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表面质量检验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表面质量检验机。
背景技术
验卷机是纺织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进行表面质量检验和平幅卷筒的必备装置。待
检测布料(织物)会经过验卷机上的各个导布结构,操作者可以直接在选取合适的观察位置
并对布料进行观察,判断其质量是否达标。现有技术中这类装置结构多样,效果不一。目前
的验卷机,虽然能辅助进行布料检验,不过,在检验过程中的灯光照射均匀性、对观察效果
的辅助提升能力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可以实现进料、导送
等功能,检验过程中能保障检测部位的光照亮度均匀性较高,利于观察,且检验过程的连续
性好,能自动在检验后实现成卷的内置站台结构的卧式表面质量检验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表面质量检验机,包括进布对辊、主机架、卷绕架及主电机,所述主机架上设
有底照明结构、检验主辊、检验副辊及用于接触布料的检验主平板,检验主平板处在检验主
辊与检验副辊之间,主电机设置在主机架上,进布对辊包括两个轴线水平且旋向相反的进
布辊,两个进布辊之间的空间为布料夹送部,其中一个进布辊由主电机带动,检验主辊与卷
绕架分处于检验副辊的相对两侧,检验主辊轴线与检验副辊轴线均水平且处在同一高度,
布料夹送部最高处低于检验主辊最低处,检验主平板上设有检验孔,底照明结构处在检验
孔正下方,底照明结构包括底照明架及设置在底照明架上的多个LED灯管,卷绕架上设有卷
布电机及由卷布电机带动的卷布辊,主机架上设有处在检验主平板上方的调节气缸,调节
气缸包括缸体、与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及与活塞连接的调节活塞杆,活塞的可滑动方
向为上下方向,调节活塞杆上端连接活塞,调节活塞杆下端连接一用于接触布料的蒸汽熨
斗,蒸汽熨斗处在检验孔与检验主辊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主机架上设有进布架,进布辊设置在进布架上且进布辊与进布架
转动连接,检验主辊与主机架转动连接,检验副辊与主机架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卷布辊两端均设有辊座,辊座上设有与卷布辊端部适配的辊孔,卷
布辊一端伸入一个辊座的辊孔内,卷布辊另一端伸入另一个辊座的辊孔内,卷布辊与辊座
转动配合,卷布辊轴线水平,辊座通过螺钉与卷绕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卷绕架上设有若干卷绕过渡辊,卷绕过渡辊与卷绕架转动连接,各
卷绕过渡辊均与检验主辊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主机架与卷绕架之间设有两个自调节机构及至少一个调节过渡
辊,两个自调节机构沿着一个对称面对称布置,检验主辊轴线垂直于所述对称面,自调节机
构包括调节机架、拨布轮、吹风机、导风叶轮、设置在调节机架上的吸风管及用于与布料底
面相贴从而对布料进行支撑的导布平板,拨布轮轴线水平且垂直于检验主辊轴线;
在一个自调节机构中:拨布轮包括轮体及多个用于拨动导布平板上的布料以使得导布
平板上的布料向着远离对称面方向移动的弹性拨片,弹性拨片固定在轮体的外周面上,且
弹性拨片沿轮体周向均匀分布,拨布轮轴线平行于弹性拨片,导布平板上设有贯穿导布平
板上、下板面的吸风孔,吸风管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一风管、水平布置的第二风管及水平布置
的第三风管,第一风管上端与吸风孔连通,第一风管下端与第二风管进口连通、第二风管出
口与第三风管进口连通,第三风管轴线与拨布轮轴线平行,吹风机处在第一风管内,吹风机
的吹风方向为第一风管上端至第一风管下端,导风叶轮处在第三风管内,且导风叶轮可相
对第三风管转动,导风叶轮的导风方向为第三风管进口至第三风管出口,导风叶轮的转动
轴线与第三风管轴线重合,第三风管内设有与导风叶轮同轴连接的主动带轮,拨布轮上设
有与拨布轮同轴连接的从动带轮,主动带轮轴线平行于从动带轮轴线,一根首尾闭合的传
动皮带绕过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传动皮带穿过第三风管的管壁;
两个自调节机构中的两个拨布轮旋向相反,调节过渡辊最低处低于导布平板顶面,调
节过渡辊最低处低于检验副辊最低处,调节过渡辊轴线水平。
作为优选,在一个自调节机构中:所述导布平板旁设有用于向导布平板上的布料
吹气的吹气嘴,吹气嘴上设有连接气管,连接气管一端与吹气嘴连通,连接气管另一端与第
三风管出口连通,吹气嘴通过嘴连杆固定在调节机架上。
作为优选,在一个自调节机构中:调节机架上设有若干调节过渡带轮,传动皮带绕
过所有调节过渡带轮。
作为优选,所述主机架与卷绕架之间设有两个沿所述称对称面对称布置的横移装
置,横移装置与自调节机构一一对应,横移装置包括电动滑轨及与电动滑轨匹配的电动滑
块,电动滑块的可滑动方向与所述称对称面垂直,在互相对应的横移装置与自调节机构中:
自调节机构设置在电动滑块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可以实现进料、导送等功能,检验过程中能保障
检测部位的光照亮度均匀性较高,利于观察,且检验过程的连续性好,能自动在检验后实现
成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自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两个自调节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导风叶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布架1、进布辊11、主机架2、检验主辊21、检验副辊22、检验主平板23、调节
气缸24、蒸汽熨斗25、卷绕架3、卷布辊31、辊座32、卷绕过渡辊33、底照明结构4、底照明架
41、LED灯管42、自调节机构5、调节机架51、拨布轮52、轮体521、弹性拨片522、吸风管53、第
一风管531、第二风管532、第三风管533、导布平板54、吸风孔541、导风叶轮55、主动带轮
561、从动带轮562、传动皮带563、调节过渡带轮5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卧式表面质量检验机,包括进布对辊、主机
架2、卷绕架3及主电机,所述主机架上设有底照明结构4、检验主辊21、检验副辊22及用于接
触布料的检验主平板23,检验主平板处在检验主辊与检验副辊之间,主电机设置在主机架
上,进布对辊包括两个轴线水平且旋向相反的进布辊11,两个进布辊之间的空间为布料夹
送部,其中一个进布辊由主电机带动,检验主辊与卷绕架分处于检验副辊的相对两侧,检验
主辊轴线与检验副辊轴线均水平且处在同一高度,布料夹送部最高处低于检验主辊最低
处,检验主平板上设有检验孔,底照明结构处在检验孔正下方,底照明结构包括底照明架41
及设置在底照明架上的多个LED灯管42,卷绕架上设有卷布电机及由卷布电机带动的卷布
辊31,主机架上设有处在检验主平板上方的调节气缸24,调节气缸包括缸体、与缸体滑动密
封配合的活塞及与活塞连接的调节活塞杆,活塞的可滑动方向为上下方向,调节活塞杆上
端连接活塞,调节活塞杆下端连接一用于接触布料的蒸汽熨斗25,蒸汽熨斗处在检验孔与
检验主辊之间。所述主机架上设有进布架1,进布辊设置在进布架上且进布辊与进布架转动
连接,检验主辊与主机架转动连接,检验副辊与主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卷布辊两端均设有辊
座32,辊座上设有与卷布辊端部适配的辊孔,卷布辊一端伸入一个辊座的辊孔内,卷布辊另
一端伸入另一个辊座的辊孔内,卷布辊与辊座转动配合,卷布辊轴线水平,辊座通过螺钉与
卷绕架连接。
布料从进布架处进入,经过布料夹送部、然后依次绕过检验主辊上部、经过检验主
平板上方(贴着检验主平板顶面)、绕过检验副辊上部、最后卷绕至卷布辊。布料夹送部可以
夹着布料使其前进,布料经过两个进布辊之间时与两个进布辊均发生摩擦,一个进布辊主
动旋转并提供动力,另一个进步辊被动旋转,由于两个进步辊旋向相反,因此可带动布料不
断前进,起到导送和保持进料稳定的效果。由于布料持续前进,所以操作者可持续进行布料
质量的检验(观察经纬线是否缺失、是否有表面破损等),而后方的卷布辊,则可以将检验过
的布料自动卷绕起来,使其成卷,利于收藏及后续使用(收卷完成后,直接拆下卷布辊即
可)。多个LED灯管可以直接为布料提供光照(检验位置就是检验孔,需要注意的是检验孔宽
度最好不小于布料宽度,如此才能保障被检验的布料段能完全被光源照射到,否则就会出
现布料边缘被检验主平板挡住的状况,不利于观察检验)。操作者可以置身于主机架旁,直
接观察经过检验孔的布料(内照明结构从布料背面进行照射,操作者从布料正面进行观
察),且由于不是传统的日光灯等光源,而是利用LED光源,保障了检验位置的光照更为均
匀,利于进行观察和检验。而且,由于只有检验孔处能透光,因此布料除了处在检验孔正上
方的那一段外,其它部分都是暗的(背面无光),因此本发明对操作者的干扰小,有助于操作
者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检验。若布料过皱,则可以让调节气缸带动蒸汽熨斗下移,使蒸汽熨
斗接触布料,从而在布料前进过程中对布料进行熨烫,让布料在达到检验位置前变得较为
平整。如此既利于观察检验,又利于保障最后的成卷质量。
所述卷绕架上设有若干卷绕过渡辊33,卷绕过渡辊与卷绕架转动连接,各卷绕过
渡辊均与检验主辊平行。布料从卷绕架之前的输送工位送至卷绕架后,可以绕过几个卷绕
过渡辊后,再卷绕至卷布轴上。卷绕过渡辊可以选择性使用,只要能保障布料张紧程度合
适,布料能顺利前进即可。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至
图5中所示,所述主机架与卷绕架之间设有两个自调节机构5及至少一个调节过渡辊,两个
自调节机构沿着一个对称面对称布置,检验主辊轴线垂直于所述对称面,自调节机构包括
调节机架51、拨布轮52、吹风机、导风叶轮55、设置在调节机架上的吸风管53及用于与布料
底面相贴从而对布料进行支撑的导布平板54,拨布轮轴线水平且垂直于检验主辊轴线;
在一个自调节机构中:拨布轮包括轮体521及多个用于拨动导布平板上的布料以使得
导布平板上的布料向着远离对称面方向移动的弹性拨片522,弹性拨片固定在轮体的外周
面上,且弹性拨片沿轮体周向均匀分布,拨布轮轴线平行于弹性拨片,导布平板上设有贯穿
导布平板上、下板面的吸风孔541,吸风管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一风管531、水平布置的第二风
管532及水平布置的第三风管533,第一风管上端与吸风孔连通,第一风管下端与第二风管
进口连通、第二风管出口与第三风管进口连通,第三风管轴线与拨布轮轴线平行,吹风机处
在第一风管内,吹风机的吹风方向为第一风管上端至第一风管下端,导风叶轮处在第三风
管内,且导风叶轮可相对第三风管转动,导风叶轮的导风方向为第三风管进口至第三风管
出口,导风叶轮的转动轴线与第三风管轴线重合,第三风管内设有与导风叶轮同轴连接的
主动带轮561,拨布轮上设有与拨布轮同轴连接的从动带轮562,主动带轮轴线平行于从动
带轮轴线,一根首尾闭合的传动皮带563绕过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传动皮带穿过第三风管
的管壁;两个自调节机构中的两个拨布轮旋向相反,调节过渡辊最低处低于导布平板顶面,
调节过渡辊最低处低于检验副辊最低处,调节过渡辊轴线水平。导风叶轮可相对第三风管
转动的形式多样,举一个例子:第三风管内设有与第三风管固定的固定环,导风叶轮上设有
与导风叶轮同轴连接的轮轴,轮轴与固定环转动连接。布料在卷绕至卷布辊前,是被各种导
布结构(如进布辊等)带动前进的,本实施例中布料绕过检验副辊后,还需要绕过调节过渡
辊底部、再经过导布平板顶面,然后才会进入卷绕架处(最终达到卷布辊)。而在收拢成卷
时,难免会出现布料跑偏过多的状况,此时若继续卷绕布料,则会导致最终形成的布料卷不
均匀、褶皱严重,甚至在卷绕时会由于两侧拉力过于不对称而导致布料被拉损。而在本实施
例中,布料在成卷前会经过两个对称的自调节机构,布料贴着导布平板前进。布料两侧分别
处在两个吸风孔上方,但不完全盖住两个吸风孔。在导风机的作用下,空气从吸风孔被吸
入,经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后排出。在此过程中,导风叶轮被气流吹动,并通过主
动带轮、传动皮带、从动带轮带动拨布轮转动,从而拨布轮上的弹性片可以持续对布料进行
拨动,又由于两个拨布轮旋向相反,所以两个拨布轮提供的拨动力正好反向(技术方案中记
载,在一个自调节机构中:拨布轮包括轮体及多个用于拨动导布平板上的布料以使得导布
平板上的布料向着远离对称面方向移动的弹性拨片,所以在图4视角中,左边的拨布轮顺时
针转动,右边的拨布轮逆时针转动)。
工作时,开启两个导风机(两个导风机转速相同),当布料偏移较少时,两个吸风孔
上方被布料盖住的范围基本一致,所以两个吸风孔的进风口径基本一致。此时,在两个导风
机的作用下,两个吸风管内气流流速相同,而气流会吹动导风叶轮,因此此时两个导风叶轮
转速也基本一致。从而被导风叶轮带动的两个拨布轮转速也基本一致,此时导风叶轮上的
弹性片对布料的拨动力基本一致,布料只会在左右方向(左右方向垂直于导布平板上的布
料前进方向,左右方向平行于水平面)上来回微小移动(之所以会来回微小移动,是因弹性
片对布料的拨动不是连续的,一个拨布轮上的弹性片接触布料时,另一个拨布轮上的弹性
片可能不接触布料,不过对于任一拨布轮来说,拨布轮上的弹性片接触布料的时间间隔很
短,所以布料来回移动的幅度很微小),此时可认为处在“合格状态”(布料处在允许偏移的
范围内),此时卷布辊上可正常成卷。
当布料出现较大的偏移时,两个吸风孔上方被布料盖住的范围也会有较大的不同
(布料向着一侧偏移,则该侧吸风孔被布料盖住的更多,另一侧吸风孔被布料盖住的更少)。
此时,由于两个吸风管的进风量产生明显区别,所以即使导风机转速相同,两个吸风管内气
流流速还是会有很大区别,所以两个导风叶轮转速不同、两个拨布轮转速不同。布料偏向哪
一侧较多,该侧的吸风管的进风量就越小,该侧的导风叶轮转速、拨布轮转速就越小,反之,
另一侧的拨布轮转速就越大,所以布料在整体上会被另一侧的拨布轮拨向另一侧,从而可
自动实现布料位置的校正。一旦校正到位后,布料又会达到如前所述的“合格状态”。
在一个自调节机构中:所述导布平板旁设有用于向导布平板上的布料吹气的吹气
嘴,吹气嘴上设有连接气管,连接气管一端与吹气嘴连通,连接气管另一端与第三风管出口
连通,吹气嘴通过嘴连杆固定在调节机架上。第三风管出口排出的风,不是直接排到外界,
而是通过连接气管、吹气嘴吹至导布平板上的布料上,从而可将布料上的灰尘等杂质吹走,
保障成卷质量,且提高了气流利用率。一般来说,吹灰动作只需要在布料单面进行即可,因
为绝大部分布料是可以透过空气的。如果布料不透气,那么也可以根据需求在检验位置处
的布料底部同样设置上述吹气嘴,并通过额外的连接气管将布料底部的吹气嘴与第三风管
出口也连通起来即可。
在一个自调节机构中:调节机架上设有若干调节过渡带轮564,传动皮带绕过所有
调节过渡带轮。过渡带轮可以改变传动皮带的走向,避免传动皮带与其它结构之间发生干
涉。过渡带轮的设置位置和数目,则可以根据实际结构位置和需求而定。
所述主机架与卷绕架之间设有两个沿所述称对称面对称布置的横移装置,横移装
置与自调节机构一一对应,横移装置包括电动滑轨及与电动滑轨匹配的电动滑块,电动滑
块的可滑动方向与所述称对称面垂直,在互相对应的横移装置与自调节机构中:自调节机
构设置在电动滑块上。待检布料宽度与上一次检验布料宽度不同时,本发明可以进行适应
性调节,只要让两个滑块滑动,带动两个自调节机构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即
可(布料可以遮住吸风孔的一部分,但不完全盖住吸风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