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带.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2613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8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7108393

申请日:

1987.12.15

公开号:

CN87108393A

公开日:

1988.06.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3.5.19|||保护期延长|||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08; D04D9/00; A41F9/00; A45C13/30; B65D33/28

主分类号:

D03D1/08; D04D9/00; A41F9/00; A45C13/30; B65D33/28

申请人:

ETA草图制造公司

发明人:

埃尔马·莫克; 克雷芒

地址:

瑞士格朗日

优先权:

1986.12.15 FR 861762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展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编织带含有沿其宽度和长度排列的纬线(11)和经线(13),沿宽度方向存在至少一个窄的部分(10),用以固定在扣环上,窄的部分编织要比其它部位稀疏,以便可以连续地沿其长度上进行调整。 纬线至少一部分由合成材料制成,而且比经线要坚韧,其编织方式是用其经线将挨近纬线联结成纬线对。 由此,带子沿宽度和长度上分别具有所要求的坚韧性和柔性,对柄脚的拉伸具有良好抵抗能力,还便于柄脚被导入两个相邻的纬线对之间的空间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编织带,特别是用作腰带,束带,搭带,手提包带或手表带,这种带子的一端要设计成能以带柄脚的扣环按可调整距离固定在带上,该编织带含有设置在分别沿着其宽度和长度上的纬线和经线,并在其适于固定扣环的至少一个部位上沿其宽度呈现一个窄的部分,在该部分其编织比其它部位要稀疏一些,所述纬线至少其中一部分是由合成材料制成,而且要比经线具有更大的坚韧性,所述编织带是这样编织的,即其纬线都是通过经线将挨近的丝线成对的连接在一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编织带,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纬线都是实心的丝线,完全是合成材料制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编织带,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经线都是由很细的纤维束和/或经过轻轻地搓过的纤维组成的。
4: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任何一项要求的编织带,其特征是其中在编织带的所述窄的部分中的经线比编织带的其它部分的经线要稀疏一些。
5: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任何一项要求的编织带,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编织带的窄的部分仅仅由纬线组成。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编织带,其特征是其中在编织带所述窄的部分的两侧具有一根经线或一对挨近的经线的编织物,该经线是实心的,细而坚韧的并由邻近的各纬线对的一侧交替地穿过另一侧。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编织带,其中所述纬线形成靠紧的各挨近的丝线对的三股线束,各三股线束之间的间隔要比三股线束内各挨近的丝线对之间的间隔大一些,而且经线都是编织成两个折叠层,而每层都在编织带的每个面上可以看到一部分,两层经线的每一层在编织带的一侧可以看到的那一部分从三个连续的纬线对的同一侧穿过,并盖住穿过位于另外两个纬线对之间的那个纬线对的同一侧的另外一层的经线,当两 层经线的这一层或另外一层从三个相同的纬线对的同一侧穿过,由三个相邻的纬线对的同一侧穿过的同一层的相邻的一部分或两部分经线从中间的纬线对的另外一侧穿过。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编织带,其特征是其中接近实心而细的经线的两个经线的其中一个由每个相邻近的纬线对的一侧向另一侧交替地穿过,而另一个经线由每个相邻近的三股线束纬线的一侧向另一侧穿过。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编织带,其特征是其中两层经线具有不同的颜色,其中的一层经线处处都是从纬线的一侧向另一侧穿过。
10: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编织带,其特征是其中位于所述编织带的窄的部分上的两侧的几根经线具有与纬线相同的颜色。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编织带,其特征是其中在编织带的固定带柄脚的扣环的区段上的纬线,由位于编织带的宽度的中间部分的上述窄的部分的经线的同一侧穿过。

说明书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新的编织带,特别是用于腰带,束带,搭带,手提包带或手表带,至少在其一端设计成以一个带柄脚的扣环按可调整的距离被固定在带上。

    现在,当人们制造一个如上面提到的、采用了编织带的物件或物品时,人们不满足于在这些带子上制出若干孔眼来作为柄脚的穿孔。

    的确,为了使柄脚不论什么时候能够很方便地导入孔眼而没有找不到孔眼的危险,并能使编织带有效地经得起柄脚的拉动,对这种编织物的材料需要很坚韧的而且编织紧密的丝线。

    确切地说,始终希望和须要在物件或物品的宽度方向而不是在长度方向具有足够的紧韧性。

    因此,被选用的编织物同时能满足在宽度方向是刚性的而在长度方向是柔性的双重要求,随后采用以下两种可能的方案之一:

    第一个方案是在编织带子上制出实际孔眼,并在孔眼周围加上锁缝。

    第二个方案是在编织带的一端上固定一个比编织带更坚韧的材料带子,例如是天然皮革或人造革带子上穿上孔眼。

    这两种解决方案都有其共同的缺点:它们要显著地增加编织物制造成本,而且它们不允许对其长度进行细的调整,这是由于带子上的孔眼间距离都比较大。此外,第一种解决方法还有另外一个缺点,即由于中断了经线和纬线配置的连续性,孔眼削弱了带子地机械强度。

    于1967年2月28日登记的法国专利1,512,865号文件在先地提出了一种编织带的制作,沿着带子的宽度上具有基本上等距离的纬线,和沿着带子的长度上具有基本上等距离的经线,并提供一个直的完全没有经线以便柄脚通过的纵向区段,这样作专门为了消除上面所提的第一个解决方案的缺陷。

    但是,现有的建议中有缺陷,它没有提供关于丝线的性质方面的任何细节,也没有为了满足上面所述的织带的各种要求所要提供的特殊编织方法或各种编织方法。根据该专利的发明者,对早期的编织带可以具有任何结构,但是很清楚这不是真实的。假如真是如此,这类编织带或由它制作的物品,无疑问会在市场上出现很长时间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办法,通过这种办法使法国专利1,512,865号文件的基本概念得到发展和改进,以达到使它能够有效地实现。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带,它是大批量和低成本制造的。

    通过提供一种编织带使本发明的这些目的都达到,这种编织带也包含分别沿着其宽度和长度上设置的纬线和经线,该编织带在其宽度上至少在一个区域存在一个窄的部分,以适于将带柄脚的扣环固定在其上,在该区段上其编织线要比其它部位稀疏一些,但不需要将经线在这个区段中去掉,其纬线是至少含有一部分合成材料的丝线,而这些丝线要比经线的坚韧性高很多。此外,编织带的编织方法是这样的,即利用经线将纬线编成邻近的两根纬线并连在一起的。

    这样的纬线给予编织带的性能是在其宽度上具有所要求的刚性,而在其长度上具有柔性。

    此外,纬线成对地连在一起还存在两个优点:

    第一,这些成对纬线对于柄脚的拉伸具有更大的抵抗力,它比沿着带子的长度方向规则排列的纬线如同前面所提到在法国专利中介绍的,具有更大的抵抗力。

    第二: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在成对的纬线之间存在一个小的间隙,使柄脚容易插入这种间隙,则在沿着带子的长度方向上不断地提供连续调整的实际可能性。

    关于纬线,通常是希望完全采用合成材料的实心丝线,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采用以天然纤维为芯的合成材料为外层的合成丝线。

    关于经线的选择是很宽的。例如可以采用非常细的纤维纱束和/或者轻轻地搓过的纤维,采用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

    此外,为了要在窄的部分得到较稀疏的编织物,可以例如安排经线在该部分彼此之间比其它部分疏松一些,或者在这个部位上的纬线都从相同一侧穿过经线。

    假如解决办法的一种选择是在窄的部分上不带经线时,可以在其两侧进行编织,一根实心的细的而且坚韧的经线,或者一对相邻的这种类型的经线由顺序的一对对的纬线的一侧向另一侧交替地通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强纬线在带子的中央部位的坚韧性,一方面可以防止那些非常柔软的其它经线扩展到窄的部分。

    最后,显然是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编制方式制成变化范围很宽的编织带。

    本发明的编织带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将在研究了以下四个实施方案的描述之后显现出来。这些实施方案都仅仅是为了举例的目的选择的而且都特别适用于制造手表带。本描述参阅附上的附图,其中图1至图4是这四个实施方案的编织带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所示的编织带的纬线是由一根连续的,细的,实心的具有弹性的合成材料的单丝线1构成。丝线1在编织带的每个边缘依次地自身折叠回来,如在编织带的下部边缘上具体的以2和3所显示的。这样做以后它就形成一对对的相挨近的纬线4,5,都是规则的间隔排列,只是每两对可以在图中看得见,而中间的各对是在图中所示的编织带的部分的背面出现。

    此编织带的经线是由丝线6,7,8,9的两个叠层构成的,每个经线都是非常细的纤维束和/或者轻轻地搓过的。只有其上层在图中可以看到。这样,在上层的经线6交替地通过三对顺序的挨近的纬线上面,然后通过下一对纬线的下面。这种上层的各第二对经线好似丝线6从上面和下面通过相同的各纬线对。至于丝线7,正像上层的其它经线一样交替地通过位于丝线6从它上面通过的那些纬线对的中央的接近的纬线,然后通过随后三对顺序的挨近的纬线的上面。

    关于下层的经线,每根经线交替地通过位于上层经线从它上面穿过的那些纬线对的中央那对挨近的纬线的上面,然后通过随后的三对挨近的纬线的下面。穿过一对挨近的纬线上面的下层的经线都被穿过同一对纬线上面的并且还穿过两对相邻的纬线的上层经线所遮盖。同样地,通过顺序的三对挨近的纬线下面的下层经线将那些由一对挨近的纬线下面穿过的上层经线遮起来。

    除了位于编织带宽度中间部位的两根丝线8和9以外,全部经线都紧密地靠紧在一起,线8和9所占据的间隔几乎相当于三个其它挨近的经线所占据的宽度。

    所述编织带的一端被设计用于固定柄脚(未显示),而位于带子的宽度中间部位可以在两个经线8,9之间并在两对顺序的挨近纬线对之间产生一个通道而不破坏经线和纬线的任何线束。由于相邻近的各挨近纬线对相互间都是紧靠在一起的,所描述的编织带有利于沿着其有效长度上的细调整。

    图2所示的编织带主要是通过其显示与图1所示带子的区别,在其宽度的中间部分,一个窄的部分10仅仅由纬线11占据。编织带的一端设计有被固定的柄脚,在这些纬线11之间按自由间隔本身自然地联结起来。虽然这些纬线11都是如图1所示由同一根单线沿着编织带上显锯齿形来回折叠的,但它们是由相邻的各挨近的纬线组成以三股线束12为一组构成的。各对三股线束12内相互间的间隔要比各三股线束之间更靠紧一些。

    经线13的特性和编织方式与图1所示情况相同。然而采用了两种措施来防止经线13扩展进入编织带的部分10中,而且对部分10的纬线授于更坚韧的特性,以便使其适于在带子的一端设计有被固定的柄脚,能承受柄脚施加给它的拉伸力。

    这些措施的第一个是采用由实心细而和坚韧的合成材料制成的一对挨近的经线,该经线延伸在部分10的各个边缘的整个长度上。每个这些丝线对14交替地从相邻的各挨近的纬线的一侧通过至另一侧。

    这些措施的第二个是采用两个经线15,16顺着部分10的两侧,沿着线14旁边采用特殊的编织方法。丝线15从相邻的三股线束12的一侧连接地通过至另一侧,而丝线16由相邻的二股纬线依次地由一侧通过至另一侧。丝线15,16与线线13具有相同的特性。

    图3所示的实施方案主要是通过两层不同颜色的经线同时而且处处都是从纬线的一侧通过至另一侧来显示与图2的区别。因此,编织带呈现出区段17,18具有不同的颜色。

    在这种情况下,两根挨近的实心的细而坚韧经线14,该经线沿着编织带的窄的中间部分19的一个边缘和另一个边缘延伸,其中一条从挨近的纬线21,22的连续的各对丝线20的一侧通过,而另一条则从另一侧通过,在本实施方案中纬线对20相互间都是规则地间隔的。

    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编织方式与图2所示相同,但是,在编织带的窄的中央部分23的两侧仅有一根实心的细而坚韧的经线24,该经线由相邻的各纬线对的一侧连续地通过至另一侧。此外,编织带的中央部位25的某些经线看到与纬线有相同的颜色,以便将占据在窄的部分23的这些纬线掩饰起来,而在部位26和27则外部的经线具有不同的颜色。

    最后一个实施方案的编织带描述了显示变换式样的非常简单的方法。

    在附图中所显示的四种实施方案,其编织带的中央部分,该部分是以较稀疏的编织自然地延伸于带子全长度。然而可能将这种特殊的编织方法限制在专门设计的用于编织带的固定柄脚的区域内成为问题。为此目的将这个部位的纬线通过位于编织带的宽度上的中间部位的两根,三根或四根经线的同一侧,或在两个叠层的相同的经线之间通过就可满足。则柄脚就可以通过编织带的连结在纬线和纬线中的自由经线之间的这个部位而不存在损坏这些丝线中的任何丝线的危险。

    一般来讲,按照本发明的编织带的一端上固定带柄脚的扣环不存在困难。将编织带的其余部分折叠起来,并将这部分固定住就能满足把扣环固定在这一端部的要求,例如,利用一个或几个铆钉固定在带子上。也可以通过熔化或粘结方法固定住。假如所有的编织带的丝线和扣环都是由合成材料制成,则编织带的末端甚至可以直接熔合到扣环上。

    此外,例如当本发明用于制造手表带时,不必要限制编织成每一条的单个窄带。可以编织成一个长的带子,带子的宽度可以是制造一条手表带宽度的倍数,而在长带子上的各个不同部位上的窄的部分的编织比其它部位要稀疏一些,如前面所述,其间隔大小相当于一个手表带的宽度,然后将这些带子切割成所要求长度的上述条带。

    假如纬线完全是合成材料制成的,用作手表带的宽带子在宽度上的切割,可有利地利用加热的作用例如采用超声加热。这一加工过程将在同时在沿着手表带的各边缘的纬线的端部有产生熔合在一起的效果。

    另一方面,假如这些丝线都是混合制品,也就是采用以天然纤维例如棉纱为芯部而在外层色覆以合成材料如聚氯乙烯,可以采用高频切割,这种方法可以同时保证使这些纤维的端部熔合在一起。

    将手表带的条带固定到表壳的凸耳上去可以与上面所提到的固定在扣环上的方式非常相似。手表的带子由表壳延伸至带柄脚的扣环上当然不需要出现一个编织稀疏的直的中央部分,为的是保持手表带有连续的外观。

    上面所述关于制造手表带的方法自然也同样能够应用于其它的物品。

    此外,很清楚,本发明也能应用于和带有几个柄脚的扣环相联结的编织带。

编织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编织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编织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织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织带.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编织带含有沿其宽度和长度排列的纬线(11)和经线(13),沿宽度方向存在至少一个窄的部分(10),用以固定在扣环上,窄的部分编织要比其它部位稀疏,以便可以连续地沿其长度上进行调整。 纬线至少一部分由合成材料制成,而且比经线要坚韧,其编织方式是用其经线将挨近纬线联结成纬线对。 由此,带子沿宽度和长度上分别具有所要求的坚韧性和柔性,对柄脚的拉伸具有良好抵抗能力,还便于柄脚被导入两个相邻的纬线对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