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变压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转变压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241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26 C N 1 0 2 8 4 2 4 1 5 A *CN102842415A* (21)申请号 201210358049.5 (22)申请日 2012.09.25 H01F 38/18(2006.01) H02K 1/12(2006.01) H02K 3/12(2006.01) H02K 1/22(2006.01) (71)申请人苏州和鑫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2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跨 春路239号 (72)发明人胡岗 姜全荣 何平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
2、224 代理人董建林 (54) 发明名称 旋转变压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变压器,包括转子、定 子,转子的外圆表面和定子的内圆表面之间设有 气隙,定子的内圆表面间隔地开有多个齿和槽,在 每个齿上依次绕有三层绕组:一层是用于通入激 磁电流的激磁绕组,另外两层是输出感应电动势 的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转子的外圆表面均匀设 置有P个波峰和P个波谷,波峰和波谷相互圆滑 连接成转子的波浪形外表面。本发明的旋转变压 器,结构简单,各绕组可用专门的绕线机一次性的 绕在定子上;转子、定子可由冲床冲制的冲片叠 压而成,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 本。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输出电动势的幅值将分。
3、 别随转子转角作P次正弦和P次余弦变化的电压, 从而实现了输出绕组具有两相多极旋转变压器的 功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 一种旋转变压器,包括转子、定子,所述转子的外圆表面和定子的内圆表面之间设 有气隙,其特征是,所述定子的内圆表面间隔地开有多个齿和槽,在每个齿上依次绕有三层 绕组:一层是用于通入激磁电流的激磁绕组,另外两层是输出感应电动势的正弦绕组和余 弦绕组; 所述转子的外圆表面均匀设置有P个波峰和P个波谷,所述波峰和波谷。
4、相互圆滑连接 成转子的波浪形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定子均由硅钢片叠压而 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上开设偶数个齿和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内圆表面和转子的外 圆表面之间均匀设置有气隙,所述气隙介于0.3-1.2mm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外圆表面上波峰顶部 与定子内圆表面之间的间隙min为0.36-1.2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内圆表面与所述转子的 外圆表面上的波谷底部之间的间隙介于3.2+mi。
5、n与3.5+min之间。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42415 A 1/3页 3 旋转变压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测角的传统旋转变压器,其激磁绕组,输出绕组分别设置在转子和定子上,它 是一种有刷(有触点)结构,若要实现无刷化,需要加一个环形耦合变压器(简称“环变”),这 样一来,使旋转变压器的结构复杂化;并且这种无刷旋转变压器其极对数,大多数以一对极 为主。若要用到2-12对极,这种旋转变压,设计和制造难度极大,几乎是不可能,而现有的 另一种所谓“游标式旋转变压器”,激磁绕组输出绕组都在定子上,实现了无。
6、刷化,但这种游 标式旋转变压器极对数P很多,最少的极对也大都在16对极以上,并且要采用结构复杂的 正弦绕组,制造难度大。这二类旋转变压器在用于极对数较少的多极角度测量时,特别在用 于极对数为2-12对极的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上作为转子位置传感器,都不是理想元件。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测角的旋转变压器结构复杂且不适用于极对数在2-12对极 的多极角度测量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磁阻变化原理的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用 于多极(2-12对极)角度测量或多极角度位置传感器。 0004 本发明的一种旋转变压器,包括转子、定子,所述转子的外圆表面和定子的内圆表 面之间设有气隙,其特征是,。
7、所述定子的内圆表面间隔地开有多个齿和槽,在每个齿上依次 绕有三层绕组:一层是用于通入激磁电流的激磁绕组,另外两层是输出感应电动势的正弦 绕组和余弦绕组; 所述转子的外圆表面均匀设置有P个波峰和P个波谷,所述波峰和波谷相互圆滑连接 成转子的波浪形外表面。 0005 所述转子、定子均由硅钢片叠压而成。 0006 所述定子上开设偶数个齿和槽。 0007 所述定子的内圆表面和转子的外圆表面之间均匀设置有气隙,所述气隙介于 0.3-1.2mm间。 0008 所述转子的外圆表面上波峰顶部与定子内圆表面之间的间隙min为 0.36-1.2mm。 0009 所述定子内圆表面与所述转子的外圆表面上的波谷底部之间。
8、的间隙介于 3.2+min与3.5+min之间。 0010 本发明的旋转变压器激磁绕组按规定的恒压交流电激磁时,通过电磁感应原理, 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分别输出感应电动势,其幅值随转子转角作P次正弦和余弦变化。激 磁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电压转换无需通过电刷或环变来完成,因此实现了无刷化(或叫 无接触化),从根本消除了由于触点存在,给运行带来的诸多电磁干扰和运行寿命问题。 0011 本发明的旋转变压器具有以下特点: 说 明 书CN 102842415 A 2/3页 4 1、转子的外圆表面形状,按含有正弦化特征设计成波浪形。 0012 2、定子的内圆齿上激磁绕组正反相间串联而成,当激磁绕组通以恒压正。
9、弦交流电 时,其激磁电流大小与转子转角无关,所以其输入阻抗是一个恒值。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的 输出电动势Es、Ec可以分别表示为: Es=EmSinP; Ec=EmCosP; 其中,转子转角;P转子极对数;Em为输出绕组输出电动势的幅值。 0013 从上述公式看出,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输出电动势的幅值将分别随转子转角作P 次正弦和P次余弦变化的电压,从而实现了输出绕组具有两相多极旋转变压器的功能。 0014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旋转变压器,结构简单,制造时绕组可用专门的绕线机,一次性的直接绕在定 子上,即以机械化代替了人工下线操作。转子冲片、定子冲片可用高速冲床冲制,然后叠压 成转子。
10、和定子,且定子内圆和转子外圆无需磨加工,就能保证气隙尺寸和定子内圆与转子 外圆的同轴度,所以生产时机械化程度相当高,从而也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正弦绕组和 余弦绕组输出电动势的幅值将分别随转子转角作P次正弦和P次余弦变化的电压,从而实 现了输出绕组具有两相多极旋转变压器的功能。可用于电动汽车上作为动力驱动电动机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有多种极对数(2-12对极)要求的转子位置检测传感器。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转子1、定子2、齿2a、槽2b、气隙3、激磁绕组4、正弦绕组5、余弦绕组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
11、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旋转变压器包括转子1、定子2、激磁绕组4、正弦绕组 5、余弦绕组6。转子1和定子2均由多片高导磁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定子2的内圆表面和 转子1的外圆表面之间均匀设置有气隙3(一般为0.3-1.2mm)。转子1的外圆表面均匀设 置有P个波峰和波谷。波峰和波谷相互圆滑连接成转子1的波浪形外圆表面,P为该磁阻 式多极旋转变压器的极对数。 0018 定子内圆表面沿轴向开有齿2a和槽2b,在槽2b的空间中、围绕齿2a绕有激磁绕 组4、正弦绕组5和余弦绕组6。其中,每个齿2a上沿。
12、齿的高度方向,靠铁心表面均匀地都 绕有正反相间串联成为第一层的激磁绕组4,在第一层的激磁绕组4之上,绕有输出电动势 的幅值按正弦规律分布的第二层的正弦绕组5,在第二层的正弦绕组5之上,绕有输出电动 势的幅值按正余弦规律分布的第三层的余弦绕组6。较佳的方案是第二层的正弦绕组5和 第三层的余弦绕组6中,双方各有一半绕组进行互换层次,即正弦绕组5有一半绕组绕在第 三层上,余弦绕组6有一半在绕组绕在第二层上,有利于提升输出绕组电气性能。 0019 本实施例中定子内圆表面沿轴向开有20个齿2a和槽2b。转子1的外表面上,波 说 明 书CN 102842415 A 3/3页 5 峰顶部与定子2内圆表面之间的间隙min为1mm,定子2内圆表面与转子1的外圆表面上 波谷底部之间的间隙为4.2mm。 00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2842415 A 1/1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241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