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290512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65479.6

申请日:

2012.01.06

公开号:

CN104025670A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W 52/02申请日:20120106|||公开

IPC分类号:

H04W52/02; H04W76/04

主分类号:

H04W52/02

申请人: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岛喜晴; 太田好明; 伊藤章; 杉山胜正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黄纶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抑制无线终端的功耗。基站(1)的发送部(1a)在与无线终端(2)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无线终端(2)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2)。通信部(1b)在有效期间内与无线终端(2)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无线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无线终端(2)的接收部(2a)在与基站(1)结束无线通信时,从基站(1)接收有效期间。通信部(2b)在有效期间内与基站(1)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基站(1)进行无线通信。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基站,其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发送部,其在与所述无线终端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以及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所述控制信息,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在接收到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该基站开始无线通信时发送的通信开始请求的情况下,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所述控制信息,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在所述有效期间内向所述无线终端进行了无线通信的开始请求的情况下,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而不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所述通信开始请求。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差分信息。6.  一种无线终端,其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部,其在与所述基站结束无线通信时,从所述基站接收与所述基站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以及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所述控制信息,与所述基站进行无线通信。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时,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 中使用的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基站发送用于进行通信的通信开始请求。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从所述基站接收到无线通信的开始请求的情况下,不发送所述通信开始请求。10.  根据权利要求6~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控制信息的差分信息。11.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具有基站和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具有:发送部,其在与所述无线终端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以及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所述无线终端具有:接收部,其接收所述有效期间;以及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12.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是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无线终端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13.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是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基站结束无线通信时,从所述基站接收与所述基站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14.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是具有基站和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在与所述无线终端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以及,所述基站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所述无线终端接收所述有效期间,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

说明书

说明书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便携电话等移动通信系统中,蜂窝方式是主流的方式,在蜂窝方式中,组合多个由基站能够收发的范围构成的区域(小区)来覆盖较大的区域。无线终端随着自身的移动,切换进行通信的基站而继续进行通信。
当前,已进行了基于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或W-CDMA(Wideband-CDMA:宽带CDMA)方式的第3代移动通信方式的服务,另一方面,正积极研究能够进行更高速的通信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方式。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中,研究了作为从2010年左右开始服务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扩展版的LTE-A(LTE-Advanced:长期演进-扩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2)。
近年,随着智能手机等的普及,在无线通信中进行处理的数据的特性变得多样化。除了现有的音频通信或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浏览以外,IM(Instant Message:即时消息)或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交网络服务)等的利用正在增加。此外,在智能手机中,IM或SNS的数据通信有时不是用户直接操作,而是在后台进行。
在智能手机等无线终端中的IM或SNS等的数据通信中,间歇地收发较小的数据。在3GPP中,研究了高效处理这样的与现有的声音通信或WWW浏览不同的数据通信特性的方法。尤其是,在不降低吞吐量的情况下以较低功耗来实现间歇地进行的较小数据的收发成为研究课题。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R25.913V7.3.0
非专利文献2:3GPP TR36.913V8.0.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期望的是,在没有数据收发的区间中,使无线终端转移到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等待状态)。
但是,在尺寸较小的间歇的数据通信中,会频繁地将RRC已连接状态(通信状态)切换为空闲状态,从而存在RRC信令量增加、功耗增大这样的问题。
例如,从基站向无线终端间歇地发送尺寸较小的分组。在该情况下,无线终端频繁地在RRC已连接状态(通信状态)与空闲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使得RRC信令量增加。因此,无线终端的功耗增大。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无线终端的功耗的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该基站具有:发送部,其在与所述无线终端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以及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具有:接收部,其在与所述基站结束无线通信时,从所述基站接收与所述基站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以及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
发明效果
根据公开的装置和方法,能够抑制无线终端的功耗。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与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例子而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附图相关的以下的说明而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3是RRC连接的顺序图。
图4是基站的框图。
图5是无线终端的框图。
图6是数据通信的顺序图。
图7是数据通信结束时的基站的流程图。
图8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基站的流程图。
图9是数据通信结束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
图10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顺序图。
图12是说明差分的信息例的第1幅图。
图13是说明差分的信息例的第2幅图。
图14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基站的流程图。
图15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基站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基站1和无线终端2。基站1具有发送部1a和通信部1b。无线终端2具有接收部2a和通信部2b。
基站1的发送部1a在与无线终端2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无线终端2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2。
控制信息例如是RRC参数。发送部1a在与无线终端2结束无线通信时,例如将5分钟等、RRC参数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2。
通信部1b在有效期间内与无线终端2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控制信 息的步骤而与无线终端2开始无线通信。
例如,根据上述例,如果在结束前次的无线通信后还没有经过5分钟,则通信部1b省略交换RRC参数的步骤(例如,交换通常的RRC连接的RRC参数的步骤)而与无线终端2开始无线通信。
此外,如果在有效期间内,则通信部1b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与无线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在经过了有效期间的情况下,通信部1b与无线终端2进行RRC参数的交换(例如,在通常的RRC连接中交换RRC参数),并使用该RRC参数与无线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终端2的接收部2a在与基站1结束无线通信时,从基站1接收与基站1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即,接收部2a接收从基站1的发送部1a发送的有效期间。
通信部2b在接收部2a接收到的有效期间内与基站1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基站1开始无线通信。
例如,如上所述,设控制信息为RRC参数。此外,设接收部2a的接收到的有效期间为5分钟。在该情况下,例如如果在结束前次无线通信后还没有经过5分钟,则通信部2b省略交换RRC参数的步骤而与基站1开始无线通信。
此外,如果在有效期间内,则通信部2b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与基站1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在经过了有效期间的情况下,通信部2b与基站1进行RRC参数的交换(例如,在通常的RRC连接中交换RRC参数),并使用该RRC参数与基站1进行无线通信。
这样,基站1在与无线终端2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无线终端2之间使用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此外,基站1在有效期间内与无线终端2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与无线终端2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无线终端2开始无线通信。此外,无线终端2在与基站1结束无线通信时,从基站1接收在与基站1之间使用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此外,无线终端2在有效期间内与基站1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与基站1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基站1开始无线通信。
由此,当基站1和无线终端2在有效期间内开始无线通信时,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被省略,因此,无线终端2能够减少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的信令量,能够抑制功耗。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如图2所示,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基站11和无线终端12。基站11和无线终端12例如基于LTE-A或LTE的无线通信方式来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终端12例如是智能手机或者移动电话。在详细说明基站11和无线终端12之前,对RRC连接进行说明。
图3是RRC连接的顺序图。
[步骤S1]无线终端(图3中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为了与基站(图3中的eNB(e Node B))建立无线链路,向基站进行随机访问(Msg1(Message1))。
[步骤S2]基站向无线终端返回随机访问的响应(Msg2)。
[步骤S3]无线终端为了建立RRC连接,向基站进行连接请求(Connection Request:连接请求)。
[步骤S4]基站向无线终端返回针对RRC连接的连接请求的响应(Connection Setup:连接建立)。此时,基站向无线终端发送RRC参数。在RRC参数中,包含用于识别无线终端的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测量(Measurement)的信息。
[步骤S5]无线终端在从基站接收到连接建立时,向基站发送连接建立完成(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连接建立完成)。由此,在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建立了RRC连接。
[步骤S6]无线终端与核心网装置(图3中的CN(Core Network:核心网))经由基站进行NAS(Non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建立,使得在无线终端与核心网装置之间能够进行数据的收发。NAS建立例如进行无线终端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秘密处理等。
[步骤S7]无线终端和核心网装置在NAS建立完成时,开始数据的收发。
[步骤S8]在无线终端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结束时,为了释放RRC连接,基站向无线终端发送连接释放(Connection Releases:连接释放)。无线终端在RRC连接被释放时,转移到空闲状态。
此处,考虑尺寸较小的分组的间歇的数据通信。现有的基站与无线终端每当进行间歇的分组通信时,要进行RRC连接的建立和释放,并进行RRC参数的设定和释放。 因此,在无线终端中,RRC信令量增加,功耗上升。
与此相对,在图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果在RRC参数的有效期间内,则不进行RRC参数的交换,而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来进行无线通信。由此,无线终端12在尺寸较小的分组的间歇的数据通信中,能够减少RRC信令量,从而抑制功耗。
图4是基站的框图。如图4所示,基站11具有控制部21、BB(Base Band:基带)部22和无线部23。控制部21具有有效期间计算部21a、通信控制部21b和存储部21c。控制部21对应于例如图1的发送部1a和通信部1b。
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计算RRC参数的有效期间。例如,有效期间计算部21a根据无线终端12在基站11的小区中所处的位置来计算有效期间。
更具体而言,有效期间计算部21a在无线终端12位于小区中央的情况下,将有效期间设得较长,在无线终端12位于小区边缘的情况下,将有效期间设得较短。这是因为,在无线终端12位于小区边缘的情况下,无线终端12移动到相邻基站的可能性较高,在该情况下,期望释放RRC参数。此外,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还可以考虑无线终端12的移动速度或移动方向,来计算有效期间。
此外,无线终端12例如可以根据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来识别自己的位置。此外,无线终端12例如可以根据加速度计来识别自己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有效期间计算部21a可以通过从无线终端12接收位置信息,来识别无线终端12位于小区的哪个位置。此外,有效期间计算部21a可以从无线终端12接收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来识别无线终端12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
此外,有效期间计算部21a也可以输出固定值的有效期间。例如,有效期间计算部21a可以与无线终端12的位置、移动速度或移动方向无关地,输出5分钟等固定的有效期间。
在通信控制部21b与无线终端12结束无线通信时,将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计算(输出)出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12。即,在通信控制部21b与无线终端12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无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的RRC参数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12。
此外,通信控制部21b在有效期间内与无线终端12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RRC参数的步骤而与无线终端12开始无线通信。进而,通信控制部21b使用 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存储在存储部21c中的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有效期间经由BB部22和无线部23被发送到无线终端12。此外,使用了RRC参数的与无线终端12之间的通信是经由BB部22和无线部23而进行的。
RRC连接建立时生成的RRC参数被存储在存储部21c中。此外,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被存储在存储部21c中。
BB部22进行向无线终端12发送的数据的BB处理。此外,BB部22进行从无线终端12接收到的数据的BB处理。
无线部23进行向无线终端12发送的数据的无线处理。例如,无线部23将向无线终端12发送的数据的频率转换为无线频率。此外,无线部23进行从无线终端12接收到的数据的无线处理。例如,无线部23将从无线终端12接收到的数据的频率从无线频率转换为BB频率。
图5是无线终端的框图。如图5所示,无线终端12具有控制部31、无线部32和BB部33。控制部31具有通信控制部31a、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和存储部31c。控制部31例如对应于图1的接收部2a和通信部2b。
在通信控制部31a与基站11结束无线通信时,从基站11接收在与基站11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的有效期间。通信控制部31a将接收到的有效期间设置在有效期间定时器31b中。此外,通信控制部31a经由无线部32和BB部33来接收有效期间。
在无线通信结束后经过了有效期间时,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向通信控制部31a通知该情况。例如,有效期间定时器31b使由通信控制部31a设置的有效期间每次减1,在变为0时,向通信控制部31a通知已经过了有效期间。
RRC连接建立时生成的RRC参数被存储在存储部31c中。此外,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被存储在存储部31c中。
通信控制部31a在有效期间内与基站11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RRC参数的步骤而与基站11开始无线通信。进而,通信控制部31a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例如,通信控制部31a在有效期间定时器31b中设置有效期间,在没有从有效期间定时器31b接收到表示定时器值变为0的通知的情况下,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此外, 通信控制部31a经由BB部33和无线部32,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
图6是数据通信的顺序图。图6所示的UE对应于无线终端12,eNB对应于基站11。
[步骤S11]无线终端12与核心网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
[步骤S12]在无线终端12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结束时,基站11的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计算RRC参数的有效期间。
此外,在无线终端12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结束时,通信控制部21b向无线终端12发送连接释放。此时,通信控制部21b将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计算出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12。
此外,无线终端12的通信控制部31a将从基站11接收到的有效期间设置在有效期间定时器31b中。
[步骤S13]为了与核心网装置进行数据通信,通信控制部31a向基站11进行随机访问(Msg1)。
此外,设为还没有经过有效期间。即,设通信控制部31a没有从有效期间定时器31b接收到表示经过了有效期间的信息。
[步骤S14]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返回对随机访问的响应(Msg2)。
[步骤S15]通信控制部31a在从基站11接收到随机访问的响应时,向基站11进行连接重建(Connection Re-setup:连接重建)(Msg3)。
此外,在经过了有效期间的情况下,为了与基站11建立RRC连接,通信控制部31a发送连接请求(例如,图3的步骤S3)。在图6的顺序中,由于假定为没有经过有效期间(步骤S13),因此,通信控制部31a不进行连接请求,而进行连接重建(RRC连接的重建)。
即,通信控制部31a在有效期间内与基站11开始无线通信时,为了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进行通信,将连接重建发送给基站11。
[步骤S16]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向无线终端12返回对连接重建的响应(OK)。此外,通信控制部21b不向无线终端12发送RRC参数。
[步骤S17]无线终端12与核心网装置经由基站11进行数据的收发。
此时,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使用存储在存储部21c中的、在前次无线通信(步骤S11)中使用的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此外,无线终端12 的通信控制部31a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在前次无线通信(步骤S11)中使用的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
这样,如果在有效期间内,则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省略交换RRC参数的步骤,而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来进行无线通信。由此,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能够减少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之间的信令量,使得无线终端12能够抑制功耗。
图7是数据通信结束时的基站的流程图。
[步骤S21]通信控制部21b判断无线终端12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是否已结束。通信控制部21b在数据通信已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2。
[步骤S22]通信控制部21b将在与无线终端12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存储在存储部21c中。
[步骤S23]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计算RRC参数的有效期间。
[步骤S24]通信控制部21b进行RRC连接的连接释放(RRC释放),并将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计算出的有效期间通知给无线终端12。
图8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基站的流程图。
[步骤S31]通信控制部21b判断是否从无线终端12接收到连接重建(Re-setup)。通信控制部21b在没有接收到连接重建的情况下(例如,在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通信控制部21b在接收到连接重建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
此外,无线终端12在从基站11通知的有效期间内再次开始通信的情况下,向基站11发送连接重建。此外,在经过了从基站11通知的有效期间后再次开始通信的情况下,无线终端12向基站11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S32]基站11按照通常的步骤,与无线终端12开始通信。即,基站11根据图3所示的顺序,与无线终端12建立RRC连接,再次开始通信。
[步骤S33]通信控制部21b读出存储在存储部21c中的、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
[步骤S34]通信控制部21b使用从存储部21c读出的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再次开始无线通信。
图9是数据通信结束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
[步骤S41]通信控制部31a判断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是否已结束。通信控制部31a在数据通信已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2。
[步骤S42]通信控制部31a判断在从基站11接收到的连接释放(RRC释放)中是否包含有效期间。通信控制部31a在连接释放中包含有效期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3。通信控制部31a在连接释放中不包含有效期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5。
此外,在连接释放中不包含有效期间的情况例如是指如下情况:基站11不具有计算有效期间的功能,此外,不具有继续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的功能。
[步骤S43]通信控制部31a将在与基站11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存储在存储部31c中。
[步骤S44]通信控制部31a将在步骤S42中接收到的有效期间设置到有效期间定时器31b中。
[步骤S45]通信控制部31a结束与基站11的无线通信。由此,无线终端12转移到空闲状态。
图10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
[步骤S51]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通信控制部31a是否随着进行连接释放而接收到有效期间。例如,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通信控制部31a在图9的步骤S42中是否接收到有效期间。在通信控制部31a没有随着进行连接释放而接收到有效期间的情况下,有效期间定时器31b进入步骤S52。在通信控制部31a随着进行连接释放而接收到有效期间的情况下,有效期间定时器31b进入步骤S53。
[步骤S52]通信控制部31a向基站11进行RRC建立通知。即,通信控制部31a向基站11进行连接请求。
[步骤S53]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对由通信控制部31a设置的有效期间进行减法运算。例如,有效期间定时器31b从所设置的值中减去1。
[步骤S54]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所设置的值(定时器值)是否有效。例如,如果所设置的值不为0,则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为定时器值有效。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在定时器值有效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5。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在定时器值无效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2。
[步骤S55]通信控制部31a向基站11进行连接重建(Re-setup)的通知。此外,通信控制部31a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来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
这样,基站11在通信结束时,将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12。无线终端12在 有效期间内与基站11再次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来发送请求再次开始无线通信的连接重建。进而,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省略交换RRC参数的步骤,而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进行无线通信。
由此,在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再次开始无线通信时,能够减少用于交换RRC参数的信令量,使得无线终端12能够抑制功耗。
此外,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可以与以上说明的RRC参数同样地处理NAS的参数。例如,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将NAS的参数与RRC参数一起存储在存储部21c、31c中,如果在有效期间内,则在本次无线通信中使用前次NAS的参数。在该情况下,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在再次开始无线通信时,能够减少用于NAS的建立的信令量,使得无线终端12能够抑制功耗。
此外,如果在有效期间内,则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将RRC参数存储在存储部21c、31c中。因此,基站11在希望与无线终端12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RRC参数中包含的C-RNTI,指定无线终端12,请求开始通信。
例如,在图6的顺序中,在步骤S13中,无线终端12向基站11进行了通信请求(进行了随机访问)。但是,在基站11希望向无线终端12进行通信请求的情况下,可以在图6的步骤S13之前,向无线终端12发送Msg0。例如,基站11可以通过Msg0发送分配给无线终端12的C-RNTI,指定无线终端12,与无线终端12开始无线通信。
无线终端12在从基站11接收到Msg0时,进行图6所示的步骤S13以后的处理。不过,步骤S15、S16的处理被省略。即,无线终端12的通信控制部31a在有效期间内从基站11接收到Msg0的情况下,不向基站11发送连接重建。此外,在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在有效期间内向无线终端12发送了Msg0的情况下,不会从无线终端12接收到连接重建,因此使用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在通信结束后,分别将RRC参数存储在存储部21c、31c中。进而,如果在有效期间内,则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使用存储在存储部21c、31c中的RRC参数,再次开始通信。
但是,在再次开始通信时,RRC参数有时与前次通信时的内容不同。因此,在 第3实施方式中,在RRC参数存在差分的情况下,基站11将该差分信息发送给无线终端12。无线终端12根据从基站11接收到的差分信息,对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进行更新。进而,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根据变更后的新RRC参数,再次开始通信。
此外,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与图2相同,从而省略其说明。
此外,基站11的模块与图4相同,但是通信控制部21b的处理不同。第3实施方式的通信控制部21b对在有效期间内进行的本次无线通信的RRC参数与存储在存储部21c中的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进行比较。进而,通信控制部21b提取RRC参数的差分信息,并发送给无线终端12。即,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与在本次进行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不同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1b将RRC参数的不同的部分的信息发送给无线终端12。此外,如果不存在差分信息,则通信控制部21b将不存在差分信息的意思发送给无线终端12。此外,如果不存在差分信息,则通信控制部21b使用存储在存储部21c中的前次无线通信的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无线终端12的模块与图5相同,但通信控制部31a的处理不同。第3实施方式的通信控制部31a从基站11接收在有效期间内进行的本次无线通信的RRC参数相对于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的差分的信息。在存储于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中,通信控制部31a更新接收到的差分信息,来设为本次无线通信的RRC参数。此外,如果没有RRC参数的差分信息,则通信控制部31a从基站11接收到不存在差分信息的意思。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部31a直接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顺序图。在图11中,对与图6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
在图11的顺序中,相对于图6的顺序,步骤S16的处理不同。图11的步骤S11~S15、S17是与图6的步骤S11~S15、S17相同的处理,从而省略其说明。
[步骤S61]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提取在前次无线通信(步骤S11的数据收发)中使用的RRC参数与在本次进行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之间的差分信息。此处,设在RRC参数中存在差分信息。通信控制部21b通过Msg4,将RRC参数的差分信息发送给无线终端12。
无线终端12的通信控制部31a在存储于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中,更新接收到的差分信息,来设为本次无线通信(步骤S17的数据收发)的RRC参数。
图12是说明差分的信息例的第1幅图。在图12中,示出了从基站11发送到无线终端12的差分的信息例。图12所示的差分信息在Msg4(图11的步骤S61)中,从基站11被发送到无线终端12。
如上所述,在RRC参数中,包含C-RNTI或测量的信息。测量表示相邻基站的无线状态的测定条件,其从基站11被发送到无线终端12。无线终端12根据接收到的测量(测定条件),测定邻近基站的无线状态,并将测定结果发送给基站11。
例如,设在前次无线通信中,测定条件1、测定条件2和测定条件3的RRC参数从基站11被发送到无线终端12。设在本次无线通信中,在测定条件1中产生了变更。
在该情况下,如图12所示,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向无线终端12发送‘1’和‘测定条件’,其中,‘1’表示作为变更部分的测定条件1,‘测定条件’表示变更内容。此外,图12所示的‘OK’表示针对来自无线终端12的连接重建(图11的步骤S15)的响应。
无线终端12的通信控制部31a在接收图12所示的差分信息时,对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的测量的测定条件1进行变更。即,通信控制部31a将测定条件1变更为接收到的差分信息的测定条件的内容。此外,通信控制部31a对RRC参数的其它参数不进行变更
图13是说明差分的信息例的第2幅图。图13示出了在RRC参数中不存在差分信息的情况下的例子。
如图13所示,在RRC参数中不存在差分信息的情况下,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向无线终端12发送‘OK’和‘0’,其中,‘OK’表示针对连接重建的响应,‘0’表示在测定条件中没有变更。
此外,如上所述,在测定条件中,例如存在测定条件1、测定条件2和测定条件3。因此,图13所示的‘0’表示在测定条件中没有变更。
图14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基站的流程图。数据通信结束时的基站的流程图与图7的流程图相同,从而省略其说明。
[步骤S71]通信控制部21b判断是否从无线终端12接收到连接重建(Re-setup)。 通信控制部21b在没有接收到连接重建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2。通信控制部21b在接收到连接重建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3。
此外,无线终端12在从基站11通知的有效期间内再次开始通信的情况下,向基站11发送连接重建。此外,无线终端12在经过了从基站11通知的有效期间后再次开始通信的情况下,向基站11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S72]基站11按照通常的步骤与无线终端12开始通信。即,基站11根据图3所示的顺序,与无线终端12建立RRC连接,再次开始通信。
[步骤S73]通信控制部21b读出存储在存储部21c中的、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
[步骤S74]通信控制部21b对从存储部21c读出的RRC参数与在本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差分信息。通信控制部21b在不存在差分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5。通信控制部21b在存在差分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6。
[步骤S75]通信控制部21b将不存在RRC参数的差分信息的意思发送给无线终端12。例如,通信控制部21b将图13所示的信息发送给无线终端12。
[步骤S76]通信控制部21b将RRC参数的差分信息发送给无线终端12。例如,通信控制部21b将图12所示的信息发送给无线终端12。
[步骤S77]通信控制部21b使用变更后的(在本次无线通信中使用)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再次开始无线通信。
图15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数据通信结束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与图9的流程图相同,从而省略其说明。
[步骤S81]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通信控制部31a是否随着进行连接释放而接收到有效期间。例如,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通信控制部31a在图9的步骤S42中是否接收到有效期间。在通信控制部31a没有随着进行连接释放而接收到有效期间的情况下,有效期间定时器31b进入步骤S82。在通信控制部31a随着进行连接释放而接收到有效期间的情况下,有效期间定时器31b进入步骤S83。
[步骤S82]通信控制部31a向基站11进行RRC建立通知。即,通信控制部31a向基站11进行连接请求。
[步骤S83]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对由通信控制部31a设置的有效期间进行减法 运算。例如,有效期间定时器31b从所设置的值中减去1。
[步骤S84]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所设置的值(定时器值)是否有效。例如,如果所设置的值不为0,则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为定时器值有效。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在定时器值有效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5。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在定时器值无效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2。
[步骤S85]通信控制部31a向基站11进行连接重建(Re-setup)的通知。
[步骤S86]通信控制部31a从基站11接收Msg4。例如,通信控制部31a在图11的顺序中的步骤S61中,接收Msg4。
通信控制部31a根据接收到的Msg4,判断在RRC参数中是否存在差分信息。例如,通信控制部31a在通过Msg4接收到图12所示的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在RRC参数中存在差分信息。通信控制部31a在通过Msg4接收到图13所示的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在RRC参数中不存在差分信息。
在RRC参数中存在差分信息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31a进入步骤S87。在RRC参数中不存在差分信息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31a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进行数据通信。
[步骤S87]通信控制部31a根据从基站11接收到的差分信息,对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进行更新。例如,通信控制部31a将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中的与接收到的差分信息对应的部分置换为接收到的差分信息。
通信控制部31a使用更新后的RRC参数,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
这样,在RRC参数中存在变更的情况下,基站11将该差分信息通知给无线终端12。无线终端12根据接收到的差分信息,来更新RRC参数。由此,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即使在测定条件等、RRC参数被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通过收发差分信息,能够减少信令量,使得无线终端12能够抑制功耗。
图16是示出基站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如图16所示,基站11具有:处理器41、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4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43、BB部44、RF(Radio Frequency:无线频率)部45、IF(InterFace:接口)部46和总线47。
处理器41经由总线47与HDD42、RAM43、BB部44、RF部45、和IF部46 连接。基站11被处理器41控制装置整体。处理器41例如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HDD42中,保存有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程序、用于进行RRC参数的有效期间或通信控制的程序、或者规定了基站11的动作的程序。在RAM43中,临时保存在处理器41的各种处理中使用的数据或程序的一部分或全部。
图1所示的发送部1a和通信部1b例如由处理器41来实现其功能。此外,图4所示的有效期间计算部21a和通信控制部21b例如由处理器41来实现其功能。存储部21c例如是由RAM43实现的。
BB部44进行向无线终端12发送的数据和从无线终端12接收的数据的BB处理。图4所示的BB部22例如对应于BB部44。
RF部45进行向无线终端12发送的数据和从无线终端12接收的数据的无线处理。图4所示的无线部23例如对应于RF部45。
IF部46例如经由有线与作为上层装置的核心网装置或设置在核心网中的服务器进行通信。
无线终端12的硬件结构与图16同样。不过,无线终端12不具有IF部46。此外,HDD42也可以是闪速存储器。图1的接收部2a和通信部2b例如由处理器41来实现其功能。图5所示的通信控制部31a例如由处理器41来实现其功能。有效期间定时器31b例如由在图16中未示出的定时器来实现其功能。存储部31c例如是由RAM43实现的。
以上说明只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原理。此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能够进行大量变形、变更,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示出和说明的准确的结构和应用例,对应的全部变形例和等同物均被视为处于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确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标号说明
1 基站
1a 发送部
1b、2b 通信部
2 无线终端
2a 接收部

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567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 N 1 0 4 0 2 5 6 7 0 A (21)申请号 201280065479.6 (22)申请日 2012.01.06 H04W 52/02(2006.01) H04W 76/04(2006.01) (71)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地址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 (72)发明人田岛喜晴 太田好明 伊藤章 杉山胜正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李辉 黄纶伟 (54) 发明名称 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 法 (57) 摘要 抑制无线终端的功耗。基站。

2、(1)的发送部 (1a)在与无线终端(2)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无 线终端(2)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 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2)。通信部(1b) 在有效期间内与无线终端(2)开始无线通信的 情况下,省略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无线终端 (2)进行无线通信。无线终端(2)的接收部(2a) 在与基站(1)结束无线通信时,从基站(1)接收有 效期间。通信部(2b)在有效期间内与基站(1)开 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 而与基站(1)进行无线通信。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6.30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2/0501。

3、48 2012.01.06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103010 JA 2013.07.11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0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0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5670 A CN 104025670 A 1/2页 2 1.一种基站,其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送部,其在与所述无线终端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与无线 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以及 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

4、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 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使用在前次无 线通信中使用的所述控制信息,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在接收到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该基站开始无线通信时发送 的通信开始请求的情况下,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所述控制信息,与所述无线终端 进行无线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有效期间内向所述无线终端进行了无线通信的开始请求的情况下。

5、, 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而不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所述通信开始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差分信息。 6.一种无线终端,其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部,其在与所述基站结束无线通信时,从所述基站接收与所述基站之间使用的与 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以及 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 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使用在前次无线通 信。

6、中使用的所述控制信息,与所述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时,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 用的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基站发送用于进行通信的通信开始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从所述基站接收到无线通信的开始请求的情况下,不发 送所述通信开始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控制信息的差分信息。 1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具有基站和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具有: 发送部,其在与所述无线终端结束。

7、无线通信时,将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与无线 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以及 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 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25670 A 2/2页 3 所述无线终端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所述有效期间;以及 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 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 12.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是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 在于, 在与所述无线终端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与。

8、无线通信相关的 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 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 步骤而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 1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是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 在于, 在与所述基站结束无线通信时,从所述基站接收与所述基站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 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 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 而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 1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是具有基站和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法,其 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在与所述无线终端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所。

9、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 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以及, 所述基站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 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 所述无线终端接收所述有效期间, 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 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25670 A 1/12页 4 基站、 无线终端、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便携电话等移动通信系统中。

10、,蜂窝方式是主流的方式,在蜂窝方式中,组合多个 由基站能够收发的范围构成的区域(小区)来覆盖较大的区域。无线终端随着自身的移动, 切换进行通信的基站而继续进行通信。 0003 当前,已进行了基于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或 W-CDMA(Wideband-CDMA:宽带CDMA)方式的第3代移动通信方式的服务,另一方面,正积极 研究能够进行更高速的通信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方式。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中,研究了作为从2010年左右开始服务的LTE(Long Term 。

11、Evolution:长期演进)的扩展版的LTE-A(LTE-Advanced:长期演进-扩展)(例如,参照非 专利文献1、2)。 0004 近年,随着智能手机等的普及,在无线通信中进行处理的数据的特性变得多样化。 除了现有的音频通信或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浏览以外,IM(Instant Message:即 时消息)或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交网络服务)等的利用正在增加。此外, 在智能手机中,IM或SNS的数据通信有时不是用户直接操作,而是在后台进行。 0005 在智能手机等无线终端中的IM或SNS等的数据通信中,间歇地收发较小的数。

12、据。 在3GPP中,研究了高效处理这样的与现有的声音通信或WWW浏览不同的数据通信特性的方 法。尤其是,在不降低吞吐量的情况下以较低功耗来实现间歇地进行的较小数据的收发成 为研究课题。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非专利文献 0008 非专利文献1:3GPP TR25.913V7.3.0 0009 非专利文献2:3GPP TR36.913V8.0.1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 因此,期望的是,在没有数据收发的区间中,使无线终端转移到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等待状态)。 0012 但是,在尺寸较小的间歇的数据通信中。

13、,会频繁地将RRC已连接状态(通信状态) 切换为空闲状态,从而存在RRC信令量增加、功耗增大这样的问题。 0013 例如,从基站向无线终端间歇地发送尺寸较小的分组。在该情况下,无线终端频繁 地在RRC已连接状态(通信状态)与空闲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使得RRC信令量增加。因此, 无线终端的功耗增大。 0014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无线终端的功耗 说 明 书CN 104025670 A 2/12页 5 的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0015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该基站具有:发送 部。

14、,其在与所述无线终端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 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以及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无 线终端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无线终端开始无线 通信。 0017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 具有:接收部,其在与所述基站结束无线通信时,从所述基站接收与所述基站之间使用的与 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以及通信部,其在所述有效期间内与所述基站开始 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所述基站开始无线通信。 0018 发明效果 0019 根据公。

15、开的装置和方法,能够抑制无线终端的功耗。 0020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与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例子而优选的实 施方式的附图相关的以下的说明而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0022 图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0023 图3是RRC连接的顺序图。 0024 图4是基站的框图。 0025 图5是无线终端的框图。 0026 图6是数据通信的顺序图。 0027 图7是数据通信结束时的基站的流程图。 0028 图8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基站的流程图。 0029 图9是数据通信结束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 0030 图10是数据通信。

16、再次开始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 0031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顺序图。 0032 图12是说明差分的信息例的第1幅图。 0033 图13是说明差分的信息例的第2幅图。 0034 图14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基站的流程图。 0035 图15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 0036 图16是示出基站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8 第1实施方式 0039 图1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具有 基站1和无线终端2。基站1具有发送部1a和通信部1b。无线终端2具有接收部2a和通 说 明 书CN 。

17、104025670 A 3/12页 6 信部2b。 0040 基站1的发送部1a在与无线终端2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无线终端2之间使用的 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2。 0041 控制信息例如是RRC参数。发送部1a在与无线终端2结束无线通信时,例如将5 分钟等、RRC参数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2。 0042 通信部1b在有效期间内与无线终端2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控制信息 的步骤而与无线终端2开始无线通信。 0043 例如,根据上述例,如果在结束前次的无线通信后还没有经过5分钟,则通信部1b 省略交换RRC参数的步骤(例如,交换通常的RRC连接的RRC参数的步骤。

18、)而与无线终端 2开始无线通信。 0044 此外,如果在有效期间内,则通信部1b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与 无线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在经过了有效期间的情况下,通信部1b与无线终端2进 行RRC参数的交换(例如,在通常的RRC连接中交换RRC参数),并使用该RRC参数与无线 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 0045 无线终端2的接收部2a在与基站1结束无线通信时,从基站1接收与基站1之间 使用的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期间。即,接收部2a接收从基站1的发送部1a 发送的有效期间。 0046 通信部2b在接收部2a接收到的有效期间内与基站1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 略交换控制信息的。

19、步骤而与基站1开始无线通信。 0047 例如,如上所述,设控制信息为RRC参数。此外,设接收部2a的接收到的有效期间 为5分钟。在该情况下,例如如果在结束前次无线通信后还没有经过5分钟,则通信部2b 省略交换RRC参数的步骤而与基站1开始无线通信。 0048 此外,如果在有效期间内,则通信部2b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与 基站1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在经过了有效期间的情况下,通信部2b与基站1进行RRC参 数的交换(例如,在通常的RRC连接中交换RRC参数),并使用该RRC参数与基站1进行无 线通信。 0049 这样,基站1在与无线终端2结束无线通信时,将与无线终端2之间使用的控制。

20、信 息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此外,基站1在有效期间内与无线终端2开始无线通信的 情况下,省略与无线终端2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无线终端2开始无线通信。此外,无线 终端2在与基站1结束无线通信时,从基站1接收在与基站1之间使用的控制信息的有效 期间。此外,无线终端2在有效期间内与基站1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与基站1交换 控制信息的步骤而与基站1开始无线通信。 0050 由此,当基站1和无线终端2在有效期间内开始无线通信时,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 被省略,因此,无线终端2能够减少交换控制信息的步骤的信令量,能够抑制功耗。 0051 第2实施方式 0052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详。

21、细说明。 0053 图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如图2所示,无线通信系统具有 基站11和无线终端12。基站11和无线终端12例如基于LTE-A或LTE的无线通信方式来 进行无线通信。 说 明 书CN 104025670 A 4/12页 7 0054 无线终端12例如是智能手机或者移动电话。在详细说明基站11和无线终端12 之前,对RRC连接进行说明。 0055 图3是RRC连接的顺序图。 0056 步骤S1无线终端(图3中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为了与基站(图 3中的eNB(e Node B)建立无线链路,向基站进行随机访问(Msg1(Message1)。。

22、 0057 步骤S2基站向无线终端返回随机访问的响应(Msg2)。 0058 步骤S3无线终端为了建立RRC连接,向基站进行连接请求(Connection Request:连接请求)。 0059 步骤S4基站向无线终端返回针对RRC连接的连接请求的响应(Connection Setup:连接建立)。此时,基站向无线终端发送RRC参数。在RRC参数中,包含用于识别无 线终端的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 测量(Measurement)的信息。 0060 步骤S5无线终端在从基站接收到连接建立时,向基站发送连接建。

23、立完成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连接建立完成)。由此,在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建立了RRC 连接。 0061 步骤S6无线终端与核心网装置(图3中的CN(Core Network:核心网)经由 基站进行NAS(Non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建立,使得在无线终端与核心网装置之间能 够进行数据的收发。NAS建立例如进行无线终端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秘密处理等。 0062 步骤S7无线终端和核心网装置在NAS建立完成时,开始数据的收发。 0063 步骤S8在无线终端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结束时,为了释放RRC连接, 基站向无线终端发送连接释放(Conne。

24、ction Releases:连接释放)。无线终端在RRC连接 被释放时,转移到空闲状态。 0064 此处,考虑尺寸较小的分组的间歇的数据通信。现有的基站与无线终端每当进行 间歇的分组通信时,要进行RRC连接的建立和释放,并进行RRC参数的设定和释放。因此, 在无线终端中,RRC信令量增加,功耗上升。 0065 与此相对,在图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果在RRC参数的有效期间内,则不进行RRC 参数的交换,而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来进行无线通信。由此,无线终端12 在尺寸较小的分组的间歇的数据通信中,能够减少RRC信令量,从而抑制功耗。 0066 图4是基站的框图。如图4所示,基站1。

25、1具有控制部21、BB(Base Band:基带)部 22和无线部23。控制部21具有有效期间计算部21a、通信控制部21b和存储部21c。控制 部21对应于例如图1的发送部1a和通信部1b。 0067 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计算RRC参数的有效期间。例如,有效期间计算部21a根据 无线终端12在基站11的小区中所处的位置来计算有效期间。 0068 更具体而言,有效期间计算部21a在无线终端12位于小区中央的情况下,将有效 期间设得较长,在无线终端12位于小区边缘的情况下,将有效期间设得较短。这是因为,在 无线终端12位于小区边缘的情况下,无线终端12移动到相邻基站的可能性较高,在该情况 下,期。

26、望释放RRC参数。此外,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还可以考虑无线终端12的移动速度或 移动方向,来计算有效期间。 0069 此外,无线终端12例如可以根据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 说 明 书CN 104025670 A 5/12页 8 统)来识别自己的位置。此外,无线终端12例如可以根据加速度计来识别自己的移动速度 和移动方向。有效期间计算部21a可以通过从无线终端12接收位置信息,来识别无线终端 12位于小区的哪个位置。此外,有效期间计算部21a可以从无线终端12接收移动速度和移 动方向,来识别无线终端12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 0070 此外,有效期。

27、间计算部21a也可以输出固定值的有效期间。例如,有效期间计算部 21a可以与无线终端12的位置、移动速度或移动方向无关地,输出5分钟等固定的有效期 间。 0071 在通信控制部21b与无线终端12结束无线通信时,将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计算 (输出)出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12。即,在通信控制部21b与无线终端12结束无线 通信时,将与无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的RRC参数的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12。 0072 此外,通信控制部21b在有效期间内与无线终端12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 交换RRC参数的步骤而与无线终端12开始无线通信。进而,通信控制部21b使用在前次无 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

28、数(存储在存储部21c中的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 信。 0073 此外,有效期间经由BB部22和无线部23被发送到无线终端12。此外,使用了RRC 参数的与无线终端12之间的通信是经由BB部22和无线部23而进行的。 0074 RRC连接建立时生成的RRC参数被存储在存储部21c中。此外,在前次无线通信中 使用的RRC参数被存储在存储部21c中。 0075 BB部22进行向无线终端12发送的数据的BB处理。此外,BB部22进行从无线终 端12接收到的数据的BB处理。 0076 无线部23进行向无线终端12发送的数据的无线处理。例如,无线部23将向无线 终端12发送的数据的频率转。

29、换为无线频率。此外,无线部23进行从无线终端12接收到的 数据的无线处理。例如,无线部23将从无线终端12接收到的数据的频率从无线频率转换 为BB频率。 0077 图5是无线终端的框图。如图5所示,无线终端12具有控制部31、无线部32和 BB部33。控制部31具有通信控制部31a、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和存储部31c。控制部31 例如对应于图1的接收部2a和通信部2b。 0078 在通信控制部31a与基站11结束无线通信时,从基站11接收在与基站11之间的 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的有效期间。通信控制部31a将接收到的有效期间设置在有效 期间定时器31b中。此外,通信控制部31a经由无线部3。

30、2和BB部33来接收有效期间。 0079 在无线通信结束后经过了有效期间时,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向通信控制部31a通 知该情况。例如,有效期间定时器31b使由通信控制部31a设置的有效期间每次减1,在变 为0时,向通信控制部31a通知已经过了有效期间。 0080 RRC连接建立时生成的RRC参数被存储在存储部31c中。此外,在前次无线通信中 使用的RRC参数被存储在存储部31c中。 0081 通信控制部31a在有效期间内与基站11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省略交换RRC参 数的步骤而与基站11开始无线通信。进而,通信控制部31a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 RRC参数,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例如,。

31、通信控制部31a在有效期间定时器31b中设置有 效期间,在没有从有效期间定时器31b接收到表示定时器值变为0的通知的情况下,使用存 说 明 书CN 104025670 A 6/12页 9 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此外,通信控制部31a经由BB部 33和无线部32,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 0082 图6是数据通信的顺序图。图6所示的UE对应于无线终端12,eNB对应于基站 11。 0083 步骤S11无线终端12与核心网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 0084 步骤S12在无线终端12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结束时,基站11的有效 期间计算部21a计算RRC参数的有效期。

32、间。 0085 此外,在无线终端12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结束时,通信控制部21b向无 线终端12发送连接释放。此时,通信控制部21b将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计算出的有效期间 发送给无线终端12。 0086 此外,无线终端12的通信控制部31a将从基站11接收到的有效期间设置在有效 期间定时器31b中。 0087 步骤S13为了与核心网装置进行数据通信,通信控制部31a向基站11进行随机 访问(Msg1)。 0088 此外,设为还没有经过有效期间。即,设通信控制部31a没有从有效期间定时器 31b接收到表示经过了有效期间的信息。 0089 步骤S14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返回对随机访问的。

33、响应(Msg2)。 0090 步骤S15通信控制部31a在从基站11接收到随机访问的响应时,向基站11进 行连接重建(Connection Re-setup:连接重建)(Msg3)。 0091 此外,在经过了有效期间的情况下,为了与基站11建立RRC连接,通信控制部31a 发送连接请求(例如,图3的步骤S3)。在图6的顺序中,由于假定为没有经过有效期间(步 骤S13),因此,通信控制部31a不进行连接请求,而进行连接重建(RRC连接的重建)。 0092 即,通信控制部31a在有效期间内与基站11开始无线通信时,为了使用存储在存 储部31c中的RRC参数进行通信,将连接重建发送给基站11。 00。

34、93 步骤S16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向无线终端12返回对连接重建的响应 (OK)。此外,通信控制部21b不向无线终端12发送RRC参数。 0094 步骤S17无线终端12与核心网装置经由基站11进行数据的收发。 0095 此时,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使用存储在存储部21c中的、在前次无线通信(步 骤S11)中使用的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此外,无线终端12的通信控制 部31a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在前次无线通信(步骤S11)中使用的RRC参数,与无 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 0096 这样,如果在有效期间内,则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省略交换RRC参数的步骤,而 。

35、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来进行无线通信。由此,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能 够减少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之间的信令量,使得无线终端12能够抑制功耗。 0097 图7是数据通信结束时的基站的流程图。 0098 步骤S21通信控制部21b判断无线终端12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是否 已结束。通信控制部21b在数据通信已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2。 0099 步骤S22通信控制部21b将在与无线终端12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存 储在存储部21c中。 说 明 书CN 104025670 A 7/12页 10 0100 步骤S23有效期间计算部21a计算RRC参数的有效期间。 0101。

36、 步骤S24通信控制部21b进行RRC连接的连接释放(RRC释放),并将有效期间 计算部21a计算出的有效期间通知给无线终端12。 0102 图8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基站的流程图。 0103 步骤S31通信控制部21b判断是否从无线终端12接收到连接重建(Re-setup)。 通信控制部21b在没有接收到连接重建的情况下(例如,在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进 入步骤S32。通信控制部21b在接收到连接重建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 0104 此外,无线终端12在从基站11通知的有效期间内再次开始通信的情况下,向基站 11发送连接重建。此外,在经过了从基站11通知的有效期间后再次开始通信的情况。

37、下,无 线终端12向基站11发送连接请求。 0105 步骤S32基站11按照通常的步骤,与无线终端12开始通信。即,基站11根据 图3所示的顺序,与无线终端12建立RRC连接,再次开始通信。 0106 步骤S33通信控制部21b读出存储在存储部21c中的、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 的RRC参数。 0107 步骤S34通信控制部21b使用从存储部21c读出的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再 次开始无线通信。 0108 图9是数据通信结束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 0109 步骤S41通信控制部31a判断与核心网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是否已结束。通信 控制部31a在数据通信已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2。 011。

38、0 步骤S42通信控制部31a判断在从基站11接收到的连接释放(RRC释放)中 是否包含有效期间。通信控制部31a在连接释放中包含有效期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3。 通信控制部31a在连接释放中不包含有效期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5。 0111 此外,在连接释放中不包含有效期间的情况例如是指如下情况:基站11不具有计 算有效期间的功能,此外,不具有继续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的功能。 0112 步骤S43通信控制部31a将在与基站11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存 储在存储部31c中。 0113 步骤S44通信控制部31a将在步骤S42中接收到的有效期间设置到有效期间定 时器3。

39、1b中。 0114 步骤S45通信控制部31a结束与基站11的无线通信。由此,无线终端12转移 到空闲状态。 0115 图10是数据通信再次开始时的无线终端的流程图。 0116 步骤S51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通信控制部31a是否随着进行连接释放而接 收到有效期间。例如,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通信控制部31a在图9的步骤S42中是否 接收到有效期间。在通信控制部31a没有随着进行连接释放而接收到有效期间的情况下, 有效期间定时器31b进入步骤S52。在通信控制部31a随着进行连接释放而接收到有效期 间的情况下,有效期间定时器31b进入步骤S53。 0117 步骤S52通信控制部31a向基站。

40、11进行RRC建立通知。即,通信控制部31a向 基站11进行连接请求。 0118 步骤S53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对由通信控制部31a设置的有效期间进行减法运 说 明 书CN 104025670 A 10 8/12页 11 算。例如,有效期间定时器31b从所设置的值中减去1。 0119 步骤S54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所设置的值(定时器值)是否有效。例如, 如果所设置的值不为0,则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判断为定时器值有效。有效期间定时器31b 在定时器值有效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5。有效期间定时器31b在定时器值无效的情况下, 进入步骤S52。 0120 步骤S55通信控制部31a向基站11进行。

41、连接重建(Re-setup)的通知。此外, 通信控制部31a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来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 0121 这样,基站11在通信结束时,将有效期间发送给无线终端12。无线终端12在有效 期间内与基站11再次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来 发送请求再次开始无线通信的连接重建。进而,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省略交换RRC参数 的步骤,而使用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进行无线通信。 0122 由此,在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再次开始无线通信时,能够减少用于交换RRC参数 的信令量,使得无线终端12能够抑制功耗。 0123 此外,基站11与无。

42、线终端12可以与以上说明的RRC参数同样地处理NAS的参数。 例如,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将NAS的参数与RRC参数一起存储在存储部21c、31c中,如果 在有效期间内,则在本次无线通信中使用前次NAS的参数。在该情况下,基站11与无线终 端12在再次开始无线通信时,能够减少用于NAS的建立的信令量,使得无线终端12能够抑 制功耗。 0124 此外,如果在有效期间内,则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将RRC参数存储在存储部21c、 31c中。因此,基站11在希望与无线终端12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RRC参数中 包含的C-RNTI,指定无线终端12,请求开始通信。 0125 例如,在图6的顺序中。

43、,在步骤S13中,无线终端12向基站11进行了通信请求(进 行了随机访问)。但是,在基站11希望向无线终端12进行通信请求的情况下,可以在图6 的步骤S13之前,向无线终端12发送Msg0。例如,基站11可以通过Msg0发送分配给无线 终端12的C-RNTI,指定无线终端12,与无线终端12开始无线通信。 0126 无线终端12在从基站11接收到Msg0时,进行图6所示的步骤S13以后的处理。 不过,步骤S15、S16的处理被省略。即,无线终端12的通信控制部31a在有效期间内从基 站11接收到Msg0的情况下,不向基站11发送连接重建。此外,在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 21b在有效期间内向无线终。

44、端12发送了Msg0的情况下,不会从无线终端12接收到连接重 建,因此使用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 0127 第3实施方式 0128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站11与 无线终端12在通信结束后,分别将RRC参数存储在存储部21c、31c中。进而,如果在有效期 间内,则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使用存储在存储部21c、31c中的RRC参数,再次开始通信。 0129 但是,在再次开始通信时,RRC参数有时与前次通信时的内容不同。因此,在第3 实施方式中,在RRC参数存在差分的情况下,基站11将该差分信息发送给无线终端12。无 线终端12根据从基。

45、站11接收到的差分信息,对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进行更新。 进而,基站11与无线终端12根据变更后的新RRC参数,再次开始通信。 0130 此外,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与图2相同,从而省略其说明。 说 明 书CN 104025670 A 11 9/12页 12 0131 此外,基站11的模块与图4相同,但是通信控制部21b的处理不同。第3实施方 式的通信控制部21b对在有效期间内进行的本次无线通信的RRC参数与存储在存储部21c 中的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进行比较。进而,通信控制部21b提取RRC参数的 差分信息,并发送给无线终端12。即,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

46、数与在本次进行的无 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不同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1b将RRC参数的不同的部分的信息 发送给无线终端12。此外,如果不存在差分信息,则通信控制部21b将不存在差分信息的意 思发送给无线终端12。此外,如果不存在差分信息,则通信控制部21b使用存储在存储部 21c中的前次无线通信的RRC参数,与无线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 0132 此外,无线终端12的模块与图5相同,但通信控制部31a的处理不同。第3实施方 式的通信控制部31a从基站11接收在有效期间内进行的本次无线通信的RRC参数相对于 在前次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的差分的信息。在存储于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中, 。

47、通信控制部31a更新接收到的差分信息,来设为本次无线通信的RRC参数。此外,如果没有 RRC参数的差分信息,则通信控制部31a从基站11接收到不存在差分信息的意思。在该情 况下,通信控制部31a直接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 0133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顺序图。在图11中,对与图6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的步 骤编号。 0134 在图11的顺序中,相对于图6的顺序,步骤S16的处理不同。图11的步骤S11 S15、S17是与图6的步骤S11S15、S17相同的处理,从而省略其说明。 0135 步骤S61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提取在前次无线通信(步骤S11的。

48、数据收 发)中使用的RRC参数与在本次进行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RRC参数之间的差分信息。此处, 设在RRC参数中存在差分信息。通信控制部21b通过Msg4,将RRC参数的差分信息发送给 无线终端12。 0136 无线终端12的通信控制部31a在存储于存储部31c中的RRC参数中,更新接收到 的差分信息,来设为本次无线通信(步骤S17的数据收发)的RRC参数。 0137 图12是说明差分的信息例的第1幅图。在图12中,示出了从基站11发送到无线 终端12的差分的信息例。图12所示的差分信息在Msg4(图11的步骤S61)中,从基站11 被发送到无线终端12。 0138 如上所述,在RRC参数中,包含C-RNTI或测量的信息。测量表示相邻基站的无线 状态的测定条件,其从基站11被发送到无线终端12。无线终端12根据接收到的测量(测 定条件),测定邻近基站的无线状态,并将测定结果发送给基站11。 0139 例如,设在前次无线通信中,测定条件1、测定条件2和测定条件3的RRC参数从基 站11被发送到无线终端12。设在本次无线通信中,在测定条件1中产生了变更。 0140 在该情况下,如图12所示,基站11的通信控制部21b向无线终端12发送1和 测定条件,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