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压力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钢压力容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0673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25 C N 1 0 2 6 0 6 7 3 1 A *CN102606731A* (21)申请号 201110026848.8 (22)申请日 2011.01.25 F16J 12/00(2006.01) F16J 15/06(2006.01) (71)申请人上海唯赛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01703 上海市青浦工业园区崧海路 218号 (72)发明人董敏祥 汤其江 蔡诗宏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 司 31100 代理人喻学兵 (54) 发明名称 玻璃钢压力容器 (57) 摘要。
2、 玻璃钢压力容器,具其接头和接孔的组合结 构被改进,从而增强玻璃钢压力容器的耐压能力, 接孔内端为内径渐扩部,内径渐扩部朝膜壳内的 方向内径逐渐增大,接头内端为外径渐扩部,外径 渐扩部朝膜壳内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大,接孔的内 径渐扩部承接接头的外径渐扩部,且该内径渐扩 部和该外径渐扩部面面接触,接触间隙间由密封 件密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6 页 1/1页 2 1.玻璃钢压力容器,具有膜壳侧面上的接孔以及固定安装在接孔中的接头,其特征在 于,接孔内端为内。
3、径渐扩部,内径渐扩部朝膜壳内的方向内径逐渐增大,接头内端为外径渐 扩部,外径渐扩部朝膜壳内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大,接孔的内径渐扩部承接接头的外径渐扩 部,且该内径渐扩部和该外径渐扩部面面接触,接触间隙间由密封件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内径渐扩部或者外外径渐扩 部为圆锥面、抛物面或者圆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接孔为圆锥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接孔由一段圆柱形孔壁和该内 径渐扩部相接构成,该内径渐扩部的最小内径等于圆柱形孔壁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钢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内径渐扩部为圆锥形。
4、。 6.如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玻璃钢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圆锥形的母线为光滑曲 线。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06731 A 1/3页 3 玻璃钢压力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力容器,尤其涉及玻璃钢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反渗透装置用玻璃钢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冶金、化工、医药、仪器,工 业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所述玻璃钢压力容器在工作时比一般水处理容器所受的压 力要大,故保障其水的进、出口位置结构强度和接头的密封,无渗漏和安装拆卸的方便,在 整个系统的运行中,尤为重要。目前,反渗透玻璃钢压力容器侧面开口的主要结构和安装形 式,如图1所示,侧口件1。
5、为圆筒状,内端形成凸缘,容器(膜壳)3的接孔由一接孔和沉孔 构成,侧口件1的凸缘轴肩和容器接孔的沉孔轴肩抵接,侧口件1的外侧连接螺母,从而侧 口件固定在容器3的接孔中,侧口件和凸缘和沉孔之间间隙通过密封件2密封。密封处间 隙与密封圈厚度由于制造误差较难控制,所以会引起工作失效或装配困难。更不利的是,如 图2所示,容器内对容器的接孔壁有向外压力P,由于容器接孔的沉孔形成90度角,90度角 为应力集中位置,如图3所示,90度角容易导致容器的接孔壁产生失效裂缝10,圆柱形沉孔 对玻璃钢容器结构强度的削弱是致命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压力容器,其接头和接孔的组合结构被改。
6、进, 从而增强玻璃钢压力容器的耐压能力。 0004 本发明的玻璃钢压力容器,具有膜壳侧面上的接孔以及固定安装在接孔中的接 头,其特点是,接孔内端为内径渐扩部,内径渐扩部朝膜壳内的方向内径逐渐增大,接头内 端为外径渐扩部,外径渐扩部朝膜壳内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大,接孔的内径渐扩部承接接头 的外径渐扩部,且该内径渐扩部和该外径渐扩部面面接触,接触间隙间由密封件密封。 0005 所述的玻璃钢压力容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内径渐扩部或者外外径渐扩部为 圆锥面、抛物面或者圆弧面。 0006 所述的玻璃钢压力容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接孔为圆锥形。 0007 所述的玻璃钢压力容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接孔由一段圆。
7、柱形孔壁和该内径渐 扩部相接构成,该内径渐扩部的最小内径等于圆柱形孔壁的内径。 0008 所述的玻璃钢压力容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内径渐扩部为圆锥形。 0009 所述的玻璃钢压力容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圆锥形的母线为光滑曲线。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 内径渐扩部朝膜壳内的方向内径逐渐增大,外径渐扩部朝膜壳内的方向外径逐渐 增大,接孔的内径渐扩部承接接头的外径渐扩部,该内径渐扩部和该外径渐扩部面面接触, 即施加在接头上的压力将传递到面面配合的外径渐扩部和内径渐扩部,由于各渐扩部的直 径逐渐变化,因此不会形成导致应力集中的尖角,因此玻璃钢压力容器的耐压能力。所述渐 扩是指直径不会。
8、出现阶跃性的突变。 说 明 书CN 102606731 A 2/3页 4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现有玻璃钢压力容器侧面接孔和接头组合结构的剖面图。 0013 图2为现有玻璃钢压力容器侧面接孔和接头组合结构的受力示意图。 0014 图3为现有玻璃钢压力容器侧面接孔和接头组合结构的失效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玻璃钢压力容器侧面接孔的轴测视图。 0016 图5为图4中玻璃钢压力容器侧面接孔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0017 图6为图4中玻璃钢压力容器侧面接孔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0018 图7为图4中的玻璃钢压力容器侧面接孔和接头的组合结构的剖面图。 0019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
9、玻璃钢压力容器侧面接孔和接头组合结构的剖面图。 0020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玻璃钢压力容器侧面接孔和接头组合结构的剖面图。 0021 图10为图7所示组合结构的轴测视图。 0022 图11为图7所示的组合结构的受力状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 式 0023 如图4所示,玻璃钢压力容器膜壳5的侧壁上形成有接孔4,接孔4大致为去头的 圆锥形(内径渐扩部),图1中截去了一部分膜壳5,以便于观察到接孔4的形状。接孔4 的大端20位于膜壳1内侧,小端21位于膜壳1外侧。接孔4的小端21的边缘倒角,形成 一小段圆柱状的侧壁210。接孔4的小端21沿圆周方向还均布有多个键槽211。 0024 从图5和图6。
10、中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到接孔4的形状。图5是沿平行于膜壳5轴向 的通过接孔4的中间的面剖开的剖面图。图6是沿平行于膜壳5径向的通过接孔4的中间 的面剖开的剖面图。 0025 如图7和图10所示,接头6固定在接孔4中,接头6为筒状,接头6的内端至少部 分外侧面为去头的锥形面(外径渐扩部),接头6的锥形面的锥度和接孔4的锥度大致相 同,接头6的锥形面和接孔4的孔壁面面接触,且接触间隙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 0026 接头6向膜壳5外移动的自由度被配合的所述锥面限制,接头6的外端连接有紧 固件7,紧固件7与接头6外端例如是螺纹连接,接头6向膜壳5内移动的自由度被紧固件 7限制,因此紧固件7固定在接孔4中。。
11、接头6的外侧周围也均布有键槽,为了防止接头6 在接孔4中转动,健212放置在接头6的键槽、接孔4的键槽中,即键连接接头6和接孔4。 0027 如图12所示,膜壳5内施加的压力P于接头6上,在接头6和接孔4之间的接触 位置可分解为轴向分力P q 和径向分力P t ,比较于图2所示的结构,由于受力面增加,并且对 膜壳5有破坏作用的力P t 减少了不小,受力情况大为改善。 0028 如图8所示,膜壳5的接孔4由一圆柱形孔和锥形孔组成而成。如图9所示,膜壳 5的接孔4为类似于锥形的孔,只不过锥形的母线由直线变为弧线。 0029 接孔4的内径渐扩部和接头6外径渐扩部还可是其他形状,例如为圆锥面、抛物面 。
12、或者圆弧面等渐扩型曲面,再例如母线为光滑曲线的柱体形。 0030 只要接孔4的孔壁用于承接接头6的孔壁上没有向内凹的尖角就可以了,该尖角 例如是图3所示的直角,或者角度小于90度的角。 0031 接孔4的内径渐扩部和接头6外径渐扩部是相似或者实质上相同的形状,以实现 说 明 书CN 102606731 A 3/3页 5 面面贴合或接触的效果。 0032 前述各实施例中的接孔例如是用拉刀加工而成。 说 明 书CN 102606731 A 1/6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06731 A 2/6页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06731 A 3/6页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06731 A 4/6页 9 图6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06731 A 5/6页 10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06731 A 10 6/6页 11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06731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