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及表征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及表征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566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06 C N 1 0 2 9 5 6 6 2 0 A *CN102956620A* (21)申请号 201210510075.5 (22)申请日 2012.12.03 H01L 23/544(2006.01) G01R 27/26(2006.01) (71)申请人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地址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斯路 497号 (72)发明人郭奥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天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75 代理人吴世华 林彦之 (54) 发明名称 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
2、构及表征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OS 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和表征方法,在传统MOS 晶体管结电容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设 计参数的测试结构,通过对掺杂条件完全相同的 PN结第一测试单元和MOS晶体管第二测试单元 的结电容测量,准确提取MOS晶体管有源区掺杂 的横向扩散长度、各单位结电容等参数,精确表征 MOS晶体管或其他待测MOS结构的结电容。本发 明提供的测试结构及表征方法对MOS晶体管的特 征尺寸并没有特定的依赖性,随着半导体器件特 征尺寸的缩小和工艺制程节点的向前推进,仍能 保证对MOS晶体管结电容的高精度表征和建模, 实现对MOS晶体管性能的有。
3、效表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4 页 1/2页 2 1.一种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包括第一测试单元和第二测试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试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PN结; 所述第二测试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MOS晶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单元 中的PN结为具有浅沟槽隔离的纵向PN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PN结离 子注入掺杂区的掺杂。
4、类型、掺杂浓度、离子注入深度均与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的掺杂类 型、掺杂浓度、离子注入深度相同,且所述PN结和所述MOS晶体管置于相同的半导体衬底或 掺杂阱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测试单元中所 述两个或两个以上MOS晶体管具有相同的侧墙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单元 包括两个纵向PN结,且所述两PN结具有不同的面积和周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单元 包括n个纵向PN结,其中,n 1 个PN结并联形成第一等效PN结,n 2 个PN结。
5、并联形成第二等 效PN结,n、n 1 、n 2 均为整数且n 1 +n 2 =n2,所述第一等效PN结与所述第二等效PN结具有 不同的等效面积和等效周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试单元 包括两个MOS晶体管,且所述两个MOS晶体管具有不同的沟道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试单元 包括m个MOS晶体管,其中,m 1 个MOS晶体管级联形成第一叉指状MOS结构,m 2 个MOS晶体 管级联形成第二叉指状MOS结构,m、m 1 、m 2 均为整数且m 1 +m 2 =m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
6、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指状 MOS结构与第二叉指状MOS结构中MOS晶体管数量相同,沟道宽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指状 MOS结构和第二叉指状MOS结构中MOS晶体管数量不同,沟道宽度相同。 11.一种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测试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浅沟槽隔离的纵向PN结; 测量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中各PN结的结电容; 提取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中各PN结底部界面单位面积结电容C js 、PN结掺杂区与浅沟槽 隔离的边界单位周长结电容C jsw ; 提供第二测试单。
7、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MOS晶体管,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的掺杂类 型、掺杂浓度、离子注入深度均与所述PN结离子注入掺杂区的掺杂类型、掺杂浓度、离子注 入深度相同,且置于与所述PN结相同的半导体衬底或掺杂阱区内; 测量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中各MOS晶体管的结电容; 提取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中各MOS晶体管有源区掺杂的横向扩散长度L、有源区与沟 道界面处单位沟道宽度结电容C jswg ; 表征MOS晶体管结电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单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6620 A 2/2页 3 元中各PN结的结电容C d 包括底部结电容和浅。
8、沟槽隔离侧边电容,且C d =C js A rd +C jsw P jd , 其中,A rd 为所述PN结底部界面面积,C js 为所述PN结底部界面单位面积结电容,P jd 为所述 PN结掺杂区与浅沟槽隔离界面的边界周长,C jsw 为所述PN结掺杂区与浅沟槽隔离边界处单 位周长结电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单 元包括n个纵向PN结,其中,n 1 个PN结并联形成第一等效PN结,n 2 个PN结并联形成第二 等效PN结,n、n 1 、n 2 均为整数且n 1 +n 2 =n2,所述第一等效PN结与所述第二等效PN结具 有不同的等效面。
9、积和等效周长;此时,仅测量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中第一等效PN结结电容和 第二等效PN结结电容。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试单 元中各MOS晶体管的结电容C bs 包括底部结电容、浅沟槽隔离侧边电容和沟道侧边电容,且 C bs =C js A r +C jsw P j +C jswg W total ,其中,A r 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底部界面面积,C js 为所 述MOS晶体管有源区底部界面单位面积结电容,P j 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与浅沟槽隔离 界面的边界周长,C jsw 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与浅沟槽隔离界面处单位周长结电容,W 。
10、total 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与沟道界面处的边界总长,C jswg 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与沟道 界面处单位沟道宽度结电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S晶体 管有源区底部界面面积A r =2W(SA-SP+L),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与浅沟槽隔离界 面的边界周长P j =4(SA-SP+L)+2W,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与沟道界面处的边界总长 W total =2W,其中,W为所述MOS晶体管沟道宽度,SA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边界与临近栅极 的距离,SP为所述MOS晶体管的侧墙宽度,L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掺杂的横向扩散长 度。。
11、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试 单元包括m个MOS晶体管,其中,m 1 个MOS晶体管级联形成第一叉指状MOS结构,m 2 个MOS 晶体管级联形成第二叉指状MOS结构,m、m 1 、m 2 均为整数且m 1 +m 2 =m2,且所述第一叉指 状MOS结构与所述第二叉指状MOS结构具有不同的MOS晶体管数量或不同的沟道宽度;此 时,仅测量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中第一叉指状MOS结构结电容值和第二叉指状MOS结构结电 容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征的MOS晶体管结电容适用于有源区掺。
12、杂类型、掺杂浓度、离子注入深度均与所述 PN结离子注入掺杂区的掺杂类型、掺杂浓度、离子注入深度相同,且置于与所述PN结相同 的半导体衬底或掺杂阱区内的MOS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 单元、第二测试单元中结电容值的提取采用电容电压特性测量仪或数字电容测试仪测量实 现。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6620 A 1/11页 4 MOS 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及表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MOS晶体管中的源/漏结电容测试和表征 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小尺寸、低价位、便携式移动通讯和消费电。
13、子产品需求的飞速增长,单纯的数 字电路产品已无法满足需要,带有模拟电路的混合信号片上系统在集成电路产业中占据越 来越重要的地位,CMOS模拟电路从低速、低复杂度、小信号、高工作电压的电路逐步发展成 为高速、高复杂度、低工作电压的混合信号系统。与此同时,器件尺寸的缩小对MOS晶体管 各种寄生效应的降低以及信噪比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 在MOS晶体管中,源、漏掺杂区称为有源区,有源区和衬底之间形成PN结,因此MOS 晶体管中存在着寄生PN结电容,该寄生电容对MOS晶体管的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MOS 晶体管的有源区结电容通常可分解为三部分:有源区底部电容,沿STI(浅沟槽隔离)边界的。
14、 侧边电容,以及沿沟道边界的侧边电容。这些电容均与PN结的面积、形状和掺杂剖面密切 相关。当MOS晶体管的有源区电压发生变化时,电容将充电或放电,而当MOS晶体管工作在 频率较高的状态时,有源区结寄生电容的充放电将严重影响电路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MOS 晶体管的高频特性。此外,衬底的噪声也将沿着有源区结寄生电容传递给MOS晶体管,噪声 还将通过衬底与各个寄生电容形成的回路向MOS电路的各个支路传递,进一步严重影响整 个电路性能。因此,MOS晶体管的有源区结电容是衡量和优化MOS晶体管性能的一个重要 指标,同时,MOS晶体管结电容模型的准确性也成为影响MOS电路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0004 在。
15、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基于半导体衬底100的MOS晶体管包括有源区110及 栅极120,栅极120侧壁覆盖有侧墙140,MOS晶体管周围环绕有STI浅沟槽隔离130。MOS 晶体管的结电容主要包括:有源区110与与半导体衬底100界面210处的底部结电容,有 源区110与STI浅沟槽隔离130界面220处的侧边结电容,以及有源区110与MOS晶体管 沟道界面230处的侧边结电容。而对MOS晶体管有源区结电容C bs 的表征通常通过有源区 110-半导体衬底100的底部界面210面积A r 及单位底部面积结电容C js 、有源区110与STI 浅沟槽隔离130界面220处的边界周长P j 及单。
16、位周长结电容C jsw 、MOS晶体管有源区110 与沟道界面230处的边界总长W total 及单位沟道宽度结电容C jswg 等参数来实现。然而,在现 有表征或建模过程中,通常不考虑有源区注入后的横向扩散长度L对MOS晶体管有源区 110与衬底100之间PN结周长和面积的影响,或近似认为有源区110注入的横向扩散距离 与MOS晶体管栅极侧墙140宽度相等,即:现有技术中的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或建模方法 中均未准确考虑有源区离子注入的横向扩散长度L对于结电容的影响。 0005 然而,随着半导体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及工艺制程节点的不断向前推进,器 件性能对参数的敏感性不断提高,MOS晶体管。
17、源、漏注入的横向扩散长度对MOS晶体管结电 容的准确表征或建模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说 明 书CN 102956620 A 2/11页 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是,提供一种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及表征方法,能 够充分考虑MOS晶体管制备过程中离子注入的横向扩散等实际因素,实现对MOS晶体管结 电容的准确表征,并可应用于提供更准确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模型。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该结构包 括第一测试单元和第二测试单元,第一测试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PN结,第二测试单元 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MOS晶体管。 0008 作为。
18、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测试单元中的PN结为具有浅沟槽隔离的纵向PN结,所 述PN结离子注入掺杂区的掺杂类型、掺杂浓度、离子注入深度等均与所述MOS晶体管有源 区的掺杂条件相同,所述PN结和所述MOS晶体管置于相同的半导体衬底或掺杂阱区内,且 第二测试结构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MOS晶体管具有相同的侧墙宽度。 0009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测试单元包括两个纵向PN结,且所述两PN结具有不同 的面积和周长;第二测试单元包括两个MOS晶体管,且所述两个MOS晶体管具有不同的沟道 宽度。 0010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测试单元包括n个纵向PN结,其中,n 1 个PN结并联形 成第一等效PN结,n 。
19、2 个PN结并联形成第二等效PN结,n、n 1 、n 2 均为整数且n 1 +n 2 =n2,所 述第一等效PN结与所述第二等效PN结具有不同的等效面积和等效周长。 0011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测试单元包括m个MOS晶体管,其中,m 1 个MOS晶体管 级联形成第一叉指状MOS结构,m 2 个MOS晶体管级联形成第二叉指状MOS结构,m、m 1 、m 2 均 为整数且m 1 +m 2 =m2。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选的,第一叉指状MOS结构与第二叉指状MOS结 构中MOS晶体管数量相同,沟道宽度不同;可选的,第一叉指状MOS结构和第二叉指状MOS 结构中MOS晶体管数量不同,沟道宽度相同。 。
20、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测试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浅沟槽隔离的纵向PN结; 测量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中各PN结的结电容值; 根据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中各PN结底部界面的面积A rd 及PN结掺杂区与浅沟槽隔离的 边界周长P jd 提取单位面积结电容C js 和单位周长结电容C jsw ; 提供第二测试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MOS晶体管,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的掺杂类 型、掺杂浓度、离子注入深度等均与所述PN结离子注入掺杂区的掺杂条件相同,且置于与 所述PN结相同的半导体衬底或掺杂阱区内; 测量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中各MOS晶体管的结电容; 根。
21、据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中各MOS晶体管的侧墙宽度SP、沟道宽度W以及有源区边界与 临近栅极的距离SA提取有源区掺杂的横向扩散长度L、有源区与沟道界面处单位沟道宽 度结电容C jswg ; 表征MOS晶体管结电容。 0013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测试单元中各PN结的结电容C d 包括底部结电容和浅 沟槽隔离侧边电容,且C d =C js A rd +C jsw P jd ,其中,A rd 为所述PN结底部界面面积,C js 为所述 PN结底部界面单位面积结电容,P jd 为所述PN结掺杂区与浅沟槽隔离界面的边界周长,C jsw 为所述PN结掺杂区与浅沟槽隔离边界处单位周长结电容。 说 明 书CN。
22、 102956620 A 3/11页 6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试单元包括n个纵向PN结,其中,n 1 个PN结并联形成第一 等效PN结,n 2 个PN结并联形成第二等效PN结,n、n 1 、n 2 均为整数且n 1 +n 2 =n2,所述第一 等效PN结与所述第二等效PN结具有不同的等效面积和等效周长;此时,仅测量所述第一测 试单元中第一等效PN结结电容和第二等效PN结结电容。 0015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测试单元中各MOS晶体管的结电容C bs 包括底部结电 容、浅沟槽隔离侧边电容和沟道侧边电容,且C bs C js A r C jsw P j C jswg W total 。
23、,其中, A r 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底部界面面积,C js 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底部界面单位面积 结电容,P j 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与浅沟槽隔离界面的边界周长,C jsw 为所述MOS晶体管 有源区与浅沟槽隔离界面处单位周长结电容,W total 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与沟道界面处 的边界总长,C jswg 为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与沟道界面处单位沟道宽度结电容。 0016 进一步的,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底部界面面积A r 2W(SA-SPL),所述 MOS晶体管有源区与浅沟槽隔离界面的边界周长P j 4(SA-SPL)2W,所述MOS晶 体管有源区与沟道界面处的边界总长W。
24、 total =2W,其中,W为所述MOS晶体管沟道宽度,SA为 所述MOS晶体管有源区边界与临近栅极的距离,SP为所述MOS晶体管的侧墙宽度,L为所 述MOS晶体管有源区掺杂的横向扩散长度。 0017 进一步的,第二测试单元包括m个MOS晶体管,其中,m 1 个MOS晶体管级联形成第 一叉指状MOS结构,m 2 个MOS晶体管级联形成第二叉指状MOS结构,m、m 1 、m 2 均为整数且 m 1 +m 2 =m2,且所述第一叉指状MOS结构与所述第二叉指状MOS结构具有不同的MOS晶体 管数量或不同的沟道宽度;此时,仅测量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中第一叉指状MOS结构结电容 值和第二叉指状MOS结构。
25、结电容值。 0018 进一步的,所述表征的MOS晶体管结电容适用于有源区掺杂类型、掺杂浓度、离子 注入深度等均与所述PN结离子注入掺杂区的掺杂条件相同,且置于与所述PN结相同的半 导体衬底或掺杂阱区内的MOS结构。第一测试单元、第二测试单元中结电容值的测量采用 电容电压特性测量仪或数字电容测试仪实现。 0019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及表征方法基于一组掺杂 条件完全相同的纵向PN结和MOS晶体管,在传统MOS晶体管结电容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增 加了不同设计参数的测试结构,即:不同面积和周长的PN结以及不同沟道宽度的MOS晶体 管或包括不同晶体管数量的叉指状MOS结构,。
26、通过对PN结结电容的测试及相关参数提取, 综合考虑工艺过程中由于横向扩散效应等引入的参数变量,更加准确地表征MOS晶体管的 结电容。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测试结构及表征方法对MOS晶体管的特征尺 寸并没有特定的依赖性,随着半导体器件特征尺寸的缩小和工艺制程节点的向前推进,仍 能保证对MOS晶体管结电容的高精度表征,该表征方法对MOS器件的建模仿真、特别是MOS 晶体管结电容的精确建模和参数提取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MOS电路的优化设计提供更加 准确的器件模型。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现有技术中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测试单元纵向PN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
27、为本发明第一测试单元纵向PN结版图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2956620 A 4/11页 7 图4为本发明第二测试单元MOS晶体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测试单元叉指状MOS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测试单元叉指状MOS结构版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中拟合的C bs -W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 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
28、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 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 改变。 0022 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 0023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包括第一测试单元和第二测 试单元。 0024 第一测试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浅沟槽隔离的纵向PN结,图2为该PN结 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PN结置于半导体衬底100上,具有一掺杂区101,且掺杂 区101周围环绕有浅沟槽隔离130。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半导体衬底100为第一半导体类 型掺杂,PN结的掺杂区101为第二半导。
29、体类型掺杂。如图2所示,PN结的掺杂区101与半 导体衬底100的底部界面201处具有底部结电容,该底部界面面积为A rd ,其单位面积结电 容为C js ;PN结的掺杂区101与浅沟槽隔离130界面202处具有侧边结电容,该界面202的 边界周长为P jd ,其单位周长结电容为C jsw ,则图2所示纵向PN结的结电容C d C js A rd C jsw P jd 。作为另一实施例,半导体衬底100上还可替换为第一半导体类型掺杂的阱区,所 述PN结掺杂区101形成于该阱区内,掺杂区101与阱区接触形成纵向PN结。 0025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第一测试单元包括两个纵向PN结,图3为第一测试单。
30、元PN结 版图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测试单元包括基于半导体衬底100、环绕有浅沟槽隔离 130的第一PN结D 1 和第二PN结D 2 ,掺杂区101与半导体衬底100接触形成纵向PN结。在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PN结D 1 和第二PN结D 2 具有不同的面积和周长,即:第一PN结D 1 和第 二PN结D 2 具有不同的结电容,分别测量第一PN结D 1 的结电容C d1 和第二PN结D 2 的结电 容C d2 ,即可提取该结构中PN结底部单位面积结电容C js 和浅沟槽隔离边界单位周长结电容 C jsw 。 0026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第一测试单元包括n个纵向PN结,其中,n 1 个PN结并。
31、联形成 第一等效PN结,n 2 个PN结并联形成第二等效PN结,n、n 1 、n 2 均为整数且n 1 +n 2 =n2,且第 一等效PN结与第二等效PN结具有不同的等效面积和等效周长。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等效 PN结和第二等效PN结结电容的测量及PN结结构中底部单位面积结电容C js 和浅沟槽隔离 边界单位周长结电容C jsw 的提取与上述描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与单个PN 结结电容的测量相比,采用多个PN结并联形成等效PN结的等效面积、等效周长具有较为灵 活的可选择性和更大的参数范围,因此,等效PN结结构的结电容测量精度更高,该实施方 式下提取的底部单位面积结电容C js 和浅。
32、沟槽隔离边界单位周长结电容C jsw 更为准确。 说 明 书CN 102956620 A 5/11页 8 0027 第二测试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MOS晶体管。图4为第二测试单元中MOS晶体 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MOS晶体管置于第一半导体类型掺杂的半导体衬底 100上,为源/漏对称结构,且周围环绕有浅沟槽隔离130。MOS晶体管包括有源区110及栅 极120,栅极120侧壁覆盖有侧墙140,其中,MOS晶体管的侧墙140宽度为SP,有源区110 为第二类型半导体掺杂,有源区110边界与邻近栅极120的距离为SA,有源区110离子注 入掺杂的横向扩散长度为L。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
33、测试单元的各MOS晶体管具有相 同的侧墙宽度SP。作为另一实施例,半导体衬底100也可替换为第一半导体类型掺杂的阱 区,该MOS晶体管置于所述阱区中,第二测试单元中各MOS晶体管具有相同的栅长。 0028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MOS晶体管有源区110的掺杂类型、掺杂浓度、离子注入深度 等均与第一测试单元中PN结离子注入掺杂区101的掺杂条件相同,且MOS晶体管与PN结置 于相同的半导体衬底100上,即:MOS晶体管有源区110与半导体衬底100的底部界面210 单位面积结电容与第一测试单元中PN结底部界面单位面积结电容相等;MOS晶体管有源区 110与浅沟槽隔离130界面边界220处单位周长结电。
34、容与第一测试单元中PN结掺杂区101 与浅沟槽隔离130边界处单位周长结电容相等。除上述两界面处结电容外,MOS晶体管的 主要结电容还包括有源区110与MOS晶体管沟道界面230处的结电容,所述MOS晶体管有 源区与沟道界面处的边界总长为W total ,该单位沟道宽度结电容为C jswg 。如图4所示,第二测 试单元中,各MOS晶体管的结电容: C bs =C js A r +C jsw P j +C jswg W total ,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第二测试单元包括第一MOS晶体管M 1 、第二MOS晶体管M 2 ,且所述 第一、第二MOS晶体管具有不同的沟道宽度W 1 、W 2 ,即:第一。
35、MOS晶体管M 1 和第二MOS晶体 管M 2 具有不同的结电容。 0029 对于单个MOS晶体管而言: A r 2W(SA-SPL);P j 4(SA-SPL)2W;W total 2W。其中,W为 MOS晶体管沟道宽度。 0030 测量第二测试单元中第一MOS晶体管M 1 和第二MOS晶体管M 2 的结电容,根据两 MOS晶体管结电容表达式及沟道宽度值拟合C bs -W曲线,即可提取第二测试单元中MOS晶体 管有源区110离子注入掺杂的横向扩散长度L和MOS晶体管有源区110与沟道界面230 处单位沟道宽度结电容C jswg ,从而进一步表征出相同工艺参数下MOS晶体管结电容。 0031 。
36、作为最佳实施方式,第二测试单元包括m个MOS晶体管,其中,m 1 个MOS晶体管级 联形成第一叉指状MOS结构M 1 ,m 2 个MOS晶体管级联形成第二叉指状MOS结构M 2 ,m、m 1 、 m 2 均为整数且m 1 +m 2 =m2。其中,第一叉指状MOS结构M 1 和第二叉指状MOS结构M 2 的 MOS晶体管数量相同、沟道宽度不同,或MOS晶体管数量不同、沟道宽度相同;即:第二测试 单元中,第一叉指状MOS结构M 1 和第二叉指状MOS结构M 2 具有不同的结电容。 0032 图5为叉指状MOS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叉指状MOS结构版图结构示意图。 0033 如图5、图6所示,所。
37、述叉指状MOS结构置于半导体衬底100上,且周围环绕有浅沟 槽隔离130,用以与半导体衬底100上的其他器件隔离。该包括多个MOS晶体管级联的叉指 状MOS结构中,相邻两MOS晶体管共用一有源区110,有源区110边界与邻近栅极120的距 离均为SA,叉指状MOS结构中相邻两栅极120的距离为PS,侧墙140宽度为SP,有源区110 离子注入的横向扩散长度为L。作为最佳实施例,叉指状MOS结构中,各MOS晶体管的栅 说 明 书CN 102956620 A 6/11页 9 极120具有相同的栅长,覆盖栅极120侧壁的侧墙140具有相同的侧墙宽度,且叉指状MOS 结构中各MOS晶体管具有相同的沟道。
38、宽度W。 0034 如图5所示,叉指状MOS结构中的结电容主要包括:各MOS晶体管有源区110与 半导体衬底100界面210处的底部结电容,各MOS晶体管有源区100与浅沟槽隔离130界 面边界220处的侧边结电容,以及各MOS晶体管有源区100与MOS晶体管沟道界面230处 的侧边结电容。则叉指状MOS结构的结电容:C bs =C js A r +C jsw P j +C jswg W total ,其中, A r 为所述叉指状MOS结构有源区110底部界面210总面积,C js 为所述叉指状MOS结构有 源区110底部界面210单位面积结电容,P j 为所述叉指状MOS结构有源区110与浅。
39、沟槽隔 离130界面220的边界总周长,C jsw 为所述叉指状MOS结构有源区110与浅沟槽隔离130界 面220处单位周长结电容,W total 为所述叉指状MOS结构有源区110与沟道界面230处的 边界总长,C jswg 为所述叉指状MOS结构有源区110与沟道界面230处单位沟道宽度结电容。 0035 如图6所示,结合图5所示叉指状MOS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包括m个MOS 晶体管级联的叉指状MOS结构中,所述叉指状MOS结构有源区110底部界面210总面积: A r W(PS-2SP2L)(m -1)2(SA-SPL); 所述叉指状MOS结构有源区110与浅沟槽隔离130界面2。
40、20的边界总周长:P j 2(PS-2SP2L)(m -1)4(SA-SPL)2W; 所述叉指状MOS结构有源区110与沟道界面230处的边界总长: W total 2Wm。 0036 进一步的,叉指状MOS结构中,各MOS晶体管均为源漏对称结构,且各MOS晶体管 采用相同的工艺条件制备,各栅长相等。 0037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分别测量第二测试单元中第一叉指状MOS 结构结电容C bs1 和第二叉指状MOS结构结电容C bs2 ,根据第二测试单元的设计参数,即可 提取第二测试单元中有源区110离子注入掺杂的横向扩撒长度L以及有源区110与沟道 界面230处单位沟道宽度结电容。
41、C jswg ,从而实现实现MOS晶体管结电容的准确表征。 0038 需要指出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MOS晶体管测试结构中,第一测试单元中 的PN结掺杂区和第二测试单元中MOS晶体管的有源区具有相同的掺杂条件,从而保证了结 电容表征结果的准确性。 0039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基于一组掺杂条件完全相同 的纵向PN结和MOS晶体管,在传统MOS晶体管结电容测试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设计 参数的测试结构,即:不同面积和周长的PN结以及不同沟道宽度的MOS晶体管或包括不同 晶体管数量的叉指状MOS结构,通过对PN结结电容的测试及相关参数提取,综合考虑工艺 过程中由于横。
42、向扩散效应等引入的参数变量,更加准确地表征MOS晶体管的结电容。本具 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测试结构对MOS晶体管的特征尺寸并没有特定的依赖性,随着半导体器 件特征尺寸的缩小和工艺制程节点的向前推进,仍能保证对MOS晶体管结电容的高精度测 试,实现对MOS晶体管结电容的准确表征。 0040 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 0041 图7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步骤流程图。 0042 如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MOS晶体管结电容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第一测试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浅沟槽隔离的纵向PN结。 说 明 书CN 10。
43、2956620 A 7/11页 10 0043 该步骤中,第一测试单元中PN结结构如图2所示,各PN结均置于半导体衬底100 上,具有一掺杂区101,且掺杂区101周围环绕有浅沟槽隔离130。此外,半导体衬底100为 第一半导体类型掺杂,PN结的掺杂区101为第二半导体类型掺杂。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测试 单元中各纵向PN结的掺杂区具有相同的掺杂类型、掺杂浓度和离子注入深度等掺杂条件, 且置于相同的半导体衬底或掺杂阱区内。 0044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第一测试单元包括两个纵向PN结。如图3所示,第一测试单 元包括基于半导体衬底100、环绕有浅沟槽隔离130的第一PN结D 1 和第二PN结D 2 ,。
44、掺杂区 101与半导体衬底100接触形成纵向PN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PN结D 1 和第二PN结D 2 具有不同的面积和周长。 0045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第一测试单元包括n个纵向PN结,其中,n 1 个PN结并联形成 第一等效PN结,n 2 个PN结并联形成第二等效PN结,n、n 1 、n 2 均为整数且n 1 +n 2 =n2,且第 一等效PN结与第二等效PN结具有不同的等效面积和等效周长。 0046 步骤S2:测量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中各PN结的结电容值。 0047 该步骤中,当第一测试单元包括两个纵向PN结时,分别测量第一PN结D 1 的结电容 C d1 和第二PN结D 2 的结电容C 。
45、d2 ;当第一测试单元包括多个纵向PN结时,分别测量第一等效 PN结D 1 的结电容C d1 和第二PN结D 2 的结电容C d2 。上述第一测试单元各结电容的测量 采用电容电压特性测量仪、数字电容测试仪或其他本领域常用的电容特性测量仪器实现。 0048 步骤S3:提取第一测试单元中各PN结底部界面单位面积结电容C js 、侧边界面处 PN结掺杂区与浅沟槽隔离的边界单位周长结电容C jsw 。 0049 该步骤中,由图2所示纵向PN结结构及第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测试结构结电 容的描述可知,第一测试单元中各PN结的结电容C d 主要包括底部结电容和浅沟槽隔离侧 边电容,且C d =C js A。
46、 rd +C jsw P jd ,其中,A rd 为所述PN结底部界面201面积,C js 为所述PN结 底部界面201单位面积结电容,P jd 为所述PN结掺杂区101与浅沟槽隔离130界面202的 边界周长,C jsw 为所述PN结掺杂区101与浅沟槽隔离130界面202处单位周长结电容。 0050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第一测试单元包括两个纵向PN结,根据步骤S2 中测量得到的第一PN结D 1 结电容C d1 和第二PN结D 2 结电容C d2 联立方程: ,其中A rd1 、A rd2 分别为第一PN结D 1 和第二PN结D 2 底部界面201 面积,P jd1 、P jd2 分别为第一P。
47、N结D 1 和第二PN结D 2 结掺杂区101与浅沟槽隔离130界面202 的边界周长,A rd1 、A rd2 、P jd1 、P jd2 均为第一测试单元的设计参数。根据上述联立方程即可提取 得到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中PN结掺杂区101与半导体衬底100的底部界面201单位面积结 电容,PN结掺杂区101与浅沟槽隔离130的界面202处单位周长结 电容。 0051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第一测试单元包括多个纵向PN结,步骤S2中测量得到n 1 个 PN结并联形成的第一等效PN结D 1 的结电容C d1 和第二等效PN结D 2 的结电容C d2 。该 实施方式中,第一等效PN结D 1 和第二等效PN。
48、结D 2 的等效面积A rd1 、A rd2 和等效周长 说 明 书CN 102956620 A 10 8/11页 11 P jd1 、P jd2 均可根据第一测试单元中各PN结的设计参数直接提取,其结电容的测量及PN结 结构中底部单位面积结电容C js 和浅沟槽隔离边界单位周长结电容C jsw 的提取与上述描述 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与单个PN结结电容的测量相比,采用多个PN结并联 形成等效PN结的等效面积、等效周长具有较为灵活的可选择性和更大的参数范围,因此, 等效PN结结构的结电容测量精度更高,该实施方式下提取的底部单位面积结电容C js 和浅 沟槽隔离边界单位周长结电容C 。
49、jsw 更为准确。 0052 步骤S4:提供第二测试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MOS晶体管。 0053 该步骤中,第二测试单元中各MOS晶体管剖面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MOS晶体管置 于第一半导体类型掺杂的半导体衬底100上,为源/漏对称结构,且周围环绕有浅沟槽隔离 130。MOS晶体管包括有源区110及栅极120,栅极120侧壁覆盖有侧墙140,其中,MOS晶体 管的侧墙140宽度为SP,有源区110为第二类型半导体掺杂,有源区110边界与邻近栅极 120的距离为SA,有源区110离子注入掺杂的横向扩散长度为L。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 二测试单元的各MOS晶体管具有相同的栅长和侧墙宽度SP。 0054 该步骤中,MOS晶体管有源区110的掺杂类型、掺杂浓度、离子注入深度等均与第 一测试单元中PN结离子注入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