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袋.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4191451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0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91518.5

申请日:

2016.11.10

公开号:

CN106564688A

公开日:

2017.04.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30/08申请日:20161110|||公开

IPC分类号:

B65D30/08; B65D33/25; B65D81/20

主分类号:

B65D30/08

申请人:

珠海艾贝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德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福永路11号物流大楼C区5楼A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代理人:

林永协;钟意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密封效果好的收纳袋,本发明的收纳袋包括袋体,袋体包括第一外膜层和第二外膜层,第一外膜层和第二外膜层之间至少设置一条热封线,袋体上设有开口,开口的边沿处设有可开闭的密封条,袋体上与开口不同的位置还设有单向气阀膜。单向气阀膜包括具有自粘性的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设置在第一外膜层和第二外膜层之间;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之间设有耐热块,耐热块上涂覆有耐热材料;热封线经过第一内膜层、第二内膜层和耐热块。袋体内部的空气从单向气阀膜排出后,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自动粘合,防止外界空气返回袋体内部,密封效果好,单向气阀膜的结构简单,收纳袋的制造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收纳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第一外膜层和第二外膜层,所述第一外膜层和所述
第二外膜层之间至少设置一条热封线,所述袋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沿处设有可开
闭的密封条,所述袋体上还设有单向气阀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气阀膜包括具有自粘性的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所述第一内膜层和所述
第二内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膜层和所述第二外膜层之间;所述第一内膜层和所述第二内
膜层之间设有耐热块,所述耐热块上涂覆有耐热材料;
所述热封线经过所述第一内膜层、所述第二内膜层和所述耐热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体呈长方形,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袋体的顶部,所述单向气阀膜设置在所述袋
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热块为长条形耐热块,所述第一内膜层和所述第二内膜层的末端间隔设置多条
第一纵向热封线,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纵向热封线之间形成第一排气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腔内设有多条第一曲线形热封线,所述第一曲线形热封线呈上宽下窄的
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纵向热封线的顶端设置第一环形热封线,所述长条形耐热块从所述第一环形
热封线中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条形耐热块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一个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
通孔形状相同的第一热封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热块为T形耐热块,多个所述T形耐热块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膜层和所述
第二内膜层之间,所述第一内膜层和所述第二内膜层的末端间隔设置多条第二纵向热封
线,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纵向热封线之间形成第二排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纳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排气腔内设有多条第二曲线形热封线,所述第二曲线形热封线呈上宽下窄的
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纳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纵向热封线的顶端设置第二环形热封线,所述第二环形热封线与相邻的两个
所述T形耐热块均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体呈长方形,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袋体的顶部,所述单向气阀膜设置在所述袋
体的侧边。

说明书

收纳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密封功能的收纳袋。

背景技术

收纳袋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品,常常用来储存衣物、被褥等柔软的物件,在这一
类收纳袋中,有一种真空收纳袋特别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真空收纳袋把收纳的物品与
外界空气隔绝开来,在防尘的同时还起到了防潮、防霉的作用,并且这种真空收纳袋还能减
少储存空间,方便搬运和储藏。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真空收纳袋,将收纳袋的三个侧边密封,留有一个开口,在开口
处设置可开闭的密封条,通过真空泵或抽气筒将收纳袋中的空气抽出,这种收纳袋需要在
袋体的表面设置抽气孔,并且在抽气孔上设置密封阀,防止抽气后空气从抽气孔进入收纳
袋中,然而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原本密封的收纳袋中又充满了空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抽气
孔密封不严导致的。这种真空收纳袋的密封阀的结构复杂,在袋体表面设置抽气孔的方式
制造成本高,密封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密封效果好的收纳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收纳袋包括袋体,袋体包括第一外膜层和第二外膜
层,第一外膜层和第二外膜层之间至少设置一条热封线,袋体上设有开口,开口的边沿处设
有可开闭的密封条,袋体上还设有单向气阀膜。单向气阀膜包括具有自粘性的第一内膜层
和第二内膜层,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设置在第一外膜层和第二外膜层之间;第一内膜
层和第二内膜层之间设有耐热块,耐热块上涂覆有耐热材料;热封线经过第一内膜层、第二
内膜层和耐热块。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袋体内部的空气从单向气阀膜排出后,第一内膜
层和第二内膜层自动粘合,防止外界空气返回袋体内部,密封效果好,单向气阀膜的结构简
单,收纳袋的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的方案是,袋体呈长方形,开口设置在袋体的顶部,单向气阀膜设置在袋体
的底部。

可见,长方形的袋体是一种最常见的收纳袋的形状,可以用常规的机器制备,开口
和单相气阀膜的设置也很简单,制备收纳袋的工艺十分常见,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单相
气阀膜设置在袋体的底部有利于袋体内部空气的排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耐热块为长条形耐热块,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的末端间隔
设置多条第一纵向热封线,相邻的两条第一纵向热封线之间形成第一排气腔。第一排气腔
内设有多条第一曲线形热封线,第一曲线形热封线呈上宽下窄的形状。第一纵向热封线的
顶端设置第一环形热封线,长条形耐热块从第一环形热封线中穿过。

可见,耐热块的结构简单,易于制备,第一排气腔的内部结构有利于袋体内部的空
气排出,第一环形热封线防止耐热块随意移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长条形耐热块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一个第一通孔的位置设
有与第一通孔形状相同的第一热封点。

可见,还可以通过设置第一热封点来防止耐热块的随意移动,结构更加简单。

一个替代的方案是,耐热块为T形耐热块,多个T形耐热块相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内
膜层和第二内膜层之间,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的末端间隔设置多条第二纵向热封线,
相邻的两条第二纵向热封线之间形成第二排气腔。

可见,耐热块的形状还可以是T形,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之间通过T形耐热块
形成排气口。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排气腔内设有多条第二曲线形热封线,第二曲线形热封线
呈上宽下窄的形状。第二纵向热封线的顶端设置第二环形热封线,第二环形热封线与相邻
的两个T形耐热块均相交。

可见,第二排气腔的内部结构有利于袋体内部的空气排出,第二环形热封线防止T
形耐热块随意移动。

另一个替代的方案是,袋体呈长方形,开口设置在袋体的顶部,单向气阀膜设置在
袋体的侧边。

可见,单向气阀膜还可以设置在袋体的侧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收纳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收纳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收纳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收纳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收纳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收纳袋包括袋体100,袋体100包括第一外膜层101和第二外
膜层102,第一外膜层101和第二外膜层102之间设有单向气阀膜106,单向气阀膜106包括具
有自粘性的第一内膜层103和第二内膜层104,第一内膜层103和第二内膜层104之间设有长
条形的耐热块105,耐热块105上涂覆有耐热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膜层101和第二外
膜层102的尺寸相同,第一内膜层102和第二内膜层103的尺寸也相同。

袋体100呈长方形,在袋体100的顶部设置开口110,在靠近开口110的边沿处设有
可开闭的密封条111,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条111为凹凸配合的咬合型密封条。单向气阀膜
106设置在袋体100的底部。袋体100的侧面设置有两条纵向热封线112、113,单向气阀膜106
上设置横向热封线114,横向热封线114经过第一内膜层103、第二内膜层104和耐热块105。
纵向热封线112、113将第一外膜层101和第二外膜层102焊接在一起,横向热封线114将第一
外膜层、第二外膜层102、第一内膜层103和第二内膜层104焊接在一起。第一外膜层101、第
二外膜层102、纵向热封线112、113和横向热封线114围成袋体100的内部容纳腔107。

第一内膜层103和第二内膜层104的末端间隔地设置有多条纵向热封线115,相邻
的两条纵向热封线115之间形成排气腔116。排气腔116内设置多条曲线形热封线117,曲线
形热封线117呈上宽下窄的形状,曲线形热封线117将第一外膜层101、第二外膜层102、第一
内膜层103和第二内膜层104焊接在一起形成曲线形的空气流道,利于排气腔116内的空气
竖着曲线形的空气流道排出。

纵向热封线115的顶端设置环形热封线118,耐热块105从环形热封线115中穿过。
环形热封线115将其位置上的第一外膜层101、第二外膜层102、第一内膜层103和第二内膜
层104焊接在一起,防止耐热块104的随意移动。由于耐热块105的耐热特性,横向热封线114
不能将设有耐热块105的第一内膜层103和第二内膜层104之间焊接在一起,因此相邻的两
个环形热封线118之间的间隙形成排气口119。

本实施例的收纳袋的工作原理:将衣物从开口110放入内部容纳腔107后,密封条
111将开口110密封,用力挤压袋体100的内部容纳腔107,使得袋体100内的空气从排气口
119排入排气腔116,排入到排气腔116内的空气顺着排气通道从袋体100的下边缘排出。由
于第一内膜层103和第二内膜层104的自粘性,袋体100内的空气排出后,第一内膜层103和
第二内膜层104自动粘合,外界的空气无法从袋体100底部返回内部容纳腔107中,因此可以
保证袋体100内部的空气含量很低,有利于衣物的储存。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3是本实施例的收纳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收纳袋的结构与实
施例一的收纳袋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纵向热封线215的顶端没有设置环
形热封线,而是在耐热块205上设置多个通孔208,在每一个通孔208的位置设有与其形状相
同的热封点209,热封点209将通孔上下表面上的第一外膜层、第一内膜层、第二内膜层和第
二外膜层(图中未示出)焊接在一起,防止耐热块205随意移动。设有耐热块205的第一内膜
层和第二内膜层之间形成排气口219。

实施例三

参见图4,图4是本实施例的收纳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收纳袋的结构与实
施例一的收纳袋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耐热块为T形耐热块305,多个T形耐
热块305相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之间(图中未示出),第一内膜层和第二
内膜层的末端间隔设置多条纵向热封线315,相邻的两条纵向热封线315之间形成排气腔
316。排气腔316内设有多条曲线形热封线317,曲线形热封线317呈上宽下窄的形状,曲线形
热封线317将第一外膜层、第二外膜层、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焊接在一起形成曲线形的
空气流道,利于排气腔316内的空气竖着曲线形的空气流道排出。纵向热封线315的顶端设
置环形热封线318,环形热封线318与相邻的两个T形耐热块315均相交,环形热封线318防止
T形耐热块315随意移动。

实施例四

参见图5,图5是本实施例的收纳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收纳袋的结构与实
施例四的收纳袋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纵向热封线415的顶端没有设置环形
热封线,而是在T形耐热块405的上端设置通孔408,在每一个通孔408的位置设有与其形状
相同的热封点409,热封点409将通孔上下表面上的第一外膜层、第一内膜层、第二内膜层和
第二外膜层(图中未示出)焊接在一起,防止耐热块405随意移动。设有耐热块405的第一内
膜层和第二内膜层之间形成排气口419。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收纳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一种相似,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
四的结构的区别是:袋体呈长方形,开口设置在袋体的顶部,单向气阀膜设置在袋体的侧
边。

本发明的收纳袋,将袋体内部的空气排出后,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自动粘合,
防止外界空气返回,有效的保证了收纳袋的内部真空度。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
例如,开口设置在第一外膜层或第二外膜层的表面;或者单向气阀膜设置在第一外膜层或
第二外膜层的表面;再或者将第一内膜层与第一外膜层贴合、第二内膜层与第二外膜层贴
合设置。这些改变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收纳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收纳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收纳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纳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纳袋.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密封效果好的收纳袋,本发明的收纳袋包括袋体,袋体包括第一外膜层和第二外膜层,第一外膜层和第二外膜层之间至少设置一条热封线,袋体上设有开口,开口的边沿处设有可开闭的密封条,袋体上与开口不同的位置还设有单向气阀膜。单向气阀膜包括具有自粘性的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设置在第一外膜层和第二外膜层之间;第一内膜层和第二内膜层之间设有耐热块,耐热块上涂覆有耐热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