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提水平台.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613656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0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36811.2

申请日:

2011.12.23

公开号:

CN102493421A

公开日:

2012.06.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B 17/02申请公布日:201206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17/02申请日:20111223|||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7/02; E02B3/04; E02B3/06; F04B23/06

主分类号:

E02B17/02

申请人:

袁海林

发明人:

袁海林

地址: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A1号楼90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胡福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潮汐提水平台,它包括有平台、若干平台支柱、浮力泵组、蓄水库;所述的平台是由若干平台支柱支撑,平台支柱的底部设置在海底或水泥底板上;所述的浮力泵组是由若干个浮力泵组成,每个浮力泵包括活塞、泵筒体、浮筒,该浮筒上端连接活塞管,该活塞管上端连接活塞,活塞插在泵筒体内,该泵筒体的顶端与平台的底面连接,该泵筒体的出水管接口与出水管连接,该出水管接蓄水管道,蓄水管道与蓄水库连接。所述的平台靠近海岸,平台的一端靠近岸边,平台的另一端向下形成有海啸防护坡,在海啸防护坡的斜面上排列有若干个潮水进退口,在潮水进退口内设置有海浪防护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泵水、环保节能、无噪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潮汐提水平台,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有平台 (5)、 若干平台支柱 (4)、 浮力泵组 (7)、 蓄水库 (12) ; 所述的平台 (5) 是由若干平台支柱 (4) 支撑, 平台支柱 (4) 的底部设置 在海底或水泥底板 (13) 上 ; 所述的浮力泵组 (7) 是由若干个浮力泵组成, 每个浮力泵包括 活塞 (23)、 泵筒体 (14)、 浮筒 (35), 该浮筒 (35) 上端连接活塞管 (27), 该活塞管 (27) 上端 连接活塞 (23), 活塞 (23) 插在泵筒体 (14) 内, 该泵筒体 (14) 的顶端与平台 (5) 的底面连 接, 该泵筒体 (14) 的出水管接口 (20) 与出水管 (21) 连接, 该出水管 (21) 接蓄水管道 (9), 蓄水管道 (9 与蓄水库 (12)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平台 (5) 靠近海岸, 平台 (5) 的一端靠近岸边, 平台 (5) 的另一端向下形成有海啸防护坡 (2), 在海啸防护坡 (2) 的 斜面上排列有若干个潮水进退口 (1), 在潮水进退口 (1) 内设置有海浪防护墙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浮力泵的活塞 (23) 内设有进水孔 (24), 在进水孔 (24) 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单向阀 (25), 在活塞 (23) 的外周上 设有密封圈 (26) ; 所述的浮力泵的泵筒体 (14) 套在活塞 (23) 上, 该泵筒体 (14) 的上端侧 壁设有出水管接口 (20), 该出水管接口 (20) 连接出水管 (21)。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浮力泵的活塞 (23) 插在泵筒体 (14) 内, 在泵筒体 (14) 上端壁设有出水口 (41), 在该出水口 (41) 上连接有出水管 (28), 该 出水管连接一个三通阀门组 (30), 该三通阀门组 (30) 内设有出水单向球阀 (31) ; 进水球阀 (32) 在该三通阀门组 (30) 下连接有通向大海的进水管 (33), 在该三向阀门组上连接有输 出管 (29)。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盒状或扁 方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盒状或方盒状, 在内部有气圈或气 垫 (38)。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盒状或 扁方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盒状或方盒状, 在内部为空桶状 (39)。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盒状或扁 方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盒状或方盒状, 在内部装有塑料泡 沫 (40)。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盒状或扁 方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盒状或方盒状, 在内部有气圈或气 垫 (38)。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盒状或 扁方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盒状或方盒状, 在内部为空桶状 (39)。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盒状或 扁方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盒状或方盒状, 在内部装有塑料 泡沫 (40)。

说明书


潮汐提水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代能源利用技术, 属于一种潮汐提水平台。背景技术 当前,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老的能源日益匮乏, 因此, 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 本发明 是一种利用海水潮汐涨落的巨大能量把海水提高, 变成势能储存的新技术。 它结构简单、 维 护容易、 自动运转、 环保节能、 没有噪音。建造成本低回收快、 不需后续投入。它不但能把海 水潮汐涨落的巨大能量储存, 用于发电或其它水利工程使用 ; 还可以创造一个可以观光旅 游圣地。 提水平台能立体利用, 提水设备主要利用平台下部空间, 平台上部形成一个广阔的 海岸建筑平台 ; 平台下面形成可以养殖观光的一个海洋生物的乐园、 建造的蓄水库, 可以成 为一个空中海水浴场。该设备运转慢, 随潮汐涨落一天一次, 所以本设备不但可以自动运 转、 还没有噪音, 整个设备没有转轴, 不需要任何润滑剂和燃料, 所以绿色环保、 无污染。设 备故障率极低、 近似于零维修。 平台是钢筋混凝土建造十分坚固, 平台靠海一侧有海啸防护 坡和防护墙, 上部无有高建筑, 所以有极强的抗海啸和地震能力, 安全可靠坚固耐用。是沿 海地区理想的能源企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潮汐提水平台, 它结构简单、 维护容易、 自动运转、 环保 节能、 没有噪音。
     1、 为解决朝夕提水问题设计了浮力泵组利用海水朝夕涨落使浮筒上下运动带动 海水泵工作, 将海水提升。
     2、 为解决朝夕提水泵体的固定设计了设备平台, 设备平台由许多支柱与海底连 接, 十分坚固。将泵体固定在设备平台底下非常稳定。
     3、 为解决朝夕提水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问题, 将设备及管件都设计在平台底下, 每 套提水泵与主管道之间都设有阀门, 可以单独停止每套提水泵, 每个部件都可以拆卸安装 和维修。平台上面建造了一个广阔的海岸建筑平台。
     4、 为解决波浪冲击和抵御海啸、 地震等自然灾害问题。 平台沿海一侧设计成坡形, 上面设计了潮水进排口, 潮水进排口里面设计了防冲屏障, 海啸到来时, 大量海水延护坡向 上冲过, 少量海水从潮水进排口冲入后被防冲屏障阻挡后泄力, 使冲进的海水丧失了破坏 力。为保护了浮力泵组工作稳定, 设计了导向桩固定在海底。保证了浮筒和活塞的稳定工 作。
     5、 为解决绿色环保问题, 朝夕提水设备全部采用环保耐腐蚀材料 ; 除阀门外不设 计转动件, 滑动部件用耐磨材料, 不需要润滑油, 所以无任何污染。
     6、 为解决游览观光问题, 设备平台上设计了观光窗游人可以通过观光窗观看提升 设备, 还可以为平台底下提供光源。平台下面可以养殖海洋生物, 用小船载游客游览 ; 不但 有养殖收益, 还有旅游收益。海水蓄水库也可以做浴场、 养殖等项目。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潮汐提水平台, 它包括有平台 5、 若干平台支柱 4、 浮力泵组 7、 蓄水库 12 ; 所述 的平台 5 是由若干平台支柱 4 支撑, 平台支柱 4 的底部设置在海底或水泥底板 13 上 ; 所述 的浮力泵组 7 是由若干个浮力泵组成, 每个浮力泵包括活塞 23、 泵筒体 14、 浮筒 35, 该浮筒 35 上端连接活塞管 27, 该活塞管 27 上端连接活塞 23, 活塞 23 插在泵筒体 14 内, 该泵筒体 14 的顶端与平台 5 的底面连接, 该泵筒体 14 的出水管接口 20 与出水管 21 连接, 该出水管 21 接蓄水管道 9, 蓄水管道 9 与蓄水库 12 连接。
     所述的平台 5 靠近海岸, 平台 5 的一端靠近岸边, 平台 5 的另一端向下形成有海啸 防护坡 2, 在海啸防护坡 2 的斜面上排列有若干个潮水进退口 1, 在潮水进退口 1 内设置有 海浪防护墙 3。
     所述的浮力泵的活塞 23 内设有进水孔 24, 在进水孔 24 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单向阀 25, 在活塞 23 的外周上设有密封圈 26 ; 所述的浮力泵的泵筒体 14 套在活塞 23 上, 该泵筒 体 14 的上端侧壁设有出水管接口 20, 该出水管接口 20 连接出水管 21。
     又一实施方案 : 所述的浮力泵的活塞 23 插在泵筒体 14 内, 在泵筒体 14 上端壁设 有出水口 41, 在该出水口 41 上连接有出水管 28, 该出水管连接一个三通阀门组 30, 该三通 阀门组 30 内设有出水单向球阀 31 ; 进水球阀 32 在该三通阀门组 30 下连接有通向大海的 进水管 33, 在该三向阀门组上连接有输出管 29。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盒 状或方盒状, 在内部有气圈或气垫 38。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盒 状或方盒状, 在内部为空桶状 39。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盒 状或方盒状, 在内部装有塑料泡沫 40。
     由于在平台下面设计一个庞大的浮力泵组, 利用海水潮汐涨落的巨大能量每天能 把成千上万吨的海水提升到高处的人工蓄水库内, 成势能储存起来。可用于发电或其它水 利工程使用。由于所有设备及管道都是建筑在平台底下, 所以在建造潮汐提水平台的同时 也建造了一个广阔的海岸建筑平台 ; 这一流的土地资源会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平台 下面的广阔空间, 平时游人禁止入内, 所以为海洋生物创造一个理想的庇护所。 浮力泵组不 需要任何燃料和润滑油, 所以不但对海洋没有任何污染和危害, 还对海洋生物起了一定的 保护作用。许多海生物可以在平台底下安全的繁育生长。潮汐提水平台下面设计了足够的 水泥支柱上面没有高大建筑, 所以有极强的抗地震能力 ; 潮汐提水平台沿海一面设计了防 海啸护坡墙和防浪屏障。海啸来时海水只能延护坡墙冲上平台, 从潮水进退口进来的少量 海水被防浪屏障阻挡后就失去了破坏能力。所以朝汐提水平台可以抗海啸。海水提升的整 个过程非常缓慢, 所以无噪音、 是安全环保的最佳工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自动泵水、 环保节能、 无噪音。
     1、 为解决朝夕提水问题设计了浮力泵组利用海水朝夕涨落使浮筒上下运动带动 海水泵工作, 将海水提升。
     2、 为解决朝夕提水泵体的固定设计了设备平台, 设备平台由许多支柱与海底连 接, 十分坚固。将泵体固定在设备平台底下非常稳定。
     3、 为解决朝夕提水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问题, 将设备及管件都设计在平台底下, 每 套提水泵与主管道之间都设有阀门, 可以单独停止每套提水泵, 每个部件都可以拆卸安装 和维修。平台上面建造了一个广阔的海岸建筑平台。
     4、 为解决波浪冲击和抵御海啸、 地震等自然灾害问题。 平台沿海一侧设计成坡形, 上面设计了潮水进排口, 潮水进排口里面设计了防冲屏障, 海啸到来时, 大量海水延护坡向 上冲过, 少量海水从潮水进排口冲入后被防冲屏障阻挡后泄力, 使冲进的海水丧失了破坏 力。为保护了浮力泵组工作稳定, 设计了导向桩固定在海底。保证了浮筒和活塞的稳定工 作。
     5、 为解决绿色环保问题, 朝夕提水设备全部采用环保耐腐蚀材料 ; 除阀门外不设 计转动件, 滑动部件用耐磨材料, 不需要润滑油, 所以无任何污染。
     6、 为解决游览观光问题, 设备平台上设计了观光窗游人可以通过观光窗观看提升 设备, 还可以为平台底下提供光源。平台下面可以养殖海洋生物, 用小船载游客游览 ; 不但 有养殖收益, 还有旅游收益。海水蓄水库也可以做浴场、 养殖等项目。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1 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1 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2 结构示意图。
     图 4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2 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5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1 平台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6 是图 5 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7 是泵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 8 是泵筒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11 是实施例 1 中的泵筒体吸水时结构示意图。
     图 12 是实施例 1 中的泵筒体供水时结构示意图。
     图 13 是实施例 2 中的泵筒体吸水时结构示意图。
     图 14 是实施例 2 中的泵筒体供水时结构示意图。
     图 15 是气圈式浮筒结构示意图。
     图 16 是空桶是浮筒结构示意图。
     图 17 是泡沫式浮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 1、 潮水进退口 ; 2、 海啸防护坡 ; 3、 海浪防护墙 ; 4、 平台支柱 ; 5、 平台 ; 6、 观察窗 ; 7、 浮力泵组 ; 8、 防护墙 ; 9、 蓄水管道 ; 10、 溢水管道 ; 11、 供水管道 ; 12、 蓄水库 ; 13、 水泥底面 14、 泵筒体 ; 15、 出水口 ; 16、 出水单向阀 ; 17、 密封圈 ; 18、 出水阀盖 : 19、 安装 孔: 20、 出水管接口 ; 21、 出水管 ; 22、 泵筒盖、 23、 活塞 ; 24、 进水孔 ; 25、 进水单向阀 ; 26、 密 封圈 ; 27、 活塞管 ; 28、 连接管 ; 29、 输出管 ; 30、 三通阀门组 ; 31、 出水单向球阀 ; 32、 进水球 阀; 33、 进水管 ; 34、 滤网 ; 35、 浮筒 ; 36、 活塞固定孔 ; 37、 硬外壳 ; 38 气圈 ; 39、 空桶 ; 40、 泡 沫; 41、 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 1、 图 2 所示 : 一种潮汐提水平台, 它包括有平台 5、 若干平台支柱 4、 浮力泵 组 7、 蓄水库 12 ; 所述的平台 5 是由若干平台支柱 4 支撑, 平台支柱 4 的底部设置在海底或 水泥底板 13 上 ( 见图 3、 图 4) ; 所述的浮力泵组 7 是由若干个浮力泵组成, 每个浮力泵包括 活塞 23、 泵筒体 14、 浮筒 35, 该浮筒 35 上端连接活塞管 27, 该活塞管 27 上端连接活塞 23, 活塞 23 插在泵筒体 14 内, 该泵筒体 14 的顶端与平台 5 的底面连接, 该泵筒体 14 的出水管 接口 20 与出水管 21 连接, 该出水管 21 接蓄水管道 9, 蓄水管道 9 与蓄水库 12 连接。在平 台上还可以设置观察窗 4。
     所述的平台 5 靠近海岸, 平台 5 的一端靠近岸边, 设有防护墙 8, 平台 5 的另一端向 下形成有海啸防护坡 2, 在海啸防护坡 2 的斜面上排列有若干个潮水进退口 1, 在潮水进退 口 1 内设置有海浪防护墙 3( 见图 5、 图 6)。在蓄水库 12 的底端设有溢水管道 10。
     参见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图 11、 图 12 所示 : 所述的浮力泵的活塞 23 内设有进水 孔 24, 在进水孔 24 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单向阀 25, 在活塞 23 的外周上设有密封圈 26 ; 所述 的浮力泵的泵筒体 14 套在活塞 23 上, 该泵筒体 14 的上端侧壁设有出水管接口 20, 该出水 管接口 20 连接出水管 21。
     活塞管 27 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活塞 23, 下端设有连接管 28。
     所述的泵筒体 14 内的中上部设有出水口 15, 在该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单向阀 16, 该出水阀 16 的外部形成一个空腔, 在该空腔的顶部设有出水阀盖 18, 在该出水阀盖 18 的 四周设置密封圈 17, 在该空腔的侧壁设有出水管接口 20。在泵筒体 14 的顶端设有安装孔 19, 由螺栓将泵筒体 14 安装在平台的底部 ; 在泵筒体 14 的底端设有泵筒盖 22, 通过螺钉将 泵筒盖 22 安装在泵筒体 14 的底端上。
     参见图 13、 图 14 所示 : 所述的浮力泵的活塞 23 插在泵筒体 14 内, 在泵筒体 14 上 端壁设有出水口 41, 在该出水口 41 上连接有出水管 28, 该出水管连接一个三通阀门组 30, 该三通阀门组 30 内设有出水单向球阀 31 ; 进水球阀 32 在该三通阀门组 30 下连接有通向 大海的进水管 33, 在该三向阀门组上连接有输出管 29。
     退朝时, 浮筒 35 向下带动活塞 14 下降, 使浮筒 35 内吸入海水 ; 涨潮时, 浮筒 35 向 上带动活塞 14 上升, 使浮筒 35 内海水, 通过蓄水管道 9 输出蓄水库 12 内 ; 达到泵水的目 的。
     参见图 15 所示 :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盘状或扁方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筒状或方筒状, 在内部有气圈或气垫 38。
     参见图 16 所示 :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盘状或扁方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筒状或方筒状, 在内部为空桶状 39。
     参见图 17 所示 : 所述的浮筒 35 呈圆盘状或扁方筒状, 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 36, 硬外壳 37 为圆筒状或方筒状, 在内部有朔料泡沫 40。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 该描述没有限制性, 附图中所 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 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所以, 如果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受其启示, 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 采用其它形式的不经创造性的设计与该 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 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潮汐提水平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潮汐提水平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潮汐提水平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潮汐提水平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汐提水平台.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93421A43申请公布日20120613CN102493421ACN102493421A21申请号201110436811222申请日20111223E02B17/02200601E02B3/04200601E02B3/06200601F04B23/0620060171申请人袁海林地址100037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A1号楼908室72发明人袁海林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代理人胡福恒54发明名称潮汐提水平台57摘要一种潮汐提水平台,它包括有平台、若干平台支柱、浮力泵组、蓄水库;所述的平台是由若干平台支柱支撑,平台支柱的底部设置在海。

2、底或水泥底板上;所述的浮力泵组是由若干个浮力泵组成,每个浮力泵包括活塞、泵筒体、浮筒,该浮筒上端连接活塞管,该活塞管上端连接活塞,活塞插在泵筒体内,该泵筒体的顶端与平台的底面连接,该泵筒体的出水管接口与出水管连接,该出水管接蓄水管道,蓄水管道与蓄水库连接。所述的平台靠近海岸,平台的一端靠近岸边,平台的另一端向下形成有海啸防护坡,在海啸防护坡的斜面上排列有若干个潮水进退口,在潮水进退口内设置有海浪防护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泵水、环保节能、无噪音。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

3、/1页21一种潮汐提水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平台5、若干平台支柱4、浮力泵组7、蓄水库12;所述的平台5是由若干平台支柱4支撑,平台支柱4的底部设置在海底或水泥底板13上;所述的浮力泵组7是由若干个浮力泵组成,每个浮力泵包括活塞23、泵筒体14、浮筒35,该浮筒35上端连接活塞管27,该活塞管27上端连接活塞23,活塞23插在泵筒体14内,该泵筒体14的顶端与平台5的底面连接,该泵筒体14的出水管接口20与出水管21连接,该出水管21接蓄水管道9,蓄水管道9与蓄水库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5靠近海岸,平台5的一端靠近岸边,平台5的另一端向下形成有海啸。

4、防护坡2,在海啸防护坡2的斜面上排列有若干个潮水进退口1,在潮水进退口1内设置有海浪防护墙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力泵的活塞23内设有进水孔24,在进水孔24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单向阀25,在活塞23的外周上设有密封圈26;所述的浮力泵的泵筒体14套在活塞23上,该泵筒体14的上端侧壁设有出水管接口20,该出水管接口20连接出水管2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力泵的活塞23插在泵筒体14内,在泵筒体14上端壁设有出水口41,在该出水口41上连接有出水管28,该出水管连接一个三通阀门组30,该三通阀门组30内设有出水单向球阀31;进水球阀3。

5、2在该三通阀门组30下连接有通向大海的进水管33,在该三向阀门组上连接有输出管2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35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盒状或方盒状,在内部有气圈或气垫38。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35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盒状或方盒状,在内部为空桶状39。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35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盒状或方盒状,在内部装有塑料泡沫40。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其特征在于。

6、所述的浮筒35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盒状或方盒状,在内部有气圈或气垫38。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35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盒状或方盒状,在内部为空桶状39。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潮汐提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35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盒状或方盒状,在内部装有塑料泡沫40。权利要求书CN102493421A1/4页3潮汐提水平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现代能源利用技术,属于一种潮汐提水平台。背景技术0002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老的能源。

7、日益匮乏,因此,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海水潮汐涨落的巨大能量把海水提高,变成势能储存的新技术。它结构简单、维护容易、自动运转、环保节能、没有噪音。建造成本低回收快、不需后续投入。它不但能把海水潮汐涨落的巨大能量储存,用于发电或其它水利工程使用;还可以创造一个可以观光旅游圣地。提水平台能立体利用,提水设备主要利用平台下部空间,平台上部形成一个广阔的海岸建筑平台;平台下面形成可以养殖观光的一个海洋生物的乐园、建造的蓄水库,可以成为一个空中海水浴场。该设备运转慢,随潮汐涨落一天一次,所以本设备不但可以自动运转、还没有噪音,整个设备没有转轴,不需要任何润滑剂和燃料,所以绿色环保、无污染。。

8、设备故障率极低、近似于零维修。平台是钢筋混凝土建造十分坚固,平台靠海一侧有海啸防护坡和防护墙,上部无有高建筑,所以有极强的抗海啸和地震能力,安全可靠坚固耐用。是沿海地区理想的能源企业。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潮汐提水平台,它结构简单、维护容易、自动运转、环保节能、没有噪音。00041、为解决朝夕提水问题设计了浮力泵组利用海水朝夕涨落使浮筒上下运动带动海水泵工作,将海水提升。00052、为解决朝夕提水泵体的固定设计了设备平台,设备平台由许多支柱与海底连接,十分坚固。将泵体固定在设备平台底下非常稳定。00063、为解决朝夕提水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问题,将设备及管件都设计在平台底下,每套提。

9、水泵与主管道之间都设有阀门,可以单独停止每套提水泵,每个部件都可以拆卸安装和维修。平台上面建造了一个广阔的海岸建筑平台。00074、为解决波浪冲击和抵御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问题。平台沿海一侧设计成坡形,上面设计了潮水进排口,潮水进排口里面设计了防冲屏障,海啸到来时,大量海水延护坡向上冲过,少量海水从潮水进排口冲入后被防冲屏障阻挡后泄力,使冲进的海水丧失了破坏力。为保护了浮力泵组工作稳定,设计了导向桩固定在海底。保证了浮筒和活塞的稳定工作。00085、为解决绿色环保问题,朝夕提水设备全部采用环保耐腐蚀材料;除阀门外不设计转动件,滑动部件用耐磨材料,不需要润滑油,所以无任何污染。00096、为解决。

10、游览观光问题,设备平台上设计了观光窗游人可以通过观光窗观看提升设备,还可以为平台底下提供光源。平台下面可以养殖海洋生物,用小船载游客游览;不但有养殖收益,还有旅游收益。海水蓄水库也可以做浴场、养殖等项目。说明书CN102493421A2/4页4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0011一种潮汐提水平台,它包括有平台5、若干平台支柱4、浮力泵组7、蓄水库12;所述的平台5是由若干平台支柱4支撑,平台支柱4的底部设置在海底或水泥底板13上;所述的浮力泵组7是由若干个浮力泵组成,每个浮力泵包括活塞23、泵筒体14、浮筒35,该浮筒35上端连接活塞管27,该活塞管27上端连接活塞23,活塞。

11、23插在泵筒体14内,该泵筒体14的顶端与平台5的底面连接,该泵筒体14的出水管接口20与出水管21连接,该出水管21接蓄水管道9,蓄水管道9与蓄水库12连接。0012所述的平台5靠近海岸,平台5的一端靠近岸边,平台5的另一端向下形成有海啸防护坡2,在海啸防护坡2的斜面上排列有若干个潮水进退口1,在潮水进退口1内设置有海浪防护墙3。0013所述的浮力泵的活塞23内设有进水孔24,在进水孔24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单向阀25,在活塞23的外周上设有密封圈26;所述的浮力泵的泵筒体14套在活塞23上,该泵筒体14的上端侧壁设有出水管接口20,该出水管接口20连接出水管21。0014又一实施方案所述的浮力。

12、泵的活塞23插在泵筒体14内,在泵筒体14上端壁设有出水口41,在该出水口41上连接有出水管28,该出水管连接一个三通阀门组30,该三通阀门组30内设有出水单向球阀31;进水球阀32在该三通阀门组30下连接有通向大海的进水管33,在该三向阀门组上连接有输出管29。0015所述的浮筒35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盒状或方盒状,在内部有气圈或气垫38。0016所述的浮筒35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盒状或方盒状,在内部为空桶状39。0017所述的浮筒35呈圆盒状或扁方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盒状或方盒状,在内。

13、部装有塑料泡沫40。0018由于在平台下面设计一个庞大的浮力泵组,利用海水潮汐涨落的巨大能量每天能把成千上万吨的海水提升到高处的人工蓄水库内,成势能储存起来。可用于发电或其它水利工程使用。由于所有设备及管道都是建筑在平台底下,所以在建造潮汐提水平台的同时也建造了一个广阔的海岸建筑平台;这一流的土地资源会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平台下面的广阔空间,平时游人禁止入内,所以为海洋生物创造一个理想的庇护所。浮力泵组不需要任何燃料和润滑油,所以不但对海洋没有任何污染和危害,还对海洋生物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许多海生物可以在平台底下安全的繁育生长。潮汐提水平台下面设计了足够的水泥支柱上面没有高大建筑,所以有。

14、极强的抗地震能力;潮汐提水平台沿海一面设计了防海啸护坡墙和防浪屏障。海啸来时海水只能延护坡墙冲上平台,从潮水进退口进来的少量海水被防浪屏障阻挡后就失去了破坏能力。所以朝汐提水平台可以抗海啸。海水提升的整个过程非常缓慢,所以无噪音、是安全环保的最佳工程。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泵水、环保节能、无噪音。00201、为解决朝夕提水问题设计了浮力泵组利用海水朝夕涨落使浮筒上下运动带动海水泵工作,将海水提升。00212、为解决朝夕提水泵体的固定设计了设备平台,设备平台由许多支柱与海底连接,十分坚固。将泵体固定在设备平台底下非常稳定。说明书CN102493421A3/4页5002。

15、23、为解决朝夕提水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问题,将设备及管件都设计在平台底下,每套提水泵与主管道之间都设有阀门,可以单独停止每套提水泵,每个部件都可以拆卸安装和维修。平台上面建造了一个广阔的海岸建筑平台。00234、为解决波浪冲击和抵御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问题。平台沿海一侧设计成坡形,上面设计了潮水进排口,潮水进排口里面设计了防冲屏障,海啸到来时,大量海水延护坡向上冲过,少量海水从潮水进排口冲入后被防冲屏障阻挡后泄力,使冲进的海水丧失了破坏力。为保护了浮力泵组工作稳定,设计了导向桩固定在海底。保证了浮筒和活塞的稳定工作。00245、为解决绿色环保问题,朝夕提水设备全部采用环保耐腐蚀材料;除阀门外不设。

16、计转动件,滑动部件用耐磨材料,不需要润滑油,所以无任何污染。00256、为解决游览观光问题,设备平台上设计了观光窗游人可以通过观光窗观看提升设备,还可以为平台底下提供光源。平台下面可以养殖海洋生物,用小船载游客游览;不但有养殖收益,还有旅游收益。海水蓄水库也可以做浴场、养殖等项目。附图说明0026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0027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0028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0029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0030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平台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0031图6是图5俯视结构示意图。0032图7是泵筒体的结构示意图。0033图8。

17、是泵筒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34图11是实施例1中的泵筒体吸水时结构示意图。0035图12是实施例1中的泵筒体供水时结构示意图。0036图13是实施例2中的泵筒体吸水时结构示意图。0037图14是实施例2中的泵筒体供水时结构示意图。0038图15是气圈式浮筒结构示意图。0039图16是空桶是浮筒结构示意图。0040图17是泡沫式浮筒结构示意图。0041附图标号1、潮水进退口;2、海啸防护坡;3、海浪防护墙;4、平台支柱;5、平台;6、观察窗;7、浮力泵组;8、防护墙;9、蓄水管道;10、溢水管道;11、供水管道;12、蓄水库;13、水泥底面14、泵筒体;15、出水口;16、出水单向阀;17、。

18、密封圈;18、出水阀盖19、安装孔20、出水管接口;21、出水管;22、泵筒盖、23、活塞;24、进水孔;25、进水单向阀;26、密封圈;27、活塞管;28、连接管;29、输出管;30、三通阀门组;31、出水单向球阀;32、进水球阀;33、进水管;34、滤网;35、浮筒;36、活塞固定孔;37、硬外壳;38气圈;39、空桶;40、泡沫;41、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2493421A4/4页60042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潮汐提水平台,它包括有平台5、若干平台支柱4、浮力泵组7、蓄水库12;所述的平台5是由若干平台支柱4支撑,平台支柱4的底部设置在海底或水泥底板13上见图3、图4;所述。

19、的浮力泵组7是由若干个浮力泵组成,每个浮力泵包括活塞23、泵筒体14、浮筒35,该浮筒35上端连接活塞管27,该活塞管27上端连接活塞23,活塞23插在泵筒体14内,该泵筒体14的顶端与平台5的底面连接,该泵筒体14的出水管接口20与出水管21连接,该出水管21接蓄水管道9,蓄水管道9与蓄水库12连接。在平台上还可以设置观察窗4。0043所述的平台5靠近海岸,平台5的一端靠近岸边,设有防护墙8,平台5的另一端向下形成有海啸防护坡2,在海啸防护坡2的斜面上排列有若干个潮水进退口1,在潮水进退口1内设置有海浪防护墙3见图5、图6。在蓄水库12的底端设有溢水管道10。0044参见图7、图8、图9、图。

20、10、图11、图12所示所述的浮力泵的活塞23内设有进水孔24,在进水孔24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单向阀25,在活塞23的外周上设有密封圈26;所述的浮力泵的泵筒体14套在活塞23上,该泵筒体14的上端侧壁设有出水管接口20,该出水管接口20连接出水管21。0045活塞管27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活塞23,下端设有连接管28。0046所述的泵筒体14内的中上部设有出水口15,在该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单向阀16,该出水阀16的外部形成一个空腔,在该空腔的顶部设有出水阀盖18,在该出水阀盖18的四周设置密封圈17,在该空腔的侧壁设有出水管接口20。在泵筒体14的顶端设有安装孔19,由螺栓将泵筒体14安装在平台的。

21、底部;在泵筒体14的底端设有泵筒盖22,通过螺钉将泵筒盖22安装在泵筒体14的底端上。0047参见图13、图14所示所述的浮力泵的活塞23插在泵筒体14内,在泵筒体14上端壁设有出水口41,在该出水口41上连接有出水管28,该出水管连接一个三通阀门组30,该三通阀门组30内设有出水单向球阀31;进水球阀32在该三通阀门组30下连接有通向大海的进水管33,在该三向阀门组上连接有输出管29。0048退朝时,浮筒35向下带动活塞14下降,使浮筒35内吸入海水;涨潮时,浮筒35向上带动活塞14上升,使浮筒35内海水,通过蓄水管道9输出蓄水库12内;达到泵水的目的。0049参见图15所示所述的浮筒35呈。

22、圆盘状或扁方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筒状或方筒状,在内部有气圈或气垫38。0050参见图16所示所述的浮筒35呈圆盘状或扁方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筒状或方筒状,在内部为空桶状39。0051参见图17所示所述的浮筒35呈圆盘状或扁方筒状,中部设有活塞筒固定孔36,硬外壳37为圆筒状或方筒状,在内部有朔料泡沫40。0052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采用其它形式的不经创造性的设计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493421A1/7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93421A2/7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93421A3/7页9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93421A4/7页10图7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493421A105/7页11图10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493421A116/7页12图13图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493421A127/7页13图16图17说明书附图CN102493421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