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306176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59066.9

申请日:

2011.09.01

公开号:

CN102403923A

公开日:

2012.04.0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M 7/5387申请公布日:201204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M 7/5387申请日:20110901|||公开

IPC分类号:

H02M7/5387(2007.01)I; H05B6/06

主分类号:

H02M7/5387

申请人:

阳春丽

发明人:

阳勇

地址:

448278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中天街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用于调节感应加热电源,所述感应加热电源包括全桥逆变电路,该全桥逆变电路包括开关Q1与开关Q2组成的PWM波调节的基准臂和开关Q3与开关Q4组成的PWM波调节的移相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比较开关Q1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之间是否存在时间差;如是,通过处理器中计数器0和1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通过PID调节消除所述时间差使得开关Q1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相位相同。以本方法对输出频率及功率进行调节可以降低感应加热电源的发热量,增加IGBT的使用寿命,使输出频率更接近谐振频率,并增加了感应加热电源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 PWM 移相控制方法, 用于调节感应加热电源, 所述感应加热电源包括全桥逆变 电路, 该全桥逆变电路包括开关 Q1 与开关 Q2 组成的 PWM 波调节的基准臂和开关 Q3 与开关 Q4 组成的 PWM 波调节的移相臂,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S1, 比较开关 Q1 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之间是否存在时间差 ; S2, 如是, 通过处理器中计数器 0 和 1 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 通过 PID 调节消除所述 时间差使得开关 Q1 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相位相同。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PWM 移相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为 MCU。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PWM 移相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开关 Q1、 开关 Q2、 开关 Q3 与 开关 Q4 均为 IGBT。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PWM 移相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S3, 通过调节开关 Q3 的驱动信号脉宽与开关 Q4 的驱动信号脉宽进行输出功率调节。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 PWM 移相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调节开关 Q3 的驱动信号脉 宽与开关 Q4 的驱动信号脉宽时, 前期调节速度大于后期调节速度。

说明书


一种 PWM 移相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 PWM 移相控制方法。背景技术 在感应加热的应用中, 感应加热电源的工作频率一般工作在谐振频率阶段, 由于 不同客户的负载不尽相同, 其工作频率也不尽相同。为了使感应加热电源工作在谐振状态 及对输出功率的连续调节, 一般采用脉冲宽度调制 ( 即 PWM) 移相控制, 但随着输出有效占 空比的增大, 输出电流的相位会有一定的滞后动作, 从而使电源发热严重。 在电流的采样过 程中由于互感器等滞后性元件的存在进一步造成电源的发热。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感应加热电源的发热量的 PWM 移相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PWM 移相控制方法, 用于调节感应加热电 源, 所述感应加热电源包括全桥逆变电路, 该全桥逆变电路包括开关 Q1 与开关 Q2 组成的 PWM 波调节的基准臂和开关 Q3 与开关 Q4 组成的 PWM 波调节的移相臂,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 下步骤 :
     S1, 比较开关 Q1 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之间是否存在时间差 ;
     S2, 如是, 通过处理器中计数器 0 和 1 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 通过 PID 调节消除 所述时间差使得开关 Q1 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相位相同。
     作为优选, 所述处理器为 MCU( 即微控制单元 )。
     作为优选, 开关 Q1、 开关 Q2、 开关 Q3 与开关 Q4 均为 IGBT( 即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
     作为优选, 还包括 : S3, 通过调节开关 Q3 的驱动信号脉宽与开关 Q4 的驱动信号脉 宽进行输出功率调节。
     作为优选, 调节开关 Q3 的驱动信号脉宽与开关 Q4 的驱动信号脉宽时, 前期调节速 度大于后期调节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以本方法对输出频率及功率进行调节可以降低感应加热电 源的发热量, 增加 IGBT 的使用寿命, 使输出频率更接近谐振频率, 并增加了感应加热电源 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 1 是感应加热电源全桥逆变电路的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 PWM 移相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 PWM 移相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 1 所示, Q1 与 Q2 组成 PWM 波调节的基准臂, Q3 与 Q4 组成 PWM 波调节的移相 臂, 调节时通过 PID 锁相使 Q1 的开通与采样电流的上升过零点同步, 实现 LC 电路的谐振, 因此, 逆变电路中的 Q1 与 Q2 工作在软开与软关状态, 而 Q3 与 Q4 工作在软开硬关状态, 电 源的发热主要由硬关断造成。由于互感器等滞后性元件的存在, 从而使 Q1 与 Q2 实际上离 软开状态一段距离。
     因此, 本 PWM 移相控制在 PID 环节增加了电流滞后补偿, 使逆变电路真正工作在软 开状态。
     当 Q1 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有时间差时, 可以通过 MCU 中计数器 0 和 1 的差值来计算 ( 即比较两个波形的相位差异 ), 并通过 PID 调节计算差值来实现 Q1 信号 与输出电流的相位同相, 最终实现感应加热电源工作在谐振频率阶段。
     在 PWM 移相控制中, 通过改变移相臂 Q3、 Q4 的开与关可以实现有效占空比的调节, 从而实现输出功率的调节, 但功率调节会使电流相位发生变化, 从而造成输出频率的不稳 定, 本 PWM 移相控制中通过在功率调节后阶段减慢其功率调节速度从而降低输出频率的波 动。 如图 2 所示, 本发明的 PWM 移相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包括 :
     S1, 比较开关 Q1 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之间是否存在时间差 ;
     S2, 如是, 通过处理器中计数器 0 和 1 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 通过 PID 调节消除 所述时间差使得开关 Q1 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相位相同。
     如图 3 所示本发明的 PWM 移相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除了上述步骤外, 还包括 :
     S3, 通过调节开关 Q3 的驱动信号脉宽与开关 Q4 的驱动信号脉宽进行输出功率调 节。调节开关 Q3 的驱动信号脉宽与开关 Q4 的驱动信号脉宽时, 前期调节速度大于后期调 节速度, 通过在功率调节后阶段减慢其功率调节速度从而降低输出频率的波动。
     本实施例的 PWM 移相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 (1) 通过 MCU 中计数器差值来计算 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的相位差, 并通过 PID 来调节计数器差值最终使感应加热电源工作在 谐振频率阶段。(2) 谐振频率调节与功率调节相互独立, 增加了感应加热电源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 对本发明做出各 种修改或等同替换, 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0392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4.04 C N 1 0 2 4 0 3 9 2 3 A *CN102403923A* (21)申请号 201110259066.9 (22)申请日 2011.09.01 H02M 7/5387(2007.01) H05B 6/06(2006.01) (71)申请人阳春丽 地址 448278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中天街 11号 (72)发明人阳勇 (54) 发明名称 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用于 调节感应加热电源,所述感应加热电源包括全桥 逆变电路,该全桥逆变电路。

2、包括开关Q1与开关Q2 组成的PWM波调节的基准臂和开关Q3与开关Q4 组成的PWM波调节的移相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骤:比较开关Q1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 馈信号之间是否存在时间差;如是,通过处理器 中计数器0和1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通过PID 调节消除所述时间差使得开关Q1的驱动信号和 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相位相同。以本方法对输出 频率及功率进行调节可以降低感应加热电源的发 热量,增加IGBT的使用寿命,使输出频率更接近 谐振频率,并增加了感应加热电源的稳定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

3、附图 2 页 CN 102403927 A 1/1页 2 1.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用于调节感应加热电源,所述感应加热电源包括全桥逆变 电路,该全桥逆变电路包括开关Q1与开关Q2组成的PWM波调节的基准臂和开关Q3与开关 Q4组成的PWM波调节的移相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比较开关Q1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之间是否存在时间差; S2,如是,通过处理器中计数器0和1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通过PID调节消除所述 时间差使得开关Q1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相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WM移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MC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

4、WM移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关Q1、开关Q2、开关Q3与 开关Q4均为IGB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WM移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3,通过调节开关 Q3的驱动信号脉宽与开关Q4的驱动信号脉宽进行输出功率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WM移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开关Q3的驱动信号脉 宽与开关Q4的驱动信号脉宽时,前期调节速度大于后期调节速度。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03923 A CN 102403927 A 1/2页 3 一种 PWM 移相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感应。

5、加热的应用中,感应加热电源的工作频率一般工作在谐振频率阶段,由于 不同客户的负载不尽相同,其工作频率也不尽相同。为了使感应加热电源工作在谐振状态 及对输出功率的连续调节,一般采用脉冲宽度调制(即PWM)移相控制,但随着输出有效占 空比的增大,输出电流的相位会有一定的滞后动作,从而使电源发热严重。在电流的采样过 程中由于互感器等滞后性元件的存在进一步造成电源的发热。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感应加热电源的发热量的 PWM移相控制方法。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WM移相控制方法,用于调节感应加热电 源,所述感应加热电源包括全桥逆变电路。

6、,该全桥逆变电路包括开关Q1与开关Q2组成的 PWM波调节的基准臂和开关Q3与开关Q4组成的PWM波调节的移相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骤: 0005 S1,比较开关Q1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之间是否存在时间差; 0006 S2,如是,通过处理器中计数器0和1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通过PID调节消除 所述时间差使得开关Q1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相位相同。 0007 作为优选,所述处理器为MCU(即微控制单元)。 0008 作为优选,开关Q1、开关Q2、开关Q3与开关Q4均为IGBT(即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

7、0009 作为优选,还包括:S3,通过调节开关Q3的驱动信号脉宽与开关Q4的驱动信号脉 宽进行输出功率调节。 0010 作为优选,调节开关Q3的驱动信号脉宽与开关Q4的驱动信号脉宽时,前期调节速 度大于后期调节速度。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本方法对输出频率及功率进行调节可以降低感应加热电 源的发热量,增加IGBT的使用寿命,使输出频率更接近谐振频率,并增加了感应加热电源 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感应加热电源全桥逆变电路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发明的PWM移相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0014 图3是本发明的PWM移相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说 明 书CN 10240。

8、3923 A CN 102403927 A 2/2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0016 如图1所示,Q1与Q2组成PWM波调节的基准臂,Q3与Q4组成PWM波调节的移相 臂,调节时通过PID锁相使Q1的开通与采样电流的上升过零点同步,实现LC电路的谐振, 因此,逆变电路中的Q1与Q2工作在软开与软关状态,而Q3与Q4工作在软开硬关状态,电 源的发热主要由硬关断造成。由于互感器等滞后性元件的存在,从而使Q1与Q2实际上离 软开状态一段距离。 0017 因此,本PWM移相控制在PID环节增加了电流滞后补偿,使逆变电路真正工作在软 开状态。 0018 当Q1。

9、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有时间差时,可以通过MCU中计数器0和 1的差值来计算(即比较两个波形的相位差异),并通过PID调节计算差值来实现Q1信号 与输出电流的相位同相,最终实现感应加热电源工作在谐振频率阶段。 0019 在PWM移相控制中,通过改变移相臂Q3、Q4的开与关可以实现有效占空比的调节, 从而实现输出功率的调节,但功率调节会使电流相位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输出频率的不稳 定,本PWM移相控制中通过在功率调节后阶段减慢其功率调节速度从而降低输出频率的波 动。 0020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PWM移相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图,包括: 0021 S1,比较开关Q1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

10、信号之间是否存在时间差; 0022 S2,如是,通过处理器中计数器0和1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通过PID调节消除 所述时间差使得开关Q1的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相位相同。 0023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PWM移相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图,除了上述步骤外,还包括: 0024 S3,通过调节开关Q3的驱动信号脉宽与开关Q4的驱动信号脉宽进行输出功率调 节。调节开关Q3的驱动信号脉宽与开关Q4的驱动信号脉宽时,前期调节速度大于后期调 节速度,通过在功率调节后阶段减慢其功率调节速度从而降低输出频率的波动。 0025 本实施例的PWM移相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MCU中计数器差值来计算 输出电流。

11、与输出电压的相位差,并通过PID来调节计数器差值最终使感应加热电源工作在 谐振频率阶段。(2)谐振频率调节与功率调节相互独立,增加了感应加热电源的稳定性。 0026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 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403923 A CN 102403927 A 1/2页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03923 A CN 102403927 A 2/2页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03923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