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贴剂.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263254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84705.1

申请日:

2012.08.10

公开号:

CN102824245A

公开日:

2012.12.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F 7/03申请公布日:201212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7/03申请日:20120810|||公开

IPC分类号:

A61F7/03; A61F13/02; A61M37/00

主分类号:

A61F7/03

申请人:

孙雁群

发明人:

孙雁群; 范作盛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九华中路240号中医院骨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代理人:

张小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袋状支持体、内置于袋状支持体内的自发热体以及层叠在袋状支持体上的粘结剂层,在粘结剂层上还层叠有蜡层,该蜡层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蜡层的外侧面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蜡层,利用了蜡疗的物理治疗作用,由于蜡层的阻隔,自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首先传导至蜡层,蜡层接收热能而发热,蜡层的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因此能有效的避免自发热贴剂低温烫伤的发生,而且热透均匀纵深持久,改变了自发热贴剂的紊乱性和浅表性,安全舒适,能大幅度的提高疗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袋状支持体(1)、内置于袋状支
持体(1)内的自发热体(2)以及层叠在袋状支持体(1)上的粘结剂
层(3),在粘结剂层(3)上还层叠有蜡层(4),该蜡层(4)主要
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蜡层(4)的外侧面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蜡层(4)的
外侧面上设有多个隆起的圆锥状的粒针(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粒针(5)主要
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层(4
)中还混合有脂类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状支持体(1
)的材质为无纺布,在袋状支持体(1)的靠近所述粘结剂层(3)的
一侧的内表面上层叠有高分子材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中
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为PE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层(3)
中所使用的粘结剂为压敏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蜡层(4)上
还覆盖有离型保护膜(6)。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蜡层(4)中
还可以混合有药物。

说明书

一种自发热贴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发热贴剂。

背景技术

用氧化发热技术制成无源性产热贴片,治疗寒湿痹症,谓之熨,是中
医外治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日久弥新。由于热能还可以促进经皮给药
的吸收,因此在医疗市场上各种自发热贴剂层出不穷。但是所有的自
发热贴剂均存在着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1、低温烫伤,在贴敷部位因
温热发生的组织损害,常导致医患纠纷。2、升温峰值高,维持温度低
,产热紊乱,舒适性差。

应用自发热技术进行局部贴敷治疗,在我国历史久远,为患者所接受
。但低温烫伤始终未能避免。国外采用的温控技术同样没有很好的解
决这一问题,且价格昂贵。所以研制一种能够解决低温烫伤这一难题
的自发热贴剂就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低温烫伤的自发热贴
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发热贴
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袋状支持体、内置于袋状支持体内的自发热体
以及层叠在袋状支持体上的粘结剂层,在粘结剂层上还层叠有蜡层,
该蜡层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蜡层的外侧面用于与人体皮肤接
触。

在所述蜡层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隆起的圆锥状的粒针。

所述粒针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

所述蜡层中还混合有脂类物质。

所述袋状支持体的材质为无纺布,在袋状支持体的靠近所述粘结剂层
的一侧的内表面上层叠有高分子材料层。

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中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为PE材料。

所述粘结剂层中所使用的粘结剂为压敏胶。

在所述蜡层上还覆盖有离型保护膜。

在所述蜡层中还可以混合有药物。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蜡层,利用了蜡疗
的物理治疗作用,由于蜡层的阻隔,自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首先传导至
蜡层,蜡层接收热能而发热,蜡层的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因此能
有效的避免自发热贴剂低温烫伤的发生,而且热透均匀纵深持久,改
变了自发热贴剂的紊乱性和浅表性,安全舒适,能大幅度的提高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袋状支持体;2、自发热体;3、粘结剂层;
4、蜡层;5、粒针;6、离型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发热贴剂,其包括袋状支持体1、内置于
袋状支持体1内的自发热体2以及层叠在袋状支持体1上的粘结剂层3,
在粘结剂层3上还层叠有蜡层4,该蜡层4为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
的纯蜡,蜡层4的内面粘贴在粘结剂层3上,蜡层4的外侧面用于与人体
皮肤接触,而且蜡层4
完全位于粘结剂层3的区域内,粘结剂层3将整片贴剂粘贴在人体皮肤
上。

蜡疗属于中医外治法熨的范畴,是利用蜡的蓄热保热功能产生治疗作
用,其缺点是蜡无法产热,热疗时间短暂,但由于蜡热容量大,蜡疗
过程中不会发生烫伤。分析研究表明,蜡是传导热疗中最好的一种介
质,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即使在60-70度的温度时亦不发生烫伤。
可是蜡只能依靠外来热能蓄热,不能产热。尽管蜡疗的物理治疗作用
卓越,因技术问题,需要特定的器具和环境,极不方便,造成蜡疗不
为人们所熟知和没有形成规模。本自发热贴剂增加蜡层4,利用了蜡疗
的物理治疗作用,在使用时揭去保护膜,将蜡面贴于皮肤。由于蜡层
4的阻隔,自发热体2产生的热量首先传导至蜡层4,蜡层4接收热能而
发热,蜡层4的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因此能有效的避免自发热贴剂
低温烫伤的发生,而且热透均匀纵深持久,改变了自发热贴剂的紊乱
性和浅表性,安全舒适,能大幅度的提高疗效。本自发热贴剂将传统
的贴剂和蜡疗相结合,优势互补,既解决了产热贴片所存在的低温烫
伤问题,也弥补蜡疗的不足之处,使传导热形成质的转变后再作用于
皮肤组织,皮肤组织所接受的传导热已变为蜡层的热能,患者所得到
的治疗是蜡层热能以其特有的物理方式产生的效应,升温后的蜡层对
人体组织纵深透热达2-5厘米,可对深层组织产生热疗作用和引导药物
深层次的扩散,远优于单纯氧化发热贴片。本贴剂将贴敷式传导热治
疗转变为便携式蜡疗,解决了自发热贴片和传统蜡疗所存在的难题,
以便大规模推广使用。

如图1所示,本贴剂在蜡层4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隆起的圆锥状的粒针
5,该粒针5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在蜡层4受热收缩过程中会对
肢体自然形成机械压迫动能,并通过粒针5产生穴位刺激,形成针、熨
、药并用,通过临床验证,取得满意效果。粒针5的底部直径为3-8毫
米,针高为2-6毫米。

本贴剂的蜡层4中除了石蜡和蜂蜡外,根据不同治疗、保健的需求,还
可以混合有药物,形成药蜡层,另外还可以混合脂类物质,如植物油
、矿物油和某些精油等。

本贴剂的袋状支持体1的材质为无纺布,在袋状支持体1的靠近粘结剂
层3的一侧的内表面上层叠有高分子材料层,无纺布透气性好,使空气
与袋内的自发热体2接触,发热块,效果好。自发热体2的材质为氧化
发热粉末,以铁粉为主。

高分子材料层中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为PE材料,高分子材料层具有非
通透性的特性,能阻隔自发热体的发热材料渗出,防止其与蜡层4发生
化学反应,避免影响蜡层4的疗效。

本贴剂的粘结剂层3中所使用的粘结剂为压敏胶。

如图1所示,本贴剂的在蜡层4上还覆盖有离型保护膜6,贴剂在未使用
时,通过离型保护膜6防止杂质进入蜡层4和粘结剂层3上。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贴剂为长方形,蜡层4也为长方形,在蜡层4上
布置有六个粒针5,分两行排列。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贴剂为长方形,蜡层4为圆形,并被分割成四
块,四个蜡层4呈矩形排列,在各蜡层4上的中心各布置有一个粒针5。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贴剂为长方形,蜡层4为椭圆形,在蜡层4上布
置有五个粒针5,其中一个粒针5布置在蜡层4的中心,另4个粒针5呈矩
形布置在中心粒针5的四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
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
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
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自发热贴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自发热贴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自发热贴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发热贴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发热贴剂.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424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 C N 1 0 2 8 2 4 2 4 5 A *CN102824245A* (21)申请号 201210284705.1 (22)申请日 2012.08.10 A61F 7/03(2006.01) A61F 13/02(2006.01) A61M 37/00(2006.01) (71)申请人孙雁群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九华中路 240号中医院骨科 (72)发明人孙雁群 范作盛 (74)专利代理机构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4107 代理人张小虹 (54) 发明名称 一种自发热。

2、贴剂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 包括袋状支持体、内置于袋状支持体内的自发热 体以及层叠在袋状支持体上的粘结剂层,在粘结 剂层上还层叠有蜡层,该蜡层主要由石蜡和蜂蜡 混合构成,蜡层的外侧面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与 现有技术相比,增加蜡层,利用了蜡疗的物理治疗 作用,由于蜡层的阻隔,自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首先 传导至蜡层,蜡层接收热能而发热,蜡层的热容量 大、导热系数低,因此能有效的避免自发热贴剂低 温烫伤的发生,而且热透均匀纵深持久,改变了自 发热贴剂的紊乱性和浅表性,安全舒适,能大幅度 的提高疗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袋状支持体(1)、内置于袋状支持体(1)内的自 发热体(2)以及层叠在袋状支持体(1)上的粘结剂层(3),在粘结剂层(3)上还层叠有蜡层 (4),该蜡层(4)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蜡层(4)的外侧面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蜡层(4)的外侧面上设有多 个隆起的圆锥状的粒针(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粒针(5)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 合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

4、或2或3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层(4)中还混合有 脂类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状支持体(1)的材质为无纺 布,在袋状支持体(1)的靠近所述粘结剂层(3)的一侧的内表面上层叠有高分子材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中所使用的高 分子材料为PE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层(3)中所使用的粘结 剂为压敏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蜡层(4)上还覆盖有离型保 护膜(6)。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蜡层(4)中。

5、还可以混合有药 物。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4245 A 1/3页 3 一种自发热贴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发热贴剂。 背景技术 0002 用氧化发热技术制成无源性产热贴片,治疗寒湿痹症,谓之熨,是中医外治法重要 的组成部分。日久弥新。由于热能还可以促进经皮给药的吸收,因此在医疗市场上各种自 发热贴剂层出不穷。但是所有的自发热贴剂均存在着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1、低温烫伤,在 贴敷部位因温热发生的组织损害,常导致医患纠纷。2、升温峰值高,维持温度低,产热紊乱, 舒适性差。 0003 应用自发热技术进行局部贴敷治疗,在我国历史久远,为患者所接受。但低温烫伤 始终未能避免。

6、。国外采用的温控技术同样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且价格昂贵。所以研 制一种能够解决低温烫伤这一难题的自发热贴剂就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低温烫伤的自发热贴剂。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 于:包括袋状支持体、内置于袋状支持体内的自发热体以及层叠在袋状支持体上的粘结剂 层,在粘结剂层上还层叠有蜡层,该蜡层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蜡层的外侧面用于与 人体皮肤接触。 0006 在所述蜡层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隆起的圆锥状的粒针。 0007 所述粒针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 0008 所述蜡层。

7、中还混合有脂类物质。 0009 所述袋状支持体的材质为无纺布,在袋状支持体的靠近所述粘结剂层的一侧的内 表面上层叠有高分子材料层。 0010 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中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为PE材料。 0011 所述粘结剂层中所使用的粘结剂为压敏胶。 0012 在所述蜡层上还覆盖有离型保护膜。 0013 在所述蜡层中还可以混合有药物。 0014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蜡层,利用了蜡疗的物理治疗作 用,由于蜡层的阻隔,自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首先传导至蜡层,蜡层接收热能而发热,蜡层的 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因此能有效的避免自发热贴剂低温烫伤的发生,而且热透均匀纵深 持久,改变了自发热贴剂的。

8、紊乱性和浅表性,安全舒适,能大幅度的提高疗效。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实施例一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2824245 A 2/3页 4 0017 图3为实施例二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实施例三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0019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袋状支持体;2、自发热体;3、粘结剂层;4、蜡层;5、粒针; 6、离型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发热贴剂,其包括袋状支持体1、内置于袋状支持体 1内的自发热体2以及层叠在袋状支持体1上的粘结剂层3,在粘结剂层3上还。

9、层叠有蜡层 4,该蜡层4为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的纯蜡,蜡层4的内面粘贴在粘结剂层3上,蜡层 4的外侧面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而且蜡层4完全位于粘结剂层3的区域内,粘结剂层3将 整片贴剂粘贴在人体皮肤上。 0021 蜡疗属于中医外治法熨的范畴,是利用蜡的蓄热保热功能产生治疗作用,其缺点 是蜡无法产热,热疗时间短暂,但由于蜡热容量大,蜡疗过程中不会发生烫伤。分析研究表 明,蜡是传导热疗中最好的一种介质,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即使在60-70度的温度时亦 不发生烫伤。可是蜡只能依靠外来热能蓄热,不能产热。尽管蜡疗的物理治疗作用卓越,因 技术问题,需要特定的器具和环境,极不方便,造成蜡疗不为人们所熟。

10、知和没有形成规模。 本自发热贴剂增加蜡层4,利用了蜡疗的物理治疗作用,在使用时揭去保护膜,将蜡面贴于 皮肤。由于蜡层4的阻隔,自发热体2产生的热量首先传导至蜡层4,蜡层4接收热能而 发热,蜡层4的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因此能有效的避免自发热贴剂低温烫伤的发生,而 且热透均匀纵深持久,改变了自发热贴剂的紊乱性和浅表性,安全舒适,能大幅度的提高疗 效。本自发热贴剂将传统的贴剂和蜡疗相结合,优势互补,既解决了产热贴片所存在的低温 烫伤问题,也弥补蜡疗的不足之处,使传导热形成质的转变后再作用于皮肤组织,皮肤组织 所接受的传导热已变为蜡层的热能,患者所得到的治疗是蜡层热能以其特有的物理方式产 生的效应,。

11、升温后的蜡层对人体组织纵深透热达2-5厘米,可对深层组织产生热疗作用和 引导药物深层次的扩散,远优于单纯氧化发热贴片。本贴剂将贴敷式传导热治疗转变为便 携式蜡疗,解决了自发热贴片和传统蜡疗所存在的难题,以便大规模推广使用。 0022 如图1所示,本贴剂在蜡层4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隆起的圆锥状的粒针5,该粒针 5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在蜡层4受热收缩过程中会对肢体自然形成机械压迫动能, 并通过粒针5产生穴位刺激,形成针、熨、药并用,通过临床验证,取得满意效果。粒针5的 底部直径为3-8毫米,针高为2-6毫米。 0023 本贴剂的蜡层4中除了石蜡和蜂蜡外,根据不同治疗、保健的需求,还可以混合有 。

12、药物,形成药蜡层,另外还可以混合脂类物质,如植物油、矿物油和某些精油等。 0024 本贴剂的袋状支持体1的材质为无纺布,在袋状支持体1的靠近粘结剂层3的一 侧的内表面上层叠有高分子材料层,无纺布透气性好,使空气与袋内的自发热体2接触,发 热块,效果好。自发热体2的材质为氧化发热粉末,以铁粉为主。 0025 高分子材料层中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为PE材料,高分子材料层具有非通透性的 特性,能阻隔自发热体的发热材料渗出,防止其与蜡层4发生化学反应,避免影响蜡层4的 疗效。 0026 本贴剂的粘结剂层3中所使用的粘结剂为压敏胶。 说 明 书CN 102824245 A 3/3页 5 0027 如图1所示。

13、,本贴剂的在蜡层4上还覆盖有离型保护膜6,贴剂在未使用时,通过离 型保护膜6防止杂质进入蜡层4和粘结剂层3上。 0028 实施例一 0029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贴剂为长方形,蜡层4也为长方形,在蜡层4上布置有六 个粒针5,分两行排列。 0030 实施例二 003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贴剂为长方形,蜡层4为圆形,并被分割成四块,四个蜡层 4呈矩形排列,在各蜡层4上的中心各布置有一个粒针5。 0032 实施例三 003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贴剂为长方形,蜡层4为椭圆形,在蜡层4上布置有五个 粒针5,其中一个粒针5布置在蜡层4的中心,另4个粒针5呈矩形布置在中心粒针5的四 周。 0034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 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 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2824245 A 1/2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4245 A 2/2页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4245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