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33421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62933.3

申请日:

2012.11.16

公开号:

CN102938598A

公开日:

2013.02.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15/00申请日:20121116|||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5/00

主分类号:

H02K15/00

申请人:

陈裕达

发明人:

陈裕达

地址:

中国台湾嘉义县义竹乡新富村7鄰牛稠底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侯来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元件的生产工艺,尤其是一种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其壳体加工工序包括步骤:开料、加工平行边、滚圆以及扩孔。本发明的壳体加工步骤中将平行端面加工放置在壳体滚圆之前,在平整的铁板上进行平行边的加工,铁板滚圆后自动形成两平行端面,相比较于原有的滚圆后再加工平行端面相比,减少了将壳体固定于夹具上的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在平整的铁板上进行平行边的加工无论是加工的效率还是加工的精确度都高于滚圆后的端面加工。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包括如下工序:A、壳体加工;B、定子组装;C、转子组装;D、整体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加工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A1、开料:利用(铁板板厚+定子矽钢片外径)×π=下料铁板的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板以实际圆周尺寸与预留部分做为加工两端面长度下料,而不产生预留内径加工;A2、加工平行边:对铁板上对应最终壳体两端面的两条边加工为平行边,使最终壳体两端面平行;A3、滚圆:对铁板滚圆使铁板的契合面形成对称圆面,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契合面结合;A4、扩孔:设置治具,治具为锥孔型结构,锥形壁为等分的多个部分组成,将壳体放置到治具中,加压治具扩孔,使壳体扩孔成真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组装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B1、堆叠定子矽钢片:使用定子治具依序叠入定子矽钢片,使叠入定子矽钢片的凹槽能定位于数个定位结构上;B2、压合定子矽钢片:于堆叠完毕后,透过加压器加压,使定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B3: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B4:加温烘干完成。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组装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C1、堆叠转子矽钢片:利用转子治具依序叠入转子矽钢片,使叠入转子矽钢片的凹槽能定位于数个定位结构上;C2、加压转子矽钢片:透过加压器加压固定使转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加压转子轴使转子矽钢片与转子轴紧密配合、C3、置入转子轴C4、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C5、加温烘干;C6、置入轴承。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装配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D1、设立治具,放置壳体,放置定子,放置铁管加压,使壳体与定子紧密结合、D3、固定下盖;D3、置入转子;D4、固定上盖盖合;D5、用拉杆连接上下盖后完成组合。

说明书

说明书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元件的生产工艺,尤其是一种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调压器是连接在电源和负载中间,配上相应的触发控制电路板,就可以调整加到负载上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现有的调压器的加工组装过程一般包括:壳体加工、定子组装、转子组装及整体装配四大加工环节,每个加工环节中又包括若干个步骤。
如专利号为200710029150.5、名称为“稳压器组装方法”的专利记载,其壳体加工环节一般包括如下步骤“铁管加工(即壳体加工)包括步骤:利用(铁板板厚+矽钢片外径)×π=下料铁板的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板以实际园尺寸与预留部分长度下料,而不产生预留内径加工,于初次滚圆时,以夹具的档边固定开料的铁板,使铁板的契合面形成对称圆面,而不使夹具内铁板产生偏移,其夹具的夹合间隙,以利于提高夹具的夹紧度,于再次滚圆形成圆面后,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契合面结合后,再将焊固点磨平,使契合面达到对称的圆面,然后设置治具,治具为锥孔型结构,锥型壁为等分的多个部分组成,用弹簧将其固定在一起,将焊固点磨平后的壳体放置到治具中,加压治具扩孔,使壳体扩孔成真圆,利用夹具固定铁板的铁管内径,然后加工两端面,同时加工两端面以取得两端的平行度”。其中,在是壳体扩孔成真圆后,再利用夹具固定壳体内径,然后加工两端面,由于夹具需从壳体内径固定壳体,所以此壳体固定于夹具上时较难固定,而且壳体内壁为弧面,不容易实现稳定的固定,在后续加工两端面时会影响端面的加工精度,影响两端面的平行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化步骤,提高加工的效率和精度的新型调压器组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如下工序:A、壳体加工;B、定子组装;C、转子组装;D、整体装配,其中:所述的壳体加工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A1、开料:利用(铁板板厚+定子矽钢片外径)×π=下料铁板的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板以实际圆周尺寸与预留部分做为加工两端面长度下料,而不产生预留内径加工;
A2、加工平行边:对铁板上对应最终壳体两端面的两条边加工为平行边,使最终壳体两端面平行;
A3、滚圆:对铁板滚圆使铁板的契合面形成对称圆面,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契合面结合;
A4、扩孔:设置治具,治具为锥孔型结构,锥形壁为等分的多个部分组成,将壳体放置到治具中,加压治具扩孔,使壳体扩孔成真圆。
优选地,所述的定子组装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B1、堆叠定子矽钢片:使用定子治具依序叠入定子矽钢片,使叠入定子矽钢片的凹槽能定位于数个定位结构上;
B2、压合定子矽钢片:于堆叠完毕后,透过加压器加压,使定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
B3: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
B4:加温烘干完成。
优选地,所述的转子组装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C1、堆叠转子矽钢片:利用转子治具依序叠入转子矽钢片,使叠入转子矽钢片的凹槽能定位于数个定位结构上;
C2、加压转子矽钢片:透过加压器加压固定使转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加压转子轴使转子矽钢片与转子轴紧密配合;
C3、置入转子轴;
C4、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
C5、加温烘干;
C6、置入轴承。
优选地,所述的整体装配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D1、设立治具,放置壳体,放置定子,放置铁管加压,使壳体与定子紧密结合、
D3、固定下盖;
D3、置入转子;
D4、固定上盖盖合;
D5、用拉杆连接上下盖后完成组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的壳体加工步骤中将平行端面加工放置在壳体滚圆之前,在平整的铁板上进行平行边的加工,铁板滚圆后自动形成两平行端面,相比较于原有的滚圆后再加工平行端面相比,减少了将壳体固定于夹具上的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在平整的铁板上进行平行边的加工无论是加工的效率还是加工的精确度都高于滚圆后的端面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加工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子组装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组装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装配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工序详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调压器加工组装方法包括如下工序:A、壳体加工;B、定子组装;C、转子组装;D、整体装配,上述四个工序中的其中A、壳体加工;B、定子组装;C、转子组装为独立工序没有先后之分,工序D、整体装配在上述工序A‑C之后将壳体、定子、转子等进行组装形成调压器。本实施例的主要改进在于所述的壳体加工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A1、开料:利用(铁板板厚+定子矽钢片外径)×π=下料铁板的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板以实际圆周尺寸与预留部分做为加工两端面长度下料,而不产生预留内径加工;
A2、加工平行边:对铁板上对应最终壳体两端面的两条边加工为平行边,使最终壳体两端面平行;
A3、滚圆:对铁板滚圆使铁板的契合面形成对称圆面,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契合面结合;
A4、扩孔:设置治具,治具为锥孔型结构,锥形壁为等分的多个部分组成,将壳体放置到治具中,加压治具扩孔,使壳体扩孔成真圆。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将铁板开料以后,进行平行边加工,平行边在滚圆工序后即形成两个平行的端面,避免了滚圆后在使用夹具固定,然后进行端面加工所造成的步骤多、不易固定且端面平行度加工不精确的问题,其他步骤和步骤中所使用的治具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除了对壳体加工工序进行了改进之外,本实施例的调压器加工组装方法还对定子组装、转子组装和整体装配均有改进,以下依次对其他各工序的改进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子组装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B1、堆叠矽钢片:使用定子治具依序叠入定子矽钢片,使叠入定子矽钢片的凹槽能定位于数个定位结构上;
B2、压合矽钢片:于堆叠完毕后,透过加压器加压,使定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
B3: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
B4:加温烘干完成。
相比于原有技术,本实施例的定子组装工序的加工步骤中将定子矽钢片放置于固定制具后,透过加压器加压固定板即可,无须在上压板设有定子制具对称之多个内槽及平凹槽,无须预温烘干,减少加工流程及提升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子组装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C1、利用转子治具依序叠入转子矽钢片,使叠入转子矽钢片的凹槽能定位于数个定位结构上;其中,定位结构可以是与转子矽钢片相配合的定位边或定位梢。
C2、透过加压器加压固定使转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加压转子轴使转子矽钢片与转子轴紧密配合、
C3、置入转子轴
C4、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
C5、加温烘干;
C6、置入轴承。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整体装配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D1、设立治具,放置壳体,放置定子,放置铁管加压,使壳体与定子紧密结合、
D3、固定下盖;
D3、置入转子;
D4、固定上盖盖合;
D5、用拉杆连接上下盖后完成组合。
图6是结合本实施例中各工序详细步骤所制的总体流程图,与原有的总体流程图相比可见,通过对步骤的重组和取消,大幅缩减了总体的加工步骤,使得加工效率大幅提高,且使用治具、加压设备、烘干设备等均于现有技术中相同,无需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降低了改进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859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0 C N 1 0 2 9 3 8 5 9 8 A *CN102938598A* (21)申请号 201210462933.3 (22)申请日 2012.11.16 H02K 15/00(2006.01) (71)申请人陈裕达 地址中国台湾嘉义县义竹乡新富村7鄰牛 稠底99号 (72)发明人陈裕达 (74)专利代理机构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侯来旺 (54) 发明名称 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元件的生产工艺,尤其 是一种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其壳体加工工序。

2、 包括步骤:开料、加工平行边、滚圆以及扩孔。本 发明的壳体加工步骤中将平行端面加工放置在壳 体滚圆之前,在平整的铁板上进行平行边的加工, 铁板滚圆后自动形成两平行端面,相比较于原有 的滚圆后再加工平行端面相比,减少了将壳体固 定于夹具上的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在平整 的铁板上进行平行边的加工无论是加工的效率还 是加工的精确度都高于滚圆后的端面加工。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一种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包括如下工序:A、壳体加工;B。

3、、定子组装;C、转子组装; D、整体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加工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A1、开料:利用(铁板板厚+定子矽钢片外径)=下料铁板的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 板以实际圆周尺寸与预留部分做为加工两端面长度下料,而不产生预留内径加工; A2、加工平行边:对铁板上对应最终壳体两端面的两条边加工为平行边,使最终壳体两 端面平行; A3、滚圆:对铁板滚圆使铁板的契合面形成对称圆面,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契 合面结合; A4、扩孔:设置治具,治具为锥孔型结构,锥形壁为等分的多个部分组成,将壳体放置到 治具中,加压治具扩孔,使壳体扩孔成真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其特征。

4、在于:所述的定子组装工序进 一步包括步骤: B1、堆叠定子矽钢片:使用定子治具依序叠入定子矽钢片,使叠入定子矽钢片的凹槽能 定位于数个定位结构上; B2、压合定子矽钢片:于堆叠完毕后,透过加压器加压,使定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 B3: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 B4:加温烘干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组装工序进 一步包括步骤: C1、堆叠转子矽钢片:利用转子治具依序叠入转子矽钢片,使叠入转子矽钢片的凹槽能 定位于数个定位结构上; C2、加压转子矽钢片:透过加压器加压固定使转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加压转子轴使 转子矽钢片与转子轴紧密配合、 C3、置。

5、入转子轴 C4、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 C5、加温烘干; C6、置入轴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装配工序进 一步包括步骤: D1、设立治具,放置壳体,放置定子,放置铁管加压,使壳体与定子紧密结合、 D3、固定下盖; D3、置入转子; D4、固定上盖盖合; D5、用拉杆连接上下盖后完成组合。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8598 A 1/4页 3 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元件的生产工艺,尤其是一种调压器的加工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调压器是连接在电源和负载中间,配上相应的触发控制电路板,。

6、就可以 调整加到负载上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现有的调压器的加工组装过程一般包括:壳体加工、 定子组装、转子组装及整体装配四大加工环节,每个加工环节中又包括若干个步骤。 0003 如专利号为200710029150.5、名称为“稳压器组装方法”的专利记载,其壳体加 工环节一般包括如下步骤“铁管加工(即壳体加工)包括步骤:利用(铁板板厚+矽钢片外 径)=下料铁板的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板以实际园尺寸与预留部分长度下料,而不产 生预留内径加工,于初次滚圆时,以夹具的档边固定开料的铁板,使铁板的契合面形成对称 圆面,而不使夹具内铁板产生偏移,其夹具的夹合间隙,以利于提高夹具的夹紧度,于再次 滚圆形成圆面后。

7、,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契合面结合后,再将焊固点磨平,使契合面 达到对称的圆面,然后设置治具,治具为锥孔型结构,锥型壁为等分的多个部分组成,用弹 簧将其固定在一起,将焊固点磨平后的壳体放置到治具中,加压治具扩孔,使壳体扩孔成真 圆,利用夹具固定铁板的铁管内径,然后加工两端面,同时加工两端面以取得两端的平行 度”。其中,在是壳体扩孔成真圆后,再利用夹具固定壳体内径,然后加工两端面,由于夹具 需从壳体内径固定壳体,所以此壳体固定于夹具上时较难固定,而且壳体内壁为弧面,不容 易实现稳定的固定,在后续加工两端面时会影响端面的加工精度,影响两端面的平行度。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化步骤。

8、,提高加工的效率和精度的新型调压器组装方法。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如下工序:A、壳体加工;B、定子组装;C、转子组装;D、整体装配,其中:所述的壳 体加工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A1、开料:利用(铁板板厚+定子矽钢片外径)=下料铁板的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 板以实际圆周尺寸与预留部分做为加工两端面长度下料,而不产生预留内径加工; A2、加工平行边:对铁板上对应最终壳体两端面的两条边加工为平行边,使最终壳体两 端面平行; A3、滚圆:对铁板滚圆使铁板的契合面形成对称圆面,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契 合面结合; A4、扩孔:设置治具,治具为锥孔型结构,锥形壁为。

9、等分的多个部分组成,将壳体放置到 治具中,加压治具扩孔,使壳体扩孔成真圆。 0006 优选地,所述的定子组装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B1、堆叠定子矽钢片:使用定子治具依序叠入定子矽钢片,使叠入定子矽钢片的凹槽能 定位于数个定位结构上; 说 明 书CN 102938598 A 2/4页 4 B2、压合定子矽钢片:于堆叠完毕后,透过加压器加压,使定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 B3: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 B4:加温烘干完成。 0007 优选地,所述的转子组装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C1、堆叠转子矽钢片:利用转子治具依序叠入转子矽钢片,使叠入转子矽钢片的凹槽能 定位于数个定位结构上; C2、加压转子矽钢。

10、片:透过加压器加压固定使转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加压转子轴使 转子矽钢片与转子轴紧密配合; C3、置入转子轴; C4、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 C5、加温烘干; C6、置入轴承。 0008 优选地,所述的整体装配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D1、设立治具,放置壳体,放置定子,放置铁管加压,使壳体与定子紧密结合、 D3、固定下盖; D3、置入转子; D4、固定上盖盖合; D5、用拉杆连接上下盖后完成组合。 0009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的壳体加工步骤中将平行端面加工放置在壳体滚圆 之前,在平整的铁板上进行平行边的加工,铁板滚圆后自动形成两平行端面,相比较于原有 的滚圆后再加工平行端面相比,减少。

11、了将壳体固定于夹具上的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 在平整的铁板上进行平行边的加工无论是加工的效率还是加工的精确度都高于滚圆后的 端面加工。 0010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加工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子组装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组装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装配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工序详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调压器加工组装方法包括如下工序:A、壳体加工;B、定子 组装;C、转子组装;D、整体装配,上述四个工序中的其中A。

12、、壳体加工;B、定子组装;C、转子 组装为独立工序没有先后之分,工序D、整体装配在上述工序A-C之后将壳体、定子、转子等 进行组装形成调压器。本实施例的主要改进在于所述的壳体加工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A1、开料:利用(铁板板厚+定子矽钢片外径)=下料铁板的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 说 明 书CN 102938598 A 3/4页 5 板以实际圆周尺寸与预留部分做为加工两端面长度下料,而不产生预留内径加工; A2、加工平行边:对铁板上对应最终壳体两端面的两条边加工为平行边,使最终壳体两 端面平行; A3、滚圆:对铁板滚圆使铁板的契合面形成对称圆面,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契 合面结合; A4、扩孔。

13、:设置治具,治具为锥孔型结构,锥形壁为等分的多个部分组成,将壳体放置到 治具中,加压治具扩孔,使壳体扩孔成真圆。 0013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将铁板开料以后,进行平行边加工,平行边在滚圆工序 后即形成两个平行的端面,避免了滚圆后在使用夹具固定,然后进行端面加工所造成的步 骤多、不易固定且端面平行度加工不精确的问题,其他步骤和步骤中所使用的治具均与现 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14 除了对壳体加工工序进行了改进之外,本实施例的调压器加工组装方法还对定子 组装、转子组装和整体装配均有改进,以下依次对其他各工序的改进进行详细说明。 0015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子组装工序进一步包括步。

14、骤: B1、堆叠矽钢片:使用定子治具依序叠入定子矽钢片,使叠入定子矽钢片的凹槽能定位 于数个定位结构上; B2、压合矽钢片:于堆叠完毕后,透过加压器加压,使定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 B3: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 B4:加温烘干完成。 0016 相比于原有技术,本实施例的定子组装工序的加工步骤中将定子矽钢片放置于固 定制具后,透过加压器加压固定板即可,无须在上压板设有定子制具对称之多个内槽及平 凹槽,无须预温烘干,减少加工流程及提升效率。 001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子组装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C1、利用转子治具依序叠入转子矽钢片,使叠入转子矽钢片的凹槽能定位于数个定位 结构上;其中,定位。

15、结构可以是与转子矽钢片相配合的定位边或定位梢。 0018 C2、透过加压器加压固定使转子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加压转子轴使转子矽钢片 与转子轴紧密配合、 C3、置入转子轴 C4、然后置入线圈,含浸泛泥水; C5、加温烘干; C6、置入轴承。 0019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整体装配工序进一步包括步骤: D1、设立治具,放置壳体,放置定子,放置铁管加压,使壳体与定子紧密结合、 D3、固定下盖; D3、置入转子; D4、固定上盖盖合; D5、用拉杆连接上下盖后完成组合。 0020 图6是结合本实施例中各工序详细步骤所制的总体流程图,与原有的总体流程图 相比可见,通过对步骤的重组和取消,大幅缩减了总体的加。

16、工步骤,使得加工效率大幅提 说 明 书CN 102938598 A 4/4页 6 高,且使用治具、加压设备、烘干设备等均于现有技术中相同,无需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 降低了改进成本。 00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 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 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938598 A 1/3页 7 图1 图2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8598 A 2/3页 8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8598 A 3/3页 9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859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