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电线连接结构以及屏蔽电线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屏蔽电线连接到屏蔽连接器连接端子的屏蔽电线连接结构以 及屏蔽电线连接方法, 屏蔽电线中覆盖多根包覆电线外周的电磁屏蔽层通过螺旋卷绕在上 述多根包覆电线外周的导电带而形成。
背景技术 下述的专利文献 1 表述了一种具有良好的弯曲性以及耐噪声性, 并适合针对车载 电子仪器等的布线的屏蔽电线, 其中, 电磁屏蔽层 ( 屏蔽层 ) 为通过螺旋卷绕在包覆电线外 周的导电带而形成。图 6 是表示这种类型的屏蔽电线的示意结构的立体图。
图 6 所示的屏蔽电线 101 包括多根包覆电线 103、 覆盖上述多根包覆电线 103 外 周的电磁屏蔽层 105、 覆盖该电磁屏蔽层 105 外周的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编织层 106、 以及覆 盖该编织层 106 外周的绝缘外壳 107。上述电磁屏蔽层 105 通过螺旋卷绕在多根包覆电线 103 外周的导电带 ( 金属箔带 )108 而形成。电磁屏蔽层 105 还经由编织层 106 接地而起到 地线的作用。
该屏蔽电线 101 根据各包覆电线 103 的包层 103a 的材质和厚度 t 的选定以及使 多根包覆电线 103 相互间维持成预定的贴紧状态的导电带 108 的紧固力, 在包覆电线 103 相互间确保规定的间隔距离 L1, 而将与传输性能密切相关的阻抗设定成预定值。
接着, 对将上述屏蔽电线 101 连接到屏蔽连接器连接端子的现有连接方法进行说 明。
首先, 剥除上述屏蔽电线 101 中连接到屏蔽连接器的端部的整个预定长度的绝缘 外壳 107。进而, 解开端部的导电带 108 的缠绕, 如图 6 所示, 使各包覆电线 103 处于解除捆 扎的状态。
接着, 如图 7(a) 所示, 将屏蔽连接器的连接端子 113 连接到从电磁屏蔽层 105 露 出的多根包覆电线 103 的端部。接着, 如图 7(b) 所示, 将连接在包覆电线 103 的端子收容 于屏蔽连接器的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内壳 114。此外, 为图示例的屏蔽连接器的情况下, 如图 7(b) 所示, 对收容在内壳 114 的连接端子 113 的前端部进行定位的前支架 115 安装于内壳 114。
接着, 如图 7(c) 所示, 在处于捆扎已被解开的状态的外周以螺旋卷绕法复卷被解 除缠绕的导电带 108, 而在多根包覆电线 103 的外周重新形成电磁屏蔽层 105, 同时, 在离内 壳 114 最近的位置缠绕用于防止松弛的粘附带 121。
接着, 如图 7(d) 所示, 在内壳 114 的外周组装未图示的由金属制成的屏蔽壳和由 树脂制成的外壳 123, 便完成屏蔽连接器 111 的装配, 同时完成屏蔽电线 101 与屏蔽连接器 111 的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7-194084 号公报
但是, 如图 7(c) 所示, 在多根包覆电线 103 的外周复卷曾被解开缠绕的导电带 108
而重新形成电磁屏蔽层 105 的操作具有浪费工时、 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并且, 在复卷导电带 108 时, 根据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 依据导电带 108 的紧固会 发生变化。其结果, 相邻的包覆电线 103 相互间的间隔等发生偏差, 因而存在屏蔽电线 101 与屏蔽连接器的连接部的阻抗变得不稳定, 且无法得到固有的传输性能的忧虑。 发明内容
所以,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 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屏蔽电线连接 结构, 该屏蔽电线连接结构在用于将覆盖多根包覆电线外周的电磁屏蔽层通过螺旋卷绕在 上述多根包覆电线外周的导电带而形成的屏蔽电线连接到屏蔽连接器的连接端子时, 无论 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如何, 都能防止阻抗在屏蔽电线与屏蔽连接器的连接部变得不稳定的 情况, 而且能够提高将屏蔽电线连接到屏蔽连接器时的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结构得以完成。
(1) 一种屏蔽电线连接结构, 该屏蔽电线连接结构是将屏蔽电线连接到屏蔽连接 器连接端子的屏蔽电线连接结构, 该屏蔽电线包括多根包覆电线、 通过螺旋卷绕在上述多 根包覆电线外周的导电带形成的电磁屏蔽层、 以及覆盖该电磁屏蔽层外周的绝缘外壳, 上 述屏蔽电线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 包括 : 屏蔽层去除部, 为了连接到上述连接端子, 上述电磁屏蔽层的整个预定长度被切 除使得上述多根包覆电线从上述电磁屏蔽层露出而形成 ; 以及导电性热收缩管, 其被嵌装 在与该屏蔽层去除部相邻的电磁屏蔽层的端部和上述屏蔽层去除部之上, 通过热收缩捆扎 上述多根包覆电线。
(2) 根据上述 (1) 所述的屏蔽电线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电性热收缩管在 通过加热进行热收缩的树脂管的内周面具备导电体层。
(3) 根据上述 (1) 所述的屏蔽电线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电性热收缩管使 通过加热进行热收缩的树脂管的材料中含有碳而赋予导电性。
(4) 一种屏蔽电线连接方法, 该方法是将包括多根包覆电线、 通过螺旋卷绕在上述 多根包覆电线外周的导电带而形成的电磁屏蔽层、 以及覆盖该电磁屏蔽层外周的绝缘外壳 的屏蔽电线连接到屏蔽连接器连接端子的屏蔽电线连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的工 序:
屏蔽层去除工序, 在该工序中, 为了连接到上述连接端子, 切除整个预定长度的上 述电磁屏蔽层使得上述多根包覆电线从上述电磁屏蔽层露出而形成屏蔽层去除部 ;
端子连接工序, 在该工序中, 将屏蔽连接器的连接端子连接到从上述电磁屏蔽层 露出而成的多根包覆电线的端部 ; 以及
管安装工序, 在该工序中, 使在通过加热进行热收缩的树脂管的内周面具备导电 体层的导电性热收缩管被嵌装在与上述屏蔽层去除部相邻的电磁屏蔽层的端部和上述屏 蔽层去除部上之后, 使该导电性热收缩管热收缩而使上述屏蔽层去除部的多根包覆电线成 为捆扎状态。
根据上述 (1) 的结构, 为了连接到屏蔽连接器的连接端子, 从电磁屏蔽层露出而 成的屏蔽层去除部的各包覆电线能够通过使导电性热收缩管热收缩, 来恢复捆扎状态。并 且, 如果将使导电性热收缩管热收缩时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设定成适当的值, 则无论
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如何, 都能够把屏蔽层去除部成形为与标准的电磁屏蔽层内的状态相 同的捆扎状态 ( 紧固状态 )。并且, 由于具备导电性热收缩管, 因而还能够在屏蔽层去除部 的周围确保与标准的电磁屏蔽层相同的电磁屏蔽性能 ( 屏蔽性能 )。 即, 包围屏蔽层去除部 的导电性热收缩管能够发挥与标准的电磁屏蔽层相同的功能。
由此, 无论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如何, 都能够防止在屏蔽电线与屏蔽连接器的连 接部的阻抗变得不稳定。
进而, 由于与在包覆电线的外周以螺旋卷绕法复卷导电带而重新形成电磁屏蔽层 的操作相比, 将导电性热收缩管安装到屏蔽层去除部的操作能够大幅削减工时, 因而能够 提高将屏蔽电线连接到屏蔽连接器时的作业效率。
根据上述 (2)、 (3) 的结构, 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导电性热收缩管。
根据上述 (4) 的结构, 能够可靠地形成上述 (1)、 (2)、 (3) 所述的屏蔽电线连接结 构。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电线连接结构, 包围屏蔽层去除部的导电性热收缩管发挥与标 准的电磁屏蔽层相同的功能。 因此, 无论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如何, 都能够防止在屏蔽电线 与屏蔽连接器的连接部的阻抗变得不稳定。
进而, 由于与在包覆电线的外周以螺旋卷绕法复卷导电带而重新形成电磁屏蔽层 的操作相比, 将导电性热收缩管安装到屏蔽层去除部的操作能够大幅削减工时, 因而也能 够提高将屏蔽电线连接到屏蔽连接器时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 1 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屏蔽电线连接结构中连接有图 6 的屏蔽电线的屏蔽连接 器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 2 是图 1 所示的屏蔽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 3 是将屏蔽电线连接到图 1 所示的屏蔽连接器时的屏蔽电线连接方法的说明 图。
图 4 是在图 3 所示的屏蔽电线连接方法中使用的导电性热收缩管的立体图。
图 5 是使图 4 所示的导电性热收缩管热收缩的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 6 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屏蔽电线连接结构中, 连接到屏蔽连接器的屏蔽电线的 立体图。
图 7 是将图 6 所示的屏蔽电线连接到屏蔽连接器的现有屏蔽电线连接方法的说明 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1 屏蔽电线
103 包覆电线
105 电磁屏蔽层
106 编织层
107 绝缘外壳
108 导电带
111 屏蔽连接器113 连接端子 114 内壳 131 屏蔽层去除部 141 导电性热收缩管 142 树脂管 143 导电体层 151 加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屏蔽电线连接结构以及屏蔽电线连接方法的较 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 1 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屏蔽电线连接结构中, 连接有图 6 的屏蔽电线 101 的屏 蔽连接器 111 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如图 6 所示, 屏蔽电线 101 包括多根包覆电线 103、 覆盖上述多根包覆电线 103 外 周的电磁屏蔽层 105、 覆盖该电磁屏蔽层 105 外周的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编织层 106、 以及覆 盖该编织层 106 外周的绝缘外壳 107。上述电磁屏蔽层 105 通过螺旋卷绕在多根包覆电线 103 外周的导电带 ( 金属箔带 )108 而形成。电磁屏蔽层 105 还经由编织层 106 接地起到地 线的功能。
如图 2 所示, 屏蔽连接器 111 具备 : 将使包覆电线 103 的导体压接连接的多个由金 属板制成的连接端子 113、 收容多个连接端子 113 的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内壳 114、 嵌合安装 在该内壳 114 的前端部而对内壳 114 内的连接端子 113 的前端部进行定位的由绝缘树脂制 成的前支架 115、 嵌合安装在内壳 114 的前端侧外周的方管柱状的前部屏蔽壳 116、 嵌合安 装在内壳 114 的后端侧外周的后部屏蔽壳 117、 以及收容前部屏蔽壳 116 及后部屏蔽壳 117 而构成连接器的外观形状的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外壳 123。
接着, 对将图 6 所示的屏蔽电线 101 连接到图 2 所示的屏蔽连接器 111 的屏蔽电 线连接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 剥除上述屏蔽电线 101 中连接到屏蔽连接器 111 的端部的整个预定长度的 绝缘外壳 107。
接着, 依次进行要在下面说明的屏蔽层去除工序、 端子连接工序、 内壳安装工序、 管安装工序、 连接器最终组装工序的各工序。
在屏蔽层去除工序中, 解开剥下了绝缘外壳 107 以及编织层 106 的屏蔽电线 101 的端部导电带 108 的缠绕, 如图 6 所示, 为各包覆电线 103 的捆扎解除状态。此时, 如图 6 所示, 解开导电带 108 的预定长度的缠绕, 以使基于导电带 108 的缠绕的电磁屏蔽层 105 至 绝缘外壳 107 的端部保留适当的距离 L2。通过该屏蔽层去除工序, 如图 3(a) 所示, 多根包 覆电线 103 从电磁屏蔽层 105 的端部露出整个预定长度 L3 以形成屏蔽层去除部 131。
在端子连接工序中, 如图 3(a) 所示, 将图 2 的连接端子 113 压接连接到从电磁屏 蔽层 105 露出的多根包覆电线 103 的端部。
内壳安装工序是如图 3(b) 所示将连接在包覆电线 103 的连接端子 113 收容到图 2 的内壳 114 的步骤。并且, 在该工序中, 在内壳 114 的前端部安装图 2 的前支架 115 以固定内壳 114 内的连接端子 113。
在管安装工序中, 在使图 4 所示的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被嵌装到与上述屏蔽层去 除部 131 相邻的电磁屏蔽层 105 的端部和上述屏蔽层去除部 131 上之后, 使该导电性热收 缩管 141 热收缩, 而使上述屏蔽层去除部 131 的多根包覆电线 103 成为捆扎状态。
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构成为在通过加热进行热收缩的树脂管 142 的内周面具备导 电体层 143。导电体层 143 例如由粘贴在树脂管 142 的内周面的导电布等形成。
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的加热通过图 5 所示的加热装置 151 进行。加热装置 151 具 备对图 3(c) 所示的内壳 114 以及屏蔽电线 101 进行定位的载置台 152、 以及载置在该载置 台 152 上并对屏蔽电线 101 上的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153。
载置台 152 具备对内壳 114 进行定位的壳体固定夹具 155 和对屏蔽电线 101 进行 定位的电线固定夹具 156。
加热器 153 通过铰链 157 可开闭地连接在载置台 152 的一端侧。图 5 表示开启的 状态。载置台 152 构成为当关闭时在重合于载置台 152 之上的面上配置用于加热的电热丝 158。
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例如使用由 ZIPPERTUBING(JAPAN), LTD. 制造的热收缩屏蔽 管、 SS 管 SS-6 的情况下, 通过由加热器 153 于 80℃下加热 5 秒钟, 从而实现预定的收缩效 果, 并使所収容的多根包覆电线 103 成为适当的紧固状态。其中, 所谓适当的紧固状态是指 以与屏蔽电线 101 的绝缘外壳 107 的内侧的电磁屏蔽层 105 相同的紧固力紧固多根包覆电 线 103 的状态。 连接器最终组装工序是在图 3(c) 所示的内壳 114 以及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的外 周安装图 2 所示的前部屏蔽壳 116 以及后部屏蔽壳 117, 进而在这些屏蔽壳 116、 117 的外侧 安装外壳 123, 如图 3(d) 所示, 完成屏蔽连接器 111 的组装的工序。
在如上所述的一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线连接方法中, 如图 3(c) 所示, 屏蔽电线 101 与屏蔽连接器 111 的连接部为具备以下部件的连接结构 : 屏蔽层去除部 131, 其由多根包覆 电线 103 从电磁屏蔽层 105 露出而成 ; 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其被嵌装在与该屏蔽层去除部 131 相邻的电磁屏蔽层 105 的端部和屏蔽层去除部 131 之上并通过热收缩捆扎多根包覆电 线 103。
在这种屏蔽电线连接结构中, 从电磁屏蔽层 105 露出而成的屏蔽层去除部 131 的 各包覆电线 103 能够通过使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热收缩, 来恢复为捆扎状态。并且, 如果将 使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热收缩时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设定成适当值, 则无论操作人员 的熟练程度如何, 都能将屏蔽层去除部 131 成形为与标准的电磁屏蔽层 105 内的状态相同 的捆扎状态 ( 紧固状态 )。并且, 由于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在内周面具备导电体层 143, 因 而能够在屏蔽层去除部 131 的周围确保与标准的电磁屏蔽层 105 相同的电磁屏蔽性能 ( 屏 蔽性能 )。 即, 包括屏蔽层去除部 131 的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能够发挥出与标准的电磁屏蔽 层 105 相同的功能。
由此, 无论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如何, 都能防止屏蔽电线 101 与屏蔽连接器 111 的 连接部处的阻抗变得不稳定。
进而, 由于与在包覆电线 103 的外周以螺旋卷绕法复卷导电带 108 而重新形成电 磁屏蔽层 105 的操作相比, 将导电性热收缩管 141 安装到屏蔽层去除部 131 的操作能够大
幅削减工时, 因而能够提高将屏蔽电线连接到屏蔽连接器 111 时的作业效率。
此外, 本发明的屏蔽电线连接结构以及屏蔽电线连接方法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 式, 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和改进等。并且, 只要符合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要求, 在上述 的实施方式所例示的屏蔽电线的包覆电线的数量、 屏蔽层去除部以及导电性热收缩管的尺 寸等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 而可以为任意值。
例如, 作为导电性热收缩管也可以是在热收缩管的材料中使其含有碳而赋予导电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