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机的套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机的组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织机的套边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套边装置是织机的重要组成装置,其能钩住织物的纬线,从而便于织物的织边形成。
现有技术的套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其钩住的每一纬纬线都是被剪
断的,容易破坏织物的牢固度;同时,传统的套边装置结构复杂,传动的协调性差,且性能不
稳定。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织机的套边装置,以克服现
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传动协调性好,且
不易破坏织物牢固度的织机的套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织机的套边装置,其包括支架、
主传动轴、钩针支架、钩针支架轴以及钩针;其中,所述主传动轴枢接于支架的下部;所述主
传动轴上安装有动力齿轮、主动锥齿轮、传动链轮I以及传动链轮II;所述主动锥齿轮传动
所述钩针支架轴左右伸缩;所述钩针支架安装于钩针支架轴上;所述钩针穿过所述钩针支
架;所述传动链轮I传动一钩针凸轮轴;所述钩针凸轮轴分别驱动钩针前后运动以及钩针支
架前后摆动;所述传动链轮II驱动钩针支架上下摆动。
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钩针支架轴一端枢接有一凸轮I;所
述支架上枢接有与凸轮I抵接的凸轮II,凸轮II一侧固接一链轮I;所述链轮I通过链条I传
动一链轮II,链轮II安装于一中间轴I的一端;所述中间轴I的另一端安装有被动锥齿轮;所
述被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啮合。
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钩针支架轴的伸缩距离为1~18mm。
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钩针凸轮轴上安装有链轮III、传动
齿轮和钩针凸轮;所述传动链轮I通过链条II连接并传动链轮III。
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齿轮和一中间齿轮啮合;所述
中间齿轮一侧固接一凸轮III;所述凸轮III抵接至一凸轮IV;所述凸轮IV安装于摆臂的一
端;摆臂的另一端固接至一中间轴II,并能推动中间轴II转动;所述摆臂上连接一复位弹簧
I;所述中间轴II枢接于支架上,其端部安装有连杆组I,所述连杆组I连接并推动钩针支架
前后摆动,移动幅度为30~120mm。
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钩针凸轮连接并驱动一传动杆;所
述传动杆连接并推动一钩针支架杆组,所述钩针支架杆组连接并前后推动钩针,所述钩针
推动幅度为1~25mm。
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钩针支架杆组上设有一限位杆;所
述支架上设有一限位块,限位杆插入限位块。
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链轮II通过一链条III连接并
传动链轮VI,传动链轮VI一侧固联一凸轮V,凸轮V抵接至一凸轮VI;所述凸轮VI安装于一钩
针支架杆组I上,钩针支架杆组I连接并推动一中间轴III转动;所述中间轴III连接并驱动
一连杆组V;所述连杆组V推动钩针支架上下摆动,摆动幅度为5~80mm。
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还设置为:所述钩针支架杆组I上抵接一复位弹簧II。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结构简单,
能够同步完成前后上下左右等运动,动作协调性好,性能稳定,同时,其钩针使纬线不断线,
增强了织物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织机的套边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织机的套边装置,其由支架1、主传动
轴2、钩针支架3、钩针支架轴4以及钩针5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主传动轴2枢接于支架1的下部。所述主传动轴2上安装有动力齿轮6、主
动锥齿轮7、传动链轮I8以及传动链轮II9。织机动力通过动力齿轮6传入整个装置,其比例
和主机的投梭、引纬是1比1。
所述主动锥齿轮7传动所述钩针支架轴4左右伸缩,钩针支架轴4伸缩距离为1~
18mm。具体的说,所述钩针支架轴4一端枢接有一凸轮I11;所述支架1上枢接有与凸轮I11抵
接的凸轮II12,凸轮II12一侧固接一链轮I13;所述链轮I13通过链条I14传动一链轮II15,
链轮II15安装于一中间轴I16的一端;所述中间轴I16的另一端安装有被动锥齿轮17;所述
被动锥齿轮17和主动锥齿轮7啮合,从而实现传动。
所述钩针支架3安装于钩针支架轴4上,其能随钩针支架轴4左右运动。所述钩针5
穿过所述钩针支架3。
所述传动链轮I8传动一钩针凸轮轴10;所述钩针凸轮轴10分别驱动钩针5前后运
动以及钩针支架3前后摆动。所述钩针凸轮轴10上安装有链轮III20、传动齿轮21和钩针凸
轮22。所述传动链轮I8通过链条II23连接并传动链轮III20。
所述传动齿轮21和一中间齿轮24啮合;所述中间齿轮24一侧固接一凸轮III25;所
述凸轮III25抵接至一凸轮IV26。所述凸轮IV26安装于摆臂27的一端;摆臂27的另一端固接
至一中间轴II28,并能推动中间轴II28转动;所述摆臂27上连接一复位弹簧I29,其能使摆
臂27复位。所述中间轴II28枢接于支架1上,其端部安装有连杆组I30,所述连杆组I30连接
并推动钩针支架3前后移动,移动幅度为30~120mm。
所述钩针凸轮22连接并驱动一传动杆31;所述传动杆31连接并推动一钩针支架杆
组36,所述钩针支架杆组36连接并前后推动钩针5,所述钩针5被推动幅度为1~25mm。进一步
的,所述钩针支架杆组36上设有一限位杆32;所述支架1上设有一限位块33,限位杆32插入
限位块33,从而限定钩针支架杆组36的运动方向。
所述传动链轮II9驱动钩针支架3上下摆动,以此来保护钩针传动的稳定性。具体
的说,所述传动链轮II9通过一链条III40连接并传动链轮VI41,传动链轮VI41一侧固联一
凸轮V43,凸轮V43抵接至一凸轮VI44;所述凸轮VI44安装于一钩针支架杆组I45上,钩针支
架杆组I45连接并推动一中间轴III46转动;所述中间轴III46连接并驱动一连杆组V47;所
述连杆组V47推动钩针支架3上下摆动,摆动幅度为5~80mm。所述钩针支架杆组I45上抵接一
复位弹簧II48,该复位弹簧II48能使钩针支架杆组I45复位。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
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
内。