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红外线无吸收的印刷油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2604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7103261

申请日:

1987.05.05

公开号:

CN87103261A

公开日:

1988.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1/02

主分类号:

C09D11/02

申请人: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魏明章; 马长生; 张继卿; 李世铮; 李亚玲

地址:

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西街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首都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近红外线无吸收作用的印刷油墨,主要选择对红外线不具有吸收特性的颜料,按配色原理进行配色,然后制成油墨,即可得到对红外线不具有吸收作用的印刷油墨或黑色油墨。此种油墨可以配成墨对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不受任何印刷条件的限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产对近红外线不具有吸收作用的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选择对红外线不具有吸收作用的颜料,按照配色原理进行配色,制做近红外线安全油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吸收红外线的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还可加入少许射光兰,提高油墨黑度。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近红外线无吸收的印刷油墨,特别涉及一种对红外线无吸收作用的印刷油墨。

    在现有印刷油墨技术中,所使用的黑色油墨都是以碳黑或铁氧黑即Fe3O4做为黑颜料制备的,尤其碳黑的生产方法有多种。但是无论以怎样的方法研制生产的碳黑或铁氧黑对红外线均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凡是以碳黑或铁氧黑为原料所制备的油墨也都有强烈的近红外线吸收作用,这样在红外仪器观测下,凡是用黑油墨的印品,其花色图案字迹均清楚可辨,但当需要在红外仪器下观测没有任何显示的黑色油墨时,上述方法就爱莫能助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近红外线不具有吸收特性的深色印刷油墨,特别是黑色油墨,以区别对红外线有吸收作用的深色油墨,满足各种使用要求。

    本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是:制备对近红外线不具有吸收特性的油墨,需要对近红外线不具有吸收的原料,也就是对近红外线不具有吸收的颜料,所以把选择好的对红外线不具有吸收作用的颜料,按照配色原理拼配,然后制成油墨,即可得到所需的对近红外线不具有吸收作用的深色油墨,为了提高黑度,也可加入少许的射光蓝,使黑度达到或接近正常的黑度,调整印刷适应性以适应印刷要求。

    按上述制成地油墨黑度及印刷适应性均能满足要求,唯独对近红外线的吸收特性与正常印刷所使用的黑油墨不同,在印刷有价证券时,使用该油墨其印品可具有防止伪造,进行真伪鉴别,也可用于自动分拣,这种油墨除以墨对的形式使用外,还可以单独使用,在印刷方法上单独使用比成对使用要方便得多,即省工省时,又省一色印刷。应用在对红外线不需要有吸收作用的各种场合中,在配制近红外线安全油墨时,也可广泛应用于拼色,特别是在拼配各种深色油墨时,使拼色时间缩短,提高拼色速度,该油墨对胶印、凹印、凸印以及丝网印刷、打字色带均可使用,效果明显。

    下面是本方法配方举例(按重量百分比):

    联苯胺黄G    2.3%

    酞菁蓝BS    2.1%

    永固枣红F2R 20.8%

    树脂油    74.8%

    按以上比例调配即可获得对红外线不具有吸收作用的黑色油墨。

对近红外线无吸收的印刷油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近红外线无吸收的印刷油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近红外线无吸收的印刷油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近红外线无吸收的印刷油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近红外线无吸收的印刷油墨.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近红外线无吸收作用的印刷油墨,主要选择对红外线不具有吸收特性的颜料,按配色原理进行配色,然后制成油墨,即可得到对红外线不具有吸收作用的印刷油墨或黑色油墨。此种油墨可以配成墨对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不受任何印刷条件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