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式通信的设备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等式通信的设备和方法.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524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29 C N 1 0 2 6 5 2 4 2 6 A *CN102652426A* (21)申请号 201080056331.7 (22)申请日 2010.11.09 61/286,604 2009.12.15 US 12/898,373 2010.10.05 US H04L 29/12(2006.01) H04W 8/26(2006.01) H04L 29/08(2006.01) (71)申请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72)发明人格雷戈里伯恩斯 杰克H普罗菲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盟知。
2、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87 代理人宋献涛 (54) 发明名称 对等式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57) 摘要 一种通信的设备和方法包含:通过第一对等 装置(12)与第二对等装置(14)建立基于接近 度的连接(16);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 所述第一对等装置的第一公用网络地址(22)以 供所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 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公用网络地 址(24);以及使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 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广域连接建立通信会话 (17)。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06.12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
3、S2010/056046 2010.11.09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075239 EN 2011.06.2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5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5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6 页 1/5页 2 1.一种通过对等装置进行对等式通信的方法,其包括: 通过第一对等装置与第二对等装置建立基于接近度的连接; 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所述第一对等装置的第一公用网络地址以供所述第 二对等装置接收; 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公用网络地址;以及 使用所述。
4、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广域连接建立通信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起始交互式连接建立ICE协议,所述ICE 协议利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来确定是否可建立所述广域连 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产生第一候选地址列表,所述第一候选地址列表包括各自与所述第一对等装置上的第 一多个网络接口中的一者相关联的第一多个网络地址; 其中所述发射进一步包括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所述第一候选地址列表以 供所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 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候选地址列表,其中所述第 二候选地址列表包括。
5、各自与所述第二对等装置上的第二多个网络接口中的一者相关联的 第二多个网络地址;以及 选择包括所述第一多个网络地址中的一者和所述第二多个网络地址中的一者的候选 对; 其中经由所述广域连接的所述通信会话的所述建立进一步包括使用所述选定候选对 进行建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对等装置获得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一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 址不同于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以及 确定使用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对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连接失败; 其中所述发射和所述接收是基于所述失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候选对的所述选择进一步包括基于交互式连 接建立ICE协议反。
6、复地选择,直到找到实现所述广域连接的相应候选对为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接收与对应于所述广域连接的所需通信 特性对应的用户输入,其中所述发射和所述接收是基于所述用户输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对等装置上执行与对应于所 述广域连接的所需通信特性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其中所述发射和所述接收是基于来自所述 应用程序的所述执行的触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广域通信请 求,其中所述发射和所述接收是基于所述广域通信请求的所述接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广域连接与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相比具有 不。
7、同的通信特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经由所述广域连接建立所述通信会 话之后释放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52426 A 2/5页 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维持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和所述广域连接两者,其中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和所述 广域连接具有不同的通信特性;以及 基于通信消息的所需通信特性与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或所述广域连接中的选定一 者的相应通信特性之间的匹配来选择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或所述广域连接中的所述一 者以用于发射所述通信消息。 12.至少一种经配置以用于实现通信的处理器,其包括: 用于与第二对等装置。
8、建立基于接近度的连接的第一模块; 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第一对等装置的第一公用网络地址以供所述第 二对等装置接收的第二模块; 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的第三 模块;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广域连接建立通信会 话的第四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至少一种处理器,其进一步包括用于起始交互式连接建立 ICE协议的第五模块,所述ICE协议利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 来确定是否可建立所述广域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至少一种处理器,其进一步包括: 用于产生第一候选地址列表的第五模。
9、块,所述第一候选地址列表包括各自与所述第一 对等装置上的第一多个网络接口中的一者相关联的第一多个网络地址; 其中所述第二模块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所述第一候选地址列表以供所述 第二对等装置接收; 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候选地址列表的第六 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候选地址列表包括各自与所述第二对等装置上的第二多个网络接口中 的一者相关联的第二多个网络地址;以及 用于选择包括所述第一多个网络地址中的一者和所述第二多个网络地址中的一者的 候选对的第七模块; 其中所述第四模块使用所述选定候选对经由所述广域连接建立所述通信会话。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至少一种处理器。
10、,其进一步包括: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对等装置获得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一网络地址的第八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不同于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以及 用于确定使用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对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连接失败的第九模块; 其中所述发射和所述接收是基于所述失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至少一种处理器,其中所述用于选择所述候选对的第七模 块进一步基于交互式连接建立ICE协议反复地选择,直到找到实现所述广域连接的相应候 选对为止。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 计算机可读媒体,其包括: 用于致使计算机与第二对等装置建立基于接近度的连接的至少一个指令;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52426 。
11、A 3/5页 4 用于致使所述计算机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第一对等装置的第一公用网络 地址以供所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的至少一个指令; 用于致使所述计算机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公用 网络地址的至少一个指令;以及 用于致使所述计算机使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广域 连接建立通信会话的至少一个指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进一步包括用于起始交互式连接建立 ICE协议的至少一个指令,所述ICE协议利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 地址来确定是否可建立所述广域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进一。
12、步包括: 用于产生第一候选地址列表的至少一个指令,所述第一候选地址列表包括各自与所述 第一对等装置上的第一多个网络接口中的一者相关联的第一多个网络地址; 其中所述用于发射的至少一个指令进一步包括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 所述第一候选地址列表以供所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的至少一个指令; 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候选地址列表的至少 一个指令,其中所述第二候选地址列表包括各自与所述第二对等装置上的第二多个网络接 口中的一者相关联的第二多个网络地址;以及 用于选择包括所述第一多个网络地址中的一者和所述第二多个网络地址中的一者的 候选对的至少一个指令; 其中所述用于经由。
13、所述广域连接建立所述通信会话的至少一个指令进一步包括用于 使用所述选定候选对进行建立的至少一个指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进一步包括: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对等装置获得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一网络地址的至少一个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不同于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以及 用于确定使用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对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连接失败的至少一个指令; 其中所述发射和接收是基于所述失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用于选择所述候选对的至少一 个指令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交互式连接建立ICE协议反复地选择直到找到实现所述广域 连接的相应候选对为止的至少一个指令。 。
14、22.一种第一对等装置,其包括: 用于与第二对等装置建立基于接近度的连接的装置; 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所述第一对等装置的第一公用网络地址以供所 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的装置; 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的装置; 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广域连接建立通信会 话的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用于起始交互式连接建立 ICE协议的装置,所述ICE协议利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来确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52426 A 4/5页 5 定是否可建立所述广域连接。
15、。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用于产生第一候选地址列表的装置,所述第一候选地址列表包括各自与所述第一对等 装置上的第一多个网络接口中的一者相关联的第一多个网络地址; 其中所述用于发射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所述第一 候选地址列表以供所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的装置; 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候选地址列表的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候选地址列表包括各自与所述第二对等装置上的第二多个网络接口中的一 者相关联的第二多个网络地址;以及 用于选择包括所述第一多个网络地址中的一者和所述第二多个网络地址中的一者的 候选对的装置; 其中。
16、所述用于经由所述广域连接建立所述通信会话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使用所述 选定候选对进行建立的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对等装置获得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一网络地址的装置,其中所述 第一网络地址不同于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以及 用于确定使用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对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连接失败的装置; 其中所述发射和所述接收是基于所述失败。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中所述用于选择所述候选对的装置进一 步包括用于基于交互式连接建立ICE协议反复地选择直到找到实现所述广域连接的相应 候选对为止的装置。 27.一种第一对等装置,其包括: 处。
17、理器,其经配置以: 与第二对等装置建立基于接近度的连接; 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所述第一对等装置的第一公用网络地址以供所述第 二对等装置接收; 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公用网络地址;以及 使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广域连接建立通信会话。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起始交互 式连接建立ICE协议,所述ICE协议利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 来确定是否可建立所述广域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 产生第一候选地址列表,所述第一候选地。
18、址列表包括各自与所述第一对等装置上的第 一多个网络接口中的一者相关联的第一多个网络地址; 其中所述发射进一步包括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所述第一候选地址列表以 供所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 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候选地址列表,其中所述第 二候选地址列表包括各自与所述第二对等装置上的第二多个网络接口中的一者相关联的 第二多个网络地址;以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52426 A 5/5页 6 选择包括所述第一多个网络地址中的一者和所述第二多个网络地址中的一者的候选 对; 其中经由所述广域连接的所述通信会话的所述建立进一步包括使用所述选定候选对 进行建立。 30。
19、.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 获得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一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不同于所述第二公用 网络地址;以及 确定使用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对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连接失败; 其中所述发射和所述接收是基于所述失败。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基于交互 式连接建立ICE协议反复地选择所述候选对,直到找到实现所述广域连接的相应候选对为 止。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接收与对 应于所述广域连接的所需通信特性对应的用户输入,其中所述发射和所述接收是基于所述 用户输入。 3。
20、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执行与对 应于所述广域连接的所需通信特性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其中所述发射和所述接收是基于来 自所述应用程序的所述执行的触发。 3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从所述第 二对等装置接收广域通信请求,其中所述发射和所述接收是基于所述广域通信请求的所述 接收。 35.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中所述广域连接与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 接相比具有不同的通信特性。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在经由所 述广域连接建立所述通信会话之后释放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
21、接。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第一对等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 维持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和所述广域连接两者,其中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和所述 广域连接具有不同的通信特性;以及 基于通信消息的所需通信特性与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或所述广域连接中的选定一 者的相应通信特性之间的匹配来选择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或所述广域连接中的所述一 者以用于发射所述通信消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52426 A 1/10页 7 对等式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0001 依据35U.S.C.119主张优先权 0002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2009年12月15日申请的题目为“对等式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App。
22、aratus And Method Of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的第61/286,604号临时申请 案的优先权,所述临时申请案转让给本受让人且特此明确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 所描述的方面涉及通信,且更特定来说,涉及对等式通信。 背景技术 0004 通信装置常常能够发现彼此且建立基于接近度的连接,例如使用例如蓝牙、个域 网Peanut、Zigbee或任何其它短程通信和服务发现机制等协议的两个对等装置。 0005 然而,通过此基于接近度的连接而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装置可确定基于接近度 的连接不是需要的或者不适合于较远的通信。 0006 因此,需要。
23、改进的通信设备和方法。 发明内容 0007 下文呈现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的简化概述以便提供此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 并非所有预期方面的详尽概述,且既定不识别所有方面的关键要素,也不描述任何或所有 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呈现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呈 现的更详细描述的序言。 0008 在一方面中,一种通过对等装置进行对等式通信的方法包含通过第一对等装置与 第二对等装置建立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所述方法还包含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所 述第一对等装置的第一公用网络地址以供所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此外,所述方法包含经 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公用网络地。
24、址。另外,所述方法包 含使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广域连接建立通信会话。 0009 其它方面例如涉及至少一种处理器,其具有经配置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动作的 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举例来说,至少一种处理器可包含用于与第二对等装置建立基于接 近度的连接的第一模块,和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第一对等装置的第一公用 网络地址以供所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的第二模块。此外,所述至少一种处理器可包含用于 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的第三模块,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广域连接建立通信会话的 第四模块。 0010 。
25、此外,在另一方面中,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媒体,其具有用于致使 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的动作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指令。举例来说,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 含计算机可读媒体,计算机可读媒体包括用于致使计算机与第二对等装置建立基于接近度 的连接的至少一个指令,和用于致使所述计算机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第一对等 说 明 书CN 102652426 A 2/10页 8 装置的第一公用网络地址以供所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的至少一个指令。此外,所述计算机 可读媒体可另外包含用于致使所述计算机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 装置的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的至少一个指令,以及用于致使所述计算机使用所述第一。
26、公用网 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广域连接建立通信会话的至少一个指令。 0011 而且,另一方面可包含一种第一对等装置,其具有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动作的装 置。举例来说,所述第一对等装置可包含用于与第二对等装置建立基于接近度的连接的装 置,和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所述第一对等装置的第一公用网络地址以供所 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的装置。而且,所述第一对等装置可另外包含用于经由所述基于接近 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的装置,以及用于使用所述第一公用 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广域连接建立通信会话的装置。 0012 在又一方面中,第一对等装置可具有处理器,其经配。
27、置以执行上述方法的动作。举 例来说,所述第一对等装置可包含处理器,处理器经配置以与第二对等装置建立基于接近 度的连接,和经由所述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所述第一对等装置的第一公用网络地址以供 所述第二对等装置接收。此外,所述第一对等装置的处理器还可经配置以经由所述基于接 近度的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对等装置的第二公用网络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第一公用网络地址 和所述第二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广域连接建立通信会话。 0013 为了实现上述和相关目的,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包括下文完整地描述且在权 利要求书中特定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陈述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的特定说 明性特征。然而,这些特征指示其中可采用各。
28、种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几种,且此描述 既定包含所有此些方面及其等效物。 附图说明 0014 下文将结合附图描述所揭示的方面,提供附图以说明而不是限制所揭示的方面, 其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元件,且其中: 0015 图1是对等式通信的系统的一方面的示意图; 0016 图2是对应于图1的对等式通信的一方面的消息流程图; 0017 图3是图1的对等装置的逻辑架构的一部分的一方面的示意图; 0018 图4是图1的对等装置的逻辑架构的另一部分的一方面的示意图; 0019 图5是可在图1的系统中操作的通信方法的一方面的流程图;以及 0020 图6是如本文描述的通信系统的一方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
29、21 现在参考图式描述各种方面。在以下描述中,为了阐释的目的,陈述许多具体细节 以便提供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的详尽理解。然而,可显而易见,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 况下实践此些方面。 0022 所描述的方面提供在例如对等装置等至少两个通信装置之间建立广域连接的设 备和方法。所述两个对等装置可起初使用基于接近度的协议而发现彼此且彼此通信,然而, 所述两个对等装置可能无法建立广域连接,因为其缺乏用于建立此连接的信息,例如适当 的网络地址。举例来说,如果所述两个装置在不同的子网中且尝试使用其相应的子网地址 说 明 书CN 102652426 A 3/10页 9 作为起点和目的地地址进行连接,那么所得的。
30、通信尝试将失败,因为每一子网地址在另一 子网中不被辨识。 0023 所描述的设备和方法提供了网络地址候选列表的产生,且进一步提供了相应候选 列表经由基于接近度的连接的交换。每一候选列表包含与对应的对等装置的每一网络接口 相关联的多个网络地址。因此,一个或两个装置可随后确定多个候选对中的选定一对来用 于建立广域连接。举例来说,一个或两个装置可例如以反复方式尝试使用装置自身的候选 列表与从另一装置接收的候选列表的不同组合来连接到所述另一装置。此外,可基于一个 或一个以上算法来优化所尝试的候选者组合。举例来说,候选列表的产生、或将用于尝试广 域连接的选定候选对的确定或以上两者可包含使用交互式连接建立。
31、(ICE)协议。一旦确定 选定的候选对,那么设备和方法包含尝试使用选定的候选对来建立广域连接。如果选定的 候选对成功,那么广域连接建立。举例来说,广域连接可为点对点因特网协议(IP)连接。 0024 因此,起初经由基于接近度的连接而连接的两个对等装置可替代地或另外通过经 由基于接近度的连接交换候选列表且确定用于广域连接中的选定候选对而建立广域连接。 举例来说,在一个非限制性方面中,所描述的方面和方法可以蓝牙简档来配置,所述蓝牙简 档可由相应装置存储或获得。因此,所描述的方面使得两个对等装置能够通过例如蓝牙等 带外(从TCP观点)基于接近度的网络而交换候选列表,这消除了对于必须在公用因特网 上以。
32、便由双方经历的中央管理网络组件(例如,SIP服务器)的需要。 0025 参见图1,在一方面中,对等式通信系统10包含第一通信装置12或第一对等(P1) 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14或第二对等(P2)装置,其经配置以发现彼此且建立基于接近度的 连接16,且随后利用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来建立广域连接17。 0026 举例来说,起初每一装置12或14可执行服务发现协议且根据基于接近度的协议 中的一者或任一组合来建立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举例来说,基于接近度的协议可包含 (但不限于)例如蓝牙、Peanut、Zigbee等协议和任何其它相对短程通信协议。在此方面中, 短程通信协议可具有等于或小于约100米的范。
33、围,或在其它方面中等于或小于约75米的范 围,或在其它方面中等于或小于约10米的范围,或在其它方面中等于或小于约1米的范围, 与广域或长程通信协议形成对比,所述广域或长程通信协议可具有大于约100米的范围, 或在其它方面中在约30米与约100米之间的范围。举例来说,宽范围协议可包含(但不限 于)例如蜂窝式通信协议(例如,CDMA、WCDMA、GSM等)、广域网协议、WiFi等协议。由此, 短程通信协议可具有比对应的广域或长程通信协议实质上短的范围,其中此短程对长程比 较可包含(但不限于)蓝牙对WLAN,或WLAN对WWAN等。在任一情况下,由于基于接近度的 连接16是两个装置之间的直接连接,因。
34、此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可称为对等式连接。 0027 此外,对等装置12和14可交换其相应的候选地址列表18和20。每一候选地址列 表18或20可包含用于相应装置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网络地址22和24,其与相应装置的网络 接口26和28相关联。举例来说,第一对等装置12可具有对应于1到n个网络接口的1到 n个网络地址,且第二对等装置14可具有对应于1到m个网络接口的1到m个网络地址,其 中n和m是正整数。此外,举例来说,网络接口26和28可包含以下各者中的一者或一者以 上:基于接近度的通信接口(例如,蓝牙、Peanut或Zigbee接口)、WLAN接口(例如,WiFi 接口)、WWAN接口(例如,蜂。
35、窝式或空白空间(whitespace)接口)、有线网络接口或相应装 置可用的任何其它网络连接中的每一者。 说 明 书CN 102652426 A 4/10页 10 0028 在一方面中,举例来说,每一装置12和14可知道给定网络接口的给定网络地址, 例如专用网络上的专用IP地址,或者相应装置可将请求30或32发送到地址反射器服务以 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网络地址,例如对应于专用IP地址的公用IP地址。举例来说,第一装 置12经配置以经由用于第一装置12的第一接入网络36和第一网络地址转译器(NAT)38 将请求30发送到地址反射器服务34,而第二装置14经配置以经由用于第二装置14的第二 接入网络。
36、42和第二网络地址转译器(NAT)44将请求32发送到地址反射器服务40。相应 的响应46或48包含由相应的地址反射器服务34或40用于路由与相应装置的通信的相应 网络地址识别符。在一些方面中,请求30或32和响应46或48可为例如交互式连接建立 (ICE)协议等连接建立协议的部分。 0029 应注意,每一请求30或32可横穿一个或一个以上接入网络和一个或一个以上NAT 以到达相应的地址反射器服务34或40,且相应的响应46或48可包含一个网络地址,例如 由相应地址反射器服务用作目的地的最外或最高层级网络地址,或者相应的最外或最高层 级NAT。换句话说,每一响应46或48可包含公用网络地址,其。
37、可在从相应接入网络36或 42外部的通信中使用以到达相应接入网络36或42内的相应装置12或14。此外应注意, 每一网络接口可在不同接入网络上通信,且由此可经由与同一装置上的另一相应网络接口 不同的NAT将相应请求发送到不同的地址反射器服务。 0030 在任一情况下,装置12或14可随后确定选定候选对50以用于建立广域连接17。 举例来说,一个或两个装置12或14可执行例如ICE协议等连接建立协议以反复地尝试使 用第一装置网络地址和第二装置网络地址的相应组合来建立连接。可根据例如ICE协议等 一个或一个以上算法或协议来优化此些反复尝试。由此,所述反复的结果是选定候选对50, 其包含经确定以经由。
38、广域连接17实现第一对等装置12与第二对等装置14之间的通信的 第一装置网络地址52和第二装置网络地址54,所述广域连接17可包含点对点IP连接。 0031 因此,可随后经由广域连接17在第一对等装置12与第二对等装置14之间建立通 信会话。广域连接17可经建立以替代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或向补充性通信提供额外连 接。在一些方面中,广域连接17具有与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相比不同的通信特性,例如不 同的范围、不同的处理量或带宽、不同的服务质量(QoS)、不同的负荷或界定连接或通信会 话的任一其它参数。在一些情况下,广域连接17可具有较高或较低值特性,而在其它情况 下,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可具有较。
39、高或较低特性。由此,可取决于给定的通信需要或期望 来利用或建立一个或两个连接。举例来说,在建立广域连接17之后,在一个方面中,可释放 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而在另一方面中,可维持广域连接17和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举例 来说,在维持广域连接17和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两者且广域连接17和基于接近度的连接 16具有不同的通信特性的情况下,可经由基于通信消息的所需通信特性(例如,服务质量) 与广域连接17或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的实际通信特性的匹配或最紧密配合而选择的广域 连接17或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中的一者,而在对等装置12与14之间交换每一相应通信 消息。 0032 此外,在一些方面中,候选地址。
40、列表18和20的产生与交换和/或候选对50的确 定及广域连接17的建立可为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的初始发现和建立的一部分。在其它方 面中,候选地址列表18和20的产生与交换和/或候选对50的确定及广域连接17的建立 可由用户输入或装置应用程序输入触发,所述输入例如请求经由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不 说 明 书CN 102652426 A 10 5/10页 11 可用或原本与广域连接17相关联的通信会话或特性。在另外的方面中,候选地址列表18 和20的产生与交换和/或候选对50的确定及广域连接17的建立可基于对等装置中的第 一者从对等装置中的第二者接收到广域通信请求。 0033 在又一方面中,候选地址。
41、列表18和20的产生与交换和/或候选对50的确定及广 域连接17的建立是由于不能在装置12与14之间建立广域连接17而触发。举例来说,如 果装置12和14在不同的子网中且针对相应子网交换其已知的网络地址,那么如果两个子 网地址是用于在相应子网内使用的专用地址,则使用相应子网地址建立广域连接的尝试将 失败。换句话说,相应的子网地址需要映射到公用地址以便将数据包或通信从相应子网的 外部路由到相应装置。由此,可基于确定建立广域或点对点IP连接的失败而触发产生和交 换过程以及广域连接的建立。 0034 因此,所描述的设备和方法通过即使在两个装置处于不同网络中时也提供经由基 于接近度的连接的网络连接和N。
42、AT横穿信息的交换而实现两个装置之间的广域连接,两个 装置处于不同网络中的情况在现有技术中将阻止所述两个装置经由广域连接彼此通信。 0035 参见图2,在一方面中,对等装置12包含用于执行上文描述的功能性的组件。虽然 图2描述对等装置12,但应了解,对等装置14可包含大体上类似的组件。举例来说,对等装 置12可包含发现与连接组件60,发现与连接组件60包含经配置以经由网络接口26中的一 者执行服务发现协议且建立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图1)的逻辑。 0036 此外,对等装置12可包含ICE组件62,ICE组件62包含经配置以执行连接协议 以根据候选列表18和20的多个网络地址22和24确定选定候。
43、选对50。ICE组件62可反 复地测试网络地址22和24的各种组合,直到发现允许在对等装置12与另一对等装置(例 如,对等装置14)之间建立广域连接17(图1)的组合为止。在一些方面中,ICE组件62可 包含优化算法、规则、试探、模糊逻辑或任何其它机制以用于选择性地挑选若干对来用于测 试或改善寻找选定对50的效率。 0037 更具体来说,在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一方面中,ICE组件62可通过检查装置上存 在的每一网络接口而本地产生候选者。对于每一装置,产生“主候选者(HOST CANDIDATE)”, 且这是在两个装置处于同一子网上的情况下或在其可直接路由到彼此的情况下起作用的 直接连接选项。另外。
44、,可产生零个或零个以上“服务器反射的(SERVER REFLEXIVE)”和“经 中继(RELAYED)”的候选者。服务器反射的候选者是最外部NAT装置的外部IP地址和端口。 这可通过查询因特网上的STUN服务器而习得。经中继的候选者是TURN服务器,其用作用 以在两个装置之间中继所有数据业务的最后手段。ICE组件62可根据所有这些候选者的 需要而将其排序。在一方面中,HOST候选者是最合意的,因为其不涉及数据路径中的额外 跳跃。此外,在此方面中,可接着对服务器反射的候选者进行排序,随后是经中继的候选者 (可能是最不合意的)。ICE组件62可规定将如何对这些候选者进行排序以使得两个装置 均可以。
45、同一次序尝试所有的候选者。 0038 在一些方面中,ICE组件62可建立广域连接17(图1),而在其它方面中,发现与连 接组件60可使用由ICE组件62识别的选定对50建立广域连接17。 0039 此外,在一些方面中,发现与连接组件60和ICE组件62可包含可由处理器执行以 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性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或其它逻辑。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为存储在存储 器、固件或处理器的硬件部分中的软件。 说 明 书CN 102652426 A 11 6/10页 12 0040 另外,对等装置12可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软件应用程序64,其可利用一个或一个 以上网络接口26。此外,软件应用程序64可自动触发发现与连。
46、接组件60或ICE组件62或 以上两者。而且,软件应用程序64可为交互式的,且因此可接收来自对等装置12的用户的 用户输入66。在一些方面中,用户输入66可触发发现与连接组件60或ICE组件62或以上 两者。举例来说,软件应用程序64可包含游戏程序,且发现与连接组件60或ICE组件62 或以上两者的触发可基于建立多玩家游戏的需要。在其它方面中,软件应用程序64可包含 (但不限于)一个或一个以上应用程序,例如网络浏览器、电话应用程序、多媒体应用程序、 短消息服务、即时消息接发应用程序、位置/定位应用程序(例如,GPS服务)、商务应用程 序(例如,文字处理器或电子数据表)或可由例如对等装置12等计。
47、算机装置执行的任何其 它程序。此外,在其中维持广域连接17(图1)和基于接近度的连接16(图1)两者的方面 中,服务和发现组件60可包含特定匹配逻辑,其用以通过选择连接中的与对应于将从相应 对等装置发射的通信消息68的所需通信特性70实际通信特性匹配或最紧密配合的一个连 接来管理通信。 0041 参见图4,在一个方面中,对等装置12另外包含处理器90,其用于实施与本文描述 的方法、组件或功能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相关联的处理功能。举例来说,处理器90可实施 一个或一个以上动作,例如执行指令以建立用于第一对等装置的基于接近度的连接,经由 基于接近度的连接发射第一对等装置的第一公用网络地址,经由基于接。
48、近度的连接接收与 第二对等装置相关联的第二公用网络地址,以及使用第一公用网络地址和第二公用网络地 址经由广域连接建立与第二对等装置的通信会话。任选地,在一些方面中,处理器90经配 置以执行指令以基于驻留的候选网络地址列表和经由基于接近度的连接所接收的第二装 置候选网络地址列表而执行ICE协议,以便确定选定的候选对。处理器90可包含单组或多 组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而且,处理器90可实施为集成处理系统和/或分布式处理系统。 0042 对等装置12可进一步包含存储器92,例如用于存储正由处理器90执行的应用程 序66、代码、指令、组件60和/或62或模块的本地版本。存储器92可包含可由计算机使用 的。
49、任一类型的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带、磁盘、光盘、易 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任一组合。 0043 此外,对等装置12可包含通信组件94,通信组件94提供了利用如本文描述的硬 件、软件和服务来建立和维持与一方或一个以上方的通信。通信组件94可在对等装置12 上的组件之间以及在对等装置12与外部装置(例如,位于通信网络上的装置和/或通过有 线或无线链路连接到接入终端12的装置)之间载运通信。举例来说,通信组件94可包含 一个或一个以上总线,且可进一步包含分别与发射器和接收器相关联的发射链组件和接收 链组件,或可操作以与外部装置介接的收发器。此外,举例来说,通信组件94可包含一个或 一个以上网络接口26。 0044 另外,对等装置12可进一步包含数据存储装置96,其可为任何合适的存储器组 合,其提供了结合本文描述的方面采用的信息、数据库和程序的大容量存储。举例来说,数 据存储装置96可为用于当前未由处理器92执行的应用程序66的数据储存库。 0045 接入终端12可另外包含用户接口组件98,用户接口组件98可操作以接收来自接 入终端12的用户的输入,且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