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309297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91674.8

申请日:

2012.03.31

公开号:

CN102610601A

公开日:

2012.07.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L 25/10申请公布日:201207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25/10申请日:20120331|||公开

IPC分类号:

H01L25/10; H01L31/052; H01L31/0232

主分类号:

H01L25/10

申请人:

上海太阳能电池研究与发展中心

发明人:

曹鸿; 褚君浩; 王善力

地址: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龙东大道6101号8栋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郭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包括:一由聚合物构成的箱体,箱体内有二个固定在箱体内壁两侧的太阳能电池,以及以角度θ固定在聚合物箱体内底部的两个反射镜。或将两个反射镜换成了圆锥体型反射镜,将两个电池换成了由多个子电池组成的圆环形太阳能电池。该角度θ是由反射镜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法线的夹角形成的,箱体的顶面盖有能透过太阳光的玻璃顶盖,由此形成一个入射光区。这种太阳能电池组合结构不仅提高了太阳光能的利用率和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而且在该组合结构中,电池彼此不受干扰,可实现任意子电池间的组合,结构简单,有效避免了传统叠层电池存在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包括:一由聚合物构成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内有二个分别固定在箱体内壁相对两侧的太阳能电池(6、7),以及在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有两个以中心法线形成θ角度固定的两个对称的反射镜(4、5),该角度θ是由反射镜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法线的夹角形成的,箱体的顶面盖有能透过太阳光的玻璃顶盖(2),由此形成一个入射光区(3);所说的角度0<θ<90°,L3=L4=L,L1=L2=L/cosθ;L1和L2分别为固定在箱体内壁两侧的太阳能电池的长度,L3和L4分别为固定在聚合物箱体内底部的两个反射镜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二个太阳能电池可以是单结太阳能电池、多结太阳能电池中的任一种或单结太阳能电池和多结太阳能电池的组合。3.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包括:一由聚合物构成的箱体(1),箱体内底部中心有一圆锥体型反射镜(8),在圆锥体型反射镜上,沿着锥体口环绕有圆环形太阳能电池(9);圆锥体型反射镜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中心法线形成夹角θ,0<θ<90°,L5为锥体型反射镜边长,L6为圆环形太阳能电池的高度,L6=L5/cosθ。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圆环形太阳能电池由单结太阳能子电池或多结太阳能子电池或单结太阳能子电池和多结太阳能子电池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和3的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合物为EVA、PBD、含氟聚合物、聚碳酸酯、聚氨酯中的任一种。

说明书

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具体是指一种可以极大提高对太阳光能
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赖以
生存的地球,由于利用太阳能具有许多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
国的重视。

因为太阳光谱的能量分布较宽,现有的任何一种半导体材料都仅
能吸收其中能量比其能隙值高的光子,其余的光子都不能通过产生光
生载流子变成电能。

为此目前所制备的太阳能电池都未达到理想的光电转换效率。为了提
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人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比如用能量宽
度与太阳光谱不同波段有最好匹配的材料做成电池,并按能隙从大到
小的顺序从外向里叠合起来,让波长最短的光被最外边的宽带隙材料
电池利用,波长较长的光能够透射进去让较窄能隙材料电池利用,这
样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具有这种结构的太阳
能电池称为叠层电池。

传统的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堆叠法,先制备
出两个独立的太阳能电池,一个高带宽,一个低带宽。然后把高带宽
的堆叠在低带宽的电池上面;另一种是一体化的方法,先制备出一个
完整的太阳能电池,再在该电池上生长或直接沉积第二层电池。由于
太阳能电池大都对温度、材料交叉污染十分敏感,而太阳能电池的制
备往往涉及沉积不同材料及高温工艺。因此这种一体化结构的叠层电
池有局限性、有固有缺陷。机械堆叠法制备的叠层电池,工艺集成则
会简单很多,因为它仅仅是各自分立的层,只需对分立的单层进行加
工,而无需进行电流匹配,也不再需要考虑晶格匹配。但机械叠层结
构的太阳能电池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这包括:如何构成机
械叠层,如何使子电池间的禁带宽度匹配,如何增加波长较长的光能
的透过率,以及如何从分立的子电池中提取电流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
需考虑禁带宽度匹配以及波长较长的光能的透过率,子电池彼此不受
干扰,结构简单,光电转换效率高的组合太阳能电池。

本发明的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包括:
一由聚合物构成的箱体,箱体内有二个分别固定在箱体内壁相对两侧
的太阳能电池,以及在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有两个与中心法线形成θ角
度固定的两个对称反射镜,该角度θ是由反射镜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
体内底部法线的夹角形成的,箱体的顶面盖有能透过太阳光的玻璃顶
盖,由此形成一个入射光区。

所说的角度0<θ<90°,L3=L4=L,L1=L2=L/cosθ。L1和L2分别
为固定在箱体内壁两侧的太阳能电池的长度,L3和L4分别为固定在
聚合物箱体底部的两个反射镜的长度。

所说的二个太阳能电池可以是单结太阳能电池或多结太阳能电
池中的任一种。或单结太阳能电池与多结太阳能电池的组合。

本发明的基于上述相同原理的另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
组合太阳能电池,包括:一由聚合物构成的箱体,箱体内底部中心有
一圆锥体型反射镜,在圆锥体型反射镜上,沿着锥体口环绕有圆环形
太阳能电池。

圆锥体型反射镜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中心法线形成夹
角θ,0<θ<90°,L5为锥体型反射镜边长,L6为圆环形太阳能电池
的高度,L6=L5/cosθ。

圆环形太阳能电池由单结太阳能子电池、多结太阳能子电池的任
意组合。

所说的聚合物为EVA、PBD、含氟聚合物、聚碳酸酯、聚氨酯中
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可实现任意类型的电池间的随意组合:

(1).相同太阳能电池的组合。相对单个子电池,本发明可以提高
该太阳能电池组合对同一波段光能的吸收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光电
转换效率的目的;

(2).不同类太阳能电池的组合。本发明可以拓宽该太阳能电池组
合吸收光能的波长范围,并且不需考虑子电池间禁带宽度匹配等传统
叠层电池面临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

2.子电池间可以被任意串联或并联。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组合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一种组合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3为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4为碲锌镉/单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见图1,该组合太阳能电池,包括:一由聚合物构成的箱体1,
箱体内有二个分别固定在箱体内壁相对两侧的碲化镉太阳能电池6
和碲锌镉/单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7,以及在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有两
个与中心法线形成θ角度固定的两个对称反射镜4、5,该角度θ是由
反射镜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法线的夹角形成的,箱体的顶面
盖有能透过太阳光的玻璃顶盖2,由此形成一个入射光区3。

碲化镉太阳能电池6的结构见图3,包括:玻璃衬底6-1,在玻
璃衬底上依次沉积有透明导电氧化物前电极层6-2、n型CdS窗口层
6-3、p型碲化镉吸收层6-4、背面电极6-5。

碲锌镉/单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7结构见图4,包括:玻璃衬底
7-1,在玻璃衬底上依次沉积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前电极层7-2、n型CdS
窗口层7-3、p型碲锌镉吸收层7-4、透明导电层7-5、背电极7-6。
表面电极7-7、单晶硅半导体n型层7-8和p型层7-9形成的pn结、
背面电极7-10。

角度θ要满足0<θ<90°,L3=L4=L,L1=L2=L/cosθ。θ为反射
镜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法线形成的夹角,L1和L2分别为固
定在箱体内壁两侧的碲化镉太阳能电池6和碲锌镉/单晶硅叠层太阳
能电池7的长度,L3和L4分别为固定在聚合物箱体底部的两个反射
镜4、5的长度。本实施例中θ=60°,因此,碲化镉太阳能电池6
和碲锌镉/单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7的长度是反射镜4、5长度的两倍。

所说的聚合物为EVA、PBD、含氟聚合物、聚碳酸酯、聚氨酯材
料中的任一种。

当太阳光射入入射光区3时,入射到反射镜4迎光面的太阳光被
反射进入碲锌镉/单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7,产生光电流;入射到反
射镜5迎光面的太阳光被反射进入碲化镉太阳能电池6,产生光电流。

实施例2

见图2,该组合太阳能电池组与实施例1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
于:将两个反射镜4、5换成了圆锥体型反射镜8,将太阳能电池6、
7换成了由多个子电池组成的圆环形太阳能电池9。

其中圆锥体型反射镜8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1内底部中心法线
形成夹角θ,本实施例中θ=60°,因此由多个子电池组成的圆环形
太阳能电池9的高度是圆锥体型反射镜8边长长度的两倍。

其中组成圆环形太阳能电池9的子电池可以是任意材料的单结
太阳能电池、多结太阳能电池的任意组合。

当太阳光经过玻璃顶盖2射入入射光区3时,太阳光被圆锥体型
反射镜8的迎光面反射进入圆环形太阳能电池9中,产生光电流。经
过多次来回反射,充分地提高了太阳光能的利用,并有效提高了太阳
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060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25 C N 1 0 2 6 1 0 6 0 1 A *CN102610601A* (21)申请号 201210091674.8 (22)申请日 2012.03.31 H01L 25/10(2006.01) H01L 31/052(2006.01) H01L 31/0232(2006.01) (71)申请人上海太阳能电池研究与发展中心 地址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龙东大道 6101号8栋1楼 (72)发明人曹鸿 褚君浩 王善力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郭英 (54。

2、) 发明名称 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 池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 组合太阳能电池,包括:一由聚合物构成的箱体, 箱体内有二个固定在箱体内壁两侧的太阳能电 池,以及以角度固定在聚合物箱体内底部的两 个反射镜。或将两个反射镜换成了圆锥体型反射 镜,将两个电池换成了由多个子电池组成的圆环 形太阳能电池。该角度是由反射镜的迎光面 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法线的夹角形成的,箱体的 顶面盖有能透过太阳光的玻璃顶盖,由此形成一 个入射光区。这种太阳能电池组合结构不仅提高 了太阳光能的利用率和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 率,而且在该组合结构中,电池彼此不受干扰,可 实现任。

3、意子电池间的组合,结构简单,有效避免了 传统叠层电池存在的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包括:一由聚合物构成的箱体(1), 其特征在于: 箱体内有二个分别固定在箱体内壁相对两侧的太阳能电池(6、7),以及在聚合物箱体 内底部有两个以中心法线形成角度固定的两个对称的反射镜(4、5),该角度是由反射 镜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法线的夹角形成的,箱体的顶面盖有能透过太阳光的玻璃 顶盖(2),。

4、由此形成一个入射光区(3); 所说的角度090,L 3 L 4 L,L 1 L 2 L/cos;L 1 和L 2 分别为固定在箱 体内壁两侧的太阳能电池的长度,L 3 和L 4 分别为固定在聚合物箱体内底部的两个反射镜的 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二个太阳能电池可以是单结太阳能电池、多结太阳能电池中的任一种或单结太阳能电 池和多结太阳能电池的组合。 3.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包括:一由聚合物构成的箱体(1), 箱体内底部中心有一圆锥体型反射镜(8),在圆锥体型反射镜上,沿着锥体口环绕有圆环形 太阳能电池(9);。

5、 圆锥体型反射镜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中心法线形成夹角,090, L 5 为锥体型反射镜边长,L 6 为圆环形太阳能电池的高度,L 6 L 5 /cos。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圆环形太阳能电池由单结太阳能子电池或多结太阳能子电池或单结太阳能子电池和 多结太阳能子电池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和3的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聚合物为EVA、PBD、含氟聚合物、聚碳酸酯、聚氨酯中的任一种。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10601 A 1/3页 3 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 技。

6、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具体是指一种可以极大提高对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 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由于 利用太阳能具有许多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0003 因为太阳光谱的能量分布较宽,现有的任何一种半导体材料都仅能吸收其中能量 比其能隙值高的光子,其余的光子都不能通过产生光生载流子变成电能。 0004 为此目前所制备的太阳能电池都未达到理想的光电转换效率。为了提高太阳能电 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人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比如用能量宽度与太阳光谱不同波段有最好匹 配的材料做成电池,并按能隙从大到小的顺序。

7、从外向里叠合起来,让波长最短的光被最外 边的宽带隙材料电池利用,波长较长的光能够透射进去让较窄能隙材料电池利用,这样就 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具有这种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称为叠层电池。 0005 传统的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堆叠法,先制备出两个独立的太 阳能电池,一个高带宽,一个低带宽。然后把高带宽的堆叠在低带宽的电池上面;另一种是 一体化的方法,先制备出一个完整的太阳能电池,再在该电池上生长或直接沉积第二层电 池。由于太阳能电池大都对温度、材料交叉污染十分敏感,而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往往涉及沉 积不同材料及高温工艺。因此这种一体化结构的叠层电池有局限性、有固有缺陷。机械。

8、堆 叠法制备的叠层电池,工艺集成则会简单很多,因为它仅仅是各自分立的层,只需对分立的 单层进行加工,而无需进行电流匹配,也不再需要考虑晶格匹配。但机械叠层结构的太阳能 电池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这包括:如何构成机械叠层,如何使子电池间的禁带宽 度匹配,如何增加波长较长的光能的透过率,以及如何从分立的子电池中提取电流等。 发明内容 0006 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考虑禁带宽度 匹配以及波长较长的光能的透过率,子电池彼此不受干扰,结构简单,光电转换效率高的组 合太阳能电池。 0007 本发明的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包括:一由聚合物构成 。

9、的箱体,箱体内有二个分别固定在箱体内壁相对两侧的太阳能电池,以及在聚合物箱体内 底部有两个与中心法线形成角度固定的两个对称反射镜,该角度是由反射镜的迎光 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法线的夹角形成的,箱体的顶面盖有能透过太阳光的玻璃顶盖,由 此形成一个入射光区。 0008 所说的角度090,L 3 L 4 L,L 1 L 2 L/cos。L 1 和L 2 分别为固 定在箱体内壁两侧的太阳能电池的长度,L 3 和L 4 分别为固定在聚合物箱体底部的两个反射 镜的长度。 说 明 书CN 102610601 A 2/3页 4 0009 所说的二个太阳能电池可以是单结太阳能电池或多结太阳能电池中的任一种。或 。

10、单结太阳能电池与多结太阳能电池的组合。 0010 本发明的基于上述相同原理的另一种可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的组合太阳能电池, 包括:一由聚合物构成的箱体,箱体内底部中心有一圆锥体型反射镜,在圆锥体型反射镜 上,沿着锥体口环绕有圆环形太阳能电池。 0011 圆锥体型反射镜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中心法线形成夹角,0 90,L 5 为锥体型反射镜边长,L 6 为圆环形太阳能电池的高度,L 6 L 5 /cos。 0012 圆环形太阳能电池由单结太阳能子电池、多结太阳能子电池的任意组合。 0013 所说的聚合物为EVA、PBD、含氟聚合物、聚碳酸酯、聚氨酯中的任一种。 0014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

11、015 1.可实现任意类型的电池间的随意组合: 0016 (1).相同太阳能电池的组合。相对单个子电池,本发明可以提高该太阳能电池组 合对同一波段光能的吸收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 0017 (2).不同类太阳能电池的组合。本发明可以拓宽该太阳能电池组合吸收光能的波 长范围,并且不需考虑子电池间禁带宽度匹配等传统叠层电池面临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 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 0018 2.子电池间可以被任意串联或并联。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组合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实施例2的一种组合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12、。 0022 图4为碲锌镉/单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0024 实施例1 0025 见图1,该组合太阳能电池,包括:一由聚合物构成的箱体1,箱体内有二个分别固 定在箱体内壁相对两侧的碲化镉太阳能电池6和碲锌镉/单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7,以及 在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有两个与中心法线形成角度固定的两个对称反射镜4、5,该角度 是由反射镜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法线的夹角形成的,箱体的顶面盖有能透过太阳 光的玻璃顶盖2,由此形成一个入射光区3。 0026 碲化镉太阳能电池6的结构见图3,包括:玻璃衬底6-1,在玻璃衬底上。

13、依次沉积有 透明导电氧化物前电极层6-2、n型CdS窗口层6-3、p型碲化镉吸收层6-4、背面电极6-5。 0027 碲锌镉/单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7结构见图4,包括:玻璃衬底7-1,在玻璃衬底上 依次沉积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前电极层7-2、n型CdS窗口层7-3、p型碲锌镉吸收层7-4、透 明导电层7-5、背电极7-6。表面电极7-7、单晶硅半导体n型层7-8和p型层7-9形成的 pn结、背面电极7-10。 0028 角度要满足090,L 3 L 4 L,L 1 L 2 L/cos。为反射镜的 说 明 书CN 102610601 A 3/3页 5 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内底部法线形成的夹角,L 1 和。

14、L 2 分别为固定在箱体内壁两侧的碲化镉 太阳能电池6和碲锌镉/单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7的长度,L 3 和L 4 分别为固定在聚合物箱 体底部的两个反射镜4、5的长度。本实施例中60,因此,碲化镉太阳能电池6和碲 锌镉/单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7的长度是反射镜4、5长度的两倍。 0029 所说的聚合物为EVA、PBD、含氟聚合物、聚碳酸酯、聚氨酯材料中的任一种。 0030 当太阳光射入入射光区3时,入射到反射镜4迎光面的太阳光被反射进入碲锌镉 /单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7,产生光电流;入射到反射镜5迎光面的太阳光被反射进入碲化 镉太阳能电池6,产生光电流。 0031 实施例2 0032 见图2,该组合太。

15、阳能电池组与实施例1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两个反射镜 4、5换成了圆锥体型反射镜8,将太阳能电池6、7换成了由多个子电池组成的圆环形太阳能 电池9。 0033 其中圆锥体型反射镜8的迎光面与聚合物箱体1内底部中心法线形成夹角,本 实施例中60,因此由多个子电池组成的圆环形太阳能电池9的高度是圆锥体型反射 镜8边长长度的两倍。 0034 其中组成圆环形太阳能电池9的子电池可以是任意材料的单结太阳能电池、多结 太阳能电池的任意组合。 0035 当太阳光经过玻璃顶盖2射入入射光区3时,太阳光被圆锥体型反射镜8的迎光 面反射进入圆环形太阳能电池9中,产生光电流。经过多次来回反射,充分地提高了太阳光 能的利用,并有效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说 明 书CN 102610601 A 1/2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0601 A 2/2页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0601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