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管装置单元及其配接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41974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8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6623.9

申请日:

1993.06.11

公开号:

CN1083920A

公开日:

1994.03.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8.3.4|||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F42D1/00; C06C5/06

主分类号:

F42D1/00; C06C5/06

申请人:

惠特克公司;

发明人:

R·W·贝克

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

优先权:

1992.06.15 GB 9212654.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肖掬昌;叶恺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雷管装置单元(2)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气导线(6,8)以及雷管(12),一定长度的电缆(10)从雷管(12)引出,电缆具有若干芯线给雷管提供触发电压。电缆的一个端部部分密封在第一接插件(8)中,而在雷管与第一接插件(8)之间的部分密封在第二接插件(6)中。接插件(6,8)能密封配接,将电缆(20)端部部分的各芯线与电缆(10)中间部分的各芯线电连接起来。为保护单元(2)不致受潮从而可存放在矿井中,将接插件(6,8)配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雷管装置单元,包括第一和第二配接电气接插件和一个雷管,一定长度的电缆从雷管中引出,电缆的各芯线给雷管能供触发电压,电缆的一个端部部分以紧密密封的方式坐落在第一接插件中,电缆处在雷管与第一接插件之间的部分以紧密密封的方式坐落在第二接插件中,两个接插件可以紧密密封的方式配接,在电气上将电缆的该端部部分的各芯线与电缆中间部分的各芯线连接起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管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电缆的端部部分夹在第一接插件的盖与外壳之间,电缆的中间部分夹在第二接插件的盖与外壳之间,各盖与其相应的外壳配合形成电缆所通过的充有油脂密封料的闭合环形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管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一个接插件的外壳形成有一个插孔,用以以紧密密封的方式容纳另一个接插件外壳的插头部分,其中一个接插件的外壳装有若干电气接线柱,各接线柱与电缆的各芯线相连接,且伸入插孔中与电缆夹在另一个接插件的盖与外壳之间的该部分的相应芯线接合。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管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各接线柱具有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第一沟槽容纳电缆夹在一个接插件的盖与外壳之间的部分的各芯线,第二沟槽容纳电缆夹在另一个接插件的盖与外壳的部分的各芯线。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管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接插件外壳的插头部分限定着一个插座,该插座容纳另一个接插件盖的插头部分,电缆即在盖的插头部分上方延伸。
6: 制造雷管装置单元的一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一定长度具有 给雷管提供触发电压的芯线的电缆支撑起来;将第一电气接插件放在电缆的一个端部部分;将第二电气接插件放在电缆的中间部分;将电缆的另一个端部部分塞入雷管中;将各接插件密封到电缆上;再将各接插件以紧密密封的方式配接,将电缆的所述一个端部部分的各芯线与电缆的所述中间部分的各芯线电连接起来。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接插件有一个外壳和一个壳盖,且各接插件是这样放到电缆的各相应部分的:将接插件的外壳安置在电缆的一侧,壳盖安置在电缆的另一侧,然后用力将各盖压入其外壳将电缆的各部分夹在盖与外壳之间。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接插件的外壳与其盖配合,形成一个环形腔,电缆即横贯该腔延伸,且接插件是通过往接插件盖和外壳所形成的环形腔中注入油脂密封料密封到电缆上的。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各接插件加到电缆上之前,从接插件的外壳切除接插件,这时与外壳形成一个整体的盖。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外壳横穿电缆的所述一侧是在盖安置在所述一侧的另一侧的情况下进行的,且盖从外壳切除之后,沿第一直线通路和垂直于所述第一通路的第二通路移动外壳,将外壳安置到电缆所述另一侧的对侧。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管装置单元,雷管装置单元。用以和其它这种雷管装置单元结合形成雷管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制造这种雷管装置单元的方法。给一系列埋藏在矿井(例如金矿)工作面装炸药的炮眼中的雷管提供触发电压的雷管装置,储存在矿井中供以后使用时往往因潮气侵入而损坏。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存放在潮湿环境中而不致损坏的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雷管装置单元包括:第一和第二配接电气接插件和一个雷管,一定长度的电缆从雷管中引出,电缆的各芯线给雷管提供触发电压,电缆的一个端部部分以紧密密封的方式坐落在第一接插件中,电缆处在雷管与第一接插件之间的部分以紧密密封的方式坐落在第二接插件中,两个接插件以紧密密封的方式配接,将电缆的该端部部分的各芯线与电缆中间部分的各芯线电连接起来。

    这种雷管装置单元在矿井中存放时,其两个接插件密封配接,从而将雷管装置单元密封起来,阻止潮气侵入其中。使用时,在现场各雷管处在各自的炮眼的情况下,将各雷管装置单元的第一接插件从其第二接插件上解开,再将其与毗邻的下一个雷管装置单元相应的第二接插件联接,从而全部雷管形成完整的雷管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各接插件有一个盖和一个外壳,电缆夹在两个接插件各自的盖与外壳之间,各接插件的盖和外壳形成有一个环形通道,电缆即沿此环形通道敷设,通道中配备有油脂密封口,电缆两部分各芯线间地电连接可借助于设在其中一个或两个外壳中的电气接线柱进行。这些接线柱可以是两端绝缘的移动式接线柱。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制造雷装置单元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一定长度的具有给雷管提供触发电压的芯线的电缆支撑起来;将第一电气接插件放在电缆的一个端部部分;将第二电气接插件放在电缆的中间部分;将电缆的另一个端部部分塞入雷管中;将各接插件密封到电缆上;再将各接插件以紧密密封的方式配接,将电缆的端部和中间部分的相应各芯线电连接起来。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各接插件密封到电缆的步骤是将油脂密封材料注入接插件上电缆通过的空腔中进行的。

    现在参看附图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附图中:

    图1的示意等角视图举例说明了制造采矿作业中使用的雷管装置单元的一种方法;

    图2是装配好的雷管装置单元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装配好的雷管装置单元从第一平面截取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雷管装置单元从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截取的放大剖视图;

    图5的等角视图举例说明了雷管装置单元接插件的各接线柱与带状软电缆之间的电气接线;

    图6是图5的示意平面图;

    图7是片断正视图以部分剖视的方式举例说明了矿井的工作面,并示出了现场已装配好的雷管装置,该雷管装置由许多雷管装置单元组成;

    图8是图7的细节从上面看去以部分剖视的方式示出的放大片断视图。

    从图2至4中可以看到,雷管装置4(图7和8)的雷管装置单元2包括:一个公的电气接插件6,供与电气接插座8配接之用;一定长度的电缆10;和可用电加以触发的雷管12,与电缆10相连接。

    接插件6包括:一个整体式的换制绝缘外壳14;一个整体式的绝缘盖16,即外壳14的盖;四个两端式单元冲压成的绝缘移动式电气接线柱,编号分别为18、20、22和24;和一个两端式冲压成形的直角绝缘移动式电气接线柱26。从平面图可以看到,外壳14的壳体28基本上呈方形,其上表面30形成有环形槽32,围绕壳体28在靠近其周边外延伸。环形密封套34从壳体28的下表面35悬垂着,密封套34内形成有插孔36。各接线柱18、20和22都是压入配合,不然也可以固定在各自的壳体28的垂直的共平面的穿通沟槽中。穿通沟槽通到两表面30和35中。接线柱26系压入配合,然也可固定在壳体28中与接线柱18、20和22所坐落的沟槽共平面的直角形沟槽中。接线柱24压入配合到或固定到壳体28的垂直槽中,该槽偏离所述壳体上的上述其它沟槽。各接线柱的容纳导线的第一部分37形成有容纳导线的沟槽38,该沟槽偏离表面30开通,在表面30的上方延伸,各接线柱的容纳导线的第二部分39有一个容纳导线的沟槽40。各容纳导线的部分39凸出表面35外,从而伸入插孔36中,各沟槽40则沿偏离表面35的方向开设。

    接插件6的盖16有一个外表面42和一个内表面44,内表面44靠近盖16的周边处开有环形槽46。槽46与壳体28的槽32顺一条直线上,与槽32共同形成封闭的环形油脂通道,油脂密封口48即注入该通道中。封口48实际上形成密封的0形环。盖16的表面44形成有沟槽,这些沟槽均以导线填充表面50为界。各沟槽容纳各接线柱的容纳导线的部分37。电缆10的中间部分介于表面30与44之间,以紧密密封的方式穿过环形油脂封口48延伸。在制造雷管装置单元2的过程中,盖16压入配合到外壳14中,将电缆10的中间部分夹在盖16与外壳14之间,从而促使填充表面50将电缆10的第一电压芯线V1塞入接线柱13的沟槽38中,将电缆10的芯线G塞入接线柱20的沟槽38中,将电缆10的第二电压芯线V2塞入接线柱22的沟槽38中,将回程的芯线R塞入接线柱34的沟槽38中,并将第一信号芯线塞入接线柱36的沟槽38中,这些从图5和图6中可以看得最清楚。在各情况下,沟槽38的边缘都与各电缆芯线形成牢靠而永久性的电接触。电缆10的第二信号线SO无需连接入雷管装置单元2中。

    插座8有一个整体式的模制绝缘外壳52和外壳52的盖54。外壳52有一个壳体56,壳体56上竖立着空心插头部分58,坐落在外壳14的插孔36处,以紧密密封的方式密封到外壳14上。空心插头部分58限定着插座60,插座60的端壁62上形成有穿通的沟槽64,各沟槽容纳着相应各接线柱容纳导线的部分39。壳体56的外表面61靠近其周边处开有环形槽63。盖54的盖体66上竖着插头部分68,盖体66的外表面70和内表面72围绕着插头部分68,盖体68上开有环形槽74,与槽63配合形成闭合的环形通道,油脂密封料76即注入该环形通道中,和油脂封口48的情况一样实际上形成密封的0形环。鉴于各封口48和封料76的材料是发粘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液态的,因而在各情况下这种材料足以堵住盖与外壳之间的毗邻间隙。插头部分68的端部表面78开有沟槽80,各个与端壁62上的相应沟槽64对齐。在制造雷管装置单元2的过程中,将盖54配接到外壳52上就可以使电缆10远离雷管12的端部部分夹在盖54与外壳52之间。电缆10的所述端部部分从插头部分68在表面61与72之间的一侧延伸,以紧密密封的形式穿过料76,经过插头部分68横切其端部表面78,终止于插头部分68另一侧的表面61。盖54与外壳52配接时,其容纳导线的部分39嵌入相应的沟槽80中,从而迫使电缆10的各芯线嵌入接线柱相应的各沟槽中。电缆10的中间部分与端部部分之间的部分成圈延伸出雷管装置2外,如图2所示。举例说,电缆10长1.5米,平均直径0.254厘米或0.127厘米。

    借助于油脂封口46和封料76以及插头部分58在插孔36中的紧密密封接合,雷管装置单元2就完全处于密封状态,阻止了潮气的入侵。这样,雷管装置单元2就可以存放在矿井中供将来使用,而不致因矿井通常遇到的潮湿环境而损坏。

    现在具体参看图7和图8说明采用一组雷管装置单元2形成完整的雷管装置4的过程。如图7中所示,矿井(例如金矿)的工作面由回采坑道工作面RF组成,该工作面在竖壁或竖层面SW与顶壁HW之间延伸。为开辟采矿作业的工作面RF,在工作面RF上钻出成排炮眼H1、H2、H3等等,将各雷管装置单元2的雷管12插入各炮眼中,使得配接好的接插件6和8悬垂在电缆10上遍布工作面RF上,再将炸药塞入各炮眼中。这时雷管装置单元2必须按菊花链的形式接到一个电源上来引发雷管12,就是说,对其中的引爆电容器进行充电,并启动雷管中的定时器,各雷管安排得确保其按预定的次序引爆。

    为了形成雷管装置4使各雷管之间按菊花链的形式连接起来,将各雷管装置单元2的接插件8从其接插件6上解开,然后与毗邻的下一个雷管装置单元2的接插件6配接。这样,雷管装置单元2从炮眼H1悬垂下来的接插件8与雷管装置单元2从炮眼H2悬垂下来的接插件6相配接,该雷管装置单元的接插件8又和雷管装置单元2从炮眼H3悬垂下来的接插件6相配接,如此类推。然后将与接插件8一模一样且与供电电缆10′相连接的另一个接插件8′与从炮眼H1悬垂下来的接插件6相配接。这时就通过供电电缆10′和雷管装置4触发各雷管12。

    现在参看图1说明雷管装置单元2的制造方法。首先,把电缆10支撑起来使其直线延伸。接插件6接箭头A的方向将其盖16与其外壳14形成一个整体,且从其一个边缘伸出往前送,从而使盖16处在电缆10中间部分的上方,再按箭头B的方向将其盖54与其外壳52形成一个整体且从外壳52伸出的接插件8往前送,从而使盖54处在电缆10端部部分上方。然后将盖16和54从外壳14和52上切除掉并使它们保持在它们在电缆10上方的位置。接着将外壳6和8沿各自的箭头C和D放低,这最好是再将它们分别沿箭头A和B的方向向前推送之后进行。然后分别沿箭头E和F的方向拉向外壳6和8,从而使它们处在电缆10底下,它们的表面30和72分别面向电缆10的下侧。这时将盖16和54分别往下送到外壳14和52上,如箭头G和H所示,从而使电缆10的中间部分夹在盖16与外壳14之间,同时电缆10的端部部分夹在盖54与外壳52之间。这些盖可以压入配合到各外壳上,也可以用任何适当的制动器件固定在外壳上。各盖盖到各外壳之后,借助于外壳或盖上的许多小孔眼(图中未示出)将油脂密封料48和76注入接插件6和8由此形成的所述环形闭合通道。接插件6和8在电缆10上方重合之后就联接起来,如图2中所示。电缆10不与接插件8相连接的一端可以在接插件6和8加到电缆10上之前或之后塞入雷管12中如箭头J所示。

    从经济实惠角度考虑,外壳14连同其盖16可以模制制成,并以结合在一起的形式或分开的单件形式用振动式的转子给料机送到接线柱压合机中,将接线柱以条状的形式从卷盘送入外壳14中。该设备还可以设计得使其可以制备电缆10,将各接插件加到电缆上,注入油脂密封料48和76,将电缆10塞入雷管12中,最后测试各雷管装置的电气连续性。

    外壳6和8可分别沿箭头A和B的方向成排馈送,同时可以将从一排外壳中的一个外壳切除的盖子加到该排的另一个外壳上。

雷管装置单元及其配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雷管装置单元及其配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雷管装置单元及其配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雷管装置单元及其配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管装置单元及其配接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雷管装置单元(2)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气导线(6,8)以及雷管(12),一定长度的电缆(10)从雷管(12)引出,电缆具有若干芯线给雷管提供触发电压。电缆的一个端部部分密封在第一接插件(8)中,而在雷管与第一接插件(8)之间的部分密封在第二接插件(6)中。接插件(6,8)能密封配接,将电缆(20)端部部分的各芯线与电缆(10)中间部分的各芯线电连接起来。为保护单元(2)不致受潮从而可存放在矿井中,将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弹药;爆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