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活率野生铁核桃大树嫁接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嫁接丰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野生铁核桃大树直接改造成优质、丰产泡核桃的高成活率野生铁核桃大树嫁接方法。
二、背景技术
野生铁核桃是一种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野生资源,将其通过嫁接改造为优质、丰产的泡核桃,提高其商用价值,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件造福山区人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好事。对于野生铁核桃的改造,一直采用“高接换头”或锯干后在抽发的一年生枝上嫁接的方法,并且一般只对茎粗在7-8厘米以下,而对茎粗在10厘米以上的大树的改造则未见相应的技术报道。而且,现行的技术方法存在诸多的弊端。高接换头嫁接方法一是不能有效地矮化树冠,二是由于接口较高,嫁接时必须上树操作,且不便于后期解绑、抹砧、绑撑杆与摘心作业。锯干嫁接方法则需要头年锯干,第二年嫁接,推迟了改造时间一年,同时,砧木锯口难以愈合包严,会影响树势的均衡生长。为此,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与实践,开发出了野生铁核桃大树嫁接的新方法,从根本上克服了现行嫁接方法存在的不足,并使嫁接的成活率提高至88%,且试验证明方法稳定可靠,适应范围广。
三、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合理降低砧木高度,方便嫁接操作和后期管理,可以在(胸径大于10cm的)野生铁核桃大树主干进行直接嫁接改造,减少接口“伤流液”的聚集,有效提高嫁接成活率地野生铁核桃大树嫁接方法。
2、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每年的1月中、下旬采集接穗,按常规方法进行封蜡保湿处理。在野生铁核桃树刚刚出现雄花穗时,选择茎粗10-23cm的大树,采用以下工序进行嫁接和后期管理:
(1)在主干上确定砧木高度在70-150cm,然后锯除确定高度以上部分,削平锯口;砧木锯口的下方选择一个侧枝作为“抽水枝”;
(2)选取带有两个饱满芽的接穗,在其下端削成长3-4cm超过髓心的斜面,然后在背面再削成0.5cm长的斜面,接口基部呈楔形,两侧再各削一刀深达韧皮部;
(3)从砧木断面木质部最平整处顺茎干方向由上而下用嫁接刀切一刀深达木质部,长约3-4cm,挑开刀口两侧的树皮,然后将接穗长削面紧贴砧木木质部,顺剥离口直插入砧木,并使接穗削口露白0.5cm。根据胸径大小在每个砧木上嫁接2-4个接穗,然后用塑料条封严接口,固定接穗;
(4)用块状塑料薄膜覆盖锯口,使接穗穿过薄膜,并环砧木绑紧,然后在薄膜中央用刀划一个“十”字,挑开薄膜,放入锯末作为吸湿剂,最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处理过的锯口和接口;
(5)适时去除萌蘖;
(6)接穗抽发的新枝长至40cm以上时,锯除砧木上预留的“抽水枝”;同时设立支柱固定抽发的新枝。
(7)新枝长至40-50cm并明显加粗时解除绑扎;50cm左右时进行摘心,同时摘除部分叶片;
(8)防治病虫害,保护新枝。
针对砧木易产生“伤流液”的特性,在锯口以下选择一个侧枝作为“抽水枝”,通过侧枝、叶的蒸腾作用和光和作用,有效地减少了“伤流液”的聚集,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了嫁接成活率。
在锯口上包敷一层经600倍多菌灵消毒、晒干的新鲜锯末作为吸湿剂,有效地减少了“伤流液”的聚集,促进砧木、接穗的愈伤组织的形成,提高了嫁接成活率。
需改造的野生铁核桃树刚刚出现雄花穗时为最佳的嫁接时间。
3、有益效果
由于发明采用了大树矮砧木,预留抽水枝,包敷吸湿剂等技术工艺,有效地减少了接口处伤流液的聚集,促进了接口愈伤组织的形成,提高了嫁接的成活率。并大大方便了嫁接操作和后期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野生资源,促进山区经济发展,而且使嫁接的铁核桃树提早结果,实现早期丰产、丰收。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发明人在云南省华宁县盘溪阿白米山箐、盘溪法高老空洞、盘溪大岩子合作社、通红甸老熊箐等地进行了实施与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预留抽水枝,包敷吸湿剂”等技术工艺可以明显提高铁核桃嫁接的成活率,本技术方法可以适应8-23cm范围大树嫁接,方法简便,技术工艺稳定可靠。表1、2、3分别归纳总结了各实施例对比试验结果。
表1 锯末、“抽水枝”包敷、预留与否对核桃大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地名称嫁接时间嫁接株数接口茎粗cm吸湿剂包敷?抽水枝预留?成活率 (%) 3年后接 口包严? 阿白米山箐 法老高空洞 1994 520 6-8未包敷未预留 42.5全部包严 盘溪大岩子 合作社 1995 1120 8-11 包敷 336留 92.8全部包严784未留 83.0 通红甸 老熊箐 2001 54 8-23 包敷27留 91.7 27未留 82.2
实施本技术方法,在每年的1月中、下旬采集接穗,按常规方法进行封蜡保湿处理。在核桃刚刚出现雄花穗时,选择茎粗8-23cm的大树,锯除主干并留取1.5米以下作为砧木,在野生铁核桃树刚刚出现雄花穗时,采用上述工序进行嫁接和后期管理。表1对比了吸湿剂包敷与否,抽水枝预留与否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采用的吸湿剂为锯末。
表2对比了在包敷吸湿剂、预留抽水枝的条件下,砧木接口茎粗对核桃大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一般来说,茎粗越粗,越难嫁接成活,按本发明之方法,其试验结果表明,在8-23cm的大树的嫁接成活率基本上没有明显影响,平均成活率可达86.98%。
表2接口茎粗对核桃大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地名称接口茎粗 (cm) 嫁接株数 成活率 (%)平均成活率(%) 备注 通红甸 老熊箐 8-11 5 87.3 86.98 在选定的茎粗范围内,茎粗对嫁接的成活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11-14 12 87.6 14-18 15 87.1 18-20 12 86.3 20-23 10 86.6
表3、包敷吸湿剂、预留抽水枝时,接口高度对成活率的影响 试验地 盘溪大岩子合作社 通红甸老熊箐接口高度cm 40-50 50-60 60-70 70-90 90-110110-130 130-150 嫁接株数 350 533 237 11 18 10 15 成活株数 308 467 209 9 16 9 13成活率(%) 88.0 87.6 88.1 81.8 88.9 90.0 86.7 平均成活率 87.9 87.0 87.8
表3对比了在包敷吸湿剂、预留抽水枝的条件下,砧木接口高度对核桃大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一般单就成活率来说,接口高度对嫁接成活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以方便嫁接为原则。按本发明之方法,其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成活率为87.8%。但从管理与丰产的角度而言,以矮化树干为佳,因此,接口高度以低一些为宜。以下列原则掌握接口高度,即若林地远离村庄,牛、羊不能进入,同时砧木周围少有杂灌木的影响,嫁接后有专人看管,所留砧木高度可以低一些,反之则应高一些。
本发明的特点:
1、打破了以往各地只在径粗7-8cm以下的砧木上嫁接的传统惯例,把砧木的径粗提高到20cm以上。能提早结果,实现早期丰产。采用该技术方法嫁接的大树,可以在2-3年内形成树冠,并在第三年开花结果。若采用幼树定植则需要到第五年才能挂果,且形成的树冠小。经过改造后的野生铁核桃第六年株产可达7-8公斤,而幼苗定植的株产量仅1-2公斤。
2、充分利用野生资源,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仅云南省就有野生铁核桃200万亩。按每亩12-15株,单株7公斤计算,可年产核桃2.1亿公斤,产值可达14.7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可降低定植成本,方便嫁接与管理,省工省时。
与定植幼苗相比。按照一个接穗0.5元,嫁接改造一株需2-4个接穗计算,每嫁接一株需要材料费1.0-2.0元,3年的管护费5.0元/株,前三年需投入6.0-7.0元/株。定植幼苗,每株2.5元,定植坑1.5元/个,回填、肥料1.5元/坑,五年的管护费15元/株(含中耕除草、肥料费用)。前五年需投入20.5元/株。采用本技术可节省成本13.5-14.5元/株。
与高接换头嫁接方法相比。采用本发明方法,因砧木高度低于1.5m,人站在地上即可操作,每人可嫁接40株/天。而高接换头方法,接头较多(平均每株8个,需接穗16个,材料费8.0元/株),每人可嫁接8株/天。不仅提高工效4-5倍,而且可降低嫁接成本8.0-9.0元/株。
与锯砧后,用抽发的一年生枝嫁接相比。采用本发明方法,一是能提早一年开花结果,二是能提早二年形成冠幅,进入丰产期。同时3-4年内旺盛生长的嫁接枝能将砧木锯口全部愈合包严,保证植株均衡生长。而新枝嫁接方法,需头年锯干,第二年嫁接,挂果时间推迟一年,推迟2-3年形成树冠进入丰产期,同时锯砧时所留的锯口不能被生长的嫁接枝愈合包严,影响树势的均衡生长。
4、能建立良种园和采穗园,加快良种繁育速度。培育优良品种接穗,是发展核桃生产的物质基础。由于野生铁核桃改造地处山区,不能长期进行远途调运,因此,改造后的新植株,结合修剪可就近作为铁核桃改造的接穗,满足生产需要,效果显著。采用本发明之方法改造的核桃树林,林相整齐,便于经营管理。
本发明的野砧嫁接的泡核桃新植株,综合了野砧和接穗的优良特性,具有较强的抗性,有效了矮化了树冠,方便了管护和果实的采摘。同时还避免了定植幼苗因开挖山地,中耕除草不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因此,本发明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嫁接成活率高,便于后期护,丰产丰收的嫁接方法,推广本方法必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与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