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274121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72028.6

申请日:

2012.11.13

公开号:

CN102942256A

公开日:

2013.02.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2F 3/32申请公布日:201302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3/32申请日:20121113|||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32; C02F3/34

主分类号:

C02F3/32

申请人:

常州大学

发明人:

赵玲萍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是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在渗滤沟内填充人工配制的特殊土壤,并在布水槽两侧设置强化布水材料,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净化污水,净化后的水通过设置在底部防渗层上方的集水沟收集后,经集水管排出。本发明受环境条件影响小,不散发不良气味,不影响地面景观等优点,基建费用低,基本无动力消耗,对生活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处理出水可直接回用,地表种植草坪,可以与城镇绿化相结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发放方法是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在渗滤沟内填充有利于提高毛管湿润性能、通气透水性能和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人工配制土壤。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槽两侧设置强化布水材料,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净化污水,净化后的水通过设置在底部防渗层上方的集水沟收集后,经集水管排出。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的处理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污水排放量急速上升,对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相对滞后,存在着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能力有限、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落后、地上污水处理设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生活质量等弊端,面临规模和技术升级、设备改造、管网配套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污水处理发展趋势应从集中大型化处理转向分散小型化排污源处理,从地上设施转变为地下设施,从传统工艺升级为新技术新工艺。我国也应将污水处理厂化整为零,转入地下,从而逐步缓解我国目前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城市居住小区、乡镇等分散居住地区提供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在渗滤沟内填充有利于提高毛管湿润性能、通气透水性能和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人工配制土壤。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1)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渗滤沟内填充人工配制土壤,该土壤由原土壤和在其中掺杂25%‑40%炉渣和8%‑20%的草炭土构成;(2)经初沉池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布水系统投配到渗滤沟内的布水管,污水投配方式采用间歇投配方式,间歇投配的干湿比为1;(3)经布水管进入布水槽,在渗滤沟内人工配制土壤的毛管浸润作用下,通过设置在布水槽两侧的强化布水材料,逐渐向四周土壤扩散,使其进一步进入渗滤沟间的下降流区;(4)在渗滤沟间水流降流区设置能够强化反硝化作用的分流布水槽和分流布水管;对原污水按1∶1‑4的分流比进行分流,使其进入设置在渗滤沟间的分流布水槽;(5)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水通过设置在底部防渗层上方的集水沟收集后,经集水管排出。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受环境条件影响小,不散发不良气味,不影响地面景观等优点,基建费用低,基本无动力消耗,对生活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处理出水可直接回用,地表种植草坪,可以与城镇绿化相结合。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渗滤沟内的渗滤土层为掺加25%炉渣和8%草炭的云南红壤土,地表种植黑麦草,布水管埋深4cm,集水管埋深30cm,系统水力负荷为cm/d,渗滤系统面积9m,,采用污水连续投配的方式进水,进水Coo、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76.mg/L、13mg/L、21mg/L、1.94mg/L的生活污水,系统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5%、73%、77.7%和98%,处理出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11.7mg/L、4.mg/L、4.7mg/L和0.04mg/L,处理出水满足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实施例2:渗滤沟内的渗滤土层为掺加15%炉渣和8%草炭的云南红壤土,布水管埋深40cm,集水管埋深100cm力负荷为4cm/d,渗滤系统面积6m2,采用干湿周期比为1∶1的方式进水(即投配污水1d,然后落干1d),进水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132mg/L、14mg/L、19.mg/L和3.4mg/L的生活污水,系统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8,7%、90.9%、91.2%和97.2%,处理出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13.9mg/L、0.72mg/L、1.7mg/L和0.03g/L,处理出水满足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422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7 C N 1 0 2 9 4 2 2 5 6 A *CN102942256A* (21)申请号 201210472028.6 (22)申请日 2012.11.13 C02F 3/32(2006.01) C02F 3/34(2006.01) (71)申请人常州大学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 号 (72)发明人赵玲萍 (54) 发明名称 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 法。本发明是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 及布水槽,在渗滤沟内填充人工。

2、配制的特殊土壤, 并在布水槽两侧设置强化布水材料,在土壤-微 生物-植物系统的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净化污 水,净化后的水通过设置在底部防渗层上方的集 水沟收集后,经集水管排出。本发明受环境条件 影响小,不散发不良气味,不影响地面景观等优 点,基建费用低,基本无动力消耗,对生活污水中 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 上,处理出水可直接回用,地表种植草坪,可以与 城镇绿化相结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页 2 1.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3、所述的处理发放方法是在地表植物下 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在渗滤沟内填充有利于提高毛管湿润性能、通气透水性能和 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人工配制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槽两 侧设置强化布水材料,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净化污水,净化后 的水通过设置在底部防渗层上方的集水沟收集后,经集水管排出。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42256 A 1/2页 3 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的处理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

4、一步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污水排放量 急速上升,对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相对滞后,存在着占 地面积大、污水处理能力有限、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落后、地上污水处理设施对周边环境造成 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生活质量等弊端,面临规模和技术升级、设备改造、管网配套建设等一 系列问题。根据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污水处理发展趋势应从集中大型化处理转向分散 小型化排污源处理,从地上设施转变为地下设施,从传统工艺升级为新技术新工艺。我国也 应将污水处理厂化整为零,转入地下,从而逐步缓解我国目前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城市居住小区、乡镇等分散居住地区提供一种。

5、间歇投配式污水 处理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在地表植物下面 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在渗滤沟内填充有利于提高毛管湿润性能、通气透水性能和微生 物附着生长的人工配制土壤。 000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1)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渗滤沟内 填充人工配制土壤,该土壤由原土壤和在其中掺杂25-40炉渣和8-20的草炭土构 成;(2)经初沉池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布水系统投配到渗滤沟内的布水管,污水投配方式 采用间歇投配方式,间歇投配的干湿比为1;(3)经布水管进入布水槽,在渗滤沟内人工配 制土壤的毛管浸润作用下,通过设置在布水槽两侧的强化布。

6、水材料,逐渐向四周土壤扩散, 使其进一步进入渗滤沟间的下降流区;(4)在渗滤沟间水流降流区设置能够强化反硝化作 用的分流布水槽和分流布水管;对原污水按11-4的分流比进行分流,使其进入设置在渗 滤沟间的分流布水槽;(5)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污水得到净 化,净化后的水通过设置在底部防渗层上方的集水沟收集后,经集水管排出。 0006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受环境条件影响小,不散发不良气味,不影响地面景观 等优点,基建费用低,基本无动力消耗,对生活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 达到90以上,处理出水可直接回用,地表种植草坪,可以与城镇绿化相结合。 具体实施方。

7、案 0007 实施例1:渗滤沟内的渗滤土层为掺加25炉渣和8草炭的云南红壤土,地表种 植黑麦草,布水管埋深4cm,集水管埋深30cm,系统水力负荷为cm/d,渗滤系统面积9m,采 用污水连续投配的方式进水,进水Coo、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76.mg/L、13mg/ L、21mg/L、1.94mg/L的生活污水,系统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5、 说 明 书CN 102942256 A 2/2页 4 73、77.7和98,处理出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11.7mg/L、4.mg/L、 4.7mg/L和0.04mg/L,处理出水满足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

8、水质标准。 0008 实施例2:渗滤沟内的渗滤土层为掺加15炉渣和8草炭的云南红壤土,布水管 埋深40cm,集水管埋深100cm力负荷为4cm/d,渗滤系统面积6m 2 ,采用干湿周期比为11 的方式进水(即投配污水1d,然后落干1d),进水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 132mg/L、14mg/L、19.mg/L和3.4mg/L的生活污水,系统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 分别为88,7、90.9、91.2和97.2,处理出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 13.9mg/L、0.72mg/L、1.7mg/L和0.03g/L,处理出水满足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 质标准。 说 明 书CN 102942256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