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194417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07220.X

申请日:

2016.12.06

公开号:

CN106377950A

公开日:

2017.02.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45/16申请日:20161206|||公开

IPC分类号:

B01D45/16

主分类号:

B01D45/16

申请人:

无锡优耐特净化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大伟; 薛少威; 许峙彬

地址:

214142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镇裕安一路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代理人:

曹祖良;刘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壳体,其特征是: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的上部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气液分离壳体的底部设置排污口,出气口与设置在气液分离壳体内的出气管道连通,出气管道延伸至气液分离壳体的下部;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内腔的上部依次设置第一旋流片和第二旋流片,第一旋流片和第二旋流片之间存一定间距,第二旋流片位于第一旋流片的下方,第二旋流片的直径小于第一旋流片的直径,第一旋流片的直径与气液分离壳体的内径一致。所述气液分离壳体包括筒体,筒体的上下部分别设置上封头和下封头。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离心式气液分离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处理,提高气液分离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壳体,其特征是: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的上部设置进
气口(8)和出气口(9),在气液分离壳体的底部设置排污口(1),出气口(9)与设置在气液分
离壳体内的出气管道(6)连通,出气管道(6)延伸至气液分离壳体的下部;在所述气液分离
壳体内腔的上部依次设置第一旋流片(7)和第二旋流片(11),第一旋流片(7)和第二旋流片
(11)之间存一定间距,第二旋流片(11)位于第一旋流片(7)的下方,第二旋流片(11)的直径
小于第一旋流片(7)的直径,第一旋流片(7)的直径与气液分离壳体的内径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气液分离壳体包括筒体(5),筒体
(5)的上下部分别设置上封头(10)和下封头(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内腔的下部设置挡
板(4),挡板(4)的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的内腔侧壁设置有
引流条(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排污口(1)设置在下封头(2)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出气管道(6)由第一旋流片(7)和第
二旋流片(11)的中心穿过。

说明书

气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尤其是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天然气、氮气等气体的气
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器一般安装在气体压缩机的出入口用于气液分离,也可应用于气体除
尘、油水分离及液体脱除杂质等多种工业及民用应用场合。气液分离器采用的分离结构很
多,如:1、重力沉降式分离结构;2、折流分离;3、离心力分离;4、丝网分离;5、超滤分离;6、填
料分离等。其中,离心式气液分离器是依据离心分离原理实现气相和液相间的分离,具有结
构简单、能耗低、质量轻、应用方便等优点。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改进离心式气液分离器的
结构对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对现有的离
心式气液分离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处理,提高气液分离的效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壳体,其特征是:在
所述气液分离壳体的上部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气液分离壳体的底部设置排污口,出气
口与设置在气液分离壳体内的出气管道连通,出气管道延伸至气液分离壳体的下部;在所
述气液分离壳体内腔的上部依次设置第一旋流片和第二旋流片,第一旋流片和第二旋流片
之间存一定间距,第二旋流片位于第一旋流片的下方,第二旋流片的直径小于第一旋流片
的直径,第一旋流片的直径与气液分离壳体的内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壳体包括筒体,筒体的上下部分别设置上封头和下封头。

进一步的,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内腔的下部设置挡板,挡板的上表面为向上凸起
的弧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引流条。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口设置在下封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道由第一旋流片和第二旋流片的中心穿过。

本发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通过对现有的离心式气液分离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处
理,提高气液分离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排污口1、下封头2、引流条3、挡板4、筒体5、出气
管道6、第一旋流片7、进气口8、出气口9、上封头10、第二旋流片11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5,筒体5的上下部分别设置上封头
10和下封头2,形成密闭的气液分离壳体;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的上部设置进气口8和出气
口9,出气口9与设置在气液分离壳体内的出气管道6连通,出气管道6延伸至气液分离壳体
的下部;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内腔的上部依次设置第一旋流片7和第二旋流片11,第一旋流
片7和第二旋流片11之间存一定间距,第二旋流片11位于第一旋流片7的下方,第二旋流片
11的直径小于第一旋流片7的直径,第一旋流片7的直径与气液分离壳体的内径一致;所述
第一旋流片7和第二旋流片11是气液分离器的核心部件,本发明通过两个不同直径的旋流
片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高分离效率的作用。

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内腔的下部设置挡板4,挡板4的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
以便于液体由挡板4汇集流向四周后汇流于气液分离壳体的底部。

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引流条3,引流条3能够帮助在离心力作用
下抛向侧壁的液体向下方导引。

在所述下封头2上设置排污口1,用于排空在气液分离壳体底部汇集的液体。

另外,所述出气管道6由第一旋流片7和第二旋流片11的中心穿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大量含液的气体从进气口8流入,依次通过第一旋流片7和
第二旋流片11形成螺旋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液体滴抛向筒壁,使气液分离,随后液体被
挡板4汇集在底部,从排污口1排出,干燥洁净的气体从出气口9流入管网。本发明处理流量
大,分离效率高,耐高压,安装维护方便。

气液分离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气液分离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气液分离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液分离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液分离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壳体,其特征是: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的上部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气液分离壳体的底部设置排污口,出气口与设置在气液分离壳体内的出气管道连通,出气管道延伸至气液分离壳体的下部;在所述气液分离壳体内腔的上部依次设置第一旋流片和第二旋流片,第一旋流片和第二旋流片之间存一定间距,第二旋流片位于第一旋流片的下方,第二旋流片的直径小于第一旋流片的直径,第一旋流片的直径与气液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