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33494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34452.4

申请日:

2012.09.11

公开号:

CN102832351A

公开日:

2012.12.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L 51/50申请公布日:201212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51/50申请日:20120911|||公开

IPC分类号:

H01L51/50

主分类号:

H01L51/50

申请人: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亚伟; 杨流洋; 冯惺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塘明大道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代理人:

林才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透光基板、设于透光基板上的阳极、设于阳极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设于发光层上的空穴阻挡层、设于空穴阻挡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及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阴极,所述发光层为红外发光层。本发明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通过红外发光层的设置,使得发光二极管能发出红外光,有效解决了无机半导体红外器件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不能在多晶、非晶以及柔性塑料衬底上制备薄膜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用途广泛,利于普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基板、设于透光基板上的阳极、设于阳极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设于发光层上的空穴阻挡层、设于空穴阻挡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及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阴极,所述发光层为红外发光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层为三价稀土离子配合物层、窄带隙有机聚合物层、有机离子染料层、卟啉层或酞菁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层上均布有数个像素点,每一像素包括一个红外子像素点,每一像素点均由TFT电路驱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板为玻璃基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为形成于透明基板上的氧化铟锡;所述空穴传输层为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层或N,N′-双(1-奈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层;所述空穴阻挡层为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层或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层;所述电子传输层为掺杂8-羟基喹啉铝层;所述阴极为铝或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板为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或柔性不锈钢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阳极与透光基板之间的第一保护层及设于阴极上的第二保护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为聚合物层与无机致密截止层的交替结构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为聚对二甲苯层、聚烯层、聚酯层或聚酰亚胺层。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为二氧化钛层、二氧化硅层、三氧化二铝层、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碳氧化硅层或类金刚石薄膜层。

说明书

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
极管。

背景技术

红外波段是军事和民用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电磁波段,波长为0.78~
1000μm。红外线常用于加热、理疗、夜视、通讯、导航、植物栽培和禽畜饲
养等。例如利用红外线进行理疗,当红外线照射体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
部分被皮肤吸收,红外线的反射程度与皮肤色素沉着的状况有关,用波长0.9
微米的红外线照射时,无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60%;而有色素沉着的
皮肤反射其能量约40%。长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上)照射时,绝大部分被
反射和为浅层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的深度仅达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
用到皮肤的表层组织;短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内)以及红色光的近红外
线部分透入组织最深,穿透深度可达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
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达到理疗的效果。

生活中常见的红外线应用有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红
外口、宾馆房门卡、汽车和电视机遥控器、洗手池红外感应及红外感应门等等。
另外,光纤通信中的850nm、1330nm和1550nm窗口波长都位于红外波段,并
且红外波段还涉及到数据处理、储存、安全标记、红外探测以及红外制导等的
应用。

常用的红外线发生器是气体氙灯、受热物体或激光器等,它们无法实现红
外显示。无机半导体红外发生器是基于以碲镉汞为主的无机化合物。无机红外
半导体材料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不能在多晶、非晶以及
柔性塑料衬底上制备薄膜。无机红外半导体材料以上的不足限制了具有重要军
事应用的红外显示器件的广泛应用。

然而,有机半导体材料相对于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价廉质轻、溶解性好、
易加工成大面积柔性器件和通过分子剪裁调控光电性能的优势。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具有材料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相应速度快、发光视角宽、重量轻、
超薄、柔性衬底、大面积及大规模制膜等特点。

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使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
它的显示画面用肉眼看不见,只能借助夜视镜观看。将此显示器整合到士兵的
制服或装备中,可使士兵在夜晚进行通信而不被敌人发现,并具有透过雾、雨
等进行观察的能力。此外,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可以用来开启房
门和车门,传递密码信息等。

因此,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泛
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结构简单,成本
低,可实现柔性红外显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透光
基板、设于透光基板上的阳极、设于阳极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
的发光层、设于发光层上的空穴阻挡层、设于空穴阻挡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及设
于电子传输层上的阴极,所述发光层为红外发光层。

所述红外发光层为三价稀土离子配合物层、窄带隙有机聚合物层、有机离
子染料层、卟啉层或酞菁层。

所述红外发光层上均布有数个像素点,每一像素包括一个红外子像素点,
每一像素点均由TFT电路驱动。

所述透光基板为玻璃基板。

所述阳极为形成于透明基板上的氧化铟锡;所述空穴传输层为N,N′-双
(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层或N,N′-双(1-
奈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层;所述空穴阻挡层为1,3,5-
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层或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层;
所述电子传输层为掺杂8-羟基喹啉铝层;所述阴极为铝或银。

所述透光基板为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或柔性不锈钢箔。

还包括设于阳极与透光基板之间的第一保护层及设于阴极上的第二保护
层。

所述第一保护层为聚合物层与无机致密截止层的交替结构层。

所述聚合物层为聚对二甲苯层、聚烯层、聚酯层或聚酰亚胺层。

所述第二保护层为二氧化钛层、二氧化硅层、三氧化二铝层、氮化硅层、
氮氧化硅层碳氧化硅层或类金刚石薄膜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通过红外发光层
的设置,使得发光二极管能发出红外光,有效解决了无机半导体红外器件制备
成本高、工艺复杂、不能在多晶、非晶以及柔性塑料衬底上制备薄膜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用途广泛,利于普及。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
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像素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以酚菁铜层作为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峰图;

图5为以三(8-羟基喹啉)铒层作为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峰图;

图6为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第一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
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透光
基板2、设于透光基板2上的阳极3、设于阳极3上的空穴传输层4、设于空穴传
输层4上的发光层5、设于发光层5上的空穴阻挡层6、设于空穴阻挡层6上的电
子传输层7及设于电子传输层7上的阴极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基板2为玻璃基板。所述阳极3为形成于透明基板上
的氧化铟锡(ITO,Indium Tin Oxides)。所述空穴传输层4为N,N′-双(3-
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TPD)层或N,N′
-双(1-奈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NPD)层。所述
发光层5为红外发光层。所述空穴阻挡层6为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
苯(TPBI)层或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CP)层。所述电子传
输层7为掺杂8-羟基喹啉铝(Alq3)层。所述阴极为铝(Al)或银(Ag)。

所述红外发光层5具体可为三价稀土离子配合物层、窄带隙有机聚合物层、
有机离子染料层、卟啉层或酞菁层。该红外发光层5上均布有数个像素点52,
优选的,各像素点52并排排列,每一像素点52包括一个红外子像素点522,且
每一像素点52均由TFT电路54驱动。

请参阅图4,为以酚菁铜层作为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峰图,可见其发射光谱
峰值在1120nm,属于红外波段。其中,所述酚菁铜材料的分子式为:


请参阅图5,为以三(8-羟基喹啉)铒层作为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峰图,可
见发射光谱峰值在1530nm,也属于红外波段。其中所述三(8-羟基喹啉)铒的
分子式为:


可见,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的波长在红外光波长
范围内;其可用作红外线发生器,能克服了无机半导体红外器件制备成本高、
工艺复杂、不能在多晶、非晶以及柔性塑料衬底上制备薄膜等问题;也可用于
进行红外图像显示,在夜间或相关人员间传递信息,而不至于信息泄露。

请参阅图6及图7,为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透光基板2为柔性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或柔性不锈钢箔,同时,其还包括:设于阳极3与透光
基板2之间的第一保护层9及设于阴极8上的第二保护层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9为Barix保护层,为聚合物层92与无机致
密截止层94的交替结构层。

其中,所述聚合物层92可为聚对二甲苯层,聚烯层、聚酯层或聚酰亚胺层。
所述聚对二甲苯优选聚对二甲苯(PPX)、或聚-氯对二甲苯(PCPX);所述聚
烯优选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烯(PET)、
聚四氟乙烯(PTFE)、或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FA);所述聚酯类优选聚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PEN)、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聚醋酸
乙烯脂(PVAC)、或聚醚砜树脂(PES)。

所述无机致密截止层94为透明氧化物薄膜、透明氟化物薄膜、氮化硅系列
(SixNy)、或硫系玻璃。所述透明氧化物薄膜为二氧化钛(TiO2)、氧化镁(MgO)、
二氧化硅(SiO2)、氧化锆(ZrO2)、氧化锌(ZnO)、或三氧化二铝(Al2O3);
所述透明氟化物薄膜为氟化锂(LiF)、或氟化镁(MgF2),所述氮化硅系列可
为氮化硅(Si3N4)、一氮化钛(TiN)、或亚氮化硅系列(SiNx),所述硫系玻
璃为硒(Se)、碲(Te)、或锑(Sb),所述其他为硫化锌(ZnS)、氮氧化硅系
列(SiOxNy)、或碳氧化硅系列(SiOxCy)。

所述第二保护层10为无机保护层,其可为二氧化钛(TiO2)层、二氧化硅
(SiO2)层、三氧化二铝(Al2O3)层、氮化硅(SiNx)层、氮氧化硅系列(SiOxNy)
层碳氧化硅系列(SiOxCy)层或类金刚石薄膜(DLC)层。

本发明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既可以用作为红外线发生器,也可以
用作为红外图像显示器。

当其用作红外线发生器时,其用途如下:

一、用于加热、理疗、夜视、通讯、导航、植物栽培和禽畜饲养等。红外
线照射体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肤吸收。皮肤对红外线的反射程
度与色素沉着的状况有关,用波长0.9微米的红外线照射时,无色素沉着的皮
肤反射其能量约60%;而有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40%。长波红外线(波
长1.5微米以上)照射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和为浅层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
的深度仅达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肤的表层组织;短波红外线(波
长1.5微米以内)以及红色光的近红外线部分透入组织最深,穿透深度可达10
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

二、生活中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的红外口,宾馆的
房门卡,汽车、电视机的遥控器、洗手池的红外感应,饭店门前的感应门都是
利用了红外线。

当其用作红外图像显示器时,其用途如下:

柔性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它的画面用肉眼看不见,只能借助
夜视镜观看。将显示器整合到士兵的制服或装备中,可使士兵在夜晚进行通信
而不被敌人发现,并具有透过雾、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

另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还可用于红外探测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通过红外发光层的设置,
使得发光二极管能发出红外光,有效解决了无机半导体红外器件制备成本高、
工艺复杂、不能在多晶、非晶以及柔性塑料衬底上制备薄膜等问题,在很大程
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用途广泛,利于普及。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
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323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 C N 1 0 2 8 3 2 3 5 1 A *CN102832351A* (21)申请号 201210334452.4 (22)申请日 2012.09.11 H01L 51/50(2006.01) (71)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塘明大 道92号 (72)发明人刘亚伟 杨流洋 冯惺 (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44265 代理人林才桂 (54) 发明名称 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

2、极管, 包括:透光基板、设于透光基板上的阳极、设于阳 极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 设于发光层上的空穴阻挡层、设于空穴阻挡层上 的电子传输层及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阴极,所述 发光层为红外发光层。本发明的红外有机电致发 光二极管,通过红外发光层的设置,使得发光二极 管能发出红外光,有效解决了无机半导体红外器 件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不能在多晶、非晶以及 柔性塑料衬底上制备薄膜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 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用途广泛,利于普及。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5 页 附图 7 页 1/1页 2 1.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基板、设于透光基板上的阳 极、设于阳极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设于发光层上的空穴阻挡层、 设于空穴阻挡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及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阴极,所述发光层为红外发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层为三 价稀土离子配合物层、窄带隙有机聚合物层、有机离子染料层、卟啉层或酞菁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层上均 布有数个像素点,每一像素包括一个红外子像素点,每一像素点均由TFT电路驱动。 4.如权利要。

4、求1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板为玻璃 基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为形成于透 明基板上的氧化铟锡;所述空穴传输层为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 1-二苯基-4,4-二胺层或N,N-双(1-奈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 4-二胺层;所述空穴阻挡层为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层或2,9-二 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层;所述电子传输层为掺杂8-羟基喹啉铝层;所述阴极 为铝或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板为。

5、柔性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或柔性不锈钢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阳极与透 光基板之间的第一保护层及设于阴极上的第二保护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为聚 合物层与无机致密截止层的交替结构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为聚对 二甲苯层、聚烯层、聚酯层或聚酰亚胺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为二 氧化钛层、二氧化硅层、三氧化二铝层、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碳氧化硅层或类金刚石薄膜 层。 权 利 要 求 书CN。

6、 102832351 A 1/5页 3 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0002 红外波段是军事和民用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电磁波段,波长为0.781000m。红 外线常用于加热、理疗、夜视、通讯、导航、植物栽培和禽畜饲养等。例如利用红外线进行理 疗,当红外线照射体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肤吸收,红外线的反射程度与皮肤 色素沉着的状况有关,用波长0.9微米的红外线照射时,无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 60%;而有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40%。长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上)照射时,绝 大部分被反。

7、射和为浅层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的深度仅达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 到皮肤的表层组织;短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内)以及红色光的近红外线部分透入组 织最深,穿透深度可达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 织,达到理疗的效果。 0003 生活中常见的红外线应用有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红外口、宾 馆房门卡、汽车和电视机遥控器、洗手池红外感应及红外感应门等等。另外,光纤通信中的 850nm、1330nm和1550nm窗口波长都位于红外波段,并且红外波段还涉及到数据处理、储 存、安全标记、红外探测以及红外制导等的应用。 0004 常用的红外线发生器是气。

8、体氙灯、受热物体或激光器等,它们无法实现红外显示。 无机半导体红外发生器是基于以碲镉汞为主的无机化合物。无机红外半导体材料存在的不 足之处: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不能在多晶、非晶以及柔性塑料衬底上制备薄膜。无机红外 半导体材料以上的不足限制了具有重要军事应用的红外显示器件的广泛应用。 0005 然而,有机半导体材料相对于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价廉质轻、溶解性好、易加工 成大面积柔性器件和通过分子剪裁调控光电性能的优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材料选择 范围宽、驱动电压低、相应速度快、发光视角宽、重量轻、超薄、柔性衬底、大面积及大规模制 膜等特点。 0006 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使。

9、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它的显示 画面用肉眼看不见,只能借助夜视镜观看。将此显示器整合到士兵的制服或装备中,可使士 兵在夜晚进行通信而不被敌人发现,并具有透过雾、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此外,红外有机 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可以用来开启房门和车门,传递密码信息等。 0007 因此,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 景。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 现柔性红外显示。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透光基板、设 说 明 书CN 102832351 A 2/5页 4。

10、 于透光基板上的阳极、设于阳极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设于发光层 上的空穴阻挡层、设于空穴阻挡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及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阴极,所述发光 层为红外发光层。 0010 所述红外发光层为三价稀土离子配合物层、窄带隙有机聚合物层、有机离子染料 层、卟啉层或酞菁层。 0011 所述红外发光层上均布有数个像素点,每一像素包括一个红外子像素点,每一像 素点均由TFT电路驱动。 0012 所述透光基板为玻璃基板。 0013 所述阳极为形成于透明基板上的氧化铟锡;所述空穴传输层为N,N-双(3-甲 基苯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层或N,N-双(1-奈基)-N,。

11、N-二 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层;所述空穴阻挡层为1,3,5-三(1-苯基-1H-苯并咪 唑-2-基)苯层或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层;所述电子传输层为掺杂 8-羟基喹啉铝层;所述阴极为铝或银。 0014 所述透光基板为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或柔性不锈钢箔。 0015 还包括设于阳极与透光基板之间的第一保护层及设于阴极上的第二保护层。 0016 所述第一保护层为聚合物层与无机致密截止层的交替结构层。 0017 所述聚合物层为聚对二甲苯层、聚烯层、聚酯层或聚酰亚胺层。 0018 所述第二保护层为二氧化钛层、二氧化硅层、三氧化二铝层、氮化硅层、氮氧化硅 。

12、层碳氧化硅层或类金刚石薄膜层。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通过红外发光层的设置, 使得发光二极管能发出红外光,有效解决了无机半导体红外器件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不 能在多晶、非晶以及柔性塑料衬底上制备薄膜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用 途广泛,利于普及。 0020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 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21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22 附图中, 0023 图。

13、1为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像素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以酚菁铜层作为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峰图; 0027 图5为以三(8-羟基喹啉)铒层作为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峰图; 0028 图6为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为图6中第一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CN 102832351 A 3/5页 5 0030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

14、描述。 0031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透光基板2、 设于透光基板2上的阳极3、设于阳极3上的空穴传输层4、设于空穴传输层4上的发光层 5、设于发光层5上的空穴阻挡层6、设于空穴阻挡层6上的电子传输层7及设于电子传输层 7上的阴极8。 003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基板2为玻璃基板。所述阳极3为形成于透明基板上的 氧化铟锡(ITO,Indium Tin Oxides)。所述空穴传输层4为N,N-双(3-甲基苯基)-N, 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TPD)层或N,N-双(1-奈基)-N,N-二 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NPD)层。

15、。所述发光层5为红外发光层。所述空穴阻 挡层6为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层或2,9-二甲基-4,7-联 苯-1,10-邻二氮杂菲(BCP)层。所述电子传输层7为掺杂8-羟基喹啉铝(Alq 3 )层。所述 阴极为铝(Al)或银(Ag)。 0033 所述红外发光层5具体可为三价稀土离子配合物层、窄带隙有机聚合物层、有机 离子染料层、卟啉层或酞菁层。该红外发光层5上均布有数个像素点52,优选的,各像素点 52并排排列,每一像素点52包括一个红外子像素点522,且每一像素点52均由TFT电路54 驱动。 0034 请参阅图4,为以酚菁铜层作为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峰图。

16、,可见其发射光谱峰值在 1120nm,属于红外波段。其中,所述酚菁铜材料的分子式为: 0035 0036 请参阅图5,为以三(8-羟基喹啉)铒层作为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峰图,可见发射光 谱峰值在1530nm,也属于红外波段。其中所述三(8-羟基喹啉)铒的分子式为: 0037 0038 可见,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的波长在红外光波长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832351 A 4/5页 6 其可用作红外线发生器,能克服了无机半导体红外器件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不能在多 晶、非晶以及柔性塑料衬底上制备薄膜等问题;也可用于进行红外图像显示,在夜间或相关 人员间传递信息,而不至于信息。

17、泄露。 0039 请参阅图6及图7,为本发明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透光基板2为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基板或柔性不锈钢箔,同时,其还包括:设于阳极3与透光基板2之间的第一保护层9及设 于阴极8上的第二保护层10。 00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9为Barix保护层,为聚合物层92与无机致密截 止层94的交替结构层。 0041 其中,所述聚合物层92可为聚对二甲苯层,聚烯层、聚酯层或聚酰亚胺层。所述聚 对二甲苯优选聚对二甲苯(PPX)、或聚-氯对二甲苯(PCPX);所述聚烯优选聚乙烯(PE)、聚 苯乙烯(PS)、聚丙烯。

18、(PP)、聚对苯二甲酸乙烯(PET)、聚四氟乙烯(PTFE)、或可溶性聚四氟 乙烯(PFA);所述聚酯类优选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 脂(PMMA)、聚醋酸乙烯脂(PVAC)、或聚醚砜树脂(PES)。 0042 所述无机致密截止层94为透明氧化物薄膜、透明氟化物薄膜、氮化硅系列 (Si x N y )、或硫系玻璃。所述透明氧化物薄膜为二氧化钛(TiO 2 )、氧化镁(MgO)、二氧化硅 (SiO 2 )、氧化锆(ZrO 2 )、氧化锌(ZnO)、或三氧化二铝(Al 2 O 3 );所述透明氟化物薄膜为氟化锂 (LiF)、或氟化镁(MgF 2 ),所述氮化硅。

19、系列可为氮化硅(Si 3 N 4 )、一氮化钛(TiN)、或亚氮化硅 系列(SiN x ),所述硫系玻璃为硒(Se)、碲(Te)、或锑(Sb),所述其他为硫化锌(ZnS)、氮氧化 硅系列(SiO x N y )、或碳氧化硅系列(SiO x C y )。 0043 所述第二保护层10为无机保护层,其可为二氧化钛(TiO 2 )层、二氧化硅(SiO 2 )层、 三氧化二铝(Al 2 O 3 )层、氮化硅(SiN x )层、氮氧化硅系列(SiO x N y )层碳氧化硅系列(SiO x C y ) 层或类金刚石薄膜(DLC)层。 0044 本发明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既可以用作为红外线发生器,也。

20、可以用作为 红外图像显示器。 0045 当其用作红外线发生器时,其用途如下: 0046 一、用于加热、理疗、夜视、通讯、导航、植物栽培和禽畜饲养等。红外线照射体表 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肤吸收。皮肤对红外线的反射程度与色素沉着的状况有 关,用波长0.9微米的红外线照射时,无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60%;而有色素沉着 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40%。长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上)照射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和为 浅层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的深度仅达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肤的表层组织; 短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内)以及红色光的近红外线部分透入组织最深,穿透深度可达 10毫米,能直接。

21、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 0047 二、生活中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的红外口,宾馆的房门卡,汽 车、电视机的遥控器、洗手池的红外感应,饭店门前的感应门都是利用了红外线。 0048 当其用作红外图像显示器时,其用途如下: 0049 柔性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它的画面用肉眼看不见,只能借助夜视镜 观看。将显示器整合到士兵的制服或装备中,可使士兵在夜晚进行通信而不被敌人发现,并 具有透过雾、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 说 明 书CN 102832351 A 5/5页 7 0050 另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还可用于红外探测器。 0051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

22、红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通过红外发光层的设置,使得发光 二极管能发出红外光,有效解决了无机半导体红外器件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不能在多 晶、非晶以及柔性塑料衬底上制备薄膜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用途广 泛,利于普及。 0052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 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 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2832351 A 1/7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351 A 2/7页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351 A 3/7页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351 A 10 4/7页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351 A 11 5/7页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351 A 12 6/7页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351 A 13 7/7页 14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351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