规格和/或硬度选择 切口的数量和长度。折叠线621、631、641、651可以由其它方法(例 如,没有切口的折线)形成而不脱离本公开。
在所示实施例中,坯件608包括用于形成承载件750中的保持部 件的接收部件。接收部件包括在第一横向折叠线621上延伸的两个第 一突舌616和在第三横向折叠线641上延伸且与相应的第一突舌616 相对的两个第二突舌618。第一突舌616均由在顶板610中延伸并且 进入侧板620中的撕裂线或切割线617限定。类似地,第二突舌618 均由在顶板610中延伸并且进入侧板640中的撕裂线或切割线619限 定。在竖立承载件中,突舌616、618在相应的切割线617、619处与 相应的侧板620、640分离以在相应的侧板620、640中分别形成呈具 有相应的底部或保持边缘625、645的相对侧开口622、642形式的保 持部件(图18-20)。顶板610还可以包括用于搬运包装件760的指孔 614。备选地,指孔624可以省略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底部结构670可以包括第一底板630、第 一分隔板674和第一端部板676。第一底板630由两个第一外撑件632 和第一内撑件634连接到第一侧板620。开口636限定于每个第一外 撑件632和第一内撑件634之间。开口636还可以限定于第一底板630 的第一边缘633和第一侧板620的内缘623之间。第一撑件632、634 均在横向折叠线63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侧板620并且在横向折叠 线635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底板630。如图14中所示,横向折叠线 635在第一底板630中延伸,与第一底板的第一边缘633和第二边缘 637间隔开。第一撑件632、634沿着倾斜切割线639可从第一底板630 分离。在备选实施例中,切割线639可以是撕裂线或另一种弱化形式。 第一撑件可以具有大体梯形,其中折叠线635比在折叠线631处连接 到侧板620的相应撑件的部分要短。
第一分隔板674可以由两个第二外撑件678和第二内撑件680连 接到第一底板630。第二撑件678、680与相应的第一撑件632、634 大体对准并且与相应的第一撑件相同或相似地成形。第二撑件678、 680在横向折叠线679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底板630并且在横向折 叠线675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分隔板674。开口682可以限定于第 二撑件678、680之间。第一端部板在横向折叠线677处可折叠地连接 到第一分隔板,并且第一分隔开口684可以限定于第一端部板676和 第一分隔板674的两个保持边缘685的每一个之间,中断折叠线677。 开口686也可以限定于第一分隔板674和第一端部板676中。
如图14中所示,第二底部结构672可以包括第二底板650、第二 分隔板688和第二端部板690。第二底板650由两个第三外撑件652 和第三内撑件654连接到第二侧板640。开口656限定于每个第三外 撑件652和第三内撑件654之间。开口656还可以限定于第二底板650 的内缘653和第二侧板640的内缘643之间。第三外撑件652的每一 个还与相应的第一外撑件632大体对准,并且第三内撑件654与第一 内撑件634大体对准。第三撑件652、654均在横向折叠线651处可折 叠地连接到第二侧板640并且在横向折叠线655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 二底板650。如图14中所示,横向折叠线655在第二底板650中延伸, 与第一底板的内缘653和边缘657间隔开。第三撑件652、654沿着倾 斜切割线659可与第二底板650分离。在备选实施例中,切割线659 可以是撕裂线或另一种弱化形式。第三撑件可以具有大体梯形,其中 折叠线655比在折叠线651处连接到侧板640的相应撑件的部分要短。
第二分隔板688可以包括两个弓形边缘687,所述两个弓形边缘 形成第二分隔板688和第二底板650之间的开口692。弓形边缘687 也形成第二分隔板的两个外撑件部分694和内撑件部分696。第二分 隔板688可以由横向折叠线689连接到第二底板650。撑件部分694、 696与相应的第三撑件652、654大体对准。第二分隔板688也可以由 两个第四外撑件698和第四内撑件699连接到第二端部板690。第四 撑件698、699在横向折叠线693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分隔板688 并且在横向折叠线695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端部板690,横向折叠 线695在第二端部板690中延伸并且与第二端部板的横向延伸边缘间 隔开。两个分隔折板702可以在横向折叠线693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 二分隔板688,并且可以在相应的第四外撑件698和第四内撑件699 之间延伸到第二端部板690。第二分隔开口704可以限定于第二端部 板690和分隔折板702的每一个的保持边缘705之间。分隔折板702 还可以沿着切割线703或其它弱化形式与第二端部板690分离。此外, 切割线707可以在撑件698、699的每一个和相应的分隔折板702之间 延伸。分隔折板可以其他方式配置或省略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如图14中所示,两个锁定突舌662可以从第二底板650延伸以用 于在第一分隔板674的保持边缘685处接合第一底部结构670中的第 一分隔开口684。锁定突舌662和分隔开口684的接合有助于在竖立 承载件750中互锁第一和第二底部结构670、672。
在备选实施例中,一个以上内撑件634、654、680、696、699可 以包括在内和外撑件的每个组中。例如,配置成在两排中保持六个容 器的备选承载件可以包括布置在外撑件的每个组之间的两个内撑件。 在另外的替代选择中,承载件可以配置成在单排中保持两个容器,并 且内撑件可以省略。
下面参考图15-19论述竖立承载件750以形成包装件760的示例 性方法。在图15-19中,坯件608和承载件750上下颠倒放置以用于 形成包装件760并且用于显示承载件750的部件。如图15中所示,第 一底部结构670沿着横向折叠线631折叠,使得第一底部结构670与 顶板610和第一侧板620大体重叠并且面对面接触。类似地,第二底 部结构672沿着横向折叠线651折叠,使得第二底部结构672与顶板 610、第二侧板640和第一底部结构670大体重叠。在所示实施例中, 第二底板650与第一端部板676大体重叠,并且第二端部板690与第 一底板630大体重叠。第二端部板690的自由边缘691覆盖第一底板 630(图15)。而且,锁定突舌662可以与分隔开口684和第一分隔板 674的保持边缘685对准,并且第四撑件698、699可以与相应的第二 撑件678、680大体重叠。因此,底部结构670、672形成布置在相应 排712a、712b中的容器接收部分612a、612b。
如图16中所示,容器C1在底部结构670、672上在容器接收部 分612a、612b的每一个之上布置在每个外撑件632、652、678、694、 698和相应的内撑件634、654、680、696、699之间。侧板620、640 可以沿着相应的折叠线621、641向内折叠,导致底部结构670、672 向内滑动直到侧板620、640大体垂直于顶板610(图17),并且底部 结构670、672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排712a、712b之间延伸的分隔件714。 当侧板620、640向内折叠时,当撑件沿着相应的折叠线631、635和 651、655折叠以在底板和相邻侧板之间延伸时,撑件632、634、652、 654在切割线639、659处与相应的底板630、650分离。当底板650 由撑件652、654向内推动时,侧板的折叠还形成底部结构670、672 中的分隔件714,锁定突舌662接合第一分隔板674的底边缘685,使 得分隔板674、688沿着横向折叠线675、693折叠并且在容器C1之 间枢转离开顶板610。当形成分隔件714时,第二分隔板688的撑件 部分694、696与第二底板650分离,并且第四撑件698、699与第二 端部板690分离。当第四内撑件699从端部板分离时,第二端部板690 形成两个突起718之间的大体楔形凹陷。当形成分隔件714时,突起 718接合靠近折叠线679的第二内撑件680。当形成分隔件714时,分 隔折板702可以由容器C1或由用户向内推动,使得分隔折板从横向 折叠线693大体垂直地延伸。底部结构670、672可以以另外方式布置 或者可以以另外方式相互作用以形成分隔件714和容器接收部分 612a、612b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此外,当侧板620、640向内折叠时,保持部件(例如,侧开口 622、642)形成于相应的侧板620、640中邻近从顶板610延伸的相应 的突舌616、618。如图18-21中所示,第一排712a中的每个容器C1 的凸缘F延伸通过侧开口622中的一个,并且第二排712b中的每个 容器C1的凸缘F延伸通过侧开口642中的一个。根据一个实施例, 侧开口622、642布置成使得侧开口的相应的保持边缘625、645向上 推动容器的凸缘F。
在图17和20中显示了竖立承载件750保持两个容器C1以形成 包装件760。在每个容器接收部分612a中显示一个容器C1,并且在 每个容器接收部分612b中显示另一个容器C1。如图21中所示,相应 排712a、712b中的两个相邻容器C1的凸缘F可以重叠。在第一容器 接收部分612a中,凸缘F由第一侧板620中的侧开口622的保持边 缘625和分隔折板702中的一个的保持边缘705保持抵靠第二端部板 690和第一底板630。因此,开口622、704和保持边缘625、705至少 部分地形成第一容器接收部分612a的保持部件(例如,开口622和保 持边缘625是外保持部件,并且开口704和保持边缘705是内保持部 件)。第一撑件632、634可以在容器C1的主体B的两侧从第一底板 630向上并且倾斜地延伸到第一侧板620,以有助于保持第一侧板620 的位置。第二撑件678、680可以从第一底板630向上并且倾斜地延伸 到第一分隔板674,并且第四撑件698、699可以在容器C1的主体B 的两侧从第二端部板690向上并且倾斜地延伸到第二分隔板688,以 有助于保持分隔件714的位置。
在第二容器接收部分612b中,凸缘F由第二侧板640中的侧开 口642的保持边缘645和分隔折板674的保持边缘685保持抵靠第二 底板650和第一端部板676。因此,开口642、684和保持边缘645、 685至少部分地形成第二容器接收部分612b的保持部件(例如,开口 642和保持边缘645是外保持部件,并且开口684和保持边缘685是 内保持部件)。另外,或备选地,一个容器接收部分612a中的容器的 凸缘F可以与相邻容器接收部分612b的凸缘F重叠,使得分隔折板 702中的一个的保持边缘705保持两个凸缘F。备选地,容器接收部 分612b中的容器的凸缘可以由分隔折板702中的一个的边缘705直接 保持。如图21中所示,分隔板674和分隔折板702可以在承载件750 的顶部分和分隔件714的底部分之间大体竖直地或接近竖直地延伸。 第三撑件652、654可以在容器C1的主体B的两侧从第二底板650向 上并且倾斜地延伸到第二侧板640,以有助于保持第二侧板640的位 置。第二分隔板688的撑件部分694、696可以在容器C1的主体B的 两侧从第二底板650向上并且倾斜地延伸到相应的第四撑件698、699, 以有助于保持分隔件714的位置。
因此,在所示实施例中,容器C1可以保持在承载件750中而不 需要粘合剂或其它紧固件。相反地,容器C1在凸缘F处由相应的侧 开口620、640的保持边缘625、645、分隔板674的保持边缘685和 分隔折板702的底边缘705支撑。容器C1在主体B处可以由侧板620、 640和分隔件714保持,所述侧板和分隔件在其间挤压主体B。用于 牵引容器C1中的一个或多个远离承载件750的任何力可以由接合凸 缘F的边缘625、645、685、705中的一个或多个抵抗。用于牵引侧 板620、640中的一个或两者远离容器C1的任何力由相应的底板630、 650经由相应的撑件632、634和652、654抵抗,其中底板保持在凸 缘F和顶板610之间。此外,分隔件714的定位由锁定突舌662与开 口684处的第一分隔板674的边缘以及第二端部板690的突起718与 第二内撑件680的相互作用增强。
顶板610、侧板620、640和底部结构670、672可以以另外方式 布置或互连,并且容器接收部分612a、612b和分隔件714可以另外地 形成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此外,容器C1可以另外地插入容器接 收部分612a、612b中或由容器接收部分保持而不脱离本公开。例如, 可以首先插入两个容器C1,一个插入容器接收部分612a中并且一个 插入相邻的容器接收部分612b中,并且随后插入两个附加容器C1。 备选地,所有容器C1可以同时插入相应的容器接收部分612a、612b 中。
在所示实施例中,承载件750是敞口的,并且侧板620、640从顶 板610大体向下延伸。侧板也可以至少部分地符合容器C1的形状。 用户可以在指孔614处并且在侧板620、640的底边缘或在敞开端部处 容易地抓住承载件750以便搬运包装件760。在备选实施例中,一个 或多个端部板可以可折叠地连接到顶板610、侧板620、640和底板630、 650中的一个或多个。
一般而言,坯件可以由具有一定厚度的纸板构造,使得它比普通 纸更重和更硬。坯件也可以由其它材料构造,例如卡纸板或具有适合 于允许包装件至少大致如上所述工作的性质的任何其它材料。坯件可 以涂覆有例如粘土涂层。粘土涂层然后可以在上面印刷产品、广告和 其它信息或图像。坯件然后可以涂覆有清漆以保护印刷在坯件上的信 息。坯件也可以在坯件的任一侧或两侧涂覆有例如防潮层。坯件也可 以在选定板或板部分层合或涂覆一个或多个片状材料。
作为例子,撕裂线可以包括:狭缝,其沿着预期弱化线部分地延 伸到材料中,和/或一系列间隔狭缝,其沿着预期弱化线部分地延伸到 材料中和/或完全延伸通过材料,或这些特征的各种组合。作为更具体 的例子,一种类型的撕裂线采用完全延伸通过材料的一系列间隔狭缝 的形式,相邻狭缝略微被间隔开,使得在相邻狭缝之间限定典型地用 于暂时在撕裂线上连接材料的连接带(例如有点像桥形的一小块材 料)。在沿着撕裂线撕开期间连接带被破坏。连接带典型地占撕裂线的 较小比例,并且备选地连接带可以从撕裂线被省略或在撕裂线中被撕 裂使得撕裂线是连续切割线。也就是说,用连续狭缝或类似物代替每 个撕裂线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切割线可以是连续狭缝或者可以 比狭缝宽而不脱离本发明。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折叠线可以是促进沿其折叠的任何大致线性 的、尽管不一定是直的弱化形式。更具体地,但不是为了缩窄本公开 的范围的目的,折叠线包括:划线,例如用钝划刀或类似物形成的线, 其沿着预期弱化线在材料中产生碎裂或凹陷部分;切口,其沿着预期 弱化线部分地延伸到材料中,和/或一系列切口,其沿着预期弱化线部 分地延伸到材料中和/或完全延伸通过材料;以及这些特征的各种组 合。在切割用于产生折叠线的情况下,典型地切割将不以可能导致理 性用户错误地将折叠线认为是撕裂线的方式过于扩展。
本公开的上述描述示出和描述了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对示例 性实施例进行各种添加、修改、变化等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包含在以上描述中或在附图中显示的所有内容应当被理解为示例性的 而不是限制意义。另外,本公开仅仅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选定实施 例,但是本公开能够用于各种其它组合、修改和环境并且能够在如本 文中所述的创新概念的范围内、与以上教导一致和/或在相关领域的技 术或知识内进行变化和修改。此外,每个实施例的某些特征和特性可 以选择性地互换并且应用于本公开的其它示出的和未示出的实施例。

用于容器的包装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用于容器的包装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用于容器的包装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容器的包装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容器的包装件.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承载件包括顶板、可折叠地连接到顶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地连接到顶板的第二侧板、由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由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可以包括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第一保持部件或第二保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中。容器可以由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