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990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7 C N 1 0 2 9 3 9 9 0 3 A *CN102939903A* (21)申请号 201210480734.5 (22)申请日 2012.11.23 A01H 4/00(2006.01) (71)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环城西路 508号 (72)发明人汤仿评 黄梦慈 (74)专利代理机构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代理人王余粮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 属于生姜繁殖技术领。
2、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1)制备无毒、无菌外植体:取有新芽的生姜, 采用挤压取芽法,切取得到0.5-1.0mm的无毒、无 菌外植体;(2)组培快繁生产:将获得的无毒、无 菌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经一个月,形成小生 姜;然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形成小苗;小苗经 炼苗后移植大田,形成种姜;本发明具有生产成 本低、经济效果高等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无毒。
3、、无菌外植体: 取有新芽的生姜,采用挤压取芽法,切取得到0.51.0 mm的无毒、无菌外植体; (2)组培快繁生产: 将获得的无毒、无菌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经一个月,形成小生姜;然后转接到增殖 培养基上,形成小苗;小苗经炼苗后移植大田,形成种姜; 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 + 6-苄氨基腺嘌呤 2ppm + 萘乙酸 0.5 ppm + 蔗糖 30 g/L + 琼脂 7.5 g/L,诱导培养基pH为 5.8-6.0; 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 + 6-苄氨基腺嘌呤1 ppm +萘乙酸 1 ppm + 蔗糖 30 g/L + 琼脂 7.5 g/L,增殖培养基pH 为5.8-6.0。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取芽 法:将生姜的新芽切去,然后将下面的切口切去少许,然后自上轻压,将芽压出,如此重复 13次,得到0.51.0 mm的无毒、无菌外植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在消毒、 无菌处理下进行:操作时,对材料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用酒精或漂白粉,消毒时,用有盖的 瓶子,一边消毒,一边摇动,减少气泡附着;材料消毒完后用无菌水冲洗材料数次,然后采用 无菌操作取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当小 苗长到5厘米左右,移出培养瓶炼苗;炼苗第一星期要。
5、求80%以上湿度,然后慢慢减少直至 正常状态,一个月后炼苗结束,然后再移植大田,形成种姜。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9903 A 1/2页 3 一种生姜脱毒、 脱菌快繁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 0002 技术背景: 姜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及经济价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生姜消费 量越来越大,生姜生产效益日渐增加,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已遍及全国各地。由于姜不开花 或很少开花,不能利用有性繁殖进行育种,其种质资源的繁殖和保存主要依靠用种姜作繁 殖材料在每年进行田间种植。这不仅繁殖系数低、费用高,还由于自然灾。
6、害和病虫害的危害 有可能导致资源材料的丢失。加上长期的营养繁殖,己造成生姜的种性退化和感病严重,致 使品质和产量下降,品质退化,抗逆性下降,对生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同时,生姜易通过带 病种姜传播病害,尤其是姜青枯腐烂病,又称姜瘟,在世界各生姜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制约 了姜的生产和发展。目前尚无理想的杀菌药剂和抗病品种,只能以农业防治措施如选用抗 (耐)病品种、进行种姜药剂消毒以及土壤消毒、轮作换茬等为主,辅以药剂防治,但效果不 理想。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套利用姜芽进行生姜脱毒、脱菌的组培快繁方法。 0004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
7、,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无毒、无菌外植体: 取有新芽的生姜,采用挤压取芽法,切取得到0.51.0 mm的无毒、无菌外植体; (2)组培快繁生产: 将获得的无毒、无菌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经一个月,形成小生姜;然后转接到增殖 培养基上,形成小苗;小苗经炼苗后移植大田,形成种姜; 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 + 6-苄氨基腺嘌呤 2ppm + 萘乙酸 0.5 ppm + 蔗糖 30 g/L + 琼脂 7.5 g/L,诱导培养基为pH5.8-6.0; 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 + 6-苄氨基腺嘌呤1 ppm +萘乙酸 1 ppm + 蔗糖 30 g/L + 琼脂 7.5 g/L。
8、,增殖培养基pH为 5.8-6.0。 0005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 所述挤压取芽法:将生姜的新芽切去,然后将下面的切口切去少许,然后自上轻压,将 芽压出,如此重复13次,得到0.51.0 mm的无毒、无菌外植体。 0006 步骤1在消毒、无菌处理下进行:操作时,对材料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用酒精或 漂白粉,消毒时,用有盖的瓶子,一边消毒,一边摇动,减少气泡附着;材料消毒完后用无菌 水冲洗材料数次,然后采用无菌操作取芽。 0007 步骤2中,当小苗长到5厘米左右,移出培养瓶炼苗;炼苗第一星期要求80%以上 湿度,然后慢慢减少直至正常状态,一个月后炼苗结束,然后再移植大田,形成种姜。 0008 本发。
9、明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组培脱毒、脱菌技术,获得脱毒、脱菌生姜种苗,能克服种性退化,提高抗 说 明 书CN 102939903 A 2/2页 4 逆抗病性,有效防治植物病害。脱毒、脱菌姜种分为三代即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种,生产种可 在生产中应用,有效期为3年,3年后需要更换1次。由通过脱毒、脱菌能使姜的增产幅度达 到30%以上,而且苗生长快、长势旺、抗性强;生产出的姜外观色泽好。 0009 2、通过脱毒、脱菌不仅能提高产量,同时能提高姜的质量和价格,且本发明使用简 单,无公害,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效果显著。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10、 001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挤压取芽法的操作示意图。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原料选择: 每年春季生姜开春发芽时(即生姜发芽期),选择有新芽的生姜即可。 0013 2、制备无毒、无菌外植体: 将新芽从姜块切下,按照图1所示的挤压取芽法,制备无毒、无菌外植体:如图1虚线所 示将芽切去,将下面的切口切去少许,然后自上轻压,将芽压出,如此重复13次,就可得 到0.51.0 mm的无毒、无菌外植体。 0014 操作时,需对材料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可用酒精、漂白粉等。由于表面附着的气 泡往往使材料接触不到消毒剂成为培养中的污染源,因此,消毒时最好用有盖的瓶子,一边 消毒,。
11、一边摇动,减少气泡附着。材料消毒完后用无菌水冲洗材料数次,然后按无菌操作要 求取芽。 0015 3、组培快繁生产: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取得的无毒无菌外植体放置于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基为:MS 培养基 + 6-BA(6-苄氨基腺嘌呤) 2ppm + NAA(萘乙酸) 0.5 ppm + 蔗糖 30 g/L + 琼 脂 7.5 g/L,诱导培养基pH为 5.8-6.0,经一个月,形成小生姜; 进一步地:将制备的无毒无菌组培小生姜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基为:MS培 养基+ 6-BA(6-苄氨基腺嘌呤) 1 ppm + NAA(萘乙酸) 1 ppm + 蔗糖 30 g/L + 琼脂 7.5 。
12、g/L,增殖培养基pH为5.8-6.0。既可以增殖,同时又可以长根,这样可省去长根这一步,直 接形成小苗,待小苗长到5厘米左右,就可以移出培养瓶炼苗。炼苗第一星期要求80%以上 湿度,然后慢慢减少直至正常状态,一个月后炼苗结束。然后再移植大田,形成种姜。 0016 将本发明组培快繁生产方法与现有常规培育方法进行对比如下表1所示: 表1 序号生产成本计算生产周期植株染病率经济效益 组培快繁生产方法5-10%一个月无常规方法的10倍以上 常规培育方法50% 1年20% 注:生产成本计算按该方法占总生产成本的百分比计算。 说 明 书CN 102939903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9903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