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动自行车.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452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24 C N 1 0 2 7 4 5 2 8 4 A *CN102745284A* (21)申请号 201210266449.3 (22)申请日 2012.07.30 B62H 1/04(2006.01) B62H 5/00(2006.01) (71)申请人宁波市蒲公英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5338 浙江省慈溪市慈东工业区 (72)发明人陈泉丰 (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2 代理人邓青玲 徐雪波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电动自行车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2、,包括车身本体, 车身本体上设置有车锁机构,车身本体下部设置 有与车身本体转动连接的脚撑,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脚撑锁定机构,该脚撑锁定机构包括:包括 锁定杆,活动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脚撑里侧,具有伸 出状态和收回状态,且伸出状态时与电动自行车 脚撑里侧相抵,从而能防止电动自行车脚撑朝电 动自行车尾部滑动脱落撑地状态;与锁定杆连接 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锁定杆、从而使所述锁定杆 保持伸出状态或收回状态,所述驱动机构与电动 自行车的车锁机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 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电动自行车脚撑里侧设置由 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机构连接驱动的锁定杆,当车 锁机构锁定以后,锁定杆由驱动机构驱动从而伸 出与。
3、自行车脚撑里侧相扣,能有效防止电动自行 车脚撑朝电动自行车尾部滑动脱落撑地状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本体,车身本体上设置有车锁机构,车身本体下部设置有 与车身本体转动连接的脚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撑锁定机构,该脚撑锁定机构包括 锁定杆,活动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脚撑里侧,具有伸出状态和收回状态,且伸出状态时与 电动自行车脚撑里侧相抵或相扣从而将自行车脚撑锁定,进而能防止电动自行车停放时意 外倾倒及防止朝电。
4、动自行车尾部滑动脱落撑地状态; 与锁定杆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锁定杆、从而使所述锁定杆保持伸出状态或收回 状态,所述驱动机构与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锁定盒,固定在电动自行车上、位于脚撑里侧,锁定盒内设置有横向滑槽; 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定盒上的驱动杆,驱动杆的第一端与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机构连 接; 活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滑槽内、且与所述锁定杆连接的滑板; 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滑板相抵,该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 锁定杆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上设置有U型凹槽,所述 锁。
5、定杆包括锁杆和套杆,锁杆和套杆相互连接呈“7”型,套杆套设在所述滑板的U型凹槽 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滑板U型凹槽内壁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 所述套杆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弹 性件,该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滑板外壁相抵,该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锁定盒 的横向滑槽内侧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盒外部还设置有罩 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脚撑里侧设置有与所 述锁定杆相对应的、能允许所述锁定杆卡入的锁口。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
6、45284 A 1/3页 3 一种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 当今,随着社会的告诉发展,机动车使用量有了较快增长,城市交通阻塞问题日益 突出;与此同时,日益增多的机动车排出的废气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0003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各个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先后修建了大量 的道路网线、交通设施、交通管理系统等等。这些努力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态做出了巨大 贡献,但是这些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尤其是面对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 量的国际性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的情况时,显得尤为突出。 0004 近年来,将自行车纳入到公共交通系统,。
7、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被越来 越多的城市验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自行车存放、使用时占用土地少,提倡多利用便民车出 行,可以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道路拥堵、促进节能减排、减少尾气排放,同时还可以强 身健体。 0005 目前,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经常使用的工具,而电动自行车在停放 时,一般会将脚撑放置在撑地状态,从而保持电动自行车的平衡,然后再拔下电动自行车的 钥匙,将电动自行车进行锁定,但是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脚撑由于没有设定锁定机构,当有 朝电动自行车头部的外力施加在电动自行车上时,电动自行车脚撑会朝电动自行车尾部滑 动从而脱落撑地状态,这种情况下,电动自行车容易失去平衡,安全。
8、系数不够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当电动自行车的车锁 锁定后、脚撑也会锁定的电动自行车。 0007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本体,车 身本体上设置有车锁机构,车身本体下部设置有与车身本体转动连接的脚撑,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脚撑锁定机构,该脚撑锁定机构包括 0008 锁定杆,活动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脚撑里侧,具有伸出状态和收回状态,且伸出状态 时与电动自行车脚撑里侧相抵或相扣从而将自行车脚撑锁定,进而能防止电动自行车停放 时意外倾倒及防止朝电动自行车尾部滑动脱落撑地状态; 0009 与锁定杆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
9、所述锁定杆、从而使所述锁定杆保持伸出状态或 收回状态,所述驱动机构与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机构连接。 0010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11 锁定盒,固定在电动自行车上、位于脚撑里侧,锁定盒内设置有横向滑槽; 0012 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定盒上的驱动杆,驱动杆的第一端与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机 构连接; 0013 活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滑槽内、且与所述锁定杆连接的滑板; 说 明 书CN 102745284 A 2/3页 4 0014 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滑板相抵,该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 所述锁定杆相抵。 0015 再改进,所述滑板上设置有U型凹槽,所述锁定杆包括锁杆和套杆,锁杆和。
10、套杆相 互连接呈“7”型,套杆套设在所述滑板的U型凹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滑板 U型凹槽内壁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套杆相抵。 0016 当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不够,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 该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滑板外壁相抵,该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锁定盒的横向 滑槽内侧相抵。第二弹性件的设置可以使锁定杆和滑块的回复更加顺畅。 0017 为了美观,所述锁定盒外部还设置有罩盖。 0018 再改进,所述自行车脚撑里侧设置有与所述锁定杆相对应的、能允许所述锁定杆 卡入的锁口,这样锁定杆在伸出状态时,锁定杆能刚好卡入所述锁口内将自行车脚撑锁定。 001。
1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电动自行车脚撑里侧设置由电动自 行车的车锁机构连接驱动的锁定杆,当车锁机构锁定以后,锁定杆由驱动机构驱动从而伸 出与自行车脚撑里侧相抵或相扣,能有效防止电动自行车脚撑朝电动自行车尾部滑动脱落 撑地状态,这样,电动自行车在停放完毕后,电动自行车脚撑锁定机构能防止电动自行车意 外倾倒,同时还起到防盗功能,即使有人为作用,也无法推倒脚撑,使整车无法行走。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动自行车脚撑锁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锁定杆处于 收回状态); 002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动自行车脚撑锁定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锁定杆处于 收回状态); 0。
12、02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动自行车脚撑锁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锁定杆处于 伸出状态); 002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动自行车脚撑锁定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锁定杆处于 伸出状态); 002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动自行车脚撑锁定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 本实施例中的电动自行车,采用常规结构的电动自行车,其包括车身本体,车身本 体上设置有车锁机构,车身本体下部设置有与车身本体转动连接的脚撑4,另外还设置有如 图15所示的脚撑锁定机构,该脚撑锁定机构包括: 0027 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包括锁杆11和套杆12,锁杆1。
13、1和套杆12相互连接呈“7”型; 锁定杆活动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脚撑4里侧,具有伸出状态和收回状态,且伸出状态时与自 行车脚撑4里侧相扣,此处,自行车脚撑4里侧设置有与所述锁定杆相对应的、能允许所述 锁定杆卡入的锁口41,当锁定杆在伸出状态时,锁定杆能刚好卡入所述锁口内将自行车脚 撑锁定,进而能防止电动自行车停放时意外倾倒及防止朝电动自行车尾部滑动脱落撑地状 态; 说 明 书CN 102745284 A 3/3页 5 0028 与锁定杆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锁定杆、从而使所述锁定杆保持伸出状态或 收回状态,所述驱动机构与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机构连接。 0029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3。
14、0 锁定盒21,固定在电动自行车上、位于脚撑4里侧,锁定盒21内设置有横向滑槽 211; 0031 中部通过销轴22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定盒21上的驱动杆23,驱动杆23的第一端通 过连接线24与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机构连接; 0032 活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滑槽211内、且与所述锁定杆连接的滑板25,所述滑板25上 设置有U型凹槽251; 0033 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26,该弹簧26的第一端与所述滑板的U型凹槽251内壁 相抵,该弹簧26的第二端与所述套杆23相抵; 0034 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27,该弹簧27的第一端与所述滑板25外壁相抵,该弹簧 27的第二端与所述锁定盒21的横向滑槽211内。
15、侧相抵; 0035 罩设在锁定盒21外部的罩盖28。 0036 其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锁定杆处于收回状态,参见图1和图2所示,当电动自行 车停放妥当以后,电动自行车脚撑为撑地状态,拔下放置在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机构内的钥 匙,完成电动自行车的锁定,此时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机构会发出控制信号,并通过连接线24 拉动与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机构连接的驱动杆23,驱动杆23的第一端被连接线24拉动,由 于驱动杆23的中部通过销轴22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定盒21上,因此驱动杆23第二端会向 外挤压滑板25,在滑板25的带动下,锁定杆向外伸出,并保持伸出状态,从而卡入电动自行 车的脚撑的锁口41内,进而防止电动自行车脚撑朝电动自行车尾部滑动脱落撑地状态,参 见图3和图4所示;而当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机构启动后,施加在连接线24拉动信号消失,此 时,锁定杆和滑板25在第一弹簧26和第二弹簧27的弹性回复作用力下,恢复到初始状态, 即锁定杆处于收回状态。 说 明 书CN 102745284 A 1/3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45284 A 2/3页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45284 A 3/3页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4528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