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的卷绕滚筒.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32511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12166.9

申请日:

2013.01.30

公开号:

CN104144867A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75/20申请日:20130130|||公开

IPC分类号:

B65H75/20; B65H75/14; B65H75/22

主分类号:

B65H75/20

申请人: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发明人:

宫岛纯; 矢岛大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2.03.08 JP 2012-051972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马利蓉;吴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能够进一步提高输送带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减轻在主径向构件上产生的负载,能够将其重量减轻。在与设有接地部(7)的周向构件(6)连接的各法兰部(3)的主径向构件(4)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可拆卸地设置长度与在卷芯部(2)上被卷绕的输送带(B)的皮带宽度实质上相同的间隔器(8),并且这些对向的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已经卷绕在卷芯部(2)上的输送带(B)被紧夹在这些主径向构件(4)之间,其结果,各主径向构件(4)、间隔器(8)以及输送带(B)形成一个整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具有卷芯部和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两端部的法兰部,各法兰部由从所述卷芯部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径向构件以及连接这些径向构件的外周侧端部而形成环状的周向构件构成,各法兰部的径向构件配置在相互对向的位置上,在部分所述周向构件上设有接地部,其特征在于,
在与设有所述接地部的周向构件连接的各法兰部的径向构件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有长度与在卷芯部上被卷绕的输送带的皮带宽度实质上相同的间隔器,并且这些对向的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的与所述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所述径向构件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中在相对于所述卷芯部对称的位置上的径向构件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也可拆卸地设置所述间隔器,并且这些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的与所述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也设定成比所述径向构件主体的弯曲刚性低。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附近由连接板构成,所述连接板插设在所述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与所述卷芯部之间,并且其弯曲刚性设定成比所述径向构件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中在所述径向构件的外表面标示有指标,所述指标显示被卷绕输送带的在所述位置上的卷绕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中所述指标与被卷绕输送带的厚度一起标示在所述径向构件的外表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中按照被卷绕输送带的厚度,在不同的径向构件的外表面上分别标示有所述指标和不同的输送带厚度。

说明书

输送带的卷绕滚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带的卷绕滚筒,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输送带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减轻在构成法兰部的径向构件上产生的负载,能够将其重量减轻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
背景技术
用于传送水泥、煤、矿石等的输送带,其总长度有时会达到数公里以上。这种情况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来连接输送带,因此为了减少连接部位,通常尽量延长输送带,以减轻从生产厂家等搬运至使用现场,在使用现场进行连接所需的时间和劳力。关于这种延长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的结构,已经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具有卷绕输送带的卷芯部,以及设置在该卷芯部的轴向两端部的法兰部。各法兰部由例如从卷芯部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径向构件和连接这些径向构件的外周端部而形成环状的周向构件构成。输送带卷绕好后,在其皮带宽度方向端与径向构件之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间隙(例如50mm左右)。因此,在运输输送带等时,输送带有时会向皮带宽度方向错位移动,从而频繁地与径向构件发生碰撞。
该情况下,卷绕有输送带的卷绕滚筒的稳定性会降低。此外,还会在径向构件的与卷芯部接合的部分产生过度的负载(应力)。如果因此而对该接合部分采用厚重的结构,则会产生卷绕滚筒的重量增加的问题。增加卷绕滚筒的重量,不仅会增加卷绕滚筒的材料成本,还会导致运输费用的增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251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拟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能够进一步提高输送带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减轻在构成法兰部的径向构件上产生的负载,能够将其重量减轻。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具有卷芯部和设置在该卷芯部的轴向两端部的法兰部,各法兰部由从所述卷芯部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径向构件以及连接这些径向构件的外周侧端部而形成环状的周向构件构成,各法兰部的径向构件配置在相互对向的位置,在部分所述周向构件上设有接地部,其特征在于,在与设有所述接地部的周向构件连接的各法兰部的径向构件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可拆卸地设置长度与在卷芯部上被卷绕的输送带的皮带宽度实质上相同的间隔器,并且将这些对向的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的与所述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径向构件主体的弯曲刚性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与设有所述接地部的周向构件连接的各法兰部的径向构件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可拆卸地设置长度与在卷芯部上被卷绕的输送带的皮带宽度实质上相同的间隔器,并且这些对向的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的与所述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 比该径向构件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通过这种配置,只要利用间隔器将该相互对向的径向构件连接,便能够将已经卷绕在卷芯部上的输送带紧夹在这些径向构件之间,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因此,能够将被紧夹的输送带的皮带宽度方向端与各径向构件之间的间隙消除或者减少到最小限度。这样,就能够抑制已经被卷绕的输送带在运输过程中向皮带宽度方向错位移动,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绕滚筒的稳定性。相应地,能够减轻在构成法兰部的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附近产生的负载,因而能够将其重量减轻。
附图说明
图1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卷绕滚筒的侧视图。
图3是举例说明径向构件的与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放大图。
图4是举例说明径向构件的与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其它方式的放大图。
图5是举例说明卷绕滚筒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6是举例说明卷绕滚筒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1(以下简称卷绕滚筒1)具有圆筒状的卷芯部2和设置在卷芯部2的轴向两端部的法兰部3。卷芯部2由内筒2a、外筒2b、以及塞住它们的轴向端部的盖板2c构成。
对向的各法兰部3由从卷芯部2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主径向构件4和辅助径向构件5、以及连接这些主径向构件4和辅助径向构件5的外周端部而形成环状的周向构件6构成。主径向构件4是弯曲刚性高于辅助径向构件5的厚重的构件。在主径向构件4和辅助径向构 件5可使用一般的结构用钢材。该实施方式中,在主径向构件4使用了H型钢。在卷芯部2使用了钢板等。
主径向构件4设置例如4根~12根左右。辅助径向构件5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设置成与主径向构件4一样多。该实施方式中,在1个法兰部3上设置有4个主径向构件4和4个辅助径向构件5,周向构件6形成为八边形的环状。周向构件6并不限定于八边形的环状,也可以根据主径向构件4、辅助径向构件5的数量做成其它的多边形的环状,此外,也可以做成圆环状。
各法兰部3的主径向构件4和辅助径向构件5配置在相互对向的位置。在部分周向构件6上设置有接地部7。而且,通过使相邻的一对接地部7与地面接地,可将卷绕滚筒1载置平稳。该实施方式中,在各主径向构件4的外周侧端部的周围设置有接地部7。接地部7具有能够插入叉车的爪部的插入孔7a。
在与设有接地部7的周向构件6连接的各法兰部3的主径向构件4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有长度与在卷芯部2上被卷绕的输送带B的皮带宽度实质上相同的间隔器8。该间隔器8由钢材等形成,利用固定螺栓9等可装卸地固定在主径向构件4的外周侧端部。
而且,可装卸地设置有间隔器8的这些对向的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非接合部分附近的部分)的弯曲刚性低。也就是说,接合部分附近为相对柔性的结构。另外,此处的弯曲刚性是指,将主径向构件4向对向的主径向构件4弯曲时的刚性。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与卷芯部2之间插设连接板10,将该连接板10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通过该结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例如,将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10%~50%左右。
作为具体结构,例如使用比主径向构件4的薄的钢板作为连接板10。如果主径向构件4与连接板10材质相同,则使连接板10的剖面系数比主径向构件4的小。然后,通过螺栓或焊接等将连接板10与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以及卷芯部2固定。
运输输送带B时,将输送带B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固定在卷芯部2上,然后转动卷绕滚筒1,卷绕输送带B。在卷绕好输送带B后,利用间隔器8将各法兰部3的主径向构件4的相互对向的外周端部相互连接,则在主径向构件4中,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柔性结构的部分会相对较大地变形。而且,卷绕在卷芯部2上的输送带B被紧夹在这些主径向构件4之间,各主径向构件4、间隔器8以及输送带B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可将被紧夹的输送带B的皮带宽度方向端与各主径向构件4之间的间隙消除或者降低至最小限度。因此,能够抑制被卷绕的输送带B在运输过程中向皮带宽度方向错位移动,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绕滚筒1的稳定性。
通过抑制输送带B向皮带宽度方向错位移动,可以消除或者减小主径向构件4受到的冲击。在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附近产生的负载(应力)也会随之减轻,从而能够将主径向构件4的重量减轻,进而减轻卷绕滚筒1的重量。因此,可降低卷绕滚筒1的材料成本和输送带B的运输费用。
也可以如图4所示,将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周围形成为厚度不变但宽度小于主径向构件4主体的窄幅部4a。然后,通过螺栓和焊接等将该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窄幅部4a)与卷芯部2固定。这样,就能够将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也可以采用将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周围形成为宽度不变但厚度小于主径向构件4主体的方式。
该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卷芯部2对称的位置上的主径向构件4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也可拆卸地设置有间隔器8,并且这些主 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也设定为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采用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绕有输送带B的卷绕滚筒1的稳定性。此外,由于在上侧的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附近产生的负载(应力)也会减轻,所以还能够减轻该主径向构件4的重量。
本发明中,也可以如图5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示,仅在位于卷绕滚筒1的下侧的主径向构件4上设置间隔器8,并且将其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相对较低,使接合部分附近为柔性结构。
并且,图1、图5的实施方式中,在主径向构件4的外表面以规定间隔标示有指标(刻度)11,该指标(刻度)11表示被卷绕输送带B在该位置的卷绕长度。如果有该指标11的标示,则仅需查看相当于输送带B的最外周部分的位置的指标11,即可掌握已经卷绕在卷绕滚筒1上的输送带B的长度。也就是说,能够立即掌握卷绕滚筒1上剩余输送带B的长度。
卷绕滚筒1的尺寸与将输送带B卷绕最多时的输送带B的外径相当,约为3.2m~3.6m左右。因此,如图5的实施方式所示,如果将指标11的标示集中在下侧的主径向构件4上,则指标11更容易查看。
然而,指标11的位置会随输送带B的厚度T而变化(改变),因此最好是将该指标11与被卷绕输送带B的厚度T一同标示在主径向构件4的外表面。另外,该指标11和输送带B的厚度T也可以标示在辅助径向构件5的外表面。
如图6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示,也可以按卷绕的输送带B的厚度T(T1、T2、T3、T4),在不同的主径向构件4的外表面上将指标11与该厚度T(T1、T2、T3、T4)一起标示。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果已经知道了输送带B的厚度T(T1、T2、T3、T4),则只需查看标示有该厚度T(T1、T2、T3、T4)的主径向构件4的指标11,即可掌 握已经被卷绕在卷绕滚筒1上的输送带B的长度。该指标11和输送带B的厚度T也可以标示在辅助径向构件5的外表面。
符号说明
1卷绕滚筒
2卷芯部
2a内筒
2b外筒
2c盖板
3法兰部
4主径向构件
4a窄幅部
5辅助径向构件
6周向构件
7接地部
7a插入孔
8间隔器
9固定螺栓
10连接板
11指标
B输送带

输送带的卷绕滚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输送带的卷绕滚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输送带的卷绕滚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送带的卷绕滚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送带的卷绕滚筒.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4867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44867A21申请号201380012166922申请日20130130201205197220120308JPB65H75/20200601B65H75/14200601B65H75/2220060171申请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宫岛纯矢岛大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代理人马利蓉吴鹏54发明名称输送带的卷绕滚筒57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能够进一步提高输送带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减轻在主径向构件上产生的负载,能够将其重量减轻。在与设有接地部7。

2、的周向构件6连接的各法兰部3的主径向构件4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可拆卸地设置长度与在卷芯部2上被卷绕的输送带B的皮带宽度实质上相同的间隔器8,并且这些对向的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已经卷绕在卷芯部2上的输送带B被紧夹在这些主径向构件4之间,其结果,各主径向构件4、间隔器8以及输送带B形成一个整体。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902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5204720130130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32928JA2013091251。

3、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4867ACN104144867A1/1页21一种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具有卷芯部和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两端部的法兰部,各法兰部由从所述卷芯部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径向构件以及连接这些径向构件的外周侧端部而形成环状的周向构件构成,各法兰部的径向构件配置在相互对向的位置上,在部分所述周向构件上设有接地部,其特征在于,在与设有所述接地部的周向构件连接的各法兰部的径向构件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有长度与在卷芯部上被卷绕的输送带的皮。

4、带宽度实质上相同的间隔器,并且这些对向的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的与所述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所述径向构件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中在相对于所述卷芯部对称的位置上的径向构件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也可拆卸地设置所述间隔器,并且这些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的与所述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也设定成比所述径向构件主体的弯曲刚性低。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附近由连接板构成,所述连接板插设在所述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与所述卷芯部之间,并且其弯曲刚性设定成比所述径向构件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

5、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中在所述径向构件的外表面标示有指标,所述指标显示被卷绕输送带的在所述位置上的卷绕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中所述指标与被卷绕输送带的厚度一起标示在所述径向构件的外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中按照被卷绕输送带的厚度,在不同的径向构件的外表面上分别标示有所述指标和不同的输送带厚度。权利要求书CN104144867A1/4页3输送带的卷绕滚筒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带的卷绕滚筒,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输送带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减轻在构成法兰部的径向构件上产生的负载,能够将其重量减轻的输。

6、送带的卷绕滚筒。背景技术0002用于传送水泥、煤、矿石等的输送带,其总长度有时会达到数公里以上。这种情况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来连接输送带,因此为了减少连接部位,通常尽量延长输送带,以减轻从生产厂家等搬运至使用现场,在使用现场进行连接所需的时间和劳力。关于这种延长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的结构,已经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003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具有卷绕输送带的卷芯部,以及设置在该卷芯部的轴向两端部的法兰部。各法兰部由例如从卷芯部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径向构件和连接这些径向构件的外周端部而形成环状的周向构件构成。输送带卷绕好后,在其皮带宽度方向端与径向构件之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间。

7、隙例如50MM左右。因此,在运输输送带等时,输送带有时会向皮带宽度方向错位移动,从而频繁地与径向构件发生碰撞。0004该情况下,卷绕有输送带的卷绕滚筒的稳定性会降低。此外,还会在径向构件的与卷芯部接合的部分产生过度的负载应力。如果因此而对该接合部分采用厚重的结构,则会产生卷绕滚筒的重量增加的问题。增加卷绕滚筒的重量,不仅会增加卷绕滚筒的材料成本,还会导致运输费用的增加。0005现有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25159号公报发明内容0008发明拟解决的问题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能够进一步提高输送带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通过。

8、减轻在构成法兰部的径向构件上产生的负载,能够将其重量减轻。0010解决问题的手段0011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其具有卷芯部和设置在该卷芯部的轴向两端部的法兰部,各法兰部由从所述卷芯部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径向构件以及连接这些径向构件的外周侧端部而形成环状的周向构件构成,各法兰部的径向构件配置在相互对向的位置,在部分所述周向构件上设有接地部,其特征在于,在与设有所述接地部的周向构件连接的各法兰部的径向构件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可拆卸地设置长度与在卷芯部上被卷绕的输送带的皮带宽度实质上相同的间隔器,并且将这些对向的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的与所述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

9、曲刚性设定成比该径向构件主体的弯曲刚性低。说明书CN104144867A2/4页40012发明效果0013根据本发明,在与设有所述接地部的周向构件连接的各法兰部的径向构件的相互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可拆卸地设置长度与在卷芯部上被卷绕的输送带的皮带宽度实质上相同的间隔器,并且这些对向的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的与所述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径向构件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通过这种配置,只要利用间隔器将该相互对向的径向构件连接,便能够将已经卷绕在卷芯部上的输送带紧夹在这些径向构件之间,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因此,能够将被紧夹的输送带的皮带宽度方向端与各径向构件之间的间隙消除或者减少到最小限度。

10、。这样,就能够抑制已经被卷绕的输送带在运输过程中向皮带宽度方向错位移动,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绕滚筒的稳定性。相应地,能够减轻在构成法兰部的径向构件的内周侧端部附近产生的负载,因而能够将其重量减轻。附图说明0014图1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的正视图。0015图2是图1的卷绕滚筒的侧视图。0016图3是举例说明径向构件的与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放大图。0017图4是举例说明径向构件的与卷芯部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其它方式的放大图。0018图5是举例说明卷绕滚筒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图。0019图6是举例说明卷绕滚筒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

11、明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0021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输送带的卷绕滚筒1以下简称卷绕滚筒1具有圆筒状的卷芯部2和设置在卷芯部2的轴向两端部的法兰部3。卷芯部2由内筒2A、外筒2B、以及塞住它们的轴向端部的盖板2C构成。0022对向的各法兰部3由从卷芯部2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主径向构件4和辅助径向构件5、以及连接这些主径向构件4和辅助径向构件5的外周端部而形成环状的周向构件6构成。主径向构件4是弯曲刚性高于辅助径向构件5的厚重的构件。在主径向构件4和辅助径向构件5可使用一般的结构用钢材。该实施方式中,在主径向构件4使用了H型钢。在卷芯部2使用了钢板等。0023主径向构件4设置例如4根12。

12、根左右。辅助径向构件5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设置成与主径向构件4一样多。该实施方式中,在1个法兰部3上设置有4个主径向构件4和4个辅助径向构件5,周向构件6形成为八边形的环状。周向构件6并不限定于八边形的环状,也可以根据主径向构件4、辅助径向构件5的数量做成其它的多边形的环状,此外,也可以做成圆环状。0024各法兰部3的主径向构件4和辅助径向构件5配置在相互对向的位置。在部分周向构件6上设置有接地部7。而且,通过使相邻的一对接地部7与地面接地,可将卷绕滚筒1载置平稳。该实施方式中,在各主径向构件4的外周侧端部的周围设置有接地部7。接地部7具有能够插入叉车的爪部的插入孔7A。0025在与设有接。

13、地部7的周向构件6连接的各法兰部3的主径向构件4的相互对向的说明书CN104144867A3/4页5外周侧端部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有长度与在卷芯部2上被卷绕的输送带B的皮带宽度实质上相同的间隔器8。该间隔器8由钢材等形成,利用固定螺栓9等可装卸地固定在主径向构件4的外周侧端部。0026而且,可装卸地设置有间隔器8的这些对向的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非接合部分附近的部分的弯曲刚性低。也就是说,接合部分附近为相对柔性的结构。另外,此处的弯曲刚性是指,将主径向构件4向对向的主径向构件4弯曲时的刚性。0027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主径向构件4。

14、的内周侧端部与卷芯部2之间插设连接板10,将该连接板10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通过该结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例如,将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1050左右。0028作为具体结构,例如使用比主径向构件4的薄的钢板作为连接板10。如果主径向构件4与连接板10材质相同,则使连接板10的剖面系数比主径向构件4的小。然后,通过螺栓或焊接等将连接板10与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以及卷芯部2固定。0029运输输送带B时,将输送带B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固定在卷芯部2上,然后转动卷绕滚筒1,卷绕输送带B。在卷绕。

15、好输送带B后,利用间隔器8将各法兰部3的主径向构件4的相互对向的外周端部相互连接,则在主径向构件4中,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柔性结构的部分会相对较大地变形。而且,卷绕在卷芯部2上的输送带B被紧夹在这些主径向构件4之间,各主径向构件4、间隔器8以及输送带B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可将被紧夹的输送带B的皮带宽度方向端与各主径向构件4之间的间隙消除或者降低至最小限度。因此,能够抑制被卷绕的输送带B在运输过程中向皮带宽度方向错位移动,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绕滚筒1的稳定性。0030通过抑制输送带B向皮带宽度方向错位移动,可以消除或者减小主径向构件4受到的冲击。在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附近产。

16、生的负载应力也会随之减轻,从而能够将主径向构件4的重量减轻,进而减轻卷绕滚筒1的重量。因此,可降低卷绕滚筒1的材料成本和输送带B的运输费用。0031也可以如图4所示,将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周围形成为厚度不变但宽度小于主径向构件4主体的窄幅部4A。然后,通过螺栓和焊接等将该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窄幅部4A与卷芯部2固定。这样,就能够将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设定成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也可以采用将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周围形成为宽度不变但厚度小于主径向构件4主体的方式。0032该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卷芯部2对称的位置上的主径向构件4的相互。

17、对向的外周侧端部之间,也可拆卸地设置有间隔器8,并且这些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性也设定为比该主径向构件4的主体的弯曲刚性低。采用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绕有输送带B的卷绕滚筒1的稳定性。此外,由于在上侧的主径向构件4的内周侧端部附近产生的负载应力也会减轻,所以还能够减轻该主径向构件4的重量。0033本发明中,也可以如图5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示,仅在位于卷绕滚筒1的下侧的主径向构件4上设置间隔器8,并且将其内周侧端部的与卷芯部2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弯曲刚说明书CN104144867A4/4页6性设定成相对较低,使接合部分附近为柔性结构。0034并且,图1、图5的实。

18、施方式中,在主径向构件4的外表面以规定间隔标示有指标刻度11,该指标刻度11表示被卷绕输送带B在该位置的卷绕长度。如果有该指标11的标示,则仅需查看相当于输送带B的最外周部分的位置的指标11,即可掌握已经卷绕在卷绕滚筒1上的输送带B的长度。也就是说,能够立即掌握卷绕滚筒1上剩余输送带B的长度。0035卷绕滚筒1的尺寸与将输送带B卷绕最多时的输送带B的外径相当,约为32M36M左右。因此,如图5的实施方式所示,如果将指标11的标示集中在下侧的主径向构件4上,则指标11更容易查看。0036然而,指标11的位置会随输送带B的厚度T而变化改变,因此最好是将该指标11与被卷绕输送带B的厚度T一同标示在主。

19、径向构件4的外表面。另外,该指标11和输送带B的厚度T也可以标示在辅助径向构件5的外表面。0037如图6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示,也可以按卷绕的输送带B的厚度TT1、T2、T3、T4,在不同的主径向构件4的外表面上将指标11与该厚度TT1、T2、T3、T4一起标示。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果已经知道了输送带B的厚度TT1、T2、T3、T4,则只需查看标示有该厚度TT1、T2、T3、T4的主径向构件4的指标11,即可掌握已经被卷绕在卷绕滚筒1上的输送带B的长度。该指标11和输送带B的厚度T也可以标示在辅助径向构件5的外表面。0038符号说明00391卷绕滚筒00402卷芯部00412A内筒00422B外筒00432C盖板00443法兰部00454主径向构件00464A窄幅部00475辅助径向构件00486周向构件00497接地部00507A插入孔00518间隔器00529固定螺栓005310连接板005411指标0055B输送带说明书CN104144867A1/6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7A2/6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7A3/6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7A4/6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7A105/6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7A116/6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7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