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435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17 C N 1 0 4 0 4 3 5 7 1 A (21)申请号 201410323733.9 (22)申请日 2014.07.09 B05D 3/00(2006.01) B05D 3/06(2006.01) B05D 1/02(2006.01) (71)申请人苏州东吴黄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娄 葑北区创投工业坊59号 (72)发明人史海生 王造吉 (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代理人杨明 (54) 发明名称 白银。
2、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 艺,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白银制品,并清洁白 银制品表面;S2:在白银制品上涂覆LED-UV功能 纳米保护涂料,其中,该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 料的涂料层的厚度为1.5-6um,所述LED-UV功能 纳米保护涂料的纳米成分是纳米无机非金属材 料;S3:在白银制品上通过红外线进行加热流平; S4:在涂料层上采用LED-UV面光源进行冷光固 化。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
3、公布号 CN 104043571 A CN 104043571 A 1/1页 2 1.一种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白银制品,并清洁白银制品表面; S2:在白银制品上涂覆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其中,该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 的涂料层的厚度为1.5-6um,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纳米成分是纳米无机非金属 材料; S3:在白银制品上通过红外线进行加热流平; S4:在涂料层上采用LED-UV面光源进行冷光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 中,当所述白银制品为三维立体形状时,。
4、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采用喷涂的方式敷 衍在白银制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LED-UV功能 纳米保护涂料的粘度为2#岩田杯流出时间为8-25秒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还 包括如下步骤:在涂覆前,需要先将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在恒温水槽中进行电加 热保温,直至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粘度降低至2#岩田杯流出时间为8-25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LED-UV功能 纳米保护涂料在恒温水槽中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为45-。
5、8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 中,当所述白银制品为平面制品时,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采用辊涂的方式敷衍在 白银制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 中,红外线的加热时间为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 中,当所述白银制品为三维立体形状时,所采用的LED-UV面光源为三维立体LED-UV面光 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 中,当所述白银制品为平面制品时,所采用的L。
6、ED-UV面光源为平面LED-UV面光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白银制品 为三维立体形状时,所述涂敷工艺在步骤S4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5:采用红外线加热的方 式对涂层进行双重固化。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43571 A 1/5页 3 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银是一种白色的金属,具有较强的金属光泽,有较好的延展性。白银首饰表面光 洁,给人以高雅的感觉。但是,当银遇硫时,便会形成黑色的硫化银,使银首饰表面失去光 泽;有时,因为空气中含有某些有害气体,也可使。
7、白银首饰黯然失色而变黑。 0003 除此以外,银还可与某些碘化物、溴化物、氯化物、硫化氢、亚硫酸等物质发生反 应,从而导致黑锈现象的出现。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银饰与具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气体和物 质接触(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因为这些气体或物质都会引起银饰变黑。 0004 由于银是一种活跃的金属,银饰变黑的原因如下: 0005 1.自然氧化,不经常佩戴,摘下后也不管,随便一放,银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结 合发生自然的氧化反应; 0006 2.碰到含“硫”的化学品(如化妆品,香水、发剂,肥皂等)会腐蚀银饰表面,使得 银饰变黑,所以,银饰不宜在化学气体浓的场所佩带; 0007 3.遇到体内有沉积毒素,。
8、身体酸性物质太多,或是身体生病; 0008 4.汗液(汗水中的氯化物)会腐蚀银饰表面,使得银饰变黑, 0009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银与硫之间有很大的亲和力,科学家测定银在空气中遇到硫 化氢H2S气体或硫离子时很容易生成一种极难溶解的银盐(Ag2S)(银盐就是辉银矿的主要 成分),这种化学变化可以在极微量的情况下发生,银在空气中只要遇上几万亿至几十万亿 分之一的硫化氢H2S气体或硫离子,就会发生下列化学反应:4Ag+2H 2 S+O 2 2Ag 2 S(灰黑色 产物)+2H 2 O,反应结果是银的表面产生了硫化银(Ag 2 S),因为硫化银是灰黑色的,所以随着 反应的加剧,硫化银增多增厚,白银表。
9、面颜色便逐步由白变黄变灰最后变黑。 0010 在白银制品行业,银的暗化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011 科研和生产部门曾进行多方研究,以阻止银首饰的表面变黑,其中一种方法就是 在白银首饰的表面镀上一层光泽较强的钯、铑,当镀上这层贵金属后,不仅可以使白银首饰 防止变黑,而且可使其更加明亮美观。 0012 镀钯、镀铑也叫镀白金。钯、铑也属于铂族元素,物理和化学性质很稳定,起的作用 是防止氧化。它天然存在于矿床,但提取相当困难,钯、铑镀层时间长了也会磨损和脱落。另 外,最重要的问题是,在回收旧的白银制品时,原来表面电镀的钯、铑等白金贵金属,与白银 很难分离,分离成本也比较高,这会影响白银的纯度和加大。
10、白银的回收成本。 0013 为了阻止银首饰的表面变黑,芬兰倍耐克公司发明的TFS 500 nSILVER防暗化纳 米涂层技术为银制品的防暗化提供了另一个解决方案。该纳米保护涂层是通过在银制品表 面沉积完全透明的、保形的纳米薄膜实现的。nSILVER涂层由双层陶瓷纳米金属氧化物薄 膜材料组成:纳米氧化铝(Al 2 O 3 )和二氧化钛(TiO 2 )。底层纳米薄膜与金属有良好的附着特 性,顶层纳米薄膜对液体和化学品有良好的抗蚀性能。nSILVER的双层纳米薄膜结构经过优 说 明 书CN 104043571 A 2/5页 4 化后是完全透明的。而且纳米薄膜实际上还能够提高表面的反射率,因此经过nS。
11、ILVER镀 膜后的银制品看起来要比纯银本身更加有光泽。 0014 但是,该技术由于采用双层陶瓷纳米金属氧化物薄膜材料组成:纳米氧化铝 (Al 2 O 3 )和二氧化钛(TiO 2 ),而这双层陶瓷纳米金属氧化物薄膜材料含有金属铝Al和金属 钛Ti,这两种金属与白银也很难分离,分离成本也比较高,也会影响白银的纯度和加大白银 的回收成本。 0015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白银防暗化变黑 的涂敷工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1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其 不存在现有技术中所遇到的由于金属成分与白银。
12、分离难度大的问题,且提高了白银制品的 耐磨性、涂层不容易磨损和脱落,而且涂层是高透明、高光泽的。 0017 本发明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8 S1:提供白银制品,并清洁白银制品表面; 0019 S2:在白银制品上涂覆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其中,该LED-UV功能纳米保护 涂料的涂层的厚度为1.5-6um,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纳米成分是纳米无机非金 属材料; 0020 S3:在白银制品上通过红外线进行加热流平; 0021 S4:在涂料层上采用LED-UV面光源进行冷光固化。 0022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中,当所述白银制品为三维立体形状时,所述。
13、LED-UV功 能纳米保护涂料采用喷涂的方式敷衍在白银制品上。 0023 进一步的,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粘度为2#岩田杯流出时间为8-25秒 之间。 002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涂覆前,需要先将所述LED-UV功能 纳米保护涂料在恒温水槽中进行电加热保温,直至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粘度降低 至2#岩田杯流出时间为8-25秒之间。 0025 进一步的,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在恒温水槽中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为 45-85之间。 0026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中,当所述白银制品为平面制品时,所述LED-UV功能纳 米保护涂料采用辊涂的方式敷衍。
14、在白银制品上。 0027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3中,红外线的加热时间为1-5min。 0028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4中,当所述白银制品为三维立体形状时,所采用的 LED-UV面光源为三维立体LED-UV面光源。 0029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4中,当所述白银制品为平面制品时,所采用的LED-UV面 光源为平面LED-UV面光源。 0030 进一步的,当所述白银制品为三维立体形状时,所述涂敷工艺在步骤S4后还包括 如下步骤:S5:采用红外线加热的方式对涂料层进行双重固化。 0031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说 明 书CN 104043571 A 3/5页 5 0032 (。
15、1)由于本发明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中所采用的LED-UV功能纳米保护 涂料的纳米成分是纳米无机非金属材料,所以其不含任何金属成分,不会影响白银的纯度, 也不存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所遇到的由于金属成分与白银分离难度大的问题。 0033 (2)由于本发明所采用的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纳米成分是纳米无机非金 属材料,一方面提高了白银制品的耐磨性,且涂层不容易磨损和脱落,同时涂料层具有很高 的硬度、柔韧性、弹性、附着力等性能;另一方面,涂料层是完全透明的,光泽度很高,从而也 有助于提高表面的反射率。 0034 (3)由于结合采用通过红外线进行加热流平、采用平面LED-UV面光源进行冷光固 化。
16、工艺,从而相较现有技术来说节能50-90,并且不产生臭氧和热量。 0035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36 图1是本发明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8 请结合图1,一种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包括步骤S1至S4。该步骤S1至S4 均需要在无尘车间内完成。 0039 S1:提供白银制品,并清洁白银制品表。
17、面。在本步骤中,清洁白银制品表面的工艺 在无尘车间生产线上完成,用全自动机械手控制的吹尘枪对白银制品表面进行吹气除尘等 清洁处理。本步骤中所采用的设备有:无油静音空压机、全自动吹尘枪、塑胶传送带输送机, 无尘车间。 0040 S2:在白银制品上涂覆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其中,该LED-UV功能纳米保护 涂料的涂料层的厚度为1.5-6um。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纳米成分是纳米无机非 金属材料,如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 2 )(纳米尺寸在100纳米以下、平均50纳米左右),其 不含任何金属成分,不会影响白银的纯度。 0041 在本步骤中,通过白银制品的不同,可分如下两个。
18、具体步骤完成涂覆。 0042 当所述白银制品为三维立体形状时,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采用喷涂的 方式敷衍在白银制品上。由于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不含有任何溶剂,为100固含量, 粘度要稍高于普通溶剂型喷涂涂料,所以,在涂覆前,需要先将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 涂料在恒温水槽中进行电加热保温,直至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粘度降低至2#岩田 杯流出时间为8-25秒之间,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在恒温水槽中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 为45-85之间。当该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粘度为2#岩田杯流出时间为8-25秒之 间后,再用气动隔膜泵循环抽到全自动机械手所持的封闭喷罐。
19、中进行无气喷涂施工。本步 骤中所采用的设备有:全自动机械手精密喷涂生产线、恒温水槽、气动隔膜泵。 0043 当所述白银制品为平面制品时,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采用辊涂的方式 敷衍在白银制品上。与上述喷涂方式不同,采用辊涂方式时,不需要加热保温,但在冬季室 说 明 书CN 104043571 A 4/5页 6 温比较低的情况下,需对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进行加热保温,然后用气动隔膜泵循环 抽到全自动辊涂机的橡胶辊筒中进行辊涂施工。本步骤中所采用的设备有:全自动精密辊 涂生产线、气动隔膜泵。 0044 S3:在白银制品上通过红外线进行加热流平,其中,红外线的加热时间为1-5min。。
20、 通过本步骤,可以使白银制品表面还未固化的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涂层更加流平, 提高光亮度。本步骤中所采用的设备有:远红外线加热流平固化机。 0045 S4:在涂料层上采用LED-UV面光源进行冷光固化,其中冷光固化时间为:1-5s。在 本步骤中,通过白银制品的不同,可分如下两个具体步骤完成冷光固化。当所述白银制品为 三维立体形状时,所采用的LED-UV面光源为三维立体LED-UV面光源,其采用的设备有:三 维立体LED-UV面光源冷光固化系统。当所述白银制品为平面制品时,所采用的LED-UV面 光源为平面LED-UV面光源,其采用的设备有:平面LED-UV面光源冷光固化系统。 004。
21、6 当所述白银制品为三维立体形状时,采用经过三维立体LED-UV面光源冷光固化 系统,进行进行冷光固化后,总会有些部位由于见不到LED-UV光或受LED-UV光照能量不 足,从而,导致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涂料层不能完全固化,所以,在所述涂敷工艺在 步骤S4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5:采用红外线加热的方式对涂料层进行双重固化,其中加热 彻底固化时间为5-20min。本步骤中所采用的设备为:远红外线加热流平固化机。 0047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形状规则的平面白银制品,由于受到LED-UV光照的能量 比较充足,可以进行完全彻底的LED-UV面光源冷光固化,而不需要在进行远红外线加热进 行双。
22、重固化。 0048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0049 实施例1:平面银砖的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 0050 S1:提供平面银砖,在无尘车间生产线上,用全自动机械手控制的吹尘枪对的平面 银砖表面进行吹气除尘等清洁处理。 0051 S2:在平面银砖上涂覆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其中,该LED-UV功能纳米保护 涂料的涂料层的厚度为5um。在本步骤中,当室内温度较低时(如冬天),需对LED-UV功能 纳米保护涂料进行加热保温,然后再进行辊涂施工。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纳米 成分是纳米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 2 )(纳。
23、米尺寸在100纳米以下、平 均50纳米左右),由于其不含任何金属成分,所以不会影响白银的纯度。 0052 S3:在平面银砖上通过红外线进行加热流平,其中,红外线的加热时间为1min。通 过本步骤,可以使平面银砖上还未固化的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涂料层更加流平,提 高光亮度。 0053 S4:在涂料层上采用平面LED-UV面光源进行冷光固化,其中冷光固化时间为:1s。 005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均在无尘车间内操作完成。 0055 实施例2:三维立体银首饰的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 0056 S1:提供三维立体银首饰,在无尘车间生产线上,用全自动机械手控制的吹尘枪对 三维立体银首饰表面进。
24、行吹气除尘等清洁处理。 0057 S2:在三维立体银首饰上通过全自动机械手精密无气干式喷涂LED-UV功能纳米 保护涂料,其中,该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涂料层的厚度为3um,所述LED-UV功能纳 米保护涂料的纳米成分是纳米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 2 )(纳米尺寸在 说 明 书CN 104043571 A 5/5页 7 100纳米以下、平均50纳米左右),由于其不含任何金属成分,所以不会影响白银的纯度。 在本步骤中,由于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不含有任何溶剂,为100固含量,粘度要稍高 于普通溶剂型喷涂涂料,所以,在涂覆前,需要先将所述LED-UV功能纳米保。
25、护涂料在恒温 水槽中进行电加热保温,直至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粘度降低至2#岩田杯流出时间 为8-15秒之间,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在恒温水槽中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为85之间。 当该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粘度为2#岩田杯流出时间为8-15秒之间后,再进行喷涂 施工。 0058 S3:在三维立体银首饰上通过红外线进行加热流平,其中,红外线的加热时间为 3min。通过本步骤,可以使平面银砖上还未固化的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涂层更加流 平,提高光亮度。 0059 S4:在涂料层上采用三维立体LED-UV面光源进行冷光固化,其中冷光固化时间 为:3s。 0060 S5:采用。
26、红外线加热的方式对涂层进行双重固化,其中加热彻底固化时间为 15min。 006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均在无尘车间内操作完成。 006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具体如下优点: 0063 (1)由于本发明的白银防暗化变黑的涂敷工艺中所采用的LED-UV功能纳米保护 涂料是100固含量,不含有任何溶剂,所以,在本工艺实施时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同时, 由于LED-UV功能纳米保护涂料的纳米成分是纳米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不含任何金属成分, 所以不会影响白银的纯度,也不存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所遇到的由于金属成分与白银分离难 度大的问题。 0064 (2)由于本发明所采用的纳米二氧化硅(。
27、Nano-SiO 2 ),一方面使提高了白银制品的 耐磨性,且涂料层不容易磨损和脱落,同时涂料层具有很高的硬度、柔韧性、弹性、附着力等 性能;另一方面,涂料层是完全透明的,光泽度很高,从而也有助于提高表面的反射率。 0065 (3)由于结合红外线进行加热流平、平面LED-UV面光源进行冷光固化工艺,从而 相较现有技术来说节能50-90,并且不产生臭氧和热量。 006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 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 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4043571 A 1/1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4357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