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壁超高压容器用钢及其制造工艺.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2826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5100672

申请日:

1985.04.01

公开号:

CN85100672A

公开日:

1986.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01J3/04; C22C38/46; C21C3/00; C21D8/00

主分类号:

B01J3/04; C22C38/46; C21C3/00; C21D8/00

申请人: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齐齐哈尔钢厂

发明人:

王琪; 鲁肇俊; 李桂芬; 郭庆丰; 王洪叶

地址:

北京市学院南路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法律事务公司

代理人:

成光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超高压容器用钢。用于工作压力≥1000公斤/厘米2的厚壁超高压容器。本发明针对国内外普遍采用的Cr Ni Mo系和CrNiMoV系超高压容器用钢当强度高和壁厚增大时,韧性较低的缺点,在钢种成分上采取了降碳提镍的措施,提高大截面的淬透性,在最终热加工工艺上采用了正火+调质处理,从而获得强度高和韧性好的超高压容器用钢,其切向性能为σs≥110公斤/毫米2,冲击韧性αk≥6公斤-米/厘米2,K1c≥400公斤/毫米3/2。

权利要求书

1: CrNi5MoV系厚壁超高压容器用钢其特征在于通过化学成分的设计,降碳提镍和较低的铬含量,使之获高的屈服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容器用钢其特征在于钢的具体成分如下:0.27~0.34%C,0.17~0.37%Si,0.2~0.5%Mn,0.5~0.8%Cr,5.0~5.5%Ni,0.5~0.6%Mo0.05~0.12%V。
3: CrNi5MoV系超高压容器用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于最终热加工工艺采用正火和调质处理。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正火处理温度为950℃。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质处理的具体工艺为,奥氏体化温度820~850℃,可采用油冷、水冷、喷雾冷却方法,回火温度为540~570℃。
6: 根据权利要求3和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当淬火采用水冷时,需先炉冷到750℃保温1小时再行水淬。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超高压容器用钢。

    通常把工作压力≥1000公斤/厘米2的容器称为超高压容器。由于超高压容器一般壁厚大于内径的1/10,因而又是一种厚壁容器。冷热等静压机筒体、聚乙烯生产工艺中的搅拌高压釜、人工水晶超高压釜和水射流技术的高压膛均属这类容器。这种厚壁超高压容器用钢要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通常采用整体锻造工艺制成。

    国内外厚壁超高压容器用钢较典型的是中碳的CrNiMo或CrNiMoV钢如美国的3 1/2 CrNiMoV;英国的Zn25;西德的30CrNiMo8和我国的PCrNi2Mo。这些钢的成分范围及机械性能分别列于表1、表2。

    表1    几种典型的超高压容器用钢的化学成分

    表2    几种典型的超高压容器用钢的机械性能

    上述钢号的工艺特点是锻件调质处理,其机械性能水平:σs76~119Kg/mm2,夏比V型缺口(CV)冲击韧性αk为3.3~6Kg·m/cm2。这些钢的共同缺点是当屈服强度较高和壁较厚时,则韧性较低。因而,导致这类超高压容器曾发生多起破坏事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钢种的不足,研制出一种在大截面使用条件下,仍具有高的强度和高的韧性的钢种。

    基于这种目地,本发明的特点是在钢种成分的设计上采取了降碳提镍的措施,其目的是(1)满足大截面淬透性的要求(2)使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位错板条马氏体,尽量减少孪晶马氏体,以提高钢的韧性水平。另一特点是铬含量控制在0.5~0.8%,其目的是使钢具有最佳的屈强比。

    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钢种的具体成分范围如下:0.27~0.34%C;0.17~0.37%Si;0.2~0.5%Mn;0.5~0.8%Cr;5.0~5.5%Ni;0.5~0.6%Mo;0.05~0.12%V;P≤0.015;S≤0.015。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如下:冶炼-锻造-退火-锻件粗加工-调质处理。

    冶炼是获得高质量容器钢的最主要工艺,传统冶炼工艺满足不了获得高纯淨度钢的要求。本发明可采用下列冶炼工艺:(1)电炉(平炉)+电渣重熔;平炉(电炉)+真空铸锭碳脱氧;电炉(平炉)+喷吹处理+真空处理;炉外精炼工艺。

    钢的锻造在水压机上进行。锻造加热温度1180~1200℃,开锻温度1180~1200℃,终锻温度>850℃,锻压比≥3.0。锻后立即进行重结晶退火去氢处理,以免造成白点。

    钢锭锻成锻件后,用机械加工方法将锻件粗加工成锻件毛坯。

    为使超高压容器用钢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最终热加工工艺采用调质处理。即淬火和高温回火处理,为了消除锻造缺陷,改善组织的均匀性,淬火前宜采用较高温度的正火处理,淬火温度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进行,以获得细晶粒组织。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如下:正火温度950℃,奥氏体化温度820~850℃,其冷却方式,根据不同情况可采用水冷,油冷,喷雾汽冷。当采用水冷时,需将炉温降到750℃,保温一小时再行水淬。回火温度为540~570℃,可采用空冷。

    采用上述工艺,其机械性能可达σb≥120kg/mm2,σs≥110kg/mm2,ψ≥35%,δ≥10%,αk≥6kg·m/cm2(梅氏),Klc≥400kg/mm3/2。

    实施例

    需制造外径φ452,内径φ285长1780mm的超高压筒体容器。

    钢用碱性电炉冶炼→铸成3.120吨钢锭→热送轧机开坯成160mm方坯→酸洗→电渣重熔成4.8吨锭。

    4.8吨锭加热到1200℃,于1180℃开锻,锻成毛坯尺寸。终锻温度>850℃。

    锻坯热送重结晶退火。重结晶温度890℃,退火等温温度640~650℃。

    锻件粗加工成毛坯尺寸。

    粗加工毛坯调质处理:950℃正火(2小时);840℃(1小时)炉冷至750℃保温一小时水淬(水温30~35℃)5分钟,再转入油中冷却30分钟(油温20~70℃)。在550℃回火12小时,空气中冷却。

    调质处理后在毛坯端部(去除淬火影响区)切取园片,在园片壁厚的 1/2 处,取橫向试样,其机械性能达到:σb132.2~131.8kg/mm2,σs119.3~119.8kg/mm2,δ13.2~14.2%,ψ55.4~58.1%,αk(夏比钥孔形)7.4~7.6kg·m/cm2。

厚壁超高压容器用钢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厚壁超高压容器用钢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厚壁超高压容器用钢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厚壁超高压容器用钢及其制造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厚壁超高压容器用钢及其制造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超高压容器用钢。用于工作压力1000公斤/厘米2的厚壁超高压容器。本发明针对国内外普遍采用的Cr Ni Mo系和CrNiMoV系超高压容器用钢当强度高和壁厚增大时,韧性较低的缺点,在钢种成分上采取了降碳提镍的措施,提高大截面的淬透性,在最终热加工工艺上采用了正火+调质处理,从而获得强度高和韧性好的超高压容器用钢,其切向性能为s110公斤/毫米2,冲击韧性k6公斤-米/厘米2,K1c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