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嘧磺酯及其钠盐用于制备植物化学杂交剂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嘧磺酯及其钠盐用于制备植物化学杂交剂的应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1296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2 C N 1 0 2 8 1 2 9 6 0 A *CN102812960A* (21)申请号 201210282567.3 (22)申请日 2012.08.10 A01N 47/36(2006.01) A01P 21/00(2006.01) A01H 1/02(2006.01) (71)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地址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区邰城 路3号 (72)发明人胡胜武 赵惠贤 成宇峰 崔建民 张宝娟 刑择农 信晓阳 (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61216 代理人李。
2、郑建 (54) 发明名称 单嘧磺酯及其钠盐用于制备植物化学杂交剂 的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化合物2-甲酸甲酯-N-2-(4 甲基嘧啶基)苯磺酰脲及其钠盐用于制备 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的应用,其结构式为: 及其Na 盐该化合物原药纯品为白色颗粒状固体,商品 名:单嘧磺酯及其钠盐,理化性质:熔点179 180,分子质量:350.35;分解温度200;溶 解度(gL,20):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 (24.68),可溶于四氢呋喃(4.83),丙酮(2.09), 微溶于甲醇(0.30),不溶于水(0.06),碱性条件 下可溶于水。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稳定,在强酸 或强碱条件下易发生水解。
3、。其制备的化学杂交剂 对芸苔属植物具有良好的雄性不育诱导效果,是 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低价位的芸苔属植物化 学杂交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化合物2-甲酸甲酯-N-2-(4甲基嘧啶基)苯磺酰脲及其钠盐用于制备芸苔属植 物化学杂交剂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2-甲酸甲酯-N-2-(4甲基 嘧啶基)苯磺酰脲及其钠盐的结构式为: 及其Na 盐 分子式:C14H14N4O5S;英文通用名:Mon。
4、osulfuron-ester;分子质量:350.35;熔点: 179.018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用于诱导雄 性不育,再和父本杂交生产杂交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芸薹属植物是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 菜或芥菜型油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用于芸薹属 作物不稳定雄性不育系上,使其保持稳定雄性不育,再和父本杂交生产杂交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2-甲酸甲酯-N-2-(4甲基嘧 啶基)苯磺酰脲及其钠盐配制成化学杂交剂的各种农用剂型,每亩的用量为。
5、12mg24mg。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种农用剂型为干悬浮剂、水分散 剂、微胶囊悬浮剂、乳油或可湿性粉剂。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12960 A 1/9页 3 单嘧磺酯及其钠盐用于制备植物化学杂交剂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在制备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化合物 2-甲酸甲酯-N-2-(4甲基嘧啶基)苯磺酰脲及其钠盐(商品名单嘧磺酯及其钠盐)用于 制备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品质和提高抗性的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也 是各类作物育种研究的焦点。杂种优势在玉米、高粱、水稻。
6、和油菜等作物上得到了广泛应 用,并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就。 0003 目前,国内外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有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细胞核雄性 不育(GMS)、自交不亲和(SI)、以及化学杀雄剂(CHA)(也称为化学杂交剂)。在油菜上利用 化学杀雄途径,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等单位育成推广了湘杂 油1号、湘杂油6号、渝黄1号、渝黄2号、蜀杂2号、5号、秦优系列等多个杂交种,产生了明 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与上述其它几种途径相比,化学杀雄制种具有许多优点,它克服了不 育系对基因型的依赖性,扩大了杂种优势应用范围;减少了转育不育系等的繁琐程序。化学 杂交剂还可用于防止细胞质。
7、不育系和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波动,提高杂交种纯度,减小制 种风险。一个理想的化学杂交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0004 (1)完全抑制花粉形成;(2)对作物基因型依赖性小;(3)使用量弹性大;(4)受气 候等环境条件影响较小;(5)对动物无毒害,符合环保要求;(6)药物来源充足,成本低廉。 0005 目前芸苔属植物中使用效果较好的化学杂交剂很少。以前在我国广为应 用的杀 雄剂1号、2号(甲基砷酸盐)含砷元素,在土壤、植物中有残留,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在蔬菜 上更不宜使用,目前仅在油菜杂交制种中应用,但是杀雄率较低,仅在80左右,一般需要 间隔喷施多次,才可以保证油菜整个花期不育,药害比较重,制种产量。
8、低。近年来,我国科 研人员发现,某些磺酰脲类化合物可以用作植物化学杂交剂。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92111715.9、ZL 03105389.0分别公开了磺酰脲类化合物2-3-(4-甲氧基-6-甲基-1,3, 5-三嗪-2-基)-3-甲基脲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C 15 H 17 N 5 O 6 S)可以用作水稻、油菜的化学 杂交剂。中国专利号为ZL 200610042886.1公布了磺酰脲类化合物3-(4,6-二甲氧基嘧 啶-2-基)-1-(N-甲基-N-甲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脲用于芸薹属植物化学杂交剂。 中国专利(专利号为ZL200810231884.6)公布了化合物(RS)-5-。
9、乙基-2-(4-异丙基-4-甲 基-5-氧化-2-咪唑啉-2-基)烟酸及其铵盐用于芸薹属植物及禾本科植物的化学杀雄剂。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34706.6)公布了化合物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 基羧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和1.1-二甲基-3-(4-异丙基苯基)脲按一定比 例混合用于油菜杀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21104.X)公布了化合物C 15 H 17 N 5 O 6 S和 C 19 H 22 O 6 按一定比例混合用于结球甘蓝的化学杀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04238.8) 公布了化合物C 15 H 17 N 5 O 6 S和C 12。
10、 H 13 N 5 O 6 S 2 按一定比例混合用于油菜杀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 研究,CHA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已有多种CHA问世,然而,在育种实践中能够应用还是 说 明 书CN 102812960 A 2/9页 4 为数不多,所以筛选低毒高效的CHA仍然是目前化学杀雄育种的重要基础工作。 0006 磺酰脲类是指具有磺酰脲基团的化合物,其中少数结构类型可以用作动植物的药 物,例如糖尿病治疗药物、除草剂等。磺酰脲类除草剂除过磺酰脲桥外,一般还有芳香基和 杂环两大组成部分,在每一组分上取代基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生物活性和选择性的极大变 化,因此尽管具有这种基本结构的化 合物理论上有数千种,但不。
11、一定都能用作化学除草 剂。迄今为止,商品化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有三十多种,不同植物对不同结构磺酰脲除草剂的 敏感性存在差异。申请人经过试验,发现从磺酰脲类除草剂中可以筛选化学杂交剂。这些 能用作化学杂交剂的药物应具备这些特征,对雄蕊发育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雌蕊和营养 器官发育的抑制作用时,也就是说具有较强的部位选择性,才可能用作化学杂交剂。申请人 经过大量筛选,发现磺酰脲类除草剂个别种类在芸薹属植物上具有这种部位选择性,可以 用作化学杂交剂。 0007 我国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李正名院士的课题组,从上世纪90年代初 开始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设计合成了近800个新型单取代磺酰脲。
12、类化合 物,从中筛选出了具有超高效活性和超低毒性的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成功地创制了我国 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除草剂,标志我国磺酰脲类除草剂研究已经进入理论指导下的 创制。中国专利(专利号为ZL200710150519.8)公布了单嘧磺酯类化合物的复配除草剂组 合物。然而,目前还未见2-甲酸甲酯-N-2-(4甲基嘧啶基)苯磺酰脲及其钠盐(商品名: 单嘧磺酯及其钠盐)用作植物化学杂交剂的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化合物2-甲酸甲酯-N-2-(4甲基嘧啶基)苯磺酰脲 及其钠盐用于制备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的应用。 0009 所述的化合物2-甲酸甲酯-N-2-(4甲基。
13、嘧啶基)苯磺酰脲及其钠盐的结构式 为: 0010 及其Na 盐 0011 该化合物及其钠盐的原药纯品为白色粉末,分子式:C 14 H 14 N 4 O 5 S;商品名:单嘧磺 酯及其钠盐,英文通用名:Monosulfuron-ester;分子质量: 350.35。熔点:179.0 180.0。分解温度200;溶解度(gL,20):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2468), 可溶于四氢呋喃(483),丙酮(2.09),微溶于甲醇(0.30),不溶于水(0.06),碱性条件下可 溶于水。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稳定,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易发生水解。 0012 经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单嘧磺酯及其钠盐原药为低。
14、毒(对大鼠急性经口毒性 LD5010000mg/kg)、属弱致敏物、无致突变风险。 0013 经环境试验结果表明:10%的单嘧磺酯及其钠盐可湿性粉剂对鱼、鸟、蜂均为低 毒,对家蚕低风险。 0014 综上所述,单嘧磺酯及其钠盐对人畜低毒,对生物安全。 0015 采用上述化合物2-甲酸甲酯-N-2-(4甲基嘧啶基)苯磺酰脲及其钠盐(单嘧 说 明 书CN 102812960 A 3/9页 5 磺酯及其钠盐)制备的化学杂交剂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0016 (1)可以在芸苔属的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上应用,能诱导正常植 株产生高度雄性不育,也可以抑制不稳定不育系产生花粉。 0017 (2)诱导。
15、的不育株花朵外形类似于细胞核雄性不育,花瓣平展,花药干瘪无花粉, 雌蕊比较正常,授粉结实能力强; 0018 (3)使用量极少、弹性大。 0019 (4)土壤残留期短,加之在叶面喷施,很少进入土壤,对下茬作物安全。 0020 (5)对动物毒性低,喷施操作安全。 0021 (6)药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廉。 0022 (7)单嘧磺酯及其钠盐,是我国南开大学李正名院士等设计合成并筛选得到,我国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叶面喷施单嘧磺酯钠对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花器的影响。图中,A、对照 花序;B、处理花序;C、对照花;D、处理花;E、对照花粉;F、 处理花粉。 0024 图2是叶面。
16、喷施单嘧磺酯钠对49个不同品种油菜株高(A)、角粒数(B)、全株粒数 (C)的影响。 0025 图3是两种不同CHA对不同品种(系)油菜的诱雄效果比较图;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化合物单嘧磺酯及其钠盐的作用机理与单嘧磺隆相同,均是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活性抑制剂。采用10%可湿性粉剂主要应用于麦田,可有效防除播娘蒿、荠菜、扁蓄、 薄嗍草、香薷、卷茎蓼、藜、糖芥、反枝苋、马齿苋等一年生阔叶杂草,对马唐、稗草等一年生 禾本科杂草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麦田使用,单嘧磺酯及其钠盐的活性略高于单嘧磺 隆,田间适宜条件下,每亩使用10%单。
17、嘧磺酯及其钠盐的可湿性粉剂15g(有效成分1.5g) 即可达到良好的防除效果,是一种麦田超高效除草剂。作为小麦田高效除草剂使用,对后 茬作物如玉米等安全,单嘧磺酯及其钠盐原药为低毒(对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10000mg/ kg)、属弱致敏物、无致突变风险。环境试验结果表明:10%单嘧磺酯及其钠盐的可湿性粉剂 对鱼、鸟、蜂均为低毒,对家蚕低风险。综上所述,单嘧磺酯及其钠盐对人畜低毒,对生物安 全。但申请人研究发现,用除草剂推荐的剂量(0.8%-2.0%)在敏感作物如甘蓝型油菜、白菜 型油菜或芥菜型油菜等上使用,具有良好的诱导雄性不育效果,可以作为一种高效、低毒、 低残留、低价位的化学杂交剂。。
18、 0028 化合物2-甲酸甲酯-N-2-(4甲基嘧啶基)苯磺酰脲及其钠盐的结构式为: 0029 及其Na 盐 0030 分子式:C 14 H 14 N 4 O 5 S;商品名:单嘧磺酯及其钠盐,英文通用名: 说 明 书CN 102812960 A 4/9页 6 Monosulfuron-ester;分子质量:350.35;熔点:179.0180.0。 0031 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用于诱导雄性不育,再和父本杂交生产杂交种。 0032 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用于芸薹属作物不稳定雄性不育系上,使其保持稳定雄性 不育,再和父本杂交生产杂交种。 0033 作用特征:化合物单嘧磺酯及其钠盐属于磺酰脲类化合。
19、物。某些磺酰脲类化合 物对植物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可能用作生长调节物质、除草剂或者化学 杂交剂。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性,通过植物的茎叶等吸收,经韧皮部和木质部传 导至植物的分生组织。LaRossa和Schlos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984, 295:8753-8757);Chaleff和Mauvais(Science,1984,223:1148-1151)以及Ray(Pl ant Physiology,1984,75:827-831)研究证明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作用靶标是乙酰乳 酸合成酶(acetolactatesyn。
20、thase,EC 4.1.3.18),通过抑制该酶活性,阻止支链氨基酸缬 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合成。如果其中某种化合物对生殖(特别是雄蕊发育)的抑制明显 大于对生长的抑制作用,也就是说具有较强的部位选择性,就可能用作化学杂交剂。 0034 采用化合物单嘧磺酯及其钠盐作为化学杂交剂的使用方法如下:可以配制成各种 农用剂型,如干悬浮剂、水分散剂、微胶囊悬浮剂、乳油、可湿性粉剂等。根据目前农药剂型 发展潮流,加工成干悬浮剂、水分散剂、微胶囊悬浮剂、乳油或可湿性粉剂使用更为方便安 全、切实可行,而加工成微胶囊悬浮剂具有缓释特点,可以减轻药害、延长药效。使用前可以 配成高浓度的母液,用时稀释到适宜浓。
21、度,茎叶喷雾处理(最好装配扇型雾喷头)直行均匀 喷施。在芸薹属作物花蕾发育单核期或稍早时期使用,每亩的使用剂量折合化合物单嘧磺 酯及其钠盐为12mg24mg。为保证油菜在整个花期内稳定不育,可以在715天以后再 喷施一次。 0035 本发明采用化合物单嘧磺酯及其钠盐所制备的化学杂交剂具有以下特点和积极 效果: 0036 (1)可以在芸苔属的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上应用,能诱导正常植 株产生高度雄性不育,也可以抑制不稳定不育系花粉的产生。 0037 (2)诱导的不育株花朵外形类似细胞核雄性不育,花瓣平展,花药干瘪无花粉,雌 蕊正常,授粉结实比较好。 0038 (3)使用剂量为活性成分。
22、1224mg667m 2 ,使用量极少、弹性大。 0039 (4)土壤残留期短,加之在叶面喷施,很少进入土壤,对下茬作物很安全。 0040 (5)对大鼠的致死中量LD5010000mg/kg,对动物毒性低,喷施操作安全。 0041 (6)药物来源广泛,而使用剂量仅为小麦田的0.8%-2.0%,成本低廉。 0042 (7)单嘧磺酯及其钠盐,是我国南开大学李正名院士等设计合成并筛选得到,我国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0043 以下是发明人给出的具体应用实施例。 0044 应用实施例1: 004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嘧磺酯或其钠盐溶液的配制方法。 0046 首先将单嘧磺酯或其钠盐配制成20.0mg/L的。
23、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母液,芸苔 属植物化学杂交剂母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0047 单嘧磺酯或其钠盐:0.02g,二甲基甲酰胺(DMF):10ml20ml,吐温80:5.6l,水 说 明 书CN 102812960 A 5/9页 7 补至1000ml。 0048 使用前取上述20.0mg/L的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母液5.0ml,加水995ml,配成 0.1g/mL的工作液,每株油菜喷施15ml。油菜密度按8000株667m 2 计算,则每667m 2 需 要单嘧磺酯或其钠盐活性成分12mg。 0049 应用实施例2: 005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分散剂的配制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组成: 0。
24、051 单嘧磺酯或其钠盐:70%,十二烷基硫酸钠:4%,木质素磺酸钠:5%,羟基纤维素钠: 5%,三聚磷酸钠:4%,可溶性淀粉:5%,填料补足至100%。 0052 制法:首先将原药(单嘧磺酯或其钠盐)、助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羟 基纤维素钠、三聚磷酸钠、可溶性淀粉、填料等)制成超细粉剂,然后加水润湿(其中水的质 量分数为1520),同时加入捏合机中捏合,制成可塑形的物料,最后将此料送进挤压 造粒机进行造粒,通过干燥、筛分得到水分散粒剂产品。 0053 应用实施例3: 0054 本实施例用来研究不同用药剂量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及其药害。用化合物 单嘧磺酯钠的原药配制成芸苔属植物化。
25、学杂交剂,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为试材,在 其现蕾期(最大花蕾约2-3mm)叶面喷施,单嘧磺酯钠的活性成分剂量分别是0.15、0.45、 0.75、1.5、4.5、7.5、0(CK)g/株,油菜密度为8000株667m 2 。花期取成熟花药,参考周 嫦(湖北农业科学,1964(1):54-55)的方法用甲烯蓝水溶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活 力,并调查不育株率;成熟期每个处理取10株,测定株高、角果数、角粒数等3个项目。试验 结果见表1。 0055 表1:叶面一次喷施单嘧磺酯钠对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育性及3个主要农艺性 状的影响 0056 0057 0058 注:“a”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
26、”表示;“*”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0059 对一个化学杂交剂来说,要确定适宜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杀雄效果和药害。试验 结果表明(表1,图1),0.75g/株1.5g/株浓度的单嘧磺酯钠处理可诱导油菜产生 说 明 书CN 102812960 A 6/9页 8 100全不育率,花粉活力仅为00.47%,不育期持续17天,对油菜株高、角粒数没有显著 影响,对全株角果数有一定增加作用。低于此浓度范围,诱雄效果不彻底;高于此浓度范围, 株高显著降低,产生药害。因此综合评价,0.75g/株1.5g/株处理甘蓝型油菜中双 9号,产生药害程度较轻,不育株性状。
27、较好,对油菜3个主要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可以作 为甘蓝型油菜用药剂量的参考值。 0060 应用实施例4: 0061 本实施例研究油菜不同基因型对所用化学杂交剂单嘧磺酯钠的反应差异。用化合 物单嘧磺酯钠按应用实施例1配制成20.0mg/L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母液,然后制成实 施例1所述的0.1g/mL的工作液;或者制成实施例2所述的水分散剂,在49个不同品种 (系)甘蓝型油菜现蕾期(最大花蕾约2-3mm)叶面喷施,活性成分化合物单嘧磺酯钠的剂量 是12mg667m 2 ,油菜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m 2 。在油菜花期调查不育株率。成熟期每品 种取10株,测定株高、角果数、角粒数、全株粒数。
28、等4个项目。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62 表2:叶面喷施单嘧磺酯钠对49个不同品种(系)育性的影响 0063 0064 说 明 书CN 102812960 A 7/9页 9 0065 注:全不育株:全株花朵不育,雄蕊退化成针状,花药干瘪,无花粉;半不育株:主 花序及部分分枝花朵不育;可育株:全株花朵育性正常。 说 明 书CN 102812960 A 8/9页 10 0066 表3:叶面喷施单嘧磺酯钠对49个不同品种(系)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0067 0068 *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0069 试验结果表明,12mg667m 2 的单嘧磺酯钠处理,除对1个材料(04)没有效果外, 。
29、对其他48个材料均有一定效果。其中,全不育株率达到80%以上的有22个油菜品种(系) (44.90%)(表2)。单嘧磺酯钠处理,对供试的49个材料的株高、角粒数有显著降低作用,然 而对单株角果数,全株粒数有增加作用(表3),不同基因型材料反应不同(图2)。上述研究 结果说明,适宜浓度的单嘧磺酯钠叶面喷施甘蓝型油菜,对其有广泛的杀雄效果,虽然对株 高、角粒数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制种产量影响不大;然而,不同基因型材料反应不一,具 体制种时,要再细化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具体用药浓度。 0070 应用实施例5: 0071 本实施例比较实施例1采用单嘧磺酯或其钠盐所制备的芸苔属植物化学杂交剂, 与前人报道。
30、的磺酰脲类化合物2-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3-甲基 脲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苯磺隆,专利号为ZL03105389.0)的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品种甘 蓝型油菜杀雄效果的比较。 0072 参试的4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同实施例4。在油菜现蕾期(最大花蕾约2-3mm) 叶面喷施两种化学杂交剂,二者的有效活性成分剂量均为 12mg667m 2 ,每个油菜基因型 材料处理200株,油菜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m 2 。在油菜花期调查不育株率。 0073 从图3看出,两种化学杂交剂的杀雄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相比而言,苯磺隆的杀 雄效果更好一些,在供试的49个油菜品种(系。
31、)中,有40个材料(81.63%)的雄性不育株率 达80%以上;而单嘧磺酯钠,有22个材料(44.90%)的诱雄率在80%以上。该结果暗示虽 然两种化合物的作用靶标为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synthase,EC 4.1.3.18),但其 作用机理(位点)可能存在差异。虽然,单嘧磺酯钠的作用效果比苯磺隆稍差一点,但在实 际应用时,对不同基因型材料可以再细化使用浓度,达到更佳效果;另外,在化学杀雄制种 时,选择对单嘧磺酯钠比较敏感的材料作母本,对其不敏感的材料作父本,可以减少喷药时 保护父本的工作量和提高制种的安全性。最为重要的是本申请的核心成分-单嘧磺酯及 其钠盐,是我国南开大。
32、学李正名院士等设计合成并筛选得到,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前 说 明 书CN 102812960 A 10 9/9页 11 人申请专利中涉及的核心成分苯磺隆等(中国专利(申请)号92111715.9、ZL03105389.0、 200910021104.X、201010204238.8)均为国外公司拥有。 0074 应用实施例6: 0075 本实施例研究不同浓度单嘧磺酯钠溶液涂茎对油菜育性的影响。 0076 供试油菜品种为中双9号。单嘧磺酯钠设6个浓度处理:0;0.1g/ml;0.3g/ ml;0.5g/ml;0.7g/ml;1.0g/ml。每个浓度处理120株油菜。在油菜花期调查不育 持续时。
33、间、不育株率。成熟期每处理取10株,测定株高、角果数、角粒数等3个项目。 0077 结果表明,0.71.0g/ml浓度单嘧磺酯钠涂茎,可诱导油菜不育,持续时间9-17 天。除对油菜株高有一定的影响外,对全株角果数和角粒数没有显著影响。可代替油菜有 性杂交时人工除雄,加以利用。 0078 表4:不同浓度单嘧磺酯钠涂茎对油菜育性的影响 0079 0080 表5:小同浓度单嘧磺酯钠涂茎对油菜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0081 处理(g/ml) 株高(cm)* 全株角果数(个) 角粒数(个) 0.1 171.86.4A 372.254.5 24.33.1 0.3 160.65.0AB 418.0175.8 25.15.6 0.5 131.418.3C 308.4134.0 21.16.1 0.7 149.68.9BC 486163.2 23.92.2 1.0 l569.3AB 478.256.9 25.74.2 0082 注:*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说 明 书CN 102812960 A 11 1/3页 12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2960 A 12 2/3页 13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2960 A 13 3/3页 14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2960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