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热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热装置,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保温杯技术的发展,保温性能已经做得越来越完善。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保
温杯的保温性能”太好”,以致于从杯口倒出的水”太烫”,不能直接饮用。为了避免开水太烫
不能直接饮用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420773公开了一种保温杯,该专利申请
通过将容腔分隔成冷水室和热水室,预先在冷水室和热水室中分装冷水和热水,在饮用
前再进行冷热混合后饮用。
中国专利申请CN201320125254公开了另一种带吸管的保温杯,该专利申请设置一
个容腔,容腔内设置导热体,导热体内填充相变材料,再将吸管缠绕在容腔外壁,该专
利申请通过吸管——容腔——导热体——相变材料的传热方式对吸管内的热水进行降
温,从而实现降温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提出一种吸热器装置,用于对流经吸热器的热水进行降
温。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杯内的热水温度可灵活选择出水方式的保温杯,当温度
高时降温后出水,以符合人们的直接饮用,当温度为常温时直接出水。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吸热装置,包括吸热器和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开设在所述吸热器上。
所述流体通道是通过迂回曲折的方式开设在所述吸热器上。
所述吸热器是中空的盘绕状结构,所述中空为流体通道。
所述吸热器是散热片结构,在所述散热片内设置所述流体通道。
包括流体出口,在所述散热片内设置复数个所述流体通道,复数个所述流体通道汇
聚于所述流体出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提出一种吸热装置,通过在吸热器上直接开设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长度或流体流
经吸热器的面积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只需一个散热部分(吸热器),散热效果好,制
作成本低。
首创性地采用散热片结构的散热器,提供了一种通过增大流体流经吸热器面积的方
式,可大幅提高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吸热装置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吸热装置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吸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开关装置与吸热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保温杯,如图1所示,包括杯盖100、吸热器200和保温杯体300,
吸热器200设置在杯盖100与保温杯体300之间。
图2为图1中吸热装置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吸热器200是一个中空的盘绕状结
构,采用散热性能良好的无毒金属材料制作。所述中空是流体通道210,流体通道210
包括进水口211和出水口212,进水口211与保温杯体300的容腔相通,出水口212既
可以盖合在杯盖100内,也可以从杯盖100上伸出。
流体通道210的长度和内径大小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原则上能满足每次喝一口水的
量时,吸热装置能够快速地将热水的热量吸收,使出水口的温度适合人们直接饮用。
图3为图1中吸热装置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吸热器200包括复数个吸热片230
和复数个流体通道220,流体通道220包括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进水口221与保
温杯体300的容腔相通,容腔内的开水经进水口221进入复数个细小的流体通道220后
汇聚在一起从出水口222流出,当热水流经流体通道220时,热水的热量被流经路径上
的吸热片230吸收热量。
通过合理地设置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和流经流体通道220的面积,以达到快速降温的
目的。
实施例二、另一种保温杯,如图4-6所示,包括杯盖400、保温杯体600、吸热器
500、第一流体通道900、第二流体通道510和开关700,吸热器500设置在杯盖400与
保温杯体600之间。所述第二流体通道510开设在吸热器500上,第二流体通道510具
有进水口511和出水口512,吸热器500装设在保温杯体600上,第一流体通道900为
直通道,第一流体通道900和第二流体通道510经开关700通过管道800与保温杯体600
内的容腔相通。
当保温杯体600内的水温度高时,通过开关700使第二流体通道510接通,降温后
出水,以符合人们的直接饮用。当温杯体600内的水温度为常温时,通过开关700使第
一流体通道900接通,不经降温直接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