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物室内采用干式温水供暖的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室内的干式温水供暖的构造物的构成及其施工方法,更详细地讲,将比重低、热传导率高的非铁金属的铝材作为构造物的主材料,通过干式组装式施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通过在温水供暖过程中进行快速地热传导,提高热效率;通过组装式空间施工方法,简化了施工,缩短了施工时间;切断地板衬(
sleeve)的直接冲击,从而延长构造物的寿命;最小化了地板端面的高度,从而减小了建筑物的层间高度;防止在地面产生湿气,从而抑制恶臭的产生以及虫子的寄生;通过干式化建筑物,可以不受季节的影响而进行施工。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物室内的温水供暖系统使用胶泥的湿式供暖具有需要熟练的装修工人、施工时间长、不能进行快速供暖、降低了热效率等缺点,同时暖炕地面的冲击直接传达到地板衬,从而增加了冲击,建筑物具有极限。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最近使用干式供暖方式进行施工;在这些施工方法中,本申请申请人提出并在韩国专利申请第10-766402号中记载有构造物及施工方法。
但是,上述的在先申请,虽然相比湿式方式可以进行快速供暖,但产生供暖持续力下降的缺点;把构筑物设置在减震器上,虽然缓冲了层间噪音,但未具备噪音缓冲的程度;地以上下双重设置面结构,提高了构造物的高度,但需要更多的建筑费;在组装地面结构(下)的过程中,存在固定用螺丝松开等不安全的问题。
还有,在先登记的暖炕地板施工方法是将地板结构插入连接到凸出台之间的槽中的方法,维修瑕疵时只能在一侧进行解体,因此延迟了维修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弥补上述的缺点提出的,维持申请人在先登记的韩国专利10-766402号发明结构的主干,改善不足之处。为隔断通过地面的层间噪音传递,减震器不直接设置在地面上,先设置钢丝,在钢丝上面设置减震器,通过此方法,减少了减震器与地面直接接触时粘合施工所需要的时间,从而缩短了干式施工的施工期间,又可以隔离层间噪音传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地板面施工简单,为了最小化地板构造物的断面高度,不像在先登记的地板结构一样设置成上下结构,而压缩设置成一个地板结构,以确保层间的有效性而降低建筑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隔断层间的回音和噪音,用固定销固定地板结构,使施工坚固,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的发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先登记的暖炕地板施工方法是通过在地板结构的凸出台之间夹入槽而连接设置的方法,因瑕疵而维修的时候只能从一边分解。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暖炕地板两边槽中夹入设置固定结构,从而在因瑕疵而维修的时候,可以从两边分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先登记的干式结构与湿式的相比,虽然升高室温的速度快,但维持上升温度的维持力方面有不足之处,本发明在干式暖炕地板的边向四方设置有挖有槽的黄土块,在黄土块的槽中设置有供暖管,从而可以维持室内的温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用密度小的非铁金属铝材料,以轻量化构造物,从而减小构造物总体的重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采用干式组装施工,可缩短施工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墙面的施工简单,结尾处理快速而美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地板面施工采用与申请人在先登记的发明相同的干式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构造物包括:
支架(bracket)固定结构(frame),根据在室内墙面下端设定的暖炕地板截止基准线,在斜面水平地画墨线,所述支架固定结构的上端对准上述水平墨线,并紧贴墙面而固定;
多个支架(bracket),设置在上述支架固定结构的前面,具有水平调节滚轴;
辅助支架(bracket),设置在上述支架的上面;
棱角结构,设置在上述辅助支架的上面;
钢丝座(steel wire socket),紧贴地设置在施工建筑室内的拐角地面,至少为2个;
钢丝(steel wire),固定在上述第一钢丝座的一端,与组装在在先施工的支架上的水平调节滚轴相连接,从而在地面上设置成之字形,中间具有调节张力的张力调节设备,另一端固定在在先施工的第二钢丝座上;
减震器(shock absorber),设置在上述钢丝的上面;
水平杆结构,设置在上述减震器的上端;
消音隔热材料,搭在上述水平杆结构的侧面形成的坎上;
地面结构,设置在上述水平杆结构上;
黄土块(block),构筑在上述棱角结构上面,中间形成有可插入供暖管的槽;
石膏板固定结构,设置在上述棱角结构上面;
石膏板(board),设置在上述石膏板固定结构上;
供暖管,设置在上述地面结构和黄土块上面的槽中;
水脉防止板,设置在上述地面结构上面;
暖炕地板,固定在设置于上述地面结构的暖炕地板固定结构上,且设置在水脉防止板上面;以及
截止结构,设置在上述石膏板固定结构的前面。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根据在室内墙面下端设定的暖炕地板截止基准点,在斜面水平地画墨线,使支架固定结构的上端对准上述水平墨线,并紧贴墙面而固定该支架固定结构A;
在由上述工程固定的支架固定结构A的前面,以一定间隔设置多个支架B;
上述工程后,在支架B的上面设置辅助支架E;
上述工程后,在辅助支架E的上面设置棱角结构F,并调节水平;
上述工程后,首先沿地板面的对角线方向选定2个拐角的位置,使钢丝座G紧贴地面固定设置;
上述工程后,将钢丝H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钢丝座G上,将钢丝H与组装在在先施工的支架B上的水平调节滚轴D相连接,从而在地面上设置成之字形,将钢丝H的另一端固定在在先施工的第二钢丝座G′上,并调节钢丝H的张力;
上述工程后,组装水平杆结构L,在钢丝H的上面设置减震器I;
上述工程后,在水平杆结构L之间设置消音隔热材料M;
上述工程后,在棱角结构F的上面组装地板结构O后,使另一个地板结构N与地板结构O相结合后连续连接组装另一地板结构N,
上述工程后,在地面结构N上面的槽N-4和黄土块Q上面的槽Q-1中设置供暖管S,用供暖XL管固定盖罩T固定设置供暖管;
上述工程后,在棱角结构F上面设置石膏板固定结构R;
上述工程后,在石膏板固定结构R上设置石膏板X;
上述工程后,在地面结构N上面设置水脉防止板V;
上述工程后,在地面结构N上面设置暖炕地板固定结构U;
上述工程后,在暖炕地板固定结构U上连续固定设置暖炕地板;以及
上述工程后,在石膏板固定结构R的前面设置截止结构Y。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精密的对准地板面的水平,墙面的垂直也可以简单快速的完成,与其他干式供暖系统不同,可去除地板面产生的湿气,从而提供舒适的环境,维持使用者的健康。通过作为热传递介质的供暖管发散的热可以直接传递到地板结构,从而可以迅速全面的加热,黄土块起保温作用维持热量。在钢丝上设置减震器,形成地板衬和地板材之间的空间,使在室内地板发生的噪音不直接传递到地板衬,从而隔断噪音传递,减少层间的噪音。将减震器夹入水平杆结构的侧面而组装省略了固定螺钉,将地板的双重设置压缩至单层设置,从而减少了整体地板断面的高度。整体上采用密度小的非铁金属铝材料,实现了轻量化,从而减少了建筑物的重量。构造物施工时,用固定夹(clip)形式的销代替不稳定的螺丝组合,从而减少了地板冲击时的摩擦音。采用聚氨酯衬垫(urethane packing)减少了地板面和地板面间的摩擦。采用干式精密施工可以在冬季施工,从而缩短了施工时间。又,暖炕地板的施工采用暖炕地板固定结构省略了粘合剂的使用,使得环境舒适。地板和墙面相交的部分用截止结构完成,从而具有地板截止面和墙面部分的美观装饰效果并可以降低建筑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状态的分解截面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实施状态的截面图;
图2a-图2i是本发明的实施工程图;
图2a中的(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支架固定结构的详细斜视图;
图2a中的(B)是使用于本发明的支架的详细斜视图;
图2b中的(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辅助支架的详细斜视图;
图2b中的(B)是表示使用于本发明的辅助支架的前面固定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b中的(C)是表示使用于本发明的辅助支架的后面固定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c中的(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棱角结构的详细斜视图;
图2c中的(B)是表示使用于本发明的辅助支架的前面固定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c中的(C)是表示使用于本发明的辅助支架的后面固定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d中的(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钢丝座的详细斜视图;
图2d中的(B)是使用于本发明的钢丝座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d中的(C)是使用于本发明的水平调节滚轴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e中的(A)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钢丝固定的详细斜视图;
图2e中的(B)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钢丝末端固定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e中的(C)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钢丝设置在水平调节滚轴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e中的(D)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聚氨酯衬垫的详细斜视图;
图2f中的(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减震器的详细斜视图;
图2f中的(B)是使用于本发明的减震器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g中的(A)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减震器和水平杆结构的设置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g中的(B)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水平杆结构的末端设置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h中的(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地板结构的详细斜视图;
图2h中的(B)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地板结构的设置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h中的(C)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供暖XL管的设置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i中的(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暖炕地板的详细斜视图;
图2i中的(B)是使用于本发明的暖炕地板固定结构的详细斜视图;
图2i中的(C)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暖炕地板固定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实施状态的交叉视图截面图;
图3a-图3i是本发明的交叉视图工程实施图;
图3a-图3e的详细斜视图及局部放大截面图与图2a-图2e相同;
图3f中的(A)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在水平杆结构上设置减震器的交叉视图的详细斜视图;
图3f中的(B)是使用于本发明的水平杆结构的详细斜视图;
图3g中的(A)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消音隔热材料设置的交叉视图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3g中的(B)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减震器上设置水平杆结构的交叉视图的详细斜视图;
图3h中的(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石膏板固定结构的详细斜视图;
图3h中的(B)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石膏板固定结构设置的交叉视图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3i中的(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截止结构的详细斜视图;
图3i中的(B)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截止结构设置的交叉视图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4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地板结构和暖炕地板的设置的详细示例图;
图4中的(A)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地板结构设置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4中的(B)、(C)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暖炕地板设置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5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地板结构设置的斜视图;
图5中的(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减震器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5中的(B)是使用于本发明的减震器的分解图;
图6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钢丝及减震器设置的平面图;
图7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支架固定结构、支架、辅助结构、及棱角结构设置的详细斜视图;以及
图8是显示使用于本发明的供暖XL管及黄土块设置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A-支架固定结构
B-支架
C-水平调节螺钉
D-水平调节滚轴(roller)
E-辅助支架
F-棱角结构
G-钢丝座
H-钢丝
I-减震器
J-固定销
K-聚氨酯衬垫
L-水平杆结构
M-消音隔热材料
N-地面结构
O-地面结构
P-固定销
Q-黄土块
R-石膏板固定结构
S-供暖XL管
T-供暖XL管固定盖罩(cap)
U-暖炕地板固定结构
V-水脉防止板
W-暖炕地板
X-石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本发明包括:
支架固定结构A,根据在室内墙面下端设定的暖炕地板截止标准线,在斜面水平地画墨线,所述支架固定结构的上端对准上述水平墨线,并紧贴墙面而固定;
多个支架B,设置在上述支架固定结构A的前面,并具有水平调节滚轴;
辅助支架E,设置在上述支架B的上面;
棱角结构F,设置在上述辅助支架E的上面;
钢丝座G,紧贴地设置在施工建筑室内的拐角地面,至少为2个;
钢丝H,一端固定在上述第一钢丝座G上,与组装在在先施工的支架B上的水平调节滚轴相连接,从而在地面上设置成之字形,中间具有调节张力的张力调节设备,另一端固定在在先施工的第二钢丝座G′上;
减震器I,设置在上述钢丝H的上面;
水平杆结构L,设置在上述减震器I上端;
消音隔热材料M,搭在上述水平杆结构L的侧面形成的坎上;
地面结构N,设置在上述水平杆结构L上;
黄土块Q,设置在上述棱角结构F上面,中间形成有可插入供暖管S的槽;
石膏板固定结构R,设置在上述棱角结构F上面;
石膏板X,设置在上述石膏板固定结构R上端的槽中;
供暖管S,设置在上述地面结构N和黄土块Q上面的槽中;
水脉防止板V,设置在上述地面结构N上面;
暖炕地板W,固定在设置于上述地面结构N上的暖炕地板固定结构U上面,并设置在水脉防止板V上面;
截止结构Y,设置在上述石膏板固定结构R的前面。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各部分详细构成和施工方法如下。
支架固定结构A,弯曲成如图2a中的(A)和图3a中的(A)所示,包括与墙面紧贴的基准面和与地板紧贴的地板面。在上述基准面的上部相距规定距离形成有螺丝孔A-1,在上述螺丝孔A-1的下侧形成有用于支撑支架B的一对导轨,上述导轨由基准面向前方突出,沿相对的方向弯曲,从而在与基准面之间形成相对的槽A-3,在地板面上为固定支架固定结构A而形成多个贯穿螺丝的螺丝孔A-1,在地板面的上部形成有用于支撑支架B的一对导轨,上述导轨由地板面向上突出,沿相对的方向弯曲,从而在与地板面之间形成相对的槽A-4,在上述导轨之间至少形成有2个以上的槽,在上述槽中插入聚氨酯线(urethan wire),此时聚氨酯线A-9的上表面要比地板面稍高,在地板面的下侧形成多个加强筋(bead),以加固地板面的强度,又与地板衬之间有一定间距。如上结构的支架固定结构A由轻质的铝制成,像车底盘(chassis)一样可在一定的模子中连续生产,在必要时可裁剪使用。
如图2a中的(B)和图3a中的(B)所示,支架B附着固定在支架固定结构A上,所以与支架固定结构A形成相同的弯曲,在墙面的上部形成有用于调整水平的墙孔,通过贯通上述墙孔的水平调节螺钉(bolt)C来调节水平,在上述墙孔的下侧具备有夹入形成在支架固定结构A的基准面上的导轨中的凸出部,地板面的下部设置有水平调节滚轴D,并且通过由地板面的上部凸出的水平调节螺钉来上下移动水平调节滚轴,为了轻量化,用非铁金属的铝制作支架B。
如图2b中(A)和图3b中的(A)所示,辅助支架E以多段弯曲的形式在前端和后端形成有槽E-1、E-4,辅助支架E的上表面形成有以弯曲形式向前方的导轨,从而在上述导轨和辅助支架E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挂槽E-2,向辅助支架E的下侧弯曲的部分形成有向前方凸出的凸出台E-3,为了轻量化,用非铁金属的铝制作辅助支架E。
如图2c中的(A)所示,棱角结构F的上面末端形成有能够夹住固定结构R的导轨,从而在上述导轨的内侧形成挂槽F-6、F-7,导轨在向前方的方向形成有挂槽F-4,线段顺序地弯曲形成托台F-2、F-1,在下端与地板面间隔形成有凸出的凸出台F-5,从而在上述凸出台和地板面之间形成挂槽F-3,上述棱角结构F像车底盘一样可以在一定模具中可以连续地生产,从而以在使用时需要的长度进行截断后使用。
如图2d中的(A)和(B)以及图3d中的(A)和(B)所示,钢丝座G在以90度弯曲的成角度的地板上形成有用于插入锚定螺钉的孔G-6,向上弯曲的面贯通设置有夹头(collet),从而在内侧通过螺帽G-3固定上述夹头,通过夹紧螺帽G-1而分开或闭合,从而在上述夹头上固定钢丝。
上述螺帽G-3在固定夹头的同时可以调节钢丝H的张力,从而在通过拉钢丝H而加强张力时,夹紧螺帽则夹头后方的螺帽被推到后方,从而拉钢丝H,因此可以维持张力。
如图3f中的(B)所示,水平杆结构L以
形式构成,在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三角形形式的槽L-5,在上述槽L-5内插入聚氨酯钢丝L-1,两侧壁的外侧上部形成挂槽L-2,与上述挂槽L-2以特定距离间隔的下侧形成有凸出的叶片(1eaf),从而形成有托住后述的消音隔热材料的托台L-3,在上述侧壁的内侧形成槽L-4,从而使用铝材可以在一定模具内连续地进行生产,在使用时以必要的长度进行截断后进行使用。
地面结构O,在棱角结构F中组装,从而具备从地板面向上伸长的凸出台O-1,并形成有从上述凸出台的中间向上方倾斜伸长的夹入部O-3,上述夹入部的下部形成挂槽O-2。还有,前方的凸出部形成有三角形式的槽O-4,并且以插入聚氨酯线O-5的结构形成上述槽O-4,从而使用铝材可以在一定模具内连续地进行生产,在使用时以必要的长度进行截断后进行使用。
地面结构N,以板的形式构成,从而在板的中间形成有用于插入供暖管S的槽N-4,前方和后方具备用于与其他地面结构N结合的结合口,前方的结合口具有比上表面低的槽的形式,槽的侧壁形成有从中间向上方倾斜伸长的夹入部N-3,上述夹入部的下部形成有挂槽N-9。还有,前方的凸出部形成有三角形式的槽N-14,上述槽N-14以插入聚氨酯线(urethane wire)N-1的结构构成,后方的结合口具有能够插入形成于前方的结合口的夹入部的槽N-5,为形成上述槽,向下倾斜凸出的凸出部的末端具有挂台N-10,沿上述挂台的内侧形成有三角形式的槽N-8,上述槽N-8以插入聚氨酯线N-15的结构构成,从而使用铝材可以在一定模具内连续地进行生产,在使用时以必要的长度进行截断后进行使用。
还有,后方的结合口以能够夹入形成于前方的结合口的挂入部N-3的槽N-5的形式构成,形成槽的凸出部N-10的端部形成有槽N-15,上述槽中插入聚氨酯线N-8。
减震器I在四角形式的支撑板I-10上面形成圆筒型的支撑区I-13,在上述支撑区的内部下端柱面沿内侧形成凸出的台I-15,在上述台I-15上搭有聚氨酯环(urethan ring)I-9,在上述聚氨酯环I-9上端搭有不锈钢板I-8,在上述不锈钢板I-8的上面搭有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的聚氨酯衬垫I-7,在上述聚氨酯衬垫I-7上面搭有不锈钢板I-3,上述不锈钢板I-3上面装配有卡环(snapring)I-2和平坦的聚氨酯衬垫I-1,上述圆筒型支撑区外面具有至少2个以一定间距间隔的凸出箍I-12,支撑板的下端形成与上述钢丝相接触的半圆形槽I-18。
上述实施例中虽然设置了在支撑台内部作为缓冲装置的不锈钢板I-8和在其上面的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的聚氨酯衬垫I-7,但如上述的缓冲装置可排列成多个层,此时支撑区的内侧台I-15的凸出部上搭有聚氨酯环I-9,在上述聚氨酯环I-9上端,不锈钢板I-8和上宽下窄的漏斗形聚氨酯衬垫I-7重复地排列2对以上多个列,在最上端的缓冲装置上面装配有卡环I-2和平坦的聚氨酯衬垫I-1,还可以根据搭在上面的构造物的重量使用适当形式的减震器I,上述支撑区为制作便利,在管的外面进行螺纹加工,在支撑板上成型内螺纹来组装的办法制作。
石膏板固定结构R的上部有用于夹入石膏板的槽R-1,前表面有可夹入截止结构Y的挂槽R-2和R-3,挂槽R-2的前表面有凸出台R-7,下端形成有用于设置暖炕地板的基准台R-4和能够装配在棱角结构F上的凸出台R-5和R-6。
暖炕地板固定结构U由I型梁形式构成,上部形成有三角形形式的槽U-5,在上述槽U-5中夹入有聚氨酯衬垫U-1。
暖炕地板W由木材或人工石料制成,其一端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槽W-1,相对端面上形成有台W-2和W-3。
截止结构Y具有可夹入石膏板固定结构R前表面的上端的挂槽R-2和下端的挂槽R-3中的凸出台Y-2和Y-1,上端形成有可装配挂槽Y-4和凸出台Y-5形成的盖罩的凸出台Y-3和支撑台Y-6。
将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施工过程参照图示做如下详细说明。
首先如图2a所示,在形成在支架固定结构A的导轨上的挂槽A-3和A-4之间夹入支架B的凸出台B-3,B-4后推进,以将支架B装配在支架固定结构A上,并将多个支架B夹入装配在支架固定结构A上;之后如图7所示,在室内墙面下端设定基准点并沿斜面水平地画墨线,以墨线为基准沿横向将支架固定结构A的上端A-7与墨线对准,使支架固定结构A的底端紧贴于地板,利用墙面的孔A-1用旋转螺丝A-5固定后,地板面贯穿孔A-2用锚定螺钉A-6固定。此时沿旁边推或拉支架B而对准支架间的间距。此时设置在支架固定结构A上面的聚氨酯线A-9起到在支架B推入支架固定结构A时最小化接触面的作用,以及减少金属间因接触而产生的摩擦音的作用,并且在结合状态下起缓冲作用。
之后在上述支架B上设置辅助支架E,此时如图2b中的(B)、(C)及图3b中的(B)、(C)所示,形成在辅助支架E后方的槽E-1通过形成在支架B上的四角孔B-1而夹入形成在水平调节螺钉C中间的槽C-1中,前方的槽E-4形成为环绕用于调节水平调节滚轴D高度的螺钉D-2的形式,以拧紧螺帽D-1来进行装配。
之后在上述辅助支架E上组装棱角结构F,此时如图2c中的(B)、(C)及图3c中的(B)、(C)所示,在棱角结构下端与地板面间隔而凸出的凸出台F-5嵌在形成在辅助支架E上面的挂槽E-2中,棱角结构F的凸出台F-5同时使在辅助支架E的前方凸出的凸出台E-3夹入形成在棱角结构F下端的槽F-3中,从而水平的推入夹入组装。
之后为使棱角结构F维持水平状态而调节水平,此时或紧或松组装在形成于支架B上的螺帽B-2的水平调节螺钉C及调节水平滚轴D的用于调节高度的调节螺丝来调整水平,加以更加详细的说明则,当沿松开的方向旋转设置在支架B后方的水平调节螺钉时,上述水平调节螺钉将向上移动。接着,插入在上述水平调节螺钉中间槽的辅助支架E的后方沿抬起的方向移动,如果将水平调节螺钉沿拧紧的方向旋转,上述水平调节螺钉将向下移动,则辅助支架E的后方将沿向下的方向移动。如上所述,随着辅助支架E移动,搭在上面的棱角结构F也会同时移动,从而可以调节棱角结构F的后方的水平,上述说明中说明了调节后方的高度可调节棱角结构F的水平,利用前方的水平调节滚轴的用于调节高度的调节螺丝,可调节前方的高度,此方法与上述的调节方法一致,故省略详细说明。
之后设置建筑物室内的钢丝,此时首先在建筑物室内的一侧地板的相互对应位置设置2个钢丝座G,G’,钢丝座G,G’利用形成于构成钢丝座G,G’的成角度的地板面G-5上的孔G-6,用锚定螺钉G-7固定,此时钢丝座G,G’会很坚固的固定在地板衬上。
之后在钢丝座G的夹头上固定钢丝H的一端,将上述钢丝H连接至组装在设置在相对墙面上的支架B的水平调节滚轴D,接着连接至组装在设置在相对墙面上的支架B的水平调节滚轴D上,使之呈之字状的设置在地板上,之后将钢丝的另一端与设置在与上述钢丝座G相对应位置的钢丝座G’相结合。在此过程中,钢丝H在维持水平的同时,维持绷直可调节张力,需要拉紧钢丝H增加张力时,拧紧螺帽,则夹头后方的螺钉向后移动,从而拉紧钢丝H,而维持张力。
上述实施例中利用设置在钢丝座G上的张力调节螺帽维持张力,但根据不同情况,可在钢丝中间设置张力调节装置。
如上所述,调节张力的钢丝H可以维持水平,上述钢丝H的水平若不一致时,可以调节水平,此时或紧或松支撑水平调节滚轴D的水平调节螺丝以改变水平调节滚轴D的高度从而实现调节,此调节方法与组装于上述支架的棱角结构的水平调节方法一致。
根据上述过程设置完一方的钢丝H后,再沿与上述钢丝H交叉的方向设置另一个钢丝H,其过程与前述过程相同,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完成钢丝H的设置后,与棱角结构F有一定间隔的设置水平杆结构L,此时首先设定水平杆结构L的长度,切断后在水平杆结构L的侧壁内侧形成的槽L-4与长度方向必要量的减震器I相结合,使水平杆结构L搭在设置于两边墙壁的棱角结构F的支撑台F-1上,此时水平杆结构L的上表面与设置于两边墙壁的棱角结构F的上表面齐平。
在上述状态下,向减震器I的支撑区的外侧凸出的箍以夹入形成于水平杆结构L侧壁的内侧的槽L-4中的形式而组装,所以多数减震器I在水平杆结构L的下部滑动,是可以移动的状态。
在上述状态下,移动减震器I,使其位于钢丝H相交处的上部,再按照图2f及图2g中的(A)、(B)所示设置减震器I,此时形成于减震器I的支撑板下部的凸出部的半圆形槽I-18包裹钢丝H,再利用小夹(clip)固定,即将固定销J的槽J-2挂于钢丝H,环J-1则挂于减震器I的下端的凸出台I-16后推,从而固定。此时,J-3起小夹的作用,减震器I的聚氨酯衬垫I-1在水平杆结构L内底部与减震器I上面间起到缓冲作用,聚氨酯环I-11在水平杆结构L内侧面和减震器I侧面间起到缓冲作用,圆形不锈钢板I-3受到的冲击传递到圆形聚氨酯衬垫I-5a的边缘部分,在由圆形聚氨酯衬垫I-5b的部分传递到圆形不锈钢板I-6的中心部分,从而吸收一次冲击,接着由上传递到圆形不锈钢板I-6的冲击再由圆形聚氨酯衬垫I-7a接收,由圆形聚氨酯衬垫I-7b的部分传递到圆形不锈钢板I-8的中心部分,从而吸收二次冲击。
如上所述设置完水平杆结构L和减震器I后,在上述水平杆结构L之间设置消音隔热材料M,上述消音隔热材料M如图3g所示是在木材合板上压缩聚氨酯板的双重消声隔热板,如图3g所示设置成,消音隔热材料M的端面要搭在水平杆结构L的侧面凸出的支撑台L-3上。
之后在棱角结构F的上部设置黄土块Q和地板结构O及地板结构N,详细说明如下,如图2h中的(B)所示,在棱角结构F的外侧上面顺序设置黄土块Q,在黄土块Q的内侧设置地板结构O,此时,将地板结构O下部沿外侧凸出的凸出台O-1对准推入棱角结构F上面的挂槽F-4,在水平杆结构L上面的槽L-2挂上固定销P的环P-2,在地板结构O的挂槽O-6挂上固定销P的环P-1后推入而固定。之后在地板结构O的凸出台O-3上顺序组装,此时,将地板结构N倾斜,使形成于后方的槽N-5中插入地板结构O的夹入部O-3后,将前方降低,此时形成于地板结构N的末端的挂台N-10夹入并挂于形成于地板结构O的夹入部下端的槽O-2,从而不再旋转的同时相结合,且地板结构N的上表面呈平面。
此时设置在相互接触面上的聚氨酯线O-5在与地板结构N的地板面接触的过程中起到防止噪音和缓冲的作用,聚氨酯线N-15在与地板结构N的凸出部接触的过程中起到防止噪音和缓冲的作用。
通过上述过程,在地板结构O上组装地板结构N,之后在地板结构N的前方继续组装其他地板结构N即可,此时,前方的结合口与地板结构O有相同结构,所以用相同的方法组装即可。
如上所述设置完地板结构O,N后设置供暖管S,此时如图2h中的(C)和图8所示,供暖管S夹入黄土块Q的槽Q-1和地板结构N的槽N-4而设置,在供暖管S的上面将供暖XL管固定盖罩T的凸出台T-1对准并夹入固定在地面结构N的挂槽N-11中。此时,黄土块Q起到防止供暖管S的热损失的保温作用,地板结构N的凸出台N-12支撑供暖管S,使得与地板结构N产生间距,阻止供暖管S的热发散到地板结构N的底部。
之后在棱角结构F上组装石膏板固定结构R,此时,如图3h中的(B)所示,石膏板固定结构R的凸出台R-6夹入棱角结构F的挂槽F-7中后向前倾,则可在棱角结构F的挂槽F-6上组装石膏板固定结构R的凸出台R-5。
之后如图2i所示,在地板结构N的上面铺设由薄板滚筒(roll)形成的水脉防止板V。
之后设置暖炕地板W,如图2i中的(C)所示,将暖炕地板W的台W-3向石膏板固定结构R下端的台R-4推近而对准,降低向对侧,使之与地板结构N的上面紧贴。暖炕地板固定结构U的凸出台U-4夹入地板结构N的槽N-6中,凸出台U-2夹入暖炕地板W的挂槽W-2中后向后推,则地板结构N的挂台N-13挂入暖炕地板固定结构U的台U-3中而固定。
此时如图2i中的(C)和图4中的(B)所示,组装暖炕地板W时,采用夹入暖炕地板固定结构U的凸出台U-2的组装方法,在两端均可进行组装、拆卸,为防止在夏季木材暖炕地板W因湿气膨胀而导致相连部分的台W-2和W-2向上鼓起的现象,暖炕地板固定结构U的聚氨酯衬垫U-1介入暖炕地板W的台W-2和W-2间,使得产生一定的间距而被组装。
之后在石膏板固定结构R上组装截止结构Y,此时,如图3i中的(B)所示,在石膏板固定结构R的挂槽R-2和R-3中夹入截止结构Y的凸出台Y-2和Y-1后降低即可固定。
组装截止结构Y的拐角时,为使对准,倾斜45度切断后直至相连并对准,结束拐角部分。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完成施工,在进行如上所述的施工时,作为干式精密施工,缩短了施工期间,而且,暖炕地板的施工采用暖炕地板固定结构组装,省略了粘合剂的使用,使得室内环境舒适,在地板和墙面相交的部分用截止结构结束,从而起到了装饰地板截止面和墙面部分的作用,也省去了建筑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