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宜于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杂环化合物,此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此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及用此类化合物调节植物生长的方法。 在欧洲专利公开0097425中,介绍了某些具有杀真菌作用的三唑化合物和咪唑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通式为(Ⅰ)的三唑及其立体异构体,
其中R1是含有2-6个碳原子的烷基卤代烷基,或基团-(CH2)n-R4,其中n=0-2,R4为可以被低级烷基任意取代的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R2是氢,含1-4个碳原子的烷基,含2-4个碳原子的链烯基、含2-4个碳原子的炔基或苄基;R3是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任意取代的叔丁基;还有式(Ⅰ)(其中R2是氢)的化合物的盐,酯和金属配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能含有手性中心。此类化合物一般是以外消旋混合物的形式制得。然而可用技术上已知的诸种方法将这些混合物和其他混合物分离成单一的异构体,本发明包含这些异构体。
优先选用的基团R2是氢或甲基。R1最好是含3-5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直链烷基,特别是3-4个碳原子的此类烷基或含2-4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当R1为卤代烷基时,最好含一个卤原子。较好的卤原子为氯、溴和氟,而最好是氯。如果R1是基团-(CH2)n-R4n最好为0或1。
R3可以为叔丁基团,即为:
此叔丁基团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任意取代,例如被一个或多个氟原子取代得到如下的基团:
其中的X是Cl或F而y是Cl。F或H;R3最好是未被取代的叔丁基或被一个卤原子取代的叔丁基。比较好的卤原子是氟、氯和溴,而以氟和氯最好。
本发明包括式Ⅰ化合物(其中的R2是氢)的盐类、酯类和金属配合物。例如乙酸酯或苯甲酸酯则是其酯类的例子;而甲苯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盐酸盐、氢溴酸盐、正磷酸盐和硝酸盐则是其盐类的例子。并不局限于上面所述的一般情况,本发明也包括在农业化肥中用的能分解形成式Ⅰ化合物的任何化合物。
本发明各化合物的例子示于下面表Ⅰ中,表中列出了上面通式Ⅰ中R1和R2的各种含义,R3具有下面的结构
这里的X在表Ⅰ中列出。
表Ⅰ中的3号化合物的盐的例子列于下面表Ⅱ中,制得这些盐的酸列于该表的第一栏。下面表Ⅲ中列出了表Ⅰ中的4号化合物的盐的例子。
表Ⅱ
通式Ⅰ中R2是氢的各化合物可以由通式(Ⅱ)化合物与通式(Ⅲ)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而制得,
式(Ⅲ)中的R1的定义同上,M是金属,最好是锂、镁或铝。反应宜在诸如乙醚或四氢呋喃这类溶剂中、-80℃至80℃下,最好在惰性气体中进行。其产品可用质子给体予以骤冷处理。当M是镁时,此有机金属化合物具体就是R1-C≡C-Mg卤化物。
制备R2是氢的式(Ⅰ)化合物也可采用在酸粘合剂(如碳酸钾)存在下,在适当溶剂中,使化合物(Ⅳ)或(Ⅴ)与1,2,4-三唑反应或与其一种碱金属盐形式反应
其中R1的规定同上,(Ⅳ)中的Hal是卤原子(最好是氯或溴原子)。
通式(Ⅳ)或(Ⅴ)化合物适宜于在20-120℃下与1,2,4-三唑的钠盐反应(制备此盐的典型办法为,在合适的溶剂如乙腈、甲醇、乙醇或二甲基甲酰胺中,将氢化钠或甲醇钠加到1,2,4-三唑中)。将此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合适的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可以分离出产品。
通式(Ⅰ)中,R2是氢的化合物还可用以下方法制备,将通式Ⅵ的化合物与通式Ⅶ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进行反应
化合物(Ⅶ)中的R1规定同上,M是金属,最好是镁或铝。这反应宜于乙醚或四氢呋喃之类的溶剂中、于-80℃至80℃下,最好在惰性气体中进行。产品用质子给予体骤冷处理。当M是金属镁时,此有机金属化合物具体就是R1C≡CCH2Mg卤化物。这化合物常常作为混合物中的一个组分得到,需要将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例如用色谱法。
通式Ⅰ中的R1是卤代烷基的化合物也可用上述方法制备,例如将一个有机金属试剂如(Ⅶ)其中R′是卤代烷基加入到通式为Ⅵ的化合物中。还可用另一种起始原料来制备,即不用其中R1是卤代烷基的(Ⅶ)作原料,而代之以R1是羟烷基或羟烷基的衍生物,即其羟基被保护,例如成为醚,如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醚或四氢吡喃醚之类的醚,或其羟基被保护成为酯,例如对甲苯磺酸酯。
这羟基或其衍生物然后可用文献中已介绍的用一步或多步反应转变为需要的卤代烷基化合物。
本发明的这类醚(其中R2是烷基)和酯是由羟基化合物制得的,将羟基化物在适宜的碱存在下,与合适的卤化物、酰基氯或酸酐反应制得。
化合物(Ⅳ)和(Ⅴ)可用如Zh·Obshch·Kim·,1976,46(4)855、化学文摘85(3)21533W文献中所介绍的类似方法制备。式Ⅶ中的R3是卤代叔丁基的化合物可用文献如DE2820361和DE3025242中介绍的方法制备。
本发明的化合物对于木本植物和草本单和双子叶植物的生长的抑制或矮化作用证明了它对于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这种抑制或矮化作用对某些植物则可能是有益的,例如花生、谷类(如小麦、大麦和水稻)、油菜、蚕豆、向日葵、马铃薯和大豆。对于这些植物将茎高减小,不论是否具有如使茎坚强、粗壮和变短、节间缩短、增加板状干基的形成及更多的直立茎和叶的定向这些优点,但茎高的减小总可以减少倒伏的危险性,同时还可增加施肥量。在输电线等下面的树木是需要控制生长的,此种场合抑制木本植物的生长是有用的。
对于如果园中起防风林作用的树木的生长可以进行控制以防止对枝叶需要进行过多的截顶。控制针叶树的生长在种植园的管理中也是有益的;导致抑制或矮化作用的化合物用于改变甘蔗茎的生长以增加收获时甘蔗糖的浓度也是有用的;施以此类化合物还可控制甘蔗的开花和成熟;用于抑制花生的生长能有助于收获;延迟草的生长这对维持草地是有利的,合适的草的例子有:strenotaphrumsecund-atum(奥古氏草)、洋狗尾草(Cynosuruscristatus)、多花黑麦草和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和Perenne、细弱翦股颖(Agrostistenuis)、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百慕大草)、鸭茅(Dactylisglomerata)、羊茅属(Fest-uca Spp.)(例如紫羊茅)和早熟禾属(Poa Spp。)(例如Poapratense)。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抑制草的生长,但又无大的毒害植物的作用,对于其外观(特别是其颜色)也无有害影响,此特别对于将其用于装饰草坪和花坛围边草无疑具有吸引力。本发明的化合物对于如草花序的露出也有影响;也能抑制存在于这些草中的多种杂草的生长,此类杂草的例子可列举出苔草(如薄草属(Cyperus Spp.))和双子叶杂草(如雏菊、车前草、萹蓄、婆婆纳、蓟、酸模属草类(docks)和ragwort)。能阻止非耕种植物(如野草或地被植物)的生长,这样有助于管理种植园和大田作物。对于那些水果园,特别是那些土壤容易侵蚀的水果园,草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如果草长的过多,维持的工作量也相当大。本发明的化合物能限制草的生长而又不会将其杀死,草被杀死后将会导致土壤被侵蚀,所以本发明的化合物适于用在此种场合。与此同时,这些草争养份、争水的程度也就降低了,这样就会导致水果产量的增加。在某些场合,一个品种草的生长被抑制甚于其他品种的草,这种选择性对于如通过限制不想要的草的生长来改进草地质量是有益的。
矮化技术也适用于将观赏植物、家常植物、花园植物、苗圃植物(如大戟属植物、蔷微科植物、菊花、石竹、郁金香和黄水仙)小型化。
正如上面所指出的,本发明的化合物也能抑制木本植物的生长。此种性质能用于控制灌木树绿篱生长或用于水果树(如苹果树、梨树、樱桃树、桃子树和葡萄树等)的修整或减少修剪。本发明的化合物对某些针叶树抑制生长并不显著,这样将其用于针叶树苗圃以控制不愿要的植物的生长是有用的。
增加作物产量或增加果园及其他作物座果、结荚和谷物结粒能力这些事实本身就证明了对于植物生长的调节效应(正如上面所意指的)。
用于马铃薯,在田间可以控制蔓藤,贮藏时可以抑制发芽。
本发明化合物所引起的其他植物生长调节效应包括:改变叶的角度和形态(二者增加了对于光线的接收,也增加了对于光线的利用)及促进单子叶植物分蘖。改善对光线的接收,对于世界上的主要作物,如小麦、大麦、水稻、玉米、大豆、甘蔗、马铃薯、种植园作物和果园作物都是有价值的。叶角效应可能是有益的,例如改变马铃薯叶的方向,使之接收更多的光线,从而增加光合作用及其块茎重量。在单子叶植物(例如水稻)上,靠分蘖的增加,每单位面积上开花的茎也就增加了,这样该作物的总产量也就增了。另外,能更好地控制和改变等级关系,这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生长的营养阶段和生殖阶段均是可能的,特别是对于诸如小麦、大麦、水稻和玉米之类的谷类,据此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开花的茎的数目,按此种办法还可改进穗内谷粒大小的分布以增加产量。在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处理稻株或水稻时,例如可以颗粒或颗粒状制剂的形式,如缓慢释放的颗粒形式施于秧田中、稻田水中及其他栽培场所和介质中。对于处理水稻,可将其颗粒置于水中。对于草地,尤其是观赏植物园的草,增加分蘖可能导致其草更密,这样也会增加其耐磨的弹力;对于饲用牧草,可以提高产量,改进质量,如改善可消化性和适口性。
用本发明化合物处理植物可使其叶变深绿。对于诸如大豆、棉花这类双子叶植物,可促其长出侧枝。
本发明化合物可阻止或至少延迟甘蔗开花(从而增加糖产量),或改变其他许多作物的开花方式。本发明化合物还可以使甘蔗矮小而对糖产量又无大的影响,这样便增加种植密度。同样,对于其他块根作物(例如萝卜、芜菁甘蓝、饲用甜菜、欧洲防风根、甜菜根、大薯和木薯)也能增加种植密度。
本发明化合物宜于用作限制棉花营养生长,从而提高棉花产量。作物产量也可增加,这是由于改变了干物质的分配而使收获指数(即收获量作为总干物质的一部分)提高所致。此种情况对于所有上述块根作物、豆科作物、谷类、树木、种植园植物和果园植物同样适用。
由于本发明化合物能延迟种子芽的出土、缩短茎高及延迟开花,所以适于用作使植物抵抗逆境。返一性质在一些国家可用来防止冻害,在那里冬天有大雪复盖,而经处理的植物在天气寒冷时将仍存留在雪被下面。对某些植物,本发明化合物可使之耐旱或耐寒。
如对种子进行低比率处理,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并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化合物都一定表现出所有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这些化合物的优点是,对于种类繁多的植物品种,具有广谱生长调节作用。然而,对某一个特殊种类植物和/或调节植物生长效应而论,具有高度特异活性的化合物,也是同样有用的。
许多例子表明本发明化合物作为生长抑制剂,对许多类的植物其效果是十分好的,特别是对于如小麦、大麦和水稻这类籽粒小的谷物如玉米这类大籽粒植物,和如苹果之类的双子叶植物。本发明化合物对于缩短叶舌间的长度一般是十分优异的,叶舌间长度的减小是成熟植物节间长度减小的一个标志,这也必然是限制谷物倒伏性的一个标志。对于如苹果之类的木本植物,本发明化合物作为一般的抑制剂,用于果园的管理。同时,这些化合物还有使作物变绿的作用,对于谷类,可影响分蘖,这就导致成熟期穗数增加,从而增加产量。本发明的某些化合物作为生长抑制剂对水稻和大麦的效果要比苹果树显著得多,即使采用较低的用量比率,对于水稻和大麦也是有效的。然而一般说来对于苹果树采用较高的用量比率是有效的,同时对此类植物较为重要的是具有与其活性有关的征兆好的征兆。
用本发明的方法调节植物生长时,用以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合物的用量将取决于若干因素,例如选用的特定化合物,将要调节其生长的植物种类。然而一般情况下其用量比率为0.01-15千克/公顷,最好为0.1-5千克/公顷。如果采用生物可降解的缓慢释放的聚合物颗粒,适宜的用量比率为1-10克/公顷;如果用量比率较低,也可采用电力喷雾技术。然而,对于某些植物,即使用量比率在这些范围内,也会产生不希望有的毒害植物的作用。为了适合任何特定目的,有必要进行一些例行试验,以确定特定化合物最佳用量比率。
为了调节植物生长的目的,本发明化合物可以像这样来使用,但为方便起见应将其配制成组合物来使用。所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如上文定义的化合物(Ⅰ),或其盐、酯或其金属配合物及任选的载体或稀释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文定义的化合物、或它的盐、酯或其金属配合物,或将会有上述化合物或它的盐、酯或其金属配合物的组合物施用于植物、植物种子或者植物或种子所在的场所。
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盐、金属配合物或酯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它们可以配制成不经配制直接施用于植物的叶上,或灌木和树木上、种子上,或植物、灌木或树木正生长在其中的或将要用来栽培它们的其他介质中,或喷雾,或喷粉,或以乳剂或膏剂的形式,或以熏蒸的形式使用,或以缓慢释放的颗粒形式施用。可将其施用于植物、灌木或树木的任何部分,如叶、茎、枝或根部,或根部周围的土壤、或播种前的种子,一般投放于土壤、稻田水中或水栽法的栽培体系中。本发明的化合物还可注入植物或树木中和用电动喷雾技术喷于植物上。
本文所用的“植物”这个术语包括幼苗、灌木和树木。
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于农业和园艺最好采用组合物形式。所用的组合物形式在任何情况下将由所面对的特殊目的而定。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是撒的粉或粒状形式,其中含有活性成分、固体稀释剂或载体,例如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Kieselguhr)、白云石、碳酸钙、滑石、粉状氧化镁、漂白石、石膏、休特土(Hewitt′s earth)、硅藻土和瓷土这类填料。这样的颗粒可加工成不再作进一步处理适宜于投放于土壤中的颗粒。这些颗粒是按下述方法制成的,用活性成分浸渍填料丸,或将由活性成分和粉状填料组成的混合物成丸。作种衣用的组合物可以包括:有助于此组合物粘附于种子上的试剂(如矿物油);或采用另一种办法,用有机溶剂(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甲酰胺)配制活性成分以作种衣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是分散的粉状、颗粒或细粒状形式,其中含有湿润剂以促进此粉状或颗粒状物分散在液体中,此种粉状或颗状组合物中也可含填料或悬浮剂。
可用下述方法配制含水白分散体或乳浊液,将活性成分(一种或多种)溶解在含有任选的湿润剂、分散剂或乳化剂的有机溶剂中,然后再将此混合物加入也可含有湿润剂、分散剂或乳化剂的水中。适宜的有机溶剂有:二氯乙烷、异丙醇、丙二醇、双丙酮醇、甲苯、煤油、甲基萘、二甲苯、三氯乙烯、糠醇、四氢糠醇、乙二醇醚(如2-乙氧基乙醇和2-丁氧基乙醇)。
要用作喷雾的组合物也可成气溶胶的形式,在推进剂(例如氟三氯甲烷或二氯二氟甲烷)存在下将制剂加压储存在一容器中。
可将本发明的化合物于干燥状态下与烟火混合物混合以配制成一种适宜在密闭空间里产生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烟雾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还可以微胶囊的形式来使用。也可加工成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剂型以使之缓慢的、有控制的释放活性物质。
借助于在处理表面加入各种适宜的添加剂,例如改进分散作用、粘附力和抵抗雨水的各种添加剂,以使不同的组合物能更好地适合于各种用途。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与肥料(如含氮、钾、磷的肥料)混合起来使用。仅含有要加入的肥料的颗粒,外涂以本发明化合物,这样的组合物是优先选用的。这样的颗粒于含(按重量计)多达25%的本发明的化合物较合适。因此,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肥料组合物,它含有通式(Ⅰ)的化合物或它的盐、酯或它的金属配合物。
此组合物也可以是用作浸渍或喷雾的液体制剂,此制剂一般为含水分散体或乳浊液,它们含有活性成分和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如湿润剂、分散剂、乳化剂或悬浮剂;此制剂或者为一种适于用以进行电动喷雾的喷雾剂。上述试剂可能是阳离子试剂、阴离子试剂或非离子试剂。季铵化合物例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合适的阳离子试剂。
合适的阴离子试剂有:肥皂、硫酸脂族单酯的盐(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磺化的芳族化合物的盐(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素磺酸钠、钙或铵盐,丁基萘磺酸盐和二异丙基及三异丙基萘磺酸钠的混合物)。
合适的非离子试剂有:环氧乙烷与如油醇或十六醇这类脂肪族醇,或与如辛基苯酚或壬基苯酚和辛基甲酚这类烷基苯酚的缩合产物。其他的非离子试剂有:由长链脂肪族酸与己糖醇酐所得到的部分酯,上述部分酯与环氧乙烷的缩合产物,和卵磷脂。合适的悬浮剂有:亲水胶体(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羧基甲基纤维素钠)及植物胶(如金合欢树胶和黄蓍树胶)。
以悬浮水液或乳化水液来使用的组合物一般是以含有高比例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的浓缩物的形式供应的,使用前用水稀释。这些浓缩物应能经得住长期贮存,经过这样的贮存后能用水稀释,以配制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均匀的水制剂,以便用一般的和电动的喷雾装置进行喷洒。此浓缩物可含按重量计高达95%的活性成分,10-85%比较合适,而最好为25-60%。由于诸如二甲苯磺酸或十二烷基苯磺酸之类的烷芳基或芳基磺酸这类有机酸能增加活性成分(一种或多种)在浓缩物常用的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所以这些浓缩物应适当地含有这类有机酸。这些浓缩物也适宜含一些高比例的表面活性剂,这样才能获得在水中足够稳定的乳浊液。经稀释配制成水制剂后,这种制剂可以含有各种量的活性成分(一种或多种)而这取决于预定的目的。可以用含活性成分按重量计为0.0005%至10%,或0.01%至10%的水制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含一种或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其他化合物,如具有相似或辅助杀真菌或植物生长活性的化合物,或具有调节植物生长、除莠或杀虫活性的化合物。
添加的杀真菌化合物例如能够杀谷物(例如小麦)的穗病如菊壳针孢(Septoria)、桑浆果赤霉(Gibberella)和禾长蠕包(Helminthosporium Spp.),种子和土壤传播的病、葡萄霜霉病和白粉菌病及苹果的白粉菌病和斑点病等的化合物。适宜的添加的杀真菌的化合物的例子有:imazalil、苯菌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敌菌丹、克菌丹、硫磺粉、嗪氨灵、吗菌灵、克啉菌、定菌磷、furalaxyl、乙菌定、四氯硝基苯、甲菌定、磺酸丁嘧啶、百菌清、Vinclozolin、procymidone、iprodione、metalaxyl、forsetyl-aluminium、萎锈灵、氧化萎锈灵、双氯苯嘧醇、nuarimol、一甲呋萎灵、methfuroxan、nitrotal-isopropyl、triadimefon、涕必灵、氯唑灵、triadimenol、biloxazol、二噻农、乐杀螨、灭螨猛、双胍盐、多果定、薯瘟锡、毒菌锡、敌螨普、灭菌丹、抑菌灵、ditali-mphos、稻瘟净、放线菌酮、dichlobutrazol、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rochlorez、铜化合物、汞化合物、1-(2-氰基-2-甲氧基亚胺基乙酰基)-3-乙基脲、fenaponil、ofuracepropiconazole、etaconazole、fenpropemorph和fenpropidine。
为了使植物免受种子、土壤传播的病害或叶真菌毒素中毒,可以将通式(Ⅰ)各化合物与土壤、泥炭或其他根部周围的介质混合。
所添加的适宜的杀虫剂有:抗蚜威、噻嗯威、乐果、甲基-零五九、合成除虫菊酯杀虫剂和安果。
其他还有添加的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合物可以是用以控制杂草或坯芽形成,提高通式(Ⅰ)化合物调节植物生长活性的水平和耐久性,有选择地控制不要的植物(如草)的生长或者促使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通式Ⅰ化合物的作用更快或更慢。这些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也是除莠剂。
能和本发明的化合物混合或一起使用而起协同作用的适宜的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合物的例子有:赤霉素(例如GA3、GA4和GA7),植物生长激素(如3-吲哚基乙酸、3-吲哚基丁酸、萘氧基乙酸或萘乙酸),细胞激动素(例如激动素、二苯脲、苯并咪唑、苄腺嘌呤或苄基-6-氨基嘌呤),苯氧基乙酸(例如2,4-D或MCPA),取代的苯甲酸(例如三碘苯甲酸)、整形素(例如氯甲丹)、顺丁烯二酰肼、草甘膦、草甘二膦、长链脂肪醇和酸、dikegulac、fluoridamid、mefluidide、取代的季铵和季鏻化合物(如矮壮素*、氯化鏻、phosphonl D或mepiquat*)、etheph-on、carbetamide、3,6-二氯茴香酸甲酯、daminozide*、黄草灵、脱落酸、isopyrimol、1-(4-氯苯基)-4,6-二甲基-2-氧代-1,2-二氢吡啶-3-羧酸、羟基苯甲腈类(例如bromoxynil)、草吡唑*、benzoylprop-ethyl 3,6-dichloropicolinic acid、uniconazole、triapenth-anol、flurpirimidol、paclobutrazol、tetcycla-cis tecnazene和amidichlor。用前述的季铵化合物和带有基号的那些化合物最容易发生协同作用。
对于某些使用本发明化合物的方法,例如将本发明的化合物注入树木或植物,最好是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有相当高的溶解度,例如要超过30ppm。这些化合物可以水溶液的形式来使用,或用低级醇配制成溶液来作注射用。
对于某些应用,希望本发明的化合物在土壤中残留量低以防止对邻近植物或甚至其后种植在同一土壤中的植物的残效应。按这种使用的化合物最好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小于20个星期。
将用下面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其中红外光谱分析数据用最高值(厘米=1)表示,核磁共振数据用δH表示,质谱分析用m/e表示。
实施例1
制备2,2-二甲基-3-羟基-3-(4-甲基己-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化合物1)
步骤1
制备下式的环氧化物
向一个搅拌的、由2,2-二甲基-4-(1,2,4-三唑-1-基)-丁-3-酮(30克)、碘化三甲氧锍(47克)和溴化四正丁铵(0.3克)在甲苯(125毫升)中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5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45毫升)。将此混合物于70℃下搅拌3小时,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用水和盐水将其洗涤二次。用硫酸镁干燥,于真空中浓缩,得到黄色油状物(27.6克)。该粗品在硅胶柱上进行色谱分离,用乙醚/汽油(1∶1)然后100%乙醚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呈黄色油状物(25.3g),结晶为黄色固体。
NMR(100mHz,CDCl3)δ:1.04(9H,s),1.92(1H,d),2.74(1H,d),4.56(2H,AB)7.88(1H,s),8.08(1H,s).
步骤2
于乙基溴化镁(3.7毫升3.0摩尔的乙醚溶液)和四氢呋喃(10毫升)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3-甲基-1-戊炔(0.9克),迴流下加热此混合物30分钟后冷却到室温,再加入实施例1步骤1介绍的环氧化物(1.0克)的四氢呋喃(10毫升)溶液。将此混合物迴流下加热1小时后,将其分配于乙酸乙酯和水之间,其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的有机萃取液用水和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真空下浓缩。此粗品在硅胶上进行柱色谱分离,用乙醚(50-70%)的汽油溶液洗脱,制得该标题化合物,呈黄色固体(0.95克)(熔点42-44℃)。
NMR(270mHz,CDCl3)δ:0.94(3H,t),1.08(12H,cmplx),1.4(2H,m),2.1(1H,d),2.28(1H,m),2.34(1H,d),3.47(1H,s),4.30(1H,d),4.56(1H,d),7.96(1H,s),8.22(1H,s).
液体石蜡:3160-3650,3130cm-1.
分析:C15H25N3O,计算值:C,68.40;H,9.57;N,15.95%
测定值:C,68.40;H,9.30;N,15.70%
m/e:263,262,248,206,181,168,83,57.
实施例2
制备2,2-二甲基-3-羟基-3-(庚-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2号化合物)
于氮气中室温下向由乙基溴化镁(3.7毫升3.0摩尔的乙醚溶液)和四氢呋喃(40毫升)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己炔(0.9克),将此混合物迴流加热30分钟后冷却到室温,向此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实施例1步骤1中介绍的环氧化物(1.0克)的四氢呋喃(10毫升)溶液,迴流加热1小时。将其分配于乙酸乙酯和水之间,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和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萃取液。经硫酸镁干燥,真空下浓缩。用硅胶柱进行色谱分离,用乙醚(50-70%)的汽油溶液洗脱得到呈黄色油状的标题化合物(1.0克)。
NMR(100mHz,CDCl3)δ:0.7-1.04(3H,配合物),1.08(9H,s),1.1-1.6(4H,配合物),1.8-2.7(4H,配合物),3.44(1H,s),4.26(1H,d),4.56(1H,d),7.98(1H,s),8.24(1H,s).
分析:C15H25N3O,计算值:C,68.40;H,9.57;N,15.95%
测定值:C,68.38;H,9.83;N,15.69%
IR(液膜):3150-3600,3120cm-1.
m/e:263,262,248,230,206,168,83,57.
实施例3
制备2,2-二甲基-3-羟基-3-(己-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3号化合物)
按实施例2的步骤,用1-戊炔(1.1毫升)代替1-己炔,其粗品用硅胶柱进行色谱分离,用乙醚(50-70%)的汽油溶液进行洗脱,得到黄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0.95克)(熔点54-56℃)。
NMR(100mHz,CDCl3)δ:0.92(3H,t),1.08(9H,s),1.18-2.66(2H,配合物),1.92-2.64(4H,配合物),3.42(1H,s),4.30(1H,d),4.58(1H,d),7.98
(1H,s),8.24(1H,s).
分析:C14H23N3O,计算值:C,67.44;H,9.30;N,16.85%
测量值:C,67.62;H,9.34;N,16.57%.
IR(液体石蜡):3150-3600,3130cm-1.
m/e:249,234,221,192,168,83,57.
实施例4
制备2,2-二甲基-3-羟基-3-(5-甲基己-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4号化合物)
按实施例2的步骤,但是其中的1-己炔用4-甲基-1-戊炔(0.9克)代替,粗品用硅胶柱进行色谱分离,用乙醚(50-70%)的汽油溶液洗脱,得到黄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0.71克)(熔点45-50℃)。
NMR(100mHz,CDCl3)δ:0.96(6H,d),1.08(9H,s),1.6-2.7(5H,化合物),3.42(1H,s),4.30(1H,d),4.60(1H,d),7.98(1H,s),8.20(1H,s).
分析:C15H25N3O,计算值:C,68.40;H,9.57;N,15.95%
测量值:C,68.29;H,9.99;N,15.95%
IR(薄膜):3150-3650,3130cm-1.
m/e:263,262,248,206,168,83,57.
实施例5
制备2,2-二甲基-3-羟基-3-(4-甲基戊-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5号化合物)
于乙基溴化镁(5.5毫升3.0摩尔的乙醚溶液)和四氢呋喃(50毫升)的混合物中加入3-甲基-1-丁炔(1.13克),迴流加热30分钟后冷却到室温。加入实施例1步骤1介绍的环氧化物(1.5克)的四氢呋喃(10毫升)溶液,迴流加热1小时。将其分配于乙酸乙酯和水之间,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水和盐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真空下浓缩。粗品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乙醚(50-70%)的汽油溶液洗脱,得到黄色固体状标题化合物(1.2克)(熔点45-48℃)
NMR(100mHz,CDCl3)δ:1.0-1.3(15H,配合物),1.90-2.70(3H,配合物),3.46(1H,s),4.26(1H,d),4.58(1H,d),7.98(1H,s),8.24(1H,s).
分析:C14H23N3O,分析值:C,67.44;H,9.30;N,16.85%
测量值:C,67.44;H,9.65;N,16.66%
IR(液体石蜡):3050-3600厘米-1
m/e:249,234,192,168,83,57.
实施例6
制备2,2-二甲基-3-羟基-3-(4,4-二甲基戊-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6号化合物)
于乙基溴化镁(3.7毫升3摩尔的乙醚溶液)的无水四氢呋喃(20毫升)溶液中,在氮气中、室温下滴加叔丁基乙炔(0.9克)。将此混合物迴流加热30分钟后冷却到室温。滴加入实施例1步骤1制备的三唑基环氧化物(1.81克)的无水四氢呋喃(10毫升)溶液。将此混合物迴流加热2小时后冷却,小心加入水(2毫升)予以骤冷。真空下除去溶剂,其残余物分配于乙醚和水之间。水相再用乙醚萃取二次,合并乙醚萃取液,用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得到浅黄色油状物(2.15克),用硅胶柱进行色谱分离,用乙醚(60-100%)的汽油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得到浅黄色油状标题化合物(0.83克),放置后凝固(熔点55-58℃)。
NMR(CDCl3)δ:1.08(9H,s),1.20(9H,s),2.04,2.53(2H,2d(ABq)J 16Hz,3.47(1H,s),4.28(2H,2d(ABq)J 14Hz),7.95(1H,s),8.22(1H,s).
IR(液膜):3050-3650,3130cm-1.
m/e:263,262,248,245,230,206,181,168.
实施例7
制备2,2-二甲基-3-羟基-3-(5-甲基庚-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7号化合物)
按实施例6的步骤,但其中的叔丁基乙炔用4-甲基-己-1-炔(1.13克)代替,得到橙色油状物(2.5克)。用硅胶柱予以色谱分离,80%乙醚的汽油溶液作洗脱液,制得浅黄色油状标题化合物(1.61克)。
NMR(CDCl3)δ:0.87(3H,tJ8Hz),0.94(3H,dJ8Hz),1.08(9H,s),1.1-1.6(3H,cmplx),2.03(2H,cmplx),2.15,2.52(2H,2dtJ16Hz,2Hz),3.44(1H,s),4.30,4.54(2d(ABq)J16Hz),7.95(1M,s),8.22(1H,s).
IR(薄膜):3000-3600cm-1.
m/e:no M+,262,244,220,168.
分析:C16H27N3O计算值:C,69.27;M,9.81;N,15.15%
测量值:C,69.05;M,9.87;N,14.88%.
实施例8
制备3-(1,2,4-三唑-1-基-甲基)-2,2,9-三甲基-癸-5-炔-3-醇(表Ⅰ中的化合物8)
于氮气下,向5-甲基己-1-炔(2.65克)的无水四氢呋喃(30毫升)溶液中加入乙基溴化镁的乙醚溶液(9.2毫升,3M)。然后迴流0.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叔-丁基-1-(1,2,4-三唑-1-基-甲基)-环氧乙烷(2.5克)的无水四氢呋喃(10毫升)溶液,将反应混合物迴流2小时。冷却后小心地将混合物倾入水中,用乙醚萃取(2×200毫升)。乙醚层相继用水和盐水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生成的树胶状物用硅胶Merck Act.7731进行色谱分离,汽油/乙醚溶液为洗脱液,得到透明的树胶状产物(2.95克,77%)沸点200℃/0.6毫米汞柱。
分析:测量值:C,69.3;H,9.4;N,15.3.
C16H27N3O计算值C,69.3;H,9.8;N,15.2%;
IR膜:3600,2925,1360,1270,1200,1130,1080,1020,和680cm-1;
NMR:(90MHz CDCl3)0.88(6H,d,J 7Hz),1.08(9H,s),1.18-1.78(3H,m),1.94-2.18(2H,m),2.32(2H,qt,J 18and1.8Hz),3.34(1H,s),4.38(2H,q,J 12.6Hz),7.92(1H,s),8.19(1H,s);
m/e:278(M++1),262,234,220,and168(100%).
实施例9
制备3-(1,2,4-三唑-1-基-甲基)-2,2,7-三甲基-癸-5-炔-3-醇(表Ⅰ中的9号化合物)
于氮气下,向3-甲基己-1-炔(2.65克)的无水四氢呋喃(30毫升)溶液中加入乙基溴化镁的乙醚(9.2毫升,3M)溶液。将所得混合物迴流0.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叔丁基-1-(1,2,4-三唑-1-基-甲基)环氧乙烷(2.5克)的无水四氢呋喃(10毫升)溶液,将此反应混合物迴流2小时,冷却后将此混合物小心地倒入水中,用乙醚萃取(2×200毫升)。相继用水和盐水溶液洗涤乙醚层,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所得树胶状物用硅胶Merck Art.7731进行色谱分离,汽油/乙醚作洗脱液,得到白色固体产物(2.7克,71%),熔点44℃。
分析:测定值:C,68.9;H,10.1;N,15.2.
C16H27N3O计算值C,69.3;H,9.8;N,15.2%);
IR液体石蜡:3300,2900,1440,1370,1090,和680cm-1;
NMR90MHz;CDCl3:0.78-1.2(6H,m),1.1(9H,s),1.2-1.62(4H,m),1.94-2.72(3H,m),3.34(1H,s),4.42(2H,d,J 12.6Hz),7.94(1H,s),8.21(1H,s);
m/e278(M++1),262,234,220,和168(100%).
实施例10
制备2,2-二甲基-3-羟基-3-(4-环丙基-丁-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10号化合物)
步骤1
制备2,2-二甲基-3-羟基-3-炔丙基-4-(1,2,4-三唑-1-基)-丁烷
于氩气下,在一干燥仪器中放入镁屑(1.44克,0.060克原子),加入无水乙醚(10毫升)没过镁屑,于15℃下加入氯化汞(0.05克),接着再加几毫升炔丙基溴(5.34克,0.045M)的无水乙醚(15毫升)溶液。当此混合物混浊时,用冰/盐浴冷却,边搅拌,边慢慢滴加剩余的炔丙基溴溶液,滴加速度使能维持反应。然后将此混合物于0℃下搅拌1小时。将三唑基频哪酮(5.0克,0.030M)的无水二氯甲烷(20毫升)溶液逐步滴加到搅拌下的、保持温度在10℃以下的混合物中,将此混合物于20℃下搅拌过夜。在冷却下向所得到的粘稠的悬浮液中加入氯化铵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几次,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盐水洗涤。产品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得到浅黄色油状物。用硅胶进行色谱纯化,乙醚作洗脱液,得到油,此油逐渐结晶为灰白色固体(4.3克,熔点65-67℃)。
NMR(CDCl3)δ:1.10(9H,s);2.02(1H,s);2.34(2H,配合物);3.87(1H,s);4.47(2H,配合物);7.96(1H,s);8.24(1H,s)
IR(液体石蜡)cm-1:3550-3050,3240,3300,3148,2125
m/e:No M+,206,168,158,192
步骤2
于-60℃下,从0.25克,(36毫摩尔)的锂中取一小片加入液氨(约50毫升)中,接着再加一勺尖硝酸铁。继续逐步加入剩余的锂,搅拌此反应混合物直至颜色消色而呈灰色的悬浮液(约40分钟)。将步骤1的产品(2.5克,12毫摩尔)的四氢呋喃(10毫升)溶液加到此反应混合物中,搅拌2小时并让浴温升到-25℃。再将此浴冷却到-40℃,加入环丙基甲基溴(2.3毫升,24毫摩尔),让此反应混合物升到室温过夜,让其分配于乙酸乙酯和20%的氯化铵溶液之间,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和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得到棕色树胶状物(3克)。粗品用硅胶柱进行色谱纯化,乙醚(20-100%)的汽油溶液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浅黄色油状物(2g),放置会结晶出浅黄色固体(熔点38.5-41℃)。
NMR(CDCl3,270MHz)δ:0.16(2H,m);0.48(2H,m);0.90(1H,m);1.08(9H,s);2.12(3H,m);2.54(1H,m);3.50(1H,s);4.32(1H,d);4.59(1H,d);7.96(1H,s);8.25(1H,s).
m/e No M+,260,246,168,83,70,57
IR(液膜)3150-3550,3130,3070m-1
分析 C15H23N3O,计算值 C,68.93;H,8.87;N,16.08%
测量值 C,68.66;H,8.89;N,16.07%
实施例11
制备2,2-二甲基-3-羟基-3-(6-氯-己-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12号化合物)
于室温下、氮气中向处于搅拌下的5-氯戊-1-炔(2.3克,22毫摩尔)的无水四氢呋喃(20毫升)溶液中加入乙基溴化镁(7.5毫升,30摩尔的乙醚溶液),放热反应开始后,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迴流15分钟,然后冷却到室温。加入实施例1中步骤1制备的环氧化物(1.0克,11毫摩尔)的四氢呋喃(40毫升)溶液,加热迴流3小时。让其反应混合物分配于乙酸乙酯和水之间,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和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萃取液,经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粗品用硅胶色谱栓纯化,用乙酸乙酯(50%)的己烷溶液洗脱,制得浅黄色油状的标题化合物(1.0克)。
NMR(CDCl3,270MHz)δ:1.08(9H,s);1.84(2H,m);2.20 2.20(1H,m);2.25(2H,m)(1H,m);3.50(1H,s);3.58(2H,t);4.32(1H,d);4.52(1H,d);7.96(1H,s);8.20(1H,s)
m/e No M+,226,158,150,122,83,70,57,43
IR(膜)3150-3650,3120cm-1
分析C14H22N3O,Cl 计算值 C,59.25;H,7.8;N,14-81%
测量值 C,59.34;H,7.49;N,14.21%
实施例12
制备1-氟-2,2-二甲基-3-羟基-3-(己-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13号化合物)
将催化剂量的氯化汞(约25毫克)加入搅拌下的镁屑(2.5当量)于20毫升无水乙醚中的悬浮液中。冷却到0℃,加入Bull.Soc.Fr.1971,4546中介绍的一般方法制备的1-溴己-2-炔(2当量,3.22克,20毫摩尔)。1小时后,徐徐加入3,3-二甲基-4-氟-1-(1′,2′,4′-三唑-1′-基)-丁-2-酮(1当量,1.85克,10毫摩尔)的无水四氢呋喃(35毫升)溶液并搅拌16小时。将此反应液倒入水中,用乙醚(2×250毫升)萃取。收集有机层,用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经快速色谱纯化(硅胶,汽油/乙醚作洗脱液)即得产品,熔点50-51℃。
分析 测量值:63.9;H,9.0;N,15.5
C14H22FN3O 计算值 C,62.9;H,8.3;N,15.7%
IR 3275,3125,2925,1450,1375,1200,1000,900,775,680,650,600cm-1;
NMR(90MHz;CDCl3)0.99(3H,t,J=6Hz),1.12(6H,m),1.52(2H,dt,J=6和6Hz),2.0-2.7(4H,m),3.9(1H,s),4.5(2H,d,J=47Hz),4.54(2H,dd,J=12.6和28.8Hz),8.0(1H,s),8.24(1H,s);
m/e 268(M+H+),186(100%)
实施例13
用实施例12中所说的一般方法,制备1-氟-2,2-二甲基-3-羟基-3-(5-甲基-己-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14号化合物)
起始原料为1-溴-5-甲基己-2-炔(7克,40毫摩尔)和3,3-二甲基-4-氟-1-(1′,2′,4′-三唑-1′-基)丁-2-酮(3.7克,20毫摩尔)。得到标题化合物,它的熔点:49-50℃,重370毫克(6.6%)。
分析 测量值:C,65.4;H,9.0;N,14.8.
C15H24FN3O 计算值 C,64.0;H,8.6;N,14.9%);
IR 3250,2950,1280,1200,1140,1080,1000,910,860,775,680,650,600厘米-1;
NMR(90MHz,CDCl3)0.96(6H,d,J=7.2Hz),1.1(6H,s),1.74(1H,m),1.96-2.26(3H,m),2.4-2.74(1H,m),3.8(1H,s),4.46(2H,d,J=46.8Hz),4.52(2H,dd,J=12.6and27Hz),7.97(1H,s),8.22(1H,s);
m/e 282(M+H+),239,238,186(100%).
实施例14
制备1-氯-2,2-二甲基-3-羟基-3-(己-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15号化合物)
用实施例12中所说的一般方法,以1-溴己-2-炔(3.22克,20毫摩尔)和4-氯-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酮(2.02克,10毫摩尔)为原料。其产品(1克)用制备高压液相色谱法(硅胶,CH2Cl2作洗脱液)纯化,得到标题化合物(400毫克,14.2%),熔点61-62℃。
分析 测量值:C,60.5;H,9.1;N,15.0.
C14H22ClN3O 计算值 C,59.3;H,7.8;N,14.8%
IR 3150,2900,1500,1450,1375,1270,1200,1120,1080,1000,960,805,720,680,600厘米-1;
NMR(90MHz;CDCl3)0.97(3H,t,J=7Hz),1.19(6H,s),1.(2H,dt,J=7and7Hz),1.9-2.22(3H,m),2.44-2.74(1H,m),3.66(1H,s),3.78(2H,s),4.55(2H,dd,J=12.6and30Hz),8.0(1H,s),8.24(1H,s);
m/e 284(M+H+),283,255,237,216,202(100%),192,91,83,77,70,55.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说明表Ⅰ中的16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化合物为表Ⅰ中的3号化合物的甲基醚边搅拌,边加入表Ⅰ中3号化合物(1当量,1克,4毫摩尔)的无水二甲基甲酰胺(2.5毫升/毫摩尔)溶液于无油氢化钠(1当量)的无水二甲基甲酰胺悬浮液(5毫升/毫摩尔)中。一旦泡腾平息,便加入甲基碘(1当量,0.568克,4毫摩尔),于80℃加热此混合物4小时。冷却后,将此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乙醚萃取(2×100毫升),合并有机层,用水和饱和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后除去溶剂。产品用快速色谱(硅胶,汽油/醚作洗脱液)纯化,得到黄色油状产品(0.6克,57.5%)。
分析 测量值:C,68.3;H,9.7;N,15.5.
C15H25N3O 计算值 C,68.4;H,9.5;N,16.0%);
IR 3100,2960,1500,1390,1360,1270,1200,1130,1010,950,740cm-1;
NMR990MHz,CDCl3)0.98(3H,t,J=7Hz),0.99(9H,s),1.5(2H,dt,J=7和7Hz),2.12(2H,m),2.56(2H,m),3.34(3H,s),4.52(2H,dd,J=14.4和27Hz),7.92(1H,s),8.22(1H,s);
m/e 264(M+H+),263,206,181(100%).
实施例16
用实施例15中所说的一般方法制备表Ⅰ中3号化合物,17号化合物的乙基醚。产品为黄色油状物(0.46克,41.5%)。
分析 测量值:C,68.5;H,9.8;N,15.0.
C16H27N3O计算值 C,69.3;H,9.8;N,15.2%);
IR 2980,1400,1370,1325,1200,1140,1020,960,800,730cm-1;
NMR(90MHz,CDCl3)0.98(3H,t,J=7Hz),0.99(9H,s),1.16(3H,t,J=7Hz),1.52(2H,dt,J=7和7Hz),2.12(2H,m),2.58(2H,m),3.58(2H,m),4.52(2H,dd,J=14和27Hz),7.94(1H,s),8.26(1H,s);
m/e(CI) 278(M+H+),220,195.
实施例17
用实施例15中所说的一般方法制备表Ⅰ中的4号,19号化合物的甲基醚。此方法中,将4号化合物(1.05克,4毫摩尔)与甲基碘(0.568克,4毫摩尔)在80℃反应4小时,室温下反应16小时,产品为黄色油状物(0.22克,20.05%)。
分析 测量值:C,69.0;H,10.4;N,14.7.
C16H27N3O 计算值 C,69.3;H,9.8;N,15.2%);
IR 2960,1500,1460,1370,1275,1200,1140,1090,1020,960,760cm-1;
NMR(90MHz,CDCl3)1.0(9H,s),1.1(6H,d,J=7Hz),1.81(1H,m),2.08(2H,m),2.62(2H,m),3.40(3H,s),4.55(2H,dd,J=13.5和25Hz),7.96(1H,s),8.28(1H,s);
m/e 278(M+H+),277,220,195(100%),182.
实施例18
用实施例15中所说的一般方法,于80℃下将表Ⅰ中的4号化合物(2.0克,8毫摩尔)和烯丙基溴(0.97克,8毫摩尔)在80℃反应4小时,室温下反应16小时,得到表Ⅰ中的20号化合物黄色油状物(0.44克,18.3%)。
分析 测量值:C,69.0;H,9.5;N,13.4.
C18H29N3O 计算值 C,71.3;H,9.6;N,13.9%);
IR 2960,1640,1400,1370,1270,1210,1140,940,860,775cm-1;
NMR(90MHz,CDCl3)0.96(6H,d,J=7Hz),0.97(9H,s),1.61-1.9(1H,m),1.98-2.16(2H,m),2.56-2.7(2H,m),4.02-4.2(2H,m),4.56(2H,dd,J=13.5和27Hz),5.04-5.26(2H,m),5.31-5.41(1H,m),7.92(1H,s),8.23(1H,s);
m/e(CI) 303(M+),246,221.
实施例19
用实施例15中的一般方法,4号化合物(2.0克,8毫摩尔)和炔丙基溴(0.95克,8毫摩尔)于80℃下反应16小时,得到黄色油状的表Ⅰ中的21号化合物(0.38克,15.9%)。
分析 测量值:C,71.2;H,9.0;N,13.6.
C18H27N3O 计算值 C,71.8;H,9.0;N,14.0%);
IR 3300,2960,2220,1370,1275,1210,1140,1080,955,770,670cm-1;
NMR(90MHz,CDCl3)1.0(6H,d,J=7Hz),1.01(9H,s),1.6-1.98(1H,m),2.0-2.2(2H,m),2.42(1H,t,J=1.8Hz),4.34(2H,d,J=1.8Hz),4.57(2H,dd,J=14.4和26Hz),7.95(1H,s),8.39(1H,s);
m/e 302(M+H+),244,219,206.
实施例20
用实施例15的一般方法,将4号化合物(2.0克,8毫摩尔)与苄基氯(1.01克,8毫摩尔)于80℃下反应16小时,得到黄色油状的22号化合物(0.7克,24.8%)。
分析 测量值:C,74.5;H,9.1;N,11.9.
C22H31N3O 计算值 C,74.8;H,8.8;N,11.9%);
IR 2960,1730,1500,1450,1360,1270,1200,1130,1080,950,730,695,6.75cm-1;
NMR(90MHz,CDCl3)0.96(6H,d,J=7Hz),1.01(9H,s),1.6-1.98(1H,m),2.0-2.2(2H,m),2.68-2.78(2H,m),4.62(2H,dd,J=14.4和21.6Hz),4.63(2H,dd,J=10.8和18.9Hz),7.32(5H,s),7.92(1H,s),8.16(1H,s);
m/e(CI) 353(M+),310,296,271,258.
实施例21
于-78℃下将正丁基锂〔3.0毫升,2.6M,8毫摩尔〕加到表Ⅰ的4号化合物(2.0克,8毫摩尔)的无水四氢呋喃(40毫升)溶液中,搅拌30分钟后用苯甲酰氯(1.12克,8毫摩尔)处理此溶液,然后迴流1小时。冷却后将此反应混合物倒入冰上,用乙醚萃取(2×100毫升),用水和饱和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萃取液,经硫酸镁干燥后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经快速色谱纯化(硅胶,汽油/乙醚洗脱),得黄色油状的表Ⅰ中的28号化合物(0.64克,22.95%)。
分析 测量值:C,71.7;H,7.8;N,10.7.
C22H29N3O计算值 C,71.9;H,7.9;N,11.4%);
IR 2960,1720,1600,1500,1450,1400,1370,1270,1170,1140,1110,950,710,670cm-1;
NMR(90MHz,CDCl3)0.86(6H,d,J=6.3Hz),1.16(9H,s),1.56(1H,m),1.88(2H,m),3.04(2H,t,J=1.8Hz),5.01(2H,dd,J=14.4和22.5Hz),7.48(3H,m),7.86(1H,s),8.00(2H,m),8.18(1H,s);
m/e 367(M+),325,245,203,105,77.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说明2,2-二甲基-3-羟基-3-(5-氯-戊-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表Ⅰ中的23号化合物)的制备。
步骤1
制备1-(1-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丁-3-炔于搅拌下的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氯(10.9克,72毫摩尔)和咪唑(4.5克,66毫摩尔)的二甲基甲酰胺(25毫升)溶液中加入丁-3-炔-1-醇(4.6克,66毫摩尔)的二氯甲烷(25毫升)溶液。于40℃下搅拌7 1/2 小时,冷却到室温,将其分配于乙醚和水之间,水相用乙醚萃取,用水和盐水洗涤合并的乙醚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制得黄色油状物(12克),此产品不再进一步纯化就使用。
步骤2
制备标题化合物的1-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衍生物
于室温下氮气中将乙基溴化镁(8.5毫升,3.0摩尔的乙醚溶液)加入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丁-3-炔(4.6克,25毫摩尔)的无水四氢呋喃(35毫升)溶液中。最初的放热反应过后,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迴流15分钟,再冷却到室温。加入实施例1步骤1的产品(3.0克,17毫摩尔)的四氢呋喃(25毫升)溶液,加热迴流2小时。将此反应混合物分配于乙酸乙酯和20%的氯化铵溶液间,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和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得到深黄色油状物(7.5克),该粗品用硅胶色谱柱纯化,乙醚(10-50%)的汽油溶液洗脱,得到1-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衍生物,为橙色油状物,重3.8克。
步骤3
制备2,2-二甲基-3-羟基-3-(5-羟基-戊-2-炔-1-基)-4-(1,2,4-三唑-1-基)丁烷
于室温下氮气中,向步骤2的产品(2.9克,8毫摩尔)的无水四氢呋喃(5毫升)溶液中加一满勺4A分子筛,5分钟后,加入氟化四正丁基铵(8.7毫升,1.0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于室温下搅拌4小时。此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释,再加入水(2毫升)混合物经“Hyflo”过滤,硫酸镁干燥,蒸发至干,粗品用硅胶色谱柱纯化,乙酸乙酯(20-100%)的汽油溶液洗脱,得到黄色树胶状的羟基衍生物(1.5克)。
步骤4
室温下,于搅拌下的步骤3的产品(1.14克,4.5毫摩尔)和三乙胺(1.1毫升,8毫摩尔)的二氯甲烷(15毫升)的溶液中,滴加入甲磺酰氯(0.45毫升,5.4毫摩尔)的二氯甲烷(5毫升)溶液。室温下搅拌此反应混合物2 1/2 小时,再用二氯甲烷(5毫升)稀释。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2.5小时,再用二氯甲烷稀释并用1摩尔的柠檬酸溶液、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得到黄色树胶状甲磺酸盐衍生物(1.4克),该品不稳定,不经纯化立即在下步中使用。
步骤5
将步骤4的产品(1克,3毫摩尔)和氯化锂(0.4克,9.5毫摩尔)在二甲亚砜(10毫升)中的混合物,于60℃下加热搅拌3小时,将此反应混合物分配在乙酸乙酯和水之间。有机层用水和盐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该粗品用硅胶色谱柱纯化,用乙酸乙酯(20-70%)的汽油溶液洗脱,得到浅黄色树胶状标题化合物(0.67克)。
NMR(CDCl3,270MHz)1.08(9H,s),2.12(1H,m),2.54(3H,m),3.54(2H,t),3.63(1H,s),4.30(1H,d),4.60(1H,d),7.94(1H,s),8.26(1H,s).
m/e 270(MH+),234,220,212,187,168,150,83,70,57,43.
IR(膜) 3150-3700,3120cm-1.
分析 C13H20N3O,Cl,计算值 C,57.88;H,7.47;N,15.58%
测量值 C,57.49;H,7.60;N,15.30%
实施例23
用实施例22的总的方法制备表Ⅰ中的25号化合物,产品为1∶1的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其特征数据如下:
NMR(CDCl3,270MHz)0.84(3H,t),1.12(9H,s),1.50(2H,m),1.85(2H,m),2.04(1H,m),2.64(1H,d),3.92和3.95(1H,2s-异构体),4.3(1H,d),4.5(1H,m),4.64(1H,m),7.98(1H,s),8.3(1H,s).
IR(液膜) 3150-3600,3120,2220cm-1.
m/e 262,240,228,168,150,109,83,70,57.
实施例24
用实施例22的通用方法制备表Ⅰ中的26号化合物。产品为1∶1的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其特征数据如下:
NMR(CDCl3,270MHz)1.0(3H,t),1.1(9H,s),1.8(2H,m),2.1(1H,m),2.55(3H,m),3.68and3.71(1H,25-for异构体),3.9(1H,m),4.3(1H,d),4.64(1H,d),7.95(1H,s),8.3(1H,s).
IR(膜) 3150-3650,3120cm-1.
m/e No M+,262,240,168,150,83,70,57.
将本发明的化合配制为适用的组合物的方法概括地示于下面实施例25-34中。
实施例25
混合下述成分并搅拌此混合物直至所有成分溶解,制得乳油。
表Ⅰ中的化合物 1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5%
“SYNPERONIC”NP13 5%
“AromaSol”H 80%
实施例26
配制易于分散在液体如水中的粒状的组合物加水将头三种成分一起研磨,然后与乙酸钠一起混合。干燥所制得的混合物并过筛(英国标准网筛,筛目大小为44-100)以得到所要大小的颗粒。
表Ⅰ中的化合物 50%
“Dispersol”T 25%
“SYNPERONIC”NP5 1.5%
乙酸钠 23.5%
实施例27
将下述各成分一起研磨以配制易于分散在液体中的粉剂。
表Ⅰ中的化合物 45%
“Dispersol”T 5%
“SYNPERONIC”NK 0.5%
“CellOfas”B600 2%
粉状瓷土GTY 47.5%
实施例28
将活性成分溶解在丙酮中,将所得液体喷于硅镁土粒上,让溶剂蒸发即得到粒状组合物。
表Ⅰ中的化合物 5%
硅镁土粒 95%
实施例29
混合下述三种成分以配制适宜作拌种剂用的组合物
表Ⅰ中的化合物 50%
矿物油 2%
瓷土 48%
实施例30
将活性成分与滑石混合以制成粉剂。
表Ⅰ中的化合物 5%
滑石 95%
实施例31
用球磨机研磨下述各成分,然后将研磨混合物与水混合成为水悬液即可得到流动剂。
表Ⅰ中的化合物 40%
“Dispersol”T 4%
“SYNPERONIC”NP5 1%
水 55%
实施例32
混合下述各成分,然后研磨此混合物直至充分混合以配制可分散性粉剂。
表Ⅰ中的化合物 25%
气雾剂OT/B 2%
“Dispersol”A.C. 5%
瓷土 28%
硅石 40%
实施例33
本实施例说明可分散性粉剂的配制。混合各成分,然后用磨碎机研磨该混合物。
表Ⅰ中的化合物 25%
“PERMINAL”BX 1%
“Dispersol”T 5%
聚乙烯吡咯烷酮 10%
硅石 25%
瓷土 34%
实施例34
混合下列成分后再研磨以将其配制成可分散性粉剂。
表Ⅰ的化合物 25%
“烟雾剂”OT/B 2%
“Dispersol”A 5%
瓷土 68%
实施例25至34中,各成分的比例是按重量计算的。
下面将解释上述由商标和商品名代表的各组合物或物质。
“SYNPERONIC”NP13:壬基酚(1摩尔)和环氧乙烷
(13摩尔)的缩合物
“AROMASOL”H:烷基苯类溶剂混合物
“DISPERSOL”T和AC:硫酸钠和甲醛与萘磺酸钠缩合物
组成的一种混合物
“SYNPERONIC”NP5:壬基酚(1摩尔)和氧化萘(
naphthalene oxide)
(5.5摩尔)的缩合物
CELLOFAS B600: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增稠剂
实施例35
全植物筛选
表Ⅴ中所列化合物号是用以作全植物筛选的。用这些化合物对五种植物(表Ⅳ)就与植物生长调节有关的各种生长效应进行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试验。
方法
表Ⅳ列出了用于筛选的植物种类,及喷洒时这些植物叶的生长期。施用的每种化学试剂的含量为4000ppm(4千克/公顷,按1000升/公顷的大田用药体积),用履带式喷雾器和ss8004E(T型)喷嘴。
喷洒化学试剂后,将这些植物放在温度为25℃白天/22℃夜间)的温室中生长。例外的是,谷物、小麦和大麦是在13-16℃白天/11-13℃夜间的温度下生长。在必要时补充光照,使提供平均光照期16小时(最小为14小时)。
于温室中2-6星期后(这由植物种类和季节来定),用目视法评价这些植物的外形特征。用空白配方作评价植物生长情况的对照,其结果列于表Ⅴ。
表Ⅴ中的符号说明:
R:抑制作用
G:变绿作用
A:顶端损伤
T:分蘖或侧面发芽
I:叶舌间或节间长度的减小
根据下述三条基准用目视法对其所有作用评分。
1=10-30%
2=31-60%
3=61-100%
表中的空格说明其作用低于10%。
实施例26
中期抑制试验
方法
此试验中包括有三种植物,即水稻、春大麦和苹果树。其品种和喷洒时的生长期概括于表Ⅵ中。在整个喷洒中,所施用的化合物的总喷洒量分别为1000ppm和4000ppm(1千克/公顷和4千克/公顷,田间用水量为1000升/公顷)或分别为500ppm和2000ppm。在此试验中这些化合物施用于植物的叶和根部,即本试验测定这些化合物对于植物根部和叶的活性。水稻生长在4英寸的“水稻”盆中,即相应于稻田的条件,试验水稻在“水稻”盆中其根和茎下部浸入水中。春大麦和苹果树培植在4英寸的盆中。对于春大麦和水稻,施用化学试剂约28天后,测定它最高处的叶舌的高度;对于苹果树,在施用化学试剂后14-28天之间测定它顶端的高度。这要由季节和生长期来定。其结果列于表Ⅶ至Ⅸ。在每一场合,对于每种化合物1000ppm和4000ppm的试验结果同这次实验中空白配方的高度进行比较,以此空白配方高度降低百分率来表示。
实施例37
在本实施例中,将本发明的3、4、6号化合物与欧洲专利0097425中称为最好的4号化合物进行比较。采用实施例36的方法,对水稻和春大麦,其化学试剂的施用率分别为500ppm和2000ppm,来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平行的对照试验。对苹果树,其施用率为2000ppm,但是仅喷洒于叶,浸渍根部。其结果列于表Ⅹ至ⅩⅢ中,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其优点十分令人惊奇。
表Ⅹ
春大麦高度降低百分率(与空白配方比较)
表Ⅺ
水稻高度降低百分率(与空白配方比较)
表ⅩⅢ
苹果树高度降低百分率(与空白配方比)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