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针织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针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针织机,具有多个机头,常采用一根主轴穿过多个机头,其主轴起着传动轴
的作用,该结构对那么对于机头零件加工精度,装配精度要求非常好,所有机头的同心度,
平行度及垂直度要求非常高;因而其装配繁复;而且更换其中一个机头,会影响其他的机头
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针织机,使得现有的针织机的多个机头相互影响,
零件要求精度高,装配繁复的缺陷得以解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本发明公开一种针织机,包括多个机头,所述机头固
定在主梁上,包括:位于机头上部的主轴和多个传动连接机头和主轴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
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位于主轴上并在主轴的驱动下转动;从动轮位于主动轮下方;
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转动;机头上设有机架、传动轴、压脚驱动装置和针杆驱动装
置;传动轴,横向穿过机架并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从动轮转动安装在传动轴上;压脚驱动装
置,安装在机架上,用于驱动压脚上下运动;针杆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用于驱动针杆上
下运动。本发明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并采用主轴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轴的转动,不同的机头
处于独立的状态,其安装和维修不会影响其他机头。降低机头的装配要求和零件的精度,提
高生产效率。另外,还可以避免机头之间装配的误差引起的震动,降低机头噪音及零件磨
损。
可选的,所述机架由支撑座、固定壁和底座组成;所述固定壁位于在底座上方并位
于底座一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固定壁中部;所述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从动轮
位于支撑座中间。设置所述机架由支撑座、固定壁和底座组成的开放式结构,当内部零件损
坏时,更换零件将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固定壁的顶端还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和紧固件;所
述紧固件从固定板外侧穿过安装孔使得固定板固定在主梁上。采用机头前置紧固方式则不
需要在固定壁背后的主梁上打钻螺丝通过孔位,提高主梁的强度;同时在装配时不需要一
前一后两名工人同时操作,装配更加方便,对后期机器维修也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安装孔具有与螺栓相适配的螺纹;所述主梁相应
的位置设置具有螺纹的安装槽。
可选的,所述压脚驱动装置位于支撑座一侧,所述压脚驱动装置包括压脚凸轮、第
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和压脚固定架;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机架,另一端连接压脚固定架;
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在压脚凸轮上,所述压脚凸轮用于带动第一连杆上下运动;所述第
一连杆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杆中部;所述压脚凸轮转动连接传动轴,并在传动轴的带动下
转动。
可选的,所述针杆驱动装置位于支撑座另一侧,所述针杆驱动装置包括针杆凸轮、
第三连杆和曲杆和针杆固定架;所述曲杆一端铰接第三连杆,另一端连接针杆固定架;所述
第三连杆远离曲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针杆凸轮上,所述针杆凸轮用于带动第三连杆上下运
动;所述第三连杆中部铰接机架;所述针杆凸轮转动连接传动轴,并在传动轴的带动下转
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压脚凸轮的连接点与第三连杆与针杆凸轮的连接点具有
相反的上下摆动行程。该结构压脚驱动与针杆驱动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减小机器的震动。最
终可以减小零件的磨损及断线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并采用主轴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轴的转动,不同的机
头处于独立的状态,其安装和维修不会影响其他机头。降低机头的装配要求和零件的精度,
提高生产效率。另外,还可以避免机头之间装配的误差引起的震动,降低机头噪音及零件磨
损。
另外,设置所述机架由支撑座、固定壁和底座组成的开放式结构,当内部零件损坏
时,更换零件将更加方便。采用机头前置紧固方式则不需要在固定壁背后的主梁上打钻螺
丝通过孔位,提高主梁的强度;同时在装配时不需要一前一后两名工人同时操作,装配更加
方便,对后期机器维修也更加方便。该结构的压脚驱动装置和针杆驱动装置,其结构简单,
不容易积灰尘,适合机架开放式的布局。该结构压脚驱动与针杆驱动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减
小机器的震动。最终可以减小零件的磨损及断线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针织机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针织机的压脚驱动装置及主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针织机针杆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机头;2、传动机构;3、主动轮;4、从动轮;5、主轴;6、机架;7、传动轴;8、压脚驱动
装置;9、针杆驱动装置;10、主梁;11、支撑座;12、固定壁;13、底座;20、压脚凸轮;21、第一连
杆;22、第二连杆;23、压脚固定架;31、针杆凸轮;32、第三连杆;33、曲杆;34、针杆固定架;
40、安装孔;41、紧固件;42、固定板;43、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本发明还公开了本发明公开一种针织机(见附图1),包括多个机头1,所述
机头1固定在主梁10上,包括:位于机头1上部的主轴5和多个传动连接机头1和主轴5的传动
机构2;传动机构2包括主动轮3和从动轮4,主动轮3位于主轴5上并在主轴5的驱动下转动;
从动轮4位于主动轮3下方;主动轮3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4转动;机头1上设有机架6、传动
轴7、压脚驱动装置8和针杆驱动装置9;传动轴7,横向穿过机架6并转动安装在机架6上;从
动轮4转动安装在传动轴7上;压脚驱动装置8,安装在机架6上,用于驱动压脚上下运动;针
杆驱动装置9,安装在机架6上,用于驱动针杆上下运动。本发明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并采用
主轴5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轴7的转动,不同的机头1处于独立的状态,其安装和维修不会影
响其他机头1。降低机头1的装配要求和零件的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另外,还可以避免机头1
之间装配的误差引起的震动,降低机头1噪音及零件磨损。
所述机架6由支撑座11、固定壁12和底座13组成;所述固定壁12位于在底座13上方
并位于底座13一侧;所述支撑座11固定在固定壁12中部;所述传动轴7转动安装在支撑座11
上;所述从动轮4位于支撑座11中间。设置所述机架6由支撑座11、固定壁12和底座13组成的
开放式结构,当内部零件损坏时,更换零件将更加方便。
所述固定壁12的顶端还设有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上设有安装孔40和紧固件
41;所述紧固件41从固定板42外侧穿过安装孔40使得固定板固42定在主梁10上。采用机头1
前置紧固方式则不需要在固定壁12背后的主梁10上打钻螺丝通过孔位,提高主梁10的强
度;同时在装配时不需要一前一后两名工人同时操作,装配更加方便,对后期机器维修也更
加方便。
所述紧固件41为螺栓,所述安装孔40具有与螺栓相适配的螺纹;所述主梁10相应
的位置设置具有螺纹的安装槽43。
所述压脚驱动装置8位于支撑座11一侧,所述压脚驱动装置8包括压脚凸轮20、第
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和压脚固定架23;所述第二连杆22,一端铰接机架6,另一端连接压
脚固定架23;所述第一连杆21一端固定在压脚凸轮20上,所述压脚凸轮20用于带动第一连
杆21上下运动;所述第一连杆21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杆22中部;所述压脚凸轮20转动连接
传动轴7,并在传动轴7的带动下转动。所述针杆驱动装置9位于支撑座11另一侧,所述针杆
驱动装置9包括针杆凸轮31、第三连杆32、曲杆33和针杆固定架34;所述曲杆33一端铰接第
三连杆32,另一端连接针杆固定架34;所述第三连杆32远离曲杆33的另一端固定在针杆凸
轮31上,所述针杆凸轮31用于带动第三连杆32上下运动;所述第三连杆32中部铰接机架6;
所述针杆凸轮31转动连接传动轴7,并在传动轴7的带动下转动。该结构的压脚驱动装置8和
针杆驱动装置9,其结构简单,不容易积灰尘,适合机架6开放式的布局。
所述第一连杆21与压脚凸轮20的连接点与第三连杆32与针杆凸轮31的连接点具
有相反的上下摆动行程。该结构压脚驱动与针杆驱动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减小机器的震动。
最终可以减小零件的磨损及断线率。
本发明实施例实施时,进行安装时,可以通过螺栓将固定板以及机头安装在主梁
上,进行维修时,只需拆掉传动带,就断开了主轴与机头的联系,不会影响其他的机头;不需
要打开外壳就可以对压脚驱动装置和针杆驱动装置进行维修。本针织机运动时,压脚凸轮
转动带动第一连杆上下摆动,并进一步带动第二连杆上下运动,而第二连杆一端铰接在在
机架上,另一端随第一连杆上下摆动。针杆凸轮转动带动第三连杆上下摆动,并进一步带动
曲杆一端上下运动,而曲杆中部铰接在在机架上,另一端随第三连杆上下摆动。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
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
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
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
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