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及其车体.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336922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14459.9

申请日:

2015.03.16

公开号:

CN104670254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1D 17/12申请日:20150316|||公开

IPC分类号:

B61D17/12

主分类号:

B61D17/12

申请人: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希宁; 赵彦召; 袁顺; 刘助新; 闵阳春

地址:

412001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田心高科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代理人:

罗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的车体,包括第一顶盖、与所述第一顶盖并列放置且在沿车体前进方向放置在所述第一顶盖之后的第二顶盖、前后两侧分别向所述第一顶盖的内部和所述第二顶盖的内部延伸的水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顶盖和所述水槽之间的第一密封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盖和所述水槽之间的第二密封条,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覆盖在所述第一顶盖和所述第二顶盖之间的间隙的上方。大量的雨水被间隙上方的挡水板挡住,而不能进入到水槽内部,能够有效的避免水槽内部的雨水漫过水槽,进而有效的阻止了水从密封条和顶盖之间渗透到车体内部。所以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雨水过大时,相邻顶盖之间防水不牢靠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车体的机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机车的车体,包括第一顶盖(1)、与所述第一顶盖(1)并列放 置且在沿车体前进方向放置在所述第一顶盖(1)之后的第二顶盖(2)、前 后两侧分别向所述第一顶盖(1)的内部和所述第二顶盖(2)的内部延伸的 水槽(3)、设置在所述第一顶盖(1)和所述水槽(3)之间的第一密封条(4) 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盖(2)和所述水槽(3)之间的第二密封条(5),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板(6),所述挡水板(6)覆盖在所述第一顶盖(1) 和所述第二顶盖(2)之间的间隙的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盖(1)的后 端面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第一顶盖(1)上的水向后流淌出所述第一顶盖(1) 的第一防水板(7),所述第二顶盖(2)前端面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第二顶 盖(2)上的水向前流淌出所述第二顶盖(2)的第二防水板(8)。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板(7)和 所述第二防水板(8)的横截面均为L型;所述第一防水板(7)的竖直板部 与所述第一顶盖(1)密封连接、水平板部与所述水槽(3)固定连接,所述 第二防水板(8)的竖直板部与所述第二顶盖(2)密封连接、水平板部与所 述水槽(3)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盖(1) 的下方具有倒置的第一槽部,所述第一密封条(4)放置在所述第一槽部内且 所述第一密封条(4)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槽部的槽宽相等;所述第二顶盖(2) 下方具有倒置的第二槽部,所述第二密封条(5)放置在所述第二槽部内且所 述第二密封条(5)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槽部的槽宽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的前侧槽 壁的上端嵌入所述第一密封条(4),所述水槽(3)的后侧槽壁的上端嵌入 所述第二密封条(5)。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6)的前后 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顶盖(1)和所述第二顶盖(2)通过螺栓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4)和 所述第二密封条(5)均为硅橡胶密封条。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盖(1)与所 述第一防水板(7)焊接,所述第二顶盖(2)与所述第二防水板(8)焊接。

9.  一种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体。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机车及其车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车的车体,还 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车体的机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国内在段运行的一种新型的电力机车车体顶盖是由几个宽度一 致、长度不一的顶盖依次排列连接而成的,相邻的顶盖通过顶盖横梁连接在 一起,而顶盖横梁是与车体直接连接的。但由于生产制造误差,相邻顶盖之 间的连接不可能实现无缝结合,一般都会在顶盖之间预留了约20毫米的间隙, 以便于顶盖的安装。遇到机车通过隧道或者雨雪天气等。落到顶盖的雨水大 部分会沿垂直于机车行进的方向流到与侧墙连接的顶盖边缘,然后随着侧墙 流到轨道上。顶盖之间的间隙上方的雨水则会直接从顶盖之间的间隙流出去。 为了防止顶盖的间隙间的水流入车体内部以危害车体内部电子元器件,现有 技术在相邻顶盖之间做了防水措施。
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顶盖之间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顶盖横 梁上设置有一个横向放置的水槽102,水槽102左右两端不设置槽壁以方便槽 中的水从水槽102的左右两端排出去。相邻两个顶盖101的端部均向下弯曲并 插入水槽102内,使从顶盖101前后两端的端部流出去的水都流进水槽102内。 顶盖101下表面之间与水槽102的槽底之间设置有密封条103,以阻止水从顶盖 101与水槽102之间流入车体内部。
但经过发明人长期研究发现,机车在雨水较为充沛的环境条件下行驶时, 相邻顶盖之间的区域会由于进入雨水太多而使雨水不能及时的从水槽两侧流 出去,使水逐渐漫过水槽,但又由于密封条的密封不能一直保持,所以会存 在雨水从密封条与顶盖之间或者通过密封条渗透到车体内部的可能,危害车 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雨水过大时相邻顶盖之间防水不牢靠的问题, 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的车体,该车体可以有效地 解决雨水过大时相邻顶盖之间防水不牢靠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 供一种包括上述车体的机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车的车体,包括第一顶盖、与所述第一顶盖并列放置且在沿车体 前进方向放置在所述第一顶盖之后的第二顶盖、前后两侧分别向所述第一顶 盖的内部和所述第二顶盖的内部延伸的水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顶盖和所述水 槽之间的第一密封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盖和所述水槽之间的第二密封 条,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覆盖在所述第一顶盖和所述第二顶盖之间的 间隙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盖后端面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第一顶盖上的水向后 流淌出所述第一顶盖的第一防水板,所述第二顶盖前端面设置有用于阻止所 述第二顶盖上的水向前流淌出所述第二顶盖的第二防水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板和所述第二防水板的横截面均为L型;所述第 一防水板的竖直板部与所述第一顶盖密封连接、水平板部与所述水槽固定连 接,所述第二防水板的竖直板部与所述第二顶盖密封连接、水平板部与所述 水槽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盖下方具有倒置的第一槽部,所述第一密封条放置 在所述第一槽部内且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槽部的槽宽相等;所 述第二顶盖下方具有倒置的第二槽部,所述第二密封条放置在所述第二槽部 内且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槽部的槽宽相等。
优选地,所述水槽的前侧槽壁的上端嵌入所述第一密封条,所述水槽的 后侧槽壁的上端嵌入所述第二密封条。
优选地,所述挡水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顶盖和所述第二顶盖螺 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均为硅橡胶密封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盖与所述第一防水板焊接,所述第二顶盖与所述第 二防水板焊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机车的车体,包括第一顶盖、第二顶盖、水槽、 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挡水板,其中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并列放置且第 一顶盖放置在第二顶盖之前。而水槽的前后两侧都分别向第一顶盖的内部和 第二顶盖的内部延伸,也就是保证从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之间的间隙进入的 雨水都能落入到水槽内部。将第一密封条设置在第一顶盖和水槽之间,将第 二密封条设置在第二顶盖和水槽之间,而将挡水板覆盖在第一顶盖和第二顶 盖的之间的间隙的上方,使得直接下落的雨水因被挡水板挡住不能直接落入 到水槽内。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本发明将挡水板覆盖在第一顶盖和第二 顶盖之间的间隙的上方,有利于阻挡水槽上方的雨水落入到水槽内,当雨水 直接落入到挡水板上时,然后可以从挡水板的两侧流出车体,还可以流到第 一顶盖或者第二顶盖上方并从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流出车体。这样能够保证 在雨水过大时,大量的雨水被挡水板挡住,而不能进入到水槽内,能够有效 的避免水槽内部雨水漫过水槽,进而有效的阻止了水从密封条和顶盖之间渗 透到车体内部。所以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雨水过大时,相邻顶盖之间防水不 牢靠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车,该机车包括上述 任一种车体,由于上述的车体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车体的机车也应具 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盖之间的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顶盖101、水槽102、密封条103;
第一顶盖1、第二顶盖2、水槽3、第一密封条4、第二密封条5、挡水板6、 第一防水板7、第二防水板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车的车体,以有效地解决雨水过大时相邻顶 盖之间防水不牢靠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盖之间的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车的车体,包括第一顶盖1、 第二顶盖2、水槽3、第一密封条4、第二密封条5和挡水板6。其中第一顶盖1 和第二顶盖2并列放置,且在沿车体前进方向上第二顶盖2放置在第一顶盖1的 后面。水槽3一般是固定在顶盖横梁上的,水槽3的前后两侧分别向第一顶盖1 的内部和第二顶盖2的内部延伸,即第一顶盖1的后端和第二顶盖2的前端都延 伸至水槽内部,使第一顶盖1和第二顶盖2向间隙流入的水能够进入到水槽3内 部,然后从水槽3的左右两侧流淌出去。第一密封条4设置在第一顶盖1和水槽 3之间,第二密封条5设置在第二顶盖2和水槽3之间,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 条5能够初步的防止水从顶盖和水槽3之间渗透到车体内部。挡水板6覆盖在第 一顶盖1和第二顶盖2之间的间隙的上方,即阻挡了间隙的上方的雨水落入到 了水槽3内部,此处应当强调的被挡水板6挡住的雨水可以直接从挡水板6上流 出车体,也可以从挡水板6经过第一顶盖1和第二顶盖2后流出车体,但应不能 使挡水板6的水又完全流入到水槽3的内部。最优选的是将挡水板6可以固定在 顶盖上,即挡水板6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顶盖1和第二顶盖2通过螺栓连接, 当然挡水板6也可以固定在水槽3上。挡水板6一般由玻璃钢或者普通钢材等不 吸水的硬性材料制成。因为挡水板6的存在,所以阻止了间隙上方的雨水落入 到水槽3的内部,有效的避免了大量的雨水进入到水槽3且漫过水槽3,进而阻 止了水从第一顶盖1和第一密封条4之间以及第二顶盖2和第二密封条5之间渗 透到车体内部,因此有效的解决了因雨水过大相邻顶盖之间防水不牢靠的问 题。
一般车体在进行加速或减速行驶,因为惯性,第一顶盖1和第二顶盖2 上的部分雨水会沿车体行进的方向向前运动或者向后运动,使第一顶盖1和 第二顶盖2上的雨水流入到水槽3内部。为了能够阻止雨水从第一顶盖1和 第二顶盖2的上方流入到水槽3的内部,设置防水板。具体的在第一顶盖1 后端面设置有用于阻止第一顶盖1上的水向后流淌出所述第一顶盖1的第一 防水板7,第二顶盖2前端面设置有用于阻止第二顶盖2上的水向前流淌出第 二顶盖2的第二防水板8,即第一防水板7和第二防水板8的主要作用是防止 第一顶盖1和第二顶盖2上的雨水流向水槽3的内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防水板7可以是属于第一顶盖1且与第一顶盖1的本体连接,同样第二 防水板8可以是属于第二顶盖2且与第二顶盖2的本体连接。将第一防水板7 设置在第一顶盖1的后端面,将第二防水板8设置在第二顶盖1的前端面, 以使第一防水板7和第二防水板8都被放置在挡水板6的下方,以防止雨水 从第一防水板7与挡水板6之间以及从第二防水板8与挡水板6之间流入到 水槽3的内部。经过第一防水板7和第二防水板8的防水,该车体的顶盖之 间便达到三重防水:首先挡水板6设置在第一顶盖1和第二顶盖2之间的间 隙的上方,阻止间隙上方的雨水落入到水槽3的内部,形成第一重防水;其 次设置第一防水板7和第二防水板8,阻止了顶盖上的雨水落入到水槽3内部, 形成了第二重防水;最后在顶盖和水槽3之间设置了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 封条5,阻止水槽3里面的水渗透进入车体内部,形成了第三重防水。经过这 三重防水后,便可以有效的阻止雨水从第一顶盖1和第二顶盖2之间渗透到 车体内部。
为了更好的安装第一顶盖1和第二顶盖2,可以使第一防水板7和第二防 水板8的横截面均为L型,其中第一防水板7的竖直板部和第一顶盖1直接 密封连接,一般为焊接,而第一防水板7的水平板部与水槽3之间固定连接, 第二防水板8的竖直板部与第二顶盖2密封连接,一般为焊接,而第二防水 板8的水平板部与水槽3之间固定连接。
为了更好的安装密封条,以防止密封条自由移动,可以使第一顶盖1下 方具有倒置的第一槽部,第一密封条4放置在第一槽部内且第一密封条4的 宽度与第一槽部的槽宽相等;第二顶盖2下方具有倒置的第二槽部,第二密 封条5放置在第二槽部内且第二密封条5的宽度与第二槽部的槽宽相等。为 了防止第一密封条4与水槽3之间以及第二密封条5与水槽3之间发生相对 移动,进一步的可以使水槽3的前侧槽壁的上端与第一密封条4的下端相抵, 在第一密封条4压缩变形下使水槽3的前侧槽壁嵌入所述第一密封条4,同理 水槽3的后侧槽壁的上端与第二密封条5的下端相抵,在第二密封条5压缩 变形下使水槽3的前侧槽壁嵌入所述第二密封条5。
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均为硅橡胶密封条。硅橡胶密封条的最大 压缩率为50%,具有优良的压缩回弹性,且密封面的受压均匀和可靠。使用 时,可以通过硅胶使第一密封条4与第一槽部粘接,第二密封条5与第二槽 部粘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车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车,该机车包括 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车体。由于该机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车体,所以 该机车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 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 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 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一种机车及其车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机车及其车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机车及其车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机车及其车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机车及其车体.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的车体,包括第一顶盖、与所述第一顶盖并列放置且在沿车体前进方向放置在所述第一顶盖之后的第二顶盖、前后两侧分别向所述第一顶盖的内部和所述第二顶盖的内部延伸的水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顶盖和所述水槽之间的第一密封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盖和所述水槽之间的第二密封条,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覆盖在所述第一顶盖和所述第二顶盖之间的间隙的上方。大量的雨水被间隙上方的挡水板挡住,而不能进入到水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铁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