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旋转注模的聚乙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旋转注模的聚乙烯.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8237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30 C N 1 0 2 4 8 2 3 7 9 A *CN102482379A* (21)申请号 201080038382.7 (22)申请日 2010.08.20 09010750.9 2009.08.21 EP C08F 210/16(2006.01) C08F 4/6592(2006.01) C08F 4/70(2006.01) (71)申请人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德国韦塞尔宁 (72)发明人 G马内巴赫 H福格特 F方蒂内尔 S米汉 P比松 C贝塞姆斯 G迈尔 U许勒 B加尔 I维托里亚斯 。
2、M赫克 M奥尔姆沙伊德 (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张萍 李炳爱 (54) 发明名称 用于旋转注模的聚乙烯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新型的聚乙烯,所述聚乙烯尤其 有利于制造旋转注模制品。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02.21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0/005118 2010.08.20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020621 EN 2011.02.24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
3、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2 页 1/1页 2 1.聚乙烯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是乙烯与C 3 -C 20 烯烃的共聚物,所述聚 乙烯具有的摩尔质量分布宽度M w /M n 为7-15,密度为0.938-0.942g/cm 3 ,重均摩尔质量M w 为 20000g/mol-500000g/mol,以及熔体流动速率(MI,在2.16kg)为4至5.5g/10min,优选为 4至5g/1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其中所述聚乙烯包含均聚物子级分和共聚物子级分, 其中,就整体而言,根据NMR测定,所述聚乙烯具有0.7至20个CH 3 /1000个碳原子。 3.如权利要求1。
4、所述的聚乙烯,其中所述聚乙烯包含至少一种C 3 -C 20 烯烃单体物质,其 量3,以所述聚乙烯的总重量计。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聚乙烯,其中所述聚乙烯a)具有的乙烯基含量为至少0.6 个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优选为至少0.9个乙烯基,以及优选其中根据GPC测定,摩尔质 量低于1Mio.g/mol的聚乙烯组分a)的含量优选为95.5wt以上,以组分a)的重量计。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分a)的(vis)值是0.3至 7dl/g,其中(vis)是根据ISO 1628-1和ISO 1628-3在萘烷中在135测定的特性粘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
5、的聚乙烯,其中所述聚乙烯a)已通过包含至少一种 茂金属的混合催化剂体系在单一反应器中在一个聚合反应步骤中制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乙烯,其中所述聚乙烯通过在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的单中心聚 合催化剂的催化剂组合物存在下进行聚合而得到,优选地其中单中心催化剂A)是基于茂 铪(A)的至少一种聚合催化剂,优选单中心催化剂B)是至少一种基于具有带有至少两种芳 基的三齿配位基的铁组分的聚合催化剂,优选每个所述芳基在邻位带有卤素或叔烷基取代 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乙烯,其中所述聚乙烯通过在20-200的温度、0.05-1MPa的 压力下使乙烯与一种或多种式R 1 CHCH 2 的1-烯烃共聚合而获。
6、得,其中R 1 是氢或具有1至 10个碳的烷基。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其中所述C 3 -C 20 烯烃是C 3 -C 20 1-烯烃, 优选是C 3 -C 12 1-烯烃。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其进一步包含诸如润滑剂、抗氧化剂和/ 或稳定剂的非聚合物添加剂。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其不含增稠助剂,优选不含聚合物增稠助 剂。 12.旋转注模制品或物品,其包含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注模制品,其不含有增稠添加剂,优选不含有聚合物增 稠添加剂,和/或更优选基本上不含有气泡。 14.如权利要求。
7、12或13所述的旋转注模制品,其是具有至少100L体积的罐、容器或 桶。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注模制品,其包含作为唯一的聚合物组分 的所述聚乙烯或所述聚乙烯的混合物。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82379 A 1/12页 3 用于旋转注模的聚乙烯 0001 本发明涉及新型的用于大型中空物品的旋转注模的聚乙烯。 0002 旋转注模是适用于大型中空物品注模的注模技术。将模具预填充可流动的颗粒状 聚合物,以下面的温度曲线加热模具:首先软化所述材料,并最终在一些较短的时期内熔化 所述材料,然后再冷却。在进行所有的这些步骤的同时保持所述模具运动,使得所述材料分 布均匀,填充。
8、所述模具的甚至较小的模腔以及获得理想的均匀、可控的壁厚度。 0003 如EP-1749058A中所描述的,在所述旋转注模过程期间的一个问题是在所述聚合 物材料内形成泡沫或至少气泡,使得至少在采用聚乙烯聚合物时必须添加聚醚嵌段共聚酰 胺作为增稠助剂。 000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避免需要采用增稠添加剂的新型的改良的旋转注模材 料。 0005 通过本发明的新型聚乙烯解决该目的。根据本发明,聚乙烯,在下文中任选称为 聚乙烯a)、聚合物a)或聚合物组分a),其最优选为聚乙烯均聚物和/或乙烯共聚物, 其是乙烯与C 3 -C 20 烯烃的共聚物,所述聚乙烯具有7-15的摩尔质量分布宽度(MWD)或多分。
9、 散性M w /M n ,如以下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窄的中密度范围(MDPE)以及窄的熔体粘度范围(熔 体指数),20000g/mol-500000g/mol的重均摩尔质量M w ,优选其具有0.7至20个CH 3 /1000 个碳原子数且再优选地其具有至少0.6个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 0006 本发明的适当的C 3 -C 20 烯烃的实例是例如诸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 4-甲基-1-戊烯、1-庚烯或1-辛烯的-烯烃。优选地,所述C 3 -C 20 烯烃是-烯烃。乙 烯共聚物a)优选包括作为共聚单体单元的具有4-8个碳原子的共聚形式的-烯烃。特 别优选的是采用选自以下的-烯。
10、烃:1-丁烯、1-己烯或1-辛烯。 0007 当采用不同的催化剂体系时,通过结合共聚单体而形成的侧链的数量以及它们的 分布是非常不同的。侧链的数量和分布对乙烯共聚物的结晶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尽 管这些乙烯共聚物的流动性能以及由此的加工性能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以及摩尔 质量分布,机械性能因而特别地取决于短链支化分布。在确定挤出膜的速率以及挤出的膜 的质量如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冷却膜挤出物期间乙烯共聚物的结晶特性。这里用于良 好的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的平衡组合的催化剂的平衡组合的催化剂的恰当组合 是关键因素。 0008 根据本发明,共聚物可以理解为乙烯与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共聚物,即。
11、,本发明的 共聚物也包括三元共聚物以及更高的多种共聚单体共聚物。与均聚物不同,除了乙烯以 外,共聚物从而包括至少3.5(w/w)的共聚单体,以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计。在优选的 实施方式中,尽管共聚物是乙烯与基本上仅一种共聚单体的真正的二元共聚物。基本 上一种优选是指97(w/w)的共聚单体等同于一种共聚单体分子。 0009 优选地,聚合物组分a)具有20-70的CDBI,优选具有少于50的CDBI。CDBI(组 成分布宽度指数)是所述组成的分布宽度的度量。这在例如WO93/03093中已有描述。CDBI 被定义为共聚单体的含量为总的共聚单体的平均摩尔含量(即共聚单体含量是在平均共 聚单体含量的5。
12、0以内的共聚单体分子的含量)的25的共聚物分子的重量百分比或 说 明 书CN 102482379 A 2/12页 4 质量分数。其是由TREF(温度上升洗脱流分)分析测定(Wild等.J.Poly.Sci.,Poly.Phys. Ed.Vol.20,(1982),441或美国专利号5,008,204)。任选地,可通过较新的CRYSTAF分析测 定。 0010 可在Handbook of PE,ed.A.Peacock,7-10页,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Basel 2000中找到M w 、M n 、MWD的定义。由采用基本上在1995年2月公布 的DIN 55。
13、672-1:1995-02中描述的方法的高温凝胶渗透色谱实施摩尔质量分布以及 从其推导得到的均值M n 、M w 和M W /M n 的确定。针对所提及的DIN标准,所实施的偏差 如下:溶剂为1,2,4-三氯苯(TCB),仪器和溶液的温度为135,以及适于使用TCB的 PolymerChar(Valencia,Paterna 46980,西班牙)IR-4红外检测器作为浓度检测器。在实 施例部分给出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1 本发明的聚乙烯a)具有的摩尔质量分布宽度M w /M n 优选为7至15。进一步优选地, 本发明的聚乙烯a)的重均摩尔质量M w 的范围是20000g/mol-5000。
14、00g/mol,优选为40000g/ mol-200000g/mol,更优选为50000g/mol-150000g/mol。 0012 优选地,本发明的聚乙烯的z平均摩尔质量M z 的范围为小于1Mio.g/mol,优选范 围是200000g/mol-800000g/mol。z平均摩尔质量M z 的定义是例如在Peacock,A.(编辑), Handbook of PE中所限定的,并且在High Polymers Vol.XX,Raff und Doak,Interscience Publishers,John Wiley & Sons,1965,S.443中公开。 0013 如权利要求书中所。
15、给定的,本发明的聚乙烯a)的HLMI和MI分别为狭窄限定的。 对于旋转注模,很显然粘度小的聚乙烯有利于加工,但是对气泡的形成以及壁厚度的控制 有不利的影响。本发明的聚乙烯允许这种粘度减小但没有所述不利的、平衡影响。对于 本发明的目的,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表述“HLMI”是指“高负荷熔体指数”,并根据 ISO 1133在190、21.6kg负荷(190/21.6kg)下测定。优选地,本发明的聚乙烯a)的 HLMI,尤其是用于旋转注模的聚乙烯a)具有的HLMI为125g/10min-230g/10min,更优选为 130g/10min-180g/10min。同样地,熔体指数“MI”是根据所述。
16、标准方法在相同的温度、但 仅在2.16kg负荷下测定的熔体流变值。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总是用在小数点后的一位 数字的精确度确定/提及MI和HLMI值,没有所述数字的被理解为小数值为零。例如,如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数值4被理解为是指4.0,同时数值5.5是指5.5-没有应用舍 入法。进一步地,根据用于分子量分布的标准测定的GPC所测定的,本发明的具有1Mio. g/mol的摩尔质量的聚乙烯的含量或重量分数优选为95.5wt以上,优选为96wt以 上以及特别优选为97wt以上。这在摩尔质量测量的通常程序中测定,是通过例如采 用HS-Entwicklungsgesellschaft fr wisse。
17、nschaftliche Hard-und Software mbH, Ober-Hilbersheim/德国公司的WIN-GPC软件测定。 0014 本发明的聚乙烯a)优选具有至少0.6个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例如0.6-2个 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优选0.9-10个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以及更优选1-5个乙烯基 /1000个碳原子以及最优选1.2-2个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根据ASTM D 6248-98通过IR 测定每1000个碳原子的乙烯基的含量。针对本发明的目的,术语乙烯基是指-CHCH 2 基 团;该术语不包括亚乙烯基和内烯烃基。乙烯基通常是由在乙烯插入后的聚合物终止。
18、反应 所造成的,而亚乙烯末端基团通常是在共聚单体插入后的聚合物终止反应之后形成的。优 选在20wt的具有最低摩尔质量的聚乙烯中存在至少0.9个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优选 说 明 书CN 102482379 A 3/12页 5 1-3个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且特别优选具有1.3-2个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这可通 过如W.Holtrup,Makromol.Chem.178,2335(1977)中描述的溶剂-非溶剂分级(后来被称 为Holtrup分级(Holtrup fractionation)结合不同级分的IR测定所确定,乙烯基根据 ASTM D 6248-98测定。采用130的二甲苯。
19、以及乙二醇二乙醚作为分级溶剂。采用5g聚 合物,并将其分成8个级分。 0015 本发明的聚乙烯a)优选具有至少0.05个亚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尤其0.1-1 个亚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且特别优选0.14-0.4个亚乙烯基/1000个碳原子。根据ASTM D 6248-98通过IR测定进行确定。 0016 本发明的聚乙烯具有0.01-20个支链/1000个碳原子,优选0.5-10个支链/1000 个碳原子,且特别优选1.5-8个支链/1000个碳原子。如James.C.Randall,JMS-REV. Macromol.Chem.Phys.,C29(2&3),201-317(1989)。
20、中所描述的,通过 13 C-NMR测定支链数 /1000个碳原子,且支链数/1000个碳原子是指包括末端基团的每1000个碳原子的CH 3 基团 的总含量。支链含量应理解为作为CH 3 /1000个碳原子测定的侧链,优选为1-10个CH 3 /1000 个碳原子。特别优选用作为1-烯烃的1-丁烯、1-己烯或1-辛烯共聚合得到的聚乙烯中 具有0.01-20个乙基、丁基或己基短支链/1000个碳原子,更优选1-10个乙基、丁基或己基 支链/1000个碳原子,以及特别优选2-6个乙基、丁基或己基支链/1000个碳原子。除此以 外,它可制备成短链支化的(SCB),其中这种侧支链为C 2 -C 6 侧链。
21、。 0017 根据本发明,非常优选的是聚乙烯组分a)在基于基本上独立于给定的聚合物链 的分子量的结晶特性/熔融温度测定共聚单体含量的TREF分析中具有实质上多峰分布、优 选双峰分布。聚合物链是由共价键构成的单分子,并且是由烯烃发生聚合反应制备得到,所 述聚合物链具有至少5000的分子量。TREF-多峰分布是指TREF分析拆分了至少两种或更 多的不同最大值,所述至少两种或更多的不同最大值说明至少两种不同支化比率,以及从 而说明在聚合反应期间共聚单体插入比率。TREF分析基于基本上独立于分子量的短侧链支 化频率、基于结晶特性对共聚单体分布进行分析(Wild,L.,Temperature risin。
22、g elution fractionation,Adv.Polymer Sci.98:1-47,(1990),也参见US 5,008,204的说明书,其内 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任选对于TREF,对于同一目的可选择采用较新的CRYSTAF 方法。通常,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组分a)包括至少两种(优选实质上两种)不同的 聚合物子级分,所述聚合物子级分优选通过不同的单中心催化剂合成得到,即,第一是优选 具有较低共聚单体含量、高乙烯基含量以及优选较宽的分子量分布的非茂金属子级分,以 及第二是优选具有较高共聚单体含量、更窄分子量分布以及任选较低的乙烯基含量的茂金 属子级分。进一步优选地,通。
23、常所述第一或非茂金属子级分的z-平均分子量的数值将是较 小的或者最终基本上与所述第二或茂金属子级分的z-平均分子量相同。优选地,根据TREF 分析,具有较高共聚单体含量(以及较低结晶水平)的、以重量或质量分数计为40wt,更 优选5-40,最优选20wt的聚乙烯组分A)具有的支化度为2-40个支链/1000个碳原子, 和/或具有较低共聚单体含量(以及较高结晶水平)的、以重量或质量分数计为40wt,更 优选5-40,最优选20wt的聚乙烯组分A)具有的支化度为小于2个支链/1000个碳原 子,更优选为0.01-2个支链/1000个碳原子。同样地,可以说在聚乙烯组分A)在GPC分析 中显示出多峰分。
24、布,即至少双峰分布时,优选5-40wt,优选10-30wt,特别优选20wt 的本发明的具有最高摩尔质量的聚乙烯a)具有的支化度为1-40个支链/1000个碳原子, 说 明 书CN 102482379 A 4/12页 6 更优选为2-20个支链/1000个碳原子。这是所述茂金属催化剂A)的产物导致的所述聚乙 烯组分a)的子分支的特征。同样地,可优选地说,由于组分A)的优选更宽分布的非茂金属 催化剂子级分,通常两者都具有针对组分a)的双峰或实质上单峰GPC分布曲线,30wt, 优选15wt,更优选5wt的具有最低摩尔质量的聚乙烯具有的支化度为小于5个支链 /1000个碳原子,更优选为小于2个支链。
25、/1000个碳原子。此外,优选本发明的聚乙烯中比 CH 3 大的侧链分支的至少70存在于50wt的具有最高摩尔质量的聚乙烯中。如前面已描 述和引用的,通过溶剂-非溶剂分级法(后来被称为Holtrup分级法)测定具有最低或最 高摩尔质量的聚乙烯部分。前述的8个级分随后通过 13 C-NMR光谱检测。可通过如James. C.Randall,JMS-REV.Macromol.Chem.Phys.,C29(2&3),201-317(1989)中所描述的 13 C-NMR 测定各种聚合物级分的支化度。支化度简单地为总的CH 3 基团含量/1000个碳原子,优选 是在高分子量级分中的总的CH 3 基团含。
26、量/1000个碳原子,并反映了共聚单体结合比率。 0018 优选地,所述组分a)的(vis)值是0.3至7dl/g,更优选是1至1.5dl/g或任选 更优选是1.3至2.5dl/g。(vis)是根据ISO 1628-1和ISO 1628-3在萘烷中在135通 过毛细管粘度测量法测定的特性粘度。 0019 根据高温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聚合物的高温GPC,根据在1995年2月公布的DIN 55672:1995-02中描述的方法以及如上述所制定的具体偏差,在关于通过HT-GPC测定M w 、 M n 的部分中)所测定的,本发明的聚乙烯组分a)可以是单峰或多峰的(即至少双峰的)聚 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G。
27、PC-多峰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可被看作为所述聚合物子级分 或亚型的分子量分布曲线的叠加,所述聚合物子级分或亚型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将因此显示 两种或更多的不同最大值,或与单个的级分的曲线相比较,将是至少明显变宽的。针对GPC 分析,显示这种分子量分布曲线的聚合物分别被称为双峰的或多峰的。可根据一些方 法,例如在多阶段方法中以诸如WO 92/12182中描述的多步骤反应顺序制备这种GPC-多峰 聚合物(或简写为多峰聚合物)。 0020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优选结合采用本发明的至少两种单中心催化剂的混合体 系,根据GPC测定,所述聚乙烯组分a)具有实质上单峰摩尔质量分布曲线,因此其在GPC中 是单峰。
28、的,同时其确实是由反应器后混合获得的假单峰产物或,特别优选根据本发明,作为 不同催化剂(优选单中心催化剂)的原位混合反应产物,其单个分子量分布重叠且不再拆 分成显示两种不同的最大值。在本文中的峰态被定义为其中所述质量分布的微分函数的值 是0(即斜率为0)且其中在所述函数值为0的点分子量增加时,所述微分值从正符号变化 至负符号的情况的数目。不要求质量分布曲线为完美的钟形,因此其仅仅实质上是单峰 的。最优选地,用混合催化剂体系(优选用混合的单中心催化剂)在一锅反应中原位制得 所述(假)单峰反应产物(本发明的粘性组合物的组分A),产生不同催化剂产物的尤其均 匀的原位混合物,所述均匀性无法通过传统的混。
29、合方法获得的。 0021 本发明的聚乙烯优选根据ISO 13949测定的混合质量小于3,尤其0至2.5。 该值是基于从反应器直接取出的聚乙烯,即没有在挤出机中预先熔化的聚乙烯粉末。优 选可通过在单个反应器中发生聚合反应获得该聚乙烯粉末。从所述反应器直接获得的聚 乙烯粉末的混合质量可通过在光学显微镜下评价样品的薄片(切片)而测试。非均一性 以斑点或“白点”的形式显示。所述斑点或“白点”主要是在低粘度基质中的高分子量、高 粘度颗粒(参见,例如U.Burkhardt等.“Aufbereiten von Polymeren mit neuartigen 说 明 书CN 102482379 A 5/12。
30、页 7 Eigenschaften”,VDI-Verlag,Dsseldorf 1995,p.71)。这种夹杂物的大小可高达300m, 它们导致应力开裂并导致组分的脆性破坏。聚合物的混合质量越好,观察到的这些夹杂物 越少且越小。根据ISO 13949定量地测定聚合物的混合质量。根据所述测量方法,由所述 聚合物的样品制备得到切片,计数这些夹杂物的数量以及大小,根据设定的评估方案测定 所述聚合物的混合质量的等级。 0022 本发明的聚乙烯优选具有的长链支化度为0-2个长支链/10000个碳原 子,且特别优选为0.1-1.5个长支链/10000个碳原子。通过如ACS Series 521,1993,。
31、 Chromatography of Polymers,Ed.Theodore Provder;Simon Pang和Alfred Rudin: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ic Assessment of Long-Chain Branch Frequency in Polyethylenes,254-269页中描述的光散射法测定长链支化度。 0023 虽然通常可通过所有公知的方法将添加剂和本发明的聚乙烯混合,尽管优选直 接通过诸如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机实施所述混合。通过薄膜挤出从本发明的粘性组合物 制备得到的膜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挤出机技术在例如US 3862 2。
32、65、US 3953 655和 US 4001172中描述,所述专利的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根据本发明,优选在 100-500bar的压力以及优选在200-300的温度进行所述薄膜挤出方法。 0024 可采用以下描述的催化剂体系且尤其是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获得本发明的聚乙烯 组分a)。优选采用单中心催化剂或催化剂体系提供本发明的聚乙烯a)。更优选地,本发明 进一步采用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的单中心聚合催化剂A)和B)的催化剂组合物,其中A)是至 少一种茂金属聚合催化剂,优选地其中A)是茂铪(A),且其中B)是至少一种基于非茂过渡 金属络合物的聚合催化剂,优选其中B)是铁络合物组分,其中铁络合物更。
33、优选具有三齿配 位基(B)。 0025 适当的茂金属以及尤其是茂铪-催化剂A)参见且记载于与相同发明人的WO 2005/103095中,所述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0026 适当的催化剂B)优选为通式(IIIa)的铁催化剂络合物,优选适于且能够提供具 有的乙烯基含量为至少0.6个乙烯基的聚乙烯产物,尤其是大于0.9个乙烯基/1000个碳 原子的聚乙烯产物,结构(IIIa)为 0027 0028 其中所述变量具有以下含义: 0029 F和G彼此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 0030 说 明 书CN 102482379 A 6/12页 8 0031 且进一步其中优选F和G中的至少一种是可。
34、选自上述组的烯胺基或亚氨基,条件 是其中当F是亚氨基时,则G是亚氨基,且G、F各带有至少一个各自在邻位具有卤素或叔烷 基的芳基,一起得到式IIIa的三齿配位基,或者则G是烯胺基,更优选至少F或G或两者是 可选自上述组的烯胺基或F和G都是亚氨基,且G、F各带有至少一个(优选正好是一个) 芳基,且各所述芳基在邻位具有至少一个卤素或至少一个叔烷基,优选正好一个卤素或一 个叔烷基, 0032 R 1C -R 3C 各自彼此独立地为氢、C 1 -C 22 烷基、C 2 -C 22 烯基、C 6 -C 22 芳基、在烷基部分具有 1-10个碳原子以及在芳基部分具有6-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卤素、NR 1。
35、8 C 2 、OR 18 C、SiR 19 C 3 , 其中所述有机基团R 1C -R 3C 也可被卤素取代和/或两个相邻基团R 1C -R 3C 也可连接在一起形成 五元环、六元环或七元环,和/或两个相邻基团R 1C -R 3C 连接在一起形成包含选自N、P、O和 S的至少一个原子的五元杂环、六元杂环或七元杂环, 0033 R A 、R B 彼此独立地表示氢、C 1 -C 20 烷基、C 2 -C 20 烯基、C 6 -C 20 芳基、在烷基部分具有 1-10个碳原子以及在芳基部分具有6-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或SiR 19C 3 ,其中所述有机基团 R A 、R B 也可被卤素取代,和/或。
36、在各种情况下两个R A 、R B 基团也可互相连接形成五元或六元 环, 0034 R C 、R D 彼此独立地表示氢、C 1 -C 20 烷基、C 2 -C 20 烯基、C 6 -C 20 芳基、在烷基部分具有 1-10个碳原子以及在芳基部分具有6-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或SiR 19C 3 ,其中所述有机基团 R C 、R D 也可被卤素取代,和/或在各种情况下两个R C 、R D 基团也可互相连接形成五元或六元 环, 0035 E 1C 是氮或磷,尤其是氮, 0036 E 2C -E 4C 各自彼此独立地为碳、氮或磷,更优选的选自E 2C -E 4C 的0、1或2个原子是 氮,条件是剩余的。
37、原子是碳,最优选的E 2C -E 4C 是碳, 0037 u当E 2C -E 4C 是氮或磷时,u是0,当E 2C -E 4C 是碳时,u是1, 0038 X C 基团各自彼此独立地为氟、氯、溴、碘、氢、C 1 -C 10 烷基、C 2 -C 10 烯基、C 6 -C 20 芳基、在 烷基部分具有1-10个碳原子以及在芳基部分具有6-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NR 18C 2 、OR 18C 、 SR 18C 、SO 3 R 18C 、OC(O)R 18C 、CN、SCN、-二酮酸根、CO、BF 4 - 、PF 6 - 或大体积非配位阴离子且各X C 基团可相互连接, 0039 R 18C 基团。
38、各自彼此独立地为氢、C 1 -C 20 烷基、C 2 -C 20 烯基、C 6 -C 20 芳基、在烷基部分具 有1-10个碳原子以及在芳基部分具有6-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SiR 19C 3 ,其中所述有机基 团R 18C 也可被卤素或含氮基团和含氧基团取代,两个R 18C 基团也可连接形成五元或六元环, 0040 R 19C 基团各自彼此独立地为氢、C 1 -C 20 烷基、C 2 -C 20 烯基、C 6 -C 20 芳基、在烷基部分具 有1-10个碳原子以及在芳基部分具有6-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其中所述有机基团R 19C 也 说 明 书CN 102482379 A 7/12页 9。
39、 可被卤素或含氮基团和含氧基团取代,两个R 19C 基团也可连接形成五元或六元环, 0041 s是1、2、3或4,尤其是2或3, 0042 D是不带电荷的供体以及 0043 t是0-4,尤其是0、1或2。 0044 分子中的三个原子E 2C -E 4C 可以相同或不同。假如E 1C 是磷,则E 2C -E 4C 各自优选为 碳。假如E 1C 是氮,则E 2C -E 4C 各自优选为氮或碳,尤其是碳。 0045 取代基R 1C -R 3C 的变化范围大。可能的碳有机取代基R 1C -R 3C 为例如下列各项:直链 或支链C 1 -C 22 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
40、丁基、正戊基、正己 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或正十二烷基;5元至7元环烷基,其可反过来带有作为 取代基的C 1 -C 10 烷基和/或C 6 -C 10 芳基,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 基、环壬基或环十二烷基;直链、环状或支链的C 2 -C 22 烯基,其中双键位于内部或者末端,例 如乙烯基、1-烯丙基、2-烯丙基、3-烯丙基、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 环辛烯基或环辛二烯基;C 6 -C 22 芳基,其可被另外的烷基取代,例如苯基、萘基、联苯基、蒽 基、邻甲基苯基、间甲基苯基、对甲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2,5-二甲。
41、基 苯基或2,6-二甲基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 4,5-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或3,4,5-三甲基苯基;或可被另外的烷基取代的芳基 烷基,例如苄基、邻甲基苄基、间甲基苄基、对甲基苄基、1-乙基苯基或2-乙基苯基;其中两 个基团R 1C -R 3C 也可连接形成五元、六元或七元环,和/或适当相邻的R 1C -R 3C 的两个基团可 连接形成包含至少一个选自N、P、O和S的原子的五元、六元或七元杂环,和/或有机基团 R 1C -R 3C 也可被诸如氟、氯或溴的卤素取代。此外,R 1C -R 3C 也可以是氨基NR 18C 2 。
42、或N(SiR 19C 3 ) 2 、 烷氧基或芳氧基OR 18C ,例如二甲基氨基、N-吡咯烷基、甲代吡啶基、甲氧基、乙氧基或异丙氧 基或诸如氟、氯或溴的卤素。有机硅取代基SiR 19C 3 中的可能的基团R 19C 是与已在上面针对 R 1C -R 3C 所述相同的碳有机基团,其中两个R 19C 也可连接形成五元或六元环,例如三甲基甲硅 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烯丙 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或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这些SiR 19C 3 基团也可通过氧或氮与 E 2C -E 4C 连接,例如三甲基甲硅氧基、三乙基甲硅氧基、丁基二甲基甲硅氧。
43、基、三丁基甲硅氧 基或三叔丁基甲硅氧基。 0046 优选的基团R 1C -R 3C 是氢、甲基、三氟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 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乙烯基、烯丙基、苄基、苯基、邻二烷基取代的苯基 或邻二氯取代的苯基、三烷基取代的或三氯取代的苯基、萘基、联苯基以及蒽基。特别优选 的有机硅取代基是烷基中具有1-10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特别是三甲基甲硅烷基。 0047 配位基X C 由例如选择用于合成所述铁络合物的适当的原料金属化合物而得到,但 是也可在后期改变。可能的配位基X C 是,尤其,诸如氟、氯、溴或碘的卤素,尤其是氯。诸如 甲基、乙基、丙基、丁基。
44、的烷基、乙烯基、烯丙基、苯基或苄基也是可采用的配位基X C 。作为另 外的配位基X C ,仅仅是通过举例方式而非限制的方式提到三氟乙酸盐、BF 4 - 、PF 6 - 以及弱配位 的或非配位的阴离子(参见,例如S.Strauss,Chem.Rev.1993,93,927-942),例如B(C 6 F 5 ) 4 - 。 酰胺、醇盐、磺酸盐、羧酸盐以及-二酮酸盐也是特别有用的配位基X C 。这些取代的配位 基X中的一些是特别优选使用的,因为它们可以从便宜且随时可商购得到的原料制得。因 此,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其中X C 是二甲基酰胺、甲醇盐、乙醇盐、异丙醇盐、酚盐、萘酚盐、 说 明 书CN 10。
45、2482379 A 8/12页 10 三氟甲基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乙酸盐或乙酰丙酮盐。 0048 配位基X C 的数量s取决于铁的氧化态。因此不能笼统地给定所述数量s。在催化 活化的络合物中的铁的氧化态通常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然而,也可采用其氧化态 不与所述活化的催化剂的氧化态相对应的络合物。然后可通过适当的活化剂还原或氧化这 种络合物。优选采用氧化态为+3或+2的铁络合物。 0049 D是不带电荷的供体,尤其是不带电荷的路易斯碱或路易斯酸,例如胺、醇、醚、酮、 醛、酯、硫化物、膦类化合物,其可与铁中心连接,要不然仍作为制备所述铁络合物的剩余溶 剂存在。 0050 配位基D的数量t可以。
46、是0-4,且通常取决于在其中制备所述铁络合物的溶剂以及 所得络合物干燥的时间,因而也可以是诸如0.5或1.5的非整数。尤其是,t是0、1或2。 0051 基团R 18C 的变体使得例如诸如溶解度的物理性质可被精细调节。可能的碳有机 取代基R 18C 是例如以下各项:直链或支链C 1 -C 20 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 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或正十二烷基;5元至 7元环烷基,其可反过来带有作为取代基的C 6 -C 10 芳基,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 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或环十二烷基;直链、环状或支链的C 2 -C 2。
47、0 烯基,其中双键位于 内部或者末端,例如乙烯基、烯丙基、己烯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环辛烯基或环辛二烯基; C 6 -C 20 芳基,其可被另外的烷基和/或含氮基团或含氧基团取代,例如苯基、萘基、联苯基、 蒽基、邻甲基苯基、间甲基苯基、对甲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2,5-二甲 基苯基或2,6-二甲基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 4,5-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或3,4,5-三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2-N,N-二甲基 氨基苯基;或可被另外的烷基取代的芳基烷基,例如苄基、邻甲基苄基、间甲基苄基、对甲基 苄。
48、基、1-乙基苯基或2-乙基苯基;其中两个基团R 18C 也可连接形成五元或六元环,有机基团 R 18C 也可被诸如氟、氯或溴的卤素取代。在有机硅取代基SiR 19C 3 中的可能的基团R 19C 是与已 在上面针对R 18C 所述相同的基团,其中两个R 19C 也可连接形成五元或六元环,例如三甲基甲 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丁基甲硅烷基、三烯丙基甲硅烷基、三苯 基甲硅烷基或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优选采用诸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叔丁基、正 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的C 1 -C 10 烷基以及乙烯基烯丙基、苄基和苯基作为基团R 18C 。 0052 至于前述的铁络。
49、合物B)的优选实施方式,参见WO 2005/103095中的各公开内容, 所述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0053 在例如J.Am.Chem.Soc.120,p.4049 ff.(1998),J.Chem.Soc.,Chem. Commun.1998,849,以及WO 98/27124中描述了化合物B)的制备。优选的络合物B)为 2,6-双1-(2-叔丁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铁(II)二氯化物、2,6-双1-(2-叔丁 基-6-氯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铁(II)二氯化物、2,6-双1-(2-氯-6-甲基苯基亚氨 基)乙基吡啶铁(II)二氯化物、2,6-双1-(2,4-二氯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铁(II) 二氯化物、2,6-双1-(2,6-二氯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铁(II)二氯化物、2,6-双1-(2, 4-二氯苯基亚氨基)甲基吡啶铁(II)二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