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169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 N 1 0 2 9 3 1 6 9 6 A *CN102931696A* (21)申请号 201210389966.X (22)申请日 2012.10.15 H02J 7/00(2006.01) H02J 3/32(2006.01) (71)申请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地址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 水均岗8号 (72)发明人赵伟 陈锐民 姜久春 和敬涵 田文奇 孙丙香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4 代理人周克佑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电动汽。
2、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方法 (57) 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方法:S1每日 末时刻调度部门将次日负荷预测发送至调度系 统,管理系统计算次日24个时段的电池总容量的 上下限以及充电功率的上下限,并上报至调度系 统;S2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接收到的数 据传送至充电调度模型建立模块2;S3充电功率 指令计算模块采用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求解第i 个换电站次日j时段充电功率P ij ,并经充电功率 指令输出模块将第i个换电站次日j时段充电功 率P ij 下发至第i个换电站管理系统;S4电动汽车 换电站管理系统根据站内电池情况按照下发的充 电功率指令进行充电。本发明既满足换电站充电 需求又对电网负。
3、荷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协调电 网运行与电动汽车换电需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每日末时刻电网调度部门将电网次日负荷预测曲线P Lj (j=1,2,24)发送至电动 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的数据接收模块(1);与此同时,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系统计算次 日24个时段的各时段站内电池总容量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各时段充电功率的上下限,并将 所得数据以及次日初始时刻电池容量也上报至电动汽车换。
4、电站充电调度系统的数据接收 模块(1),即:第i个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系统将次日换电站i在j时段电池容量下限Q ijmin 、 j时段电池容量上限Q ijmax 、j时段最小充电功率P ijmin 、j时段最大充电功率P ijmax 、次日初始 时刻电池容量Q i0 发送至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数据接收模块(1),电动汽车换电站 充电调度系统数据接收模块(1)共接收n座换电站数据; S2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的数据接收模块(1)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充电调 度模型建立模块(2),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充电调度模型建立模块(2)计算电网次日负荷预 测曲线的日平均负荷P av ,将第i个换电站次日。
5、j时段充电功率P ij 作为待求解变量,将式 作为目标函数,将换电站i在j时段电池容量下限Q ijmin 、j时段 电池容量上限Q ijmax 、j时段最小充电功率P ijmin 、j时段最大充电功率P ijmax 作为约束条件,将 次日初始时刻电池容量Q i0 作为初始条件,建立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数学模型; S3充电功率指令计算模块(3)采用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求解第i个换电站次日j时段 充电功率P ij ,并经充电功率指令输出模块(4)将第i个换电站次日j时段充电功率P ij 下 发至第i个换电站管理系统; S4所述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系统根据站内电池情况按照下发的充电功率指令进行充 电。。
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S3包 括如下子步骤: S3-1)输入约束条件、初始条件和算法基本参数,按式 设置粒子位置并初始化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S3-2)根据约束条件修改粒子位置; S3-3)计算粒子群的适应度,记录粒子个体最好位置和群体最好位置; S3-4)根据公式和 更新粒子速度和位置; S3-5)检查粒子位置是否超过约束条件,是则返回步骤S3-2); S3-6)计算粒子群的适应度,更新并记录粒子最优位置和群体最优位置; S3-7)判断是否达到设置的循环次数结束条件,是则停止计算,否则返回步骤S3-4)。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1。
7、696 A 1/5页 3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充电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面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推进交通能源转型,已引起中国及世 界主要发达国家政府的关注,各国均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政策扶持力度。可以预计,未来将 有大量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接入电网。然而,大规模电动汽车无序的充电行为可能会造成“峰 上加峰”的现象,加大电网峰谷差,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影响。 0003 电动汽车换电站是指采用电池更换方式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场所,是一种 重要的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方式。换电站可有效利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对标准电池箱进行。
8、集 中有序充电,对电网负荷起到良好的移峰填谷作用;另一方面负荷低谷时电价便宜,也可以 降低充电成本,提高车辆运行的经济性。因此,根据电网负荷曲线,按照电动汽车换电站充 电的功率需求和能量需求特性,研究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目 前国内建设的换电站尚未具有此种充电调度方法的运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无序充电行为造成的“峰 上加峰”的现象、减小电网峰谷差、协调电网运行要求与电动汽车换电需求的电动汽车换电 站充电调度方法。 0005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
9、骤: 0007 S1每日末时刻电网调度部门将电网次日负荷预测曲线P Lj (j=1,2,24)发送 至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的数据接收模块1;与此同时,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系统 计算次日24个时段的各时段站内电池总容量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各时段充电功率的上下 限,并将所得数据以及次日初始时刻电池容量也上报至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的数 据接收模块1,即:第i个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系统将次日换电站i在j时段电池容量下限 Q ijmin 、j时段电池容量上限Q ijmax 、j时段最小充电功率P ijmin 、j时段最大充电功率P ijmax 、次日 初始时刻电池容量Q i0 发送至电动汽车换电站充。
10、电调度系统数据接收模块1,电动汽车换电 站充电调度系统数据接收模块1共接收n座换电站数据; 0008 S2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的数据接收模块1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充电 调度模型建立模块2,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充电调度模型建立模块2计算电网次日负荷预 测曲线的日平均负荷P av ,将第i个换电站次日j时段充电功率P ij 作为待求解变量,将式 作为目标函数,将换电站i在j时段电池容量下限Q ijmin 、j时段 电池容量上限Q ijmax 、j时段最小充电功率P ijmin 、j时段最大充电功率P ijmax 作为约束条件,将 次日初始时刻电池容量Q i0 作为初始条件,建立电动汽车换电站充。
11、电调度数学模型; 说 明 书CN 102931696 A 2/5页 4 0009 S3充电功率指令计算模块3采用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求解第i个换电站次日j时 段充电功率P ij ,并经充电功率指令输出模块4将第i个换电站次日j时段充电功率P ij 下 发至第i个换电站管理系统; 0010 S4所述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系统根据站内电池情况按照下发的充电功率指令进 行充电。 0011 所述的步骤S3包括如下子步骤: 0012 S3-1)输入约束条件、初始条件和算法基本参数,按式 设置粒子位置并初始化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0013 S3-2)根据约束条件修改粒子位置; 0014 S3-3)计算粒子群的适应。
12、度(目标函数值),记录粒子个体最好位置和群体最好位 置; 0015 S3-4)根据公式和 更新粒子速度和位置; 0016 S3-5)检查粒子位置是否超过约束条件,是则返回步骤S3-2); 0017 S3-6)计算粒子群的适应度,更新并记录粒子最优位置和群体最优位置; 0018 S3-7)判断是否达到设置的循环次数结束条件,是则停止计算,否则返回步骤 S3-4)。 0019 本方法原理: 0020 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方法,可根据以往换电站运行历史数据或换电车辆车流密度 统计,计算次日各时段站内电池总容量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各时段充电功率的上下限,以及 将所述次日各时段站内电池总容量的上限和下限、各时。
13、段充电功率的上下限、次日初始时 刻电池容量上报至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并按照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下 发的充电功率指令安排站内电池充电。 0021 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用于接收来自电网调度部门的次日负荷预测曲 线,以及来自所述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系统的次日换电站各时段站内电池总容量的上限和 下限、各时段充电功率的上下限以及次日初始时刻电池容量,计算次日各个换电站各时段 的充电功率,并向所述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系统下发各时段的充电功率指令。 0022 有益效果:本发明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根据电网负荷曲线,在满足换电 站充电需求的前提下,对各个电动汽车换电站次日各时间段的充电功。
14、率进行调度,既满足 换电站充电需求又对电网负荷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协调电网运行与电动汽车换电需求。 附图说明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 图1为本调度系统原理框图; 0025 图2为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方法程序流程框图; 0026 图3为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流程框图; 0027 图4为经本方法改善的负荷曲线与原始曲线的对比图。 0028 图中1为数据接收模块,2为充电调度模型建立模块,3为充电功率指令计算模块, 说 明 书CN 102931696 A 3/5页 5 4为充电功率指令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
15、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 S1每日末时刻电网调度部门将电网次日负荷预测曲线P Lj (j=1,2,24)发送 至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的数据接收模块1;与此同时,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系统 计算次日24个时段的各时段站内电池总容量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各时段充电功率的上下 限,并将所得数据以及次日初始时刻电池容量也上报至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的数 据接收模块1,即:第i个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系统将次日换电站i在j时段电池容量下限 Q ijmin 、j时段电池容量上限Q ijmax 、j时段最小充电功率P ijmin 、j时段最大充电功率P ijmax 、次日 初始时刻电池容量Q i0 发送。
16、至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数据接收模块1,电动汽车换电 站充电调度系统数据接收模块1共接收n座换电站数据; 0031 S2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系统的数据接收模块1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充电 调度模型建立模块2,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充电调度模型建立模块2计算电网次日负荷预 测曲线的日平均负荷P av ,将第i个换电站次日j时段充电功率P ij 作为待求解变量,将式 作为目标函数,将换电站i在j时段电池容量下限Q ijmin 、j时段 电池容量上限Q ijmax 、j时段最小充电功率P ijmin 、j时段最大充电功率P ijmax 作为约束条件,将 次日初始时刻电池容量Q i0 作为初始条件,建。
17、立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调度数学模型; 0032 S3充电功率指令计算模块3采用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求解第i个换电站次日j时 段充电功率P ij ,并经充电功率指令输出模块4将第i个换电站次日j时段充电功率P ij 下 发至第i个换电站管理系统; 0033 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0034 S3-1)输入约束条件、初始条件和算法基本参数,按式 设置粒子位置并初始化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0035 S3-2)根据约束条件修改粒子位置; 0036 S3-3)计算粒子群的适应度(目标函数值),记录粒子个体最好位置和群体最好位 置; 0037 S3-4)根据公式和 更新粒子速度和位置; 0038 S3-5)检查粒。
18、子位置是否超过约束条件,是则返回步骤S3-2); 0039 S3-6)计算粒子群的适应度,更新并记录粒子最优位置和群体最优位置; 0040 S3-7)判断是否达到设置的循环次数结束条件,是则停止计算,否则返回步骤 S3-4)。 0041 S4电动汽车换电站管理系统根据站内电池情况按照下发的充电功率指令进行充 电。 0042 算例 0043 本算例以某地区电网次日负荷预测曲线P Lj 为例,如表1所示。区域内共接入最大 说 明 书CN 102931696 A 4/5页 6 电池容量为30MWh的换电站10座,各换电站在次日初始时刻(00:00时刻)的电池容量Q i0 均为13MWh。次日24个时。
19、段的各时段站内电池总容量上下限如表2、3所示,各站各时段最 大充电功率如表4所示,各站各时段最小充电功率均为0。粒子群算法中取粒子数为20,最 大循环次数为1000。表5为方法计算出的各电动汽车换电站次日各时段充电功率。图4为 采用本充电调度方法后对次日负荷曲线的改善情况。 0044 表1某地区调整前原始日负荷曲线 0045 0046 表2换电站电池容量上限 0047 0048 表3换电站电池容量下限 0049 0050 表4换电站各时刻最大充电功率 0051 0052 表5换电站有序充电计划(MW) 0053 说 明 书CN 102931696 A 5/5页 7 说 明 书CN 102931696 A 1/3页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1696 A 2/3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1696 A 3/3页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1696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