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毂键槽和保持了键的组件.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4292145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7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80510.5

申请日:

2012.03.23

公开号:

CN102694429A

公开日:

2012.09.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2K 1/22申请公布日:201209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1/22申请日:20120323|||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22

主分类号:

H02K1/22

申请人: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T.J.莱因哈特; J.E.莫厄特; F.W.罗兹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优先权:

2011.03.23 US 13/069,46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葛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动机,包括限定了第一开槽的转子毂和限定了第二开槽的转子叠片结构。转子键的形状与第一开槽的横截面形状对应,因此转子键可移除地保持在第一开槽内。转子键插入转子毂上的第一开槽中和转子叠片结构上的第二开槽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动机,包括:限定了第一开槽的转子毂;限定了第二开槽的转子叠片结构;转子键具有的形状基本与第一开槽的横截面形状对应,从而转子键可移除地保持在第一开槽中;并且其中转子键插在转子毂上的第一开槽中并插在转子叠片结构上的第二开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转子键阻止转子叠片结构和转子毂之间的相对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在转子叠片结构安装到转子毂之前转子键插入到转子毂的第一开槽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转子毂限定了绕转子毂周向的沟槽,且其中第一开槽延伸穿过该沟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转子键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与通过转子毂限定的第一开槽的大致梯形形状相对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转子键不是通过拉削转子叠片结构形成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转子键通过对转子毂进行桩打操作而被保持在第一开槽中。8.一种转子组件,包括:限定了具有大致燕尾形横截面形状的第一开槽的转子毂;具有与第一开槽的大致燕尾形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转子键;且其中转子键插入到转子毂上的第一开槽中。9.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进一步包括限定了第二开槽的转子叠片结构,其中转子键插入转子叠片结构上的第二开槽中。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组件,其中转子键阻止转子叠片结构和转子毂之间的相对转动。

说明书

转子毂键槽和保持了键的组件

技术领域

一般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机组件的转子组件。

背景技术

电动机包括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由堆叠在一起的层叠盘状件层和磁
铁形成的转子叠片结构。为保证稳定性,在电动机里转子叠片结构组装在转
子毂上。转子叠片结构和转子毂作为一个组件一同相对于电动机的定子旋
转。因此,为确保电动机的最佳运转,转子叠片结构在组装时必须与转子毂
旋转对准。

转子毂和转子叠片结构通常通过在形成了转子叠片结构的层叠结构上
拉削出转子键来对准。当转子毂和转子叠片结构组装到一起时该键插进转子
毂上的键槽中。转子键和键槽保证旋转对准并且阻止转子毂和转子叠片结构
之间的相对旋转。然而,转子叠片结构需要对形成叠片结构的磁铁和叠放层
进行斜极加工(skewing process),给在叠放层上形成键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一种电动机,包括限定了第一开槽的转子毂和限定了第二开槽的转子叠
片结构。转子键具有的形状基本与第一开槽的横截面形状对应,从而转子键
可移除地保持在第一开槽中。转子键插在转子毂上的第一开槽并插在转子叠
片结构上的第二开槽中。

一种转子组件包括限定了具有大致燕尾形横截面形状的第一开槽的转子
毂。转子键具有的形状与第一开槽的大致燕尾形横截面形状相对应。转子键
插入到转子毂上的第一开槽中。

一种安装转子组件的方法,包括:将具有梯形形状的转子键插进通过转
子毂限定的第一开槽中,其中第一开槽具有与转子键的形状相对应的燕尾
形,从而转子键被保持在第一开槽中。通过转子叠片结构限定的第二开槽与
转子键对准。转子叠片结构安装在转子毂上,从而转子键的一部分被接收在
第二开槽中。

从下文中对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有附图的详细描述可知,本发明的
上述特征和优势以及其他特征和优势是很明显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机组件的局部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2是用于图1的电动机的转子毂和键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用于图1-2的电动机的转子毂和键组件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

图4是用于图1-3的电动机的转子毂和键组件的示意性放大俯视图;

图5是用于图1-4的电动机的转子毂和键组件的示意性侧视图;及

图6是用于图1-5的电动机的转子毂和键组件的示意性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若干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电动机10和用于电动机10的转子组件12的局部视图。
转子组件12包括转子叠片结构(rotor stack)16和转子毂14。转子叠片结构
16由一摞基本环形形状的叠放层15组成。两个端环17在转子叠片结构16
的任一侧组装在转子毂14上。转子键18被保持在通过转子毂14限定的第
一开槽20内。在转子毂14的制造过程中转子键18可插在转子毂14的第一
开槽20内。转子键18和转子毂14中形成的第一开槽20的形状可以保持转
子键18,如将在下文所详述的。第二开槽22由转子叠片结构16限定,以在
组装转子组件12时对准转子键18。

图2示出了转子组件12的透视图。转子组件12包括转子毂14。转子毂
14限定了第一开槽20。第一开槽20具有大致燕尾形、或梯形的横截面形状。
转子键18具有梯形形状,与第一开槽20的大致燕尾形横截面形状相对应。
转子键18插入位于转子毂18上的第一开槽20内。

参见图3-6,详细示出了转子毂14、转子键18和第一开槽20。第一开
槽20通过转子毂14限定且具有通过转子毂14形成的大致燕尾形或梯形形
状。转子毂14限定了第一开槽20的斜侧面24。同样地,转子键具有相应的
梯形形状来配合第一开槽20。通过沿着转子毂14的芯部30轴向地将转子
键18滑动到第一开槽20中而将转子键18插入到第一开槽20中。转子键18
和第一开槽20可具有间隙配合,以允许转子键18容易地组装在转子毂14
的第一开槽20中。

转子键18上的斜侧面25遵循形成了第一开槽20的转子毂14上的斜侧
面24的形状。侧面24和25有助于将转子键18保持在第一开槽20里。通
过相对应的形状使转子键18保持在第一开槽20里。作为第一开槽20和转
子键18二者的燕尾形和梯形横截面形状的替换形式,也可以使用大致矩形
的横截面形状。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执行桩打操作(staking operation)来
将转子键18保持在第一开槽20里。即,在组装转子毂14和转子叠片结构
16之前,顶锻转子键18或转子毂14上的小量材料,以将转子键18保持在
转子毂14中。

替换地,在转子叠片结构16组装之前,通过将转子键18轴向滑出开槽
20,转子键18可以从转子毂14移除。以此方式,在转子组件12组装之前
将转子键18和转子毂14部分地组装以保持在一起(如图1和2所示)。

转子毂14具有外径比转子毂14的芯部30大的基部28。在芯部30
和基部28之间绕转子毂14的外径形成退刀沟槽32。该沟槽32允许在电动
机10运转过程中让油和/或润滑液流过。第一开槽20形成在转子毂14的芯
部30中并延伸经过退刀沟槽32进入基部28中。当键与转子毂14组装时第
一开槽20的圆形端26允许转子键18伸入基部28到底部并位于该处。转子
键18具有相应的形状或锥度来配合通过转子毂14形成的第一开槽20的底
部。

如图4所示,当转子键18被组装在转子毂14上时,转子键18的一部
件21径向向外延伸经过芯部30。转子叠片结构16中形成的相应的第二开
槽22接收转子键18向外延伸的部分21。因此,转子键18不必通过在转子
叠片结构16上拉削出转子键18来形成。转子叠片结构16旋转定位为使得
第二开槽22和转子键18对准。

转子叠片结构16具有大致环形形状,从而通过在转子毂14的芯部位置
30上轴向移动转子叠片结构16,可以将转子叠片结构安装在转子毂14上。
典型地,转子叠片结构16压配合在转子毂14上。与转子键18类似,当转
子叠片结构16接触位于转子毂的基部28上的端环17时,转子叠片结构16
完全位于转子毂14上。因此,转子叠片结构16可以以允许转子键18的一
部分插入在第二开槽22中的方式组装在转子毂14上。这样转子键18同时
位于第一开槽20和第二开槽22中。从而实现了转子叠片结构16和转子毂
14之间的相对旋转对准。进一步地,一旦进行了组装则转子键18阻止转子
毂14和转子叠片结构16之间的相对转动,如所示的。

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
施例。

转子毂键槽和保持了键的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转子毂键槽和保持了键的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转子毂键槽和保持了键的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子毂键槽和保持了键的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子毂键槽和保持了键的组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9442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26 C N 1 0 2 6 9 4 4 2 9 A *CN102694429A* (21)申请号 201210080510.5 (22)申请日 2012.03.23 13/069,467 2011.03.23 US H02K 1/22(2006.01) (71)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 司 地址美国密歇根州 (72)发明人 T.J.莱因哈特 J.E.莫厄特 F.W.罗兹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葛青 (54) 发明名称 转子毂键槽和保持了键的组件 (57) 摘。

2、要 一种电动机,包括限定了第一开槽的转子毂 和限定了第二开槽的转子叠片结构。转子键的形 状与第一开槽的横截面形状对应,因此转子键可 移除地保持在第一开槽内。转子键插入转子毂上 的第一开槽中和转子叠片结构上的第二开槽中。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1页 2 1.一种电动机,包括: 限定了第一开槽的转子毂; 限定了第二开槽的转子叠片结构; 转子键具有的形状基本与第一开槽的横截面形状对应,从而转子键可移除地保持在第 一开槽中;并且 。

3、其中转子键插在转子毂上的第一开槽中并插在转子叠片结构上的第二开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转子键阻止转子叠片结构和转子毂之间的相对 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在转子叠片结构安装到转子毂之前转子键插入 到转子毂的第一开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转子毂限定了绕转子毂周向的沟槽,且其中第一 开槽延伸穿过该沟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转子键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与通过转子毂限定 的第一开槽的大致梯形形状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转子键不是通过拉削转子叠片结构形成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转子键通过对转。

4、子毂进行桩打操作而被保持在 第一开槽中。 8.一种转子组件,包括: 限定了具有大致燕尾形横截面形状的第一开槽的转子毂; 具有与第一开槽的大致燕尾形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转子键;且 其中转子键插入到转子毂上的第一开槽中。 9.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进一步包括限定了第二开槽的转子叠片结构,其中转 子键插入转子叠片结构上的第二开槽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组件,其中转子键阻止转子叠片结构和转子毂之间的相 对转动。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94429 A 1/3页 3 转子毂键槽和保持了键的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一般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机组件的转子组件。 背景技术 0。

5、002 电动机包括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由堆叠在一起的层叠盘状件层和磁铁形成的 转子叠片结构。为保证稳定性,在电动机里转子叠片结构组装在转子毂上。转子叠片结构 和转子毂作为一个组件一同相对于电动机的定子旋转。因此,为确保电动机的最佳运转,转 子叠片结构在组装时必须与转子毂旋转对准。 0003 转子毂和转子叠片结构通常通过在形成了转子叠片结构的层叠结构上拉削出转 子键来对准。当转子毂和转子叠片结构组装到一起时该键插进转子毂上的键槽中。转子键 和键槽保证旋转对准并且阻止转子毂和转子叠片结构之间的相对旋转。然而,转子叠片结 构需要对形成叠片结构的磁铁和叠放层进行斜极加工(skewing proces。

6、s),给在叠放层上 形成键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0004 一种电动机,包括限定了第一开槽的转子毂和限定了第二开槽的转子叠片结构。 转子键具有的形状基本与第一开槽的横截面形状对应,从而转子键可移除地保持在第一开 槽中。转子键插在转子毂上的第一开槽并插在转子叠片结构上的第二开槽中。 0005 一种转子组件包括限定了具有大致燕尾形横截面形状的第一开槽的转子毂。转子 键具有的形状与第一开槽的大致燕尾形横截面形状相对应。转子键插入到转子毂上的第一 开槽中。 0006 一种安装转子组件的方法,包括:将具有梯形形状的转子键插进通过转子毂限定 的第一开槽中,其中第一开槽具有与转子键的形状相对应的燕尾形,从而转。

7、子键被保持在 第一开槽中。通过转子叠片结构限定的第二开槽与转子键对准。转子叠片结构安装在转子 毂上,从而转子键的一部分被接收在第二开槽中。 0007 从下文中对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有附图的详细描述可知,本发明的上述特征 和优势以及其他特征和优势是很明显的。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电动机组件的局部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0009 图2是用于图1的电动机的转子毂和键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0010 图3是用于图1-2的电动机的转子毂和键组件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 0011 图4是用于图1-3的电动机的转子毂和键组件的示意性放大俯视图; 0012 图5是用于图1-4的电动机的转子毂和键组件的示意性侧视。

8、图;及 0013 图6是用于图1-5的电动机的转子毂和键组件的示意性放大侧视图。 说 明 书CN 102694429 A 2/3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若干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1示意 性地示出了电动机10和用于电动机10的转子组件12的局部视图。转子组件12包括转子 叠片结构(rotor stack)16和转子毂14。转子叠片结构16由一摞基本环形形状的叠放层 15组成。两个端环17在转子叠片结构16的任一侧组装在转子毂14上。转子键18被保持 在通过转子毂14限定的第一开槽20内。在转子毂14的制造过程中转子键18可插在转子 毂14的第一开槽2。

9、0内。转子键18和转子毂14中形成的第一开槽20的形状可以保持转 子键18,如将在下文所详述的。第二开槽22由转子叠片结构16限定,以在组装转子组件 12时对准转子键18。 0015 图2示出了转子组件12的透视图。转子组件12包括转子毂14。转子毂14限定 了第一开槽20。第一开槽20具有大致燕尾形、或梯形的横截面形状。转子键18具有梯形 形状,与第一开槽20的大致燕尾形横截面形状相对应。转子键18插入位于转子毂18上的 第一开槽20内。 0016 参见图3-6,详细示出了转子毂14、转子键18和第一开槽20。第一开槽20通过转 子毂14限定且具有通过转子毂14形成的大致燕尾形或梯形形状。转。

10、子毂14限定了第一 开槽20的斜侧面24。同样地,转子键具有相应的梯形形状来配合第一开槽20。通过沿着 转子毂14的芯部30轴向地将转子键18滑动到第一开槽20中而将转子键18插入到第一 开槽20中。转子键18和第一开槽20可具有间隙配合,以允许转子键18容易地组装在转 子毂14的第一开槽20中。 0017 转子键18上的斜侧面25遵循形成了第一开槽20的转子毂14上的斜侧面24的 形状。侧面24和25有助于将转子键18保持在第一开槽20里。通过相对应的形状使转子 键18保持在第一开槽20里。作为第一开槽20和转子键18二者的燕尾形和梯形横截面形 状的替换形式,也可以使用大致矩形的横截面形状。。

11、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执行桩打操作 (staking operation)来将转子键18保持在第一开槽20里。即,在组装转子毂14和转子 叠片结构16之前,顶锻转子键18或转子毂14上的小量材料,以将转子键18保持在转子毂 14中。 0018 替换地,在转子叠片结构16组装之前,通过将转子键18轴向滑出开槽20,转子键 18可以从转子毂14移除。以此方式,在转子组件12组装之前将转子键18和转子毂14部 分地组装以保持在一起(如图1和2所示)。 0019 转子毂14具有外径比转子毂14的芯部30大的基部28。在芯部30和基部28之 间绕转子毂14的外径形成退刀沟槽32。该沟槽32允许在电动机10。

12、运转过程中让油和/ 或润滑液流过。第一开槽20形成在转子毂14的芯部30中并延伸经过退刀沟槽32进入基 部28中。当键与转子毂14组装时第一开槽20的圆形端26允许转子键18伸入基部28到 底部并位于该处。转子键18具有相应的形状或锥度来配合通过转子毂14形成的第一开槽 20的底部。 0020 如图4所示,当转子键18被组装在转子毂14上时,转子键18的一部件21径向向 外延伸经过芯部30。转子叠片结构16中形成的相应的第二开槽22接收转子键18向外延 伸的部分21。因此,转子键18不必通过在转子叠片结构16上拉削出转子键18来形成。转 子叠片结构16旋转定位为使得第二开槽22和转子键18对准。

13、。 说 明 书CN 102694429 A 3/3页 5 0021 转子叠片结构16具有大致环形形状,从而通过在转子毂14的芯部位置30上轴向 移动转子叠片结构16,可以将转子叠片结构安装在转子毂14上。典型地,转子叠片结构16 压配合在转子毂14上。与转子键18类似,当转子叠片结构16接触位于转子毂的基部28 上的端环17时,转子叠片结构16完全位于转子毂14上。因此,转子叠片结构16可以以允 许转子键18的一部分插入在第二开槽22中的方式组装在转子毂14上。这样转子键18同 时位于第一开槽20和第二开槽22中。从而实现了转子叠片结构16和转子毂14之间的相 对旋转对准。进一步地,一旦进行了。

14、组装则转子键18阻止转子毂14和转子叠片结构16之 间的相对转动,如所示的。 0022 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知 在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 说 明 书CN 102694429 A 1/5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94429 A 2/5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94429 A 3/5页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94429 A 4/5页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94429 A 5/5页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94429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