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的振动单元.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336581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53872.8

申请日:

2011.06.09

公开号:

CN102821343A

公开日:

2012.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R 9/02申请公布日:20121212|||公开

IPC分类号:

H04R9/02; H04R9/06

主分类号:

H04R9/02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皇妙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包括一音膜及与所述音膜相结合的一音圈,所述音圈包括一环形本体及自所述本体向外引出所述音膜的一引线,所述引线包括一第一段、一第二段及一第三段,所述引线上至少具有与所述音膜相粘接的一第一粘接点,一第二粘接点、一第三粘接点及一第四粘接点,所述第一粘接点位于引线与本体相交处,所述第一段位于第一粘接点与第二粘接点之间,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二粘接点与第四粘接点之间,所述第三段由所述第四粘接点向外延伸,所述第三粘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中部,所述第一段与音圈的本体相切,所述第二段呈弧形。所述音圈与音膜的结合方式可以减少引线与本体相接处的受力,防止引线在根部出现振动拉伤或断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包括一音膜及与所述音膜相结合的一音圈,所述音圈包括一环形本体及自所述本体向外引出所述音膜的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包括一第一段、一第二段及一第三段,所述引线上至少具有与所述音膜相粘接的一第一粘接点,一第二粘接点、一第三粘接点及一第四粘接点,所述第一粘接点位于引线与本体相交处,所述第一段位于第一粘接点与第二粘接点之间,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二粘接点与第四粘接点之间,所述第三段由所述第四粘接点向外延伸,所述第三粘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中部,所述第一段与音圈的本体相切,所述第二段呈弧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长度不小于1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接点到第一粘接点与第四粘接点连线的距离不小于第一粘接点与第四粘接点连线长度的1/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具有一中心,所述第一粘接点、第四粘接点及音膜的中心同位于过所述音膜的中心的一直线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包括一中间区、一环形的结合区、及连接所述中间区与结合区的一连接区,所述音圈的本体位于所述中间区与连接区的相交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上形成有若干长条状的刻痕,这些刻痕呈螺旋状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列,所述第二段的弯曲方向与这些刻痕的螺旋方向相同。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粘接点位于连接区与结合区的相交处,所述第三段粘接于所述结合区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具有一中心,所述第一粘接点、第四粘接点及音膜的中心同位于过所述音膜的中心的一直线上。

说明书

扬声器的振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的振动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扬声器的振动单元通常包括一音膜及与该音膜相连接的一音圈。该音圈中输入音频信号后在磁场作用下发生振动,从而带动该音膜运动而发声。对于较小的扬声器,其音圈的引线通常是直接粘结在音膜上,由于扬声器在工作时,音膜一直在振动,音圈的引线也随着音膜处于频繁的运动状态。许多扬声器由于音圈的引线没有固定好容易造成引线拉断或拉伤,使得该振动单元的可靠度不高,从而缩短了整个扬声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靠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

一种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包括一音膜及与所述音膜相结合的一音圈,所述音圈包括一环形本体及自所述本体向外引出所述音膜的一引线,所述引线包括一第一段、一第二段及一第三段,所述引线上至少具有与所述音膜相粘接的一第一粘接点,一第二粘接点、一第三粘接点及一第四粘接点,所述第一粘接点位于引线与本体相交处,所述第一段位于第一粘接点与第二粘接点之间,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二粘接点与第四粘接点之间,所述第三段由所述第四粘接点向外延伸,所述第三粘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中部,所述第一段与音圈的本体相切,所述第二段呈弧形。

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扬声器的振动单元中,音圈的引线靠近第一粘接点具有与音圈的本体相切的第一段,这样可以减少引线与本体相接处的受力,防止引线在根部出现振动拉伤、断线等,从而提升所述振动单元的可靠度与使用寿命,且所述引线的第二段呈弧形设置,可有效减少引线在音膜振动时的受力,避免断线,进一步提升所述振动单元的可靠度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扬声器的振动单元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振动单元100音膜10中间区11结合区12连接区13刻痕131音圈20本体21引线22第一粘接点221第一段222第二段223第二粘接点224第三粘接点225第四粘接点226第三段22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扬声器的振动单元100的一较佳实施例。该振动单元100包括一音膜10及与该音膜10相结合的一音圈20。

该音膜10的整体轮廓呈圆盘形薄片状,包括位于其中央的一中间区11、位于其外周缘的一环形的结合区12、及连接该中间区11与该结合区12的一连接区13。该中间区11、结合区12及连接区13均呈同心设置。该中间区11呈盘状,具有一中心O(也是该音膜10的中心),该连接区13与该结合区12均呈环状。该连接区13上形成有若干长条状的刻痕131,所述刻痕131为凸起或凹陷。这些刻痕131呈螺旋状沿顺时针排列,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刻痕131也可螺旋状沿逆时针排列。

该音圈20包括一环形的本体21及由该本体21延伸出的一引线22。该音圈20的本体21结合于该音膜10上,并位于该中间区11与连接区13的相交处。该引线22于与本体21相接处(即引线22的根部)具有与音膜10相粘接的一第一粘接点221。该引线22自该第一粘接点221向外依次具有一第一段222与一第二段223。该第一段222与音圈20的本体21相切,且该第一段222的长度L不小于1mm。该第二段223呈弧形,其上至少具有与音膜10相粘接的一第二粘接点224、一第三粘接点225及一第四粘接点226,其中该第二粘接点224位于第一段222与第二段223相交处,该第三粘接点225位于第二段223的中部,该第四粘接点226位于该第二段223的末端。本实施例中,该第四粘接点226位于连接区13与结合区12的相交处,该第二段223的弯曲方向与刻痕131的螺旋方向相同,即沿顺时针方向弯曲,该第三粘接点225到第一粘接点221与第四粘接点226连线的距离不小于第一粘接点221与第四粘接点226连线长度的1/4,且该第一粘接点221、该第四粘接点226及该中心O同位于过该中心O的一直线X上。该引线22自该第四粘接点226向外具有一第三段227,该第三段227粘接于该音膜的结合区12上。

上述振动单元100中,通过设置多个粘接点将音圈20的引线22与音膜10相固定,其中该音圈20的引线22靠近第一粘接点221具有与音圈20的本体21相切的第一段222,这样可以减少引线22与本体21相接处的受力,防止引线22在根部出现振动拉伤、断线等,从而提升该振动单元100的可靠度与使用寿命。该引线22的第二段223呈弧形设置,同样可减少引线22在音膜10振动时的受力,避免断线,进一步提升该振动单元100的可靠度与使用寿命。另外,也可以将音圈20的引线22的整个第一段222与第二段223与音膜10相粘接。

扬声器的振动单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扬声器的振动单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扬声器的振动单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声器的振动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声器的振动单元.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13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2 C N 1 0 2 8 2 1 3 4 3 A *CN102821343A* (21)申请号 201110153872.8 (22)申请日 2011.06.09 H04R 9/02(2006.01) H04R 9/06(2006.01) (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 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陈皇妙 (54) 发明名称 扬声器的振动单元 (57) 摘要 一种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包括一音膜及与所 述。

2、音膜相结合的一音圈,所述音圈包括一环形本 体及自所述本体向外引出所述音膜的一引线,所 述引线包括一第一段、一第二段及一第三段,所述 引线上至少具有与所述音膜相粘接的一第一粘接 点,一第二粘接点、一第三粘接点及一第四粘接 点,所述第一粘接点位于引线与本体相交处,所述 第一段位于第一粘接点与第二粘接点之间,所述 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二粘接点与第四粘接点之间, 所述第三段由所述第四粘接点向外延伸,所述第 三粘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中部,所述第一段与 音圈的本体相切,所述第二段呈弧形。所述音圈与 音膜的结合方式可以减少引线与本体相接处的受 力,防止引线在根部出现振动拉伤或断线。 (51)Int.Cl.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包括一音膜及与所述音膜相结合的一音圈,所述音圈包括 一环形本体及自所述本体向外引出所述音膜的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包括一第一 段、一第二段及一第三段,所述引线上至少具有与所述音膜相粘接的一第一粘接点,一第二 粘接点、一第三粘接点及一第四粘接点,所述第一粘接点位于引线与本体相交处,所述第一 段位于第一粘接点与第二粘接点之间,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二粘接点与第四粘接点之 间,所述第三段由所述第四粘接点向外延伸,所。

4、述第三粘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中部,所述 第一段与音圈的本体相切,所述第二段呈弧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长度不小于 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接点到第一粘接 点与第四粘接点连线的距离不小于第一粘接点与第四粘接点连线长度的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具有一中心,所述第 一粘接点、第四粘接点及音膜的中心同位于过所述音膜的中心的一直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包括一中间区、一环 形的结合区、及连接所述中间区与结合区的一连接区,所述。

5、音圈的本体位于所述中间区与 连接区的相交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上形成有若干长 条状的刻痕,这些刻痕呈螺旋状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列,所述第二段的弯曲方向与这些刻 痕的螺旋方向相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粘接点位于连接区 与结合区的相交处,所述第三段粘接于所述结合区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具有一中心,所述第 一粘接点、第四粘接点及音膜的中心同位于过所述音膜的中心的一直线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1343 A 1/2页 3 扬声器的振动单元 技术领域 0001 。

6、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的振动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扬声器的振动单元通常包括一音膜及与该音膜相连接的一音圈。该音圈中输 入音频信号后在磁场作用下发生振动,从而带动该音膜运动而发声。对于较小的扬声器,其 音圈的引线通常是直接粘结在音膜上,由于扬声器在工作时,音膜一直在振动,音圈的引线 也随着音膜处于频繁的运动状态。许多扬声器由于音圈的引线没有固定好容易造成引线拉 断或拉伤,使得该振动单元的可靠度不高,从而缩短了整个扬声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靠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 0004 一种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包括一音膜及与所述音。

7、膜相结合的一音圈,所述音圈包 括一环形本体及自所述本体向外引出所述音膜的一引线,所述引线包括一第一段、一第二 段及一第三段,所述引线上至少具有与所述音膜相粘接的一第一粘接点,一第二粘接点、一 第三粘接点及一第四粘接点,所述第一粘接点位于引线与本体相交处,所述第一段位于第 一粘接点与第二粘接点之间,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二粘接点与第四粘接点之间,所述第 三段由所述第四粘接点向外延伸,所述第三粘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中部,所述第一段与 音圈的本体相切,所述第二段呈弧形。 0005 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扬声器的振动单元中,音圈的引线靠近第一粘接点具有与音 圈的本体相切的第一段,这样可以减少引线与本体相接处。

8、的受力,防止引线在根部出现振 动拉伤、断线等,从而提升所述振动单元的可靠度与使用寿命,且所述引线的第二段呈弧形 设置,可有效减少引线在音膜振动时的受力,避免断线,进一步提升所述振动单元的可靠度 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07 图1为本发明扬声器的振动单元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振动单元100 音膜10 中间区11 结合区12 连接区13 刻痕131 音圈20 本体21 引线22 第一粘接点221 说 明 书CN 102821343 A 2/2页 4 第一段222 第二段223 第二粘接点224 第三粘接。

9、点225 第四粘接点226 第三段22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扬声器的振动单元100的一较佳实施例。该振动单元100包括 一音膜10及与该音膜10相结合的一音圈20。 0010 该音膜10的整体轮廓呈圆盘形薄片状,包括位于其中央的一中间区11、位于其外 周缘的一环形的结合区12、及连接该中间区11与该结合区12的一连接区13。该中间区 11、结合区12及连接区13均呈同心设置。该中间区11呈盘状,具有一中心O(也是该音膜 10的中心),该连接区13与该结合区12均呈环状。该连接区13上形成有若干长条状的刻 痕131,所述刻痕。

10、131为凸起或凹陷。这些刻痕131呈螺旋状沿顺时针排列,在其他实施例 中,这些刻痕131也可螺旋状沿逆时针排列。 0011 该音圈20包括一环形的本体21及由该本体21延伸出的一引线22。该音圈20的 本体21结合于该音膜10上,并位于该中间区11与连接区13的相交处。该引线22于与本 体21相接处(即引线22的根部)具有与音膜10相粘接的一第一粘接点221。该引线22自 该第一粘接点221向外依次具有一第一段222与一第二段223。该第一段222与音圈20的 本体21相切,且该第一段222的长度L不小于1mm。该第二段223呈弧形,其上至少具有与 音膜10相粘接的一第二粘接点224、一第三粘。

11、接点225及一第四粘接点226,其中该第二粘 接点224位于第一段222与第二段223相交处,该第三粘接点225位于第二段223的中部, 该第四粘接点226位于该第二段223的末端。本实施例中,该第四粘接点226位于连接区 13与结合区12的相交处,该第二段223的弯曲方向与刻痕131的螺旋方向相同,即沿顺时 针方向弯曲,该第三粘接点225到第一粘接点221与第四粘接点226连线的距离不小于第 一粘接点221与第四粘接点226连线长度的1/4,且该第一粘接点221、该第四粘接点226 及该中心O同位于过该中心O的一直线X上。该引线22自该第四粘接点226向外具有一 第三段227,该第三段227。

12、粘接于该音膜的结合区12上。 0012 上述振动单元100中,通过设置多个粘接点将音圈20的引线22与音膜10相固定, 其中该音圈20的引线22靠近第一粘接点221具有与音圈20的本体21相切的第一段222, 这样可以减少引线22与本体21相接处的受力,防止引线22在根部出现振动拉伤、断线等, 从而提升该振动单元100的可靠度与使用寿命。该引线22的第二段223呈弧形设置,同样 可减少引线22在音膜10振动时的受力,避免断线,进一步提升该振动单元100的可靠度与 使用寿命。另外,也可以将音圈20的引线22的整个第一段222与第二段223与音膜10相 粘接。 说 明 书CN 102821343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1343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