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丝的收纳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卷绕成盘圈状的焊丝同轴地收纳在有底筒状的容器内的焊丝的收纳组件,特别涉及能够改善焊丝的盘圈的保持状态的焊丝的收纳组件。
背景技术
焊丝在卷绕成盘圈状后,被收纳在收纳容器内,从而作为装入收纳组件的金属线,向用户输送。
图6是表示现有的焊丝的收纳组件的立体图,没有加盖前的图即图7是表示同一现有的焊丝的收纳组件的立体图,是将要加盖的状态的图。另外,图8是表示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的放大立体图。有底的圆筒状的容器1将其开口部向上方配置,在该容器1内,焊接金属线的盘圈(未图示)将其轴向垂直、即与容器1同轴地收纳(日本实公平3-11189号)。
在焊接金属线的上端部(轴向的一端部)载置有按压板2,在该按压板2上载置有方筒状的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3、4。这些按压框3、4分别形成各边长相互相等的方筒状,第二按压框4与第一按压框3相比所述边长稍大,且第二按压框4外嵌于第一按压框3。这些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3、4都是瓦楞板纸制。
第二按压框4配置为其下端与按压板2接触。而且,该第二按压框4在其四个拐角部分别卷绕设置有作为弹性部件的大宽度的橡皮圈5。即,如图8所示,从第二按压框4的各角部,沿其上端缘在等距离的两个位置分别形成有从上端缘朝向下方的切口7,橡皮圈5设置为与所述角部和切口7卡止。由此,橡皮圈5在第二按压框4的各拐角部,架设在两个切口7之间,且橡皮圈5在该架设部分,夹在第二按压框4所包围的空间内。
另一方面,第一按压框3在其各拐角部的下端缘的两个部位,形成有与橡皮圈5的架设部位卡合的切口8。
在这样构成的现有的收纳组件中,将第二按压框4载置在焊丝的盘圈上的按压板2上,将第一按压框3与第二按压框4嵌合,并将切口8与橡皮圈5的架设部位卡合。而且,如图7所示,在第一按压框3上放置收纳组件的盖6,将该盖6朝向容器1按压,而将盖6安装在容器1的上端缘。此时,如图6所示,第一按压框3从容器1向上方突出,若通过盖6将该第一按压框3按入容器1内,则第一按压框3克服橡皮圈5的弹力而进入第二按压框4内。在该状态下,将盖6固定在容器1的上端缘,由此第一按压框3通过盖3限制而被压紧,第二按压框4承受来自橡皮圈5的弹力,而向下方施力。由此,第二按压框4经由按压板2,在橡皮圈5的弹力的作用下,向下方按压焊接金属线的盘圈。
由此,在设有盖6的焊丝的收纳组件中,焊丝的盘圈通过以下状态保持,即,在收纳组件的容器1的底部和盖之间,通过橡皮圈5的弹力而被按压。由此,在收纳组件的输送时以及保管作业时等中,在容器1内需要防止以下情况:焊丝的盘圈暴露,或者由于该暴露而在金属线表面产生损坏,或者焊接金属线的盘圈的整列卷松开。
然而,在所述现有技术中,在架设于瓦楞板纸制地第二按压框4的四个角部的橡皮圈5的弹力作用下,将焊接金属线的盘圈按压到容器1内,且在按压盘圈的应力的反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按压框3以及第二按压框4,应力沿盘圈轴向作用,进而,相对于第二按压框4的四个角部,应力沿压坏该角部的方向作用。因此,存在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3、4的寿命短的问题。另外,通过将焊接金属线的盘圈牢固地固定在容器1内,而能够可靠地防止输送时的盘圈的暴露,但是这样的话,需要使用弹力强的构件作为橡皮圈,因此,存在第二按压框4的角部变得更加容易压坏的问题。进而,在焊接金属线的盘圈大型化以及高重量化的情况下,为了保持这样的盘圈,需要提高橡皮圈的弹力,这样的话,瓦楞板纸的强度变得相对较弱,瓦楞板纸的安装橡皮圈的部位变得更加容易压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丝的收纳组件,其即使在焊丝的盘圈的大型化以及高重量化等要求下,也能够使成本极低,可靠地保持盘圈,并且防止瓦楞板纸的压坏。
本发明的焊丝的收纳组件,包括以下结构:收纳卷绕成盘圈状的焊丝的有底圆筒状的容器;配置在所述容器的开口部的盖部;配置在收纳于所述容器内的所述焊丝的盘圈之上的按压板;呈筒状的第一按压框;外嵌于所述第一按压框的第二按压框,且所述第二按压框在其一端部具有折回的双层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按压框的所述双层部分的弹性部件,且所述弹性部件的一部分以架设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按压框的内侧,其中,将所述第一按压框和所述第二按压框中的任一个作为下侧按压框,将另一个作为上侧按压框,所述下侧按压框的下端部与所述按压板接触,所述第二按压框的所述双层部分位于既不能与所述按压板接触也不能与所述盖部接触的一侧,所述上侧按压框在所述第一按压框侧的端部与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架设部卡止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盖部压入所述容器内。
在本发明的焊丝的收纳组件中,存在所述第二按压框为所述下侧按压框、且所述第一按压框为所述上侧按压框的情况,以及所述第一按压框为所述下侧按压框、且所述第二按压框为所述上侧按压框的情况。
所述第一按压框以及所述第二按压框形成例如方筒状。
优选在所述下侧按压框中,在与所述按压板接触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
优选所述第一按压框在其下端缘或上端缘折回而形成双层。
在所述第二按压框的各拐角部,所述弹性部件可以横跨地架设在拐角部的角部两侧的二个侧面之间。
在本发明中,在第二按压框的内侧弹性部件横跨地设有架设部,第一按压框与该弹性部件的架设部卡止。而且,在该状态下,若通过将盖部安装在容器的开口部,而克服弹性部件的弹力将第一按压框以及第二按压框相互重叠地压入,则在弹性部件的弹力的作用下,将焊接金属线的盘圈按压到容器底部,并固定在容器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本发明中,弹性部件设置在第二按压框的折回而形成双层的部分,因此即使弹性部件的弹力变大,第二按压框的弹性部件安装部也不会压坏。另外,通过在第二按压框或第一按压框的与所述按压板接触的一端部设置凸缘,由此能够提高由瓦楞板纸等形成的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的强度,从而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不易压坏,且能够可靠地传递按压力。进而,通过使第一按压框形成双层结构,第一按压框的强度提高,因此外嵌的第二按压框不易变形(压坏)。
还有,如上所述包括两种方式: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按压框与盘圈上的按压板相接,且第一按压框通过盖部压入容器内的方式;第二发明中所述第一按压框与盘圈上的按压板相接,且第二按压框通过盖部压入容器内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由于弹性部件设置在第二按压框的折回而形成双层的部分,因此即使使用弹性系数高且强的弹性部件,也不会产生第二按压框的弹性部件安装部压坏、或者损伤的情况,因此,能够起到延长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的寿命、且将焊接金属线的盘圈牢固地固定在容器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收纳组件的第一按压框3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同一收纳组件的第二按压框14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使第一按压框3嵌入第二按压框14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安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收纳组件的盖之前的立体图,是表示将使第一按压框3嵌入第二按压框14内的结构载置在容器1内的焊接金属线盘圈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将要安装同一容器的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焊丝的收纳组件的立体图(安装盖前)。
图7是表示现有的焊丝的收纳组件的立体图(安装盖时)。
图8是现有的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3、4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收纳组件的第一按压框3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同一收纳组件的第二按压框14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使第一按压框3嵌入第二按压框14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安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收纳组件的盖之前的立体图,是表示将使第一按压框3嵌入第二按压框14内的结构载置在容器1内的焊接金属线盘圈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将要安装同一容器的盖的状态的立体图。容器1形成有底圆筒状,且在其开口部固定盖部6。而且,容器1将其开口部朝向上方配置,且在该容器1内,将焊接金属线的盘圈(未图示)的轴向垂直,并与容器1同轴地收纳。
在焊接金属线盘圈的上端部(轴向的一端部)载置有按压板2,在该按压板2之上载置有方筒状的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3、14。这些按压框3、14分别形成各边长相互相等的方筒状,第二按压框14与第一按压框3相比所述边长稍大,且第二按压框14外嵌于第一按压框3。这些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3、14均是由瓦楞板纸制成的。
第一按压框3形成没有底及顶的方筒状,侧面在其下端缘折回而形成双层结构。具体而言,将横宽长方形的瓦楞板纸在水平线折为双层,并将其在四个垂直线折弯,形成框状,将对接端部的一个折弯而形成微小抹浆糊的部分,并将该抹浆糊的部分插入另一对接端部的折回双层结构部分中,从而组装完成第一按压框3。
第二按压框14在其下端部形成有朝向外方的凸缘25,该下端凸缘25配置为与盘圈上的按压板2接触。另外,第二按压板14的上端缘向外侧折回,而形成折回部24。然后,该第二按压框14在其四个拐角部分别卷绕设置有作为弹性部件的大宽度的橡皮圈15。即,如图2所示,在第二按压框14的折回部24,从第二按压框14的各角部,沿其上端缘在等距离的两个位置分别形成有作为长方形的孔的切口17,橡皮圈15设置为与所述角部和切口17卡止。由此,橡皮圈15在第二按压框14的各拐角部,架设在两个切口17之间,且橡皮圈15在该架设部分,介入在第二按压框14所包围的空间内。另外,在折回部24的第二按压框14的角部侧的端部,形成有从端缘沿水平方向切入的切口30,橡皮圈15与该切口30内卡合而架设,由此,能够允许折回部24的端部稍向外侧鼓出的情况。
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收纳组件中,如图3所示,在第二按压框14内嵌合第一按压框3,且使第一按压框3与橡皮圈15的架设在第二按压框14内的部分卡止。然后,如图4所示,将这些第一按压框3以及第二按压框14载置在容器1内的焊丝的盘圈上的按压板2上。或者,将第二按压框14载置在焊丝的盘圈上的按压板2上,并将第一按压框3与第二按压框14嵌合。然后,如图5所示,在第一按压框3之上放置收纳组件的盖6,将该盖6朝向容器1按压,而将盖6固定在容器1的上端缘。即,由盖6密封容器1的上端部。此时,如图4所示,第一按压框3从容器1向上方突出,若通过盖6将该第一按压框3压入容器1内,则第一按压框3克服橡皮圈15的弹力而进入第二按压框4内。在该状态下,通过将盖6固定在容器1的上端缘,由此第一按压框3通过盖6限制而被压紧,第二按压框4承受来自橡皮圈15的弹力,而向下方施力。由此,第二按压框14经由按压板2,在橡皮圈15的弹力的作用下,向下方按压焊接金属线的盘圈。
由此,在设有盖6的焊丝的收纳组件中,焊丝的盘圈通过以下状态保持,即,在收纳组件的容器1的底部和盖之间,通过橡皮圈5的弹力而被按压。由此,在收纳组件的输送时以及保管作业时等中,在容器1内需要防止以下情况:焊丝的盘圈暴露,或者由于该暴露而在金属线表面产生损伤,或者焊接金属线的盘圈的整列卷松开。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橡皮圈15安装在第二按压框14的折回部24,因此橡皮圈15的安装位置的强度高。因此,即使产生以下需要,即,焊接金属线的盘圈大型化、高重量化,作为弹性部件的橡皮圈15与比现有相比弹性系数高,在架设橡皮圈15时使用拉伸强度高的结构,也能够在橡皮圈15的作用下防止第二按压框14的安装橡皮圈15的位置压坏,且能够延长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3、14的寿命。另外,由于使用高强度的橡皮圈15,因此能够在不暴露容器内的焊接金属线盘圈的情况下,可靠地保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存在各种的变形例。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安装有作为弹性部件的橡皮圈15的第二按压框14与容器1内的焊接金属线盘圈上的按压板接触的方式,将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3、14配置在盘圈上,由盖6将第一按压框3压入容器1内,从而使橡皮圈15处于拉伸状态,反之,也可以以将第一按压框3与容器1内的焊接金属线上的按压板接触的方式,将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3、14配置在盘圈上,由盖6将第二按压框14压入容器1内,从而使橡皮圈15处于拉伸状态。
另外,切口17可以不为如上所述的长方形的孔,也可以是从折回部24的上端缘向下方切入的结构,只要将橡皮圈15保持为三角形状即可。进而,作为弹性部件,并不局限于使无接头的橡皮圈卡止于第二按压框14的角部的结构,也可以是架设在第二按压框14的角部、而在各角部的两内表面固定一根橡胶的两端部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各橡胶的两端部固定在折回部24的双层结构的两片瓦楞板纸的二者上。另外,优选折回部24在第二按压框的角部相互固定。
进而,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3、14,可以不为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四方筒,也可以做成例如圆筒状等。然而,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框3、14实际上为四方筒。另外,弹性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橡皮圈,但只要使用市场上出售的容易取得的结构即可。优选橡皮圈的断裂强度高,因此优选使用大宽度的带状的橡皮圈。进而,也可以在第一按压框3的下端缘设置与橡皮圈15的架设部分卡合的切口(参照图8的切口8)。还有,第一按压框3中,折回部可以不为下端缘,也可以是上端缘。另外第一按压框3可以不是折回的结构,也可以是一层结构的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