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4310496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38395.4

申请日:

2010.08.27

公开号:

CN102625975A

公开日:

2012.08.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2K 11/00申请日:20100827授权公告日:20150819终止日期:201608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11/00申请日:20100827|||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1/00

主分类号:

H02K11/00

申请人: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发明人:

M·拜尔; E·鲁格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

优先权:

20090828 DE 102009028989.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苏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用于供电的导电导线,导线与接触件连接,所述接触件与电机的部件接触。该导线在中间部分具有矩形截面。该电机可以是起动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机, 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 具有用于供电的导电导线, 其中所述导 线与接触件 (9) 连接, 所述接触件与电机 (1) 的部件接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在中间部 分 (13) 具有矩形的横截面。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在端侧的端部部分 (14, 15) 与接触 件 (9) 焊接, 其中在端侧的端部部分 (14, 15) 具有矩形的横截面, 但是相对于中间部分 (13) 具有不同的形状。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是绞合线 (6)。4: 如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的两个端侧的端部部分 (14, 15) 分别相对于中间部分 (13) 具有形状不同的矩形的横截面。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部分 (14, 15) 的矩形的横截面通过 变形制成。6: 如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导线的中间部分 (13) 比至 少一个端部部分 (14, 15) 更扁平, 具有更大的宽度和更小的高度。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在从导线的较宽的中间部分 (13) 到至少一 个更窄的端部部分 (14, 15) 的过渡部中的角度 (α) 最大为 75°。8: 如权利要求 1 至 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的中间部分 (13) 的宽度与高度的比例至少为 3 ∶ 2。9: 如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的一个端部部分 (14, 15) 具有正方形的截面。10: 如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端部部分 (14, 15) 均与接触元件 (9, 10) 焊接。11: 如权利要求 1 至 10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导线的一个端部部分 (14, 15) 与电缆接线柱 (10) 连接。12: 如权利要求 1 至 11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件 (9) 与电机 (1) 的极壳 (2) 绝缘连接。13: 如权利要求 1 至 12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 导线 (6) 与碳刷 (5) 连 接, 所述碳刷和与电枢固定的换向器 (4) 处于接触。

说明书


电动机, 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 1 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机, 特别是一种用于内燃机 的起动电动机。背景技术
     DE 35 39 851A1 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为了起动内燃机, 起动 电动机的衔铁与起动小齿轮运动地连接, 通过该起动小齿轮使内燃机的曲轴运转。
     起动电动机的供电通常由绞合线实现的, 绞合线通常由铜制成, 并与贴靠在换向 器上的碳刷电连接。 由于碳刷会受到磨损, 所以通常使用补充机制来补偿所述磨损, 其中与 碳刷连接的绞合线还必须与该碳刷一起做补充运动。因此, 由于振动和颤动的原因以及由 于热的影响, 绞合线承受相当大的负荷, 然而在起动电动机的使用寿命期间, 不允许这种负 荷使电缆失效或者断裂。
     通常, 与碳刷连接的绞合线以及从起动电动机的预啮合继电器延伸到极性外壳的 其它绞合线是具有圆形截面的编织绞合线, 其中由于安装条件的原因, 绞合线必须被相对 较强地弯折, 这会导致附加的负荷以及与其他部件接触的风险。 另外, 还存在导线拆股并由 此连接地呈扇形散开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电机内的电连接以持久且坚固的方式实现, 且很好的适应电 机内的结构条件。
     以及本发明, 该目的由权利要求 1 的特征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给出了有利的改 进措施。
     依据本发明的电机优选地指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 该起动电动机例如是机械 换向直流电动机。 电机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刷对, 所述电刷对与换向器接触, 电流通过电刷被 传递到电枢的电枢绕组中。 电刷分别与用来供电的导电导线连接。 此外, 还设有从继电器到 电机的部件以及从该处通过其他导线延伸到电刷的电导线。从继电器延伸到电机的部件, 特别是极壳的导线与接触件联接, 从该处还有其他延伸到碳刷的导线。
     根据本发明规定, 至少一条导线在中间部分具有矩形的横截面, 并且端侧的端部 部分与接触件焊接。这个端侧的端部部分优选地也具有矩形的横截面, 但该横截面相对于 中间部分具有不同的形状。
     通过这种实施方式实现了很多优点。 与在电机中使用的通常为圆形横截面的现有 技术不同, 具有矩形横截面的导线具有更大的可弯曲性, 这能够更好地适应安装条件。 除了 导线的可弯曲性和弹性之外, 在导线为绞合线的实施方式中不存在散开的风险。具有矩形 截面的导线可以围绕不同的轴弯曲或扭转, 而不会损害导线。
     在导线的用于与接触件焊接的端部部分中的形状不同于导线的中间部分的矩形 形状。 特别地规定, 中间部分被构造地更为扁平, 也就是说比与接触件焊接的端部部分具有更大的宽度和更小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 端部部分具有对于焊接过程有利的横截面几何 形状。
     有利的是, 导线的两个对置的端侧的端部部分分别具有矩形的横截面, 所述横截 面在横截面几何形状或横截面形式上与中间部分不同, 尤其没有中间部分扁平。 有利的是, 端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 如果需要的话, 两个端部部分都具有正方形截面, 这有利于焊接过 程, 因为减少了所需的焊接点, 因此可以节约空间地将导线焊接到端部侧的接触元件上。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规定, 通过使导体的中间部分所设有的矩形截面变形 来生成至少一个端侧的端部部分, 但优选两个端侧的端部部分。 通过该变形过程, 使得从具 有在轴向长度上恒定的横截面的导体, 实现了具有压制程度较小的矩形横截面的端部部分 的压制, 其中仅改变了截面形状, 但是在端部部分的横截面面积与中间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是相同或至少基本相同的。
     为了避免或至少减少导线中的由机械和热决定的应力, 从导线的较宽的中间部分 到至少一个较窄的端部部分的过渡部有利地相对于导线的纵向轴具有最大为 75°的角度。 该角度例如为 60°或 45°。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在较宽的中间部分和较窄的端侧的端部部 分之间有一个相对均匀的过渡部。 通过限制过渡部的角度, 可以避免在压制时, 特别是以加 固绞合线的形式进行压制时的损坏。
     为了确保导线有足够的灵活性, 优选中间部分的区域中宽度与高度的比例至少为 3 ∶ 2, 因此宽度至少是高度的 1.5 倍。如果需要的话, 可以选择明显更大的宽度与高度比, 例如 4 ∶ 2、 5 ∶ 2、 6 ∶ 2 或更大。
     有利的是, 两个端部部分都与接触元件焊接, 例如导体的一个端部部分与电缆接 线柱焊接, 与其对置的端部部分与接触件焊接, 所述接触件通过绝缘体 ( 例如, 绝缘橡胶 ) 被引导穿过电机的极壳。在引导电流的导线延伸至电机的换向器时, 导线在换向器侧与碳 刷连接, 以及在与换向器对置的一侧与接触件焊接, 该接触件被绝缘的引导穿过极壳。 附图说明 其他优点和有利的实施例可由其他权利要求、 附图说明和附图得出。图中 :
     图 1 是电机的示意图, 该电机具有极壳, 电枢在所述极壳中环绕运动, 其中通过绞 合线形式的导线实现向电机供电, 绞合线一端连接继电器, 另一端在电机侧面上与固定在 极壳外侧上的接触件连接。
     图 2 是绞合线的俯视图。
     图 3 是绞合线的侧视图。
     图 4 是绞合线的截面图。
     图 5 是绞合线的端侧到中间部分的过渡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在附图中, 同样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 1 中示出了电机 1, 其被设计为机械换向的直流电机, 并用作内燃机的起动电 动机。电机 1 在极性壳体 2 中具有环绕运动的电枢 3, 在该壳体的内侧上设置有磁体, 该电 枢具有可通电的, 设有线圈的电枢铁片, 其中电枢铁片的供电通过换向器 4 实现, 在其外侧上贴靠着碳刷 5, 碳刷与被实施为绞合线 6 的供电导线连接。
     从继电器 7 经由被构造为绞合线 8 的供电导线实现对电机 1 的供电, 所述供电导 线在电机的侧面与接触件 9 连接, 特别是焊接, 该接触件 9 设置在极壳的外侧上。为碳刷 5 供电的绞合线 6 也与接触件 9 连接。绞合线 8 的在另一端与电缆接线柱 10 焊接, 该电缆接 线柱插装在继电器 7 中的螺栓 11 上, 并用螺母 12 固定。
     绞合线 8 以及有利地还有绞合线 6 分别在中间部分都具有矩形的横截面, 在其两 个端部部分具有同样矩形的或者正方形的横截面。在接下来的图 2 到 5 中, 将以详细示图 示出绞合线 6 或 8。绞合线 6、 8 由中间部分 13 以及端侧的端部部分 14 和 15 构成, 绞合线 可分别通过所述部分焊接到接触元件上。端侧的端部部分 14 和 15 具有与中间部分 13 不 同的横截面。中间部分 13( 如图 4 的截面图所示 ) 是扁平的, 其具有相对较大的宽度 b 和 较小的高度 h, 其中宽度 b 与高度 h 的比例是至少 3 ∶ 2, 但是如果需要的话, 还可以为了有 利地得到更大宽度而具有明显更大的比例。端侧的端部部分 14 具有正方形横截面, 与其对 置的端侧的端部部分 15 具有矩形截面, 这个端部部分都没有中间部分 13 扁平, 由此端侧的 端部部分 15 的宽度与高度比小于中间部分 13。
     在根据图 3 的侧视图中示出了在扁平的中间部分 13 以及略厚的端侧的端部部分 14 和 15 中的不同的横截面几何形状, 其中由于一个端侧的端部部分 14 是正方形的横截面 几何形状, 其高度大于与其对置的具有矩形而不是正方形的横截面的端侧的端部部分 15。 因为端侧的端部部分 14 和 15 是由导线变形产生的, 端侧的端部部分 14 和 15 的横截面面 积与中间部分 13 相同。
     在图 5 中以放大的视图示出了在端侧的端部部分 14 和中间部分 13 之间的过渡部 16。尤其, 为了避免在压制时损坏, 过渡部 16 相对于导线的纵向轴具有角度 α, 该角度 α 最大为 75°。本实施例中, 角度 α 约为 45°。

电动机,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动机,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动机,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机,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机,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2597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 N 1 0 2 6 2 5 9 7 5 A *CN102625975A* (21)申请号 201080038395.4 (22)申请日 2010.08.27 102009028989.5 2009.08.28 DE H02K 11/00(2006.01) (71)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地址德国斯图加特 (72)发明人 M拜尔 E鲁格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苏娟 (54) 发明名称 电动机,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所述。

2、电机具有用于供 电的导电导线,导线与接触件连接,所述接触件与 电机的部件接触。该导线在中间部分具有矩形截 面。该电机可以是起动机。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02.27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0/062560 2010.08.27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023799 DE 2011.03.0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电机,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

3、起动电动机,具有用于供电的导电导线,其中所述导 线与接触件(9)连接,所述接触件与电机(1)的部件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在中间部 分(13)具有矩形的横截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在端侧的端部部分(14,15)与接触 件(9)焊接,其中在端侧的端部部分(14,15)具有矩形的横截面,但是相对于中间部分(13) 具有不同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是绞合线(6)。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两个端侧的端部部分 (14,15)分别相对于中间部分(13)具有形状不同的矩形的横截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

4、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部分(14,15)的矩形的横截面通过 变形制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导线的中间部分(13)比至 少一个端部部分(14,15)更扁平,具有更大的宽度和更小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从导线的较宽的中间部分(13)到至少一 个更窄的端部部分(14,15)的过渡部中的角度()最大为75。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中间部分(13) 的宽度与高度的比例至少为32。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一个端部部分 (14,15)具有正方形的截面。 1。

5、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部部分(14, 15)均与接触元件(9,10)焊接。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导线的一个端部部分 (14,15)与电缆接线柱(10)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9)与电机 (1)的极壳(2)绝缘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导线(6)与碳刷(5)连 接,所述碳刷和与电枢固定的换向器(4)处于接触。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25975 A 1/3页 3 电动机, 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 技术领域 00。

6、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机,特别是一种用于内燃机 的起动电动机。 背景技术 0002 DE 35 39 851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为了起动内燃机,起动 电动机的衔铁与起动小齿轮运动地连接,通过该起动小齿轮使内燃机的曲轴运转。 0003 起动电动机的供电通常由绞合线实现的,绞合线通常由铜制成,并与贴靠在换向 器上的碳刷电连接。由于碳刷会受到磨损,所以通常使用补充机制来补偿所述磨损,其中与 碳刷连接的绞合线还必须与该碳刷一起做补充运动。因此,由于振动和颤动的原因以及由 于热的影响,绞合线承受相当大的负荷,然而在起动电动机的使用寿命期间,不允许这种负 。

7、荷使电缆失效或者断裂。 0004 通常,与碳刷连接的绞合线以及从起动电动机的预啮合继电器延伸到极性外壳的 其它绞合线是具有圆形截面的编织绞合线,其中由于安装条件的原因,绞合线必须被相对 较强地弯折,这会导致附加的负荷以及与其他部件接触的风险。另外,还存在导线拆股并由 此连接地呈扇形散开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电机内的电连接以持久且坚固的方式实现,且很好的适应电 机内的结构条件。 0006 以及本发明,该目的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给出了有利的改 进措施。 0007 依据本发明的电机优选地指用于内燃机的起动电动机,该起动电动机例如是机械 换向直流电动机。电机。

8、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刷对,所述电刷对与换向器接触,电流通过电刷被 传递到电枢的电枢绕组中。电刷分别与用来供电的导电导线连接。此外,还设有从继电器到 电机的部件以及从该处通过其他导线延伸到电刷的电导线。从继电器延伸到电机的部件, 特别是极壳的导线与接触件联接,从该处还有其他延伸到碳刷的导线。 0008 根据本发明规定,至少一条导线在中间部分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并且端侧的端部 部分与接触件焊接。这个端侧的端部部分优选地也具有矩形的横截面,但该横截面相对于 中间部分具有不同的形状。 0009 通过这种实施方式实现了很多优点。与在电机中使用的通常为圆形横截面的现有 技术不同,具有矩形横截面的导线具有更大的可。

9、弯曲性,这能够更好地适应安装条件。除了 导线的可弯曲性和弹性之外,在导线为绞合线的实施方式中不存在散开的风险。具有矩形 截面的导线可以围绕不同的轴弯曲或扭转,而不会损害导线。 0010 在导线的用于与接触件焊接的端部部分中的形状不同于导线的中间部分的矩形 形状。特别地规定,中间部分被构造地更为扁平,也就是说比与接触件焊接的端部部分具有 说 明 书CN 102625975 A 2/3页 4 更大的宽度和更小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端部部分具有对于焊接过程有利的横截面几何 形状。 0011 有利的是,导线的两个对置的端侧的端部部分分别具有矩形的横截面,所述横截 面在横截面几何形状或横截面形式上与中间。

10、部分不同,尤其没有中间部分扁平。有利的是, 端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如果需要的话,两个端部部分都具有正方形截面,这有利于焊接过 程,因为减少了所需的焊接点,因此可以节约空间地将导线焊接到端部侧的接触元件上。 0012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规定,通过使导体的中间部分所设有的矩形截面变形 来生成至少一个端侧的端部部分,但优选两个端侧的端部部分。通过该变形过程,使得从具 有在轴向长度上恒定的横截面的导体,实现了具有压制程度较小的矩形横截面的端部部分 的压制,其中仅改变了截面形状,但是在端部部分的横截面面积与中间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是相同或至少基本相同的。 0013 为了避免或至少减少导线中的由机械和。

11、热决定的应力,从导线的较宽的中间部分 到至少一个较窄的端部部分的过渡部有利地相对于导线的纵向轴具有最大为75的角度。 该角度例如为60或45。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在较宽的中间部分和较窄的端侧的端部部 分之间有一个相对均匀的过渡部。通过限制过渡部的角度,可以避免在压制时,特别是以加 固绞合线的形式进行压制时的损坏。 0014 为了确保导线有足够的灵活性,优选中间部分的区域中宽度与高度的比例至少为 32,因此宽度至少是高度的1.5倍。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选择明显更大的宽度与高度比, 例如42、52、62或更大。 0015 有利的是,两个端部部分都与接触元件焊接,例如导体的一个端部部分与电缆接 线柱焊接,。

12、与其对置的端部部分与接触件焊接,所述接触件通过绝缘体(例如,绝缘橡胶) 被引导穿过电机的极壳。在引导电流的导线延伸至电机的换向器时,导线在换向器侧与碳 刷连接,以及在与换向器对置的一侧与接触件焊接,该接触件被绝缘的引导穿过极壳。 附图说明 0016 其他优点和有利的实施例可由其他权利要求、附图说明和附图得出。图中: 0017 图1是电机的示意图,该电机具有极壳,电枢在所述极壳中环绕运动,其中通过绞 合线形式的导线实现向电机供电,绞合线一端连接继电器,另一端在电机侧面上与固定在 极壳外侧上的接触件连接。 0018 图2是绞合线的俯视图。 0019 图3是绞合线的侧视图。 0020 图4是绞合线的。

13、截面图。 0021 图5是绞合线的端侧到中间部分的过渡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2 在附图中,同样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在图1中示出了电机1,其被设计为机械换向的直流电机,并用作内燃机的起动电 动机。电机1在极性壳体2中具有环绕运动的电枢3,在该壳体的内侧上设置有磁体,该电 枢具有可通电的,设有线圈的电枢铁片,其中电枢铁片的供电通过换向器4实现,在其外侧 说 明 书CN 102625975 A 3/3页 5 上贴靠着碳刷5,碳刷与被实施为绞合线6的供电导线连接。 0024 从继电器7经由被构造为绞合线8的供电导线实现对电机1的供电,所述供电导 线在电机的侧面与接。

14、触件9连接,特别是焊接,该接触件9设置在极壳的外侧上。为碳刷5 供电的绞合线6也与接触件9连接。绞合线8的在另一端与电缆接线柱10焊接,该电缆接 线柱插装在继电器7中的螺栓11上,并用螺母12固定。 0025 绞合线8以及有利地还有绞合线6分别在中间部分都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在其两 个端部部分具有同样矩形的或者正方形的横截面。在接下来的图2到5中,将以详细示图 示出绞合线6或8。绞合线6、8由中间部分13以及端侧的端部部分14和15构成,绞合线 可分别通过所述部分焊接到接触元件上。端侧的端部部分14和15具有与中间部分13不 同的横截面。中间部分13(如图4的截面图所示)是扁平的,其具有相对较大。

15、的宽度b和 较小的高度h,其中宽度b与高度h的比例是至少32,但是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为了有 利地得到更大宽度而具有明显更大的比例。端侧的端部部分14具有正方形横截面,与其对 置的端侧的端部部分15具有矩形截面,这个端部部分都没有中间部分13扁平,由此端侧的 端部部分15的宽度与高度比小于中间部分13。 0026 在根据图3的侧视图中示出了在扁平的中间部分13以及略厚的端侧的端部部分 14和15中的不同的横截面几何形状,其中由于一个端侧的端部部分14是正方形的横截面 几何形状,其高度大于与其对置的具有矩形而不是正方形的横截面的端侧的端部部分15。 因为端侧的端部部分14和15是由导线变形产生的,端侧的端部部分14和15的横截面面 积与中间部分13相同。 0027 在图5中以放大的视图示出了在端侧的端部部分14和中间部分13之间的过渡部 16。尤其,为了避免在压制时损坏,过渡部16相对于导线的纵向轴具有角度,该角度 最大为75。本实施例中,角度约为45。 说 明 书CN 102625975 A 1/2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25975 A 2/2页 7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25975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