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337772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85221.8

申请日:

2015.02.16

公开号:

CN104727333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3/00申请日:20150216|||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3/00; E02D19/02; E02B7/54

主分类号:

E02D23/00

申请人: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鸣; 张文森; 张宇航; 梁桁; 申昌州; 黄跃龙; 王蔚

地址:

510300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8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代理人:

郝瑞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设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包括坞门沉箱、坞门底板、坞墩、第一预留槽、第二预留槽、止水钢板、小钢闸门和止水带,坞门沉箱设在坞墩之间,且该坞门沉箱坐落于坞门底板上,坞门沉箱两侧与坞墩相配合面上均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预留槽,坞门沉箱的干坞侧开有坞口,该坞口处的坞门底板上设有第二预留槽,止水钢板与相对应两个第一预留槽相配合,小钢闸门与第二预留槽相配合,小钢闸门与坞门底板上均设有止水带,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简易,密封止水效果好,该坞门沉箱结构能在同一场地,既可实现干坞施工时阻止水流入,也可实现干坞蓄水时阻止水流出的双向止水目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坞门沉箱、 坞门底板、坞墩、第一预留槽、第二预留槽、止水钢板、小钢闸门和 止水带,所述坞门沉箱设在所述坞墩之间,且该坞门沉箱坐落于所述 坞门底板上,所述坞门沉箱两侧与所述坞墩相配合面上均设有相对应 的所述第一预留槽,所述坞门沉箱的干坞侧开有坞口,该坞口处的所 述坞门底板上设有所述第二预留槽,所述止水钢板与相对应两个所述 第一预留槽相配合,所述小钢闸门与所述第二预留槽相配合,所述小 钢闸门与所述坞门底板上均设有所述止水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坞门沉箱上的第一预留槽与所述坞墩相配合面上的第一预留槽彼 此平行,该相配合的两个第一预留槽之间设置所述止水钢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留槽采用角钢与钢板拼焊而成,两个所述角钢相对焊接在 所述钢板上,两个角钢相对形成槽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预留槽内配置两块叠放在一起的所述止水钢 板,所述第一预留槽与所述止水钢板的空隙内填充有不透水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水带通过压板、双头螺栓和螺母安装于所述坞门底板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钢闸门连接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用于调整所述小钢闸门, 以使小钢闸门压紧沉箱与坞墩。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设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大型沉管隧道工程的发展,沉管预制完成后,必须通过浅坞蓄水,将管节浮运至深坞再进行二次舾装及出坞沉放安装。由于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干坞施工和坞内蓄水的操作,因而要求坞门具有良好的密封止水性,沉箱结构作为坞门的一部分,目前,只能单面止水,不适用于既需要干坞施工,又需要坞内蓄水的同一场地施工中,影响施工顺利进行。
因此,针对坞门不能进行双向止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坞门沉箱结构不能双向止水,不适用于在同一场地进行的干坞施工和坞内蓄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该装置包括坞门沉箱、坞门底板、坞墩、第一预留槽、第二预留槽、止水钢板、小钢闸门和止水带,所述坞门沉箱设在所述坞墩之间,且该坞门沉箱坐落于所述坞门底板上,所述坞门沉箱两侧与所述坞墩相配合面上均设有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预留槽,所述坞门沉箱的干坞侧开有坞口,该坞口处的所述坞门底板上设有所述第二预留槽,所 述止水钢板与相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预留槽相配合,所述小钢闸门与所述第二预留槽相配合,所述小钢闸门与所述坞门底板上均设有所述止水带。
其中,所述坞门沉箱上的第一预留槽与所述坞墩相配合面上的第一预留槽彼此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预留槽采用角钢与钢板拼焊而成,两个所述角钢相对焊接在所述钢板上,两个角钢相对形成槽腔。
其中,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预留槽内配置两块叠放在一起的所述止水钢板,所述第一预留槽与所述止水钢板的空隙内填充有不透水材料。
其中,所述止水带通过压板、双头螺栓和螺母安装于所述坞门底板上。
其中,所述小钢闸门连接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用于调整所述小钢闸门,以使小钢闸门压紧沉箱与坞墩。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包括坞门沉箱、坞门底板、坞墩、第一预留槽、第二预留槽、止水钢板、小钢闸门和止水带,其中,设置第一预留槽可与止水钢板配合进行止水,设置第二预留槽可与小钢闸门配合进行止水。首先完成坞门沉箱在坞门底板上的坐底操作后,需要进行干坞施工时,在坞门沉箱与坞墩之间的第一预留槽里安装止水钢板,同时在预留槽的空隙中填充不透水材料,以达到密封止水目的。当需要进行干坞蓄水时,将小钢闸门吊装在坞口处坞门底板上的第二预留槽里,阻止蓄水流出,且,小钢闸门的两侧与坞门沉箱底板上均设止水带,当不断进行灌水操作时,水压将小钢闸门压紧在沉箱与坞墩上,同时止水带不断被压缩,保障了水密性,阻止坞门沉箱内的蓄水流出,因而在同一场地时,该坞门沉箱结构既可实现干坞施工时阻止水流入,也可实现干坞蓄水时阻止水流出的双向止水目的,该发明的结构简单, 便于操作,密封止水效果优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坞门沉箱坐落在坞门底板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坞门沉箱;2:坞墩;3:第一预留槽;4:止水钢板;5:小钢闸门;6:手拉葫芦;7:止水带;8:第二预留槽;9:坞门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包括坞门沉箱1、坞门底板9、坞墩2、第一预留槽3、第二预留槽8、止水钢板4、小钢闸门5和止水带7,坞门沉箱1设在坞墩2的之间,该坞门沉箱1坐落在坞门底板上9,坞门沉箱1的两侧与坞墩2相配合面上均设有第一预留槽3,坞门沉箱1的干坞侧开有坞口,该坞口处的坞门底板上设有第二预留槽8,止水钢板4与沉箱1和坞墩2上相对应的两个第一预留槽3相配合,小钢闸门5与第二预留槽8相配合,小钢闸门5与坞门底板9上均设有止水带7。通过在坞门沉箱1及坞墩2上分别设置第一预留槽3,以及在坞门底板9上开设第二预留槽8,当干坞施工时,通过将止水钢板4置于两个第一预留槽3内,阻止水流入,进行干坞止水,且,在止水钢板与预留槽的空隙内填充不透水材料达到更好的密封止水效果,具体实施中可选用丙凝或者其他材质作为不透水材料;当干坞蓄水时,将小钢闸门5吊装于第二预留槽8内,进行灌水,水压可将小钢闸门5压紧于坞门沉箱1与坞墩2上,且,小钢闸门5上的两侧和坞门底板1上均设有OMEGA止水带7,在水压作用下,止水带7可被压缩,保障了水密性,阻止水流出。
如图1所示,坞门沉箱1上的第一预留槽与坞墩2相配合面上的 第一预留槽彼此平行。这样可保障将止水钢板叠放于两个相对应的第一预留槽3内时,接触面平行,既有利于放置止水钢板,也增强了接触面的水密性。
第一预留槽3采用角钢与钢板拼焊而成,两个角钢相对焊接在所述钢板上,两个角钢相对形成槽腔,通过角钢与钢板拼焊成预留槽的方式,简单方便,可满足要求,具体实施中,可采用∟75X10的角钢与厚度为16mm的钢板拼焊而成。
这样,两个相应的第一预留槽3内叠放设置两块止水钢板4,且,第一预留槽3与止水钢板4之间的空隙内还填充有不透水材料,具体实施中,止水钢板4采用厚度为24mm的钢板即可。
如图2所示,具体安装时,止水带7通过压板、双头螺栓和螺母安装于坞门底板9上,这样可将止水带牢固固定,使密水性更可靠。
如图1所示,小钢闸门5连接手拉葫芦6,该手拉葫芦6可用于调整小钢闸门的密封收紧状态,当小钢闸门5有局部的结构变形时,小钢闸门5不能完全贴紧在坞门沉箱结构上会导致漏水,此时可通过调整手拉葫芦6,将小钢闸门与止水带收紧,从而使其与混凝土的坞门沉箱结构紧密贴合,达到更好的密水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留槽8的槽口根据小钢闸门5开设,使其与小钢闸门相配合,具体实施中,可在坞门底板上相应隔出槽口或者焊接相应的安装槽,只要将小钢闸门5插放于坞门底板上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在同一场地时,既可以实现在干坞施工时防止水流入的密封止水效果,又可以在干坞蓄水时防止水流出的密封止水效果,该结构简单,密水性好,便于操作,能在同一场地实现干坞施工与干坞蓄水时的双向止水效果,从而能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设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止水的坞门沉箱结构。包括坞门沉箱、坞门底板、坞墩、第一预留槽、第二预留槽、止水钢板、小钢闸门和止水带,坞门沉箱设在坞墩之间,且该坞门沉箱坐落于坞门底板上,坞门沉箱两侧与坞墩相配合面上均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预留槽,坞门沉箱的干坞侧开有坞口,该坞口处的坞门底板上设有第二预留槽,止水钢板与相对应两个第一预留槽相配合,小钢闸门与第二预留槽相配合,小钢闸门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