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336900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20195.8

申请日:

2015.03.19

公开号:

CN104674430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公布日:201506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日:20150319|||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 D06B3/10

主分类号:

D03D15/00

申请人:

苏州陈恒织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菊媛; 陈菊珍

地址:

21510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藏书勤丰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代理人:

任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选用的经纬线材料按质量份数计为:聚乳酸纤维:35-65份,竹纤维:30-60份,纽代尔:5-10份,粘胶纤维:40-90份,精梳棉:20-40份,超细旦涤纶:8-18份,纤维面料的制备工序为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及织布操作,其中:织布工序中还包括整经、水煮定型、浆纱及喷气操作;梳棉步骤中:粘胶纤维的锟林、刺辊速比为2:3,锡林盖板的隔距为0.15mm,生条定量16-18g/5m;本发明能够保持聚乳酸纤维、竹纤维、纽代尔各自的天然生态功能与优良性能,使得织造更容易;提高了混面料的强力、抗起球能力及型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的经纬线材料按质量份数计为:聚乳酸纤维:35-65份,竹纤维:30-60份,纽代尔:5-10份,粘胶纤维:40-90份,精梳棉:20-40份,超细旦涤纶:8-18份,所述纤维面料的制备工序为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及织布操作,其中:所述织布工序中还包括整经、水煮定型、浆纱及喷气操作;
所述梳棉步骤中:粘胶纤维的锟林、刺辊速比为2:3,锡林盖板的隔距为0.15mm,生条定量16-18g/5m;
超细旦涤纶梳棉的锟林、刺辊速比为2.2:2.5,锡林盖板的隔距为0.1mm,生条定量16g/5m;
聚乳酸纤维的锡林盖板隔距0.2-0.25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2,生条定量16g/5m;
竹纤维的锡林盖板隔距0.2-0.22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4,生条定量20g/5m;
纽代尔的锡林盖板隔距0.15-0.18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6,生条定量19g/5m;
所述水煮式定型具体步骤为:                                                向定型箱内注水,注入水量为箱体容积的65%-75%;加热箱体内部使得水温升高至85-90℃时,保温2-3小时后;将面料由箱体上方放入箱体内,并没入水中,利用箱体中的水快速的对面料进行快速定型,定型时间为16-18min;由箱体上方移出面料即完成定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的经纬线材料按质量份数计为:聚乳酸纤维:56份,竹纤维:56份,纽代尔:8份,粘胶纤维:65份,精梳棉:36份,超细旦涤纶:11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煮式定型具体步骤为:向定型箱内注水,注入水量为箱体容积的70%;加热箱体内部使得水温升高至88℃时,保温2.5小时后;将面料由箱体上方放入箱体内,并没入水中,利用箱体中的水快速的对面料进行快速定型,定型时间为17min;由箱体上方移出面料即完成定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工序中后区牵伸倍数为1.18,总牵伸倍数为9.162,定量为4.2g/10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工序后牵伸倍数1.25,总牵伸倍数50.028,细纱捻系数为380,锭速为16000r/min;所述络筒步骤中,车速为1000m/min,加压6-10N。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经步骤中,车速为280m/min,环境温度24℃,相对湿度68%,卷绕密度为0.53-0.56g/cm3,断头延时1s;
所述喷气织造步骤中,主喷时间为100°,主喷气压2.1Mpa;
辅喷时间:第一次辅喷:240-360°,气压升高到4.4Mpa,第二次辅喷:550-800°,气压降至1.6Mpa。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纱工序中浆纱速度65-72m/min,采用生物淀粉浆或聚酯淀粉浆或两者的混合物。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
背景技术
由于粘胶纤维纤维本身所固有的属性:纤维比较蓬松,单纤维也比较脆,可织造性差,在制成面料时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如:纤维较蓬松,纤维间抱合力差,在纺纱过程中易出现静电较严重、毛羽较多、纤维易粘连、棉网易下坠、易堵塞喇叭口等,还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的纺织品中。
聚乳酸纤维俗称玉米纤维,可生物降解,吸湿排汗透气性好,抗皱回弹性好,抗拉伸强度高,具有真丝光泽,手感柔软、滑爽,穿着舒适。难燃、以着色,还具有抑菌、防臭功能;从原料、生产、使用到废弃是一个自然循环的过程,是一种对环境无污染,无毒害的生态纤维,聚乳酸具有非常高的开发价值。但是聚乳酸纤维的熔点较低,玻璃化温度低,对热敏感,受力易被拉伸,织造工艺要求苛刻。
竹纤维以竹子为原料经催化水解、纺纱等工艺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竹纤维强度大,韧性和耐磨性较强,吸湿排汗、透气性能优于棉纤维,抑菌防臭,富有光泽且手感柔软,且染色性能优良,是新一代饿“绿色纤维”。但是竹纤维强力低,纤维间抱合力差,织物缩率大,保型性差。
蒸丝是纺织生产中的特殊工艺过程,由于纤维分子结构松散,吸湿性大,容易变形伸长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常因张力而引起过度伸长,如果在丝织准备各工序中的张力、温度等工艺和操作控制不当,就会纤维伸长过大或不均匀,因此,如不经过蒸丝处理,就会在织物上出现亮经、亮纬、疵点,为了提高纤维纺织面料的质量,采用何种蒸丝方法即为本发明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选用的经纬线材料按质量份数计为:聚乳酸纤维:35-65份,竹纤维:30-60份,纽代尔:5-10份,粘胶纤维:40-90份,精梳棉:20-40份,超细旦涤纶:8-18份,纤维面料的制备工序为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及织布操作,其中:织布工序中还包括整经、水煮定型、浆纱及喷气操作;
梳棉步骤中:粘胶纤维的锟林、刺辊速比为2:3,锡林盖板的隔距为0.15mm,生条定量16-18g/5m;
超细旦涤纶梳棉的锟林、刺辊速比为2.2:2.5,锡林盖板的隔距为0.1mm,生条定量16g/5m;
聚乳酸纤维的锡林盖板隔距0.2-0.25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2,生条定量16g/5m;
竹纤维的锡林盖板隔距0.2-0.22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4,生条定量20g/5m;
纽代尔的锡林盖板隔距0.15-0.18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6,生条定量19g/5m;
水煮式定型具体步骤为:                                                向定型箱内注水,注入水量为箱体容积的65%-75%;加热箱体内部使得水温升高至85-90℃时,保温2-3小时后;将面料由箱体上方放入箱体内,并没入水中,利用箱体中的水快速的对面料进行快速定型,定型时间为16-18min;由箱体上方移出面料即完成定型。
技术效果:本发明保持了聚乳酸纤维、竹纤维、纽代尔各自的天然生态功能与优良性能,还具有弹性好、保型性好的优点;聚乳酸纤维的玻璃化温度范围降低,使得织造更容易;提高了混面料的强力、抗起球能力及型性;
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传统的定型加热介质大多数是以燃烧的石油、煤炭等来供热,污染大,能耗大,热效率高,发热均匀,无污染,安装方便,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属于环保绿色生产;
本发明采用水煮式定型工艺,温度的可控性好,利用恒定温度的水对纤维面料进行定型,能更好的渗透到纤维的内部,加湿处理确保补偿纱线重量的损失,改善纱线质量;由于水的渗透好,且温度好控制,水煮式定型能够及时补充工艺能量损失,因此工艺时间短;同时有效解决纤维分子结构松散,吸湿性大,容易变形伸长的特点,避免粘胶纤维面料出现亮经、亮纬、疵点的问题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前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选用的经纬线材料按质量份数计为:聚乳酸纤维:56份,竹纤维:56份,纽代尔:8份,粘胶纤维:65份,精梳棉:36份,超细旦涤纶:11份。
前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水煮式定型具体步骤为:向定型箱内注水,注入水量为箱体容积的70%;加热箱体内部使得水温升高至88℃时,保温2.5小时后;将面料由箱体上方放入箱体内,并没入水中,利用箱体中的水快速的对面料进行快速定型,定型时间为17min;由箱体上方移出面料即完成定型。
前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粗纱工序中后区牵伸倍数为1.18,总牵伸倍数为9.162,定量为4.2g/10m。
前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细纱工序后牵伸倍数1.25,总牵伸倍数50.028,细纱捻系数为380,锭速为16000r/min;络筒步骤中,车速为1000m/min,加压6-10N。
前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整经步骤中,车速为280m/min,环境温度24℃,相对湿度68%,卷绕密度为0.53-0.56g/cm3,断头延时1s;
喷气织造步骤中,主喷时间为100°,主喷气压2.1Mpa;
辅喷时间:第一次辅喷:240-360°,气压升高到4.4Mpa,第二次辅喷:550-800°,气压降至1.6Mpa。
前述的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浆纱工序中浆纱速度65-72m/min,采用生物淀粉浆或聚酯淀粉浆或两者的混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对粘胶纤维及聚乳酸纤维进行配方和工艺方法的调整,针对不同的配方采用不同的工艺处理方法,提高了粘胶纤维及聚乳酸纤维纺纱织布的整体性能;其次通过面料的适宜配比,进一步调节所纺纱线与所织面料的性能;最后通过后整理工序,使最终所成混纺纤维面料既具有对温度的调节功能,又有高档面料所应有的手感和质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选用的经纬线材料按质量份数计为:聚乳酸纤维:65份,竹纤维:30份,纽代尔:10份,粘胶纤维:40份,精梳棉:40份,超细旦涤纶:8份,纤维面料的制备工序为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及织布操作,其中:织布工序中还包括整经、水煮定型、浆纱及喷气操作;
梳棉步骤中:粘胶纤维的锟林、刺辊速比为2:3,锡林盖板的隔距为0.15mm,生条定量118g/5m;
超细旦涤纶梳棉的锟林、刺辊速比为2.2:2.5,锡林盖板的隔距为0.1mm,生条定量16g/5m;
聚乳酸纤维的锡林盖板隔距0.2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2,生条定量16g/5m;
竹纤维的锡林盖板隔距0.22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4,生条定量20g/5m;
纽代尔的锡林盖板隔距0.15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6,生条定量19g/5m;
水煮式定型具体步骤为:向定型箱内注水,注入水量为箱体容积的65%;加热箱体内部使得水温升高至90℃时,保温2小时后;将面料由箱体上方放入箱体内,并没入水中,利用箱体中的水快速的对面料进行快速定型,定型时间为18min;由箱体上方移出面料即完成定型;
粗纱工序中后区牵伸倍数为1.18,总牵伸倍数为9.162,定量为4.2g/10m;细纱工序后牵伸倍数1.25,总牵伸倍数50.028,细纱捻系数为380,锭速为16000r/min;络筒步骤中,车速为1000m/min,加压6-10N;
整经步骤中,车速为280m/min,环境温度24℃,相对湿度68%,卷绕密度为0.53g/cm3,断头延时1s;喷气织造步骤中,主喷时间为100°,主喷气压2.1Mpa;
辅喷时间:第一次辅喷:360°,气压升高到4.4Mpa,第二次辅喷:550°,气压降至1.6Mpa;
浆纱工序中浆纱速度72m/min,采用生物淀粉浆或聚酯淀粉浆或两者的混合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选用的经纬线材料按质量份数计为:聚乳酸纤维:56份,竹纤维:56份,纽代尔:8份,粘胶纤维:65份,精梳棉:36份,超细旦涤纶:11份,纤维面料的制备工序为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及织布操作,其中:织布工序中还包括整经、水煮定型、浆纱及喷气操作;
梳棉步骤中:粘胶纤维的锟林、刺辊速比为2:3,锡林盖板的隔距为0.15mm,生条定量16-18g/5m;
超细旦涤纶梳棉的锟林、刺辊速比为2.2:2.5,锡林盖板的隔距为0.1mm,生条定量16g/5m;
聚乳酸纤维的锡林盖板隔距0.21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2,生条定量16g/5m;
竹纤维的锡林盖板隔距0.21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4,生条定量20g/5m;
纽代尔的锡林盖板隔距0.16mm,锡林、刺辊转速比为1:2.6,生条定量19g/5m;
水煮式定型具体步骤为:向定型箱内注水,注入水量为箱体容积的70%;加热箱体内部使得水温升高至88℃时,保温2.5小时后;将面料由箱体上方放入箱体内,并没入水中,利用箱体中的水快速的对面料进行快速定型,定型时间为17min;由箱体上方移出面料即完成定型;
粗纱工序中后区牵伸倍数为1.18,总牵伸倍数为9.162,定量为4.2g/10m;细纱工序后牵伸倍数1.25,总牵伸倍数50.028,细纱捻系数为380,锭速为16000r/min;络筒步骤中,车速为1000m/min,加压6-10N;
整经步骤中,车速为280m/min,环境温度24℃,相对湿度68%,卷绕密度为0.54g/cm3,断头延时1s;喷气织造步骤中,主喷时间为100°,主喷气压2.1Mpa;
辅喷时间:第一次辅喷:280°,气压升高到4.4Mpa,第二次辅喷:650°,气压降至1.6Mpa;
浆纱工序中浆纱速度692m/min,采用生物淀粉浆或聚酯淀粉浆或两者的混合物。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胶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选用的经纬线材料按质量份数计为:聚乳酸纤维:35-65份,竹纤维:30-60份,纽代尔:5-10份,粘胶纤维:40-90份,精梳棉:20-40份,超细旦涤纶:8-18份,纤维面料的制备工序为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及织布操作,其中:织布工序中还包括整经、水煮定型、浆纱及喷气操作;梳棉步骤中:粘胶纤维的锟林、刺辊速比为2:3,锡林盖板的隔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