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纺纱机.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42656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5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5106975

申请日:

1985.09.16

公开号:

CN85106975A

公开日:

1987.06.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D01H1/13

主分类号:

D01H1/13

申请人:

株式会社农田自动

发明人:

穴原明司; 村松茂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吕锡永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摩擦纺纱机包括一对平行设置同向转动的加捻辊,其间有一小间隙,形成一个凹状成纱区域。加捻辊中至少一个是空心辊,该辊有一个整个外表面上有许多孔眼的外壳和通过上述孔眼产生吸力的装置。穿孔加捻辊的支承是把吸气管固定在机架上,一部分装在加捻辊的外壳内,吸气管靠近外壳内壁的地方有一个沿穿孔加捻辊轴向延伸的吸气嘴。一个轴承固装在吸气管内,一根轴在其一端由上述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其另一端则固定在加捻辊外壳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摩擦纺纱机包括一对平行设置,向同一方向转动的加捻辊,两辊之间有一小间隙,沿该间隙在上述两加捻辊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凹状成纱区域,上述两个加捻辊中至少有一个是穿孔空心辊,该穿孔空心辊有一个在其整个外表面上有许多孔眼的外壳以及通过上述孔眼在上述成纱区域产生吸力的装置,由此短纤维在上述成纱区域被吸住同时被加捻成纱;上述摩擦纺纱机的特征在于: 一个吸气管固定在机架上,吸气管的一部分装在上述外壳里面,吸气管上靠近上述外壳的内壁的地方有一个沿上述穿孔加捻辊的轴向延伸的吸气嘴; 一个轴承固装在上述吸气管内; 一根轴在其一端由上述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其另一端则固定在上述外壳上。
2: 根据权项1的摩擦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两加捻辊是穿孔加捻辊和非穿孔加捻辊的组合。
3: 根据权项1的摩擦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两加捻辊是一对穿孔辊。
4: 根据权项2的摩擦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非穿孔辊具有空心的形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装在上述外壳中而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承管,一个容纳并固定在上述支承管内的轴承,该轴承可旋转地支承一根固连在上述外壳的轴,上述非穿孔辊的上述外壳被旋支着,可绕上述支承管旋转。
5: 根据权项4的摩擦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管的外表面上有许多孔眼。

说明书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摩擦纺纱机的。在这种摩擦纺纱机中,开松纤维被从一个纤维输送管道喂给到一对加捻辊之间的凹形表面所形成的成纱凝聚区域,在这里开松纤维被吸风吸住同时被加捻,两个加捻辊中至少一个加捻辊的表面上有吸风。这两个加捻辊被相互平行地设置,两者之间有一小间隙,并以相同的转向旋转,更特别地,加捻辊的转向和其支承系统的转向相同。

    在这种纺纱的常规装置中,加捻辊是由装在加捻辊轴的伸出部分外面的轴承来支承的,例如,日本已审查专利公报(KoKoKu)第56-52134号公开了一种加捻辊支承结构,在这个装置中,两个加捻辊的其中一个是有很多孔眼的穿孔空心加捻辊,其里面有一个吸气管道,以产生吸引喂到加捻辊表面的纤维的吸力。通过从加捻辊一端伸出的管状轴与轴承的接合,加捻辊被装在机架上,可以旋转。但是,根据上述结构,支承穿孔加捻辊的轴承作大的相对运动,从而产生大量地热,造成润滑剂变差,轴承磨损以及大量的动力消耗。

    日本已审查专利公报(KoKoKu)第57-59328号公开了一种摩擦纺纱机中的实心加捻辊(即加捻辊里面没有吸气装置)的支承结构。这种结构中,实心加捻辊是由装在其上的较小轴承来支承的。如同其内部部本身经配有吸气装置的穿孔加捻辊一样,该结构亦有如上所述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消除本发明中前述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摩擦纺纱机提供一个结构紧凑的加捻辊支承结构。

    上述目的在包含一对具有下列特征的加捻辊的摩擦纺纱机中是可以实现的,这对加捻辊基本上平行地设置,传动方向相同,两加捻辊之间有一小间隙,沿着这个间隙在两加捻辊的上表面形成了一个凹状的成纱区区域,两个加捻辊中至少有一个是穿孔空心辊,它包括一个在其整个外表面上穿有大量的孔的外壳和通过成纱区域的孔产生吸力的吸气装置,短纤维被吸附在成纱区域的表面同时被加捻成纱。根据本发明,该摩擦纺纱机的特征在于:一个吸气管牢靠地固装在机架上,其一段容纳在加捻辊的外壳的里面,吸气管有一个在靠近加捻辊外壳的内壁的地方沿穿孔辊轴向延伸的吸气嘴;一个轴承固装在吸气管的里面;一根其一端头由轴承旋支、另一端固装在加捻辊外壳上的轴。

    加捻辊最好由穿孔辊和非穿孔辊组合而成。另外,加捻辊亦可由一对穿孔辊组成。

    在穿孔加捻辊和非穿孔加捻辊的组合中,非穿孔加捻辊可以是空心形状的,它包括一个外壳和一个容纳在外壳里面、牢靠地固装在机架上的支承管。一个轴承固装在支承管内,轴承旋支一根固装在外壳上的轴,借以将非穿孔加捻辊外壳支持住,并可作绕支承管的转动。

    支承管的外表面可以穿有许多孔眼。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通过参照表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附图所作的下列说明而将成为显而易见的。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摩擦纺纱机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侧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沿图2中A-A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摩擦纺纱机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侧剖面图;

    图5是一个表示第一种实施例的改进型的与图1类似的视图;

    图6是一种常规摩擦纺纱机的局部断面图。

    在说明最佳实施例之前,先参照图6进一步阐明前面提到的有关技术。图6中示出一个穿孔空心加捻辊42,加捻辊外表面上穿有许多孔眼32,并在其内有一个吸气管41,吸气管的气流通过孔眼对喂到加捻辊的纤维产生吸力,加捻辊42通过一个从其一端延伸出的管状轴43与轴承44的接合而装在机架45上,可作旋转,加捻辊42通过装在管状轴43一端的皮带盘46来传动。另一方面,另一个靠近加捻辊42并与其平行设置的加捻辊47,通过一个从其一端延伸出的轴48与轴承49的接合,而装在机架50上,可作旋转,加捻辊47通过装在轴48一端的皮带盘51来传动。吸气管道41固装在处于机架45邻近位置的机架52上。按照上述结构,支承穿孔加捻辊42的轴承44的尺寸一定较大,因其是与相对较粗的管状轴43的外侧接合的。

    图1至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摩擦纺纱机的第一种实施例。

    第一种实施例除了加捻辊支承系统以外,基本上具有与常规的摩擦纺纱机相似的结构,也就是,它包括一对加捻辊,一个穿孔辊100和一个非穿孔辊200,加捻辊相互靠近、相互平行地设置。穿孔加捻辊100包括一个在其外表面上有许多孔眼32的外壳12;一根吸气圆筒管5,其一端部通过外壳12的自由开口端嵌入其内,外壳12的内壁与吸气管5的外壁之间有一小的间隙,吸气管的另一端部与吸气源(图中未示出)相接;一个容纳在吸气管5内,其一端固定插入吸气管5的颈部5b的轴承7;以及一个由轴承7旋支,其一端9a从轴承7突出的轴9。

    外壳12在与自由开口端相反的一端有一突出的管状部分13。吸气管5的与颈部5b相反的另一部分固定地插入一个钻在机架1上的孔3。在吸气管5的外壁上有一个狭长的吸气嘴5a,吸气嘴5a沿穿孔加捻辊100的轴向在外壳12的整个内壁长度上与其靠近。

    通过将轴9的凸出端部9a紧紧地插入外壳12的凸出管状部分13,轴9和外壳12被固连在一起。

    非穿孔加捻辊200是以和穿孔加捻辊100类似的形式构成的。非穿孔加捻辊200包括一个外面覆盖着诸如聚氨酯之类的弹性层的普通外壳10;一空心圆筒支承元件4,其一端通过外壳10的自由开口端插入其内,外壳10的内壁与支承元件4的外壁之间有一小间隙;一个容纳在支承元件4里面的轴承6,轴承6的一端紧紧地插入支承元件4的颈部4b;一根由轴承6旋支的轴8,轴8的一端8a从轴承6中凸出。

    外壳10的和自由开口端相反的另一端上有一个凸出的管状部分11。支承元件4的和颈部4b相反的另一端部固插在一个钻在机架1上、靠近孔3的孔2内。

    通过将轴8的凸出端部8a紧紧地插入外壳10的凸出管状部分11,轴8和外壳10被固连在一起。

    加捻辊100和200由传动带14切向带动凸出管状部分11和13的外表面而以相同的方向转动。

    如图2和3所示,在加捻辊100和200的上面设置了一个纤维输送装置16,纤维输送装置16有一个传输管道15,传输管道15具有一个与两加捻辊100和200之间的V形空间R(成纱区域)成互补的尖端。条子21被引入纤维输送装置16之后,即被夹持在一个槽纹辊18和一个利用弹簧19加压在槽纹辊之上的加压器之间,在纤维输送装置中,条子21被高速回转的分梳辊17开松成单纤维,并通过纤维传输管道15喂到成纱区域R。在成纱区域的轴向方向上设置了一个包括一对输出罗拉22的卷绕装置及一个卷绕筒23。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具体装置的工作过程:

    从纤维输送装置16喂到纤维传输管道15的开松纤维由于吸气管5的气流吸引飞越传输管道15至其出口15a,沉积在对应吸气管5的吸气嘴5a的位置的穿孔辊100外壳12的表面上,形成纤维束S。两加捻辊100和200的同向旋转以及纤维束S与外壳10和12之间的摩擦使得纤维束S绕其自身的轴旋转,因此纤维束被加捻而形成纱Y,纱Y最后由输出罗拉22引出成纱区域R,由卷绕筒23将其卷绕成卷装P。

    按本发明的这一具体装置,加捻辊100和200的轴承6和7与常规结构相比,其尺寸变小了,因为这一具体装置中,轴承是装在加捻辊里面的,而这又能使轴承的相对运动减至最小。此外,由于支承穿孔加捻辊12的轴9的轴承7总是被从吸气管5的吸气嘴5a引入吸气管5的气流所冷却,可以防止由于加捻辊100的高速回转引起的温升,从而润滑剂的变差以及轴承磨损能被减至最低程度。

    图4示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非穿孔加捻辊200的支承元件4的外表面上设有许多孔34,以便通过支承元件4的外壁和壳体10的内壁之间的狭缝吸入空气。根据这个实施例,在纺纱过程中,非穿孔加捻辊200中产生一股沿图4中所示的箭头向外的气流,因此,轴承6周围的空气总是得到通风,达到冷却轴承6的效果。为了提高通风效果,可以在非穿孔加捻辊外壳的内壁开一些槽。

    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改进型,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承非穿孔加捻辊200的轴24的一端直接固定在机架1上,固定在外壳10里面的轴承25可旋转地装在轴24上。在这种情况下,外壳10的凸出部分11就不需是管状的,而可以是实心的。

    在另一个改进型中(未表示出),两加捻辊在外壳上都可以是穿孔的,并在其内部配置相应的吸气管。

    传动带14可以不象在图1中所示的那样与外壳10和12的凸出管状部分11和13接合,而直接与露在外壳端头外面的轴端接合,或与连接在管状凸出部分或轴的端部的皮带盘的圆周表面接合。在后一种场合,通过改变皮带盘的直径便能容易地改变加捻辊的转速。

摩擦纺纱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摩擦纺纱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摩擦纺纱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摩擦纺纱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擦纺纱机.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摩擦纺纱机包括一对平行设置同向转动的加捻辊,其间有一小间隙,形成一个凹状成纱区域。加捻辊中至少一个是空心辊,该辊有一个整个外表面上有许多孔眼的外壳和通过上述孔眼产生吸力的装置。穿孔加捻辊的支承是把吸气管固定在机架上,一部分装在加捻辊的外壳内,吸气管靠近外壳内壁的地方有一个沿穿孔加捻辊轴向延伸的吸气嘴。一个轴承固装在吸气管内,一根轴在其一端由上述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其另一端则固定在加捻辊外壳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