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骨灰瓷.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1938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2612.1

申请日:

1995.12.29

公开号:

CN1153150A

公开日:

1997.07.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6.20|||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3/24

主分类号:

C04B33/24

申请人:

邱林; 胡勇波; 胡家清

发明人:

胡勇波; 邱林; 卢亚非

地址:

411100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学基础课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罗建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强化骨灰瓷。本发明仍以骨灰作为熔剂,但明显降低骨灰的用量,提高SiO2的含量,并增加硅灰石和用滑石作助熔剂。瓷坯体中的主晶相为α-方石英,次晶相为磷酸钙、钙长石、硅灰石。大大提高了该瓷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瓷的烧成温度范围,并能一次烧成,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制造出高白度、高透光度细瓷、理化性能上超过了硬质瓷,使骨灰瓷能够作为高档普及性日用瓷如餐具、茶具迅速进入消费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强化骨灰瓷,其坯体的化学成份中含有SiO 2 、P 2 O 5 、 N 2 O 3 、CaO、MgO、K 2 O、Na 2 O,其特征在于上述化学成份在瓷坯中的含 量为(重量百分比):SiO 2 60-74%、P 2 O 5 2.2-11%、Al 2 O 3 4-6%、 CaO16-34%、MgO0.3-2%、K 2 O+Na 2 O<2%,瓷坯体中晶相量占55-70% (重量百分比)晶粒小于40μm,其中小于30μm的晶相量占瓷坯的45%以 上,主要晶相为α-方石英,次晶相为β-Ca 3 (PO 4 O) 2 、钙长石、硅 灰石,石英晶粒在25μm以下,α-方石英的含量占瓷坯的20-40%, 其他石英晶粒占5-10%(重量百分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骨灰瓷,其特征在于根据瓷坯的化 学成份组成所采用的矿物原料组成范围为(重量百分比):骨灰或磷灰 石5-25%、硅灰石5-15%、石英30-40%、石英玻璃10-20%、粘土20 -25%、增塑剂1-5%、滑石1-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骨灰瓷,其特征在于该瓷所用矿物 原料的90-95%(重量百分比)的有效粒径小于30μm,石英粒径2-6μ m,其余的小于40μm,瓷的烧成温度为1220℃-1300℃,氧化焰中烧成 的瓷。

说明书


强化骨灰瓷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强化骨灰瓷。

    骨灰瓷是世界公认的一种高档瓷,具有质轻、透光性好、优雅洁白的特点,被用作为高档器皿、艺术瓷等,由于其所用熔剂原料主要采用骨灰,现有的骨灰瓷还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机构强度欠佳,使用上破损严重,尤其不能适应机械化洗涤的要求。第二、热稳定性差,第三、骨灰瓷烧结范围狭窄,烧成工艺难以控制,第四、多采用素烧、釉烧两次烧成,耗费能源,生产成本高。因此骨灰瓷难以象普通瓷一样被人们普遍使用。中国发明专利公报,1989年12月13日公开了一种“软质骨灰瓷及其制作方法”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8077A、申请号:89101452.7),其骨灰用量仍比较高,达44-48%,该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骨灰瓷的白度、透光度和光泽度,并改进原料的球磨方法,因此,按该专利申请制做的骨灰瓷仍存在着机械强度较低、热稳定性差、烧成范围窄、两次烧成、生产成本高等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骨灰用量低、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烧成范围宽、一次烧成,生产成本低、既有传统骨瓷的高质量的美学外观,又有超硬质瓷的经久耐用的强化骨灰瓷。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本强化骨灰瓷其坯体的化学成分中含有SiO2、P2O5、Al2O3、CaO、MgO、K2O、Na2O,上述化学成份在瓷坯中地含量为(重量百分比):SiO260-74%、P2O52.2-11%、Al2O34-6%、CaO16-34%、MgO0.3-2%、K2O+NaO<2%,瓷坯体中晶相量占55-70%(重量百分比)、晶粒小于40μm,其中小于30μm的晶相量占瓷坯的45%以上,主要晶相为α-方石英,次晶相为β-Ca3(PO4)2,钙长石、硅灰石,石英晶粒在25μm以下,α-方石英的含量占瓷坯的20-40%,其他石英晶粒5-10%(重量百分比。

    根据瓷坯的化学成份组成所采用的矿物原料组成范围为(重量百分比):骨灰或磷灰石5-25%、硅灰石5-15%、石英30-40%、石英玻璃10-20%、粘土20-25%、增塑剂1-5%、滑石1-4%。

    本发明的骨灰瓷,骨灰用量较少,骨灰也可用磷灰石来替代,以降低生产成本,骨灰或磷灰石仍作为熔剂,降低瓷的烧成温度,滑石作为助熔剂,并且有助于石英向α-方石英转化,本发明中SiO2含量高,主要由石英和石英玻璃粉引入,能显著提高瓷的机械强度,在瓷的烧结过程中,提高液相粘度,有利克服骨灰瓷在共熔点附近液相急剧增加导致熔塌的现象,从而扩大瓷的烧结温度范围,石英采用石英微粉、粒度为2-6μm。石英玻璃由于其热膨胀系数小,石英玻璃粉由于高分散高均匀分布在瓷质中起缓冲作用,对提高该瓷的热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硅灰石因其膨胀系数小,也有利提高瓷的热稳定性,又因为硅灰石晶体在瓷坯中呈针状交织,有利提高瓷的机械强度。所用增塑剂的化学成份组成为(重量百分比):SiO253-61%、Al2O311-13%、CaO1.04-3.77%、MgO3.79-5.09%、K2O+Na2O3-3.75%烧灼16-18%,其细度为:比表面积:>1000tmg,粘土的主要化学成份组成为:SiO262-68%、Al2O317-22%、K2O+Na2O<1.5%、烧灼10-12%,粘土和增塑剂增加泥料的塑性。所用矿物原料的90-95%(重量百分比)的有效粒径小于30μm,其余的小于40μm瓷的烧成温度为1220-1300℃,氧化焰中一次烧成的瓷。克服了现有骨灰瓷需要素烧和釉烧两次烧成的缺陷,本发明对干坯直接上釉一次烧成,节省了能源。

    由于本发明强化骨灰瓷坯中,晶相中α-方石英的折射率为1.56,磷酸钙折射率为1.59,钙长石折射率1.58、硅灰石折射率为1.58,玻璃相折射率为1.56,这些物相的折射率都非常接近,因此透光度好。

    经测试,本发明的强化骨瓷,热稳定性:180℃-20℃不裂,抗冲击强度:2-31/mm2,抗折强度>1500/mm2白度:>75°、透光度≥45%。这些技术指标优于现有的骨灰瓷。

    实施例1:

    配料:骨灰20%、硅灰石8%、增塑剂5%、界牌泥25%、微粉石英30%、石英玻璃10%、滑石2%(重量百分比)。骨灰采用牛骨煅烧后的料。

    对配合料球磨、炼泥、成型、施釉、在1220℃-1280℃温度下,氧化焰中烧成,就可得到洁白光亮、瓷质细腻、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的强化骨灰瓷。

    实施例2:

    配料:骨灰15%、硅灰石5%、增塑剂5%、界牌泥25%、微粉石英30%、石英玻璃17%、滑石3%(重量百分比)。

    按实施例1中所述的工艺过程,烧成温度1240℃-1290℃。

    实施例3:

    配料:骨灰10%、硅灰石10%、增塑剂3%、界牌泥23%、微粉石英35%、石英玻璃15%、滑石4%。

    按实施例1的工艺过程,烧成温度1250℃-1300℃。

强化骨灰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强化骨灰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强化骨灰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骨灰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骨灰瓷.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强化骨灰瓷。本发明仍以骨灰作为熔剂,但明显降低骨灰的用量,提高SiO2的含量,并增加硅灰石和用滑石作助熔剂。瓷坯体中的主晶相为-方石英,次晶相为磷酸钙、钙长石、硅灰石。大大提高了该瓷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瓷的烧成温度范围,并能一次烧成,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制造出高白度、高透光度细瓷、理化性能上超过了硬质瓷,使骨灰瓷能够作为高档普及性日用瓷如餐具、茶具迅速进入消费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