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811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14 C N 1 0 2 7 8 1 1 8 3 A *CN102781183A* (21)申请号 201110118085.X (22)申请日 2011.05.09 H05K 5/02(2006.01) H05K 5/03(2006.01) (71)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后港街66号 (72)发明人何佳儒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刘芳 (54) 发明名称 电子装置 (57) 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一背盖与一闩锁 件。主机。
2、具有一开口。背盖适于沿一组装方向组 装至主机,且背盖的侧边设有一阶梯状卡合结构。 闩锁件移动地配置主机内,且阶梯状卡合结构位 在闩锁件的移动路径上,并适于与阶梯状卡合结 构相卡合,其中闩锁件沿阶梯状卡合结构的卡合 面移动,以驱动背盖的侧边逐渐靠近开口的周缘 直至封闭开口。藉此,可减少两个零件之间的间隙 并增加两个零件的紧密度,而提高电子装置的品 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 1/1页 2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主机,具有一开口; 一背盖,适于。
3、沿一组装方向组装至该主机,该背盖的一侧边设有一阶梯状卡合结构;以 及 一闩锁件,移动地配置在该主机内,且该阶梯状卡合结构位在该闩锁件的移动路径上, 并适于与该阶梯状卡合结构相卡合,其中该闩锁件系沿该阶梯状卡合结构的卡合面移动, 以驱动该背盖的该侧边逐渐靠近该开口的周缘,直至封闭该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背盖包括: 一盖体,该侧边位于该盖体上;以及 一卡勾,由该侧边朝向该闩锁件延伸,且该卡勾具有该阶梯状卡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阶梯状卡合结构具有至少两阶段,且该些 阶段相对于该侧边的距离随着该闩锁件的移动路径而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
4、装置,其中该卡勾还具有一导引斜面,连接在任意相邻 的两阶段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卡勾还具有与该侧边相接的一基部,且该 阶梯状卡合结构具有一第一阶段卡合部与一第二阶段卡合部,且该第二阶段卡合部位在该 基部与该第一阶段卡合部之间,而该第一阶段卡合部相对于该侧边的距离大于该第二阶段 卡合部相对于该侧边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背盖封闭该开口时,该闩锁件卡固于该 第一阶段卡合部与该第二阶段卡合部其中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背盖紧配合于该开口的周缘。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推钮以及一弹性件,该推钮配置于该主 。
5、机的表面且与该闩锁件相接,该弹性件连接于该闩锁件与该主机之间,其中当该推钮位于 一第一位置时,该闩锁件卡合于该第二阶段卡合部,当该推钮由该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 二位置时,该闩锁件卡合于该第一阶段卡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闩锁件卡合于该第一阶段卡合部时,该 背盖的该侧边与该开口的周缘之间存在一间隙,当该闩锁件卡合于该第二阶段卡合部时, 该背盖紧配合于该开口的周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闩锁件具有一推移面,该阶梯状卡合结构 具有一导引面,当该推钮由该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三位置时,该阶梯状卡合结构与该闩 锁件解除卡合关系,且该推移面推移该导引面,使该背。
6、盖朝向一拆卸方向移动,该拆卸方向 与该组装方向互为相反方向,且该第一位置位于该第二位置与该第三位置之间。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81183 A 1/4页 3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阶梯状卡合结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今科技与信息不断地蓬勃发展下,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电子装置便因应而 生,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电子字典等。基于不同的设计需求,电子装置的外型亦日趋复 杂。每一个电子装置皆是由许多的零组件组装而成。 0003 在上述的这些电子装置中,不同的零组件组装常用的方式是以卡勾进行固定。因 此,藉由卡勾的设计皆期望提。
7、供两个的零组件紧密的结合以及具有良好的间隙,以使电子 装置具有良好的组装品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藉由阶梯状卡合结构,而让主机与背盖能更紧密的 结合。 0005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一背盖与一闩锁件。主机具有一开口。背 盖适于沿一组装方向组装至主机上,且背盖的一侧边设有一阶梯状卡合结构。闩锁件移动 地配置主机内,且阶梯状卡合结构位在闩锁件的移动路径上,并适于与阶梯状卡合结构相 卡合,其中闩锁件沿阶梯状卡合结构的卡合面移动,以驱动背盖的侧边逐渐靠近开口的周 缘直至封闭开口。 000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盖包括一盖体与一卡勾,其中侧边位在盖体。
8、上。 卡勾由侧边朝向闩锁件延伸,且卡勾具有阶梯状卡合结构。 000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阶梯状卡合结构具有至少两阶段,且这些阶段相 对于侧边的距离随着该闩锁件的移动路径而改变。 000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勾还具有一导引斜面,连接在任意相邻的两阶 段之间。 000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勾还具有与侧边相接一基部,且阶梯状卡合结 构具有一第一阶段卡合部与一第二阶段卡合部,而第二阶段卡合部位在基部与第一阶段 卡合部之间,其中第一阶段卡合部相对于侧边的距离大于第二阶段卡合部相对于侧边的距 离。 00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盖于封闭开口时,闩锁件卡固于第一阶。
9、段卡合 部与第二阶段卡合部其中之一。 00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盖紧配合于开口的周缘。 001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推钮与一弹性件。推钮配置于主机的 表面且与闩锁件相接,而弹性件连接于闩锁件与主机之间,其中当推钮位于一第一位置时, 闩锁件卡合于第二阶段卡合部,且当推钮由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二位置时,闩锁件卡合 于第一阶段卡合部。 说 明 书CN 102781183 A 2/4页 4 001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闩锁件卡合于第一阶段卡合部时,背盖的侧边与 开口的周缘存在一间隙,且当闩锁件卡合于第二阶段卡合部时,背盖紧配合于开口的周缘。 0014 在本发。
10、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闩锁件具有一推移面,且阶梯状卡合结构具有一 导引面。当推钮由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三位置时,阶梯状卡合结构与闩锁件解除卡合关 系,且推移面推移导引面,使背盖朝向一拆卸方向移动,其中拆卸方向与组装方向互为相反 方向,且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 0015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背盖具有一阶梯状的卡合结构,且阶梯状卡合结构位在闩锁 件的移动路径上。当闩锁件沿阶梯状卡合结构移动时,以驱动背盖靠近主机的开口直到封 闭开口。藉此,可减少两个零件之间的间隙并增加两个零件的紧密度,而提高电子装置的品 质。 0016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11、作详 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0018 图2A至图2C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背盖于不同的组装位置的仰视图。 0019 图3为图2A至图2C所示的背盖的局部立体图。 0020 图4A至图4B为图3的闩锁件位于移动路径P的作动流程图。 0021 附图标记: 0022 100:电子装置 0023 110:主机 0024 110a:开口 0025 110a-1:周缘 0026 110b:表面 0027 120:背盖 0028 120a:阶梯状卡合结构 0029 120a-1:第一阶段卡合部 0030 120a-2:第二阶段卡合部 0031 120b:导引。
12、面 0032 122:盖体 0033 122a:侧边 0034 124:卡勾 0035 124a:基部 0036 124b:导引斜面 0037 130:闩锁件 0038 130a:推移面 0039 132:止挡部 0040 140:推钮 0041 150:弹性件 说 明 书CN 102781183 A 3/4页 5 0042 160:锁固件 0043 A1:组装方向 0044 A2:拆卸方向 0045 D1:第一距离 0046 D2:第二距离 0047 G:间隙 0048 P:移动路径 0049 S1:第一卡合面 0050 S2:第二卡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
13、置的立体图。图2A至图2C为图1的电子装置 的背盖于不同的组装位置的仰视图。请先考图1、图2A至图2B,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 100例如为一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主机110、一背盖120与一闩锁件130。主机具有一开 口110a。背盖120适于沿一组装方向A1组装至主机110上,且背盖120的一侧边122a设 有一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闩锁件130移动地配置在主机110内,且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 位在闩锁件130的移动路径P上,而闩锁件130适于与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相卡合。当闩 锁件130沿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的第一卡合面S1、第二卡合面S2移动时,以驱动背盖120 的侧边122a逐。
14、渐靠近开口110a的周缘110a-1,直到背盖120封闭开110a为止。 0052 图3为图2A至2C的背盖的局部立体图。图4A至图4B为图3的闩锁件位于移动 路径P的作动流程图。请参考图3与图4A至图4B,详细地说,本实施例的背盖120包括一 盖体122与一卡勾124。侧边122a位于盖体122上,且卡勾124由侧边122a朝向闩锁件 130延伸。卡勾124具有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藉由阶梯状卡合 结构120a可于移动路径P上滑动并与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相互卡固,而拉动背盖120移 动以封闭主机110的开口110a。进一步地说,当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在阶梯。
15、状卡合结 构120a的第一卡合面S1移动,且止挡部132接触到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时,闩锁件130 为克服与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的反作用力,止挡部132会移动至第二卡合面S2,而拉动背 盖110逐渐靠近开口110a的周缘110a-1(如图2A与图4A所示),直到背盖120完全地封 闭主机110的开口110a(如图2B与图4B所示)。藉此,可提高主机110与背盖120之间组 装的紧密度,以使电子装置100具有良好的组装品质。 0053 另外,本实施例的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具有至少两阶段,且这些阶段相对于背盖 120的侧边122a的距离随着闩锁件130位于移动路径P而改变。换句话说,卡勾12。
16、4具有 一基部124a,且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具有一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1与一第二阶段卡合部 120a-2,且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2位在基部124a与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1之间。当闩锁 件130的止挡部132由第一卡合面S1移动至第二卡合面S2时,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1相 对于背盖120的侧边122a的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2相对于背盖120的 侧边122a的第二距离D2。换言之,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1与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2之间 具有一段差(step),且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可藉由此段差而在移动路径P上滑动。此 外,卡勾124亦可藉由此段差而。
17、增加厚度,以提高卡勾124的结构强度。 说 明 书CN 102781183 A 4/4页 6 0054 再者,当背盖120封闭开口110a时,闩锁件130卡固于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1与 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2。亦即,当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沿第一卡合面S1或第二卡合面 S2移动时,背盖120的侧边122a紧配合于开口110a的周缘110a-1。 0055 本实施例的卡勾124还具有一导引斜面124b,连接在任意相邻的两阶段(例如为 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1与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2)之间。当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在 移动路径P上滑动时,藉由导引斜面124b的导引,可使闩锁件。
18、130的止挡部134在接触阶 梯状卡合结构120a后更容易克服反作用力。据此,以增加闩锁件130移动的顺畅度。 0056 请参考图2A至图2C,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推钮140与一弹性件150。 推钮140配置在主机110的表面110b且与闩锁件130相接。弹性件150例如为一弹簧,其 连接于闩锁件130与主机110之间,且弹性件150的弹力可驱动推钮140于不同位置移动。 当使用者欲将背盖120沿着组装方向A1组装至主机110时,藉由推动推推钮140推向一第 一位置(如图2B所示),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卡合于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2(示于图 4B),背盖120紧配合于开口1。
19、10a的周缘110a-1。当推钮140由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二 位置时(如图2A所示),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卡合于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1(示于图 4A),背盖120的侧边122a与开口110a的周缘110a-1存在一间隙G。此外,当推钮140位 于第二位置时,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仍与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1卡合。藉此,可作为 定位的用途,以方便使用者将露出的锁固件160进行装卸。 0057 承上述,本实施例的闩锁件130具有一推移面130a(示于图3),且阶梯状卡合结构 120a具有一导引面120b。当推钮140由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三位置(如图2C所示), 阶梯状卡合结构1。
20、20a与闩锁件130解除卡合关系,且推移面130a推移导引面120b,使背 盖120朝向一拆卸方向A2移动,其中拆卸方向A2与组装方向A1互为相反方向,且第一位 置位于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据此,使用者可藉由推动推钮140于不同的位置,以使闩 锁件130与阶梯状卡合部120a完成卡合或解除卡合,而让背盖120组装至主机110或由主 机110拆卸,相当的方便。 005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背盖具有一阶梯状的卡合结构,且阶梯状卡合结构位在闩锁 件的移动路径上。因此,当闩锁件沿阶梯状卡合结构的卡合面移动时,而带动背盖逐渐地移 动,直到封闭开口为止。据此,以减少主机与背盖之间的间隙,并提高两者之间组。
21、装的紧密 度。因此,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组装品质。 0059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CN 102781183 A 1/7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81183 A 2/7页 8 图2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81183 A 3/7页 9 图2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81183 A 4/7页 10 图2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81183 A 10 5/7页 11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81183 A 11 6/7页 12 图4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81183 A 12 7/7页 13 图4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81183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