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336898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27192.7

申请日:

2015.03.24

公开号:

CN104681015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10D 3/12申请日:20150324|||公开

IPC分类号:

G10D3/12; G10D1/08

主分类号:

G10D3/12

申请人:

罗福仲

发明人:

罗福仲

地址:

366299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莲南小区二期4号楼619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旋转体头部本体靠近弦孔出弦的一侧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孔底面与弦孔的孔壁之间的连接部分设有定位孔,螺纹孔内设有相互联接的螺栓;螺纹孔的孔壁至旋转体头部本体的径外设有对称的卡槽,卡槽穿过定位孔和弦孔形成凹槽;螺栓的底部与螺纹孔的孔底面之间设有圆柱形刀座,圆柱形刀座的上端的圆凹孔内设有圆柱形磁铁;圆柱形刀座的径外设有对称的卡条;圆柱形刀座位于卡条的下端设有刀槽,刀槽内设有刀片,刀片能随着螺栓向下旋紧而在弦孔出弦前切断多余的琴弦。本发明不仅使用非常方便,还彻底消除由于琴弦外露刺伤手指和琴包的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包括旋转体头部本体(1)、圆弧凹面(4)和弦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头部本体(1)靠近弦孔(5)出弦的一侧从末端端面向下沿轴线设有垂直于弦孔(5)的轴线的螺纹孔(3),所述螺纹孔(3)的孔底面与弦孔(5)的孔壁之间的连接部分设有定位孔(8),螺纹孔(3)内设有相互联接的螺栓(2);
所述的螺纹孔(3)的孔壁至旋转体头部本体(1)的径外沿轴向设有对称的卡槽(12),所述卡槽(12)穿过定位孔(8)和弦孔(5)并延伸到弦孔(5)的下方孔壁形成凹槽(6),卡槽(12)的高度方向垂直于弦孔(5)的轴线,卡槽(12)的长度方向与弦孔(5)的径向相同;
所述的螺栓(2)的底部与螺纹孔(3)的孔底面之间设有圆柱形刀座(10),所述圆柱形刀座(10)的上端的圆凹孔内设有能将螺栓(2)的底部和刀片(7)的上部吸在一起的圆柱形磁铁(11);
所述的圆柱形刀座(10)的径外沿轴向设有对称的卡条(13),所述卡条(13)的宽度尺寸略小于卡槽(12)的宽度尺寸,卡条(13)能随着螺栓(2)向下旋紧或向上旋出带动圆柱形刀座(10)在卡槽(12)内灵活移动;
所述的圆柱形刀座(10)位于卡条(13)的下端沿径向设有刀槽(9),所述刀槽(9)内设有刀面的宽度尺寸略大于弦孔(5)的直径的刀片(7),所述刀片(7)能随着螺栓(2)向下旋紧而穿过位于定位孔(8)的轴心的卡槽(12)直达凹槽(6)的槽底并在弦孔出弦前切断多余的琴弦。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乐器材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
背景技术
  吉他弦钮在吉他的构造中,处于一个平衡者的位置,它通过自身的紧固拉伸,让琴弦保持一个合适的张力,这样不仅维持了吉他音色的稳定,还对吉他自身的物理结构起到了平衡加固作用。现有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上通过一个弦孔来安装琴弦,在安装过程中,琴弦穿过弦孔后,外露的琴弦容易刺伤手指和琴包。演奏者需要寻找剪钳剪断外露的琴弦,不仅麻烦,还存在由于剪除不够彻底而仍然留下刺伤手指和琴包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彻底消除由于琴弦外露而刺伤手指和琴包的安全隐患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设计制造一种包括旋转体头部本体、圆弧凹面和弦孔的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所述旋转体头部本体靠近弦孔出弦的一侧从末端端面向下沿轴线设有垂直于弦孔的轴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孔底面与弦孔的孔壁之间的连接部分设有定位孔,螺纹孔内设有相互联接的螺栓。
  所述的螺纹孔的孔壁至旋转体头部本体的径外沿轴向设有对称的卡槽,所述卡槽穿过定位孔和弦孔并延伸到弦孔的下方孔壁形成凹槽,卡槽的高度方向垂直于弦孔的轴线,卡槽的长度方向与弦孔的径向相同。
  所述的螺栓的底部与螺纹孔的孔底面之间设有圆柱形刀座,所述圆柱形刀座的上端的圆凹孔内设有能将螺栓的底部和刀片的上部吸在一起的圆柱形磁铁。
  所述的圆柱形刀座的径外沿轴向设有对称的卡条,所述卡条的宽度尺寸略小于卡槽的宽度尺寸,卡条能随着螺栓向下旋紧或向上旋出带动圆柱形刀座在卡槽内灵活移动。
  所述的圆柱形刀座位于卡条的下端沿径向设有刀槽,所述刀槽内设有刀面的宽度尺寸略大于弦孔的直径的刀片,所述刀片能随着螺栓向下旋紧而穿过位于定位孔的轴心的卡槽直达凹槽的槽底并在弦孔出弦前切断多余的琴弦。
 由于本发明设置在旋转体头部本体内,只需向下旋紧螺栓,即可轻松切断多余的琴弦,使用非常方便;由于刀片在弦孔出弦前就已切断多余的琴弦,琴弦不会外露,从而彻底消除由于琴弦外露刺伤手指和琴包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的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的具体结构的A-A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的具体结构的B-B剖视图。
  图中(1)为旋转体头部本体,(2)为螺栓,(3)为螺纹孔,(4)为圆弧凹面,(5)为弦孔,(6)为凹槽,(7)为刀片,(8)为定位孔,(9)为刀槽,(10)为圆柱形刀座,(11)为圆柱形磁铁,(12)为卡槽,(13)为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旋转体头部本体(1)、圆弧凹面(4)和弦孔(5)的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旋转体头部本体(1)靠近弦孔(5)出弦的一侧从末端端面向下沿轴线设有垂直于弦孔(5)的轴线的螺纹孔(3),螺纹孔(3)的孔底面与弦孔(5)的孔壁之间的连接部分设有定位孔(8),螺纹孔(3)内设有相互联接的螺栓(2)。
  螺纹孔(3)的孔壁至旋转体头部本体(1)的径外沿轴向设有对称的卡槽(12),卡槽(12)穿过定位孔(8)和弦孔(5)并延伸到弦孔(5)的下方孔壁形成凹槽(6),卡槽(12)的高度方向垂直于弦孔(5)的轴线,卡槽(12)的长度方向与弦孔(5)的径向相同。
  螺栓(2)的底部与螺纹孔(3)的孔底面之间设有圆柱形刀座(10),圆柱形刀座(10)的上端的圆凹孔内设有能将螺栓(2)的底部和刀片(7)的上部吸在一起的圆柱形磁铁(11)。
  圆柱形刀座(10)的径外沿轴向设有对称的卡条(13),卡条(13)的宽度尺寸略小于卡槽(12)的宽度尺寸,卡条(13)能随着螺栓(2)向下旋紧或向上旋出带动圆柱形刀座(10)在卡槽(12)内灵活移动。
  圆柱形刀座(10)位于卡条(13)的下端沿径向设有刀槽(9),刀槽(9)内设有刀面的宽度尺寸略大于弦孔(5)的直径的刀片(7),刀片(7)能随着螺栓(2)向下旋紧而穿过位于定位孔(8)的轴心的卡槽(12)直达凹槽(6)的槽底并在弦孔出弦前切断多余的琴弦。
  琴弦穿过弦孔后,人工拉紧固定好琴弦,再旋转手柄绕圈,然后向下旋紧本发明的螺栓,即可轻松切断多余的琴弦。

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切断多余琴弦的吉他弦钮的旋转体头部。旋转体头部本体靠近弦孔出弦的一侧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孔底面与弦孔的孔壁之间的连接部分设有定位孔,螺纹孔内设有相互联接的螺栓;螺纹孔的孔壁至旋转体头部本体的径外设有对称的卡槽,卡槽穿过定位孔和弦孔形成凹槽;螺栓的底部与螺纹孔的孔底面之间设有圆柱形刀座,圆柱形刀座的上端的圆凹孔内设有圆柱形磁铁;圆柱形刀座的径外设有对称的卡条;圆柱形刀座位于卡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乐器;声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