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能气垫及其单丝空穿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垫子及其制作工艺,尤其是指一种可以注入气体的垫子。
背景技术
生活中,垫子的应用十分广泛。铺设在人体下的垫子大多需要有质地柔软、弹性好。目前常见的垫子,一般采用填充材料为海绵或弹簧的垫子,这些垫子不仅透气性差,不易清洗,易变形,如需保暖只能能过电加热,电加热器直接接触人体不安全,如需降温更谈不上,传统垫子无法实现冬暖夏凉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风能气垫。该环保、美观、耐用的气垫具有功效显著的降温和升温效果,且降温和升温分布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能气垫,包括一3D网眼布,该3D网眼布包括一层以上的3D网眼布单层,每层3D网眼布单层包括上、下两层布层,和连接上、下两层布层的单丝层;至少于其中的一层3D网眼布单层上设有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连接加气设备。
如前所述的一种风能气垫,形成气体通道的3D网眼布单层包括多个3D网眼布块,多个3D网眼布块间隔设置以形成一个以上的气体通道;一个以上的气体通道连通后连接一加气设备,或每个气体通道分别独立连接加气设备。
如前所述的一种风能气垫,形成气体通道的3D网眼布单层的单丝层上设有供气管插置于其中的空穿间隙;所述气管具有封闭端和进气端,进气端连接加气设备;所述气管上布设有细小气孔。
如前所述的一种风能气垫,插置有气管的单丝层是每隔一段间距设有一空穿间隙的;气管由多个插置在空穿间隙的支管组成,每个支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相互连通形成进气端连接加气设备,或是每个支管的两端同时连接加气设备,同时从支管的两端加气。
如前所述的一种风能气垫,气管盘绕插置在多个3D网眼布块间隔设置形成的气体通道中;气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延伸出单丝层形成进气端连接加气设备;或者是气管的两端同时延伸出单丝层形成进气端连接加气设备,两端同时进气。
如前所述的一种风能气垫,3D网眼布单层的上层布层为具有网眼的透气层,下层布层为编织致密的固定层。
如前所述的一种风能气垫, 3D网眼布单层的上、下两层布层为具有网眼的透气层。
如前所述的一种风能气垫,插置有气管的3D网眼布单层的单丝层是采用单丝空穿工艺形成空穿间隙的。
如前所述的一种风能气垫,所述单丝空穿工艺如下:采用的经编机包括五把梭节;所述五把梭节中的其中两把梭节用于编织织物面层,穿纱时其中一把梭节的穿法是1穿1空,另一把梭节的穿法是满穿;所述五把梭节中的其一把梭节编织织物中间层,穿纱时该把梭节的穿法是57穿11空,以编织连接织物面层与织物底层,且穿纱时每穿一段针件后空出一段针件不穿;所述五把梭节中的其中两把梭节用于编织底层织物,穿纱时其中一把梭节的穿法是满穿,另一把梭节的穿法是1穿1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风能气垫是采用空穿工艺,该穿纱工艺能自由设计出三维间隔织物每隔一段距离空出一道空隙出来,在3D网眼布的至少一层3D网眼布单层上设有气体通道,通过通气设备输送气体,以透出上层布层的网眼到达气垫表面,使人体即时体验到微凉或微温的舒适感受。本发明也可在单丝层上形成供气管插置于其中的空穿间隙,以将气管包裹在上、下两层涤纶布层中间,起到隐藏气管,保护气管不被人体压扁的牢靠结构。同时,插置在单丝层空穿间隙的气管,也对 单丝层在支撑上、下层布层的作用上起到辅助作用,特别使上层布层表面更为平整美观。连接加气设备的气管,通过其上布设的细小气孔快速送风,以顺畅均匀的输送气体至气垫表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3D网眼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3D网眼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设有气管的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空气流动方向);
图4是本发明设有气管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设有气管的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空气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所示的3D网眼布,包括一层以上的3D网眼布单层60,多层3D网眼布单层60每层粘接为一体。每层3D网眼布单层包括上、下两层布层10、30和连接上、下两层布层10、30的单丝层20。至少于其中的一层3D网眼布单层60上设有气体通道,一加气设备连接该气体通道。
本发明的气体通道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由多个3D网眼布块61间隔设置以形成一个以上的气体通道。一个以上的气体通道连通后连接一加气设备,或每个气体通道分别独立连接加气设备。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在3D网眼布单层60的单丝层20上设有供气管40插置于其中的空穿间隙21形成的气体通道。
在图1、5所示的风能气垫结构中,形成气体通道的3D网眼布单层60包括多个3D网眼布块61,多个3D网眼布块61间隔设置以形成一个以上的气体通道,加气设备连接该气体通道。
如图4所示的一种风能气垫,包括3D网眼布和插置在3D网眼布中的气管40。至少于其中的一层单丝层20上设有供气管40插置于其中的空穿间隙21。
上、下两层布层10、30由纤维丝构成,上、下两层布层10、30可为如图4所示的具有网眼11、31的透气层,具有网眼11的透气层,以在气垫表面形成起透气功能的网络花形,也增进气垫表面的美观及良好手感。上、下两层布层10、30也可如图2所示的结构,上层涤纶布层10为具有网眼11的透气层,下层布层30为编织致密的固定层,防止经纬方向的伸缩,起到定型气垫底部的作用。
置于中间层的单丝层20由单丝构成,单丝材质的柔韧性和抗压性能好,能有很好的支撑力和回弹性能。普通3D网眼布的生产工艺都是采取中间层的单丝层20是单丝全满穿的工艺,而本发明单丝层20的单丝是如图3所示的每隔一段间距设有一空穿间隙21的结构。也就是,如图3所示,插置有气管40的单丝层20是每隔一段间距采用单丝空穿工艺形成空穿间隙21的。
上述空穿间隙21的大小视气管40的粗细而定,以便于气管40插置于空穿间隙21,以将气管40包裹在上、下两层布层10、30中间,起到隐藏气管40,保护气管40不被人体压扁的牢靠结构。同时,插置在单丝层20空穿间隙21的气管40,也对单丝层20在支撑上、下层涤纶布层10、30的作用上起到辅助作用,特别使上层涤纶布层10表面更为平整美观。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插置有气管40的单丝层20是每隔一段间距设有一空穿间隙21的;气管40由多个插置在空穿间隙21的支管41、42组成,每个支管41、4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相互连通形成进气端43连接加气设备。或是每个支管的两端同时连接加气设备,同时从支管的两端加气,此结构方式图中未示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气管40盘绕插置在多个3D网眼布块61间隔形成的气体通道中的,气管40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延伸出单丝层20形成进气端43连接加气设备。或气管40的两端均不封闭,且同时延伸出单丝层20形成进气端43连接加气设备,气管40两端同时进气,此结构方式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加气设备50为一离心风机。如图3-5所示的每个气管40上布设有细小气孔45,以使本发明风能气垫通过离心风机输送风能到达气垫表面,使人体直接接触到微凉或微温舒适的风能,达到快速降温或保温的功效。
本发明单丝空穿工艺如下:采用的16针机型的经编机,该经编曲机包括五把梭节L1,L2,L3,L4,L5;所述五把梭节中的其中两把梭节L1,L2用于编织织物面层,穿纱时其中一把梭节L1的穿法是1穿1空,另一把梭节L2的穿法是满穿;所述五把梭节中的其一把梭节L3编织织物中间层,穿纱时该把梭节L3的穿法是57穿11空,以编织连接织物面层与织物底层,且穿纱时每穿一段针件后空出一段针件不穿;所述五把梭节中的其中两把梭节L4,L5用于编织底层织物,穿纱时其中一把梭节L4的穿法是满穿,另一把梭节L5的穿法是1穿1空。此穿纱工艺能自由设计出三维间隔织物每隔一段距离空出一道空隙出来,作为气体通道或是插置通气管道的空间。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