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42988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2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24919.1

申请日:

2003.09.19

公开号:

CN1496165A

公开日:

2004.05.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Q 7/32申请日:20030919授权公告日:20060816终止日期:201609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Q7/32; H04M1/02; H04B7/00

主分类号:

H04Q7/32; H04M1/02; H04B7/00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崔泰奎

地址:

韩国汉城

优先权:

2002.09.19 KR 57444/20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天舒;袁炳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便携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该设备包括:旋转部件,它轴向地安装到成型在主体的上部的安装槽内,以旋转动一定的角度;垂直极化天线,它被安装在旋转部件的上部,以便在打开便携式终端的折叠部分时,利用折叠部分的压力使旋转部件绕轴转动;弹性部件,其安装在旋转部件的一端,用于将旋转的垂直极化天线和旋转部件拉回到原始位置;垂直极化天线连接装置,用于将垂直极化天线连接到安装在主体内的印刷电路板;圆极化天线,其安装在旋转部件的侧面;以及圆极化天线连接装置,用于将圆极化天线连接到印刷电路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线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该设备包括: 支持部件,它在终端内被旋转地支持; 垂直极化天线,它连接到支持部件; 偏置部件,它使支持部件从旋转的位置返回原始位置;以及 连接器,它将垂直极化天线电连接到安装在终端内的印刷电路 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 馈线,其至少部分地位于支持部件上并与垂直极化天线接触;以 及 弹性支持部分,它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并与馈线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圆极化天线,它连接到支持部件;以及 连接器,其将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到圆极化天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 馈线,其至少部分位于支持部件上并与圆极化天线接触;以及 弹性支持部分,其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并与圆极化天线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持部件为圆柱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偏置部件的一端被固 定在支持部件的限动凸块上,而偏置部件的另一端被连接到终端的主 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偏置部件是弹簧。
8: 一种无线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该设备包括: 支持部件,它在终端内被旋转地支持; 垂直极化天线,它连接到支持部件; 偏置部件,它使支持部件从旋转的位置返回原始位置; 第一连接器,它将垂直极化天线电连接到终端的印刷电路板; 圆极化天线,它连接到支持部件;以及 第二连接器,它将圆极化天线连接到印刷电路板。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 馈线,至少部分位于支持部件上而且与垂直极化天线接触;以及 弹性支持部分,它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并与馈线接触。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 馈线,它至少部分位于支持部件上并与圆极化天线接触;以及 弹性支持部分,它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并与圆极化天线接触。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馈线位于在支持部 件的中心轴孔内,并且沿支持部件的圆周表面延伸。
12: 一种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包括: 主体; 盖体,其旋转地连接到主体;以及 支持部件,其旋转地安装在主体内并支持天线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中当盖体相对于主体打开 时,支持部件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而且其中作为被天线支持 的结果,该天线利用支持部件来旋转。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中当盖体相对于主体打开 时,作为相对支持部件挤压盖体部分的结果,该支持部件旋转。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中对支持部件挤压的盖体 部分是从盖体延伸的凸出部件。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进一步包括: 支持部件上的电接点; 其中将该接点的一端连接到天线,而第二端连接到终端的电路。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进一步包括: 其中该接点至少部分成型在支持部件的外表面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中该支持部件大致为圆柱 形,以及其中该接点沿支持部件的外部圆周表面至少部分成型。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支持部件大致为圆 柱形,而且其中该接点沿支持部件的轴表面至少成型部分。
20: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进一步包括: 导电部件,它位于电路与电接点之间, 其中在支持部件旋转期间,该电接点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使导电部 件与接点保持电连接。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导电部件被弹性偏 置。
22: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进一步包括: 在盖体相对于主体闭合时,该偏置部件使支持部件返回第一位 置。
23: 一种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包括: 主体; 第一天线; 盖体,其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以及 支持部件,其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内并支持第一天线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中当盖体相对于主体打开 时,该支持部件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而且其中通过被第一天 线支持的结果,该第一天线利用支持部件来转动。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中当相对于主体打开盖体 时,作为相对支持部件挤压盖体部分的结果,该支持部件转动。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中对支持部件挤压的盖体 部分是从盖体延伸的凸出部件。
27: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天线是垂直极化天 线。
28: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进一步包括: 支持部件上的电接点; 其中该接点的一端连接到第一天线,而另一端连接到终端的电 路。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进一步包括: 其中该接点至少部分成型在支持部件的外表面上。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支持部件大致为圆 柱形,而且其中该接点沿支持部件的外部圆周表面至少部分成型。
31: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支持部件大致为圆 柱形,而且其中该接点沿支持部件的轴表面至少成型部分。
32: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进一步包括: 导电部件,它位于电路与电接点之间, 其中在支持部件旋转期间,该电接点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使导电部 件与接点保持电连接。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导电部件被弹性偏 置。
34: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进一步包括: 在盖体相对于主体闭合时,所述偏置部件使支持部件返回第一位 置。
3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进一步包括: 第二天线,它位于支持部件上,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是垂直极化天线,而所述第二天线是圆极化天 线。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进一步包括: 第一电接点,其将垂直极化天线电连接到终端的电路;以及 第二电接点,其将电路电连接到圆极化天线。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中在支持部件旋转期间, 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接点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使垂直和圆极化天线与电路 保持电连接。
38: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中将垂直极化天线固定在 支持部件的第一表面上,而将圆极化天线固定在天线的第二表面上。
39: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支持部件大致为圆 柱形,而且其中将垂直极化天线连接到支持部件的圆周表面上,而将 圆极化天线连接到支持部件的轴表面上。

说明书


便携式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特别涉及一种无线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

    背景技术

    便携式终端(例如,蜂窝电话)使用的天线包括安装在终端主体外部的垂直极化天线和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圆极化天线。这两个天线用于发送和接收声频和数据。

    在蜂窝电话中,利用天线将通过其内的高频电路放大的信号变换为电磁波,该电磁波可能会严重影响在天线附近的用户的大脑。随着蜂窝电话用户数量的增加,支持这些电磁波会伤害人体的理论地争论也日益增多。

    图1是示出根据相关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终端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便携式终端的垂直极化天线的侧视图。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终端包括:主体10;折叠部分20,它铰接在主体10的上部,用于打开或者闭合;可充电电池30,其可安装、可拆卸地连接到主体10的背面;以及天线40,它连接到主体10的上表面,用于发送和接收电波。如图2所示,该天线40包括安装在天线罩内的线圈形天线导线42以及安装在天线导线42的下部、将实现电连接的固定螺丝体43。通过将天线40的固定螺丝体43拧入主体10,将天线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未示出)。此外,将圆极化天线(未示出)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一侧。

    在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终端中,在呼叫期间,垂直极化天线位于用户头部附近,并固定在一个恒定的方向。因此,难以控制垂直极化天线的位置或方向,并因此难以防止电磁波对用户造成伤害。

    此外,圆极化天线安装在主体内,即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在此位置,发送呼叫和接收呼叫的敏感度被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相关技术终端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的无线终端,在打开终端的折叠部分进行呼叫时,通过使终端的天线转动某个角度,这种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使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影响降低到最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通过既将垂直极化天线又将圆极化天线暴露在主体的外部以提高无线终端的接收敏感度。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该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包括:旋转部件,它轴向安装到成型在主体的上部的安装槽内,以转动某个角度;垂直极化天线,它安装在旋转部件的上部,以便在打开便携式终端的折叠部分时,利用折叠部分的压力使旋转部件绕轴转动;弹性部件,它安装在旋转部件的一端,用于将转动的垂直极化天线和旋转部件拉回到原始位置;垂直极化天线连接器,用于将垂直极化天线连接到安装在主体内的印刷电路板;圆极化天线,它安装在旋转部件的侧面;以及圆极化天线连接器,用于将圆极化天线连接到印刷电路板。

    垂直极化天线连接器包括:垂直极化天线馈线,在与垂直极化天线接触的状态下,将它安装在旋转部件的外部圆周表面上;以及垂直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在与垂直极化天线馈线接触的状态下,将它弹性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一端。

    圆极化天线连接器,它包括:圆极化天线馈线,在与圆极化天线接触的状态下,将其延伸安装到旋转部件的外部圆周表面上;以及圆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在与圆极化天线接触的状态下,将其弹性安装到印刷电路板的一端。圆极化天线馈线穿入成型在旋转部件的中心的轴孔中,并纵向地安装在旋转部件的外部圆周表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终端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终端的天线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的透视图;

    图4是沿图3所示线A-A的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垂直极化天线馈线和圆极化天线馈线的被抽出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6A示出在折叠部分处于闭合状态下,本发明终端的侧视图,而图6B是示出在折叠部分处于闭合状态下,垂直极化天线馈线与其弹性支持部分的接触状态的部分分解图;

    图7A示出在折叠部分处于闭合状态下,本发明终端的侧视图,而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在折叠部分处于闭合状态下,圆极化天线馈线与其弹性支持部分的接触状态的部分分解图;

    图8A示出在折叠部分处于打开状态下,本发明终端的侧视图,而图8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在折叠部分处于打开状态下,垂直极化天线馈线与其弹性支持部分的接触状态的部分分解图;以及

    图9A示出在折叠部分处于打开状态下,本发明终端的另一个侧视图,而图9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在折叠部分处于打开状态下,圆极化天线馈线与其弹性支持部分的接触状态的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3和4,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包括折叠部分102,它铰接在主体101的上部,用于打开和闭合。在主体与折叠部分铰接的部分、在主体的上部成型安装槽101a。安装槽101a的上部被打开,而其下部连接到位于主体内部的印刷电路板P。

    绝缘轴103以水平方向安装在安装槽101内,而将旋转部件104安装在水平圆柱形的轴103上。更具体地说,将圆极化馈线111(以下将做说明)安装在轴孔104a的内圆周表面上,该轴孔104a成型在旋转部件104的中心,并将轴103插入轴孔104a。为了转动旋转部件104,该轴优选地仅由绝缘材料构成。在这种配置中,旋转部件104绕轴103旋转。    

    将垂直极化天线105固定在旋转部件104的上表面。在用户打开便携式终端的折叠部分102进行呼叫时,折叠部分102向后压垂直极化天线105。折叠部分产生的力使旋转部件104以远离用户头部的方向转动某个角度。为了在折叠部分102向后压垂直极化天线105时使垂直极化天线105平滑转动,在折叠部分102的上部一端最好以与天线105对准地外延成型凸出推块102a。

    优选地,还包括拉簧106,以便在终止呼叫后,在用户闭合折叠部分102时,将垂直极化天线105和旋转部件104拉回其原始位置。如图所示,该拉簧可以安装在靠近旋转部件104的侧面的附近位置。拉簧106的一端固定在成型在旋转部件104的侧面的限动凸块107上,而其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101a的下表面,即,主体101的一侧。

    参考图5,将线圈形的螺旋型天线导线105b安装在垂直极化天线105的天线罩105a内。将螺旋型天线导线105b的下部连接到以纵向沿旋转部件104的外部圆周表面成型的垂直极化天线馈线108。

    弹性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上的垂直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09最好始终与垂直极化天线馈线108的下部接触。即使旋转部件104绕轴103旋转,该垂直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09仍与垂直极化天线馈线108保持弹性接触状态。

    将用于发送和接收圆极化信号的圆极化天线110安装在旋转部件104的一端。通过圆极化天线馈线111,将圆极化天线110连接到弹性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上的圆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12。以下将说明圆极化天线馈线111的结构。

    首先,将圆极化天线馈线111插入位于旋转部件104的一端的轴孔104a内,同时,将圆极化天线馈线111连接到成型在旋转部件104的侧面的圆极化天线110,并安装在内圆周表面上。然后,将所实现的圆极化天线馈线111连接到旋转部件的另一端的轴孔104a,然后延伸到旋转部件104的侧面、下表面以及外部圆周表面。此时,将圆极化天线馈线111以平行于垂直极化天线馈线108的状态安装在旋转部件104的外部圆周表面上。

    通过螺旋型天线导线105b、垂直极化天线馈线108以及垂直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09,该垂直极化天线105对印刷电路板P发送和接收电波。此外,通过圆极化天线110、圆极化天线馈线111以及圆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12,圆极化天线110向印刷电路板P发送和从印刷电路板P接收电波。

    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的工作效果。

    如图6A和6B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当折叠部分闭合时,垂直极化天线105处于垂直位置。垂直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09弹性(例如,弹簧偏置)地与垂直极化天线馈线108接触。以这种方式进行设置,垂直极化天线105产生的电磁波通过垂直极化天线馈线108和垂直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09被发送到印刷电路板P。

    如图7A和7B所示,将圆极化天线110安装在旋转部件104的侧面,而将垂直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12弹性地与圆极化天线馈线111接触。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设置,圆极化天线110产生的电磁波通过圆极化天线馈线111以及圆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12,发送到印刷电路板P。

    如图8A和8B所示,当用户打开终端的折叠部分102进行呼叫时,打开的折叠部分102的凸出推块102a向后挤压垂直极化天线105。此时,其上固定了垂直极化天线105的旋转部件104绕轴103以向后方向、远离用户头部转动一定的角度。

    如图9A和9B所示,垂直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09和圆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12分别与垂直极化天线馈线108和圆极化天线馈线111接触。结果,将垂直极化天线105产生的电磁波通过垂直极化天线馈线108和垂直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09发送到印刷电路板P。而且,将圆极化天线110产生的电磁波通过圆极化天线馈线111和圆极化天线馈线弹性支持部分112发送到印刷电路板P。因此,在天线105处于其缩回位置时,可以平滑地发送和接收信号。

    更具体地说,在此位置,垂直极化天线105离开用户头部,而且在呼叫时保持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因为呼叫时产生的电磁波对用户的伤害降低到最小。此外,圆极化天线110优选地暴露在主体101的外部,这样提高了发送和接收的敏感度。

    总之,在打开折叠部分102进行呼叫时,所构造的垂直极化天线105向后转动某个角度。在该位置,垂直极化天线105离开用户头部,而且在进行呼叫时保持一定角度,从而使呼叫时产生的电磁波对用户的伤害降低到最小。此外,将所构造的圆极化天线110暴露在主体101的外部,增强了发送和接收的敏感度。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或本质特征范围内,可以以几种方式实现本发明,所以还应该明白,上述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以上描述的细节,除非另有说明,而且应该在所附权利要求确定的本发明实质范围内广泛理解上述实施例,因此,所附权利要求试图包括属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或者权利要求等效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便携式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便携式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便携式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便携终端的电波发送与接收设备,该设备包括:旋转部件,它轴向地安装到成型在主体的上部的安装槽内,以旋转动一定的角度;垂直极化天线,它被安装在旋转部件的上部,以便在打开便携式终端的折叠部分时,利用折叠部分的压力使旋转部件绕轴转动;弹性部件,其安装在旋转部件的一端,用于将旋转的垂直极化天线和旋转部件拉回到原始位置;垂直极化天线连接装置,用于将垂直极化天线连接到安装在主体内的印刷电路板;圆极化天线,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