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及交错式正激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及交错式正激电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07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2 C N 1 0 2 8 2 0 7 9 3 A *CN102820793A* (21)申请号 201210190633.4 (22)申请日 2012.06.11 H02M 7/08(2006.01) H02M 1/14(2006.01) (71)申请人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 雪象村航嘉工业园 (72)发明人吴智 闫向阳 张亚军 张健光 (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 44287 代理人胡海国 (54) 发明名称 交错式正激电。
2、路的整流滤波电路及交错式正 激电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 电路及交错式正激电路,其中交错式正激电路的 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第二电压转 换器、直流电压输出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及第二 整流滤波电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二极 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器及第一电容器;第二 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及第 二电感器。本发明既能够平衡电路中各二极管及 各电感器的电流应力,又能够提高各电感器的工 作频率,从而降低了电路元器件的选择难度和电 路中各电感器的绕制难度,使得本发明具有制造 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并且,本发明还能够确保 电路的直流电压输出。
3、端输出平稳的大电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第二电 压转换器、直流电压输出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及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 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器及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 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及第二电感器;其中: 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其阴极经第一电感器与 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且经第。
4、一电容器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压转换器 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其阴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直流电压输出端的负 极接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压转换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其阴极经第二电感 器与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压转换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 端连接,且接地,其阴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五二极 管,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 的阳极连接,其阴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二 极管的阳极连接,其阴极与。
5、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 器,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 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出端的负极连接,且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参数与所述第二电 压转换器的参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参数与所述第二电感 器的参数相同。 6.一种交错式正激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错式正激 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0793 A 1/4页 3 交错式正激电路。
6、的整流滤波电路及交错式正激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及交错 式正激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交错式正激电路中的整流滤波电路通常是采用如图1所示的集中式 的整流滤波电路。 0003 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的电路结构 示意图。该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101、第二电压转换器102、直流电压输出端103、二极 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及滤波用的电感器L11和电容器C11。其中,二极管D11、二 极管D12为整流二极管,二极管D13为续流二极管。具体地,二极管D11的阳极与第一。
7、电压 转换器10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1的阴极经电感器L11与直流电压输出端103 的正极连接,且经电容器C11接地;二极管D13的阳极与第一电压转换器101的次级线圈的 另一端连接,且接地,二极管D13的阴极与二极管D11的阴极连接;直流电压输出端103的 负极接地;二极管D12的阳极与第二电压转换器102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2的 阴极连接于二极管D11的阴极和电感器L11之间;第二电压转换器102的次级线圈的另一 端接地。 0004 由图1可知,第一电压转换器1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102均连接了一个整流二极 管(即二极管D11和二极管D12),而共用一个续流二极管(。
8、即二极管D13),以及共用一个滤 波用的电感器L11。当采用该电路作为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时,将会存在以下缺 陷:在电路输出电压低、电流大时,电路中的二极管D11、二极管D12及滤波用的电感器L11 将承受较大的电流应力,从而导致在设计电路时,选择元器件的难度大,电感器L11的绕制 难度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旨在降低电路元 器件的选择难度和电路中电感器的绕制难度。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所述交错 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第二电压转换器、直流电压输出端、第一 。
9、整流滤波电路及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 第一电感器及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及第二电 感器;其中: 0007 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其阴极经第一电感 器与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且经第一电容器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压转 换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其阴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直流电压输出端 的负极接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压转换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其阴极经第二 说 明 书CN 102820793 A 2/4页 4 电感器与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
10、阳极与第二电压转换器的次级线圈的 另一端连接,且接地,其阴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还包 括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其阴极与所述第 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其阴极与所 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一端与所 述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出端的负极连 接,且接地。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参数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参数相同。。
11、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感器的参数与所述第二电感器的参数相同。 0012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交错式正激电路,所述交错式正激电路包括交错式正激电路的 整流滤波电路,所述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第二电压转换 器、直流电压输出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及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包括 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器及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三二极 管、第四二极管及第二电感器;其中: 0013 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其阴极经第一电感 器与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且经第一电容器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压转 换器的。
12、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其阴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直流电压输出端 的负极接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压转换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其阴极经第二 电感器与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压转换器的次级线圈的 另一端连接,且接地,其阴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0014 本发明提出的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通过在现有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 流滤波电路的基础上,增设相应的整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及滤波用的电感器和电容器,以 构成结构对称且能够进行交叉整流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和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该第一整流 滤波电路和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既能够平衡电路中各整流二极管及各电感器的电。
13、流应力,又 能够提高各电感器的工作频率,从而降低了电路元器件的选择难度和电路中各电感器的绕 制难度,使得本发明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并且,本发明还能够确保电路的直流 电压输出端输出平稳的大电流。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7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 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
14、本发明。 0019 图2是本发明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2820793 A 3/4页 5 0020 参照图2,本发明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第二 电压转换器202、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03、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04及直流电压输出端205。 0021 其中,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03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五二极管D5、 第一电感器L1及第一电容器C1;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04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 D4、第六二极管D6、第二电感器L2及第二电容器C2。 0022 其中,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03中的第一。
15、二极管D1和第五二极管D5以及第二整流 滤波电路204中的第三二极管D3和第六二极管D6均为整流二极管,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03 中的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04中的第四二极管D4均为续流二极管,第一 整流滤波电路203中的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一电容器C1以及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04中的第 二电感器L2和第二电容器C2在电路中均起滤波的作用。 0023 具体地,上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 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经第一电感器L1与直流电压输出端205的正极连接,且经第一电 容器C1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16、,且接 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电压输出端205的负极接地; 0024 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 D3的阴极经第二电感器L2与直流电压输出端205的正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 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 D3的阴极连接; 0025 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第 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六二极管 D6的阴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 0026 第二电容器C2。
17、的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出端205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器C2的另一 端与直流电压输出端205的负极连接,且接地。 0027 本发明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的上述实施例,在电路的设计上,采用了 分散式的设计方式,以便于分散电路中各二极管(即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五二 极管D5、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及第六二极管D6)及各电感器(即第一电感器L1和 第二电感器L2)的电流应力,本发明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集中式设计方式。并且,本发明交 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为了平衡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03和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04的 电压、电流应力,在元器件的选型上,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参数与第二。
18、电压转换器202的 参数相同,第一电感器L1的参数与第二电感器L2的参数相同。 0028 同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03中的第五二极管D5和第二整 流滤波电路204中的第六二极管D6能够进行交叉整流,从而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既能够平衡 电路中各电感器和各二极管的电流应力,又能够提高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电感器L2的工 作频率,从而降低了电路中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电感器L2的电感量,使得第一电感器L1 和第二电感器L2的绕制难度下降。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03和第二整 流滤波电路204的输出端并联,从而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电压输出端205能够输出平 稳的大电流。 0。
19、029 本发明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通过在现有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 电路的基础上,增设相应的整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及滤波用的电感器和电容器,以构成结 说 明 书CN 102820793 A 4/4页 6 构对称且能够进行交叉整流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和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该第一整流滤波电 路和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既能够平衡电路中各整流二极管及各电感器的电流应力,又能够 提高各电感器的工作频率,从而降低了电路元器件的选择难度和电路中各电感器的绕制难 度,使得本发明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并且,本发明还能够确保电路的直流电压 输出端输出平稳的大电流。 0030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交错式正激电路,该交错式正激电路包括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 流滤波电路,其交错式正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的电路结构与上面实施例所述的交错式正 激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的电路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 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 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820793 A 1/1页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0793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