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耐蚀、高强度陶瓷工程材料,属陶瓷材料领域。 我国于六十年代开始试制,生产了铸石,并在煤炭行业推广使用,应用于各种溜槽的衬板,其耐磨性能为锰钢的几倍,普通钢材的十几倍。但铸石为电熔浇铸造而成,为均一玻璃体,有以下不足:1、质脆,在运输入施工过程中破损率约为20-30%;2、产品厚度大,2、产品厚度大,板材最薄尺寸为20-30mm,因而就减少了溜槽的有效尺寸,增加了设备地自重。3、铸石为均一玻璃体,无耐磨质点,耐磨性能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耐蚀、高强度陶瓷工程材料,以克服铸石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耐磨、耐蚀、高强陶瓷工程材料,是以棕刚玉磨料为耐磨质点,以高强度陶瓷为结合剂,并加入添加剂及水,经配料、混料、成型、干燥、烧成等工序而制成的。
原材料技术条件:
1、棕刚玉(作为耐磨质点)
代号;A;粒度:20#;24#;150#-0#
A:20#;A24#应符合GB2478-83《棕刚玉技术条件》的规定。
A150#-0#应符合以下要求:
Al2O3含量 93-97%
磁性物含量≤1.0%
粒度组成应符合以下规定
重量%
100#筛上150#筛上150#-320#320#筛下0<5>60<35
粘土(陶瓷结合剂材料)
应符合以下技术条件
化学成份(重量%)
Al2O3SiO2Fe2O3MgoCao灼减32-3842-49≤2≤1.5≤1.5≤1.5
耐火度:1690-1730℃
粘度:不通过80#筛为0
可塑性:≥110秒
水份:≤1%。
3、长石(陶瓷结合剂材料)
化学成份(重量%)
SiO2Al2O3Fe2O3CaoMgoK2ONa2O灼减64-6613-23<0.9<0.7<0.5≥9<3≤0.8
耐火度:1260-1280℃
粒度:不通过80#筛为0
4、氧化锰(添加剂)
工业用氧化锰
本发明配方(重量%)
A20#24
A24#24
A150#-0 33
陶瓷结合剂 19
添加剂 0.5(外加)
水 4.5(外加)
成型密度 3.0g/cm3
其中
瓷结合剂配方(重量%)
本发明的效果为:
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测定(铸石质量检验指定单位)测试结果如下:
本发明试样(3N金刚板)铸石标准规定磨损度g/CM20.011<0.09耐酸碱度浓硫酸95-98%99.85%≥99%20%硫酸99.07%≥96%20%氢氧化钠99.05%≥98%
注:3N金刚板为本发明所制成的产品
承德铸石厂所产的高强度铸石磨损度为0.05-0.06g/cm2
可见本发明所制成的产品,其耐磨性能为铸石标准的8倍,为承德产高强度铸石的5倍。
实施例:
1992年11月20日在徐州矿务局庞庄煤矿东城选煤厂试用。
溜槽尺寸为38×0.5×0.4m;水平夹角为38°
通过物料为洗混煤,通过量为40t/h
经3个月试运行,于1993年2日提出了工试报告3N金刚板磨损量小于0.1毫米。
另外补充,至今93年6月已运行7个月,经观察其磨损量仍小于0.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